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otation mechanisms of molybdenite fines by neutral oils 被引量:3
1
作者 Qing-quan Lin Guo-hua Gu +3 位作者 Hui Wang You-cai Liu Jian-gang Fu Chong-qing W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10,共10页
The flotation mechanisms of molybdenite fines by neutral oil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microflotation test, turbidity measure- ments,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interracial interaction calculations. The results of th... The flotation mechanisms of molybdenite fines by neutral oil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microflotation test, turbidity measure- ments,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interracial interaction calculations. The results of the flotation test show that at pH 2-11, the floatability of molybdenite fines in the presence of transformer oil is marked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presence of kerosene and diesel oil. The addition of transformer oil, which enhances the floatability of molybdenite fines, promotes the aggregation of molybdenite particle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measurements illustrate that physical interaction dominates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neutral oil on molybdenite. Interracial inte- raction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hydrophobic attraction is the crucial force that acts among the oil collector, water, and molybdenite. Strong hydrophobic attraction between the oily collector and water provides the strong dispersion capability of the collector in water. Furthermore, the dispersion capability of the collector, not the interaction strength role in the flotation system of molybdenite fines. Our findings provide between the oily collectors and molybdenite, has a highly significant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 ofmolybdenite flo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ybdenite fines FLOTATION MECHANISMS neutral oils interfacial interaction hydrophobic attraction
下载PDF
Migration Fractionation of Neutral Nitrogen Compounds of Crude Oils from Tabei Oilfield in the Tarim Basin, China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敏 张俊 +1 位作者 赵红静 冯敏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4年第1期89-93,共5页
The absolute amounts and relative distributions of neutral nitrogen compounds in the Tabei oilfield (e.g. blocks Ln1-Ln11) showed remarkable migration fractionation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From Ordovician reservoir... The absolute amounts and relative distributions of neutral nitrogen compounds in the Tabei oilfield (e.g. blocks Ln1-Ln11) showed remarkable migration fractionation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From Ordovician reservoirs (O) to oil legs T-Ⅲ and T-Ⅰ of Triassic reservoirs in blocks LN1-LN11, the concentrations of + decreased from {1.59}μg/g, {0.49}μg/g to {0.17}μg/g (oil). The ratios of various alkylcarbazole isomers, such as 1,8-dimethylcarbazole/nitrogen-partially shielded isomers and 1,8-dimethylcarbazole/nitrogen-exposed isomers, were adopted as the indicators of petroleum migration. The ratios increased from {0.13}, {0.20} to {0.67} and from {0.42}, {0.87} to {3.30}, corresponding to those of Ordovician oil leg and oil legs T-Ⅲ and T-Ⅰ. In going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of the Tabei oilfield, the absolute concentrations of neutral nitrogen compounds decreased drastically, and the nitrogen-shielded isomers were enriched relative to nitrogen-exposed isomers and nitrogen-partially shielded isomers. Crude oils in the Tabei oilfield migrated laterally from the Jilake structure to the Sangtamu fault uplift and Lunnan fault uplift, and crude oils in the same fault uplift migrated and remigrated vertically from Ordovician reservoirs, to oil legs T-Ⅲ to T-Ⅰ of Triassic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化合物 石油 分馏 地层学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之路径思考 被引量:10
3
作者 侯梅芳 梁英波 徐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5,共9页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能源领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势在必行。为了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分析了其提出的战略背景,明确了其重要意义,阐述...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能源领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势在必行。为了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分析了其提出的战略背景,明确了其重要意义,阐述了其内涵特征,提出了其路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新型能源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抓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国家能源安全和国家竞争力的有力保障;②新型能源体系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根本宗旨,以保证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为基本前提,具有理念更新、能源结构更新、技术创新、治理创新、产业革新、电力革新等内涵特征;③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路径包括加快培育绿色低碳文化、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体制机制保障等。结论认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的方式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自给率,特别是油气自给率,确保能源转型平稳有序、能源保障安全可靠,可以为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的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型能源体系 碳达峰碳中和 绿色低碳 能源自给率 油气自给率 “先立后破”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中国石油企业绿色减碳路径
4
作者 朱红钧 李英媚 +2 位作者 陈俊文 郝洪涛 高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0-189,共10页
为有效应对全球变暖问题,并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国内各石油企业均采取了针对性的减碳降碳措施。为进一步明确“双碳”目标下中国石油企业绿色减碳路径,在对目前中国碳排放情况、石油企业减碳措施分析的基础上,明晰了减碳现存的困难与... 为有效应对全球变暖问题,并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国内各石油企业均采取了针对性的减碳降碳措施。为进一步明确“双碳”目标下中国石油企业绿色减碳路径,在对目前中国碳排放情况、石油企业减碳措施分析的基础上,明晰了减碳现存的困难与技术难点,并提出了石油企业减碳路径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油气生产利用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主要集中在上游环节;②锚定“双碳”目标不动摇,在能源保供、提质增效的同时,深入推进“CCUS”“碳减排”“碳替代”“碳交易”等减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碳排放;③石油企业因地制宜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氢能、海洋新能源等,逐步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最后根据调研结果和中国石油企业的现状,提出了以下减碳路径建议:①构建科学合理的多能互补能源体系,实现常规能源与新能源的协同开发;②发展低成本且高效的化石能源开采技术、清洁能源开发技术、数字化碳中和技术等,提高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并把握新一轮产业革命与技术变革的主动权;③加强与国际国内企业、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交流合作,促进相关技术的持续发展,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石油企业 减碳 能源结构 多能互补 CCUS 碳替代 碳排放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绿色提高采收率技术路径与实践
5
作者 王维波 倪军 +6 位作者 李丛妮 王锰 康宵瑜 冯震 王成俊 崔凯 吕其超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7-1503,共7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油气生产行业在持续增产稳产、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需要加强负碳、零碳和低碳技术创新,促使产业转型升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赋予了绿色低碳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新的内涵。理论研究与矿场实践表明...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油气生产行业在持续增产稳产、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需要加强负碳、零碳和低碳技术创新,促使产业转型升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赋予了绿色低碳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新的内涵。理论研究与矿场实践表明:CO_(2)驱油、CO_(2)压裂增产、空气(减氧空气或N_(2))驱油、生物质基驱油、微生物基驱油技术碳减排效应明显,为提高原油采收率领域碳中和提供了新路径。未来将继续优化绿色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路径,构建新一代绿色低碳提高采收率工程技术体系,开展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潜力研究,探索绿色低碳提高采收率技术定量表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提高采收率 绿色低碳 CO_(2)驱油 CO_(2)压裂 空气驱 生物质 微生物驱
下载PDF
某低品位铷矿选矿探索试验
6
作者 陈少学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3期126-130,共5页
某Rb_(2)O品位仅为0.048%的低品位铷矿,直接进行氯化焙烧—浸出,可获得合格的氯化铷产品,为了降低综合加工成本,提高铷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针对该低品位铷矿开展了铷资源选矿预富集探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74μm65%及中性... 某Rb_(2)O品位仅为0.048%的低品位铷矿,直接进行氯化焙烧—浸出,可获得合格的氯化铷产品,为了降低综合加工成本,提高铷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针对该低品位铷矿开展了铷资源选矿预富集探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74μm65%及中性浮选条件下,将十二烷基硫酸钠与椰油胺按质量配比1∶1作为组合捕收剂,采用1粗2扫、粗选与扫选精矿合并再经1次精选浮选工艺流程,最终获得了Rb_(2)O品位0.102%、Rb_(2)O回收率60.99%的铷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铷矿 磁选 浮选 中性 十二烷基硫酸钠 椰油胺
下载PDF
CCUS技术在油田提高采收率应用及展望
7
作者 王林星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9期110-114,共5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目标。碳捕集、利用与储存(CCUS)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减排手段,逐渐受到关注。CCUS技术将工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CO_(2)捕获并储存起来,以减少温室气...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目标。碳捕集、利用与储存(CCUS)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减排手段,逐渐受到关注。CCUS技术将工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CO_(2)捕获并储存起来,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国石油集团积极践行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新理念,将CCUS-EOR作为集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重要抓手,有效支撑能源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为企业能源转型和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CO_(2) 碳中和 碳排放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油气装备绿色再制造技术”课程建设探索
8
作者 李本杰 郑华林 李炳林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1期1-4,共4页
绿色低碳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及“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立足油气装备行业,着眼“双碳”目标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和新目标,从绿色低碳制... 绿色低碳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及“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立足油气装备行业,着眼“双碳”目标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和新目标,从绿色低碳制造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出发,探索“油气装备绿色再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式等,有利于增强学生绿色低碳意识,培养助力油气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绿色低碳制造 油气装备 课程建设
下载PDF
标准化作业程序在可持续航空燃料调合稀释过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9
作者 刘博勋 王进 +3 位作者 周建良 岳炜杰 刘全军 白青松 《化工管理》 2024年第24期1-3,33,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标准化作业程序在可持续航空燃料调合稀释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对相关标准化作业指导手册和民用航空燃料相关行业标准的深入研究,结合实际生产作业过程,文章概括了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调合与稀释步骤的作业流... 文章旨在探究标准化作业程序在可持续航空燃料调合稀释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对相关标准化作业指导手册和民用航空燃料相关行业标准的深入研究,结合实际生产作业过程,文章概括了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调合与稀释步骤的作业流程,实现了生产过程精确化、标准化,从而形成了一套实用性强、参考性高、流程明晰的可持续航空燃料调合和稀释的标准化作业程序,得出了相关结论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建议,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航空燃料 碳中和 标准化作业程序 调和稀释 油库
下载PDF
国内外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10
作者 王涛 《国际石油经济》 2024年第6期51-61,共11页
全球生物燃料产业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依赖政策驱动成长,二是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三是发展面临原料供应的瓶颈,四是各国生物燃料产业发展取决于其政策及资源禀赋,五是往往会成为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对象,尤其是欧盟正在对中国生物柴油... 全球生物燃料产业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依赖政策驱动成长,二是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三是发展面临原料供应的瓶颈,四是各国生物燃料产业发展取决于其政策及资源禀赋,五是往往会成为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对象,尤其是欧盟正在对中国生物柴油产业进行反倾销调查。中国虽然在燃料乙醇推广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并且建立起一定的生物柴油、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能力,但存在平均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合规风险较高,中国国内对于生物柴油、可持续航空燃料的需求量十分有限,因此中国生物燃料产业在面临外国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时处于脆弱地位。中国餐厨废弃油脂收集潜力较大,可为未来生物柴油、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建议中国制订相关政策,适度扩大生物柴油强制添加范围,强制添加可持续航空燃料,同时出台政策确保行业规范化发展,并实现餐厨废油资源的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 产业发展 碳减排 反倾销 废弃食用油 碳达峰碳中和
下载PDF
油气安全与能源转型的新趋势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龙德 张鹏程 +1 位作者 江航 王祖纲 《世界石油工业》 2024年第1期6-15,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保能源安全。2023年COP28大会重申既定气候目标,并达成了实现科学净零排放的新共识。全球能源市场格局重塑,油气在能源安全中的地位得到重视,油气企业转型仍聚焦核心竞争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保能源安全。2023年COP28大会重申既定气候目标,并达成了实现科学净零排放的新共识。全球能源市场格局重塑,油气在能源安全中的地位得到重视,油气企业转型仍聚焦核心竞争优势,但上游投资复苏偏慢。全球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项目数量爆发式增长,直接空气捕集(DAC)技术受到关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兜底保障技术。针对全球未来发展目标和中国国情,分析了世界油气行业发展趋势和国内油气安全形势,提出了中国油气行业发展趋势及能源转型过程中因势利导和应对挑战的措施,为油气企业转型决策提供参考。中国能源自给率高,能源安全形势总体可控。中国油气产业呈现“三个维度”的发展趋势,勘探深度向万米挺进、油气储集空间尺度拓展到纳米、老油气田开启百年建设新征程,需要从释放“两深一非一老”增储上产潜力、深化“一带一路”重点地区能源合作、扩大油气储备能力,完善管网布局、建立系统化、智能化的风险管理和决策支持体系、大力发展CCUS产业链等方面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安全 能源转型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一带一路”倡议 油气储备 双碳目标
下载PDF
油品销售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思考
12
作者 杨晓楠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24年第5期16-21,M0003,共7页
结合国家“双碳”目标和政策,介绍了温室气体常识、碳资产管理方面知识,针对油品销售企业碳排放的现状,提出了推广光伏发电、养成绿色低碳工作习惯、重视源头管理、降低加气站LNG损耗及目标导向落实责任等节能降碳措施,说明了碳排放数... 结合国家“双碳”目标和政策,介绍了温室气体常识、碳资产管理方面知识,针对油品销售企业碳排放的现状,提出了推广光伏发电、养成绿色低碳工作习惯、重视源头管理、降低加气站LNG损耗及目标导向落实责任等节能降碳措施,说明了碳排放数据盘查的方法,对油品销售企业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带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品油(气) 销售企业 碳达峰 碳中和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石油炼制技术研发策略与工业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友好 李浩天 刘昌呈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79,共9页
百年石油炼制行业面临着“双碳”目标和第三次能源转型带来的燃料需求量持续减少的双重挑战,而传统石油炼制技术追求高转化率,造成石油资源碳氢利用效率低,CO_(2)排放高,与“减排增效”的转型发展目标相悖。为此,基于石油分子管理理念,... 百年石油炼制行业面临着“双碳”目标和第三次能源转型带来的燃料需求量持续减少的双重挑战,而传统石油炼制技术追求高转化率,造成石油资源碳氢利用效率低,CO_(2)排放高,与“减排增效”的转型发展目标相悖。为此,基于石油分子管理理念,以产品高选择性为石油炼制技术研发策略,开发出变革性的小分子烷烃加工、重油加工和低碳烯烃生产技术并进行工业实践,实现源头降碳和过程降碳,满足石油炼制行业向绿色低碳、减油增化、清洁生产方向转型日益迫切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石油炼制 转化率 选择性 绿色低碳 减油增化 清洁生产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大庆油田绿色低碳发展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8
14
作者 庞志庆 刘夕梦 +1 位作者 汪艳勇 李栋 《石油科技论坛》 2023年第2期30-39,共10页
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能源行业当前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大庆油田既是能源生产大户,也是能源消耗大户,实现“双碳”目标责任重大。油田具有丰富的资源条件、完备的基础设施、较大的消纳能力和“风、光、气、储、氢”融合发... 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能源行业当前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大庆油田既是能源生产大户,也是能源消耗大户,实现“双碳”目标责任重大。油田具有丰富的资源条件、完备的基础设施、较大的消纳能力和“风、光、气、储、氢”融合发展优势,为绿色低碳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大庆油田近年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制订和实施,通过加快风光发电项目建设、打造低碳示范园区、探索“地热+”开发模式、持续攻关CO_(2)驱油技术、做好碳排放核查等举措,油田绿色转型发展初见成效。大庆油田下一步将在推进项目落地、构建地企合作、积极外拓市场、加强科技创新、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强工作力度,努力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油气企业 绿色低碳转型 新能源产业 风光发电 大庆油田
下载PDF
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阳 王锐 +1 位作者 赵清民 方欣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3年第4期391-397,共7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路径。本文系统梳理了CCUS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探讨了双碳目标下CCUS的内涵,分析了我国CCUS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策略。我国已形成CCUS全流程技术体系,建成了首个百万吨级...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路径。本文系统梳理了CCUS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探讨了双碳目标下CCUS的内涵,分析了我国CCUS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策略。我国已形成CCUS全流程技术体系,建成了首个百万吨级齐鲁石化—胜利油田二氧化碳捕集输送驱油封存全流程示范工程,CCUS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CCUS具有较长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其产业发展要加强全技术链创新,特别是低浓度排放源捕集技术和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加快源汇优化的驱油封存中心建设,推进CCUS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融合,构建低碳、零碳产业链,形成配套CCUS方法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CCUS 示范工程 驱油封存中心 CCUS方法学
下载PDF
Reservoir geochemistry of the Tazhong Oilfield in the Tarim Basin, China, Part II. Migration, accumulation and mixing of crude oils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敏 黄光辉 胡国艺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7年第2期157-162,共6页
Measurements of the absolute and relative concentrations of 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in crude oils from different reservoir strata (Ordovician, Silurian and Carboniferous) in the Tazhong region of the Tarim Basin... Measurements of the absolute and relative concentrations of 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in crude oils from different reservoir strata (Ordovician, Silurian and Carboniferous) in the Tazhong region of the Tarim Basin, Xinjiang, China, showed that even though there are quite a number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al and com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neutral 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in crude oils, the distributional and com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rude oils whose source conditions are approximate to one another are influenced mainly by the migration and fractionation effects in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of oil reservoirs. In addition, crude oils in the Tazhong region show obvious migration-fractionation effects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Carboniferous crude oil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migration parameters and low compound concentrations, just in contrast to Ordovician crude oils. This indicates that crude oils from shallow-level oil reservoirs were derived from those of deep-level oil reservoirs via faults, unconformable contact or carrier beds. Crude oils from the Tazhong region show some migration-fractionation effects in the lateral direction, but mixing of crude oils derived from different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of oil reservoirs made it more complicated the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crude oils, 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of oil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油田 储层地球化学 原油运移 原油积聚 混合
下载PDF
面向碳中和的中国汽车用能趋势演变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利宁 彭天铎 +2 位作者 戴家权 韩冰 张宇 《国际石油经济》 2023年第7期1-8,共8页
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和保有规模快速增加,对传统成品油需求和零售终端形成直接冲击,带动整个汽车供能产业链生态变革。基于“车用能源系统分析模型”对中国车用能源体系演变进行模拟的结果显示,中国汽车保有水平2030年将超过4亿辆;204... 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和保有规模快速增加,对传统成品油需求和零售终端形成直接冲击,带动整个汽车供能产业链生态变革。基于“车用能源系统分析模型”对中国车用能源体系演变进行模拟的结果显示,中国汽车保有水平2030年将超过4亿辆;204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过半,2050年超过80%;车用汽柴油消费量将于2025年达峰后快速下降,2050年汽车领域用能将转为电能、氢能主导;2050年后多数传统加油站将被新能源汽车供能基础设施替代,至少需建成1.7万座加氢站和12.6万座大功率充电站才能满足加氢和公共充电需求。在碳中和愿景下,加油站将是传统油气供应商加快进军新能源业务的关键依托,充电和加氢已成为国际大石油公司推进传统终端供能业务转型的共同选择,传统油气供应商将围绕交通出行革命性变革加快新能源供能业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新能源汽车 车用油品需求 汽车补能终端
下载PDF
CO_(2)驱油与埋存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欢庆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6,共9页
碳达峰和碳中和发展战略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石油等能源需求量的持续增长,为CO_(2)驱油与埋存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目前中外CO_(2)驱油与埋存研究现状入手,通过CO_(2)驱油与埋存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 碳达峰和碳中和发展战略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石油等能源需求量的持续增长,为CO_(2)驱油与埋存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目前中外CO_(2)驱油与埋存研究现状入手,通过CO_(2)驱油与埋存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CO_(2)驱油与埋存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结合实践将CO_(2)驱油与埋存研究内容总结为目标优选、相关机理实验研究、方法技术攻关、经济性评价、安全性评价和现场实践等6方面。CO_(2)驱油与埋存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CO_(2)驱油与埋存应用的油藏类型还非常有限,CO_(2)气田分布特征及其与CO_(2)驱油与埋存目标油藏之间的时空匹配关系研究还未引起足够重视,CO_(2)驱油与埋存机理等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CO_(2)驱油与埋存方案设计有待优化,CO_(2)驱油与埋存经济有效性评价体系尚未建立,CO_(2)埋存安全性跟踪评价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对应的CO_(2)驱油与埋存技术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探索攻关CO_(2)驱油与埋存适用油藏类型和开发阶段,CO_(2)气田分布规律及其与适合CO_(2)驱油与埋存油藏之间的时空匹配关系研究,CO_(2)驱油与埋存机理研究持续攻关,CO_(2)驱油与埋存方案优化设计,CO_(2)驱油与埋存经济有效性评价和CO_(2)埋存安全性跟踪监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油与埋存 CO_(2)混相驱 提高采收率 碳中和 低渗透油藏 CO_(2)安全埋存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28
19
作者 侯梅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人类社会在完成两次重要的能源转型之后,当前正在进行以碳中和目标为导向、旨在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三次能源转型。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发展面临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既要加快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又要牢牢守住能源安全... 人类社会在完成两次重要的能源转型之后,当前正在进行以碳中和目标为导向、旨在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三次能源转型。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发展面临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既要加快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又要牢牢守住能源安全底线。如何统筹好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是中国能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研究认为:1)前两次能源转型均契合传统的经济发展规律,与工业革命相伴而生,能源作为普通生产要素,其结构在技术驱动下逐渐发生变革,正在进行中的第三次能源转型,核心动因不仅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能源安全,还包括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驱动,需要多端发力完成。2)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面临能源消费总量偏大、碳排放量偏大、能源结构偏煤、国内油气产量偏少、油气对外依存度偏高及可再生能源发展偏弱等安全风险。3)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应着力“三个加快”:充分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化石能源清洁化、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及综合能源智慧化3方面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在煤炭、油气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加快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全面能源节约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能源转型 能源安全 煤炭 油气 可再生能源 科技创新 新型能源体系 能源独立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油气生产系统清洁替代及再电气化路径思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熊新强 云庆 +1 位作者 李冰 朱景义 《石油科技论坛》 2023年第2期21-29,共9页
“双碳”目标下,油气田企业担负着稳油增气和降耗减碳的双重任务,在加大生产用能清洁替代、增加油气商品供应的过程中,技术和经济方面仍面临多重挑战,实现低成本有效益的清洁替代及再电气化需要生产系统再造。研究提出了油气田企业推动... “双碳”目标下,油气田企业担负着稳油增气和降耗减碳的双重任务,在加大生产用能清洁替代、增加油气商品供应的过程中,技术和经济方面仍面临多重挑战,实现低成本有效益的清洁替代及再电气化需要生产系统再造。研究提出了油气田企业推动深度再电气化、全面实施生产系统再造的工作思路:(1)构建高效再电气化工艺流程,通过集中燃气加热改为分散式电加热,充分利用热泵技术挖掘油田低温热资源,探索前端就地放水流程及高效电强化处理技术与设备,用能效率显著提高;(2)形成绿色低碳智能化的变工况生产模式,通过油井绿色间开,建设零碳、低碳井场,集输系统间歇加热处理,实施变负荷注水和变流量注汽,合理利用谷电,探索智能化协同控制,实现大规模绿电消纳;(3)建立与系统再造配套的分布式供能体系,降低实施以电代气能源转换后的生产运行成本,提高终端用能绿电消费占比。最终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的绿色低碳油气生产系统,全面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油气田 清洁替代 再电气化 流程再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