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ed Nevus (Pigmented Spindle Cell Nevus) in an 11-Month-Old Japanese Infant
1
作者 Miyuki Fujita Naoki Oiso Akira Kawada 《Journal of Cosmetics, Dermatological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2年第4期239-240,共2页
Reed nevus (pigmented spindle cell nevus) is a nevus with the hist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abundant melanin, monomorphic spindle-epithelioid melanocytes, spindle cell nests confined within the epidermis and papillary... Reed nevus (pigmented spindle cell nevus) is a nevus with the hist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abundant melanin, monomorphic spindle-epithelioid melanocytes, spindle cell nests confined within the epidermis and papillary dermis, and occasional upward interepidermal progression of melanocytes. Here, we reported an unusual case of Reed nevus in an 11-month-old Japanese male infant. Infantile Reed nevus should be included as a differential diagnosis for nevus pigmentosus in infa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ED nevus pigmented spindle cell nevus SPITZ nevus Malignant MELANOMA INFANT
下载PDF
误诊为色素痣的其他疾病140例分析
2
作者 郑建峰 孙振燕 +4 位作者 牛多山 章婧 周奥 杨丽 朱文强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分析其他相关疾病误诊为色素痣原因,并探讨防范措施,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宣城市人民医院病理数据库中140例初诊为色素痣,但经组织病理检查排除色素痣诊断的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误诊为... 目的分析其他相关疾病误诊为色素痣原因,并探讨防范措施,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宣城市人民医院病理数据库中140例初诊为色素痣,但经组织病理检查排除色素痣诊断的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误诊为皮肤色素痣140例,男55例,女85例,年龄(46.64±15.27)岁。皮损发生部位:头面颈部55例,躯干部44例,四肢22例,手足部13例,外阴6例。经组织病理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70例,血管角皮瘤9例,基底细胞癌8例,皮肤纤维瘤7例,角质层出血6例,寻常疣4例,表皮囊肿4例,表皮鳞状上皮增生3例,皮赘3例,日光性角化病2例,恶性黑素瘤2例,皮脂腺增生2例,毛发上皮瘤2例,汗孔瘤2例,钙化上皮瘤2例,其他14例。结论多种疾病与色素痣临床特征相似,临床误诊率较高,综合临床特征、皮肤镜检查、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等可明确诊断,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病 血管角皮瘤 基底细胞癌 皮肤纤维瘤 误诊 色素痣 皮肤镜 组织病理
下载PDF
结缔组织增生性Spitz痣和色素性梭形细胞痣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雷 廖文俊 +3 位作者 王刚 李承新 李春英 高天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00-502,共3页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增生性Spitz痣和色素性梭形细胞痣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8例结缔组织增生性Spitz痣和9例色素性梭形细胞痣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结缔组织增生性Spitz痣表现为梭形或上皮样痣细胞...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增生性Spitz痣和色素性梭形细胞痣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8例结缔组织增生性Spitz痣和9例色素性梭形细胞痣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结缔组织增生性Spitz痣表现为梭形或上皮样痣细胞增生并伴有显著的胶原硬化和均质化,色素性梭形细胞痣表现为真、表皮交界处梭形细胞增生并伴有纤细的色素颗粒沉积。结论:结缔组织增生性Spitz痣和色素性梭形细胞痣是Spitz痣中较少见的特殊类型,其中色素性梭形细胞痣需要与黑素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TZ痣 结缔组织增生性 梭形细胞 色素性 黑素瘤
下载PDF
斯皮茨痣16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王雷 杨励 +1 位作者 刘玉峰 高天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40-642,共3页
目的:分析斯皮茨痣(Spitznevus)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16例斯皮茨痣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例斯皮茨痣多发生于头面部和四肢,主要表现为黑色丘疹或斑疹,临床上容易误诊为色素痣。大部分斯皮... 目的:分析斯皮茨痣(Spitznevus)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16例斯皮茨痣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例斯皮茨痣多发生于头面部和四肢,主要表现为黑色丘疹或斑疹,临床上容易误诊为色素痣。大部分斯皮茨痣具有良性肿瘤的特点,少数斯皮茨痣结构呈不对称性或细胞具有异形性,组织病理改变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是诊断的关键。结论:表皮和附属器增生可作为斯皮茨痣与黑素瘤鉴别的依据之一,国人斯皮茨痣Kamino小体较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皮茨 梭形细胞 上皮样细胞
下载PDF
电子皮镜对掌跖部痣细胞痣的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桂珍 刘石 +2 位作者 孟庆威 尤艳 孙媛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6-237,共2页
目的 了解电子皮镜在确诊无毛部痣细胞痣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电子皮镜观察了 2 6例掌跖部痣细胞痣 3 1个病灶 ,并参考国外相关资料 ,总结了其电子皮镜所见特点。结果  15个病灶为毛刷型 ,8个平行型 ,6个格子型 ,2个复合型。其病理组... 目的 了解电子皮镜在确诊无毛部痣细胞痣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电子皮镜观察了 2 6例掌跖部痣细胞痣 3 1个病灶 ,并参考国外相关资料 ,总结了其电子皮镜所见特点。结果  15个病灶为毛刷型 ,8个平行型 ,6个格子型 ,2个复合型。其病理组织学上均确诊为痣细胞痣。结论 电子皮镜可以为掌跖部 (无毛部 )痣细胞痣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皮镜 掌跖部痣细胞痣 色素性皮肤疾病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Spitz痣2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喻标 杨庆华 +4 位作者 赵强 冯义国 耿松梅 景海霞 陈少秀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第9期520-523,527,共5页
对2011-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25例Spitz痣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5例患者中男11例,女14例,其中<10岁患者16例。皮损位于面部12例,下肢5例,上肢4例,躯干3例,头皮1例。皮损主要表现为扁平隆起或半球形... 对2011-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25例Spitz痣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5例患者中男11例,女14例,其中<10岁患者16例。皮损位于面部12例,下肢5例,上肢4例,躯干3例,头皮1例。皮损主要表现为扁平隆起或半球形,多有色素增加。84%的Spitz痣具有良性肿瘤的特点,16%Spitz痣结构不对称或境界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TZ痣 梭形细胞 上皮样细胞
下载PDF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在诊断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症及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吕金 万学峰 多兰.达力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对临床疑诊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症及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患者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分析其灵敏度与特异度,探讨其在上述3种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为50例色素痣、42例脂溢性角化症及34例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患者... 目的:对临床疑诊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症及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患者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分析其灵敏度与特异度,探讨其在上述3种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为50例色素痣、42例脂溢性角化症及34例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患者,行临床初步诊断、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临床诊断与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在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症及色素性基底细胞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临床诊断。结论: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实时、无创及高分辨率,对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症及色素型基底细胞癌临床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有助于其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色素痣 脂溢性角化症 色素型基底细胞癌
下载PDF
皮脂腺痣并发鳞状细胞癌 被引量:1
8
作者 伍洲炜 孙越 +1 位作者 韩菁 朱光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14-616,共3页
报告1例皮脂腺痣并发鳞状细胞癌。患者男,28岁。右颊部疣状增生性斑块28年,原有皮损上缘新发结节并发溃疡2周。皮肤科检查:右颊部一纵向淡黄色隆起性斑块,表面呈疣状,无毛发,质地坚实。皮损上缘见一淡红色半球形结节。结节质地坚实,触... 报告1例皮脂腺痣并发鳞状细胞癌。患者男,28岁。右颊部疣状增生性斑块28年,原有皮损上缘新发结节并发溃疡2周。皮肤科检查:右颊部一纵向淡黄色隆起性斑块,表面呈疣状,无毛发,质地坚实。皮损上缘见一淡红色半球形结节。结节质地坚实,触之稍有浸润感,结节顶端呈火山口样浅溃疡。组织病理学检查:结节周边表皮疣状增生,真皮浅层大量成熟皮脂腺小叶。肿瘤完全由不典型的梭形细胞构成,束状及弥散状排列,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梭形,泡状核,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染色:AE1/AE3(+),角蛋白(CK)5/6(+),CK7(+),CAM5.2(+),波形蛋白(vimentin)(+),CD31(-),CD34(-),S-100蛋白(-),HMB45(-),A103(-),上皮膜抗原(EMA)(-),结蛋白(desm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钙桥(caldesmon)(-),KP-1(-),Fas(+/-),Ki67(+,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腺痣 鳞状细胞 梭形细胞
下载PDF
老年脂溢性角化病146例误诊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倪通 黄方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9期27-29,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SK)的误诊原因,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病理证实的老年SK 146例的临床特征、病理、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程(8.0±3.6)年,误诊时间(3.0±2.6)年;皮损表现... 目的分析老年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SK)的误诊原因,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病理证实的老年SK 146例的临床特征、病理、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程(8.0±3.6)年,误诊时间(3.0±2.6)年;皮损表现为多发、散在,皮疹色泽、大小变化大,易合并瘙痒等不适。均通过组织病理学得以确诊,病理类型主要是棘细胞型、色素型和角化过度型。误诊为色素痣54例(37.0%),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38例(26.0%),恶性黑色素瘤25例(17.1%),寻常疣15例(10.3%),角化棘皮瘤9例(6.2%),Bowen病5例(3.4%);予冷冻、激光等物理方法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误诊原因与漫长病程中皮损出现较大变化、合并不适症状、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化病 脂溢性 误诊 色素痣 肿瘤 基底细胞 肿瘤 鳞状细胞
下载PDF
多发性基底细胞癌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0
作者 齐显龙 高天文 +1 位作者 李春英 王刚 《罕少疾病杂志》 2004年第3期19-21,F002,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报告4例多发性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组织病理资料并对相关文献回顾分析。结果4例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年龄34~79岁。1例表现为面颈胸背多发的黑褐色丘疹8年,1例表现为左侧眶周... 目的探讨多发性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报告4例多发性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组织病理资料并对相关文献回顾分析。结果4例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年龄34~79岁。1例表现为面颈胸背多发的黑褐色丘疹8年,1例表现为左侧眶周多发溃疡10年,2例表现为头面部多发黑色斑块2年。皮损均经多处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多发性基底细胞癌。结论多发性基底细胞癌多见于中老年人头面部。病因与遗传、免疫、放射性照射等诸多因素有关。治疗建议完全手术,并注意临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基底细胞癌 色素痣 脂溢性角化病
下载PDF
植皮修复先天性巨大色素痣合并白癜风继发鳞癌1例
11
作者 张斌 苏明瑛 +1 位作者 刘积东 王文松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09年第2期98-99,106,共3页
45岁男性患者,右手背褐色斑片45年,新生肿物1年,反复溃疡1月。前额、右手背和手指出现色素脱失斑20年。自小学起智力发育迟缓,成年后轻度跛行,X线示盆腔左侧闭孔略变小。右手背部肿物病理示鳞状细胞癌。治疗为右手背皮损切除并中厚植皮... 45岁男性患者,右手背褐色斑片45年,新生肿物1年,反复溃疡1月。前额、右手背和手指出现色素脱失斑20年。自小学起智力发育迟缓,成年后轻度跛行,X线示盆腔左侧闭孔略变小。右手背部肿物病理示鳞状细胞癌。治疗为右手背皮损切除并中厚植皮术(腹部供皮),随访半年,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大色素痣 白癜风 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儿童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痣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2
作者 韦若蕖 余红 姚志荣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痣(fibroblastic connective tissue nevus,FCT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1例2岁的女性患儿出现右大腿鲜红色硬化斑块,边界清晰,形状不规则。予患儿行活体组织检查(...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痣(fibroblastic connective tissue nevus,FCT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1例2岁的女性患儿出现右大腿鲜红色硬化斑块,边界清晰,形状不规则。予患儿行活体组织检查(活检)手术,对病变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探讨,同时与其他类似的梭形细胞瘤相鉴别。结果:本例报道患者的病理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表现为梭形细胞浸润于真皮深部,可波及皮下脂肪,皮肤附件不受累,肿瘤细胞绕毛囊、汗腺生长,弹力纤维出现分裂并减少;免疫组化检查示,CD34阳性,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呈局灶弱阳性,S100(-),结蛋白(-),Ki-67(1%+)。复习目前所有报道的45例FCTN病例,患者普遍发病年龄较早(中位数为10岁),好发于儿童的躯干和头颈部,均表现为无痛斑状或结节。本例报道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结果与既往报道相一致。结论:FCTN是一种罕见的错构瘤,为结缔组织痣的变异型,可向肌成纤维和成纤维细胞分化。本病需与恶性肿瘤如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先天性婴儿纤维肉瘤及横纹肌肉瘤等软组织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梭形细胞增生 结缔组织痣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Spitz痣误诊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功芝 张观宇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1932-1933,共2页
目的:提高对Sp itz痣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方法:对1例Sp itz痣的误诊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Sp itz痣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黑色素细胞瘤,常见于面部和四肢。结论:Sp itz痣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免... 目的:提高对Sp itz痣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方法:对1例Sp itz痣的误诊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Sp itz痣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黑色素细胞瘤,常见于面部和四肢。结论:Sp itz痣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诊断 上皮样和梭形细胞/诊断 误诊
下载PDF
色素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一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艳霞 祝瑶 +1 位作者 樊翌明 吴玮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年第6期391-392,共2页
患者,女,40岁。背部肿物6年余。组织病理示:真皮及皮下组织巨大肿物,其内大量梭形细胞呈席纹状排列,其间见轻微核异型,并可见大量黑素细胞及黑素颗粒。诊断:色素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治疗:手术沿肿物扩大2 cm切除,随访3个月无复发。
关键词 梭形细胞 黑素细胞 色素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下载PDF
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痣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15
作者 黄艳 谭伟艳 湛浩强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53-355,i0010,共4页
目的分析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痣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痣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痣由梭形和上皮样细胞构成,梭形细胞排列成束状,上皮样细胞排列成巢或... 目的分析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痣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痣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痣由梭形和上皮样细胞构成,梭形细胞排列成束状,上皮样细胞排列成巢或单个细胞散在分布。免疫组化S-100和HMB45(+),CK(-)。结论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痣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黑色素细胞良性肿瘤,应注意与黑色素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痣 SPITZ痣 黑色素瘤
下载PDF
Spitz样肿瘤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聪聪 陈浩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3-467,共5页
Spitz痣、非典型Spitz肿瘤和Spitz样黑素瘤的临床及组织学特征有重叠,三者鉴别极具挑战。该文结合Spitz样肿瘤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综述其免疫组化特点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在本组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上皮样和梭形细胞 SPITZ痣 非典型Spitz肿瘤 Spitz样黑素瘤
原文传递
Spitz样肿瘤320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芳 王江潮 +4 位作者 刘宇 王雷 付萌 高天文 刘玲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41,共9页
目的总结Spitz样肿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征。方法回顾2005年1月至2020年1月西京皮肤医院确诊的320例Spitz样肿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320例患者中,男141例,女179例,年龄0~65(12.5±11.7)岁,病程1个月至30年;其中,Spitz痣307例... 目的总结Spitz样肿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征。方法回顾2005年1月至2020年1月西京皮肤医院确诊的320例Spitz样肿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320例患者中,男141例,女179例,年龄0~65(12.5±11.7)岁,病程1个月至30年;其中,Spitz痣307例,不典型Spitz肿瘤(AST)8例,Spitz痣样黑素瘤(SM)5例。皮损多为单发,可见于头面部、躯干和四肢,边界均清楚。307例Spitz痣皮损以黑色(132例,43.0%)和红色(108例,35.1%)为主,多数色素均匀(262例,85.3%)且表面平滑(272例,88.6%)。Spitz痣存在特殊临床亚型,11例(3.6%)发生在斑痣上,11例(3.6%)呈簇发性,6例(2.0%)播散性,7例(2.3%)结节性,1例(0.3%)为瘢痕疙瘩样。Spitz痣特征性病理表现包括表皮内痣细胞呈Paget样扩散(123例,40.1%),真表皮交界处出现Kamino小体(74例,24.1%),痣细胞呈水平带状(177例,57.8%)及楔形分布(118例,38.4%),痣细胞巢周围出现裂隙(177例,57.8%),可见生理性核分裂象(117例,38.1%),核染色质均细腻。根据特殊组织病理表现,Spitz痣又分为色素性上皮样Spitz痣(9例,2.9%)、结缔组织增生性Spitz痣(13例,4.2%)、血管瘤样Spitz痣(8例,2.6%)、疣状Spitz痣(12例,3.9%)、黏液样Spitz痣(10例,3.3%)、晕痣样Spitz痣(4例,1.3%)等。4例AST皮损为黑色,7例色素均匀,3例皮损表面粗糙;特征病理表现包括细胞均有轻度至中度的异型性,均可见核分裂象(7例为2~6个/mm2),5例核染色质粗糙。3例SM皮损呈红色,4例色素不均匀,3例表面粗糙;特征病理表现包括黑素细胞呈Paget样扩散(3例),瘤细胞呈无极性浸润性生长且均未见成熟现象,均有明显异型性,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3例,>6个/mm2),核染色质均粗糙且核膜明显着色。结论Spitz样肿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具有特征性,Spitz痣的临床及病理亚型繁多,AST同时具有Spitz痣和黑素瘤的临床及组织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和梭形细胞 Spitz样肿瘤 SPITZ痣 不典型Spitz肿瘤 Spitz痣样黑素瘤
原文传递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在恶性黑素瘤及良性痣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辛崇美 徐秀莲 +4 位作者 李阿梅 姜祎群 陈浩 曾学思 孙建方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67-470,共4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mRNA结合蛋白3(IMP3)在良性痣及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恶性黑素瘤进展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用IMP3抗体对28例恶性黑素瘤、8例Spitz痣、6例发育不良性痣和25例良性痣患者的标本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mRNA结合蛋白3(IMP3)在良性痣及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恶性黑素瘤进展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用IMP3抗体对28例恶性黑素瘤、8例Spitz痣、6例发育不良性痣和25例良性痣患者的标本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28例恶性黑素瘤组织标本中23例IMP3阳性,8例Spitz痣中4例阳性,6例发育不良性痣中2例阳性,25例良性痣均不表达.IMP3在黑素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Spitz痣及发育不良性痣(P〈0.05),侵袭性黑素瘤表达明显高于原位黑素瘤(P〈0.01).结论 IMP3可能是良性痣发展至恶性黑素瘤的一个生物学标志,在鉴别黑素瘤和良性痣之间存在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发育异常痣综合征 上皮样和梭形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3
原文传递
原发性泪道肿物64例临床组织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云 惠靖雯 +3 位作者 杨丽红 赵红 林锦镛 潘叶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4-369,共6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泪道肿物的组织病理学分类和年龄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经手术治疗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64例(65只眼)原发性泪道肿物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分析患者的... 目的研究原发性泪道肿物的组织病理学分类和年龄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经手术治疗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64例(65只眼)原发性泪道肿物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眼别、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和良、恶性病变的构成情况。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分别统计原发性泪点肿物、泪小管肿物和泪囊肿物的组织病理学构成和年龄分布情况,并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4例原发性泪道肿物患者中男性23例(24只眼),女性41例(41只眼)。右眼36例,左眼27例,双眼1例。患者年龄(46±4)岁(12~78岁)。病程(13.1±4.2)个月。64例患者中,主诉为溢泪者43例,发现肿物者19例,溢脓者2例;伴有内眦角移位者29例,胀痛者21例。64例原发性泪道肿物患者中良性病变51例,交界性病变4例,恶性病变9例。按照发生部位分类,原发性泪点肿物17例,原发性泪小管肿物2例,原发性泪囊肿物45例。原发性泪点肿物均为良性病变,其中色素痣占首位(10例)。原发性泪小管肿物包括表皮样囊肿和变性物质各1例,均为良性病变。原发性泪囊良性病变(32例)中发生率前3位的为黏膜上皮囊肿(9例)、皮样囊肿(6例)和表皮样囊肿(6例);原发性泪囊交界性病变4例,包括软组织巨细胞瘤2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和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各1例;原发性泪囊恶性病变(9例)以鳞状细胞癌居首位(3例)。原发性泪点肿物患者中年龄40~59岁者多见(14例);原发性泪囊良性肿物患者中年龄<40岁(15例)和40~59岁(11例)者多见,而原发性泪囊交界性和恶性病变均为40岁以上患者。共49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时间为(57.2±3.8)个月。1例泪囊移行细胞癌和1例泪囊黑色素瘤分别于泪囊肿物切除术后7个月和1年出现复发,经再次泪囊肿物切除术后分别随访24个月和38个月未复发。其余肿物均未见复发。结论泪点肿物绝大多数为良性,以色素痣多见;泪囊良性肿物以黏膜上皮囊肿、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多见,恶性肿物以鳞状细胞癌多见。泪囊恶性肿物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器疾病 眼肿瘤 色素 表皮囊肿 皮样囊肿 鳞状细胞
原文传递
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孟静 于建斌 张江安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06-809,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与恶性黑素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MMP7在恶性黑素瘤(30例)、交界痣(30例)、正常人皮肤(15例)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其在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株和不同浓度乙酰肝素酶...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与恶性黑素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MMP7在恶性黑素瘤(30例)、交界痣(30例)、正常人皮肤(15例)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其在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株和不同浓度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转染的裸鼠体内恶性黑素瘤移植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MMP7在恶性黑素瘤组、交界痣组及正常人皮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25/30)、6.67%(2/30)和0,恶性黑素瘤组与交界痣组MMP7的阳性表达率比较,X^2=35.62,P〈0.01;交界痣组与正常人皮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0、30umol/L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对裸鼠体内恶性黑素瘤移植瘤MMP7表达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0Ixmol/L组的抑制作用最强,与其他2个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7在A375细胞株中呈强阳性表达。结论MMP7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交界痣和正常人皮肤;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对裸鼠体内恶性黑素瘤移植瘤中MMP7的表达有显著抑制效应;MMP7在A375细胞株中呈强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色素 细胞系 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7 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