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影像”化叙事在海派小说中的本土化走向——以新感觉派和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为中心 被引量:5
1
作者 冯勤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0-136,共7页
在吸取电影艺术新的表现技法方面,围绕着"意象"营构这一核心,在三、四十年代的海派代表新感觉派及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影像"化叙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存在着从表面外化到渐趋内化、由纯西化向中化嬗变的发展... 在吸取电影艺术新的表现技法方面,围绕着"意象"营构这一核心,在三、四十年代的海派代表新感觉派及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影像"化叙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存在着从表面外化到渐趋内化、由纯西化向中化嬗变的发展趋势。仅就电影的两大主要表现手段———蒙太奇与长镜头而言,新感觉派比较倾向于前者,而张爱玲则更看重后者,不同取向的背后虽不无时代背景、性别气质等外在因素,但其更为内在的因素却是各自的文化立场。在这一本土化进程中,长镜头尤其是固定长镜头及慢镜头等电影手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小说 “影像”化叙事 新感觉派 张爱玲 本土化
下载PDF
阐释与过度阐释——对一个批评文本的再批评 被引量:1
2
作者 敬鹏林 宁冲 《长春大学学报》 2008年第9期38-41,共4页
批评家往往容易在阐释的同时犯过度阐释的毛病。《新感觉派与二三十年代好莱坞电影》一文在深入分析电影对新感觉派影响的同时,却忽略了其他因素对新感觉派创作的影响,应该也属一种过度阐释。但该文的价值也正好在于其深刻地体现了现代... 批评家往往容易在阐释的同时犯过度阐释的毛病。《新感觉派与二三十年代好莱坞电影》一文在深入分析电影对新感觉派影响的同时,却忽略了其他因素对新感觉派创作的影响,应该也属一种过度阐释。但该文的价值也正好在于其深刻地体现了现代批评的特点:文学批评是独立的创作活动,批评家可以只说自己所看到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感觉派与二三十年代好莱坞电影》 新感觉派 文学 电影 阐释 现代批评
下载PDF
论新感觉派小说的抒情性 被引量:4
3
作者 沈远川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14-18,共5页
新感觉派小说家继承了 2 0世纪 2 0年代都市浪漫抒情小说的传统 ,通过自我抒情形象的塑造 ,对短篇小说结构模式、形式技巧和叙事话语的诗化改造 ,反映了现代人对都市生活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 ,显示出强烈的抒情性 。
关键词 新感觉派小说 抒情性 短篇小说 结构模式 叙事话语 穆时英 叶灵风 施蛰存 情节
下载PDF
略论新感觉派、张爱玲及王朔作品的都市文化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学贞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6期58-61,共4页
文章通过对新感觉派、张爱玲和王朔作品中都市文化的不同内涵的分析,阐述了他们不同的文学价值追求,以及这种不同追求所体现的都市变迁与时代变化特点。同时,通过对他们把握都市现代化进程中带来的异化感所共同立足的个体原则的分析... 文章通过对新感觉派、张爱玲和王朔作品中都市文化的不同内涵的分析,阐述了他们不同的文学价值追求,以及这种不同追求所体现的都市变迁与时代变化特点。同时,通过对他们把握都市现代化进程中带来的异化感所共同立足的个体原则的分析,论述了个体精神追求的不同在大致相同的审美准则中衍生出来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感觉派 张爱玲 王朔 都市文化
下载PDF
新感觉派小说现代性浅析——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例
5
作者 王昭鼎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72-74,共3页
作为中期海派小说代表的新感觉派,围绕现代性书写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在思想向度上,关注现代社会价值观,由消解到重建的转型;在艺术向度上尝试移植西方现代派技法;尝试通过与古典对话,深化自身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 海派小说 新感觉派 现代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