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end of blood lactate level in acute aluminum phosphide poisoning 被引量:2
1
作者 Peyman Erfantalab Kambiz Soltaninejad +4 位作者 Shahin Shadnia Nasim Zamani Hossein Hassanian-Moghaddam Arezou Mahdavinejad Behrooz Hashemi Damaneh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CAS 2017年第2期116-120,共5页
BACKGROUND: Aluminum phosphide(Al P) poisoning is common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re is no specifi c antidot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l P poisoning. Early diagnosis of poisoning and outcome predictors may f... BACKGROUND: Aluminum phosphide(Al P) poisoning is common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re is no specifi c antidot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l P poisoning. Early diagnosis of poisoning and outcome predictors may facilitate treatment decision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trend of blood lactate level in acute Al P poisoning to evaluate its role as a prognostic factor.METHODS: This was a prospective study on acute Al P intoxicated patients during one year. Demographic data,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data on admission, and outcome were recorded in a selfmade questionnaire. Blood lactate levels were analyzed every two hours for 24 hours.RESULTS: Thirty-nine(27 male, 12 female)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mortality rate was 38.5%. The mean blood pressure, pulse rate, blood p H and serum bicarbonate level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survivors and non-survivors groups. Blood lactate level was signifi cantly higher in the non-survivors group during 8 to 16 hours post ingestion.CONCLUSION: Blood lactate level could be used as an index of severity of acute Al P poiso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phosphide poisoning Blood lactate Prognostic factor
下载PDF
Experimental Podophyllotoxin (Bajiaolian) Poisoning:——Ⅰ. Effects on the Nervous System 被引量:7
2
作者 LOUIS W.CHANG C.M.YANG +1 位作者 C.F.CHEN J.F.DENG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83-292,共10页
Bajiaolian, one of the species in the Mayapple family ( Podophyllum pelatum ),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 the remedies of snake bites, general weakness, poisons, condyloma accumi... Bajiaolian, one of the species in the Mayapple family ( Podophyllum pelatum ),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 the remedies of snake bites, general weakness, poisons, condyloma accuminata, lymphadenopathy, and certain tumors in China. In Western medicine, Podophyllum was first used medically as a laxative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Since 1940, the resin of podophyllum has also been used topically for various skin lesions, such as warts and condyloma. Human poisonings have been reported.An anim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investigate the neurotoxic effects of Bajiaolian. Podophyllotoxin, the major active ingredient in Podophyllum, was injected (ip) to young adult male rats at doses of 0, 5, 10, or 15 mg-kg-1 b.w.. The animals were sacrificed 72 h after injection.Neuronal changes were readily observable in animals treated with 10 or 15 mg-kg-1 of the toxin. Edematous changes of the anterior horn motoneur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spinal cord. No neuronal necrosis was found. The type of neuronal swelling is believed to be only a transient change and would probably subside with time if no further assaults occur. More serious and perhaps longer term of changes were found in the dorsal ganglion neurons and the nerve fibers (axons) in the central and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Severe depletion of the Nissl substance (RNA/polyribosomes) was observed in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 Alterations in these sensory neurons would give rise to and correlate with the sensory disturbances experienced by the patients. Bodian staining also revealed a dose-related increase in the coarseness (thickness) of the nerve fibers (axons) in the cerebellum, cerebral cortex, brainstem, and spinal cord.This is the first scientific study showing the neurotoxicity of Bajiaolian, a commonly us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oxicities on other organ systems by this drug certainly exist. Caution should be exercised in the dispensing and usage of this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jiaolian Effects on the nervous system Experimental Podophyllotoxin poisoning
下载PDF
RhoA/cofilin通路激活破坏海马突触可塑性参与铝中毒致学习记忆障碍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郭健雄 刘文静 +5 位作者 王小义 程厚之 张丽凤 廖素婵 李艳丽 黄俊杰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7期806-811,共6页
目的探讨RhoA/cofilin通路激活对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其在铝中毒致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从30只无特定病原体SD大鼠中随机选20只,予麦芽酚铝溶液腹腔注射2个月构建慢性铝中毒大鼠模型。将中毒模型大鼠分为铝中毒模型组(10... 目的探讨RhoA/cofilin通路激活对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其在铝中毒致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从30只无特定病原体SD大鼠中随机选20只,予麦芽酚铝溶液腹腔注射2个月构建慢性铝中毒大鼠模型。将中毒模型大鼠分为铝中毒模型组(10只)和RhoA抑制剂组(10只),后者予Rhosin盐酸盐腹腔注射30 d。剩余的10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及记忆能力,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A1区中RhoA、cofilin、PSD-95、SYN的定位表达情况。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铝中毒模型组大鼠潜伏期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RhoA抑制剂组大鼠的潜伏期较铝中毒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RT-q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铝中毒模型组海马CA1区组织RhoA mRNA表达水平升高,cofilin mRNA、PSD-95 mRNA、SYN m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铝中毒模型组相比,RhoA抑制剂组大鼠海马CA1区组织RhoA mRNA表达水平降低,cofilin mRNA、PSD-95 mRNA、SYN 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铝中毒模型组海马CA1区RhoA阳性细胞率增高,cofilin、PSD-95和SYN阳性细胞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铝中毒模型组相比,RhoA抑制剂组海马CA1区RhoA阳性细胞率降低,cofilin、PSD-95和SYN阳性细胞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铝中毒模型组中突触数量减少,突触后致密物质厚度变薄,突触间隙宽度变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铝中毒模型组相比,RhoA抑制剂组突触数量增多,突触后致密物质厚度增加,突触间隙宽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空白对照组,铝中毒模型组线粒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RhoA抑制剂组的线粒体轻微膨胀,膜结构保持完好,线粒体形态及突触超微结构好于铝中毒模型组。结论铝中毒可通过激活RhoA/cofilin信号通路破坏海马突触可塑性,进而影响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中毒 RhoA/cofilin信号通路 学习 记忆 海马突触可塑性 突触相关蛋白
下载PDF
1例ECPR联合CRRT抢救口服磷化铝中毒患儿的护理
4
作者 袁明军 吉云兰 +3 位作者 汤丹丹 徐晓演 严海霞 袁鼎山 《全科护理》 2023年第10期1436-1438,共3页
总结1例口服磷化铝中毒患儿因反复心室颤动行体外心肺复苏(ECPR)联合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护理。护理要点为ECPR时团队的配合、体外膜肺氧合(ECMO)与CRRT的护理、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机械通气的护理、镇静镇痛的管理以及后期的营养... 总结1例口服磷化铝中毒患儿因反复心室颤动行体外心肺复苏(ECPR)联合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护理。护理要点为ECPR时团队的配合、体外膜肺氧合(ECMO)与CRRT的护理、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机械通气的护理、镇静镇痛的管理以及后期的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和各种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患儿27 h后恢复窦性心律,65 h后ECMO撤机,83 h后撤除呼吸机,17 d后停止CRRT,26 d后转至普通病房,3个月后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心肺复苏 体外膜肺氧合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磷化铝中毒 护理
下载PDF
氟铝剂量比例与氟中毒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华 韦艳 +4 位作者 谢春 周琳业 方世杰 程学方 葛庆华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目的 在既往研究发现高氟、高铝联合危害基础上 ,探讨自然本底低水平铝含量条件下氟铝剂量不同比例与氟中毒类型和病情的关系。方法 动物实验 ,以饲料中本底铝 (Al)含量 (4 5 mg/kg)为基准 ,加入氟化钠(F) ,设置 4个染毒组 (F∶ Al分... 目的 在既往研究发现高氟、高铝联合危害基础上 ,探讨自然本底低水平铝含量条件下氟铝剂量不同比例与氟中毒类型和病情的关系。方法 动物实验 ,以饲料中本底铝 (Al)含量 (4 5 mg/kg)为基准 ,加入氟化钠(F) ,设置 4个染毒组 (F∶ Al分别为 1∶ 2 ,1∶ 1,2∶ 1,3∶ 1)和一个对照组 ,实验期限 10 0 d。结果  1各染毒组骨铝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且随摄氟量增加而增加 ,骨密度 (BMD)则呈降低趋势 ;2 F∶ Al为 2∶ 1时 ,大鼠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结论 氟铝联合作用具有普遍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联合作用 病情剂量
下载PDF
铝在氟中毒病因中的地位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宋沈超 魏赞道 +3 位作者 周琳业 张华 方士杰 蔡黔华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3期217-225,共9页
Wistar大鼠212只,经36周慢性实验发现,饲料中加入氟化物后,使大鼠骨氟、铝均显著升高。骨氟与骨铝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氟能促进食物中自然铝的吸收和蓄积;发现氟斑牙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及肾功能损害程度与氟铝联合作用有关。提示,氟中毒... Wistar大鼠212只,经36周慢性实验发现,饲料中加入氟化物后,使大鼠骨氟、铝均显著升高。骨氟与骨铝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氟能促进食物中自然铝的吸收和蓄积;发现氟斑牙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及肾功能损害程度与氟铝联合作用有关。提示,氟中毒时很可能伴有铝在体内蓄积和发生作用。因此,首次提出铝是氟中毒的病因之一,在一定条件下氟铝联合作用是发生氟中毒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中毒 肾功能
下载PDF
拟老年痴呆症小鼠模型的建立及海尔福口服液对其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朝敢 梁月秀 +3 位作者 唐秀珍 张树球 刘燕 周国荃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6年第14期1882-1883,1895,共3页
目的研究铝中毒性拟老年痴呆症(AD)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及中药制剂海尔福口服液对其治疗效果。方法选用昆明种小白鼠76只,分成两批进行实验。第一批36只,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后2组用氯化铝灌胃造模115 d,治疗组于造模第8周开始... 目的研究铝中毒性拟老年痴呆症(AD)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及中药制剂海尔福口服液对其治疗效果。方法选用昆明种小白鼠76只,分成两批进行实验。第一批36只,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后2组用氯化铝灌胃造模115 d,治疗组于造模第8周开始用海尔福口服液1号和2号治疗;第二批40只,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海1组、海2组,后3组用氯化铝和硝酸铝喂养造模3个月,海1组和海2组于造模第8周开始分别用海尔福口服液1号和2号治疗。实验前后测定第一批小鼠的大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ALT及血红蛋白,实验结束测定第二批小鼠AchE活力及血清和脑匀浆各项生化指标。结果第一批:模型组小鼠AchE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治疗组(P<0.01),血红蛋白明显低于2组(P<0.01),血清ALT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第二批:模型组AchE活性明显低于其余3组,而脑O.-2浓度、脑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血清尿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余3组。结论铝中毒性拟老年痴呆症表现在对大脑胆碱能系统的损害,模型小鼠脑AchE活性均明显下降;对氧自由基清除力也明显下降,同时对血红蛋白有一定的影响。而中药制剂海尔福口服液对其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中毒 老年痴呆症 海尔福口服液 乙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评价食用油洗胃后持续胃肠减压对口服磷化铝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春爱 郑粉双 +4 位作者 刘子梦 朱峻波 黄云祥 刘涛 杨亚非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3-434,共2页
目的 观察食用油洗胃后持续胃肠减压对救治口服磷化铝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78例口服磷化铝中毒患者,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等辅助检查分为:轻度中毒39例,中度中毒26例,... 目的 观察食用油洗胃后持续胃肠减压对救治口服磷化铝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78例口服磷化铝中毒患者,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等辅助检查分为:轻度中毒39例,中度中毒26例,重度中毒13例.均采用早期给予食用油洗胃后持续胃肠减压的方法治疗,包括:清除毒物、纠正细胞内氧摄入及代谢障碍、抑制和清除炎症介质.比较不同中毒程度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异常指标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的差异.结果 随中毒程度的加重,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h:24±12、54±18、84±12)、异常指标恢复时间(h:18±6、72±0、108±12)、住院时间逐渐延长(h:48±24、120±24、144±24).重度中毒的13例患者中,2例因不配合持续胃肠减压,治疗28 h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MOF).76例存活患者临床治愈后1个月及6个月随访无异常,治愈率为97.4%.结论 口服磷化铝中毒早期给予食用油洗胃后持续胃肠减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磷化铝 持续胃肠减压 食用油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改善铝中毒小鼠记忆及有关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辛天蓉 刘燕强 +1 位作者 吕宪禹 刘德敏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soyisoflavones,SI)对铝中毒小鼠记忆的影响及有关机制。方法:将48只小鼠分为对照组、铝中毒组(腹腔注射氯化铝)和铝中毒的SI处理组(腹腔注射氯化铝同时用SI处理60mg/kgbw),每组16只,实验持续60d后检测小鼠记忆能力...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soyisoflavones,SI)对铝中毒小鼠记忆的影响及有关机制。方法:将48只小鼠分为对照组、铝中毒组(腹腔注射氯化铝)和铝中毒的SI处理组(腹腔注射氯化铝同时用SI处理60mg/kgbw),每组16只,实验持续60d后检测小鼠记忆能力,同时测定实验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液、大脑皮质和海马中胆碱酯酶(AChE)活性,大脑皮质和海马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Asp、Glu和Gly)含量。结果:实验期内铝中毒使小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而SI改善了铝中毒小鼠记忆能力;同时,SI显著提高铝中毒小鼠血清SOD活力及大脑皮质和海马中Glu和Asp含量,并降低血液、大脑皮质和海马中AChE活性以及海马中Gly含量。结论:SI能改善铝中毒小鼠的记忆,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并调节中枢胆碱能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铝中毒 记忆
下载PDF
程序性坏死参与铝致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死亡机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勤丽 牛侨 +1 位作者 张玲 王亮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2-390,共9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在铝致神经细胞死亡中的作用,以完善铝致神经细胞死亡的机制研究。方法用4mmol·L-1AlCl3·6H2O染毒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制作铝致神经细胞死亡模型,用RNA干扰技术(RNAi)抑制半胱氨酸天冬氨... 目的探讨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在铝致神经细胞死亡中的作用,以完善铝致神经细胞死亡的机制研究。方法用4mmol·L-1AlCl3·6H2O染毒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制作铝致神经细胞死亡模型,用RNA干扰技术(RNAi)抑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基因的表达;用程序性坏死的特异性阻断剂necrostatin-1(Nec-1)抑制程序性坏死的产生。检测不同处理、处理后不同时间点细胞的活力变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RNAi效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及坏死率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蛋白表达量的差异。结果通过细胞活力在不同小干扰RNA(siRNA)序列、不同转染剂量、不同作用时间点的变化,找到其最适转染浓度为10nmol·L-1,最适作用时间为转染后48h。通过RNAi抑制caspase 3基因表达的差异,筛选出最有效序列为caspase 3 siRNA1序列;荧光染色并观察计数表明caspase 3 siRNA的转染效率为93.0%,其干扰效率为63.0%,对caspase3蛋白表达有显著的阻抑效应。Caspase 3 siRNA单独作用于染铝SH-SY5Y细胞,可以显著提高细胞活力,降低其凋亡率;Nec-1单独作用于染铝SH-SY5Y细胞可以显著提高其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坏死率;共同作用在染铝SH-SY5Y细胞时两者有增强作用,可以显著提高细胞活力,并同时降低SH-SY5Y细胞的凋亡率及坏死率。结论在铝致神经细胞死亡的机制中,除了传统上认为的凋亡和坏死途径外,还有程序性坏死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坏死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necrostatin—1 细胞死亡 神经系统中毒
下载PDF
慢性铝中毒对大鼠肝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喜汉 许建国 +2 位作者 黄赞松 马迎教 曹聪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0期17-18,共2页
目的研究铝中毒对大鼠肝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方法 20只大鼠随机分组,实验组以AlCl3水溶液腹腔注射染毒,对照组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分别于第4和第8周末取血清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 目的研究铝中毒对大鼠肝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方法 20只大鼠随机分组,实验组以AlCl3水溶液腹腔注射染毒,对照组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分别于第4和第8周末取血清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在第8周末取肝组织作病理检查。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铝中毒组大鼠的血清中ALT、AST升高,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结论铝中毒可使大鼠肝功能受损及肝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中毒 大鼠 肝脏功能
下载PDF
Al-Ti-B细化含Zr铝合金中毒现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贾义旺 疏达 +3 位作者 王舒滨 祝国梁 董安平 孙宝德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25,69,共7页
Zr是高强铝合金中普遍添加的合金元素,当用Al-Ti-B细化含Zr铝合金时,却会产生细化剂的中毒现象。Zr中毒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并且该过程是不可逆的。深入研究Zr中毒机制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提出的Zr中毒机制有以下四种:一是Zr与TiB_2... Zr是高强铝合金中普遍添加的合金元素,当用Al-Ti-B细化含Zr铝合金时,却会产生细化剂的中毒现象。Zr中毒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并且该过程是不可逆的。深入研究Zr中毒机制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提出的Zr中毒机制有以下四种:一是Zr与TiB_2反应生成ZrB_2或(Ti_(1-x)Zr_x)B_2;二是Zr替换了TiB_2表面TiAl_3层中的Ti;三是Zr与Ti反应生成(Ti_(1-x)Zr_x)Al_3;四是Zr与杂质元素Fe反应生成Al_8Fe_4Zr。对Zr中毒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i-B细化剂 晶粒细化 铝合金 Zr中毒 TIB2
下载PDF
氟铝联合中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白静 陈瑶 《医学综述》 2009年第7期1074-1076,共3页
氟和铝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以往的研究发现,氟过量或铝过量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氟中毒或是铝中毒。在氟铝之间又存在相互作用,氧铝联合中毒是1984年由贵州省六盘水市卫生防疫站发现的一种新的中毒形式... 氟和铝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以往的研究发现,氟过量或铝过量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氟中毒或是铝中毒。在氟铝之间又存在相互作用,氧铝联合中毒是1984年由贵州省六盘水市卫生防疫站发现的一种新的中毒形式。它解释了许多关于“单纯”氟中毒和“单纯”铝中毒的不足之处,同时也为更好的临床诊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做好氟铝联合中毒的研究工作,本文就近20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傲的氟铝联合中毒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中毒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植物铝毒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肖祥希 刘星辉 +1 位作者 杨宗武 陈立松 《福建林业科技》 2004年第4期94-99,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植物铝毒害的研究进展 ,其中包括铝的形态及其植物毒性、植物铝毒害的症状、植物铝毒害的生理生化反应 (包括对养分、水分的吸收和运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质膜透性、活性氧代谢、氮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核酸代谢...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植物铝毒害的研究进展 ,其中包括铝的形态及其植物毒性、植物铝毒害的症状、植物铝毒害的生理生化反应 (包括对养分、水分的吸收和运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质膜透性、活性氧代谢、氮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核酸代谢等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毒害 植物 养分 活性氧代谢 质膜透性 生理生化反应 碳水化合物代谢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氮代谢
下载PDF
去铁敏治疗铝骨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平生 牟之新 +3 位作者 马兵 高福兴 张青 齐志民 《天津医药》 CAS 1998年第3期138-141,共4页
对12例长期血液透析的肾性骨病患者进行去铁敏试验,结果10例阳性占83.33%。9例接受去铁敏(DFO)祛铝治疗,11~19周后重复DFO试验3例转阴,血铝增加值有所降低。基础血铝、DFO试验及治疗后血铝,与甲状旁腺激素及骨密度都无明显相关关系。... 对12例长期血液透析的肾性骨病患者进行去铁敏试验,结果10例阳性占83.33%。9例接受去铁敏(DFO)祛铝治疗,11~19周后重复DFO试验3例转阴,血铝增加值有所降低。基础血铝、DFO试验及治疗后血铝,与甲状旁腺激素及骨密度都无明显相关关系。经DFO治疗患者血红蛋白有明显提高,血钙亦有所增加。9例患者在治疗2~4周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主要表现为骨痛减轻甚至消失,肌力增强。1例出现皮肤搔痒,3例出现头晕,3例有轻度胃肠道不适。提示DFO试验对晚期肾衰病人是一种有效、安全、非创伤的检测铝中毒的手段,DFO对铝骨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铁敏 铝中毒 血液透析 肾功能衰竭 铝骨病
下载PDF
含Zr铝合金的细化新工艺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淑俊 刘相法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86-188,共3页
通过改变合金的细化工艺来实现含Zr铝合金的有效细化并对其细化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合金熔体中如果已有一定量的Zr,再加入Al-Ti-C细化时会出现严重的"中毒"现象,导致晶粒粗大;而通过改变合金中Zr的添加顺序,在... 通过改变合金的细化工艺来实现含Zr铝合金的有效细化并对其细化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合金熔体中如果已有一定量的Zr,再加入Al-Ti-C细化时会出现严重的"中毒"现象,导致晶粒粗大;而通过改变合金中Zr的添加顺序,在合金中先加入Al-Ti-C细化,然后再按合金成分添加所需要的Zr,就能达到较好的细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Zr铝合金 中毒 细化工艺
下载PDF
脑室注射氯化铝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玲 陈汝筑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72-273,276,共3页
试用铝导致小鼠急性脑铝中毒,制作痴呆模型。小鼠脑室埋管,分别注射0125%、025%、05%AlCl3,每只2μl/d,连续5d,20d后小鼠在跳台法和避暗法实验中,潜伏期明显缩短错误数明显增多,且随着脑室注射... 试用铝导致小鼠急性脑铝中毒,制作痴呆模型。小鼠脑室埋管,分别注射0125%、025%、05%AlCl3,每只2μl/d,连续5d,20d后小鼠在跳台法和避暗法实验中,潜伏期明显缩短错误数明显增多,且随着脑室注射AlCl3浓度的升高,潜伏期逐渐缩短,错误数逐渐增多,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结果表明,小鼠脑室埋管多次注射AlCl3后,可致急性脑铝中毒,出现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中毒 痴呆 小鼠 记忆功能障碍 氯化铝
下载PDF
贵州水城氟铝中毒病区儿童血液过氧化脂质及抗氧化物质水平的改变 被引量:3
18
作者 官志忠 杨沛施 +1 位作者 苏玉水 王亚南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研究了贵州水城氟铝中毒病区儿童血液脂质过氧化物及抗氧化物质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氧铝中毒病区儿童血浆GSH—px活性降低,以有中毒表现的儿童尤为明显,即非病区正常组为36.78±3.52U/100μl,病区正常组为33.94±3.72U/100μl... 研究了贵州水城氟铝中毒病区儿童血液脂质过氧化物及抗氧化物质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氧铝中毒病区儿童血浆GSH—px活性降低,以有中毒表现的儿童尤为明显,即非病区正常组为36.78±3.52U/100μl,病区正常组为33.94±3.72U/100μl,病区中毒组为31.05±4.33U/100μl;血浆SOD活性、Lpo含量及红细胞GSH含量等在病区和非病区儿童之间未见明显改变。表明氟铝中毒病区儿童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减弱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中毒 元素 血液
下载PDF
铝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食品中铝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54
19
作者 郑新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36-37,48,共3页
简要介绍了人体中铝的摄入途径和危害,以及减少其危害的预防策略,同时介绍了食品中铝含量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 健康 食品 毒性
下载PDF
实验性氟铝联合作用时体内微量元素的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琳业 王绍鑫 +2 位作者 严春丽 张华 魏赞道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3期211-216,共6页
本实验用同日龄雄性贵农黄鸡48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Al组、NaF组及F+Al组),实验期3个月。于实验中及实验结束时测定血、粪、骨中10种元素含量,用方差分析和直线相关分析处理数据,结果表明各实验组中的一些元素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与... 本实验用同日龄雄性贵农黄鸡48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Al组、NaF组及F+Al组),实验期3个月。于实验中及实验结束时测定血、粪、骨中10种元素含量,用方差分析和直线相关分析处理数据,结果表明各实验组中的一些元素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氟化物中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