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丘气房形态特征及额窦口参数在慢性额窦炎中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李文意 余文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三维重建分析鼻丘气房(ANC)形态特征及额窦口(FSO)参数在慢性额窦炎(CFS)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2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80例确诊单侧CFS患者鼻窦CT,通过Mimics21.0软件分别测量三组间ANC和FSO相关参数,采用... 目的三维重建分析鼻丘气房(ANC)形态特征及额窦口(FSO)参数在慢性额窦炎(CFS)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2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80例确诊单侧CFS患者鼻窦CT,通过Mimics21.0软件分别测量三组间ANC和FSO相关参数,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三组间相关参数,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ANC形态特征及FSO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其与CFS病情发展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ANC体积、表面积、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在三组间总体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分组ANC上下径均高于0分组、1分组(P<0.05)。2.FI值及FI截面积在三组间总体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0分组FI值及FI截面积均高于1分组、2分组(P<0.05);1分组FI值及FI截面积均高于2分组(P<0.05)。3.FI值与FI截面积呈正相关(r=0.485,P<0.05);FI值、FI截面积分别与ANC体积、上下径及左右径均呈负相关(r=-0.372,r=-0.332,r=-0.357,r=-0.253,r=-0.423,r=-0.193,P<0.05)。结论1.鼻丘气房体积、上下径及左右径与FI值、FI截面积均呈负相关,ANC形态通过影响FI值、FI截面积,可使CFS病情加重。2.FI值、FI截面积与CFS病情程度呈负相关,可作为额窦口参数中评估FSO是否狭窄的一个客观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丘气房 额窦口 形态特征 慢性额窦炎
下载PDF
以血管解剖为基础的额耳部皮瓣进行鼻缺损修复的原则 被引量:9
2
作者 范飞 陈宗基 +1 位作者 吴念 陈美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44-449,共6页
通过对9例(18侧)尸体额、鼻和颞部血管解剖发现,滑车上动脉由两侧向内上行走,滑车上动脉的分支、眶上动脉的浅支和颞浅动脉额支的额眶支相互吻合成网即前额动脉吻合网,颞浅动脉主干及顶支发出2~3支耳支。根据上述解剖结果作... 通过对9例(18侧)尸体额、鼻和颞部血管解剖发现,滑车上动脉由两侧向内上行走,滑车上动脉的分支、眶上动脉的浅支和颞浅动脉额支的额眶支相互吻合成网即前额动脉吻合网,颞浅动脉主干及顶支发出2~3支耳支。根据上述解剖结果作了一些探索性研究,设计出几种类型修复鼻缺损的新皮瓣,改进了传统皮瓣,并将其应用于临床32例不同类型鼻缺损患者,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缺损 修复 额部 血管 解剖学 皮瓣
下载PDF
鼻丘的临床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廖建春 王海青 +4 位作者 郎军添 范静平孙爱华 施小恬 石明 杨毓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 :为临床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提供外科手术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2 0具 40侧经防腐处理的完整成人尸头标本上观测鼻丘气房的大小及其相关临床数据。结果 :鼻丘气房的最大前后径为 (8.4±1.4)mm(6.0~ 11.0mm) ;最大上下径为 (10 ... 目的 :为临床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提供外科手术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2 0具 40侧经防腐处理的完整成人尸头标本上观测鼻丘气房的大小及其相关临床数据。结果 :鼻丘气房的最大前后径为 (8.4±1.4)mm(6.0~ 11.0mm) ;最大上下径为 (10 .8± 2 .3 )mm(7.0~ 16.0mm) ;鼻丘骨壁的厚度为 (0 .1± 0 .1)mm(0 .1~ 0 .5mm) ;鼻丘中心至前鼻棘的距离为 (3 9.9± 2 .9)mm(3 4.0~ 46.0mm) ;其连线与鼻底平面间的夹角为 (77.3± 6.6)°(65 .0~ 90 .0 )°。结论 :鼻丘气房的发育大小是影响额窦引流的主要解剖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丘 前鼻棘 额窦炎 内窥镜手术
下载PDF
鼻内镜下额窦引流术治疗慢性额窦炎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应丽韫 朱黎伟 +3 位作者 崔佳文 张汉清 朱正华 马兆鑫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额窦引流术治疗慢性额窦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78侧)慢性额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与额窦内镜手术相关的镜下额隐窝解剖特征,介绍鼻内镜下额窦引流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通过43例(78侧)慢性额窦炎鼻窦C...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额窦引流术治疗慢性额窦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78侧)慢性额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与额窦内镜手术相关的镜下额隐窝解剖特征,介绍鼻内镜下额窦引流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通过43例(78侧)慢性额窦炎鼻窦CT片统计得出,35侧(44.87%)额窦开口于钩突与中鼻甲之间;43侧(55.13%)额窦开口于钩突和眶纸板之间。根据以上解剖特征分析对这43例患者分别行DrafⅠ型、Ⅱa/b型额窦引流术,有效率分别为Ⅰ型84.21%(32/38),Ⅱa型82.76%(24/29),Ⅱb型90.91%(10/11),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3个月、6个月、1年分别有17侧、19侧和20侧额窦口周围黏膜或骨质出现增生致狭窄或闭锁。结论鼻内镜下额窦引流术对慢性额窦炎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慢性额窦炎 Draf 引流术
下载PDF
面部美容角的形态学观测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文国 郑燕汶 +8 位作者 黄洁 黄冠清 温金谏 吴焕宇 黄思敏 李永湛 邓沛深 朱建刚 汪家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81-83,共3页
目的美容角与个体容貌的关系密切,观测研究人体面部的美容角各数据,可积累国人的体质资料,为临床整形美容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对200例在校大学生面部照片用Photoshop软件测量各角度值,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 目的美容角与个体容貌的关系密切,观测研究人体面部的美容角各数据,可积累国人的体质资料,为临床整形美容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对200例在校大学生面部照片用Photoshop软件测量各角度值,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鼻额角男性为131.95±7.29、女性为135.52±7.50;鼻面角男性为36.10±4.06、女性为33.20±3.70;鼻唇角男性为95.10±13.48、女性为106.06±12.85;鼻颏角男性为132.89±9.29、女性为130.87±7.35;颏颈角男性为91.92±10.71、女性为88.07±9.70。结论美容角各组数据提示男女性间存在差异,东、西方差异较大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同时审美标准各异,国人的美容角数据可为整形美容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容角 鼻额角 鼻面角
下载PDF
鼻内镜下额窦手术 被引量:9
6
作者 文忠 李永贺 +3 位作者 肖健云 郭梦和 赵素萍 田勇泉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鼻内镜进行额窦手术。方法 总结201例鼻内镜下额窦手术。其中额窦炎症性病变190例,额窦粘液囊肿10例,额窦骨瘤1例,合并其它鼻腔病变247侧。术前行鼻窦CT扫描,结合术中鼻内镜准确定位额窦开口,清除或纠正额窦开口及其周围... 目的 探讨应用鼻内镜进行额窦手术。方法 总结201例鼻内镜下额窦手术。其中额窦炎症性病变190例,额窦粘液囊肿10例,额窦骨瘤1例,合并其它鼻腔病变247侧。术前行鼻窦CT扫描,结合术中鼻内镜准确定位额窦开口,清除或纠正额窦开口及其周围结构病变或变异,以建立良好的符合生理性的额窦通气引流通道。结果 术后随访3~18个月,全部病例症状消失或改善,无一例复发,无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额窦手术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及微创的手术方式,适用于大多数额窦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额窦手术 额窦炎 额窦粘液囊肿
下载PDF
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额窦炎 被引量:3
7
作者 沈昌德 王文 +1 位作者 黄静江 王传喜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07-308,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以钩突上端为标志开放额窦在治疗慢性额窦炎中的应用方法。方法:总结88例慢性额窦炎在鼻内镜下以钩突上端为标志开放额窦。术前仔细阅读鼻窦CT,了解额窦、额隐窝气房发育及病变情况、钩突附着方式,术中以钩突上端为标...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以钩突上端为标志开放额窦在治疗慢性额窦炎中的应用方法。方法:总结88例慢性额窦炎在鼻内镜下以钩突上端为标志开放额窦。术前仔细阅读鼻窦CT,了解额窦、额隐窝气房发育及病变情况、钩突附着方式,术中以钩突上端为标志准确定位额窦口,清除阻塞额窦口的病变组织,使额窦引流通畅。结果:88例以钩突上端为标志均成功找到额窦开口。术后随访6~12个月,全部病例症状消失或改善,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以钩突上端为标志开放额窦是一种解剖结构易辨认、安全有效的术式,适用于大多数额窦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钩突 额窦 耳鼻喉科学 手术
下载PDF
鼻骨骨折和上颌骨额突骨折 被引量:9
8
作者 陆兴 陈望燕 +1 位作者 万顺喜 张东友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8年第3期123-125,共3页
为了探讨鼻骨骨折与上颌骨额突骨折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点,我们观察100例发现,鼻骨与上颌骨额突解剖关系紧密,可发生各自骨折,但常发生复合骨折。鼻骨骨折临床表现为鼻梁的下塌。上颌骨额突骨折则表现为鼻背的下陷,伴鼻通气不好。鼻... 为了探讨鼻骨骨折与上颌骨额突骨折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点,我们观察100例发现,鼻骨与上颌骨额突解剖关系紧密,可发生各自骨折,但常发生复合骨折。鼻骨骨折临床表现为鼻梁的下塌。上颌骨额突骨折则表现为鼻背的下陷,伴鼻通气不好。鼻骨骨折摄鼻骨侧位X线片仅是一种诊断方法,可同时结合CT及手骨擦感进行诊断。上颌骨额突骨折做CT可清晰显示。对于上颌骨额突骨折的病人。我们采用剥离子鼻腔抬起复位方法。有困难者做唇龈切口,直视下整复比较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骨骨折 上颌骨额突骨折 CT 诊断
下载PDF
鼻内镜下额隐窝及额窦口解剖标志的识别和开放 被引量:1
9
作者 邵渊 张少强 权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93-49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行额窦口周围区域解剖标志的识别及相应手术方式的探讨。方法总结70例鼻内镜下额窦手术病例,术中仔细识别额隐窝、鼻丘气房、额窦底、嗅凹、钩突、纸样板等解剖结构。结果 35例采用钩突头端附着于纸样板的病例采用Dra...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行额窦口周围区域解剖标志的识别及相应手术方式的探讨。方法总结70例鼻内镜下额窦手术病例,术中仔细识别额隐窝、鼻丘气房、额窦底、嗅凹、钩突、纸样板等解剖结构。结果 35例采用钩突头端附着于纸样板的病例采用DrafⅠ手术方式进行,25例钩突头端单附着于中鼻甲根部采用经中鼻甲腋途径额窦窦口开放术,10例钩突颅底中鼻甲联合附着处患者采用DrafⅡA方式进行手术。术中均成功开放额窦窦口,无颅内及眶内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3年,无额窦炎复发病例,63例患者术前症状完全改善,7例术前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以钩突头端的附着方式决定不同的额窦手术入路,以鼻丘气房、嗅凹为核心解剖标志的辨认确定额窦入口对于保证手术的成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窦 鼻内镜 额隐窝 鼻丘气房
下载PDF
鼻内镜下额隐窝区域手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3
10
作者 邹剑 张勤修 +3 位作者 刘世喜 王光辉 安会明 梁传余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3-626,共4页
目的:为鼻内镜下额隐窝区域手术提供相应的解剖基础。方法:(1)成人干颅骨5例(10侧),从正中矢状位锯开,观察额窦、额隐窝及毗邻骨性解剖结构;(2)成人湿性尸头5例(10侧),从正中矢状位锯开,观察额窦引流部位,以量角器、直尺等测量工具测量... 目的:为鼻内镜下额隐窝区域手术提供相应的解剖基础。方法:(1)成人干颅骨5例(10侧),从正中矢状位锯开,观察额窦、额隐窝及毗邻骨性解剖结构;(2)成人湿性尸头5例(10侧),从正中矢状位锯开,观察额窦引流部位,以量角器、直尺等测量工具测量相关解剖数据;(3)另选成人湿性尸头标本5例(10侧),模拟经鼻内镜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鼻内镜下观察额隐窝及毗邻结构解剖特征。结果:(1)额隐窝作为额窦引流通道,具有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2)鼻内镜下经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手术可充分暴露额隐窝范围,鼻丘、钩突和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决定了具体的手术方式;(3)筛前动脉距鼻小柱与鼻翼交点(58.0±2.9)mm,与鼻底夹角(51.0±3.9)°,是辨认额窦口及前颅底的重要标志。结论:鼻丘、钩突及筛前动脉为鼻内镜下额隐窝区域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准确辨认额隐窝及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彻底性及避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隐窝 鼻丘 鼻内镜 解剖
下载PDF
小钻孔鼻内双入路内镜下额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额窦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志伟 杜伟强 缪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额窦炎患者在小钻孔鼻内双入路内镜下进行额窦开放术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178侧)慢性额窦炎患者,分为试验组50例(93侧),在小钻孔鼻内双入路内镜下行额窦开放术;对照组50例(85侧),采取常规鼻内镜进行额窦开放术。比较2组术... 目的探讨慢性额窦炎患者在小钻孔鼻内双入路内镜下进行额窦开放术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178侧)慢性额窦炎患者,分为试验组50例(93侧),在小钻孔鼻内双入路内镜下行额窦开放术;对照组50例(85侧),采取常规鼻内镜进行额窦开放术。比较2组术后VAS、术后6个月Lund-Mackay评分和额窦口直径、SNOT-20。结果试验组VAS评分6~10分的患者比例为4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0%(P<0.05);对照组Lund-Mackay评分总分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2组额窦口闭锁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钻孔鼻内双入路内镜下对慢性额窦炎患者进行额窦开放术,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钻孔 鼻内镜 额窦开放术 慢性额窦炎
下载PDF
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额窦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胡洪义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8期3130-3131,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额窦炎的可行性。方法将88例慢性额窦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48例)行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对照组(40例)行额窦前壁骨瓣进路填塞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额窦炎的可行性。方法将88例慢性额窦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48例)行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对照组(40例)行额窦前壁骨瓣进路填塞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额窦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额窦开放术 慢性额窦炎
下载PDF
鼻内镜在累及额窦的额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澎 赵尚峰 康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年第3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累及额窦的额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需要手术治疗的46例累及额窦的额骨凹陷骨折及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26例采取单纯开颅手术,另20例行开颅手术同时给予鼻内镜探查额隐窝并开放额隐窝...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累及额窦的额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需要手术治疗的46例累及额窦的额骨凹陷骨折及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26例采取单纯开颅手术,另20例行开颅手术同时给予鼻内镜探查额隐窝并开放额隐窝或重建额窦开口并行额窦开放引流术。根据额窦症状及相关检查判断感染情况,利用卡方检验分析两种手术方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后随访1年,单纯开颅手术组26例患者额窦感染9例(34.61%),5例额部皮肤破溃伴有窦道形成,再次入院后给予鼻内镜下行额窦开放引流术后痊愈。鼻内镜联合开颅手术组20例患者感染1例(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22,P〈0.05)。改进术式后,在一期开颅手术的同时给予鼻内镜开放额窦隐窝及重建额窦开口通畅引流,可明显减少术后额窦的反复感染概率。结论有预见性地在开颅手术中借助鼻内镜开放额窦隐窝及重建额窦开口通畅引流,可以有效预防额骨凹陷骨折及粉碎性骨折术后引发的反复局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窦 额隐窝 鼻内镜 开放引流
下载PDF
经额经鼻内镜联合径路修补额窦脑脊液鼻漏(英文)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民强 黄郁林 +4 位作者 李仲汉 文卫平 刘贤 许庚 李源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目的 建立一种治疗额窦脑脊液鼻漏的新技术。方法  7例额窦脑脊液鼻漏 ,5例行经额 鼻内镜联合径路额窦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其余 2例行单纯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结果  4例一次手术修补成功 ;2例接受了二次手术 ,另 1例三次手术... 目的 建立一种治疗额窦脑脊液鼻漏的新技术。方法  7例额窦脑脊液鼻漏 ,5例行经额 鼻内镜联合径路额窦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其余 2例行单纯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结果  4例一次手术修补成功 ;2例接受了二次手术 ,另 1例三次手术才修补成功。平均随访 3年。尽管 7例脑脊液鼻漏最终都修补成功 ,但接受经额经鼻内镜联合径路手术的病人比单纯行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病人术后恢复快得多。结论 经额 鼻内镜联合径路是额窦脑脊液鼻漏治疗的首选手术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鼻漏/外科学 额窦/损伤 鼻内镜术 颅外修补术
下载PDF
鼻成形术中额颞部血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2
15
作者 范飞 陈宗基 严义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为解决临床上额部皮瓣修复鼻缺损时常出现的血运障碍,全鼻再造时的衬里缺损以及应用耳廓复合组织修复鼻翼缺损时面积受限等问题。方法:对29例(58例)尸体额、鼻和颞部血管进行解剖。结果:滑车上动脉由两侧向内上行走,滑... 目的:为解决临床上额部皮瓣修复鼻缺损时常出现的血运障碍,全鼻再造时的衬里缺损以及应用耳廓复合组织修复鼻翼缺损时面积受限等问题。方法:对29例(58例)尸体额、鼻和颞部血管进行解剖。结果:滑车上动脉由两侧向内上行走,滑车上动脉的分支、眶上动脉的浅支、颞浅动脉额支的额眶支相互吻合成网前额动脉吻合网。颞浅动脉主干及顶支发出2~3支耳支分布至耳轮。结论:额部皮瓣应设计在旁正中的滑车上动脉血管走行轴线上;可同时用两侧额部皮瓣行全鼻缺损的修复;亦可经前额动脉吻合网、颞浅动脉及其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成形术 眶上动脉 滑车上动脉 颞浅动脉额支
下载PDF
眉弓切口切除额筛窦较大骨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顾兆伟 曹志伟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87-48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眉弓切口手术方式在治疗额筛窦较大骨瘤中的价值。方法 8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眉弓切口额窦骨瘤切除术,其中3例增加鼻内镜手术,同期行嵌顿骨瘤切除术、鼻息肉切除术及鼻中隔偏曲较正术。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患者术后情况。结... 目的探讨经眉弓切口手术方式在治疗额筛窦较大骨瘤中的价值。方法 8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眉弓切口额窦骨瘤切除术,其中3例增加鼻内镜手术,同期行嵌顿骨瘤切除术、鼻息肉切除术及鼻中隔偏曲较正术。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患者术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病理确诊为额窦骨瘤,随访6~24个月,头痛、眼球移位、复视等症状消失,无骨瘤复发。结论对于额窦较大骨瘤病变,经眉弓切口额窦切除能够彻底消除病变,术野清晰,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术 额窦骨瘤 眉弓切口 疗效
下载PDF
中国人骨性外鼻的解剖学 被引量:2
17
作者 武景望 《解剖学报》 CAS 1985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在150例中国成年颅骨标本上,对组成骨性外鼻的各个部分作了观测:1.鼻根部:由额骨鼻部及鼻骨上端组成,为额鼻管的前壁,厚度平均为8.08±0.11 mm。2.鼻骨:左、右多不对称,144例(96.00%)两侧鼻骨均为长方形;4例(2.67%)两侧均为三角形;2... 在150例中国成年颅骨标本上,对组成骨性外鼻的各个部分作了观测:1.鼻根部:由额骨鼻部及鼻骨上端组成,为额鼻管的前壁,厚度平均为8.08±0.11 mm。2.鼻骨:左、右多不对称,144例(96.00%)两侧鼻骨均为长方形;4例(2.67%)两侧均为三角形;2例(1.33%)左侧为三角形,右侧为长方形。测量了鼻骨的长、宽及厚度。3.上颌骨额突:分上、中、下三段观测。(1)上段位于筛前窦的前方,为筛窦手术鼻腔外入路的通道,其宽度平均为8.45±0.06mm;厚度平均为5.72±0.09mm。(2)中段为泪囊鼻腔造孔术需要凿通的部位。此段鼻部宽平均为6.77±0.05mm;泪囊窝部宽平均为4.97±0.04mm;厚度平均为4.68±0.08mm。(3)下段的前外侧面有鼻面沟,沟底为骨性外鼻与面部的分界,亦为在骨性外鼻上作外侧骨切除的重要标志。从沟底到梨状孔缘鼻颌缝下端间的宽度,平均为8.16±0.04mm;厚度平均为1.70±0.02mm。4.梨状孔缘:上部为鼻骨下缘,与上外侧鼻软骨的上缘相接;侧部为上颌骨鼻切迹的游离缘,其与鼻腔侧壁的分界为下鼻甲骨的前端。此缘到下鼻甲骨前端的宽度平均为2.62±0.07mm。对梨状孔下缘及前鼻棘,依照人类学分型原则作了观察,并讨论了它们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根 鼻骨 上颌骨额突 鼻面沟 梨状孔缘 前鼻棘 骨性外鼻
下载PDF
鼻内镜额窦手术56例分析
18
作者 王鸿南 吴玮 +4 位作者 韩浩伦 李保卫 丁瑞英 陈磊 薄少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额窦手术的方法。方法总结56例鼻内镜下额窦手术,其中额窦炎症性病变54例,额窦囊肿2例。术前通过CT检查判定额窦结构,尤其是额隐窝和钩突的解剖特点,术中在鼻内镜下准确定位额窦开口,清除或纠正额窦开口及其周围结构病...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额窦手术的方法。方法总结56例鼻内镜下额窦手术,其中额窦炎症性病变54例,额窦囊肿2例。术前通过CT检查判定额窦结构,尤其是额隐窝和钩突的解剖特点,术中在鼻内镜下准确定位额窦开口,清除或纠正额窦开口及其周围结构病变或变异,建立良好的符合生理需求的额窦引流通道。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全部病例症状消失或改善,无1例复发,无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功能性鼻内镜下额窦手术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及微创的手术方式,适用于大多数额窦病变,术前CT阅片及术中对解剖结构的辨认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额窦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下载PDF
鼻内镜联合眉弓切口治疗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秋华 涂慧慧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7期46-48,共3页
目的:总结鼻内镜联合眉弓小切口切开治疗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探讨最佳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2月5例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后给予正确体位,加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总结鼻内镜联合眉弓小切口切开治疗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探讨最佳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2月5例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后给予正确体位,加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重视术后患者的心理、饮食、疼痛、切口的护理及防止颅压增高的健康指导.结果:5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3个月后5例患者均感额部胀痛和鼻塞症状消失.随访1~2年,额窦引流通畅,无并发症及复发,且眉弓切口愈合好,无明显瘢痕.结论:采用鼻内镜联合眉弓小切口切开治疗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视野直观、微创、患者易接受的治疗方法,做好术后的护理,对预防面部瘢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窦 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内镜手术 护理
下载PDF
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 被引量:11
20
作者 周虎军 谢金 《安徽医学》 2012年第12期1626-1629,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22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其中复发性上颌窦炎伴息肉3例、真菌性上颌窦炎5例、上颌窦囊肿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22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其中复发性上颌窦炎伴息肉3例、真菌性上颌窦炎5例、上颌窦囊肿12例、出血坏死性息肉2例。泪前隐窝入路解剖或不解剖鼻泪管,根据病变情况决定是否去除上颌窦前内下壁骨质,所有患者均行下鼻道开窗。结果随访6个月~1年,复发性慢性上颌窦炎伴息肉病例,术腔局部黏膜囊性泡状隆起;真菌性上颌窦炎窦腔黏膜水肿,3次换药及鼻腔冲洗,创面逐步上皮化。所有患者切口完全愈合,无膜性鼻泪管损伤或面颊部麻木发生,下鼻甲形态正常无坏死,下鼻道开窗口引流通畅。结论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视野宽阔,清除病灶彻底,术后换药视窗清晰。该方法为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提供了创伤小、疗效佳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鼻道 泪前隐窝 上颌窦疾病 鼻内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