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ASUREMENTS OF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S AND NEW PARTICLE FORMATION EVENTS DURING WINTER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谭浩波 银燕 +6 位作者 李菲 刘显通 陈柏纬 邓涛 邓雪娇 万齐林 吴兑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6年第2期191-199,共9页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PNSD) between 10 nm and 20 μm were measured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PRD) region in winter 2011.The average 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the nucleation mode(10-20 nm),Aitken mode...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PNSD) between 10 nm and 20 μm were measured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PRD) region in winter 2011.The average 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the nucleation mode(10-20 nm),Aitken mode(20-100 nm),accumulation mode(100 nm-1μm) and coarse mode(1-20 μm) particles were 1 552,7 470,4 012,and 19 cm-3,respectively.The volume concentration of accumulation mode particles with peak at 300 nm accounted for over 70% of the total volume concentration.Diurnal variations and dependencies on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of PNSD were investigated.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nucleation mode particles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new particle formation events,while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Aitken mode particles correlated to the traffic emission and the growth process of nucleation mode particles.When the PRD region was controlled by a cold high pressure,conditions of low relative humidity,high wind speed and strong radiation are favorable for the occurrence of new particle formation(NPF) events.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f NPF events was 21.3% during the whole measurement period.Parameters describing NPF events,including growth rate(GR) and source rate of condensable vapor(Q),were slightly larger than those in previous literature.This suggests that intense phot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may be the source of condensable vapor for particle growth,even during winter in the P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sol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 new particle formation Pearl River delta
下载PDF
新版DELTA系统在植物分类学中的应用——以羊茅属研究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翔 陈训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9-763,共5页
DELTA系统是针对分类学研究开发的综合性多功能软件包。新版DELTA系统在运行环境、程序、指令、界面、操作方式及中文字符处理等重要功能上比旧版本均有较大改进。作为国际分类学数据库数据交换标准,应用该系统可以规范分类学描述,对研... DELTA系统是针对分类学研究开发的综合性多功能软件包。新版DELTA系统在运行环境、程序、指令、界面、操作方式及中文字符处理等重要功能上比旧版本均有较大改进。作为国际分类学数据库数据交换标准,应用该系统可以规范分类学描述,对研究中所有常用性状进行识别和处理,自动生成各个研究对象分类学特征描述并对其进行详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比较,对性状特征和分类单元进行注释和图像示例,将数据转换为数量分类学或分支分类学所需格式以生成树状图,自动生成检索表,建成基于本地和网络的交互式专家辅助鉴定系统等。DELTA系统作为植物分类学研究的常用手段和工具是非常适合及大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版delta系统 植物分类学 描述 交互式鉴定
下载PDF
长三角一体化视域下启东“新江南文化”建构路径研究
3
作者 陈海燕 《上海城市管理》 2024年第5期40-45,共6页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强调区域内部的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协同合作,以及文化在促进区域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新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地区的共有基因和精神纽带。以沙地文化为代表的启东地域文化与“新江南文化”历史渊源深厚。新时代...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强调区域内部的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协同合作,以及文化在促进区域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新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地区的共有基因和精神纽带。以沙地文化为代表的启东地域文化与“新江南文化”历史渊源深厚。新时代建构启东“新江南文化”,能够为长三角文化软实力贡献新力量,也为启东文化整体发展带来新机遇。通过明确启东“新江南文化”的特点与定位,不断提升启东地域文化在长三角地区的影响力,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引领、文化交流与平台建设、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培养地域文化人才等增强自身文化创新和吸引力,有助于实现启东地域文化与“新江南文化”的融合创新发展,打造长三角人共享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生活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新江南文化 启东 路径 研究
下载PDF
长三角经济新常态下江苏省终身教育旅游职业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4
作者 李光衿 高祥翀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95,共6页
基于文旅融合时代实践背景,文章以精准对接长三角旅游新产业为目标,针对培养目标不一致、“双师型”教师短缺、创新创业机会有限和终身培训不完备等问题,采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多元终身教育体系等措施,培养复合... 基于文旅融合时代实践背景,文章以精准对接长三角旅游新产业为目标,针对培养目标不一致、“双师型”教师短缺、创新创业机会有限和终身培训不完备等问题,采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多元终身教育体系等措施,培养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长三角旅游人才,促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价值不仅在旅游人才培养领域具有关键作用,而且还是对长三角经济新常态、终身教育、旅游职业、人才培养等领域知识进行价值判断的基础。文章结论强调了实践在构建长三角旅游经济新常态中的关键作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经济新常态 终身教育 旅游职业 人才培养实践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视角下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测度与区域差异研究
5
作者 谢文心 齐婷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81,共12页
以新发展理念为视角,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与共享发展五个维度,结合全局熵值法构建民族地区指标评价体系对其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测度,并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质量发展作对比。评价结果表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整体提... 以新发展理念为视角,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与共享发展五个维度,结合全局熵值法构建民族地区指标评价体系对其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测度,并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质量发展作对比。评价结果表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整体提升,但发展趋势存在差异,与发达地区的经济相比尚需提高,通过实证模型确认二者发展水平差异的内部因素,进一步通过Dagum基尼系数分解探讨影响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外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新发展理念 长三角地区 熵值法 区域差异
下载PDF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长三角一体化进阶路径研究
6
作者 孟添 贺臻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91,共9页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和活跃的区域之一,其一体化进程备受关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了长三角一体化取得的显著成就与面临的挑战,从政企联动制度、公共监管保障制度、区域间联动制度、公共制度、产权制度和要素配置制...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和活跃的区域之一,其一体化进程备受关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了长三角一体化取得的显著成就与面临的挑战,从政企联动制度、公共监管保障制度、区域间联动制度、公共制度、产权制度和要素配置制度六个方面提出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这些建议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也为其他区域复制其成功经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一体化进程 新制度经济学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研究——兼论“数字鸿沟”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3
7
作者 罗润 尤玮 +1 位作者 周年兴 李在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4,133,共12页
研究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对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分析了2011—2020年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及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长三角地区数字经... 研究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对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分析了2011—2020年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及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分别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和“中间高、两翼低”的格局,二者呈显著空间正相关;②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以及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具有显著的“倒U形”影响,但对生态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不显著,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产生显著的非线性直接效应和负向空间溢出效应;③数字使用鸿沟和数字能力鸿沟会增强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倒U形”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促进数字经济稳步增长、缩小“数字鸿沟”以及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赋能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数字经济 新型城镇化 非线性影响 “数字鸿沟” 调节效应
下载PDF
长三角新质生产力涌现的动态识别与驱动因子捕捉——基于多时点SNA与QCA分析
8
作者 朱富显 徐晓莉 +1 位作者 李瑞雪 童乔莉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5-77,共13页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2013年、2017年、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例,运用多时点SNA与QCA探究长三角地区城市新质生产力的演变格局与异质性驱动路径。研究发现:首先,长三角地区新质生产力网络密...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2013年、2017年、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例,运用多时点SNA与QCA探究长三角地区城市新质生产力的演变格局与异质性驱动路径。研究发现:首先,长三角地区新质生产力网络密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关联度逐渐增强且趋于稳定,空间上逐步形成以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南京为核心的联系网络;其次,个体中心性分析表明中心城市仍然存在新质生产要素层面的虹吸效应,进一步用多时段QCA抓取了数字政策、科技人才、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数字金融五大要素促进城市新质生产力的多样化组态;最后,通过对比三个时段间组态演化发现,科技人才和数字金融在各时段内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余驱动因子也在各时段组态中展现出异质性驱动作用。研究为捕捉区域视角下新质生产力的演化规律,深化对各时段长三角新质生产力多重因素间复杂互动的认识,以及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长三角 多时点SNA 组态分析 多时段QCA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长三角一体化:时代价值与内在机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占智勇 徐政 宁尚通 《产业经济评论》 CSSCI 2024年第4期50-61,共12页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的重大区域战略,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探索与实践。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区域发展点燃科技创新动力,开创长三角产业升级新思路,提供区域内就业新的增长极,推动区域内智慧城市...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的重大区域战略,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探索与实践。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区域发展点燃科技创新动力,开创长三角产业升级新思路,提供区域内就业新的增长极,推动区域内智慧城市建设。新质生产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内在机理是整合优势资源提供市场要素支持,改善消费模式提供经济增长新动力,升级产业链指明产业发展新方向,发展绿色产业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表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速形成高效梯度产业分工体系——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推动合作共赢积极性——以人才培养为根基,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以空间优化为支撑,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数字经济为依托,驱动数实融合发展,从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长三角一体化 科技创新 区域协同发展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动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形成的逻辑机理与实践指向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政 占智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61,共12页
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区域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创新实践,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下促进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内涵、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立足我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现... 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区域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创新实践,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下促进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内涵、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立足我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现实实践,发现新质生产力在推动产业一体化过程中面临产业资源禀赋存有不足,创新网络效应暂未形成,人才集聚规模尚存差异,金融扶持力度普遍不足。新质生产力通过助推产业生产要素流通、技术进步迭代、生产效率跃升、数智化转型、人才规模增长等实现长三角区域内产业一体化发展。因此,需要促进核心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推动普惠金融发展,释放资本红利与黏合作用;优化要素配置融合,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新质人才规模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长三角产业一体化 人才聚集 资源禀赋 要素配置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及障碍因子分析
11
作者 程芬芬 钱迎龙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8-73,共6页
选取2011—2020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相关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耦合协调过程中的障碍因子。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 选取2011—2020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相关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耦合协调过程中的障碍因子。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程度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各地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皆从低水平耦合阶段上升到高水平耦合阶段,区域空间差异逐渐缩小;上海市和安徽省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水平始终处于交替领先位置,江苏省耦合协调水平前七年相对较低、之后差距逐渐缩小,浙江省耦合协调水平10年间提升最大;从准则层来看,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障碍因子分别为电信业务总量和规模以上工业研究开发项目数等,影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障碍因子分别为每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和城乡医疗差异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新型城镇化 长三角一体化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水平及动力因素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廷海 田慧 《大连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2-91,共10页
基于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协调发展机理,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综合评价指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模型和面板Tobit模型探究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耦合协调发展及动力因素。结果表明:从综合水平看,长三角城市... 基于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协调发展机理,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综合评价指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模型和面板Tobit模型探究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耦合协调发展及动力因素。结果表明:从综合水平看,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耦合度不断提升;从协调发展水平来看,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处于极度协调阶段,次中心城市处于高度协调阶段,边缘城市处于中度协调阶段;从相对发展度来看,中心城市上海及各省会城市为产业结构滞后状态,苏州、芜湖等城市为两系统同步发展状态,部分城市为新型城镇化滞后状态;从动力因素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是经济水平、市场化程度和地方财政分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省份间主要动力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结构 耦合协调 长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深化改革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基于传统经典经济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岷峰 窦博闻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78,共12页
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自实施以来已取得可喜的成绩。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体化战略目标不断提高,同时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体制与机制障碍依然是主要瓶颈。文章认为,在全面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 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自实施以来已取得可喜的成绩。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体化战略目标不断提高,同时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体制与机制障碍依然是主要瓶颈。文章认为,在全面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层次,必须重塑促进其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即通过深化改革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具体分析了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成就、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及其影响,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改革路径和措施,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长三角一体化 体制改革 区域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 科技创新 资源配置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区域差异与障碍因子
14
作者 杨方铭 刘满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0-34,共5页
文章构建了新质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其新质生产力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法分析其区域差异和来源,通过障碍度模型探究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长三角... 文章构建了新质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其新质生产力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法分析其区域差异和来源,通过障碍度模型探究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长三角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整体呈现连续上升趋势,形成了以上海市为起点向长江上游城市逐渐降低的“东高西低”分布格局;长三角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总体差异不断缩小,各区域间差异都呈现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是新质生产力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主要障碍因子是劳动资料,突出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能力、数字基础设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长三角地区 熵权TOPSIS法 Dagum基尼系数法
下载PDF
空间表征学习:对长三角新质生产力创新群落的研究及发现
15
作者 吴志强 赵刚 +3 位作者 周咪咪 徐浩文 刘治宇 朱予沫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5-79,共15页
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在引领新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构筑先进生产力质态中的重要地位。运用表征学习算法,针对长三角专利数据中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关联网络,发掘包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 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在引领新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构筑先进生产力质态中的重要地位。运用表征学习算法,针对长三角专利数据中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关联网络,发掘包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和新兴服务业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门类的典型创新群落,并通过与各城市自身结构的对比,解析以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1)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长三角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产业创新群落空间,典型空间形态有中心辐射式、条带均衡式和分片组团式等;(2)长三角趋于形成一个面向内陆的“E”字型产业创新群落高值连绵区域;(3)上海-苏州-无锡构成了一个“上苏锡”多产业复合创新群落的同质空间。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群落空间表征学习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新质生产力空间特征的认知,为构建高质量区域创新策源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空间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表征学习 新质生产力 产业创新群落 长三角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16
作者 李上康 陈泽伟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为准确测度长三角整体与各市的物流发展水平,构建了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采用DEA-BCC模型进行区域物流发展效率综合评价,然后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展开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并结合熵值法及波动性分析评价... 为准确测度长三角整体与各市的物流发展水平,构建了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采用DEA-BCC模型进行区域物流发展效率综合评价,然后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展开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并结合熵值法及波动性分析评价了长三角区域物流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不高,综合效率较低;DEA三大效率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但其波动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技术效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成为综合效率提升的主要推动力;观测期间,长三角各市物流效率呈小幅波动上升趋势;同时,长三角地区在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新发展格局需要,长三角各方亟待从基础设施、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服务链拓展等方面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长三角 物流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企业投资联系视角下长三角智慧城市群网络结构演化研究——以新基建企业为例
17
作者 蒙晓雨 沈丽珍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40,共8页
智慧城市群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新基建企业投资推动智慧城市群网络的形成。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基建企业投资数据运用连锁网络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探究2016—2021年长三角智慧城市群网络演化特征。研究发现:①新基... 智慧城市群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新基建企业投资推动智慧城市群网络的形成。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基建企业投资数据运用连锁网络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探究2016—2021年长三角智慧城市群网络演化特征。研究发现:①新基建企业投资行为的时空演化方面,受政策影响显著,投资规模波浪式增长,涉及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投资地点单一,跨区域强联系和高连通性城市多集聚在“门户型”城市。②基于投资联系的长三角智慧城市群网络演化方面,网络化趋势不断加强,层级性逐渐显著,格局从双核辐射网络演变为多核心网络化结构,都市圈空间形态初步显现,节点城市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多样性。③与传统城市群网络比较来看,智慧城市群网络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网络密度有待提升,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有待增强,次级核心城市“桥梁”作用不够显著,网络结构受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投资联系 新基建 智慧城市群 网络演化 长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及长三角方略
18
作者 杨颖 《商业经济》 2024年第3期132-134,141,共4页
随着逆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外部环境日趋严峻复杂,在新发展阶段要实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必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实现从“大国”市场经济向“富国”与“强国”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变。虽然加快建... 随着逆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外部环境日趋严峻复杂,在新发展阶段要实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必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实现从“大国”市场经济向“富国”与“强国”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变。虽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面临政府纵向治理、政府横向治理、规模企业垄断等诸多阻碍因素,但是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引领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突破,通过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寻求增长“极点”,再逐渐扩大“外溢”效应,最终实现全国大市场“联通”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全国统一大市场 长三角区域 政府治理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新质生产力在长三角海事执法协作中的应用
19
作者 张效萌 《中国海事》 2024年第6期35-37,共3页
结合区块链的基本概念及特性,提出了区块链技术在海事执法数据安全保障、跨部门数据共享、水上交通安全风险防控和水上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推动长三角海事数据资源要素上链与共享,助力长三角海事执法协作一体化。
关键词 区块链 新质生产力 海事执法 长三角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植物群落分布格局 被引量:25
20
作者 王雪宏 栗云召 +3 位作者 孟焕 董洪芳 郭岳 佟守正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21-1026,共6页
为阐明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植被群落的分布格局,以1996年后新淤积形成的湿地植被为研究对象,选取9个典型植被群落过渡带,测定分析其群落数量特征,以期能为更好的保护与管理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提供数据支持。调查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新生... 为阐明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植被群落的分布格局,以1996年后新淤积形成的湿地植被为研究对象,选取9个典型植被群落过渡带,测定分析其群落数量特征,以期能为更好的保护与管理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提供数据支持。调查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植被群落沿河向海的方向呈同心环状发展,呈现出较明显的条带状。自河岸向海岸,植物的耐盐性逐渐提高。草本植物自河岸、海岸向中心陆地演替,而木本植物则由中心陆地向河岸、海岸演替。物种丰富度及香农-威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自河岸向海岸,先升高后降低。土壤含盐量的变化与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这说明土壤含盐量是影响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植被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新生湿地 植被群落 分布格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