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gration Fractionation of Neutral Nitrogen Compounds of Crude Oils from Tabei Oilfield in the Tarim Basin, 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敏 张俊 +1 位作者 赵红静 冯敏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4年第1期89-93,共5页
The absolute amounts and relative distributions of neutral nitrogen compounds in the Tabei oilfield (e.g. blocks Ln1-Ln11) showed remarkable migration fractionation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From Ordovician reservoir... The absolute amounts and relative distributions of neutral nitrogen compounds in the Tabei oilfield (e.g. blocks Ln1-Ln11) showed remarkable migration fractionation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From Ordovician reservoirs (O) to oil legs T-Ⅲ and T-Ⅰ of Triassic reservoirs in blocks LN1-LN11, the concentrations of + decreased from {1.59}μg/g, {0.49}μg/g to {0.17}μg/g (oil). The ratios of various alkylcarbazole isomers, such as 1,8-dimethylcarbazole/nitrogen-partially shielded isomers and 1,8-dimethylcarbazole/nitrogen-exposed isomers, were adopted as the indicators of petroleum migration. The ratios increased from {0.13}, {0.20} to {0.67} and from {0.42}, {0.87} to {3.30}, corresponding to those of Ordovician oil leg and oil legs T-Ⅲ and T-Ⅰ. In going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of the Tabei oilfield, the absolute concentrations of neutral nitrogen compounds decreased drastically, and the nitrogen-shielded isomers were enriched relative to nitrogen-exposed isomers and nitrogen-partially shielded isomers. Crude oils in the Tabei oilfield migrated laterally from the Jilake structure to the Sangtamu fault uplift and Lunnan fault uplift, and crude oils in the same fault uplift migrated and remigrated vertically from Ordovician reservoirs, to oil legs T-Ⅲ to T-Ⅰ of Triassic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化合物 石油 分馏 地层学
下载PDF
气候能源复合危机背景下法国核能复兴战略:路径、影响与挑战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昕蕾 刘倩如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7-60,共14页
俄乌冲突爆发后,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叠加能源供需失衡,致使能源安全成为欧盟能源政策的优先议题。作为欧洲民用核能领域的领导者,法国在核能复兴战略框架下,通过重启核电建设,加强自主供电能力并强化能源安全,同时助力2050年碳中和目标实... 俄乌冲突爆发后,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叠加能源供需失衡,致使能源安全成为欧盟能源政策的优先议题。作为欧洲民用核能领域的领导者,法国在核能复兴战略框架下,通过重启核电建设,加强自主供电能力并强化能源安全,同时助力2050年碳中和目标实现。马克龙政府通过机构改革、政策调整、立法保障、资金投入和技术创新等途径,推动核能重振计划有序开展,展现出作为核能复兴“领跑者”的坚定决心。核能复兴战略的实施对能源地缘政治产生了复合型影响,即法国核能政策某种程度上弱化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规划前景,且法德围绕核能的分歧阻碍了欧盟能源一体化步伐,法国力求在欧盟核能制氢战略中发挥区域领导性角色,并加速核能外交以建构区域核能联盟和全球核能伙伴关系。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战略仍面临多重挑战,目前核反应堆存在老化、腐蚀及低效例检的问题,国内分歧所导致的政策不确定性使得法国核电成本不断攀升,核设施在气候危机面前的韧性安全治理能力亟待提高,核能关键矿产的外部依赖也存在产业链供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能源复合危机 核能复兴战略 法国 碳中和 能源安全
下载PDF
基于碳中和的城市居民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中添加复合菌剂抑制甲烷特性研究
3
作者 王恒 张洪铭 +1 位作者 张翔 肖雪琳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11期10-15,58,共7页
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如何不产生或少产生温室气体,并实现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循环利用,达到“餐桌—田间—餐桌”的闭合循环,成为低碳处理厨余垃圾的关键。基于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实验,对比分析有无添加复合菌剂(高活性兼性微... 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如何不产生或少产生温室气体,并实现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循环利用,达到“餐桌—田间—餐桌”的闭合循环,成为低碳处理厨余垃圾的关键。基于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实验,对比分析有无添加复合菌剂(高活性兼性微生物菌群与生物活性酶)的产气能力、气体组分、产气潜力、折合碳减排情况。研究表明:添加菌剂后延滞了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CH4的能力,增加了产CO_(2)的能力,对实现碳循环和减排提供了技术支撑;添加菌剂后,产生的气体以CO_(2)为主,相对于CH4可极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效应。对比填埋、好氧堆肥分别减排798,177 kg CO_(2)当量;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可有效提高发酵底物中的腐植酸、黄腐酸相对含量,腐植酸含量约为对照组的3倍,表明该发酵底物具备有效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性能的作用;该方法对农业增产、节能降碳有极大助力,按2022年约50%城镇人口所产生的厨余垃圾计,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约12.9万t CO_(2)当量,生活垃圾含水率下降大于25%,1 t垃圾发电量增加160~420 kW·h,耕田土壤有机质增加322万t,折合化肥年减用量92.2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余垃圾 碳中和 复合菌剂 产甲烷特性
下载PDF
碳减排复合机制下我国碳税制度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阵香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02-114,共1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转变的新要求。目前,我国虽已完成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试点工作,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作为应对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呈现出减碳降排不理想的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转变的新要求。目前,我国虽已完成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试点工作,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作为应对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呈现出减碳降排不理想的情况。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大国,为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实现“双碳”目标,应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予以应对。2024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进一步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但在制度设计上,不应囿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或是碳税制度,而是应在以价格为基础的碳税和以数量为基础的碳排放权交易同时实施的复合机制下构建我国碳税制度。龙英锋:《“一带一路”国家碳减排复合机制构建》,《会计与经济研究》2019年第2期,第103页。以复合机制为视角借鉴国外碳税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综合运用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的国情,从不同维度对碳税制度的属性与功能定位、碳税制度构建应遵循的原则、我国碳税制度的具体架构等方面,探索我国碳税制度的构建路径,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税 碳减排复合机制 税收法定 税收中性
下载PDF
氯化咪唑基离子液体对柴油中含氮化合物选择性脱除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谢莉莉 陈旬 +4 位作者 王绪绪 付贤智 Alain Favre-Reguillon Stephane Pellet-Rostaing Marc Lemaire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9-925,共7页
通过N-甲基咪唑和烷基氯的季铵化反应合成出了咪唑环N上烷基取代基碳链长度或者饱和度不同的4种离子液体: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AlMImCl)、氯化1-苯甲基-3-甲基咪唑(BzMImCl)和氯化-1-辛基-3-甲基咪... 通过N-甲基咪唑和烷基氯的季铵化反应合成出了咪唑环N上烷基取代基碳链长度或者饱和度不同的4种离子液体: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AlMImCl)、氯化1-苯甲基-3-甲基咪唑(BzMImCl)和氯化-1-辛基-3-甲基咪唑(OcMImCl)。以含咔唑(CAR)和二苯并噻吩(DBT)的甲苯-正十二烷烃溶液作为模拟柴油,测定CAR和DBT在这些离子液体中的相对分配系数,考察了离子液体对氮和硫化物的萃取脱除选择性。结果表明,在这些离子液体中CAR比DBT有更高的分配系数;4种离子液体比较,BMImCl和AlMImCl对CAR的分配系数分别达46和14,对氮和硫化合物的萃取脱除选择性SN/S分别达到125和38。测定了离子液体在模拟柴油的溶解度,发现这4种离子液体在甲苯和正十二烷烃模拟柴油中的溶解度有显著的差别,其中BMImCl和AlMImCl的溶解度相当且都很小。综合结果显示BMImCl具有最佳性能。实验还比较了BMImCl对不同碱性氮杂环化合物的萃取效果,发现其对含硫化合物和碱性含氮化合物的萃取效率随着模拟柴油中甲苯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而对中性含氮化合物表现出高萃取效率,且几乎不受甲苯质量分数的影响。对一种含有361 mg·kg-1N和3598 mg·kg-1S的工业柴油,BMImCl对其对中性含氮化合物的萃取效率达到38%,而对相对含量高约十倍的含硫化合物的萃取率仅约有1.7%。综合上述结果表明,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盐离子液体对柴油中的中性含氮化合物具有高选择性脱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中性氮化物 萃取 柴油
下载PDF
塔北地区三叠系油藏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和烷基苯酚的运移分馏作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敏 龙长河 +2 位作者 张俊 张春明 胡伯良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0-155,共6页
塔北地区三叠系油藏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和烷基苯酚自南向北存在着运移分馏作用 ,表现为中性含氮化合物的绝对浓度由高变低 ,屏蔽型化合物相对富集而部分屏蔽型化合物和裸露型化合物相对贫瘠 ,1,8 DMCA/1,7 DM CA ,1,8 DMCA/2 ,7 DMCA ,1... 塔北地区三叠系油藏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和烷基苯酚自南向北存在着运移分馏作用 ,表现为中性含氮化合物的绝对浓度由高变低 ,屏蔽型化合物相对富集而部分屏蔽型化合物和裸露型化合物相对贫瘠 ,1,8 DMCA/1,7 DM CA ,1,8 DMCA/2 ,7 DMCA ,1,8 DMCA/部分屏蔽化合物 ,1,8 DMCA/裸露化合物的比值由小变大 ,而 [a]/[c]的比值则由大变小 ,烷基苯酚化合物 2 MPH/3 MPH和 2 ,6 DMPH/2 ,3 DMPH的比值亦由小变大。此外同一构造带中原油自西向东 ,从下而上中性含氮化合物同样存在着运移分馏效应。研究还表明塔北地区三叠系原油横向上自南向北 ,从吉拉克地区向桑塔木断垒和轮南断垒带方向运移 ,而侧向上原油从下而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含氮化合物 烷基苯酚 运移分馏作用 原油 塔北地区 三叠系 油藏
下载PDF
氢化松香中性部分的化学组成 被引量:5
7
作者 段文贵 陈小鹏 安鑫南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7-40,共4页
利用改进的DEAE Sephadex离子交换色谱从自制氢化松香中分离出中性部分 ,并采用DB 5毛细管柱和GC MS DS技术对中性部分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氢化松香中性部分共分离出 1 8个组分 ,鉴定了其中的 1 3个组分 ,主要成分为 7 二氢异海松... 利用改进的DEAE Sephadex离子交换色谱从自制氢化松香中分离出中性部分 ,并采用DB 5毛细管柱和GC MS DS技术对中性部分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氢化松香中性部分共分离出 1 8个组分 ,鉴定了其中的 1 3个组分 ,主要成分为 7 二氢异海松醇、8( 1 4) 二氢海松醇、油酸甲酯、1 5 二十四碳烯酸甲酯、3,1 7 二羟基 孕甾烷 1 1 ,2 0 二酮、7 二氢异海松醛及去氢枞酸甲酯等。其中的 7个氢化二萜组分为首次报道的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松香 中性物 DEAE-Sephadex 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组成
下载PDF
本源微生物降解辽河原油的非烃分子结构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向廷生 王慧敏 +1 位作者 陶文 马立安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67-575,共9页
利用高效本源降解菌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对辽河油样进行了微生物降解模拟实验,以研究不同降解程度原油分子结构的变化规律。微生物作用前后原油样品做族组分分离及进一步的中性氮化合物和酸性化合物分离,然后对其不同组分进行色谱质谱分析... 利用高效本源降解菌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对辽河油样进行了微生物降解模拟实验,以研究不同降解程度原油分子结构的变化规律。微生物作用前后原油样品做族组分分离及进一步的中性氮化合物和酸性化合物分离,然后对其不同组分进行色谱质谱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辽河油样中的非烃化合物经微生物作用以后,正构一元酸含量随降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变化幅度逐渐增大;五环三萜类羧酸中C28组分和莫烷酸系列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含量上升;轻度的微生物降解作用对咔唑、甲基咔唑、二甲基咔唑等化合物没有明显影响,中等强度降解具有一定的影响;从胶质、沥青质红外光谱图看出,微生物能够降解该原油胶质、沥青质。侧链长度随降解程度增加而变短;芳香环结构抗微生物降解能力强,缩合程度变化不大;而取代基上的烷烃易被微生物氧化,氧化程度随降解程度增加而增加,产生酸类、醚类物质。探讨原油微生物降解中非烃化合物结构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对石油勘探开发都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降解 酸性化合物 中性含氮化合物 胶质 沥青质
下载PDF
中性蛋白酶对鯷制鱼露风味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江津津 曾庆孝 +2 位作者 朱志伟 肖宏艳 颜楠楠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9年第2期141-143,共3页
本文研究了中性蛋白酶(As.1398)对发酵初期鱼露风味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将中性蛋白酶(As.1398)添加到鱼盐混合物中进行鱼露发酵后不论是pH值、总酸、氨基酸态氮、总氮、非酶褐变指数等理化指标,还是挥发性特征风味成分,如挥发性短链... 本文研究了中性蛋白酶(As.1398)对发酵初期鱼露风味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将中性蛋白酶(As.1398)添加到鱼盐混合物中进行鱼露发酵后不论是pH值、总酸、氨基酸态氮、总氮、非酶褐变指数等理化指标,还是挥发性特征风味成分,如挥发性短链脂肪酸都明显优于自然发酵的空白对照组,说明在鱼露发酵初期添加中性蛋白酶不仅可以加快蛋白质水解,缩短鱼露生产周期,还对鱼露特征风味物质中挥发性的酸的形成有积极的贡献,而自然发酵的鱼露难以在发酵早期产生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鯷鱼 鱼露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中性蛋白酶 挥发性脂肪酸
下载PDF
原油中烷基苯酚和中性含氮化合物的快速分离与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包建平 马安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共5页
选用C18固相萃取柱,从原油中同时分离出了烷基苯酚和中性含氮化合物,并在适合的GCMS条件下,首次实现了一次进样同时检测出这两类化合物。这一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经济的特点,适合于油藏地球化学研究中批量样品分析的需要。
关键词 原油 烷基苯酚 氮化合物 分离 分析
下载PDF
3种中性盐与HCl复合淋洗剂对Cd污染土壤淋洗效果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陈春乐 王果 王珺玮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5-210,共6页
土壤淋洗是一种可以有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淋洗剂的选择是淋洗过程的关键。通过振荡淋洗、过滤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测定方法评价了3种盐溶液(NaCl、CaCl2、FeCl3)及其与HCl复合淋洗剂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3种盐均设... 土壤淋洗是一种可以有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淋洗剂的选择是淋洗过程的关键。通过振荡淋洗、过滤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测定方法评价了3种盐溶液(NaCl、CaCl2、FeCl3)及其与HCl复合淋洗剂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3种盐均设置0.1mol/L、0.4 mol/L、0.8 mol/L、1.2 mol/L、1.6 mol/L、2.0 mol/L 6个浓度梯度。结果表明,FeCl3的淋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中性盐淋洗剂,淋洗效果从高到低为FeCl3、CaCl2、NaCl。3种中性盐与不同浓度(0.05 mol/L、0.1 mol/L、0.15 mol/L、0.2 mol/L)HCl的复合淋洗剂对土壤Cd的淋洗效率均高于单一淋洗剂,且HCl与FeCl3复合淋洗剂对Cd的淋洗效率仍高于HCl与NaCl、CaCl2的复合淋洗剂。总体上,3种盐与HCl复合,Cd的淋洗效率均随3种盐浓度升高而增加,与高浓度的HCl复合,对Cd的淋洗效率越好。0.1 mol/L HCl与0.4 mol/L FeCl3的复合淋洗剂为试验条件下土壤Cd的最佳淋洗剂。经优化,该复合淋洗剂的淋洗条件为:固液比1∶2,振荡时间3 h,淋洗2次。与未优化的淋洗条件相比,采用优化的淋洗条件使土壤Cd的淋洗效率提高了11.0%,达到7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土壤淋洗 中性盐 HCL 复合淋洗剂
下载PDF
辽河断陷西部凹陷双台河口地区油源及运聚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霞 田世澄 +1 位作者 张占文 黄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6-39,42,共5页
在辽河断陷西部凹陷河口地区烃源岩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剖析及油源对比研究基础上,依据平面上不同井原油成熟度参数变化趋势,油藏剖面上不同原油含氮化合物绝对浓度及不同极性烷基咔唑类化合物异构体比值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 在辽河断陷西部凹陷河口地区烃源岩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剖析及油源对比研究基础上,依据平面上不同井原油成熟度参数变化趋势,油藏剖面上不同原油含氮化合物绝对浓度及不同极性烷基咔唑类化合物异构体比值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研究了本地区主力油源区、油气运移方向和有利油气聚集区带。结果表明,油气从双201井向双110-1井方向运移,油源区位于东南部位双201井下倾一侧的沉积凹陷沙三段源岩层,在该凹陷的上倾方向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断陷 西部凹陷 芳烃成熟度 中性氮化合物 油气运聚 双台河口
下载PDF
中性蛋白复合酶法提取大枣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石奇 樊君 石异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考察中性蛋白复合酶法提取大枣多糖的工艺,并验证大枣多糖的部分药理作用。方法对不同提取方法作对比;以多糖的得率和纯度为指标,对效果较佳的中性蛋白复合酶提法安排正交实验,筛选提取工艺;最后进行动物实验。结果确定中性蛋白复... 目的考察中性蛋白复合酶法提取大枣多糖的工艺,并验证大枣多糖的部分药理作用。方法对不同提取方法作对比;以多糖的得率和纯度为指标,对效果较佳的中性蛋白复合酶提法安排正交实验,筛选提取工艺;最后进行动物实验。结果确定中性蛋白复合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为:酶液浓度0.15%,pH 7.5,提取温度37℃;大枣多糖的药理实验表明大枣多糖属无毒级,大枣多糖大、中、小剂量对S180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用。结论中性蛋白复合酶法提取大枣多糖工艺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枣多糖 中性蛋白复合酶 提取 药理实验
下载PDF
反相毛细管电色谱中中性化合物的保留及有机改性剂对其保留值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尤慧艳 张维冰 +2 位作者 单亦初 阎超 张玉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7,共3页
以硫脲作为电渗流标记物测定的死时间和以苯同系物线性回归方法测定的死时间为基础 ,将液相色谱中溶质保留值方程应用到电色谱中 ,得到了容量因子与二元流动相体系中有机改性剂含量之间的关系曲线;通过实验数据说明了一些极性的电中性... 以硫脲作为电渗流标记物测定的死时间和以苯同系物线性回归方法测定的死时间为基础 ,将液相色谱中溶质保留值方程应用到电色谱中 ,得到了容量因子与二元流动相体系中有机改性剂含量之间的关系曲线;通过实验数据说明了一些极性的电中性化合物在电场作用下也会发生迁移而引起保留值的变化 ,且这种变化还受有机改性剂含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 中性化合物 保留值 有机改性剂
下载PDF
酶解鱿鱼蛋白的制备 被引量:9
15
作者 夏松养 罗红宇 +1 位作者 罗国立 张毅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71-274,共4页
探讨了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风味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以及复合蛋白酶对鱿鱼蛋白的酶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水解条件下,复合酶对鱿鱼蛋白的水解效果优于单酶,确定了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为水解鱿鱼蛋白的适宜水解酶... 探讨了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风味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以及复合蛋白酶对鱿鱼蛋白的酶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水解条件下,复合酶对鱿鱼蛋白的水解效果优于单酶,确定了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为水解鱿鱼蛋白的适宜水解酶,两种酶量的比例为1∶1,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50℃、pH7、时间8h、加酶量6000I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 中性蛋白酶 木瓜蛋白酶 复合蛋白酶 酶解
下载PDF
植物生长物质对烤烟上部叶香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学伟 张玺 +3 位作者 余金恒 陈长清 代丽 宫长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0-663,共4页
采用田间试验,对比了脱落酸(A)、水杨酸(B)、赤霉素(C)、乙烯利(D)4种植物生长物质对烤烟上部叶烤后烟潜香物质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水杨酸对烤烟上部叶烟潜香物质影响最大,总酚、芸香苷、绿原酸、石油醚提取物含量... 采用田间试验,对比了脱落酸(A)、水杨酸(B)、赤霉素(C)、乙烯利(D)4种植物生长物质对烤烟上部叶烤后烟潜香物质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水杨酸对烤烟上部叶烟潜香物质影响最大,总酚、芸香苷、绿原酸、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均最高;高浓度的脱落酸对烤烟上部叶烟香气物质总量影响最大,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香气物质、新植二烯含量也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物质 上部叶 潜香物质 中性致香物质
下载PDF
中国脂松香二萜中性部分的组成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刚 栗子安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7-109,共13页
建立了一套快速、简便的松香中性物的定量分析方法,应用气质联用和气相色谱技术系统地研究了中国脂松香中性物的组成,确定了21个二萜中性组分的结构,其中主要成分为二萜醛和醇,且多为海松型。比较了湿地松、云南松、南亚松和不同地区马... 建立了一套快速、简便的松香中性物的定量分析方法,应用气质联用和气相色谱技术系统地研究了中国脂松香中性物的组成,确定了21个二萜中性组分的结构,其中主要成分为二萜醛和醇,且多为海松型。比较了湿地松、云南松、南亚松和不同地区马尾松松香的二萜中性成分。它们之间存在定性或明显的定量差异。如南亚松松香中不含海松醛、海松醇和海松二烯;湿地松松香中含有较多量的湿地松醇;又如云南松松香中,异海松醛和异海松醇的相对含量比在马尾松松香中要高得多。这些差异可为此四种松树的化学分类提供参考。马尾松松香二萜中性物及其中各组分的含量与地区分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文中还讨论了高沸点中性物对松香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 二萜中性物 海松醛 海松醇
下载PDF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生物气源岩中醇、酮含氧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桂侠 惠荣耀 +1 位作者 丁安娜 卢双舫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60-366,共7页
醇、酮等中性含氧化合物是微生物改造有机质和向生物气转化的中间产物之一。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白垩系生物气源岩RO值为0.33%~0.70%,中性含氧化合物中醇类极为丰富,主要检测出了正构一元醇,碳数分布为8~32,多数样品以正十二醇为主峰,少... 醇、酮等中性含氧化合物是微生物改造有机质和向生物气转化的中间产物之一。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白垩系生物气源岩RO值为0.33%~0.70%,中性含氧化合物中醇类极为丰富,主要检测出了正构一元醇,碳数分布为8~32,多数样品以正十二醇为主峰,少数样品以C17、C18醇为主峰。从部分样品中还检出了酮系列化合物,从正辛酮至正三十一酮均有分布。醇、酮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均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和层位的变老而减少,并与非烃的减少和饱和烃含量的增加相对应,这表明在成岩作用阶段微生物对滨北地区有机质存在明显的改造,这是生物气形成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和酮含氧化合物 生物气 源岩松辽盆地
下载PDF
有机肥C/N优化及钾肥运筹对烤烟钾含量及香气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士荣 王军 +1 位作者 张德龙 丁效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0-228,共9页
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有机肥C/N优化及钾肥运筹对烤烟钾吸收及香气品质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利用猪厩肥与腐熟花生饼肥混合配制不同碳氮比(m:m)的有机肥,设3个C水平,C1:饼肥420 kg/hm^2,猪厩肥2 250 kg/hm^2;C2:饼肥300 kg/h... 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有机肥C/N优化及钾肥运筹对烤烟钾吸收及香气品质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利用猪厩肥与腐熟花生饼肥混合配制不同碳氮比(m:m)的有机肥,设3个C水平,C1:饼肥420 kg/hm^2,猪厩肥2 250 kg/hm^2;C2:饼肥300 kg/hm^2,猪厩肥3 750 kg/hm^2;C3:180 kg/hm^2,5 250 kg/hm^2;副处理为3个K(K2O)水平,K_低:120 kg/hm^2;K_中:240 kg/hm^2;K_高:480 kg/hm^2。结果表明:C1、C3水平时,随钾用量增加中部叶生物量增加,K_高处理上部叶生物量高于K_低;C3水平时,供钾量对上、中部叶生物量无显著影响;C2水平时,钾量增加提高烟叶生物量;相同碳水平时,随生育进程烟叶钾含量呈降低趋势,随钾量增加呈增加趋势;相同钾供应下,C1、C2对烟叶钾含量无显著性影响;现蕾期、成熟期时,与C1相比,K_中、K_高处理时C2水平增加烟叶钾含量,而C3水平降低烟叶钾含量。不同部位烟叶钾含量为C2>C3>C1处理;解钾菌在团棵期-旺长期呈增加趋势,现蕾期-成熟期呈降低趋势;K_中、K_高处理解钾菌高于K_低处理;C2水平时,K_中、K_高处理解钾菌随生育期呈增加趋势,且C2水平时K_中、K_高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时;K_中、K_高时C3与C1处理时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K_低处理;各处理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在C2处理时K_中、K_高处理中部叶总糖含量25.39%~25.27%,还原糖22.75%~25.73%,总氮1.67%~1.72%,氮碱比0.79,糖碱比10.78~11.80,烟碱含量2.11%~2.18%,表明有机肥碳氮比优化下,钾肥用量增加提高了烟叶中总烟碱、蛋白质及总氮量,改善糖碱比及优化氮碱比值,增加烟叶中钾离子含量;所有处理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种类相同(28种),K_低处理其总量低于K_中、K_高处理,且部位间差异显著;上部叶总量低于中部叶;K_中、K_高处理提高烟叶致香物质总量,C2处理上部叶提高幅度最大。由此可见,通过花生饼肥300 kg/hm^2与猪厩肥3 750 kg/hm^2(中碳水平)的碳氮比优化下,施钾量增加对提高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效果最佳,特别对上部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碳氮比 钾肥运筹 化学成分 香气物质
下载PDF
外源蛋白酶对黔式腊肉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建军 王晓宇 +1 位作者 胡萍 宋朱谕 《肉类研究》 2013年第8期16-20,共5页
在黔式腊肉加工过程中,通过注射添加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促进蛋白质降解,以利于风味物质的形成。结果表明:黔式腊肉最优酶解条件为木瓜蛋白酶添加量0.001%、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001%、食盐添加量4%、酶解时间48h;添加蛋白酶样品中非... 在黔式腊肉加工过程中,通过注射添加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促进蛋白质降解,以利于风味物质的形成。结果表明:黔式腊肉最优酶解条件为木瓜蛋白酶添加量0.001%、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001%、食盐添加量4%、酶解时间48h;添加蛋白酶样品中非蛋白氮(NPN)、氨基态氮(AN)、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含量以及游离氨基酸(FAA)种类和总量均高于未加酶样品;经GC-MS检测,添加蛋白酶样品中有6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比未添加蛋白酶样品多10种,风味物质种类除烃类和羰基类化合物外,都有所增加,烃类、酚类和醇类相对含量增加,酯类相对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式腊肉 木瓜蛋白酶 中性蛋白酶 风味物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