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舆论场的网络舆情传播模型建模与仿真
1
作者 徐会杰 靳华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7期399-405,共7页
为探析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的交互机理以及其对网络舆情时空传播的影响,并基于理论分析指导信息安全治理实践。根据两个舆论场的交互关系与舆情传播特点,提出了基于双层网络的网络舆情传播模型,重点研究了两个舆论场交互对网络舆情... 为探析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的交互机理以及其对网络舆情时空传播的影响,并基于理论分析指导信息安全治理实践。根据两个舆论场的交互关系与舆情传播特点,提出了基于双层网络的网络舆情传播模型,重点研究了两个舆论场交互对网络舆情的传播影响。首先求解出了模型的传播阈值R0,并基于R0分析了舆情传播的平衡点;其次,根据Routh-hurwitz和Lyapunov理论分析了模型在平衡点处的稳定性;最后,对两个舆论场不同互动情景下网络舆情的传播进行了仿真分析。实验表明,模型接近于现实系统并能够较真实地模拟舆情在现实网络空间中的时空传播规律,为两个舆论场的融合发展以及网络舆情引导研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舆论场 官方舆论场 网络舆情 双层网络 传播阈值 平衡点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的变化与应对
2
作者 徐磊 任礼姝 黄东亚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1-28,36,共9页
新媒体的狂飙突进给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探索新媒体语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的变化及应对,对于促进体育网络舆情健康发展、助力网络强国和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运用文献研读、对比分析等方法,在对体... 新媒体的狂飙突进给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探索新媒体语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的变化及应对,对于促进体育网络舆情健康发展、助力网络强国和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运用文献研读、对比分析等方法,在对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实质把脉的基础上,对新媒体语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的变化进行了剖析,并从价值层面提出了应对之策。研究发现: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实质上是一个围绕意义展开话语权争夺的隐含力量关系的公共空间;在新媒体语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的理念上呈现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互动,结构上呈现出从渐进式变化转向结构性突变,话语表达模式上呈现出多元媒介话语样态融合的新变化。最后从话语互联、话语互通和话语互信三个层面构建了一个多元主体话语互动范式以应对当前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体育网络危机 体育热点事件 网络危机传播 场域理论 体育舆情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网络舆论阵地的坚守——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
3
作者 刘传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35-137,共3页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成为意识形态交流、渗透、冲突的新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坚守网络舆论阵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牢牢占据网络舆论阵地,密切联系群众,打造网络...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成为意识形态交流、渗透、冲突的新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坚守网络舆论阵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牢牢占据网络舆论阵地,密切联系群众,打造网络“同心圆”,使网络更好地成为宣扬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 网络舆论阵地 坚守
下载PDF
大数据视域下的2015年台湾网络舆论场 被引量:6
4
作者 邹振东 任振华 +2 位作者 程佳佳 王宇瑾 吴佳敏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7-47,共21页
本文以2015年度台湾网络舆论场为研究对象,以大数据为依托,通过内容观察和自动语意技术,盘点舆论议题分布,分析舆论主体构成,比较媒介、意见领袖与政治人物的网络舆论竞争力、传播力及影响力,梳理台湾网络舆论场的特点,讨论台湾网络舆... 本文以2015年度台湾网络舆论场为研究对象,以大数据为依托,通过内容观察和自动语意技术,盘点舆论议题分布,分析舆论主体构成,比较媒介、意见领袖与政治人物的网络舆论竞争力、传播力及影响力,梳理台湾网络舆论场的特点,讨论台湾网络舆论场的新发展与新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5年 台湾 网络舆论场 大数据
下载PDF
网络舆情场中信息受众观点群落的连接鲁棒性测度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微 宋先智 高俊峰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3-510,共8页
论文通过测度网络舆情场内受众由观点异同所形成的群落连接鲁棒性,为识别定位濒临极化群体、预先化解群体性事件提供可操作方案。基于复杂网络科学的抗毁性分析思路,通过删除受众群落内的核心节点,对比前后群落的受众情感传播功能差异,... 论文通过测度网络舆情场内受众由观点异同所形成的群落连接鲁棒性,为识别定位濒临极化群体、预先化解群体性事件提供可操作方案。基于复杂网络科学的抗毁性分析思路,通过删除受众群落内的核心节点,对比前后群落的受众情感传播功能差异,并引入网络密度指标量化差异,以此达到受众群落连接鲁棒性测度目的。连接鲁棒性测度方法便于操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网络舆情受众群体极化预警的实践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场 群体极化 观点测度 舆情分析 连接鲁棒性
下载PDF
移动舆论场域下公民政治参与的新常态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艳玲 李颖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4-128,共5页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各类移动终端及智能化移动设备的兴起,移动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强,其自身的发展正在创造着无限可能。即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在一些突发事件和公共议题上开始成为新信源,且影响着舆...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各类移动终端及智能化移动设备的兴起,移动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强,其自身的发展正在创造着无限可能。即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在一些突发事件和公共议题上开始成为新信源,且影响着舆论场的走向。移动网络媒体已逐渐成为网络舆论的重要阵地,也标志着我国移动舆论场平台的初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网络媒体 舆论场 公民政治参与
下载PDF
网络舆情场中信息受众观点群落的凝聚鲁棒性测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高俊峰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6-113,共8页
[目的/意义]研究通过测度网络舆情场中观点群落的凝聚鲁棒性,来量化监测和识别濒临极化的受众群体。[方法/过程]通过删除群落中的核心受众,来测算和对比破坏群落凝聚性所需的最小场力做功的变化和差异,以此达到测度凝聚鲁棒性的目的。[... [目的/意义]研究通过测度网络舆情场中观点群落的凝聚鲁棒性,来量化监测和识别濒临极化的受众群体。[方法/过程]通过删除群落中的核心受众,来测算和对比破坏群落凝聚性所需的最小场力做功的变化和差异,以此达到测度凝聚鲁棒性的目的。[结果/结论]凝聚鲁棒性测度能从群体的角度为监控干预群落情感极化进程提供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场 情感分析 凝聚鲁棒性 观点测度
下载PDF
新媒体传播中的社会舆论场综合考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吴晓明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67,共7页
新媒体已经成为民意传播、表达的媒体平台,并且逐渐形成为一个网络舆论场,影响社会舆论走向。这类舆论涉及对政府执政过程的网络问责、网络监督、网络举报;对社会事件进行议题设置;对群体性事件进行评论和报道以呼应和推动,甚至有网民... 新媒体已经成为民意传播、表达的媒体平台,并且逐渐形成为一个网络舆论场,影响社会舆论走向。这类舆论涉及对政府执政过程的网络问责、网络监督、网络举报;对社会事件进行议题设置;对群体性事件进行评论和报道以呼应和推动,甚至有网民代表参与实地调查。新媒体所形成的社会舆论场打破了传统传媒的垄断,弱化了政府对社会信息的控制力,牵制和约束政府执政过程。但是,新媒体舆论场的表达边界缺乏立法规范,以致于它的负面价值也日渐显现,例如错误的社会舆论导向、虚假新闻混淆视听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等。因此,有必要综合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社会舆论场的论述,加以综合考察和评定,以求对此作出价值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私媒体 网络传播 社会舆论场 议题设置 群体事件
下载PDF
从刺激到反应:网络舆情的生成及疏导之策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绘荣 范雅钧 《行政与法》 2022年第8期22-32,共11页
网络舆情作为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舆情在互联网这一场域中的折射。网络舆情身处复杂的舆论场,若任由其蔓延发酵,极有可能导致舆情肆虐。从场域理论的视角来看,网络舆情的生成离不开舆情引体、舆情主体以及舆情载体三个要素的共同作用... 网络舆情作为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舆情在互联网这一场域中的折射。网络舆情身处复杂的舆论场,若任由其蔓延发酵,极有可能导致舆情肆虐。从场域理论的视角来看,网络舆情的生成离不开舆情引体、舆情主体以及舆情载体三个要素的共同作用,可将其概括为“刺激-反应”路径。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营造良好的网络舆情生态:减少引体的影响力,给舆情“降温”;培养主体的道德素养与辨识能力,提升普通网民的信息接受程度;加强与载体的合作,主导舆情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场域 “刺激-反应”
下载PDF
两个舆论场中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交互演化模型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俊 霍良安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5-139,共5页
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平台,通过构建交互演化模型来刻画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动态过程,分析微博环境中两个舆论场之间相互影响机理,探讨在不同的参数条件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趋势,提出了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策略。
关键词 舆论场 网络群体性事件 交互模型 微博
下载PDF
基于动力场理论的网络反腐舆情演化与传播仿真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韩文英 卢宇航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1,16,共10页
网络反腐已成为现实社会的一大热点,但却鲜有文章进行网络反腐舆情与传播规律研究。本文从舆情演化和传播的角度研究网络反腐,首先通过动力场理论深入分析网民个体参与网络反腐的行为机制并建立影响模型,然后运用Netlogo平台进行仿真模... 网络反腐已成为现实社会的一大热点,但却鲜有文章进行网络反腐舆情与传播规律研究。本文从舆情演化和传播的角度研究网络反腐,首先通过动力场理论深入分析网民个体参与网络反腐的行为机制并建立影响模型,然后运用Netlogo平台进行仿真模拟,最后用百度指数进一步验证模型结论。研究结果不但揭示了政府行为是如何影响网络反腐舆情的演化结果的,同时揭示了政府何时介入舆情能极大提升人民参与反腐的热情。本文为未来网络反腐研究提供了新方向,亦为舆情研究探索了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反腐 动力场理论 舆情演化 舆情传播 Netlogo仿真
下载PDF
社会共情:热点事件网络舆论形成机制与舆论场融合——基于《大江大河》新浪微博的扎根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润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9-143,55,共6页
[目的/意义]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多元社会思潮交汇和引发公众追忆的热点事件,基于“大江大河”网络舆论考察热点事件网络舆论形成的机制与舆论场融合新模式。[方法/过程]将抓取的584条新浪微博精华帖作为扎根理论分析的经验资料,实施... [目的/意义]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多元社会思潮交汇和引发公众追忆的热点事件,基于“大江大河”网络舆论考察热点事件网络舆论形成的机制与舆论场融合新模式。[方法/过程]将抓取的584条新浪微博精华帖作为扎根理论分析的经验资料,实施开放式编码、轴向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三个编码过程,进行自下而上的理论建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微博互动中的剧情评价、追星推剧、情感共鸣三者的互相作用形成了微博舆论场的社会心理机制,多元主体将剧情发展与身份角色、生命历程和情感体验融为一体,促使产生社会共情效应。追求社会共情是理解舆论场融合的新视角,积极联结起主流意识与公众主体,打通社会舆论场内部的壁垒与隔阂,形成社会凝聚的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论 热点事件 舆论场 社会共情 社会记忆
下载PDF
网络“舆论场”与网络监督、监管刍议
13
作者 彭丽琼 李代彬 黄琴 《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 2009年第6期103-107,共5页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以3亿网民为背景,“主流舆论场”正逐步形成。中国网民关注、诉求、建言国家进步的行为自觉,正由最初的懵懵懂懂发展到如今敢于针砭时弊、理性议政。数量庞大、身份多样的网民...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以3亿网民为背景,“主流舆论场”正逐步形成。中国网民关注、诉求、建言国家进步的行为自觉,正由最初的懵懵懂懂发展到如今敢于针砭时弊、理性议政。数量庞大、身份多样的网民群体以及实时互动的网络平台已经成为观察中国社情民意的最佳场地。近年来,网络民意的作用日益显著,甚至影响着人大立法和公共决策行为。网络巨大的“舆论场”作用,越来越受到中央高层的重视和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论场 政治文明风景 网络舆论监督与现行制度的衔接
下载PDF
诉求与围观:热点事件演绎下舆论场特征的一种解释框架
14
作者 刘国强 陆学莉 胡强 《皖西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网络媒介事件的生成既是特定社会现实状况在网络上的"镜像效应"呈现,也是网民思想情绪和利益诉求在网络上的集中流露。网民的群体参与所形成的压力效应和从众心理成为事件发展演化过程中重要的推动力量,虚拟网络与沸腾民意的... 网络媒介事件的生成既是特定社会现实状况在网络上的"镜像效应"呈现,也是网民思想情绪和利益诉求在网络上的集中流露。网民的群体参与所形成的压力效应和从众心理成为事件发展演化过程中重要的推动力量,虚拟网络与沸腾民意的合力,促进公平的信息共享和民主的公共交流的虚拟平台的构建。笔者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围绕着网络媒介事件的生成与消弭过程,对网民的情绪烈度和现实行动倾向以及背后的诉求动机进行归纳和总结,梳理网络媒介事件演绎下的网民感知态度、诉求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媒介事件 舆论场特征 感知态度 多元诉求
下载PDF
移动社交语境下高校微信舆情场域传播探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雅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移动社交语境下,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正"点亮"今日大学校园,成为当下大学生的"社交神器"。作为高校主流舆论引擎的微信舆情,一方面,具有用户生成、多元扩散、熟人社交、圈内和谐等特点;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传播... 移动社交语境下,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正"点亮"今日大学校园,成为当下大学生的"社交神器"。作为高校主流舆论引擎的微信舆情,一方面,具有用户生成、多元扩散、熟人社交、圈内和谐等特点;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传播主体、内容、受众层面上的种种缺失,微信舆情管理也面临严峻考验。通过微信舆情协同管理、新媒介素养教育以及公共危机传播管理三大舆情机制构建,为高校微信舆情妥处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交 高校微信舆情 场域
下载PDF
网络舆论传播的“场效应”
16
作者 胡蕊 《农业网络信息》 2013年第5期93-96,共4页
网络舆论中的利益诉求及表达是网络事件中的关注重点,更值得关注的是网络舆论在当今中国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角色和地位。研究选取"邓玉娇事件"的两个主要网络舆论场域——人民网和天涯社区的几个主要论坛如强国论坛、天涯... 网络舆论中的利益诉求及表达是网络事件中的关注重点,更值得关注的是网络舆论在当今中国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角色和地位。研究选取"邓玉娇事件"的两个主要网络舆论场域——人民网和天涯社区的几个主要论坛如强国论坛、天涯杂谈、天涯法律、天涯时空中的主题相关舆论网贴,对其观点内容、舆论波强度、舆论指向及有利程度等项指标进行研究。数据结果揭示出天涯社区、人民网强国论坛等在事件的热点形成与聚焦、传播与扩散、放大与强化等方面具有强烈的"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论 舆论场域 网络公民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政府治理的“不适”与“调适”
17
作者 于江 《行政与法》 2016年第12期32-37,共6页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政府治理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政治参与主体大众化、社会组织形态虚拟化、民意表达碎片化、传统主流媒体舆论传播力弱化等带来了政府治理的诸多"不适"。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政府治理应...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政府治理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政治参与主体大众化、社会组织形态虚拟化、民意表达碎片化、传统主流媒体舆论传播力弱化等带来了政府治理的诸多"不适"。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政府治理应采取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塑造崭新的政府治理形象、提升政府网络舆情监控能力、构建科学立体的网络舆情应急体系等方式进行"调适",以不断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政府治理 网络舆论场 网络舆情
下载PDF
浅析网络舆论碎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精神的影响
18
作者 刘小翠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3-35,共3页
随着互联网的功能已经由最初在虚拟世界里充当数据传递、信息共享延伸到交往方式、工作途径、减压习惯等诸多方面,网络舆论成为一种新的言论自由行使方式。由于受传播主体、传播媒介、受众主体等因素的影响,网络舆论碎片成为必然。大学... 随着互联网的功能已经由最初在虚拟世界里充当数据传递、信息共享延伸到交往方式、工作途径、减压习惯等诸多方面,网络舆论成为一种新的言论自由行使方式。由于受传播主体、传播媒介、受众主体等因素的影响,网络舆论碎片成为必然。大学生作为网络的广泛使用主体,网络舆论碎片化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影响颇深,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基本精神进行了简单分析,以供教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论碎片化 基本领域 基本对象 基本价值 基本资源
下载PDF
中国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建构:“三个舆论场”的夹角与控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瑞琦 刘慧瑾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27-35,共9页
在网络空间涉中国意识形态问题上,存在中国官方、中国民间与国际社会三个舆论场之间的合流与挑战。为避免在国际意识形态话语权竞争和维护国内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过程中出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消解乃至"失语"的危险,需要在对... 在网络空间涉中国意识形态问题上,存在中国官方、中国民间与国际社会三个舆论场之间的合流与挑战。为避免在国际意识形态话语权竞争和维护国内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过程中出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消解乃至"失语"的危险,需要在对策和机制两个层面对夹角进行控制。在对策层面,内容建设上要结合中外、融会古今,建立贴近受众需要、声线柔和的自洽体系;载体建设上要注意平台提升、全网联动和形式多样的结合。在机制层面,政府体制建构要实现从科层制向扁平化的转变;现实操作逻辑要注入共赢和沟通的意识;公私关系上要实现"自上而下"的国家主导与"自下而上"的草根力量的结合;网络安全维护上要注意依法治理和技术保障的双层把关。由此,即可增强三个舆论场的共识度,建构中国执政党和政府在意识形态上的网络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场 意识形态 网络话语权
下载PDF
从“娱乐至死”到理性回归:网络舆论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 被引量:4
20
作者 于慧敏 耿步健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37-41,共5页
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升级,运用新兴媒体进行传播的活动越来越重视娱乐性,“娱乐至死”倾向严重,这给网络舆论场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很大挑战。通过对“娱乐至死”现象的成因及所引发的网络舆论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困境的分析,要想实... 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升级,运用新兴媒体进行传播的活动越来越重视娱乐性,“娱乐至死”倾向严重,这给网络舆论场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很大挑战。通过对“娱乐至死”现象的成因及所引发的网络舆论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困境的分析,要想实现网络舆论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理性回归,就必须从优化网络舆论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构建、完善网络舆论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制度体系、拓宽网络舆论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路径等方面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论场 意识形态 话语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