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metric Conversion Approach for the Numerical Evaluation of Hypersin gular and Nearly Hypersingular Boundary Integrals over Curved Surface Boundary Elements
1
作者 马杭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2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With the aid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hypersingular kernels, a geometric conversion approach wa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conversion leads to a general approach for the accurate and reliable numerical evaluation o... With the aid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hypersingular kernels, a geometric conversion approach wa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conversion leads to a general approach for the accurate and reliable numerical evaluation of the hypersingular surface boundary integrals encountered in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with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Based on the conversion, the hypersingularity in the boundary integrals could be lowered by one order, resulting in the simplification of the computer code. Moreover, an integral transformation was introduced to damp out the nearly singular behavior of the kernels by the distance function defined in the local polar coordinate system for the nearly hypersingular case. The approach is simple to use, which can be inserted readily to computer code, thus getting rid of the dull routine deduction of formulae before the numerical implementations, as the expressions of these kernels are in general complicated. The numerical examples were given in three dimensional elasticity, verify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observe numerically the behavior of the boundary integral values with hypersingular kernels across the bound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numerical evaluation hypersingular boundary integral nearly hypersingular boundary integral geometric conversion.
下载PDF
REGULARIZATION OF NEARLY SINGULAR INTEGRALS IN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OF POTENTIAL PROBLEMS
2
作者 周焕林 牛忠荣 王秀喜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3年第10期1208-1214,共7页
A general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the regularization of nearly singular integrals in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of planar potential problems. For linear elements, the strongly singular and hypersingular integrals of ... A general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the regularization of nearly singular integrals in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of planar potential problems. For linear elements, the strongly singular and hypersingular integrals of the interior points very close to boundary were categorized into two forms. The factor leading to the singularity was transformed out of the integral representations with integration by parts, so non-singular regularized formulas were presented for the two forms of integrals. Furthermore, quadratic elements are used in addition to linear ones. The quadratic element very close to the internal poin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linear ones, so that the algorithm is still valid. Numerical example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accuracy of this algorithm. Especially for problems with curved boundaries, the combination of quadratic elements and linear elements can give more accurate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BEM) nearly singular integral REGULARIZATION potential problem
下载PDF
Boundedness of Hyper-Singular Parametric Marcinkiewicz Integrals with Variable Kernels
3
作者 Qiquan Fang Xianliang Shi 《Applied Mathematics》 2013年第11期28-34,共7页
In this article, we consider the boundedness of? on Hardy type space? .
关键词 hyper-singular MARCINKIEWICZ integral Variable Kernel MULTILInear COMMUTATOR Hardy Type Space
下载PDF
Applications of Analytic Continuation to Tables of Integral Transforms and Some Integral Equations with Hyper-Singular Kernels
4
作者 Alexander G. Ramm 《Open Journal of Optimization》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Analytic continuation of some classical formulas with respect to a parameter is discussed.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he validity of these formulas is greatly expanded. Application of these results to solving some integ... Analytic continuation of some classical formulas with respect to a parameter is discussed.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he validity of these formulas is greatly expanded. Application of these results to solving some integral equations with hyper-singular kernels is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lytic Continuation integral Equations with hyper-singular Kernels
下载PDF
大规模光伏经柔直送出系统的近工频耦合振荡机理与特性分析
5
作者 彭茂兰 许诘翊 +2 位作者 严喜林 张楠 谢小荣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76,共7页
针对近工频耦合振荡这类新型振荡稳定性问题,研究了其发生机理和稳定特性。建立大规模光伏经柔直送出系统的全电磁暂态模型,仿真展示了近工频耦合振荡的发生条件。通过分析设备在振荡频率下的复功率分布,阐明系统振荡源头与传播特性。... 针对近工频耦合振荡这类新型振荡稳定性问题,研究了其发生机理和稳定特性。建立大规模光伏经柔直送出系统的全电磁暂态模型,仿真展示了近工频耦合振荡的发生条件。通过分析设备在振荡频率下的复功率分布,阐明系统振荡源头与传播特性。基于在线阻抗分析研究振荡发生的电路机理,分析影响振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在次/超同步近工频段,光伏电站表现为电阻为负的容性元件,与柔直送端换流站、输电线路共同构成负阻尼的串联谐振电路,从而引发不稳定的近工频耦合振荡;光伏网侧换流器、柔直换流器控制参数和输电线路电抗等因素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 构网型控制 柔性直流输电 近工频耦合振荡 阻抗模型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健康足月新生儿脑氧代谢及脑电活动差异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案
6
作者 泽碧 高瑾 +13 位作者 赵晓芬 李杨方 张铁松 刘晓梅 毛辉 秦明彩 张奕 杨永礼 和春叶 赵燕 杜琨 刘玲 周文浩 中国高原新生儿医学联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3-409,共7页
高原环境对新生儿神经功能的影响仍需进一步证据积累。通过无创脑近红外光谱技术和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测技术可提供脑氧饱和度及脑电活动数据。该研究通过对不同海拔梯度健康足月新生儿生后3 d内不同时间点进行多次近红外光谱技术、振幅... 高原环境对新生儿神经功能的影响仍需进一步证据积累。通过无创脑近红外光谱技术和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测技术可提供脑氧饱和度及脑电活动数据。该研究通过对不同海拔梯度健康足月新生儿生后3 d内不同时间点进行多次近红外光谱技术、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将测得的脑氧饱和度、脑电活动数据在不同海拔间进行比较,并建立相应的参考值范围。该研究包括6家中国高原新生儿医学联盟参与单位,根据所在地海拔分为4个海拔梯度,分别是800 m、1900 m、2400 m和3500 m,每个海拔梯度预计样本量170人。该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将为高原环境对新生儿早期脑功能及代谢的影响提供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脑组织氧饱和度 振幅整合脑电图 高原 新生儿
下载PDF
应用贝叶斯模型的盲近场通信感知一体化算法
7
作者 袁正道 崔建华 +2 位作者 刘飞 孙鹏 王忠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07-3516,共10页
在6G通信系统中,随着天线规模的增大,菲涅尔区逐步扩展,现有的远场通信假设会引入严重的能量扩散,即角度域不再稀疏.近场通信利用球面波前进行建模,其信道模型与用户到达基站的角度和距离相关,在通信的同时可以估计角度和距离,实现通信... 在6G通信系统中,随着天线规模的增大,菲涅尔区逐步扩展,现有的远场通信假设会引入严重的能量扩散,即角度域不再稀疏.近场通信利用球面波前进行建模,其信道模型与用户到达基站的角度和距离相关,在通信的同时可以估计角度和距离,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本文针对近场环境下ISAC问题,提出了基于极坐标的近场模型,通过非均匀网格划分将ISAC转化为稀疏估计问题,进而提出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模型和消息传递算法的ISAC算法,同时完成活跃用户检测、位置感知和通信.此外,所提算法采用差分调制,在通信和感知中无需利用导频,即可实现盲ISAC,有效提升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均匀区域划分和文献现有方法,本文提出的ISAC算法可获得更高的感知精度和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通信 通信感知一体化 非均匀网格模型 稀疏估计 贝叶斯方法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下连续梁桥随机振动与易损性分析
8
作者 周政 唐光武 +2 位作者 高文军 陈国海 杨迪雄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534,共9页
由于桥梁建设场地难免会靠近地震活动断层,为了评定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连续梁桥的地震安全性水平以及提高抗震性能,亟待发展连续梁桥非线性随机地震动力响应与易损性分析的统一、准确方法。考虑到近断层地震动是典型的随机过程激励,本... 由于桥梁建设场地难免会靠近地震活动断层,为了评定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连续梁桥的地震安全性水平以及提高抗震性能,亟待发展连续梁桥非线性随机地震动力响应与易损性分析的统一、准确方法。考虑到近断层地震动是典型的随机过程激励,本文提出了基于直接概率积分法的连续梁桥结构非线性随机振动响应与地震易损性准确、通用分析的新框架。发展直接概率积分法,准确高效地计算连续梁桥结构的随机振动响应;结合连续梁桥多种失效状态,根据动力可靠度的首次超越破坏准则,利用直接概率积分法对连续梁桥进行了地震易损性分析。最后,展示了近断层随机地震动激励作用下四跨非线性连续梁桥算例结果,验证了直接概率积分法的准确性特点。比较了近断层脉冲型和无脉冲地震动对非线性连续梁桥地震易损性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近断层地震动的速度脉冲显著加剧了连续梁桥结构受到的地震破坏,增大了桥梁结构进入不同破坏状态的超越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近断层地震动 随机振动 地震易损性分析 直接概率积分法 速度脉冲 多种失效状态 动力可靠度
下载PDF
护士经历接近失误事件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9
作者 于冉 马昕璇 +3 位作者 甘青文 孙晓萱 连泽荣 凌华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806-81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护士经历的接近失误事件,为更好地开展相关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PsycInfo、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 目的系统评价护士经历的接近失误事件,为更好地开展相关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PsycInfo、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护士经历接近失误事件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30日。采用2016年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提炼26个研究结果,归纳6个类别,形成3个整合结果:接近失误事件发生的原因包括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接近失误事件给护士带来了负性和正性双重情感体验;接近失误事件的应对方式。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多关注接近失误事件给护士带来的负性情感体验,完善接近失误事件上报流程,建立无责备、非惩罚式管理制度,从而促进护士积极主动上报接近失误事件,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接近失误 体验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循证护理学
下载PDF
超大型核电锻件的一体化成形
10
作者 王宝忠 聂义宏 +6 位作者 刘凯泉 赵德利 刘海澜 刘颖 殷文齐 张心金 周岩 《大型铸锻件》 2024年第4期1-5,11,共6页
超大型锻件的绿色制造是当下大型锻件生产企业所追求的变革性生产理念,主要体现为大型锻件的一体化锻造和近净成形。介绍了中国一重近年来在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高温气冷堆上封头等超大型核电锻件一体化成形方向取得的创新技术成果... 超大型锻件的绿色制造是当下大型锻件生产企业所追求的变革性生产理念,主要体现为大型锻件的一体化锻造和近净成形。介绍了中国一重近年来在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高温气冷堆上封头等超大型核电锻件一体化成形方向取得的创新技术成果和应用情况,展望了超大型一体化锻件制造技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锻件 一体化成形 近净成形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大跨连续刚构桥易损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虎军 朱广平 +1 位作者 陈奕涵 陈希茂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4,共9页
为探究近断层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性能,基于工程需求(EDP)符合对数高斯分布假设获取全桥损伤曲线,提出一种桥梁地震损伤危险性分级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桥上无砟轨道的刚度效应,采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某高... 为探究近断层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性能,基于工程需求(EDP)符合对数高斯分布假设获取全桥损伤曲线,提出一种桥梁地震损伤危险性分级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桥上无砟轨道的刚度效应,采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某高速铁路大跨连续刚构桥的轨道-桥梁(线-桥)一体化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由80条近断层地震动实录波组成地震动数据库,采用基于概率需求的易损性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该高速铁路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对于研究计算条件,近断层地震动速度峰值(PGV)与工程需求间的相关性较强;近断层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连续刚构桥的边支座易出现轻微损伤,当遭遇中高强度(PGV>100 cm/s)近断层地震动时桥梁关键截面的屈服概率较大,当PGV为200 cm/s时桥梁结构会受到严重破坏,而当PGV为300 cm/s时桥梁有极大可能发生完全破坏甚至出现倒塌。研究成果可为近断层区域高速铁路连续刚构桥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连续刚构桥 近断层地震动 线-桥一体化模型 易损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智能超表面的6G近场网络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亚军 《移动通信》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近年来,近场传播特性的研究备受关注,尤其是基于RIS的近场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尚缺乏对基于RIS的近场技术进行全面梳理的文献。首先简要概述了近场技术的基本概念,然后分别从三个方面系统地梳理了基于RIS的近场技术研究进展及挑战... 近年来,近场传播特性的研究备受关注,尤其是基于RIS的近场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尚缺乏对基于RIS的近场技术进行全面梳理的文献。首先简要概述了近场技术的基本概念,然后分别从三个方面系统地梳理了基于RIS的近场技术研究进展及挑战,包括RIS构建泛在的近场无线传播环境、使能6G网络的近场新范式以及基于RIS的近场技术面临的挑战等。通过技术梳理,期望对RIS和近场技术研究工作起到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超表面 近场传播 泛在近场 通感一体化 信能同传 网络部署
下载PDF
GaN功率放大器MMIC的近结区热阻解析模型
13
作者 郜佳佳 游恒果 +1 位作者 李静强 舒国富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0-387,共8页
GaN功率放大器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的热积累问题是制约其进一步高度集成和大功率化应用的主要技术瓶颈,针对该散热问题,提出了GaN功率放大器MMIC的近结区热阻解析模型。在简单多层叠加的热阻解析模型的基础上,细化至芯片的近结区域,... GaN功率放大器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的热积累问题是制约其进一步高度集成和大功率化应用的主要技术瓶颈,针对该散热问题,提出了GaN功率放大器MMIC的近结区热阻解析模型。在简单多层叠加的热阻解析模型的基础上,细化至芯片的近结区域,引入了位置矫正因子矩阵和耦合系数矩阵,并通过加栅窗的方式建立了芯片近结区的热阻解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GaN功率放大器MMIC的特点以及衬底的晶格热效应,可以更准确地表征芯片结温。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对6种GaN功率放大器MMIC在不同工作条件下进行了热测试,对比仿真和测试结果发现,解析模型的结温预测误差在10%以内,说明该模型可以准确地表征GaN功率放大器MMIC的热特性,进而用于优化和指导电路拓扑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功率放大器 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 近结区 热阻解析模型 红外热成像 热特性
下载PDF
大都市近郊地区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框架--以成都市郫都区为例
14
作者 刘欣 刘文豪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3,共7页
在国家推动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与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都市近郊地区成为探索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的前沿阵地。以成都市郫都区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针对其面临的现状生活服务设施难以匹配人群多元化的需求、生产空间难以... 在国家推动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与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都市近郊地区成为探索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的前沿阵地。以成都市郫都区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针对其面临的现状生活服务设施难以匹配人群多元化的需求、生产空间难以支撑新业态转型发展、土地破碎难以满足高品质环境需求等问题,提出规划应对策略:完善城乡居住网络、服务体系,促进生活融合;健全产业生态、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产业建圈强链,促进生产融合;构建城乡公园体系、整合空间管控,促进生态融合;完善规划传导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保障规划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近郊地区 城乡融合 国土空间规划 成都市郫都区
下载PDF
基于透明导电氧化物的小尺寸TE通起偏器
15
作者 孙园园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8期46-49,共4页
提出了一种紧凑的、宽带大、低损耗的TE通偏振器,利用覆在条形波导中心的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实现,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将这种TCO材料引入条形波导中,可以实现巨大的偏振依赖性,能够使得当前偏振器的长度大大降低。此外,应用顶... 提出了一种紧凑的、宽带大、低损耗的TE通偏振器,利用覆在条形波导中心的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实现,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将这种TCO材料引入条形波导中,可以实现巨大的偏振依赖性,能够使得当前偏振器的长度大大降低。此外,应用顶部金属层来进一步提高偏振器的性能。结果表明,在1.55μm处,消光比为14.3 dB,插入损耗为0.58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集成光器件 起偏器 透明导电氧化物 近零效应
下载PDF
状态终端受限且含多个非线性时滞的非光滑Volterra积分系统之最优控制和Near-Optimal控制
16
作者 朱如飞 潘立平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1-718,共28页
研究了含有多个非线性时滞的非光滑Volterra积分系统附有状态终端约束的最优控制问题,分别在一定前提下导出了最优控制的必要条件、最优控制的充分条件、near-optimal控制的必要条件和near-optimal控制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 含非线性时滞的非光滑Volterra积分系统 状态终端约束 最优控制 near-optimal控制 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
下载PDF
铁路全钢结构框架墩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17
作者 张晓明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针对传统钢横梁-混凝土立柱框架墩邻近营业线时,混凝土立柱施工周期长、钢横梁吊装难度大的问题,提出钢横梁-钢立柱全钢结构框架墩方案。以宣绩高铁跨越既有皖赣铁路工程为背景,对全钢结构框架墩进行设计及应用研究。全钢结构框架墩立... 针对传统钢横梁-混凝土立柱框架墩邻近营业线时,混凝土立柱施工周期长、钢横梁吊装难度大的问题,提出钢横梁-钢立柱全钢结构框架墩方案。以宣绩高铁跨越既有皖赣铁路工程为背景,对全钢结构框架墩进行设计及应用研究。全钢结构框架墩立柱与横梁均为钢结构,提升了结构整体性;采用轻量化设计降低吊装难度和工程投资;通过柱底混合连接构造连接框架墩钢立柱和混凝土基础,提高了安装精度和连接可靠性。对结构稳定、局部承压、疲劳强度、刚度变形等各项指标进行验算,结果表明均满足规范要求。全钢结构框架墩采用旁位拼装、整体吊装、柱底对位连接的施工方案,施工阶段采用吊装变形控制和对位引导等施工关键技术,有效提高了施工工效和安装精度。对比传统钢横梁混凝土立柱框架墩,全钢结构框架墩工程投资相当,但减小了对既有铁路运营的干扰,施工难度和施工风险均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线桥 全钢结构框架墩 钢横梁-钢立柱 轻量化设计 混合连接 柱底对位安装 整体吊装 营业线施工
下载PDF
邻近既有地铁综合管廊“先隧后井”施工可行性研究
18
作者 彭亮 杨国富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11期74-77,共4页
为探究邻近既有地铁综合管廊采用“先隧后井”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依托深圳地铁14号线共建管廊简易1号综合井项目,通过数值模拟、现场监测,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综合井围护结构以及既有地铁的变形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管廊施工对围护结构稳... 为探究邻近既有地铁综合管廊采用“先隧后井”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依托深圳地铁14号线共建管廊简易1号综合井项目,通过数值模拟、现场监测,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综合井围护结构以及既有地铁的变形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管廊施工对围护结构稳定性影响较小,综合井的开挖卸荷才是导致围护结构变形的主要因素;(2)既有地铁变形呈现出以综合井中心线为对称轴、中间大端头小的对称分布特征,施工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强影响区的监测点位布置;(3)通过严格控制盾构掘进参数,采取针对性的洞门防水措施,加强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能有效保障邻近既有地铁综合管廊“先隧后井”施工安全,可为类似工程优化和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邻近 既有地铁 方案优化 先隧后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核能高安全可靠要求挑战下的无焊缝一体化成形技术发展
19
作者 温瑞洁 周岩 付海成 《大型铸锻件》 2024年第4期22-27,共6页
随着核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核能的多元化利用已成为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然而,核电主设备的服役工况日益苛刻,核安全和长寿命的要求也日益严格,因此,核能主设备轻量化、紧凑型、一体化设计制造成为发展趋势,未来一体化锻造与近净... 随着核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核能的多元化利用已成为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然而,核电主设备的服役工况日益苛刻,核安全和长寿命的要求也日益严格,因此,核能主设备轻量化、紧凑型、一体化设计制造成为发展趋势,未来一体化锻造与近净成形技术将成为主流。为减少主设备的焊接结构,大型核电锻件形状设计得更为复杂,对锻造成形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综述了常用大型一体化关键部件近净成形的方法,以及一体化成形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能多元化 一体化成形 近净成形技术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基于盲超分辨的超大规模MIMO-OFDM信道与感知参数联合估计
20
作者 褚宏云 李旭旭 +1 位作者 潘雪 李莹华 《移动通信》 2024年第4期81-85,104,共6页
面向未来6G网络,ISAC与XL-MIMO技术有机结合、共同演进,有望进一步提升ISAC性能。然而,XL-MIMO-ISAC中部署大量天线会产生近场效应,为准确获取CSI和目标参数信息带来关键挑战。为此,采用线性修改的原子范数最小化方法,建模毫米波通信信... 面向未来6G网络,ISAC与XL-MIMO技术有机结合、共同演进,有望进一步提升ISAC性能。然而,XL-MIMO-ISAC中部署大量天线会产生近场效应,为准确获取CSI和目标参数信息带来关键挑战。为此,采用线性修改的原子范数最小化方法,建模毫米波通信信道和感知阵列响应这两种盲源之间极坐标域的子空间一致关联,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盲超分辨技术的CSI与感知参数并行估计方案,以避免从叠加信号中串行估计通信信道与目标参数信息造成误差传播。将联合盲源估计建模为非完全观测条件下的低秩矩阵重构问题,并引入PSWF将问题转化为SDP。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的算法在CSI精度和目标参数分辨率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线性修改的原子范数 近场信道与感知参数估计 椭球体波函数 盲超分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