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穗肥氮施用比例对两系杂交水稻氮素吸收、籽粒氨基酸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9
1
作者 戴平安 郑圣先 +4 位作者 李学斌 聂军 易国英 袁迪仁 黄科延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3,共5页
在田间和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穗肥氮施用比例对两系杂交水稻氮素吸收、籽粒氨基酸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两系杂交早稻施N180kg/hm^2,30%作穗肥、70%作基肥的稻谷产量最高,比施N 180kg/hm^2 10%作穗肥和施N 120kg/hm^2 30%作穗肥两个... 在田间和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穗肥氮施用比例对两系杂交水稻氮素吸收、籽粒氨基酸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两系杂交早稻施N180kg/hm^2,30%作穗肥、70%作基肥的稻谷产量最高,比施N 180kg/hm^2 10%作穗肥和施N 120kg/hm^2 30%作穗肥两个处理均增产6.2%。晚稻在施N 210kg/hm^2条件下,仍以30%作穗肥处理的稻谷产量最高。3个施氮量平均,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均表现为30%作穗肥〉20%作穗肥〉10%作穗肥,氮肥利用效率表现为30%作穗肥〈20%作穗肥〈10%作穗肥。与其他氮素穗肥比例处理比较,氮肥30%作穗肥、70%作基蘖肥的分配方案能提高稻米必需氨基酸含量0.09~0.38个百分点,其中又以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增加较多,赖氨酸次之;且稻米产量、总氨基酸积累量和必需氨基酸积累量分别增加5.4%~27.5%、5.4%~30.4%、15.1%~3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施肥 氮素 氨基酸 稻谷产量 养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氮肥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72
2
作者 郑克武 邹江石 吕川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5-893,共9页
以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为试材,研究不同N肥用量(纯N 0、112.5、225.0、337.5 kg/hm2)和栽插密度(22.5×104、27.0×104、31.5×104穴/hm2)对产量形成及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栽插密度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 以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为试材,研究不同N肥用量(纯N 0、112.5、225.0、337.5 kg/hm2)和栽插密度(22.5×104、27.0×104、31.5×104穴/hm2)对产量形成及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栽插密度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对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影响较大,在22.5×104~31.5×104穴/hm2的密度范围内,穗数与每穗粒数之间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因而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2)N肥用量对每穗粒数影响较小,对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大,纯N用量为337.5 kg/hm2时,增穗作用不显著,反而极显著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导致减产.(3)稻株吸N量随供N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植株含N率和N素累积量过高不利于叶鞘茎中的N素向穗部运转,降低籽粒N素积累量,导致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下降而减产.(4)在中等肥力土壤上,施纯N 225.0 kg/hm2,栽插密度22.5×104穴/hm2,高峰苗控制在500.0万/hm2左右,有利于两优培九抽穗前茎鞘叶N素积累和抽穗后向穗部运转,能较好地协调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关系而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两系杂交稻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下载PDF
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分析和利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阮新民 施伏芝 +1 位作者 从夕汉 罗志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0-789,共10页
本文以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氮与施低氮(150 kg·hm-2)两种处理的大田试验,研究了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氮素吸收利用及主要农艺性状分布特征,并通过相关、聚类、主成分等统计方法阐明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氮素高效利... 本文以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氮与施低氮(150 kg·hm-2)两种处理的大田试验,研究了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氮素吸收利用及主要农艺性状分布特征,并通过相关、聚类、主成分等统计方法阐明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氮素高效利用水稻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氮素利用效率性状在施氮150 kg·hm-2条件下的变异系数较大;施氮促进了群体穗、茎秆、叶氮含量的增加和单株干物质总量(包括单株穗重、单株茎秆重和单株叶重)的提高。在两种氮环境下,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均与株高、穗长、单株茎秆重、单株干物质总量呈正相关,与茎秆氮含量、叶氮含量、穗氮含量呈负相关;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与单株谷重、结实率、千粒重、穗总粒数和穗长呈正相关,与单株茎秆重、叶氮含量、单株叶重、单株氮素积累总量呈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茎秆氮含量、穗氮含量和单株茎秆重对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影响尤为显著,而对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影响更为显著的是穗数、穗总粒数与结实率。主成分分析表明,氮利用效率较高时,植株体内氮含量较低,尤其是茎秆的氮含量。因此,在大田低氮条件下,要注重筛选植株较高、茎秆较重的重穗型(穗较长,穗总粒数较多,结实率较高)株系;且具有较低茎秆与穗氮含量,尤其是较低的茎秆氮含量,将有利于氮高效利用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从中选出的氮高效品系如Q149与氮低效品系Q114等优良品系13份,可作为优质资源研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施氮量 氮素利用效率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两种供氮水平下水稻生长后期相关性状的QTL定位(英文) 被引量:7
4
作者 童汉华 梅捍卫 +4 位作者 余新桥 徐小艳 李明寿 章善庆 罗利军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8-467,共10页
以特青为母本与Lemont杂交,然后用特青为轮回亲本回交,建立特青背景下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群体。在正常和低氮条件下分别在生长后期对株高(PH)、单株穗数(PN)、叶绿素含量(CC)、地上部干物重(SDW)和单株籽粒产量(YD)等性状进行了QT... 以特青为母本与Lemont杂交,然后用特青为轮回亲本回交,建立特青背景下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群体。在正常和低氮条件下分别在生长后期对株高(PH)、单株穗数(PN)、叶绿素含量(CC)、地上部干物重(SDW)和单株籽粒产量(YD)等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共检测到31个QTL。其中在正常供氮水平下控制PH、PN、CC、SDW和YD的QTL 数目均为 3 个;在低氮水平下检测到 5、4、5 和 2 个影响 PH、PN、CC 和 SDW 的 QTL,在低氮水平下没有检测到控制YD的位点。大部分QTL集中在第2、3、7、11和12染色体上,影响不同性状或在两种供氮水平下影响同一性状的QTL 在染色体上成串或成簇分布。其中 RM30-RM439、RM18-RM478、RM309-RM270、RM235-RM17 等区域同时检测到控制两个以上性状的 QTL,表现出明显的一因多效现象。推测仅在低氮水平下检测到的 QTL 可能跟水稻对低氮胁迫耐性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数量性状座位(QTL)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 基因定位
下载PDF
水稻抗稻瘟病鉴定中的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何月秋 Hei Leung +1 位作者 Robert S.Zeigler 唐文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4-238,共5页
利用CO39近等基因系及其累加系和4个稻瘟病菌的原始菌株及其突变体,研究稻瘟病抗性鉴定中经常考虑的几个因子。结果表明,接种孢子量与植株的病级、病斑数和发病叶面积呈正相关,品种对混合菌株接种的抗病性主要取决于致病性强的菌株,弱... 利用CO39近等基因系及其累加系和4个稻瘟病菌的原始菌株及其突变体,研究稻瘟病抗性鉴定中经常考虑的几个因子。结果表明,接种孢子量与植株的病级、病斑数和发病叶面积呈正相关,品种对混合菌株接种的抗病性主要取决于致病性强的菌株,弱菌株的诱导抗性有限,过量施用氮肥可使部分抗病品种感病,被克服的主效基因没有明显的残效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性鉴定 近等基因系 氮肥 过量施肥 抗病育种
下载PDF
始穗期施氮钾肥对两系稻N31S/P40结实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潘晓华 王永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74-179,共6页
盆栽试验表明,适当减少生产前期的氮或氮钾肥施用量对两系稻N31S/P40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影响很小,但将总肥量1/3左右的氮或氮钾在始穗期施用,明显促进籽粒在灌浆初期的淀粉积累,改善籽粒的结实性、结实率、谷产量和收获... 盆栽试验表明,适当减少生产前期的氮或氮钾肥施用量对两系稻N31S/P40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影响很小,但将总肥量1/3左右的氮或氮钾在始穗期施用,明显促进籽粒在灌浆初期的淀粉积累,改善籽粒的结实性、结实率、谷产量和收获指数明显提高。增加始穗期氮钾施用比例比单纯增加施氮比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结实性
下载PDF
我国氮肥工业原料路线的经济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章荣林 蔡大龙 盛竹叶 《氮肥设计》 1996年第3期5-11,共7页
叙述我国农业对氮肥的需求、氮肥生产及其采用原料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介绍采用不同原料生产合成氨和氮肥的工艺技术路线及经济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我国氮肥工业的原料路线提出了几点看法,仅供决策部门研究参考.
关键词 氮肥 原料路线 技术经济分析 中国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两系杂交中籼稻产量和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史方祝 李胜群 +3 位作者 蒋继武 柯建 何清华 武立权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以超高产水稻品种丰两优香1号为材料,在常规大田生产条件下,分析不同氮肥用量对两系杂交中籼稻产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以及功能叶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255kg·hm-2范围内,两系稻产量、群体质量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随... 以超高产水稻品种丰两优香1号为材料,在常规大田生产条件下,分析不同氮肥用量对两系杂交中籼稻产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以及功能叶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255kg·hm-2范围内,两系稻产量、群体质量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以255kg·hm-2施氮处理的产量最高(11786.4kg·hm-2)、氮肥农学利用率最大;施氮量增加到300kg·hm-2,产量、群体质量和氮肥衣学利用率均下降。氮素营养影响水稻衰老进程,适宜施氮量(255kg·hm-2)和较高氮肥农学利用率,能保证两系杂交中籼稻齐穗后功能叶不早衰,有利于后期植株光合能力提高和光合产物积累,使后期物质积累贡献率提高,为获得高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稻 氮肥 产量 衰老
下载PDF
海南砖红壤上优化施肥对线椒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巨昇容 王文斌 耿建梅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64-868,共5页
蔬菜生产中片面追求高产,过量施用氮肥非常普遍,引起水体或大气污染。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农户习惯施肥为对照,研究了减氮对线椒产量和植株地上部氮素积累量的影响,同时结合^(15)N标记肥料的微区试验,研究了肥料氮的去向。结果表明... 蔬菜生产中片面追求高产,过量施用氮肥非常普遍,引起水体或大气污染。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农户习惯施肥为对照,研究了减氮对线椒产量和植株地上部氮素积累量的影响,同时结合^(15)N标记肥料的微区试验,研究了肥料氮的去向。结果表明:以农民习惯施氮肥450 kg/hm^2为对照,减氮30%后线椒产量略增加,但差异不显著。^(15)N标记肥料的微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用量处理的线椒整个生育期果实、茎和叶的氮素总累积量几乎相等,农民习惯施氮肥较多,主要增加了土壤中的0~40cm残留量和表观损失量,大量残留的氮可能在线椒收获后被雨水淋失,环境风险大。氮肥利用率无论通过差值法还是^(15)N示踪法计算,都是减氮30%处理显著高于习惯施氮。因此目前海南线椒生产中,相比农民习惯施氮肥450 kg/hm^2减少30%氮肥施用非常必要,既不会影响产量,还可减轻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椒 习惯施肥 减氮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冀中地区桃树优质高产的叶片氮磷钾临界值范围及化肥投入量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栋 周媛媛 +5 位作者 郭路航 张苗 吉庆凯 韩彦茹 孙志梅 马文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9-278,共10页
【目的】研究叶片养分含量与产量、品质的关系,并依据该关系确定冀中地区桃树优质高产的叶片氮磷钾临界值范围,及实现该目标所需的化肥投入量与土壤养分保证量。【方法】在冀中地区选取60个小型桃园进行了连续3年的跟踪监测。于盛花期... 【目的】研究叶片养分含量与产量、品质的关系,并依据该关系确定冀中地区桃树优质高产的叶片氮磷钾临界值范围,及实现该目标所需的化肥投入量与土壤养分保证量。【方法】在冀中地区选取60个小型桃园进行了连续3年的跟踪监测。于盛花期后60天采集桃树叶样,测定氮磷钾含量。收获后,调查果实产量、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将各指标分为4个等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边界线分析法,探讨叶片养分含量与3个生产目标的关系,并以产量、品质的最高等级标准对应的叶片养分含量适宜范围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施肥量进行边界线分析,确定实现优质高产目标的所需的化肥投入量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保证量。【结果】按照产量、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水平,将桃园等分为4组。随着桃园产量、品质等级的提高,叶片养分含量的变异逐渐减小,等级最高桃园的叶片养分含量多处于居中水平,且分布较集中,变异范围较窄。3个生产目标的叶片全氮、全磷、全钾边界值分布均呈现极显著的抛物线形。基于边界线方程,叶片全氮、全磷、全钾高产目标(>45 t/hm2)下的适宜范围分别为3.33%~4.12%、0.16%~0.29%和1.54%~2.50%;大果目标(>350 g/个)的适宜范围分别为3.05%~4.61%、0.13%~0.35%和1.45%~2.57%;甜度目标(SSC>15%)下分别为3.30%~4.09%、0.17%~0.32%和1.59%~2.64%;同时满足优质高产的叶片全氮、全磷、全钾综合指标范围分别为3.33%~4.09%、0.17%~0.29%和1.59%~2.50%。盛花期后60天叶片全氮、全磷、全钾的临界值可与前期化肥N、P2O5投入量及土壤速效钾含量做出显著的边界线模型,且均呈直线加平台关系。化肥N、P2O5投入量及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拐点分别为210.2 kg/hm2、236.3 kg/hm2和110.2 mg/kg,保证叶片适宜的氮磷钾养分含量需要投入的氮肥和磷肥量分别为N 40.2~166.8 kg/hm2、P2O5 11.3~161.3 kg/hm2,钾素则需要土壤速效钾含量达到36.3~86.8 mg/kg。【结论】综合考虑果实产量、个体大小和甜度,盛花期后60天叶片氮磷钾临界值范围分别为3.33%~4.09%、0.17%~0.29%和1.59%~2.50%,满足叶片氮、磷含量可通过施用N40.2~166.8 kg/hm2、P2O5 11.3~161.3 kg/hm2来实现,而满足叶片钾含量则需要保证土壤速效钾含量在36.3~86.8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边界线分析法 果实产量 果实甜度 叶片氮磷钾临界值范围 氮磷肥投入量 土壤速效钾含量
下载PDF
滴灌技术参数及施肥周期对苹果根区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的影响
11
作者 张绍武 胡田田 +2 位作者 陈绍民 李鸿祥 章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87,共9页
为揭示不同滴灌技术参数及施肥周期对苹果根区土壤硝态氮动态及分布的影响,探究适于渭北地区矮化密植苹果园的技术参数,以4 a生苹果树为试验对象,开展田间滴灌施肥试验。设置毛管布置方式(一行一管,P_(1);一行两管,P_(2))、滴头间距(30 ... 为揭示不同滴灌技术参数及施肥周期对苹果根区土壤硝态氮动态及分布的影响,探究适于渭北地区矮化密植苹果园的技术参数,以4 a生苹果树为试验对象,开展田间滴灌施肥试验。设置毛管布置方式(一行一管,P_(1);一行两管,P_(2))、滴头间距(30 cm,D_(1);50 cm,D_(2))、施肥周期(15 d,T_(1);30 d,T_(2))3个试验因素,监测根区土壤硝态氮在生育期内的时空分布特征。试验年份为平水年且土壤含水率相对较高,在此条件下研究表明,T_(1)和T_(2)处理硝态氮含量变化分别为7.06~168.36 mg·kg^(-1)和9.73~248.86 mg·kg^(-1)。延长施肥周期使0~40 cm和80~100 cm土层硝态氮变化幅度加大,并加剧硝态氮向深层移动,减少了0~60 cm土层(根系层)中硝态氮含量。与P_(1)相比,P_(2)处理使垂直树行方向硝态氮的扩散范围增大但垂直深度减小;与D_(1)相比,D_(2)处理使垂直树行方向和垂直深度分布范围增大。在沿树行方向,在P_(2)条件下,D_(1)处理下硝态氮分布更均匀。综上所述,P_(2)D_(1)T_(1)组合可增加硝态氮在根区的分布范围和均匀度以及与根系的接触面积,减少根区外硝态氮淋失,较适用幼龄矮化密植的苹果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园 滴灌施肥 毛管布设 滴头间距 施肥周期 硝态氮
下载PDF
全自动包装生产线在大氮肥装置中的应用
12
作者 富雅美 《肥料与健康》 CAS 2020年第2期52-54,共3页
对MF2018NT全自动包装生产线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改造措施。改造措施实施后,大大降低了全自动包装生产线的故障率,提高了包装效率,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进而降低了人工成本。
关键词 全自动包装生产线 大氮肥装置 应用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