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端巯基硅烷偶联剂的合成与应用进展
1
作者 李云霞 马德龙 +5 位作者 王庆振 潘琳琳 陈云刚 布乃豪 席文龙 李云飞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2期65-67,71,共4页
自21世纪初封端巯基硅烷偶联剂首次报道以来,一直受到国外知名橡胶助剂和轮胎生产企业等领域的重视,这得益于封端巯基硅烷偶联剂双官能基团结构,使其具有能将有机聚合物与无机填料牢固地黏合在一起的应用效果。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研究者... 自21世纪初封端巯基硅烷偶联剂首次报道以来,一直受到国外知名橡胶助剂和轮胎生产企业等领域的重视,这得益于封端巯基硅烷偶联剂双官能基团结构,使其具有能将有机聚合物与无机填料牢固地黏合在一起的应用效果。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研究者不断改进并开发了许多新型封端巯基硅烷偶联剂的制备路线,使其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对此,主要以NXT为例总结了新型封端巯基硅烷偶联剂的合成工艺及应用领域,为进一步拓展新型硅烷偶联剂制备高性能绿色轮胎奠定一定基础,同时展望了以HXT、PXT、EXS和OXS为代表的新型封端巯基硅烷偶联剂的研究技术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NXT 封端巯基硅烷偶联剂 白炭黑 橡胶工业
下载PDF
硅酸盐纳米短纤维增强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苏丽丽 张立群 田明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95-399,共5页
用硅烷偶联剂改性针状硅酸盐(FS)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机械共混,制备了EPDM/改性FS复合材料,研究了FS在EPDM中的分散性,考察了偶联剂和改性FS用量、FS所含自由水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偶联剂改性的FS能够... 用硅烷偶联剂改性针状硅酸盐(FS)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机械共混,制备了EPDM/改性FS复合材料,研究了FS在EPDM中的分散性,考察了偶联剂和改性FS用量、FS所含自由水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偶联剂改性的FS能够解离成纳米纤维均匀分散于EPDM中,每100份FS的偶联剂最佳用量为24份;EPDM/改性FS复合材料具有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特征和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且随改性FS和偶联剂的用量增加,这种力学行为更加明显;FS中所含自由水对复合材料的常温和高温拉伸性能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状硅酸盐 纳米短纤维 硅烷偶联剂 表面改性 三元乙丙橡胶 力学性能 各向异性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提升胶粘剂和粘接性能卓有成效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子东 李春惠 李广宇 《粘接》 CAS 2009年第5期30-35,共6页
介绍了有机硅烷偶联剂的结构特点;概述了近年来硅烷偶联剂在胶粘剂和粘接技术方面的应用效果;指出了悉心采用硅烷偶联剂则是胶粘剂和粘接性能改善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胶粘剂 粘接 性能
下载PDF
芳纶短纤维增强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4
作者 边慧光 李海涛 +1 位作者 刘洁 汪传生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9-393,共5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和天然胶乳等对芳纶短纤维进行预处理,制备了KH-560/天然胶乳预处理芳纶短纤维增强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芳纶短纤维的预处理方法及长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混炼条件下,加入用多巴胺、硅...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和天然胶乳等对芳纶短纤维进行预处理,制备了KH-560/天然胶乳预处理芳纶短纤维增强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芳纶短纤维的预处理方法及长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混炼条件下,加入用多巴胺、硅烷偶联剂KH-560和天然胶乳共同处理的芳纶短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比加入不处理短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23%;在加入量相同的条件下,与加入1mm和6mm芳纶短纤维的复合材料相比,加入3mm芳纶短纤维的橡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佳;随着芳纶短纤维长度的增大,橡胶的导热系数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短纤维 硅烷偶联剂 天然橡胶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导热系数
下载PDF
废旧聚丙烯/废弃印刷线路板非金属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5
作者 刘鲁艳 郭庆杰 +3 位作者 吴曼 刘新民 谢恒来 王许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95-1502,共8页
采用挤出注塑法以废旧聚丙烯(WPP)为基体、废弃线路板非金属粉(WPCBN)为填料制备了复合材料。考察了WPCBN对材料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研究了WPCBN改性前后官能团结构及复合材料冲击断面形貌的差... 采用挤出注塑法以废旧聚丙烯(WPP)为基体、废弃线路板非金属粉(WPCBN)为填料制备了复合材料。考察了WPCBN对材料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研究了WPCBN改性前后官能团结构及复合材料冲击断面形貌的差异,以探讨硅烷偶联剂(KH550)、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对WPP/WPCBN界面相容性改善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高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WPCBN超过10 phr后复合材料具有自熄性;经1.5 phr KH550改性后,WPCBN与WPP间的界面黏结力增强,复合材料拉伸、弯曲及冲击强度分别提高6.5%、6.25%和17.9%;m(WPP):m(WPCBN):m(MAPP)为100:30:9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强度增幅最大,分别为37.5%和48.8%;WPP/WPCBN与新聚丙烯(NPP)/WPCBN复合材料相比,拉伸、弯曲强度仅降低16.8%、2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印刷线路板非金属粉 废旧聚丙烯 复合材料 硅烷偶联剂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下载PDF
纳米硼粉的改性及其对硼/硝化棉纳米纤维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洪颖 李艳春 成一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31,共5页
为了改善硼粉在含能材料中的分散性,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纳米硼粉进行改性,并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硼/硝化棉(B/NC)和改性B/NC纳米纤维;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能谱仪(ED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用TG-DSC联合热分析仪... 为了改善硼粉在含能材料中的分散性,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纳米硼粉进行改性,并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硼/硝化棉(B/NC)和改性B/NC纳米纤维;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能谱仪(ED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用TG-DSC联合热分析仪对硼粉及改性前后的硼/硝化棉纳米纤维的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对硼粉的粒径影响不大,改性后的硼粉在硝化棉纳米纤维中分散更均匀,纤维粗细相对均匀,改性前后硼/硝化棉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均为350nm左右;TG曲线表明,随着改性硼粉在NC中分散性的改善,B/NC纳米纤维和改性B/NC纳米纤维中的硼质量增加比原硼粉多46.53%和74.3%;与硼粉放热峰峰温相比,B/NC纳米纤维和改性B/NC纳米纤维中硼的放热峰峰温分别降低37.4℃和7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硼粉 静电纺丝 硝化棉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KH-550 改性 纳米纤维
下载PDF
Polymer grafting modification of the surface of nano silicon dioxide 被引量:5
7
作者 WeiWu ShouciLu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SCD 2002年第6期426-430,共5页
Based on the composite modification technology of the surface of nano Silicondioxide by non-soap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it is verified that there are polymer grafted on thesurface of nano silicon dioxide. The modifi... Based on the composite modification technology of the surface of nano Silicondioxide by non-soap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it is verified that there are polymer grafted on thesurface of nano silicon dioxide. The modification mechanism and the bonding status on the surface ofnano silicon dioxide after modification were suggested via the results of the infrared spectrum,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e photograph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um. The hydroxyl formedby hydrolyzing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 reacts with hydroxyl on the surface of nano silicon dioxideto form Si-O-Si bonds by losing water molecules and hence the double bonds are introduced onto thesurface of nano silicon dioxide. The surface of nano silicon dioxide is grafted with polymer through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between the double bonds on the surface of nano silicon dioxide andstyrene under the action of initiating agent. The dispersibility of nano silicon dioxide and thecontrollability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nano silicon dioxide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by themodifica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 silicon dioxide grafting modification MECHANISM silane couplingagent STYREN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