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Republic China's Diplomat Chengting Thomas WANG: From a Chinese Nationalist to an Internationalist
1
作者 Wei Che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14年第12期836-841,共6页
Chengting Thomas WANG, a Christian went on to be an important Chinese Diplomat. Then after his diplomatic career had ended he focused on his religious beliefs. In the course of this process, he transformed from a nati... Chengting Thomas WANG, a Christian went on to be an important Chinese Diplomat. Then after his diplomatic career had ended he focused on his religious beliefs. In the course of this process, he transformed from a nationalist to an internationalist. As a nationalist he represented the interests of China, opposing Western Powers unequal treaties on China. As an internationalist his response to the Peace advocates in Western countries during the two world wars initiated in him taking the rout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o combat the rise of communism in China. Chengting Thomas WANG changed to an international activists, from nationalists, had very little benefit for his own coun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ngting WANG CHRISTIAN DIPLOMACY nationalist internationalist
下载PDF
The Social Group Distinction of Nationalists and Globalists amid COVID-19 Pandemic 被引量:5
2
作者 Zhining He Zhe Chen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21年第1期67-85,共19页
The primary discussion in this article i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typical reactions of social groups in various nations as nationalist and globalist.Subject to the new coronavirus pandemic,nationalists have adopted ... The primary discussion in this article i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typical reactions of social groups in various nations as nationalist and globalist.Subject to the new coronavirus pandemic,nationalists have adopted extreme national security policies,namely,“the nation’s interests prevails;”globalists have adopted moderate policies by complying with the faith of society in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The disparate contrasts in values and 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re extensively manifested in domestic disease control,attitude towar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dentification of the disease’s source,vaccine research,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and social reaction.Thi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nationalists largely consist of conservative country leaders,“social elites,”populists,and individuals in the middle-lower class,many of whom uphold racism and extreme nationalism,and that globalists largely consist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regional leaders,medical practitioners,intellectuals andphilanthropic entrepreneurs,the middleupper class population.This social group distinction is clar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converse ethical value perspectives,ideologies,social group-economic interests,and even national competition positions.Regarding 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basics,nationalists uphold neoliberalism,social Darwinism,the law of jungle,and individualism,whereas globalists advocate for social democracy and collectivistic ethnic codes.The two parties have been competing for the high moral ground during and the pandemic,thereby profoundly affecting the relationships of nations worldw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nationalistS Globalists Social group distinction
原文传递
From Democracy to Bureaucracy: The Baojia in Nationalist Thought and Practice, 1927-1949
3
作者 Lane J. Harris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3年第4期517-557,共41页
In the 1939 New County Reforms,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made the baojia system the lowest level of self-government in the country. This decision was the result of more than ten years of discussion among Nationalist... In the 1939 New County Reforms,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made the baojia system the lowest level of self-government in the country. This decision was the result of more than ten years of discussion among Nationalist administrators and writers who were searching for a tutelary system to train the people in their political rights in preparation for constitutional rule. In the 1920s and 1930s, Nationalist writers claimed to be following Sun Zhongshan's (Sun Yat-sen) philosophy by reinventing the baojia as a form of democracy. Harkening back to a reimagined national past, they "discovered" that the imperial baojia was not a system of local control, but a traditional model of bureaucratically-designed local self-government. Nationalist writers dovetailed this new baojia with Sun Zhongshan's philosophy in order to rationalize its position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State. Once philosophically legitimized, Nationalist writers endorsed the baojia as a top-down bureaucratic system that would transform the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of the country; it would become the core political unit of their state-making and nation-building projects. In so doing, the baojia came to represent the Nationalists' deeply-held belief in the power of human agency to create state institutions capable of entirely remaking society and transforming the 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ojia SELF-GOVERNMENT BUREAUCRACY state-making nation-building nationalist Party Sun Zhongshan
原文传递
WOMEN'S NATIONALIST ARMY Soldiers Aid Revolutionaries in Fight Against Feudalism
4
作者 LIU JUCAI ZHAO NING 《Women of China》 1994年第9期45-45,共1页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China was undergoing a great social change with the start of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 against the Qing Dynasty, China’s last feudal state (1644-1911). At the same time, a group ...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China was undergoing a great social change with the start of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 against the Qing Dynasty, China’s last feudal state (1644-1911). At the same time, a group of women intellectuals was emerging and grow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education in China. They embraced the ideals of democracy and equality between the sexes and actively too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 WOMEN’S nationalist ARMY Soldiers Aid Revolutionaries in Fight Against Feudalism
原文传递
多元互动:1928—1931年中国地方商会改组的进路与样态——以保定商会为例
5
作者 魏国栋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17,共5页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国民党政权对商会予以整顿改组。在此过程中,先是各省商联会主动制定《商会改组大纲》,力促商会改组。此次初步改组,保定商会将组织领导体制从会长制改为执监委员制。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商会法》《工商同业公会法》后...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国民党政权对商会予以整顿改组。在此过程中,先是各省商联会主动制定《商会改组大纲》,力促商会改组。此次初步改组,保定商会将组织领导体制从会长制改为执监委员制。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商会法》《工商同业公会法》后,保定商会又依法全面改组。此次改组,同业公会成为商会的基层组织。在保定商会前后相继的两次改组活动中,国民党政权组织与各省商联会、全国商联会、同业公会等多元力量相互交织,互起作用。此时期商会改组的实践活动表明,国家与民间社会是一种互动相塑的关系,政权组织与社会力量之间彼此影响、互相形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商会改组大纲》 《商会法》 《工商同业公会法》 保定商会
下载PDF
论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对蔡锷的影响
6
作者 邓江祁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在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蔡锷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在反清革命实践中,蔡锷既注意汲取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又在西方近代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下,抛弃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中恢复明朝和歧视少数民族等狭隘、落后的观念。1... 在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蔡锷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在反清革命实践中,蔡锷既注意汲取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又在西方近代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下,抛弃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中恢复明朝和歧视少数民族等狭隘、落后的观念。1911年,蔡锷成功地发动和领导云南“重九起义”,推翻了清政府在云南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民主革命政权;1915年,蔡锷又发动和领导护国战争,推翻了袁世凯的洪宪帝制,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锷 王船山 民族主义思想 辛亥革命 护国战争
下载PDF
抗战胜利前夕黄炎培政治倾向研究——以《黄炎培日记》为中心
7
作者 董劭伟 王雨晴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76-82,共7页
1945年年初,国内外形势急剧变化,抗战胜利的曙光隐现,民主的呼声日益高涨。彼时国共双方就是否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等问题进行了多轮磋商。作为民盟领导人,彼时黄炎培多次在报纸上发表宣言表明态度,通过邀餐、座谈等形式促进国共双方谈判... 1945年年初,国内外形势急剧变化,抗战胜利的曙光隐现,民主的呼声日益高涨。彼时国共双方就是否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等问题进行了多轮磋商。作为民盟领导人,彼时黄炎培多次在报纸上发表宣言表明态度,通过邀餐、座谈等形式促进国共双方谈判代表深入交流,敦促国民政府接受组建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以期实现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与民主建国。黄炎培在日记中较完整地记录了抗战胜利前夕其政治倾向在调和国共两党关系的活动中而逐渐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黄炎培不断加深对国共两党政治主张的认识,而延安之行让他就民主团结等问题与中共领导人深入交流,同时亲身体验到中共的政治作风和延安的欣欣向荣景象,将国共两党进行直观的对比,从而对中共的好感逐渐增加,政治上也逐步倾向中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共关系 《黄炎培日记》 黄炎培 政治倾向 抗战胜利前夕
下载PDF
民族主义者叶芝的共同体影像
8
作者 宋建福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276-285,共10页
叶芝主张,在现有的社会制度框架下以和平的方式实现民族复兴;在此前提下,挖掘与弘扬爱尔兰的英雄主义精神,在英雄主义的照耀下,建立一个田园式的共同体。为长远计,叶芝主张挖掘并丰富民族的哲学体系,以此为基础,面向同胞广施教育,提高... 叶芝主张,在现有的社会制度框架下以和平的方式实现民族复兴;在此前提下,挖掘与弘扬爱尔兰的英雄主义精神,在英雄主义的照耀下,建立一个田园式的共同体。为长远计,叶芝主张挖掘并丰富民族的哲学体系,以此为基础,面向同胞广施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确保爱尔兰民族兴盛成为永世大业。叶芝的民族文化运动目标没有实现,但其影响极为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芝 民族主义者 共同体影像
下载PDF
旧金山会议中共代表问题新探
9
作者 贾钦涵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9-82,共14页
1945年董必武出席在旧金山举办的联合国制宪大会是抗日战争史和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重要事件,而中共代表取得参会权的过程却历经波折。在抗战后期的国共谈判中,新任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为了善后“史迪威事件”,偏袒国民党政府、反对中共... 1945年董必武出席在旧金山举办的联合国制宪大会是抗日战争史和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重要事件,而中共代表取得参会权的过程却历经波折。在抗战后期的国共谈判中,新任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为了善后“史迪威事件”,偏袒国民党政府、反对中共代表参加旧金山会议。随着美苏双方在雅尔塔会议上就远东问题达成秘密协定,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坚决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美国高层最终改变态度,敦促蒋介石同意在中国代表团内列入一名中共成员。国民党政府妥协退让的背后蕴藏着遏制中共的复杂谋略,延安方面的因应策略则体现出抗战后期中共对国家发展前景的深层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制宪大会 国共谈判 美军驻延安观察组 中美关系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塔哈塔维与近现代埃及民族主义史学的起源
10
作者 孔妍 《中东研究》 2024年第1期264-287,384,共25页
埃及民族主义史学的发展不仅领先于其他阿拉伯国家,而且是中东民族主义史学的代表。里法阿·拉菲阿·塔哈塔维是近现代埃及第一位民族主义史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传统的穆斯林家庭,早年留学法国,而后受到穆罕默德·阿里的重用... 埃及民族主义史学的发展不仅领先于其他阿拉伯国家,而且是中东民族主义史学的代表。里法阿·拉菲阿·塔哈塔维是近现代埃及第一位民族主义史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传统的穆斯林家庭,早年留学法国,而后受到穆罕默德·阿里的重用,他的代表作《黄金典范之巴黎》旨在帮助埃及人睁眼看世界,《埃及故事》是中东地区最早的民族主义史著之一。塔哈塔维注重对古埃及历史的研究,推动了埃及史学及其中东史学的世俗化,同时也促进了埃及文化的西方化,推动了伊斯兰文化的近代转型,塔哈塔维对埃及民族主义史学具有开创之功,促进了埃及民族主义思想传播。塔哈塔维和托克维尔虽为不同国家的史学家,但两人的史学方法和史学观点却存在相似性。塔哈塔维留下的丰厚遗产值得当代学者深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哈塔维 民族主义史学 历史文本 埃及史学史
下载PDF
基于主旋律电影的英雄精神教育传播效果研究:以Z世代青少年群体为例
11
作者 梁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7,共10页
基于英雄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作为主旋律电影与思政教育效果关系密切的逻辑基点,以微博用户中Z世代青少年群体对主旋律电影的评论文本为分析对象,运用语义分析与社会网络相结合等方法对评论文本进行分析,发... 基于英雄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作为主旋律电影与思政教育效果关系密切的逻辑基点,以微博用户中Z世代青少年群体对主旋律电影的评论文本为分析对象,运用语义分析与社会网络相结合等方法对评论文本进行分析,发现Z世代青少年的英雄精神教育存在着主旋律电影赋能英雄人物形象凸显但边界模糊、主旋律电影增效英雄人物形象塑造但语境单一、英雄文化传承与电影传播影响力相关但因果性弱等特征,提出把握价值属性、平衡情感强度和关注生发情境来明晰英雄内涵因子,全方位协同、精准性发掘、潜移化再现来灵活英雄精神教育形式,通过适度性重复、超语境实践及裂变式传播来提升英雄精神教育影响力等优化举措,增强Z世代青少年英雄精神教育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精神 英雄形象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主旋律电影 Z世代青少年
下载PDF
抗战时期陕西国统区粮政机构研究
12
作者 郝银侠 贾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157-170,共14页
抗战时期,陕西国统区粮政机构基本上是按照国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组建设置,经历了草创、创建、完善、成熟四个阶段,由陕西食粮管理处到陕西省粮食管理局,到田赋机关与粮食机关分立时期的陕西省粮政局和陕西省田赋管理处,再到陕西省田赋粮... 抗战时期,陕西国统区粮政机构基本上是按照国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组建设置,经历了草创、创建、完善、成熟四个阶段,由陕西食粮管理处到陕西省粮食管理局,到田赋机关与粮食机关分立时期的陕西省粮政局和陕西省田赋管理处,再到陕西省田赋粮食管理处,构成了省—县—乡镇的多层级粮政机构体系。该省粮政机构益趋健全成熟,真正承担起粮政责任,粮政机构完成了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变。但是,其粮政机构的创设明显具有滞后性、战时性,且人员更迭太过频繁,亦影响其稳定性。庆幸的是,其粮政机构的多次变更,总体上朝着有利于粮政的方向发展,在抗战经济史上亦可圈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陕西国统区 粮政管理 粮政机构
下载PDF
荷属东印度华侨蒙难与国民政府的护侨交涉(1945—1948)
13
作者 余秋文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83-92,共10页
论文梳理了二战后国民政府保护荷印华侨的外交实践,分析了其背后的复杂动机与战略考量,进而揭示了战后国民政府面临的复杂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荷属东印度爆发了独立战争。在此期间,荷属东印度华侨遭受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论文梳理了二战后国民政府保护荷印华侨的外交实践,分析了其背后的复杂动机与战略考量,进而揭示了战后国民政府面临的复杂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荷属东印度爆发了独立战争。在此期间,荷属东印度华侨遭受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当时国民政府尚未与印尼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只能依靠当地英军保护华侨,但护侨效果不彰。随后,文登地区爆发了大规模屠杀华侨的事件。国民政府试图联合英、美、澳等国进行争端调解,但因各国意见不一而暂时搁置。不久,国民政府派出以李迪俊为首的代表团前往荷属东印度宣慰华侨。然而,荷印华侨在“第一次警察行动”中再次遭受重创。国民政府随即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护侨交涉,促使荷兰与印尼共和国采取多项措施保护华侨。这一系列护侨交涉不仅体现了战后国民政府在外交与侨务方面的特点,也反映出中国在战后世界秩序重建过程中的艰难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属东印度 国民政府 侨务 护侨 宣慰华侨
下载PDF
国民政府进驻南海诸岛前后对南海疆域主权的认知与维护
14
作者 温小平 万唯嘉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115-130,157,共17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历经“日占东沙岛”、“何瑞年承领西沙”和“法占九小岛”等事件的刺激和影响,中国人民对南海疆域的认知不仅从“天下观”向“国家观”转型,也对“领海”“海权”等近代海洋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海洋权益遭...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历经“日占东沙岛”、“何瑞年承领西沙”和“法占九小岛”等事件的刺激和影响,中国人民对南海疆域的认知不仅从“天下观”向“国家观”转型,也对“领海”“海权”等近代海洋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海洋权益遭受列强掠夺和侵占等背景下,更是逐渐形成“争主权于万难”的行动自觉。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政府基于战后国际秩序所享有的权利,积极擘画收复南海诸岛。在筹备进驻工作过程中,不仅明晰了南海诸岛的管辖隶属、地理位置、收复范围、进驻风险和难度等问题,更在顺利进驻后,在“建设西南沙群岛巩固国防,力保主权”和“要认识国土”等思想认知下,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民众参与南海主权维护,直接引发了国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南海维权行动,进而逐渐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民众积极参与的南海疆域主权捍卫互动局面,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 南海诸岛 认知 主权维护
下载PDF
近代南洋侨民的教育诉求及民国政府的应对——以《南洋研究》为中心的考察
15
作者 颜海波 《八桂侨刊》 2024年第3期33-40,95,共9页
《南洋研究》是民国时期由国立暨南大学主办的一份专门研究南洋的期刊,其中刊载了大量关于南洋华侨教育的调查与研究。通过《南洋研究》,可了解到民国时期南洋华侨教育的发展变迁,关注彼时侨民的教育诉求,以及国民政府与南洋华侨教育之... 《南洋研究》是民国时期由国立暨南大学主办的一份专门研究南洋的期刊,其中刊载了大量关于南洋华侨教育的调查与研究。通过《南洋研究》,可了解到民国时期南洋华侨教育的发展变迁,关注彼时侨民的教育诉求,以及国民政府与南洋华侨教育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尽管这些诉求表面看起来不尽相同,但其根本是呼吁国民政府积极参与、管理、推进南洋华侨教育。民国时期南洋华侨教育得到了显著发展,这与国民政府的举措有一定关系。但不可否认,由于国内局势动荡等诸多原因,国民政府在管理南洋华侨教育上也有不少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洋 华侨教育 教育诉求 国民政府 《南洋研究》
下载PDF
19世纪中期以来印度民族主义叙事中的女性想象嬗变
16
作者 刘鑫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4年第2期135-151,157,158,共19页
自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以来,在印度民族国家萌芽、建立、发展和壮大的百余年间,女性被深入糅合进民族主义的塑造过程,支持并滋养各种民族主义话语,服务于印度民族国家政权合法性的建构需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印度民族主义叙事中的规范... 自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以来,在印度民族国家萌芽、建立、发展和壮大的百余年间,女性被深入糅合进民族主义的塑造过程,支持并滋养各种民族主义话语,服务于印度民族国家政权合法性的建构需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印度民族主义叙事中的规范性女性气质发生了很大变化。19世纪中后期,印度本土民族主义精英面对英国殖民者的统治与西方文明使命话语的冲击,将提高女性地位与民族现代化进程联系起来,塑造了有别于旧女性、底层女性和西方女性的印度“新女性”。20世纪上半叶,“印度母亲”作为一种“祖国母亲”式的隐喻结构和国家的人格化表述,成为印度民族主义者实现民族动员和呼吁男人作战的象征力量,爱国“母亲”纷纷以在家纺布和抵制洋货的形式支持民族主义事业,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志。印巴分治时期,印度民族主义者通过对女性身体的想象建构了民族国家话语,女性担负起守护民族“纯洁性”和“荣誉”的双重使命,为保贞洁、不被异族强奸或玷污而殉身的“印度教女性”便成为印度女性典范。独立后,一方面,随着印度现代化进程加快,兼具传统与现代品质的“受教育的城市中产阶级职业女性”成为印度优秀公民的代表;另一方面,女性在日益发展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运动中也扮演了煽动教徒情绪、唤醒女性反抗的积极主体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母亲 印度女性 女性想象 民族主义叙事 印度教民族主义
下载PDF
论民国时期的民族政策 被引量:13
17
作者 严昌洪 李安辉 吴守彬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民国时期民族政策的思想是在中国传统民族主义与西学东渐浪潮之下的西方民族主义双层影响下的产物。民国时期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三个阶段的民族政策。这些政策既有历史的进步性,也有时代的局限性。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民族政策 北洋军阀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下载PDF
1930年代初中国海关金单位制度的建立述论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景平 龚辉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3-72,共10页
海关金单位制度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财金领域内一系列重要项改革之一,从制度层面有效地制止了金贵银贱风潮给中国关税收入所带来的风险,有助于维持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债信,对债赔各款偿付方式作出必要的改革;另外,海关金单位的制度... 海关金单位制度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财金领域内一系列重要项改革之一,从制度层面有效地制止了金贵银贱风潮给中国关税收入所带来的风险,有助于维持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债信,对债赔各款偿付方式作出必要的改革;另外,海关金单位的制度设计还直接包含或涉及到了黄金外汇市场运作、中央银行和货币发行等领域,为这些领域的制度改革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南京国民政府所属的各相关机构部门,如行政院、财政部、海关总税务司、中央银行等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也是海关金单位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关金单位 金融史 财政史
下载PDF
大历史视野下南京国民政府对民众的控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宫炳成 刘会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6-71,共6页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党身份、角色发生变化,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其政纲政策随之改弦易张,党民关系亦由动员体制转为控制体制。国民党政府以社团整理与管理为突破口和工具,以"软、硬"两种手段实施国家对社会的强力...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党身份、角色发生变化,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其政纲政策随之改弦易张,党民关系亦由动员体制转为控制体制。国民党政府以社团整理与管理为突破口和工具,以"软、硬"两种手段实施国家对社会的强力渗透及对民众的广泛监督与控制。从大历史的角度来解读这一过程,它既是中国政治由传统到现代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特殊图景,亦为国民党执政初期"党国体制"下政权建设的重要一环。受客观环境、自身原因及历史传统等深层次因素制约,国民党通过社团对民众的控制最终以"民心流失"和"民众疏离"为结果而告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 社团 民众运动 立法 训练 党民关系
下载PDF
发展傣医药高等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超 郭兆刚 +1 位作者 林艳芳 玉腊波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2,15,共3页
就傣医药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强调发展傣医药高等教育对促进傣医药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认为建立傣医高等教育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应在系统研究傣医药学术思想、理论体系和医疗特色的基础上,加强傣医药学科建设,启动专业建设,明确培养... 就傣医药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强调发展傣医药高等教育对促进傣医药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认为建立傣医高等教育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应在系统研究傣医药学术思想、理论体系和医疗特色的基础上,加强傣医药学科建设,启动专业建设,明确培养目标、研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快开展傣医药高等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傣医药 医药教育 医药发展 学术思想 系统研究 医疗特色 理论体系 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 能力结构 知识结构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