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eypoint Description Using Statistical Descriptor with Similarity-Invariant Regions 被引量:2
1
作者 Ibrahim El rube Sameer Alsharif 《Computer Systems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2022年第7期407-421,共15页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ethod for the description of key points using simple statistics for regions controlled by neighboring key points to remedy the gap in existing descriptors.Usually,the existent descriptors such...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ethod for the description of key points using simple statistics for regions controlled by neighboring key points to remedy the gap in existing descriptors.Usually,the existent descriptors such as 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SURF),Kaze,binary robust invariant scalable keypoints(BRISK),features from accelerated segment test(FAST),and 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ORB)can competently detect,describe,and match images in the presence of some artifacts such as blur,compression,and illumination.However,the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of these descriptors decrease for some imaging variations such as point of view,zoom(scale),and rotation.The intro-duced description method improves image matching in the event of such distor-tions.It utilizes a contourlet-based detector to detect the strongest key points within a specified window size.The selected key points and their neighbors con-trol the size and orient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regions,which are mapped on rec-tangular shapes using polar transformation.The resulting rectangular matrices are subjected to two-directional statistical operations that involve calculating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Consequently,the descriptor obtained is invariant(translation,rotation,and scale)because of the two methods;the extraction of the region and the polar transformation techniques used in this paper.The descrip-tion method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is tested against well-established and well-known descriptors,such as SURF,Kaze,BRISK,FAST,and ORB,techniques using the standard OXFORD dataset.The presented methodology demonstrated its ability to improve the match between distorted images compared to other descriptors in the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ypoint detection DESCRIPTORS neighbor region similarity invariance
下载PDF
融合异常检测与区域分割的高效K-means聚类算法
2
作者 尹宏伟 杭雨晴 胡文军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88,共9页
传统K-means及其众多改进算法缺乏显式处理异常样本的能力,导致其聚类性能容易受到异常样本的影响。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异常检测与区域分割的高效K-means聚类算法。首先,通过构建统一聚类模型,形成异常检测与聚类之间的交互协同,... 传统K-means及其众多改进算法缺乏显式处理异常样本的能力,导致其聚类性能容易受到异常样本的影响。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异常检测与区域分割的高效K-means聚类算法。首先,通过构建统一聚类模型,形成异常检测与聚类之间的交互协同,以提高聚类性能。其次,利用近邻簇搜索技术对各类簇进行自适应的区域分割,以减少冗余计算,提高算法执行效率。最后,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多个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分别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聚类性能和执行效率优于其他算法;在添加10%异常样本的Wine数据集上准确度可达0.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K-MEANS 异常检测 区域分割 近邻簇搜索 自适应
下载PDF
中国参与周边安全治理的进程与经验
3
作者 陈翔 《区域国别学刊》 2024年第5期25-37,154,155,共15页
周边安全治理介于全球安全治理和国家安全治理之间,与安全地区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参与周边安全治理历经被动应对阶段(1949—1991年)、有限参与阶段(1991—2001年)以及积极进取阶段(2001年至今),由消极应对者到有限... 周边安全治理介于全球安全治理和国家安全治理之间,与安全地区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参与周边安全治理历经被动应对阶段(1949—1991年)、有限参与阶段(1991—2001年)以及积极进取阶段(2001年至今),由消极应对者到有限参与者、再到积极引领者与主动塑造者的角色变迁。通过历史考察,中国参与周边安全治理有着相应的经验:一是周边安全治理的动力机制与国家战略偏好有着内在逻辑关系,循着“安全导向型—发展导向型—威望导向型”的发展轨迹;二是周边安全治理的角色变迁受到国家实力与区域体系结构的作用;三是周边安全治理有着延续性与变革性的双重特征,尤其体现在治理理念、原则、主体、路径等方面;四是周边安全治理在全球安全治理与国家安全治理之间寻求平衡。随着大国战略竞争的加剧以及周边安全变局的演化,中国需建构出展现民族特色与时代风格的周边安全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安全治理 周边安全机制 周边命运共同体 中国方案
下载PDF
我国与周边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成效、形势及展望
4
作者 吴凡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3-118,共6页
近年来,我国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周边国家在战略对接与机制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与产业合作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格局,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当前,我国与周边国家共... 近年来,我国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周边国家在战略对接与机制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与产业合作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格局,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当前,我国与周边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交织。机遇:我国国际影响力、区域经济塑造力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感召力显著提升;挑战:部分域外势力频频搅局干扰周边地区,周边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相关国家与我国合作水平和合作意愿亟待提升,我国对周边国家开放水平的短板亟待补齐。据此提出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对策建议:强化战略与政策对接,增进互信扩大共识;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盘,完善互联互通网络;深化经贸产业投资合作,提高协作互补能力;发挥沿边地区开放功能,提升对外合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周边外交 高质量发展 区域合作 协作互补
下载PDF
四川及其周边地区野生草莓资源调查、收集与评价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洪雯 刘建军 +4 位作者 何健 关斌 王建辉 李旭锋 陈克玲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46-951,共6页
调查了四川及其周边地区(未包括青海省)野生草莓资源种类和地理分布,将收集的野生草莓资源进行迁地保存,并对其农艺性状、抗非生物和生物胁迫能力的变异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及其邻近周边高海拔地区野生草莓主要分布在26... 调查了四川及其周边地区(未包括青海省)野生草莓资源种类和地理分布,将收集的野生草莓资源进行迁地保存,并对其农艺性状、抗非生物和生物胁迫能力的变异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及其邻近周边高海拔地区野生草莓主要分布在26°14'~33°22'N、96°57'~108°13'E、海拔823~4531m的垂直空间范围内。黄毛草莓(Fragaria nilgerrensisSchlecht.)、五叶草莓(F.pentaphylla Lozinsk.)、西南草莓(F.moupinensis(Franch.)Card.)和纤细草莓(F.gracilis Lozinsk.)是该区域分布的4个野生草莓种类,其中五叶草莓有红果和白果两个类型。黄毛草莓浆果具有特殊的蜜桃香气。株高、叶柄长度、小叶长度、小叶宽度、茸毛、耐旱性和耐热性是野生草莓遗传性状的主要指标,茸毛数量与抗逆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及周边地区 野生草莓 调查 收集 评价
下载PDF
SAPO-11分子筛改进合成及正十二烷加氢异构化性能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利军 黄茜丹 +1 位作者 赵伟 李全芝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22-1124,共3页
用二乙胺作模板剂 ,在较短晶化时间的水热条件下合成出不同Si Al比的SAPO 11样品 .Si Al比升高 ,结晶度下降 ,晶粒变小 .2 9SiNMR谱表明Si Al比为 0 .33的SAPO 11的SAPO区与Si区的交界区明显扩大 ,与之对应的NH3 TPD也表明有较高的中强... 用二乙胺作模板剂 ,在较短晶化时间的水热条件下合成出不同Si Al比的SAPO 11样品 .Si Al比升高 ,结晶度下降 ,晶粒变小 .2 9SiNMR谱表明Si Al比为 0 .33的SAPO 11的SAPO区与Si区的交界区明显扩大 ,与之对应的NH3 TPD也表明有较高的中强酸 弱酸比例 .样品担载Pd后对正十二烷的加氢异构化反应表明 ,交界区扩大的Si Al=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11分子筛 合成 正十二烷 加氢异构化 催化性能
下载PDF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17
7
作者 程塨 郭雷 +2 位作者 赵天云 许明 贺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1期194-196,201,共4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采用小波变换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得到高频和低频图像;对高频分量采用基于邻域方差加权平均的方法得到高频融合系数,对低频分量采用基于局部区域梯度信息的方法得到低频...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采用小波变换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得到高频和低频图像;对高频分量采用基于邻域方差加权平均的方法得到高频融合系数,对低频分量采用基于局部区域梯度信息的方法得到低频融合系数;进行小波反变换得到融合图像。采用均方根误差、信息熵以及峰值信噪比等评价标准,将该方法与传统融合方法的融合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融合图像的效果和质量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小波变换 多聚焦图像 邻域方差 梯度信息
下载PDF
利用小波包变换时频谱识别宁夏及邻区的地震和爆破 被引量:14
8
作者 曾宪伟 赵卫明 +2 位作者 李鸿庭 师海阔 姚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0-307,共8页
采用dmey小波基函数分别对地震和爆破事件的垂直向记录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计算各事件信号的归一化时频谱值以及P波和S波时频谱值达到最大时的频率fmp和fms,比较地震信号和爆破信号P波段(0~6.25Hz)和S波段(0~6.25Hz)在各相同分解频带... 采用dmey小波基函数分别对地震和爆破事件的垂直向记录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计算各事件信号的归一化时频谱值以及P波和S波时频谱值达到最大时的频率fmp和fms,比较地震信号和爆破信号P波段(0~6.25Hz)和S波段(0~6.25Hz)在各相同分解频带内的瞬时谱最大值差异,寻找合适的单项定量识别指标,并综合各单项识别指标形成综合识别判据。运用综合识别判据对银川台记录到的宁夏及邻区14个地震事件和19个爆破事件进行判别,结果表明,各单项定量识别指标的识别率均在80%以上,综合判别结果均与事件的真实类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包变换 时频谱 地震 爆破 识别 宁夏及邻区
下载PDF
2010.0年中国及邻近地区地磁场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斌 倪喆 +3 位作者 徐如刚 顾左文 袁洁浩 王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46-1456,共11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地区地磁场的球冠谐和分析和曲面样条分析,建立了2010.0年代的"中国地磁参考场球冠谐和模型"和"中国地磁参考场曲面样条模型".得到如下结论:"2010.0年代中国地磁参考场球冠谐和模型"描述... 本文通过对中国地区地磁场的球冠谐和分析和曲面样条分析,建立了2010.0年代的"中国地磁参考场球冠谐和模型"和"中国地磁参考场曲面样条模型".得到如下结论:"2010.0年代中国地磁参考场球冠谐和模型"描述的各地磁要素空间分布与"2005.0年代中国地磁参考场球冠谐和模型"较相似,但局部略有变化.比如对于磁偏角D和东向分量Y大致可理解为负值区域增强;磁倾角I在我国华北、华南和东北大部大面积正异常区消失了,但在我国西北部大面积的负异常区仍然维持;总强度F和垂直分量Z整体的负异常分布仍然维持,新疆西部局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局部的正异常分布则略有变化;变化最大的是水平分量H和北向分量X的空间分布,在2010.0年代,东南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正异常区,而且在中国北部出现了一条东西条带状的正异常区,似乎可认为是2005.0年代存在于太平洋的正异常区向西移动扩大的结果."2010.0中国地磁参考场曲面样条模型"描述的磁偏角D和东向分量Y相对较为曲折,最显著的异常位于蒙古境内,其次为滇东北地区、东北及华北大部、新疆等地区;磁倾角I和垂直分量Z相对较为平缓,最显著的异常存在于蒙古境内,其次的异常在内蒙满洲里附近;总强度F、水平分量H和北向分量X最为显著的异常位于满洲里附近,其次的主要异常区位于新疆地区、京津附近、滇东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 球冠谐和模型 曲面样条模型 中国及邻近地区
下载PDF
北极圈及邻区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形成作用与找矿潜力 被引量:16
10
作者 聂凤军 石成龙 +1 位作者 赵元艺 李振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55-870,共16页
北极圈及邻区各类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找矿勘查和开发利用历来为西方各国所关注。随着气候不断变暖和交通条件改善,该地区一大批新矿床发现和一系列新矿山的陆续建成投产必将为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本文首次对北极... 北极圈及邻区各类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找矿勘查和开发利用历来为西方各国所关注。随着气候不断变暖和交通条件改善,该地区一大批新矿床发现和一系列新矿山的陆续建成投产必将为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本文首次对北极圈及邻区产出的大型-超大型或代表性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对它们的产出环境、形成作用和找矿潜力进行了讨论,旨在提高人们对这一特殊地区矿产资源重要性的认知水平,进而为实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全球矿产资源战略构想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潜力 成矿作用 北极圈及邻区
下载PDF
湘黔桂邻区板溪期与南华冰期之间的沉积转换及其地层学涵义 被引量:11
11
作者 汪正江 江新胜 +4 位作者 杜秋定 邓奇 杨菲 伍皓 周小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5-395,共11页
前人一直认为湘黔桂邻区的板溪群及其相当层位的下江群、丹洲群与南华冰期的沉积序列是连续或部分连续的,没有明显的沉积—构造转换界面。本次调查的锦屏隆里剖面、黎平肇兴剖面、从江黎家坡剖面、三江泗里口剖面、罗城黄金友洞剖面等... 前人一直认为湘黔桂邻区的板溪群及其相当层位的下江群、丹洲群与南华冰期的沉积序列是连续或部分连续的,没有明显的沉积—构造转换界面。本次调查的锦屏隆里剖面、黎平肇兴剖面、从江黎家坡剖面、三江泗里口剖面、罗城黄金友洞剖面等均显示,板溪期与南华冰期的沉积转换非常明显,主要表现是界面上下的地层岩性、岩石结构构造和沉积相类型等迥然不同。其区域表现是:板溪沉积晚期为海退进积序列,从陆块内部到陆块边缘,地层缺失逐渐减少;江口冰期沉积从陆块边缘到陆块内部,显示出明显的渐次海侵上超特征,越靠近边缘早期沉积序列越完整。我们认为这就是前人提出的"雪峰运动"的沉积表现。因此,在扬子东南缘的湘黔桂邻区一带南华系地层序列是相对完整或近似完整的,应是层型剖面和点(GSSP)选择的最有利地区。目前首要问题是要进一步明晰"南华系"含义,而深入研究和探讨南华大冰期沉积前之板溪群及其相当层位地层的构造属性及其与冰期沉积的转换过程则是建立"南华系"的必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黔桂邻区 板溪期 南华冰期 沉积-构造转换面 沉积记录 南华系
下载PDF
甘肃省及其周边地区土壤六氯苯污染特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强 田慧 +7 位作者 吴有方 毛潇萱 丁中原 马子龙 黄韬 吴军年 马建民 高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5-460,共6页
2011年3月采集甘肃省及其周边地区城区、农村和背景区三类采样区32个采样点的表层土壤样品,应用GC-MSD对其六氯苯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六氯苯(HCB)检出率高达96.9%,平均污染水平为1.21ng/g,检出范围为n.d.~11.7ng/g;... 2011年3月采集甘肃省及其周边地区城区、农村和背景区三类采样区32个采样点的表层土壤样品,应用GC-MSD对其六氯苯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六氯苯(HCB)检出率高达96.9%,平均污染水平为1.21ng/g,检出范围为n.d.~11.7ng/g;空间污染特征为:城区>农村>背景;研究区内大部分地区土壤中HCB来源是大气长距离迁移沉降,庆阳地区表现为工业和农业源,西宁、兰州地区主要是工业源,张掖、金昌地区主要是农业源;研究区土壤HCB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对HCB土壤生态系统风险进行初评表明:除庆阳和西宁地区外,其余采样点土壤环境处于相对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及其周边地区 土壤 HCB 污染特征 有机质 生态风险
下载PDF
山东及邻区上地幔波速各向异性及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良书 李成 +1 位作者 薛革 孙珍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6,共7页
根据1975 年1 月至1993 年12 月发生的3 级以上416 次天然地震近震首波Pn走时数据,分析了山东及邻区上地幔波速各向异性的特征。研究表明上地幔约有8% 的波速各向异性,波速最大方向近NW- SE,最小方向NEE... 根据1975 年1 月至1993 年12 月发生的3 级以上416 次天然地震近震首波Pn走时数据,分析了山东及邻区上地幔波速各向异性的特征。研究表明上地幔约有8% 的波速各向异性,波速最大方向近NW- SE,最小方向NEE。结合上地幔波速各向异性成因机制的研究,分析了山东及邻区上地幔波速各向异性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揭示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提供了可靠的深部构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邻区 上地幔 各向异性 地球动力学 波速
下载PDF
利用层析成像的结果探讨安徽及邻区中强地震深部构造背景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杰 沈小七 +1 位作者 王行舟 沈业龙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0-359,共10页
利用层析成像的最新成果,对研究区(28°~39°N,112°~124°E)的中强地震深部构造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中强震位置、地表地质构造和活动构造单元的划分与上地壳速度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M≥6.0地... 利用层析成像的最新成果,对研究区(28°~39°N,112°~124°E)的中强地震深部构造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中强震位置、地表地质构造和活动构造单元的划分与上地壳速度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M≥6.0地震大多数分布在上地壳高速区与低速区的交接地带或高速区,低速区内的地震活动相对较少;分布在高速区的地震,主要活动在高速区内的速度变异地带。华北平原断块的边界带及其内部是研究区内主要的中强地震活动场所,该断块西、北部的裂陷盆地带在上地壳以间断的大片低速区为特征,在与高速区的交接地带,中强地震呈带状活动,并有活动断裂带的发育。北西向展布的周口-合肥-宣城低速条带分隔大别山、鲁西-安徽高速区,北侧与高速区的交接地带中强地震活动较为活跃,可能是华北、华南两大构造区在深部构造和现代活动构造上的一条重要分界线。(2)霍山-六安地区历史中强地震和近代小震活动频繁与东大别山中部在中地壳发育低速层及存在切穿地壳的两组深断裂有关。(3)安徽的中强地震活动在深部构造上分区特征明显,依据历史地震活动重演和发震构造条件(深部)类比的原则,对安徽未来存在发生5级左右地震的危险区进行了初步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及邻区 速度结构 中强地震地 震危险区
下载PDF
新疆及周边古地磁研究与构造演化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李永安 孙东江 郑洁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44,共43页
新疆古地磁研究始于1979年,20年来通过对塔里木、准噶尔、昆仑山等地区的古地磁研究,获得了古生代—新生代塔里木板块、准噶尔板块和青藏板块古地磁极移曲线和古纬度资料。震旦纪以前塔里木板块尚未形成,晚震旦世在赤道附近各地块才联... 新疆古地磁研究始于1979年,20年来通过对塔里木、准噶尔、昆仑山等地区的古地磁研究,获得了古生代—新生代塔里木板块、准噶尔板块和青藏板块古地磁极移曲线和古纬度资料。震旦纪以前塔里木板块尚未形成,晚震旦世在赤道附近各地块才联合成塔里木板块的主体部分。后经历了两次快速北移,一次快速南移。准噶尔板块早古生代为一个独立的微板块,在晚古生代与哈萨克斯坦板块联合成一体,组成了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塔里木板块震旦纪时还属冈瓦纳大陆的一个组成部分,早古生代逐渐脱离了冈瓦纳大陆,快速向北漂移,晚古生代早期与准噶尔板块首次在东部碰撞,成为劳亚大陆南缘的一个增生体。将介于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古陆体,称之谓华夏古陆群。晚古生代末—中生代早期,华夏古陆群先后增生到劳亚大陆南缘;早古生代早期古特提斯洋尚未形成,诸地块处于冈瓦纳大陆范围内,位于南半球的赤道附近。在中-晚志留世,这些地(板)块才快速向北漂移,由于洋扩张,形成了古特提斯洋,构成了三大陆块群夹两个大洋的古地理格局;二叠纪是特提斯构造演化关键时期,晚侏罗-早白垩世昆仑地块与柴达木地块和塔里木地块发生碰撞,联合成一体。早侏罗世早期柴达木地块等与塔里木地块发生碰撞联合,造成了古特提斯洋消亡。早侏罗世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及周边 古地磁 构造演化 古地理再造 晚古生代 华夏古陆群 板块构造划分
下载PDF
沈抚同城区域协作探索--以沈抚同城化规划为例 被引量:35
16
作者 赵英魁 张建军 +2 位作者 王丽丹 邹莹 李铁鹏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5-88,共4页
沈抚同城化是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的起点,也是国内率先突破行政区局限进行区域协作的尝试。本文主要对同城化内涵及跨行政区区域规划编制的特点及内容进行探讨,提出了沈抚同城化的发展目标与路径,认为沈抚同城化是沈抚大都市区构建的过... 沈抚同城化是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的起点,也是国内率先突破行政区局限进行区域协作的尝试。本文主要对同城化内涵及跨行政区区域规划编制的特点及内容进行探讨,提出了沈抚同城化的发展目标与路径,认为沈抚同城化是沈抚大都市区构建的过程,也是沈抚两市城市竞争的高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城化 区域规划 沈抚连接带
下载PDF
基于邻域加权的多层次模糊边缘检测算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文杰 熊庆宇 +1 位作者 石为人 陈舒涵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98-1004,共7页
针对目前边缘检测方法在低对比度图像、噪声图像中检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文结合微分算子和模糊边缘检测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邻域加权的多层次模糊边缘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微分算子计算图像梯度特征,依据图像梯度特征对图像进行自适应... 针对目前边缘检测方法在低对比度图像、噪声图像中检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文结合微分算子和模糊边缘检测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邻域加权的多层次模糊边缘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微分算子计算图像梯度特征,依据图像梯度特征对图像进行自适应地分层;然后构造模糊函数,用模糊函数增强不同强度的图像梯度特征,取得了较好的边缘检测结果。仿真实验表明:基于邻域加权的多层次模糊边缘检测算法能较好地检测低对比度图像的边缘,同时能有效抑制椒盐噪声、高斯噪声对图像边缘检测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边缘检测 邻域加权 分层模糊增强
下载PDF
变精度覆盖粗糙集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士保 刘瑞新 秦克云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13,共4页
介绍覆盖粗糙集和Ziarko变精度粗糙集模型,将Ziarko变精度粗糙近似算子应用于覆盖近似空间,借助引入的误差参数β(0≤β<0.5),给出2种变精度覆盖粗糙集模型的β上近似、β下近似、β边界和β负域的定义。讨论2种模型中β上、下近似... 介绍覆盖粗糙集和Ziarko变精度粗糙集模型,将Ziarko变精度粗糙近似算子应用于覆盖近似空间,借助引入的误差参数β(0≤β<0.5),给出2种变精度覆盖粗糙集模型的β上近似、β下近似、β边界和β负域的定义。讨论2种模型中β上、下近似算子的基本性质、2种模型之间的关系以及变精度覆盖粗糙集模型与其他粗糙集模型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 近似空间 邻域 变精度覆盖粗糙集模型
下载PDF
基于邻域方差加权平均的小波图像融合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敏 张小英 毛捷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08年第1期5-6,23,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域方差加权平均的小波图像融合方法。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分别将两幅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再用不同的小波系数特征指导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的小波系数的融合。低频分量采用简单的加权平均法,高频分量采用邻域方差加权平均... 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域方差加权平均的小波图像融合方法。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分别将两幅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再用不同的小波系数特征指导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的小波系数的融合。低频分量采用简单的加权平均法,高频分量采用邻域方差加权平均法,最后根据融合图像的各小波系数重构融合图像。实验表明不论从主观感受,还是采用信息熵和交叉熵作为评价标准,该方法都优于像素级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小波变换 邻域方差 融合规则
下载PDF
反向最远邻的有效过滤和查询算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博涵 郝忠孝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48-1951,共4页
反向最远邻(RFN)是空间数据库理论与应用中的一类新问题.为了有效地处理数据集中给定点的RFN查询,利用提出的离散边界点及邻域区等概念得到用于判定RFN的候选集的相关性质和定理,并给出其过滤算法.在得到过滤的候选集基础上,提出了F-RF... 反向最远邻(RFN)是空间数据库理论与应用中的一类新问题.为了有效地处理数据集中给定点的RFN查询,利用提出的离散边界点及邻域区等概念得到用于判定RFN的候选集的相关性质和定理,并给出其过滤算法.在得到过滤的候选集基础上,提出了F-RFN查询算法.对算法的正确性、可终止性和时间复杂性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采用过滤方式的F-RFN查询比未经过滤的RFN查询的PA效率平均提高约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最远邻 离散边界点 邻域区 过滤 加权明氏距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