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nconventional tight oil reservoir (10^(9) t): A case study of Upper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NE China
1
作者 Li-zhi Shi Zhuo-zhuo Wang +4 位作者 Zhan-tao Xing Shan Meng Shuai Guo Si-miao Wu Li-yan Luo 《China Geology》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1-62,共12页
The Daqing exploration area in the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among which the total resources of tight oil alone exceed 109 t and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r... The Daqing exploration area in the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among which the total resources of tight oil alone exceed 109 t and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resource base of Daqing oilfield.After years of exploration in the Qijia area,Songliao Basin,NE China,tight oil has been found in the Upper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To work out tight oil’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taking tight oil in Gaotaizi oil layers of the Upper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nconventional tight oil in Gao3 and Gao4 layers of the Qijia area,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well drilling journey,well logging,and test.It is that three sets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K2qn1,K2qn2+3,and K2n1)develop in the examined area,and exhibit excellent type I and II kerogens,high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and moderate maturity.The reservoir is generally composed of thin-bedded mudstone,siltstone,and sandstone,and presents poor porosity(average 8.5 vol.%)and air permeability(average 4 mD).The main reservoir space primarily includes intergranular pores,secondary soluble pores,and intergranular soluble pores.Three types of orifice throats were identified,namely fine throat,extra-fine throat,and micro-fine throat.The siltstone is generally oil-bearing,the reservoirs with slime and calcium become worse oil-bearing,and the mudstone has no obvious oil-bearing characteristics.The brittleness indices of the sandstone in the tight oil reservoir range from 40%to 60%,and those of the mudstone range from 40%to 45%,indicating a better brittleness of the tight oil reservoir.Based on the study of typical core hole data,this paper give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tight oil and establishes a tight oil single well composite bar chart as well as the initial evaluation system with the core of properties in the tight oil reservoir.This study has theore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for tight oil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in the Qijia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Tight oil Thin-bedded mudstone-siltstone-sandstone reservoir Qijia area Qingshankou Formation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songliao basin Daqing oilfield
下载PDF
New Progress of Oil and Gas Research in the Tonghua Area, East of the Songliao Basin 被引量:2
2
作者 WANG Dandan ZHOU Xingui +4 位作者 LI Shizhen ZHANG Wenhao LIU Weibin DONG Qingshui MENG Yuanl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1507-1508,共2页
The Tonghua region in the east of the Songliao Basin is a high-risk and blank area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The unrevealed key problems including the growth of source rocks,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otential and oil a... The Tonghua region in the east of the Songliao Basin is a high-risk and blank area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The unrevealed key problems including the growth of source rocks,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otential and oil and gas source and the low exploration degree have constrained the further study of petroleum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exploration deployment. Based on outcrop and core observations, geological section survey, trench exploration, high-precision gravity and magnetism and geological survey wells, this work discussed the bas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main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otential and the oil and gas sour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ea WELL ROCK new Progress of Oil and Gas Research in the Tonghua area East of the songliao basin
下载PDF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rvoir diagenesis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Lower Cretaceous Yingcheng Formation of Dongling,Changling fault depression,Songliao Basin,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1
3
作者 Yun-qian Lu You-lu Jiang +2 位作者 Wei Wang Jian-feng Du Jing-dong Liu 《China Geology》 2020年第2期247-261,共15页
The Lower Cretaceous Yingcheng Formation in the southern Songliao Basin is the typical tight oil sandstone in China.In order to better predict the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in the Lowe... The Lower Cretaceous Yingcheng Formation in the southern Songliao Basin is the typical tight oil sandstone in China.In order to better predict the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in the Lower Cretaceous Yingcheng Formation,Songliao Basin,Northeast China,the diagenesis and porosity ev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suite of petrographic and geochemical techniques including thin section analysis,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mercury intrusion and fluid inclusion analysis,on a set of selected tight sandstone samples.Combined with the histories of burial evolution,organic matter thermal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charge,the match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rvoir porosity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history is analyz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characterized of being controlled by deposition,predominated by compaction,improved by dissolution and enhanced by cementation.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eriod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suite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history,microfluorescence determination an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echnology.According to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the inclusions and the history of burial evolution,Yingcheng Formation has mainly two phase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The first phase of oil and gas is charged before the reservoir is tightened,the oil and gas generated by Shahezi source rocks enter the sand body of Yingcheng Formation,influenced by the carrying capability of sand conducting layer,oil and gas is mainly conducted by the better properties and higher connectivity sand body and enriched in the east,which belongs to the type of densification afte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The second phase of oil and gas charge after densification,which belongs to the type of densification before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genetic evolution Fluid inclusion Porosity recovery Reservoir quality Hydrocarbon charging periods Dongling area Oil-gas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songliao bas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区青山口组地热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
4
作者 杜先利 王泓博 +6 位作者 赵容生 季辉 朱焕来 代登亮 王颖 李迎九 肖红平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5,共14页
位于长岭凹陷鞍部的大情字井地区水热型地热资源丰富,其中储层温度较高、岩性好、含水量高的青山口组是最佳热储层,因此,阐明地热水的成因模式对于该区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青山口组7口井地热水样的水化学测试,... 位于长岭凹陷鞍部的大情字井地区水热型地热资源丰富,其中储层温度较高、岩性好、含水量高的青山口组是最佳热储层,因此,阐明地热水的成因模式对于该区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青山口组7口井地热水样的水化学测试,结合收集的8组氢氧同位素数据,研究了目标区地热水的来源及混合过程,并分析了成因模式。结果表明,青山口组地热水主要为部分平衡的Cl^(-)Na型流体,补给来源为长白山地区的大气降水和原生沉积水,补给高程为2347~2370 m;通过2210~3470 m的循环吸热过程形成现今温度为81.25~112.80℃的地热流体存储于半开放体系的青山口组碎屑岩储层中。另外,研究区NE、NW向2组断裂系统是地热流体循环的主要导水通道,地热流体在深循环过程中与围岩矿物发生水岩反应,碳酸盐岩及硅酸盐矿物的溶解,形成了以Na^(+)、Cl^(-)和HCO^(-)3离子为主的地热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大情字井地区 地热水 水化学特征 成因模式 地热储层 碎屑岩储层
下载PDF
基于松辽盆地南部地震剖面中地质信息的砂岩型铀矿找矿预测方法研究
5
作者 刘鑫 姜山 +2 位作者 高天栋 宁君 马树松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22-539,共18页
砂岩型铀矿勘查队伍在进行铀矿勘查的过程中收集了大量勘查区内地震剖面,部分地震剖面中隐藏的地质信息未得到充分发掘,文章从地质、物探相结合的研究视角,依托历年铀矿勘查工作经验对收集的地震剖面进行综合分析和二次开发利用,提高地... 砂岩型铀矿勘查队伍在进行铀矿勘查的过程中收集了大量勘查区内地震剖面,部分地震剖面中隐藏的地质信息未得到充分发掘,文章从地质、物探相结合的研究视角,依托历年铀矿勘查工作经验对收集的地震剖面进行综合分析和二次开发利用,提高地震资料利用率,进一步发挥地震资料在砂岩型铀矿勘查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在地震剖面中识别构造、沉积等要素,将各类要素投影至平面图中进行叠合并筛选,进而确定铀成矿有利部位。该找矿预测方法综合反转与走滑构造预测成果、辫状河砂体预测成果、削截不整合预测成果、隆起构造预测成果、洼地预测成果,以岩性地化环境作为控制性指标,结合周围钻孔单孔、连孔信息,实现对铀成矿有利砂体的预测。文章提出松辽盆地南部坳陷期沉积地层处于右旋走滑构造背景下,走滑断裂的局部地区形成挤压应力场造成反转构造,进而形成了古隆起,这一过程同时伴生形成拉伸应力场,进而形成了深洼地,古隆起和深洼地之间过渡带形成一系列发育辫状河的山间河谷地形,应力场的转换形成一系列不整合界面和局部隆起构造,控制了铀矿化的具体位置,其能否最终形成富矿体取决于该具体位置是否处于氧化—还原的过渡带。文章预测了13片外围铀成矿潜力较大且可供下一步钻探工程查证的砂体,预测结果与部分外围铀矿体位置一致,在其中两片有利砂体附近勘查发现两处铀矿产地。文中基于地震剖面中地质信息的找矿预测方法对铀矿找矿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铀矿找矿 地震剖面 成矿要素预测
下载PDF
含煤地层铝-镓共生成矿的构造沉降制约及镓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辉 冯明申 +6 位作者 李聪聪 崔胜 许将 陈瑞莉 范玉海 陈香菱 贺小元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77-691,共15页
【研究目的】开展有利于铝-镓共生的聚煤盆地类型、部位及层位预测。【研究方法】首先,通过铝-镓元素共生关系和聚煤盆地中煤-铝共生关系,以铝为纽带,探讨煤-铝-镓三者的耦合关系;继而通过不同类型聚煤盆地的聚煤强度差异,结合铝矿时空... 【研究目的】开展有利于铝-镓共生的聚煤盆地类型、部位及层位预测。【研究方法】首先,通过铝-镓元素共生关系和聚煤盆地中煤-铝共生关系,以铝为纽带,探讨煤-铝-镓三者的耦合关系;继而通过不同类型聚煤盆地的聚煤强度差异,结合铝矿时空分布特征,开展有利于铝-镓共生的聚煤盆地类型及层位的讨论;最后,从含煤岩系沉积期构造-沉积作用入手,结合煤中镓测试数据,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开展含镓有利区预测。【研究结果】在诸多聚煤盆地类型中,大型稳定克拉通盆地的聚煤强度高,铝(镓)成矿作用也明显强;华北石炭纪—二叠纪煤中镓最优,华南晚二叠世次之,北方早中侏罗世最低;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的蒲白矿区煤中镓含量水平相对较高,底部煤层中镓的含量一般超过30μg/g,其次是铜川矿区各煤层,煤中镓加权平均值为28μg/g,黄陇侏罗纪煤田各矿区中部分样品镓含量超过30μg/g,其中顶部的2号煤层附近镓含量相对最高,镓元素主要富集在煤层顶底板及其夹矸中,煤层本身镓含量较低;最终预测了4处找镓有利区。【结论】煤与铝(镓)间具有基本相同的成矿背景和密切相关的成矿条件,决定了含煤岩系中煤-铝-镓共生的内在成生联系和耦合关系,可构成煤-铝-镓同生成矿系列;不同类型、不同时代的聚煤盆地因基底稳定性和成盆机制的差异,既造成了聚煤强度的差异性,又控制了铝-镓富集程度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铝-镓同生 成矿条件 聚煤盆地类型 镓有利区 矿产勘查工程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
下载PDF
海上新区油气勘探突破典型案例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石磊 李富恒 +1 位作者 郭元岭 李志 《石油科技论坛》 2023年第1期77-85,共9页
随着陆地勘探程度越来越高,获得大发现的难度越来越大,油气勘探向海域拓展是大势所趋,加快海域新区突破、实现资源有序接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重点剖析了渤海湾盆地秦皇岛32-6油田、黎凡特盆地塔马尔气田两个海域大发现的勘探历... 随着陆地勘探程度越来越高,获得大发现的难度越来越大,油气勘探向海域拓展是大势所趋,加快海域新区突破、实现资源有序接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重点剖析了渤海湾盆地秦皇岛32-6油田、黎凡特盆地塔马尔气田两个海域大发现的勘探历程,梳理每个勘探阶段的指导思想、部署思路及做法,探讨制约突破发现的因素及推动勘探突破的地质认识转变和思想革新。研究显示,盲目跟风追热点、未找到适合的理论指导制约了渤海湾油田发现;客观分析成藏特征,转变思路,以新近系为主要目的层,以生烃凹陷包围的隆起区及其倾没带为主要勘探方向,推动了秦皇岛32-6油田大发现。黎凡特盆地塔马尔气田的发现则归因于储层物源和低成熟生物气的新认识及较高的勘探投入。研究认为,摸清成藏规律是推动大发现的内在动因,尤其是深海前沿领域勘探;关键成藏要素的颠覆性认识是突破关键,保证持续稳定的勘探投入是推动海域新区突破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新区 秦皇岛32-6油田 黎凡特盆地 塔马尔气田 勘探突破 勘探启示
下载PDF
胶莱盆地南缘高家宅科地区短波红外光谱特征及金多金属矿勘查指示意义
8
作者 唐名鹰 陈建 +5 位作者 邹占春 孙丽莎 何宗围 李双飞 郑成龙 丁文洁 《山东国土资源》 2023年第5期17-26,共10页
胶莱盆地南缘沿五莲-青岛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目前已发现大量的金铅锌多金属矿床(点),除典型的隐爆角砾岩型五莲七宝山金铜矿外,其余各矿床沿断裂发育,以石英脉型矿化为主,均显示热液矿床特征。高家宅科地区已发现的金铅锌多金属矿点... 胶莱盆地南缘沿五莲-青岛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目前已发现大量的金铅锌多金属矿床(点),除典型的隐爆角砾岩型五莲七宝山金铜矿外,其余各矿床沿断裂发育,以石英脉型矿化为主,均显示热液矿床特征。高家宅科地区已发现的金铅锌多金属矿点,分布在以高岭断裂为主的NNW—近SN向断裂中,但基于成矿规律及成矿作用等认识的不足,该地区找矿工作进展缓慢。本次研究通过短波红外光谱测量,在该地区识别出以伊利石、白云母、绿泥石、高岭石、蒙脱石和菱铁矿为主的蚀变矿物,以面积性绢云母蚀变为主(伊利石+白云母)。绢云母矿物高IC值和低Pos2200吸收峰值分布区域均与区内NNW—近SN向断裂和绢英岩化蚀变带具良好的相关性。结合已有成矿事实,认为区内以高岭断裂为主的NNW—近SN向断裂更靠近热液中心,同时,绢英岩化蚀变带中异常的高IC值和极低的Pos2200吸收峰值分布区域,同样具成矿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红外光谱 金多金属矿 勘查指示意义 胶莱盆地南缘 高家宅科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及外围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的特征 被引量:68
9
作者 张永生 王延斌 +5 位作者 卢振权 王俊涛 苏奎 樊馥 曹洁 曾艳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4-220,共7页
松辽盆地及外围地区晚古生代构造层因长期以来被视为中—新生代盆地的变质褶皱"基底"而受到油气勘探界的忽略。近4年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结果表明,本区上古生界除局部遭受不同程度的动力接触变质或热力变质外,并没有发生区... 松辽盆地及外围地区晚古生代构造层因长期以来被视为中—新生代盆地的变质褶皱"基底"而受到油气勘探界的忽略。近4年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结果表明,本区上古生界除局部遭受不同程度的动力接触变质或热力变质外,并没有发生区域变质作用。初步查明本区石炭系—二叠系在区域上分布4套烃源岩,自上而下为:上二叠统(林西组、索伦组)、中二叠统(哲斯组、吴家屯组)、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本巴图组、阿木山组)和下石炭统(白家店组、红水泉组)。其中上二叠统和中二叠统中的暗色泥岩单层最大厚度达百余米、累计厚度达数百米至千余米,区域分布广,依据有机地球化学主要指标(有机碳、成熟度、干酪根类型),综合评价为中等—好烃源岩,是本区上古生界2套区域主力生烃层系,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远景,可望构成松辽及外围地区油气勘探战略接替新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及外围地区 石炭系-二叠系 烃源岩 油气勘探 新层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及外围上古生界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10
作者 任收麦 乔德武 +5 位作者 张兴洲 刘永江 王楠 孙跃武 唐振兴 崔永谦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7-204,共8页
松辽盆地及外围上古生界油气地质研究和勘探程度均较低,资源前景广阔。通过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工作,第一阶段针对石炭系和二叠系,开展前期的盆地评价和战略选区,实施少量的地球物理勘查和科探井工程等实物工作量,围绕古生界构造演化、地... 松辽盆地及外围上古生界油气地质研究和勘探程度均较低,资源前景广阔。通过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工作,第一阶段针对石炭系和二叠系,开展前期的盆地评价和战略选区,实施少量的地球物理勘查和科探井工程等实物工作量,围绕古生界构造演化、地层和岩相古地理、有效烃源岩以及可能的油气远景区等方面,研究盆地深部晚古生代盆地性质,揭示在新的构造体制下不同构造阶段盆地的演化规律,基本查明松辽盆地及外围上古生界的分布、厚度、岩性、岩相特征,开展烃源岩的时效性、原型盆地恢复与重建、构造演化历史和有利成藏条件研究,提出有利远景区,供企业进一步勘探验证,这对发展和创新石油地质理论,实现松辽盆地及外围油气勘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油气资源 勘探 战略 选区
下载PDF
松辽盆地外围新区、新层系——油气基础地质调查进展与认识 被引量:76
11
作者 陈树旺 丁秋红 +5 位作者 郑月娟 李永飞 张健 王杰 方慧 钟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47-1158,共12页
以"开辟新区、探索新层系"为目的,基于野外地质调查、非震物探剖面测量、地质井钻探等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阐述了松辽盆地外围大面积火山岩覆盖区龙江、突泉、扎鲁特、林西、乌兰盖等油气新区的发育状况及中、下侏罗统和上二叠... 以"开辟新区、探索新层系"为目的,基于野外地质调查、非震物探剖面测量、地质井钻探等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阐述了松辽盆地外围大面积火山岩覆盖区龙江、突泉、扎鲁特、林西、乌兰盖等油气新区的发育状况及中、下侏罗统和上二叠统等主要生烃层系的发育;认为突泉盆地中、下侏罗统泥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盆地生、储、盖系列完整,有望成为松辽盆地外围侏罗统油气、新层系勘探突破的远景盆地。依据暗色泥页岩分布范围、沉积厚度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论述了研究区晚二叠世林西组的页岩气资源前景。松辽盆地西缘地区的中、下侏罗统和上二叠统将成为油气新区、新层系调查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新区、新层系 中、下侏罗统 上二叠统 松辽盆地外围
下载PDF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沉积特征与油气资源 被引量:138
12
作者 张兴洲 周建波 +2 位作者 迟效国 王成文 胡大千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9-725,共7页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的构造属性一直被认为是海西期褶皱带或碰撞造山带,长期以来它被作为中、新生代盆地的变质结晶基底成为油气勘查的禁区。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各地块在500 Ma左右发生一次重要的陆壳固结事件;泥盆-早石炭世东北...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的构造属性一直被认为是海西期褶皱带或碰撞造山带,长期以来它被作为中、新生代盆地的变质结晶基底成为油气勘查的禁区。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各地块在500 Ma左右发生一次重要的陆壳固结事件;泥盆-早石炭世东北各地块沿嫩江-扎赉特一线拼合形成统一的复合地块(佳木斯-兴蒙地块)。晚古生界是复合地块基底之上的第一个具有区域性分布的准盖层沉积;晚古生界以海相沉积为主,化石丰富,保存完好,岩石没有遭受区域变质作用,其主体处于高级成岩阶段;大面积分布的花岗岩主体形成于中生代(220-180 Ma),而不是海西期。岩相古地理特征显示,晚石炭-二叠纪沉积环境是一个规模巨大、南与古亚洲洋相连的海相沉积盆地,以松辽和二连为代表的中、新生代裂谷盆地是在晚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背景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晚古生界不是松辽盆地和二连盆地的变质结晶基底,它们是一种叠合盆地关系。鉴于晚古生界潜在的烃源岩发育和叠合盆地特点,东北地区晚古生界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应成为深部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新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晚古生界 叠合盆地 油气新层系
下载PDF
松辽南部大情字井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控油作用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李建忠 杨涛 +1 位作者 王立武 江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根据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地区的三维地震和钻探资料,分析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控油作用。该地区发育北东和北西向两组断裂系统,其中北东向的中央断裂带是具有左行走滑性质的基底主断裂,控制北北西和北西向次级断层发育。中央断裂带以西发育... 根据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地区的三维地震和钻探资料,分析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控油作用。该地区发育北东和北西向两组断裂系统,其中北东向的中央断裂带是具有左行走滑性质的基底主断裂,控制北北西和北西向次级断层发育。中央断裂带以西发育3条北西向浅层断裂带,呈垒堑相间的构造格局;中央断裂带以东浅层断层不发育,为西南倾的平缓斜坡带。断裂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控制着局部构造圈闭的形成并为岩性圈闭提供侧向遮挡条件。中央断裂带通过控制其两侧断层发育程度和变形样式控制油气分布总体特征:其以西地区以构造及构造 岩性油藏为主,油气分布于3个断垒带;以东地区以岩性油藏为主,大面积含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长岭凹陷 大情字井地区 断裂构造 岩性油藏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油藏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18
14
作者 毛超林 赵占银 +2 位作者 马玉天 宋立忠 刘珂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5年第6期1-5,37,共6页
在松辽盆地南部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已发现的岩性圈闭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目前松南共发现6种岩性油气藏类型: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砂岩透镜体岩性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断层—岩性油气藏、水动力圈闭油... 在松辽盆地南部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已发现的岩性圈闭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目前松南共发现6种岩性油气藏类型: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砂岩透镜体岩性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断层—岩性油气藏、水动力圈闭油气藏及泥岩裂缝油气藏。通过总结,认为松南岩性油气藏具备5条成藏规律,还有近10×108t的勘探潜力,下一步的勘探重点仍然是西部、西南及东南三大沉积体系的前缘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岩性油气藏 分布规律 勘探潜力 沉积体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海相烃源岩系发育特征与勘探新领域 被引量:34
15
作者 郭彦如 赵振宇 +5 位作者 张月巧 徐旺林 包洪平 张延玲 高建荣 宋微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39-951,1068,共14页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已进入储量发现高峰期,围绕延长组烃源岩的石油资源和来自上古生界煤系地层的天然气资源基本探明。随着盆地油气勘探的深入,急需寻找新的油气勘探接替领域。研究认为,古老海相烃源岩发育2套:即中上奥陶统海相碳酸...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已进入储量发现高峰期,围绕延长组烃源岩的石油资源和来自上古生界煤系地层的天然气资源基本探明。随着盆地油气勘探的深入,急需寻找新的油气勘探接替领域。研究认为,古老海相烃源岩发育2套:即中上奥陶统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系和中上元古界海相碎屑岩烃源岩系。中上奥陶统海相烃源岩在不同海域有不同的特征。中奥陶统海相烃源岩发育于盆地东部华北海台内盐坳周边,以泥灰岩为主,单层厚度薄,但层系多,有机质丰度差—中等,高成熟度,有规模生烃潜力,对奥陶系盐下自源气藏有重要贡献。上奥陶统海相烃源岩主要发育于盆地西部和南部"L"型秦祁海槽斜坡相带,以泥页岩、泥灰岩为主,有机质丰度中等,累计厚度大,在天环凹陷上达到高—过成熟生气阶段,分布范围有限,在盆地西缘逆冲带上盘处于成熟生油阶段,生烃潜力较大。而中上元古界海相泥岩烃源岩系在邻区为有效烃源岩,以泥板岩为主,厚度大,有机质丰度中等,高过成熟度。在盆地本部甘陕裂陷槽新钻井中也有部分揭示。围绕2套海相烃源岩系分布的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和中上元古界深层海相层系是未来天然气勘探的2个新领域,其中5个有利勘探区带天然气勘探潜力大,有望形成天然气勘探接替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海相烃源岩 碳酸盐岩 资源潜力 勘探新领域
下载PDF
松辽盆地新生界生物气聚集及成藏条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顺 冯志强 +3 位作者 林春明 张海燕 吕茜 王佰常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22,共5页
对松辽盆地新生界地质环境的研究表明 ,高的地温场、滞留区的缺氧还原环境、第四系和第三系大安组适合的水介质矿化度和pH值以及丰富的腐殖型有机质 ,有利于生物气的形成。河流、湖泊相沉积环境和良好的区域盖层及后期微弱的构造运动形... 对松辽盆地新生界地质环境的研究表明 ,高的地温场、滞留区的缺氧还原环境、第四系和第三系大安组适合的水介质矿化度和pH值以及丰富的腐殖型有机质 ,有利于生物气的形成。河流、湖泊相沉积环境和良好的区域盖层及后期微弱的构造运动形成平缓的构造起伏有利于生物气聚集成藏。根据盖层、第四系和第三系大安组气源岩的分布特征 ,预测大庆长垣以西及南部大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新生界 生物气 成藏条件 育利区带 勘探潜力
下载PDF
松辽盆地生油门限重新厘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39
17
作者 卢双舫 李娇娜 +7 位作者 刘绍军 冯子辉 李景坤 霍秋立 王雪 薛海涛 李吉君 申家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6-173,共8页
对松辽盆地滨北地区、主力烃源岩区(齐家-古龙凹陷和三肇凹陷)、主力烃源岩层(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青二段-青三段)成烃转化率-埋深关系曲线及R0-埋深关系曲线进行了系统分析,重新厘定盆地生油门限深度。结果表明,松辽盆地主... 对松辽盆地滨北地区、主力烃源岩区(齐家-古龙凹陷和三肇凹陷)、主力烃源岩层(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青二段-青三段)成烃转化率-埋深关系曲线及R0-埋深关系曲线进行了系统分析,重新厘定盆地生油门限深度。结果表明,松辽盆地主力烃源岩的生油门限深度可能为1400~1700m,而不是过去认为的1200m左右。生油门限深度的变化对盆地各地区资源潜力和勘探方向具有不同的影响:对于主力烃源岩区,生油门限变深,将使评价所得生、排烃量减少,但对资源潜力没有明显影响,可能影响对勘探方向和有利目标的评价;对于烃源岩埋藏相对较浅的滨北地区,生油门限变深,勘探潜力、勘探方向、有利目标评价将受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盆地内抬升剥蚀量较大的东南隆起区,生油门限变浅,约为700m,将明显提升朝阳沟阶地、长春岭背斜和宾县-王府地区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生油门限 生油高峰 主力烃源岩区 主力烃源岩层 勘探潜力
下载PDF
松辽盆地西斜坡水动力场与油气的聚集成藏 被引量:9
18
作者 康德江 庞雄奇 +1 位作者 吕延防 付广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5-212,共8页
本文以松辽盆地西斜坡大量水化学分析数据和钻井、地球化学等资料为基础,利用对水动力场的计算,通过平面和纵向上的研究认为,西斜坡高台子油层和萨尔图油层地层水化学性质和分布特征较为相似,表明两者间应该存在允许地下流体(包括油气)... 本文以松辽盆地西斜坡大量水化学分析数据和钻井、地球化学等资料为基础,利用对水动力场的计算,通过平面和纵向上的研究认为,西斜坡高台子油层和萨尔图油层地层水化学性质和分布特征较为相似,表明两者间应该存在允许地下流体(包括油气)相互连通的窗口,从而导致高台子油层的规模弱于萨尔图油层;研究区内地层水以压实流和渗入流两种为主,由四周向中心交汇,在水动力方面,泥岩层以向上下排出为主,砂岩层则是顺层向上倾方面流动;寻找有利勘探区应以压实流和渗入流的交汇区为主,在其中以高矿化度的浓缩亚区为主要目标,即高台子油层应富裕构造带以南至泰康隆起带中部,萨尔图油层应以齐齐哈尔至平洋地区为下一步的重点考虑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水动力 油气聚集 矿化度 勘探有利区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油藏勘探潜力及技术对策 被引量:8
19
作者 江涛 唐振兴 +1 位作者 党立宏 季玉峰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6年第3期24-29,共6页
在隐蔽性油气藏勘探理论指导下,相继在松辽盆地南部发现了亿吨级的大情字井油田和英台油田。通过地质条件研究,发现松南岩性油藏具有“三低”特点,即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含油饱和度;储层以薄层、薄互层为主;平面上变化大——顺物源... 在隐蔽性油气藏勘探理论指导下,相继在松辽盆地南部发现了亿吨级的大情字井油田和英台油田。通过地质条件研究,发现松南岩性油藏具有“三低”特点,即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含油饱和度;储层以薄层、薄互层为主;平面上变化大——顺物源方向储层连通性好,横切物源方向连通性差;油水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带的控制,岩性、物性对含油性起主控作用。针对岩性油藏的薄互层识别难度大、“三低”油层产能低、油水关系复杂、油层识别难等问题,形成了适合不同地质特点的储层识别评价技术、复杂油水层识别技术和“三低”油层增产技术系列,为深入开展岩性油藏勘探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藏 地质条件 勘探技术 松辽盆地南部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页岩气形成条件与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怡然 吴天琦 +6 位作者 田继军 杨曙光 王长江 张国庆 韦波 李乐 樊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8-297,共10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泥页岩分布情况、厚度、面积、总有机碳含量、热演化程度、有机质类型、矿物岩石成分等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二叠系芦草沟组、红雁池组以及石炭系是页岩气发育的...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泥页岩分布情况、厚度、面积、总有机碳含量、热演化程度、有机质类型、矿物岩石成分等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二叠系芦草沟组、红雁池组以及石炭系是页岩气发育的有利层位。经过对有利层位的页岩气富集条件分析,并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o)等值线、泥岩厚度等值线和总有机碳含量(TOC)等值线进行叠加的分析方法,最终确定霍玛吐背斜带西北缘、沙湾凹陷和莫南凸起三者过渡区域的侏罗纪地层,阜康凹陷与阜康断裂带过渡区域的侏罗纪地层,柴窝堡坳陷达坂城凹陷和永丰凹陷二叠纪地层埋藏较浅处,以及齐古断褶带石炭纪地层埋藏较浅处等4处为页岩的有利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准噶尔盆地南缘 形成条件 有利发育区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