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扁平多分支管内两相流流量分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
作者 吴晓敏 熊永 +1 位作者 王维城 Kouichi Tanimoto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7-839,共3页
利用FLUENT软件,对一水平矩形扁平多分支管内,氮气和水为工质的气液两相流流量分配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相间曳力作用模型、气液进口条件、壁面粗糙度、离散相直径、结构参数对两相流流量分配... 利用FLUENT软件,对一水平矩形扁平多分支管内,氮气和水为工质的气液两相流流量分配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相间曳力作用模型、气液进口条件、壁面粗糙度、离散相直径、结构参数对两相流流量分配的影响,指出为了提高模拟计算准确度,需要改进和完善现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矩形扁管 多分支管 流量分配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独角兽岛启动区展厅钢结构设计及BIM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小峰 周劲炜 +2 位作者 李强 刘向刚 康永君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94-102,共9页
独角兽岛启动区展厅建筑造型突破常规,多重曲面的流线造型构建成复杂的空间异形造型。平面近似椭圆形,立面及屋盖采用独特的空间自由曲面。整个外罩形成以中庭漏斗网格筒、外围立柱、外环曲线立体桁架及单层网格组成的多重复杂空间结构... 独角兽岛启动区展厅建筑造型突破常规,多重曲面的流线造型构建成复杂的空间异形造型。平面近似椭圆形,立面及屋盖采用独特的空间自由曲面。整个外罩形成以中庭漏斗网格筒、外围立柱、外环曲线立体桁架及单层网格组成的多重复杂空间结构;屋盖和采光中庭网格筒室内空间结构构件外露,采用大高宽比特窄翼缘焊接矩管单层网格结构实现建筑、结构、幕墙完美结合。介绍了本工程的结构体系,屋盖方案演变及杆件截面优选,对结构进行了单体模型及总装模型分析,论述了结构的变形、内力和应力分布特点、整体稳定性分析,对单层网格结构中各类节点的适用性进行比较,选取关键节点进行有限元应力和刚度分析,确保节点的受力可靠。同时鉴于结构平面、空间关系复杂,对该项目进行了BIM设计,并介绍了本工程BIM正向设计流程及其创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由网格 大高宽比特窄翼缘焊接矩管 单层网格结构 整体稳定 BIM正向设计
下载PDF
通道尺寸对竖直向上气-水两相流流型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闫超星 阎昌琪 +1 位作者 孙立成 王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9期211-215,共5页
本文以空气和水为工质,对竖直向上矩形通道(40mm×1.41mm,40mm×10mm)和圆形通道(D=25mm)内的两相流流型特性进行了可视化研究。气液两相的表观速度分别为:0.03~24.71m/s和0.03~3.73m/s。3个实验段内均出现了泡状流、弹状流... 本文以空气和水为工质,对竖直向上矩形通道(40mm×1.41mm,40mm×10mm)和圆形通道(D=25mm)内的两相流流型特性进行了可视化研究。气液两相的表观速度分别为:0.03~24.71m/s和0.03~3.73m/s。3个实验段内均出现了泡状流、弹状流、搅混流和环状流4种流型,40mm×10mm和圆形通道中流型特征较为接近,与40mm×1.41mm通道中流型相比存在明显差别。此外,绘制出了3种通道详细的流型图。对比结果显示,矩形通道窄边宽度对流型转变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矩形通道窄边宽度的增加,其流型转变边界更加趋近于圆形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矩形通道 圆形通道 两相流 流型 转换边界
下载PDF
窄扁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在超高层钢结构住宅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金华 《建筑与装饰》 2023年第14期182-186,共5页
本文研究的项目为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框架柱为窄扁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宽度为200~250mm,最大长宽比达到4,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梁柱节点采用竖向加劲肋节点,无水平隔板,在钢管柱内部的梁高及其上下200mm范围内设置12mm厚竖向加劲肋与... 本文研究的项目为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框架柱为窄扁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宽度为200~250mm,最大长宽比达到4,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梁柱节点采用竖向加劲肋节点,无水平隔板,在钢管柱内部的梁高及其上下200mm范围内设置12mm厚竖向加劲肋与钢梁边缘对齐,并设置6mm厚T形钢肋板与钢梁腹板对齐。通过在避难层设置人字撑形黏滞阻尼器和肘节式黏滞阻尼器,有效提高结构在用地震和风荷载下的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偏心支撑 窄扁矩形钢管混凝土柱 钢结构住宅 竖向加劲肋 黏滞阻尼器
下载PDF
双面均匀加热矩形窄缝通道内DNB型临界热流密度理论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大卫 刘文兴 +2 位作者 熊万玉 杨祖毛 黄彦平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25,共5页
基于微液层蒸干的临界触发机理,构建了偏离泡核沸腾(DNB)型的临界预测模型。通过对临界点处的汽块进行受力平衡分析,基于优化后的侧面提升力系数CL,确定了汽块滑移速度、微液层液膜厚度等参数,实现对均匀加热下DNB型临界热流密度的理论... 基于微液层蒸干的临界触发机理,构建了偏离泡核沸腾(DNB)型的临界预测模型。通过对临界点处的汽块进行受力平衡分析,基于优化后的侧面提升力系数CL,确定了汽块滑移速度、微液层液膜厚度等参数,实现对均匀加热下DNB型临界热流密度的理论预测。采用2种加热长度下矩形窄缝通道内的临界热流密度实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所预测矩形窄缝通道内的临界热流密度值与实验结果的偏差均在±15%之内,该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Bowring公式和Bettis公式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热流密度(CHF) 微液层蒸干模型 偏离核态沸腾(DNB) 矩形窄缝通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