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洱海近岸菜地不同土壤发生层的NH4+-N吸附解吸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安强 雷宝坤 +4 位作者 刘宏斌 翟丽梅 王洪媛 毛妍婷 张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5-352,共8页
采用等温吸附-解吸试验研究了洱海近岸菜地不同土壤发生层(耕作层A、犁底层P、潴育层W和潜育层G)NH_4^+-N的吸附解吸特征,并分析了吸附-解吸参数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旨在为洱海近岸菜地不同土壤发生层氮素通过浅层地下水向洱海水... 采用等温吸附-解吸试验研究了洱海近岸菜地不同土壤发生层(耕作层A、犁底层P、潴育层W和潜育层G)NH_4^+-N的吸附解吸特征,并分析了吸附-解吸参数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旨在为洱海近岸菜地不同土壤发生层氮素通过浅层地下水向洱海水体扩散通量的确定提供重要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发生层NH_4^+-N的等温吸附-解吸特征分别符合Langmuir模型和一元线性方程,而且不同土壤发生层NH_4^+-N的吸附-解吸过程具有不可逆性,解吸存在滞后性;不同土壤发生层NH_4^+-N的饱和吸附量(Q0)为435.597~982.757 mg·kg^(-1),NH_4^+-N平衡浓度(ENC0)为0.370~0.661 mg·L^(-1),解吸速率(K3)为0.281~0.729。土壤对NH_4^+-N的吸附能力为A层>P层>W层>G层,而解吸能力与此相反。土壤中粉粒、黏粒含量和砂粒级微团聚体与Q0、最大缓冲容量(MBC)、ENC0呈正相关关系,与K3呈负相关关系。Q0、MBC、ENC0与不同土壤发生层OM、TN和NH_4^+-N呈正相关关系,与总铁、总锰和pH呈负相关关系,而K3有相反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4-N 吸附-解吸 洱海近岸菜地 土壤发生层
下载PDF
洱海近岸菜地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2
作者 杨艳鲜 张丹 +5 位作者 雷宝坤 刘宏斌 翟丽梅 毛妍婷 冯光恒 陈安强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1-109,共9页
研究洱海近岸菜地浅层地下水埋深是合理调控浅层地下水位和防止土壤氮磷随浅层地下水流失的基础。通过对洱海近岸菜地2 a(2014年6月—2016年5月)浅层地下水埋深进行监测,分析了浅层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洱海... 研究洱海近岸菜地浅层地下水埋深是合理调控浅层地下水位和防止土壤氮磷随浅层地下水流失的基础。通过对洱海近岸菜地2 a(2014年6月—2016年5月)浅层地下水埋深进行监测,分析了浅层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洱海近岸菜地5个高程浅层地下水埋深均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值为25.21~45.07cm,变异系数在0.26~0.43之间。浅层地下水埋深旱季深、雨季浅,其月变化和雨、旱季不同期,存在滞后现象,雨季浅层地下水埋深变异系数大于旱季。旱季和雨季浅层地下水埋深空间变化随等高线均呈不规则带状分布。洱海水位、降雨、灌溉、潜水蒸发和土壤物理特性的空间变异均是影响洱海近岸菜地浅层地下水埋深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1 966 m高程浅层地下水埋深与洱海水位极显著线性相关(p<0.01),二者互为连通,相互补给;其他高程浅层地下水埋深与降雨量和灌溉量显著线性相关(p<0.05),随降雨量增加,浅层地下水埋深逐渐变浅,随潜水蒸发量和灌溉量增加,浅层地下水埋深逐渐变深。距洱海由近及远土壤母质为河湖相沉积物到第四纪红黏土,使得不同发生层土壤渗水性由强变弱,造成离洱海越远,海拔越高,浅层地下水埋深越浅,变幅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地 洱海 浅层地下水埋深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洱海近岸菜地包气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安强 雷宝坤 +4 位作者 胡万里 毛妍婷 杨艳鲜 付斌 张丹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8-54,共7页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是研究土壤水分和溶质运移的重要参数。【目的】明确洱海近岸菜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洱海近岸菜地包气带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膜仪逐层测定了不同高程下土壤剖面各发生层的...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是研究土壤水分和溶质运移的重要参数。【目的】明确洱海近岸菜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洱海近岸菜地包气带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膜仪逐层测定了不同高程下土壤剖面各发生层的水分特征曲线,并用van Genuchten模型(VG模型)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结果】洱海近岸菜地包气带土壤含水率随着土壤吸力的增加呈先快速下降后变化平缓的趋势,VG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各发生层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土壤饱和含水率、残余含水率和参数n随着粉黏粒量、有机质和土壤孔隙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砂粒量和土壤体积质量的增加而减少,参数a呈相反的变化。土壤有机质、砂粒和黏粒量是影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空间变化的关键性因素,这些因素的差异把各发生层土壤划分为3类,即耕作层A为一类,犁底层P、母质层C和潴育层W为一类,潜育层G为一类。【结论】土层越深或越靠近洱海,土壤持水能力越差,土壤水分或溶质的迁移能力越强。潜育层、潴育层和母质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随高程呈较好的规律性变化,而长期耕种扰乱了耕作层和犁底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随高程的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包气带土壤 冗余度分析 洱海 近岸菜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