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南方起源时期美国南方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变迁 被引量:1
1
作者 黄虚峰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95-100,共6页
新南方起源时期南方城市有显著发展 ,数量明显增加并初步完成城市功能的转换和城市设施的更新 ,为以后新南方综合性大都市的出现打下基础。但与同时期的北方城市相比 ,南方城市规模小 ,对农作物 ,工业原料和铁路的依赖严重 ,乡土气息浓... 新南方起源时期南方城市有显著发展 ,数量明显增加并初步完成城市功能的转换和城市设施的更新 ,为以后新南方综合性大都市的出现打下基础。但与同时期的北方城市相比 ,南方城市规模小 ,对农作物 ,工业原料和铁路的依赖严重 ,乡土气息浓厚。城市社会形态特征表现为种族隔离加剧 ,城市成为种族冲突的温床 ,一个自主自立的黑人社区形成 ;新老城市社会氛围差异大 ,老城市的相对静态与新兴城市的动态形成鲜明对照 ,南方社会重心不仅从农村移到城市 ,而且从老城市移到新兴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南方起源时期 美国南方 城市生活 城市史 种族隔离 区域史
下载PDF
新政与美国南部的社会变迁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岽兴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3-128,共6页
重建以来 ,美国南部一直是美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区 ,其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和白人至上主义 ,极力抵制联邦政府的干预。罗斯福政府利用“大萧条”所造成的严峻形势 ,开始全方位介入南部事务。一系列联邦法律政策的实施和政... 重建以来 ,美国南部一直是美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区 ,其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和白人至上主义 ,极力抵制联邦政府的干预。罗斯福政府利用“大萧条”所造成的严峻形势 ,开始全方位介入南部事务。一系列联邦法律政策的实施和政治运作 ,从根本上动摇了南部建立在租佃谷物分成制和低工资制基础上的经济结构 ,间接地引发了南部的政治变革 ,为战后南部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新政由此成为南部社会变迁的重要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兰克林·罗斯福 新政 美国南部 社会变迁
下载PDF
南非英语文学纵览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毅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79-83,共5页
在当今世界文坛上,南非的英语文学无疑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诺贝尔双星使其更加绚丽。该论文追溯了南非英语文学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主要民族的文学成就,尤其探讨了种族隔离制废除后,南非英语文学的变化。
关键词 南非 白人文学 黑人文学 布尔人文学 新南非文学
下载PDF
威廉斯戏剧文学的新奥尔良文化情愫 被引量:1
4
作者 武颖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49-55,共7页
包括《欲望号街车》在内的威廉斯的8部戏剧均以新奥尔良为背景,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南方失意、孤独的无家可归者,到处飘零,而美国最南端文化多元、个性独特的城市新奥尔良为这些忧郁者提供了一时的避难所。戏中人物如飞蛾扑火,纷纷从外... 包括《欲望号街车》在内的威廉斯的8部戏剧均以新奥尔良为背景,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南方失意、孤独的无家可归者,到处飘零,而美国最南端文化多元、个性独特的城市新奥尔良为这些忧郁者提供了一时的避难所。戏中人物如飞蛾扑火,纷纷从外地来到新奥尔良,试图在此寻求心灵的栖息地,但在矛盾和冲突集中的新奥尔良环境里,所有逃避到这里的人均以失败告终:孤独者更孤独,乃至疯癫,浪漫者却遇上了暴力,高雅者被置于庸俗不堪的氛围,濒于疯狂的欲望走向了死亡。一切表明了南方失意者的最后家园可能就是埋葬他们的墓地。新奥尔良不但成为威廉斯本人孤独心灵的栖息地,其独特而多元的文化也成为威廉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和素材宝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斯 新奥尔良 美国南方文化 美国戏剧
下载PDF
解析《百舌鸟之死》的哥特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扬 《黄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86-90,共5页
《百舌鸟之死》是美国南方女作家哈帕.李唯一的一部小说。作品继承和发扬了美国南方文学传统,揭示了种族关系的母题。同时作者也承继了哥特文学的传统,塑造了深入人心且极具代表性的哥特人物形象,如暴君父亲鲍勃.埃维尔,"怪物"... 《百舌鸟之死》是美国南方女作家哈帕.李唯一的一部小说。作品继承和发扬了美国南方文学传统,揭示了种族关系的母题。同时作者也承继了哥特文学的传统,塑造了深入人心且极具代表性的哥特人物形象,如暴君父亲鲍勃.埃维尔,"怪物"布.拉德雷和不幸少女梅耶拉.埃维尔;选取了典型的哥特背景,借助现实与超自然因素的结合,在恐怖荒诞的情景和哥特的黑色氛围中,批判美国南方社会历史的罪恶,期冀新南方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舌鸟之死 哥特特征 情节结构 新南方
下载PDF
论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南部“三农”问题的影响
6
作者 张准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8-22,共5页
南北战争后,美国南部长期面临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贫困、农村社会发展缓慢的“三农”问题,大萧条使之更加严重。罗斯福新政时期,通过两次《农业调整法》及其他农业政策稳住了美国农业,避免了更严重的危机。新政的农业政策,触动了美... 南北战争后,美国南部长期面临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贫困、农村社会发展缓慢的“三农”问题,大萧条使之更加严重。罗斯福新政时期,通过两次《农业调整法》及其他农业政策稳住了美国农业,避免了更严重的危机。新政的农业政策,触动了美国南部“三农”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成为破局的契机。而新政中的地区发展规划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农产品需求激增对解决南部“三农”问题也有很大的贡献。总的来看,新政是美国政府和社会解决南部“三农”问题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福新政 美国南部 “三农”问题
下载PDF
海外泉籍华裔新生代的调查与思考--以泉州为例
7
作者 张亚宏 陈良启 《龙岩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97-102,共6页
海外泉籍华侨华人在民族独立、祖国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新老交替"结构性变化,饱含祖国情怀的老一辈华侨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海外泉籍华裔新生代成为华人社会的主体。由于华裔新生代出生、成长在居住国,... 海外泉籍华侨华人在民族独立、祖国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新老交替"结构性变化,饱含祖国情怀的老一辈华侨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海外泉籍华裔新生代成为华人社会的主体。由于华裔新生代出生、成长在居住国,身受现实语境、教育和当地主流文化的多重影响,他们的祖籍文化认同不断弱化,当地文化认同不断显现。借助闽南文化精粹,有益于提升海外华裔新生代的文化认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新生代 资源 泉州籍 闽南文化
下载PDF
“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剖析:美国媒体在报道“南海仲裁案”中的意见话语和国家身份建构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雅莉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8年第5期18-33,共16页
本文聚焦2016年7月13日至28日美国全国性和地方媒体对于南海仲裁案的相关报道114篇,通过分析样本在呈现南海仲裁结果的过程中的媒介框架的运用,考察了其是如何在报道南海仲裁案中差异化地建构美、中两国的"我—他"国家身份。... 本文聚焦2016年7月13日至28日美国全国性和地方媒体对于南海仲裁案的相关报道114篇,通过分析样本在呈现南海仲裁结果的过程中的媒介框架的运用,考察了其是如何在报道南海仲裁案中差异化地建构美、中两国的"我—他"国家身份。研究表明,美国通过将"自我"再现为"国际规则的维护者"、正义的"我者",扶正了本国在亚太区域的作为"霸权国"身份的合法性;同时通过负面化地将中国建构为"规则的破坏者"、危险/不确定的"他者",定义了中国作为区域秩序"挑战国"的身份。其中,美国媒体在建构"自我"与"他者"的两类国家身份建构方面有以下特点:一是凸显美国"霸权国"国家身份对现行秩序结构的建设性功能;二是建构中国这一新兴力量在观念意图上与国际现行主导性规范的对立性;三是强调东南亚盟友的弱国身份,强调"自我"作为区域平衡力量的重要性。在市场利益之外,美国媒体对于国际事件进行框架化报道也是国家行为体基于对于某种国际或国内构成性规范的认同,通过国际传播新闻框架来建构和强化规范共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媒体 国家身份 南海仲裁 新闻框架
下载PDF
中美媒体关于南海争端报道的框架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辛斌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26,共7页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之所以按照特定的理解方式来把握世界,往往是特定框架作用的结果。本文拟以中美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南海争端的报道为例探讨大众传播媒介如何通过框架来影响受众。本文的对比分析表明,中美主流媒体就南海争端的新闻报道调...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之所以按照特定的理解方式来把握世界,往往是特定框架作用的结果。本文拟以中美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南海争端的报道为例探讨大众传播媒介如何通过框架来影响受众。本文的对比分析表明,中美主流媒体就南海争端的新闻报道调用了多个方面的不同框架,以塑造各自的国家形象,争取国际舆论的认同。不过,由于人们在社会现实的构建中也会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框架来对新事物进行主观解释,因此新闻媒体的框架和受众个体的框架之间不一定存在很高的相关性,其在具体事件上激活的框架对不同受众的影响程度也千差万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新闻报道 南海争端 框架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