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Drama Enchants Audience with Elegant Charm
1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2000年第4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new drama Enchants Audience with Elegant Charm
下载PDF
Beijing Acclaims New Dance Drama on Folk Musician A Bing
2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2000年第1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Beijing Acclaims new Dance drama on Folk Musician A Bing
下载PDF
Merging Drama with Medical Education: Simulation in Learning Breaking Bad News Pre- and Post-Study
3
作者 Ruba M. Jaber Hana H. Abu-Hassan +4 位作者 Joyce Al Raie Ayman Tayseer Asma O. Alghzawi Hadeel H. Salameh Islam Massad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19年第7期620-628,共9页
Objective: Using simulation in medical education was introduced in the 17th century, applying different techniques. The introduction of using simulated patients (SP) was also of great importance in both learning and e... Objective: Using simulation in medical education was introduced in the 17th century, applying different techniques. The introduction of using simulated patients (SP) was also of great importance in both learning and evaluation processes. Aims: This current study aims at assessing medical students’ perception about the use of well-trained drama students from the school of Arts in simulated session of breaking bad news encounter. Study Design: This is a per- and post-test study. Methods: 112 students were asked to fill a pre-validated questionnaire, who trained from January 2017 till the end of July 2017 pre- and post-exposure to simulated clinical encounter, where one well trained senior drama student played the role of patient, one student played the doctor who would break the bad news (BBN), debriefing before the encounter, and discussion after took place. Another validated questionnaire was distributed after the encounter, to assess the students’ experienc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done using SPSS version 20. Results: Scores of all questions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after the simulation session (p-value Conclusion: Simulation encounter, using drama students who are well-trained in human grief reaction, making BBN learning more positive and effective, merging two faculties improved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both medical and Drama stud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ULATION drama Students BREAKING BAD newS Medical Education
下载PDF
Drama in the New Millennium
4
作者 Liu Yanqing 《ChinAfrica》 2011年第12期48-48,共1页
Nigerian playwright Femi Osofisan lands in China GEOGRAPHICALLY and culturally,there may seem to be a huge distance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But in Femi Osofisan’s opinion,the two also share many similarities.Both c... Nigerian playwright Femi Osofisan lands in China GEOGRAPHICALLY and culturally,there may seem to be a huge distance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But in Femi Osofisan’s opinion,the two also share many similarities.Both can identify with a feudal, aristocratic past,the fight for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the problems inherent in rapid moder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ma in the new Millennium
下载PDF
《有人将至》:“后戏剧”表演史脉络中的福瑟“新话剧” 被引量:1
5
作者 邓菡彬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01-110,共10页
诺奖得主中剧作家比例(相较于二战前)的显著下降,揭示了“表演转向”“后戏剧”等思潮背后的艺术生产现实。18世纪末至20世纪,西方表演史历经“文学戏剧”“后剧本”两个代际,现在此脉络中又出现了福瑟“新话剧”带来的新的可能性:它是... 诺奖得主中剧作家比例(相较于二战前)的显著下降,揭示了“表演转向”“后戏剧”等思潮背后的艺术生产现实。18世纪末至20世纪,西方表演史历经“文学戏剧”“后剧本”两个代际,现在此脉络中又出现了福瑟“新话剧”带来的新的可能性:它是“文学戏剧”的否定之否定,回归剧作家精确规定的剧本;又具“后剧本”时代解放演员身体动能和鼓励观众参与的进步性。《有人将至》的两个汉语演出版本(2010, 2021)为我们提供具身性入口来理解福瑟剧本“诗意极简”“特定模糊性”的特点:让演员和观众每个人“在高度个人化的层面上接受故事”,又被共时性地凝聚到音乐性的共同体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戏剧 新话剧 身体电 观众参与 诺贝尔文学奖
下载PDF
从高原向高峰抵进——新时代戏剧艺术发展概览
6
作者 宋宝珍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7期45-55,I0002,I0003,共13页
进入新时代以来,戏剧工作者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戏剧作品[1],由艺术高原向艺术高峰不断抵进。在历史剧创作中,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历史文献,出现了一批以古代历史和文人贤士为素材的戏剧,以此赓续优秀传统,弘扬民... 进入新时代以来,戏剧工作者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戏剧作品[1],由艺术高原向艺术高峰不断抵进。在历史剧创作中,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历史文献,出现了一批以古代历史和文人贤士为素材的戏剧,以此赓续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知古鉴今,推陈出新。在红色历史、革命题材戏剧创作中,表现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卓绝历程,塑造人民英雄。在现实题材戏剧创作中,以一大批主题性艺术作品书写当代传奇,追求现实诗意。在文学作品的戏剧改编中,有效实现了从文学到戏剧的转型,取得了良好的剧场效益。此外,“新空间”“云演艺”,科技赋能戏剧,在剧场艺术的呈现与传播途径的延展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戏剧创作 主题性 科技赋能
下载PDF
中国台湾新剧运动的发生及影响
7
作者 刘丽 《闽台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50-57,共8页
肇始于日本殖民时期的中国台湾新剧,既是传统戏曲向现代话剧的过渡阶段,剧本创作逐渐取代幕表制,不断革新剧场艺术,也是对中、日戏剧资源的转化,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堪称中国台湾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锋。蓬勃发展的民族运动加速... 肇始于日本殖民时期的中国台湾新剧,既是传统戏曲向现代话剧的过渡阶段,剧本创作逐渐取代幕表制,不断革新剧场艺术,也是对中、日戏剧资源的转化,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堪称中国台湾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锋。蓬勃发展的民族运动加速了新剧运动的兴起,借助“剧场”这一舞台,新剧运动以思想启蒙为已任,尝试寻求自由、平等、解放的路径,以其反殖民主义精神在中国台湾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时期 中国台湾新剧运动 剧场艺术 思想启蒙
下载PDF
新国族形象的想象与建构——20世纪中国红色戏剧知识分子形象的时代特征分析
8
作者 贾冀川 李瑞琪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纵观20世纪的中国红色戏剧,知识分子形象的呈现在不断流变。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政策和文艺政策的影响,红色戏剧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与历史现实中的知识分子地位形成了一种命运上的互文。从革命先锋、民族战士到被改造者,再到启蒙者,知... 纵观20世纪的中国红色戏剧,知识分子形象的呈现在不断流变。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政策和文艺政策的影响,红色戏剧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与历史现实中的知识分子地位形成了一种命运上的互文。从革命先锋、民族战士到被改造者,再到启蒙者,知识分子形象完成了在新国族形象中的自我形象的想象与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国族形象 中国红色戏剧 知识分子形象 想象 建构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教学改革探析
9
作者 李美容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8期27-38,共12页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文学+”教学改革,需要突出原典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核心学科素养,守正课程特性。为适应数字时代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戏剧影视学科交叉融合,建立跨媒介的大表达观,培...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文学+”教学改革,需要突出原典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核心学科素养,守正课程特性。为适应数字时代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戏剧影视学科交叉融合,建立跨媒介的大表达观,培养在不同媒介之间自由创作的人才。新文科建设要立足中国现实、体现中国特色,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要融入课程思政,服务于新文科建设建构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 戏剧影视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青春书写、平民演绎与新主流表达——新世纪以来丝绸之路题材电视剧的叙事新变
10
作者 吉平 郑博博 《新闻知识》 2024年第1期56-60,95,共6页
新世纪以来,丝绸之路题材的影视作品数量与质量稳步攀升,逐渐成为了当下影视圈中引人注目的新生力量。在新世纪之前,丝绸之路题材电视剧拘泥于宏大叙事的表达,叙事模式较为陈旧,叙事视角也相对单一,受众面较窄。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与社会... 新世纪以来,丝绸之路题材的影视作品数量与质量稳步攀升,逐渐成为了当下影视圈中引人注目的新生力量。在新世纪之前,丝绸之路题材电视剧拘泥于宏大叙事的表达,叙事模式较为陈旧,叙事视角也相对单一,受众面较窄。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语境的变迁,传统的丝绸之路题材电视剧已然不适合现代观众的欣赏趣味。面对这一情况,丝绸之路题材电视剧不断求新求变,与之前相比,新世纪以来的丝路题材电视剧叙事对象注重对青年群体的书写,叙事视角转向平民大众、叙事手法上也呼应着“新主流”范式的创作,呈现出了焕然一新的叙事面貌,已然成为输出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影像化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题材电视剧 青春书写 平民演绎 “新主流”表达
下载PDF
新世纪蒙古剧现实主题研究
11
作者 富荣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 2024年第3期112-120,共9页
2000年以来的蒙古剧创作关注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和群众心声,积极展现民族团结互助、共同发展与进步的美好景象。新世纪以来的蒙古剧在传统主题的基础上融入新的元素,在思想形态上呈现出多元化、深度化、时代化的特点... 2000年以来的蒙古剧创作关注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和群众心声,积极展现民族团结互助、共同发展与进步的美好景象。新世纪以来的蒙古剧在传统主题的基础上融入新的元素,在思想形态上呈现出多元化、深度化、时代化的特点。通过深入剖析社会现实、弘扬社会正能量以及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等方式,为蒙古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新世纪蒙古剧的时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蒙古剧 主题思想 现实主题
下载PDF
张彭春“现代化”戏剧思想研究
12
作者 高超 王晨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0-86,共7页
张彭春作为中国现代戏剧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对中国戏剧的“现代化”历程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张彭春的思想以先进、卓越、实效的现代性特征著称,主要涉足领域分别在教育实践、戏剧艺术和外交主张三个方面。对其戏剧艺术和思想内涵的... 张彭春作为中国现代戏剧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对中国戏剧的“现代化”历程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张彭春的思想以先进、卓越、实效的现代性特征著称,主要涉足领域分别在教育实践、戏剧艺术和外交主张三个方面。对其戏剧艺术和思想内涵的深入发掘,不仅可以洞察张彭春在教育实践思想方面的原初形态,同时也为张彭春个人思想体系和史学框架的系统性研究起到关键支撑作用。深入探寻张彭春戏剧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是还原其戏剧思想所处的“现代化”发生背景的必要条件;同时,张彭春戏剧实践所表露出的先进性、科学性、立体性等特征,正是张彭春戏剧思想的“现代化”的肌理逻辑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彭春 戏剧思想 “现代化” 南开新剧 戏剧教育
下载PDF
新主流电视剧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呈现与建构
13
作者 刘晓东 《艺术传播研究》 2024年第1期121-127,共7页
国家形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征,这一点已成为全球共识。文艺作品对塑造国家形象的功用巨大。新主流电视剧所建构的丰富、立体且兼具写实质感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发展历程与成就的生动剪影。而研究其样态呈现及建构路径,... 国家形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征,这一点已成为全球共识。文艺作品对塑造国家形象的功用巨大。新主流电视剧所建构的丰富、立体且兼具写实质感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发展历程与成就的生动剪影。而研究其样态呈现及建构路径,则既要基于文化强国战略对当下电视剧创作展开考察,也要尝试针对电视剧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传播效能的具体实践做出梳理。同时,面对当前复杂变幻的国际局势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新主流电视剧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在表意方式的更新、想象边界的建立等方面亦存在提升空间,值得继续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主流电视剧 国家形象 理念新释 新塑经典
下载PDF
新主流电视剧的类型探索与时代呈现——以电视剧《星星的故乡》为例
14
作者 马明凯 《民族艺林》 2024年第3期80-87,共8页
《星星的故乡》通过多维度的角色塑造和情节设计,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展现了深沉厚重的社会责任感,反映了时代变迁与社会进步,是新主流电视剧的最新探索。该剧以现实主义精神描摹了宁夏葡萄酒的发展历史,塑造了一批履职尽责的优秀... 《星星的故乡》通过多维度的角色塑造和情节设计,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展现了深沉厚重的社会责任感,反映了时代变迁与社会进步,是新主流电视剧的最新探索。该剧以现实主义精神描摹了宁夏葡萄酒的发展历史,塑造了一批履职尽责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展现了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宁夏人民群像;通过深挖宁夏本身的地域特色、描摹戈壁滩上的葡萄酒奇迹、展现两代人接续奋斗等方式,构建出传奇性的叙事特色;利用高密度叙事和强戏剧冲突、立体人物塑造、瑰丽的视觉图谱呈现、青春叙事话语建构等方式,对新主流电视剧的类型创造进行了大量摸索。可以说,《星星的故乡》吸纳了同类作品的有益创作经验,同时立足时代特色、地域特色、题材特色等,做出了新的影像尝试,这既丰富了新主流电视剧的类型图谱,也为宁夏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电视剧创作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星的故乡》 新主流电视剧 类型探索
下载PDF
以“紫色传奇”勾勒新西部电视剧的文化之美——评电视剧《星星的故乡》
15
作者 艾志杰 《民族艺林》 2024年第3期73-79,共7页
电视剧《星星的故乡》以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为叙事核心,深刻透视新西部电视剧的突破与创新。剧集在展现产业崛起的同时,巧妙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既彰显了“守正”的坚持,又体现了“创新”的勇气。在剧情的“... 电视剧《星星的故乡》以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为叙事核心,深刻透视新西部电视剧的突破与创新。剧集在展现产业崛起的同时,巧妙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既彰显了“守正”的坚持,又体现了“创新”的勇气。在剧情的“扬”与“抑”之间,观众能深刻领略到中国葡萄酒人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该剧不仅是对贺兰山“紫色传奇”的生动诠释,更是对新西部电视剧创作路径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星的故乡》 新西部电视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电视剧中现实主义的四种范式
16
作者 王一川 《民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2期112-119,共8页
新时代中国电视剧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出现了四种表达范式:日常型现实主义、理想型现实主义、奇观型现实主义和汇通型现实主义。这展现出当前中国电视剧中现实主义的坚韧度和拓展力。其坚韧度在于其日常型现实主义和理想型现实主义作为主... 新时代中国电视剧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出现了四种表达范式:日常型现实主义、理想型现实主义、奇观型现实主义和汇通型现实主义。这展现出当前中国电视剧中现实主义的坚韧度和拓展力。其坚韧度在于其日常型现实主义和理想型现实主义作为主导型范式都在新时代延续下来并呈现出表现力和影响力。其拓展力表现在奇观型现实主义和汇通型现实主义旺盛生长,它们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加速发展和作用显著的现实主义的新兴范式,有望给后世留下有里程碑意义的传世之作。还需注意的是,在这四种范式中,现实主义精神在同中国式心性论传统的交融中产生了新颖的化合效应,这导致中国式心性现实主义范式成熟之作的涌现,进而在其中出现了两种新形态,即在个体心结深描上迈步和塑造具有现代君子式人格风范的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 现实主义范式 新形态 心性现实主义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戏剧教育专业的策略求变与融合发展——基于“时态”和“语态”的专业研究
17
作者 谢亚轩 郭晓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3-90,共8页
戏剧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本科阶段艺术学门类下的特设专业之一,将戏剧学相关理论、实践思路与教育学领域相交织,诞生出了仍然处于“跨学科”状态中的专业人才培养轸域。以“美育”为最终指向的戏剧教育亟需专业概念的清晰界定,并取得以严... 戏剧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本科阶段艺术学门类下的特设专业之一,将戏剧学相关理论、实践思路与教育学领域相交织,诞生出了仍然处于“跨学科”状态中的专业人才培养轸域。以“美育”为最终指向的戏剧教育亟需专业概念的清晰界定,并取得以严谨研究方法与丰沛知识群作为填充的学科化发展。随着近年来新文科建设的推进,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融合发展的态势渐趋显著,这既为处于艺术与教育学交叉前端的戏剧教育专业提供了历史优势,也为其形成新方法、广拓学科版图提出了挑战。以戏剧教育本科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形态学界定与专业内部各培养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要求,从发展立场、专业价值和时代环境三方面阐述戏剧教育专业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教育 教育戏剧 新文科 形态指认 培养方案 数智时代
下载PDF
论冯梦龙改编张凤翼《灌园记》的缘由与得失
18
作者 李兰兰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8-30,共13页
冯梦龙改编张凤翼《灌园记》为《新灌园》,原因有三:冯梦龙儒士经历和文学家身份的影响使其十分注重剧作忠孝志节的思想和文本情理结构的贯通;《灌园记》在明末具有广泛的观众基础和市场空间,但在文学性和道德性上具有明显缺陷,难以继... 冯梦龙改编张凤翼《灌园记》为《新灌园》,原因有三:冯梦龙儒士经历和文学家身份的影响使其十分注重剧作忠孝志节的思想和文本情理结构的贯通;《灌园记》在明末具有广泛的观众基础和市场空间,但在文学性和道德性上具有明显缺陷,难以继续流播;晚明社会崇尚戏曲教化功能,反对不合礼法的描写。受此影响冯梦龙对《灌园记》进行改动。改编后的《新灌园》弥补了原剧的不足,使其成为符合道德要求和时代审美的作品。但也招致《新灌园》过于强调教化主题、对原作改动过大、更偏重舞台表演的质疑。综合各种评价,冯梦龙的改编“得”多于“失”,《新灌园》的存在依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研究 《新灌园》 张凤翼 《灌园记》 戏曲改编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歙县地戏传播价值及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文文 朱婉清 《铜陵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5-88,共4页
随着数字化新媒体的盛行,依托于传统媒体口语相传的歙县地戏,因受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其传播环境面临着淘汰危机。分析歙县地戏的传播价值需系统了解其传播内容与结构程式,完善传播路径需深入探究其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优势与发展机... 随着数字化新媒体的盛行,依托于传统媒体口语相传的歙县地戏,因受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其传播环境面临着淘汰危机。分析歙县地戏的传播价值需系统了解其传播内容与结构程式,完善传播路径需深入探究其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优势与发展机遇、劣势与发展障碍。从歙县地戏的社会教化与凝聚价值、艺术审美与文化传承价值等角度出发,探究构建新媒体传播模式的价值、探索符合实际且有效的传播路径,以期达到快捷、广泛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歙县地戏 传播价值 路径
下载PDF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与四十年代延安戏剧改革运动
20
作者 柴建才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09-115,共7页
毛泽东是40年代延安戏剧改革运动的倡导者,他以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来指导延安时期的秦腔、平剧及秧歌剧改革为现实政治服务。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倡导的戏剧改革运动不仅正确处理了解放区文艺发展中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而且有效解决了文艺为工... 毛泽东是40年代延安戏剧改革运动的倡导者,他以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来指导延安时期的秦腔、平剧及秧歌剧改革为现实政治服务。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倡导的戏剧改革运动不仅正确处理了解放区文艺发展中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而且有效解决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问题,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实践,为未来新中国戏剧现代戏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文化观 延安戏剧改革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