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出版与“新女性”的诞生——基于“回忆性文本”的考察(1921—1949)
1
作者 宋守山 庄莹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4-50,共7页
“新女性”是现代中国进程中的重要议题。新女性的媒介构建与现代出版紧密相连,形成围绕观念、政治、商业及文化的复杂话语空间,成为现代转型中国的一个镜像。本文基于回忆性文本对这一过程进行考察,认为对于新女性的想象、塑造及话语引... “新女性”是现代中国进程中的重要议题。新女性的媒介构建与现代出版紧密相连,形成围绕观念、政治、商业及文化的复杂话语空间,成为现代转型中国的一个镜像。本文基于回忆性文本对这一过程进行考察,认为对于新女性的想象、塑造及话语引导,呈现出从他者想象到自我建构的鲜明特征。新女性形象的主题从“新贤妻良母”、有“自立之心”的新女性,朝着“女国民”与“女同志”不断演进。现代知识群体在基于现代出版进行新女性形象的构建过程中,以内容译介形成女性形象的“东西对照”,基于对公共议题的主动介入,以及对相关议题的论战及出版过程中对编读交流的强化,有效推动了公众对新女性的深度思考,增强了对女性社会角色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女性 现代出版 媒介形象
下载PDF
阮玲玉自杀事件的诉讼视角、媒体钩沉及“新女性”形象建构
2
作者 刘素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9-89,共11页
阮玲玉自杀事件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影坛的大事件,关于其死因的探讨及引发的社会舆论长期存于中国影人的批评研究中,并呈现出多元融合的趋势。阮玲玉与张达民、唐季珊的情感纠葛及其所引起的报刊舆论风波,反映了女性个体名誉遭遇污名化... 阮玲玉自杀事件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影坛的大事件,关于其死因的探讨及引发的社会舆论长期存于中国影人的批评研究中,并呈现出多元融合的趋势。阮玲玉与张达民、唐季珊的情感纠葛及其所引起的报刊舆论风波,反映了女性个体名誉遭遇污名化的尴尬,揭示出女明星这一群体的命运浮沉与社会思潮、大众文化、市井心理等之间的深层关联。社会各界通过阮玲玉自杀事件而引发的对于女性意识、女性形象、女性职业等“新女性”建构问题的讨论,揭示出女性、媒介及各方权力之间的多重话语博弈,也是20世纪30年代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玲玉 张唐互讼 报刊舆论 “新女性”形象建构
下载PDF
中国现代电影构建新女性形象的思路——以《三个摩登女性》《新女性》《丽人行》等影片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伟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108,共8页
中国现代电影积极参与了现代新女性形象的构建,从《三个摩登女性》《新女性》《丽人行》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电影看来,中国现代电影从外在形象、婚恋家庭、社会工作及思想意识、成长土壤等角度入手构建了现代新女性形象。这些新女性形象有... 中国现代电影积极参与了现代新女性形象的构建,从《三个摩登女性》《新女性》《丽人行》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电影看来,中国现代电影从外在形象、婚恋家庭、社会工作及思想意识、成长土壤等角度入手构建了现代新女性形象。这些新女性形象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电影 新女性形象 三个摩登女性 新女性 丽人行
下载PDF
比海明威还“硬”的女人——浅析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5
4
作者 郑汉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18-122,共5页
长期以来,海明威本人的传奇经历和他作品中的众多"硬汉"形象一直为人们所称颂和回味。但评论界对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却一直各执一词,众说纷纭。从文本入手,以历史的观点剖析海明威主要作品中的主要女性角色,可以发现海明威虽... 长期以来,海明威本人的传奇经历和他作品中的众多"硬汉"形象一直为人们所称颂和回味。但评论界对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却一直各执一词,众说纷纭。从文本入手,以历史的观点剖析海明威主要作品中的主要女性角色,可以发现海明威虽然更倾向于以男性视角进行创作,善于关注男性世界,但他确实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他笔下的许多女性不仅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而且具有"硬汉"的某些特征。他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生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硬汉精神 女性形象
下载PDF
晚清小说中的“新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周乐诗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7-184,共8页
新女性的先锋性在晚清小说中以一种被扭曲的状态呈现,清末小说中指称的新女性,多数含有贬义,内含的评价是一种道德批判,并有着明显的男性视角特征。但这些"新女性"是近代最早争取个人自由和解放的女性。虽然她们的行动未必适... 新女性的先锋性在晚清小说中以一种被扭曲的状态呈现,清末小说中指称的新女性,多数含有贬义,内含的评价是一种道德批判,并有着明显的男性视角特征。但这些"新女性"是近代最早争取个人自由和解放的女性。虽然她们的行动未必适当合度,但却用肉身冲击着陈腐的礼教,为女性走向个人解放做了最初的尝试。此后鸳蝴小说是以对"新女性"的否定,重拾旧女德,开始新一轮的言情。而五四文学又通过对鸳蝴小说的清算,去除了清末"新女性"的狭邪和颓废气息,重塑进步的知识女性的理想形象,重新为新女性正名,从而树立起更为成熟的现代女性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小说 清末的“新女性” 现代女性形象
下载PDF
早期现代主义思想的演示:论华顿小说中多元“新女性”形象的建构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维屏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9-82,共4页
伊迪丝·华顿是美国文学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折时期一位重要女性作家,同时也是早期现代主义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她因生动塑造了一群与"老纽约"社会格格不入的女性人物而享誉美国文坛。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华顿小说中的&qu... 伊迪丝·华顿是美国文学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折时期一位重要女性作家,同时也是早期现代主义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她因生动塑造了一群与"老纽约"社会格格不入的女性人物而享誉美国文坛。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华顿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及其多元性特征,并借此揭示她早期现代主义思想的内涵及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顿 早期现代主义思想 “新女性”形象 多元性
下载PDF
论老舍小说中新女性形象缺失的原委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永兵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91-95,共5页
在老舍的小说中很难找到新女性 (时代女性 )形象 ,这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切入社会人生的方式以及主体的情感体验与怀旧情愫所导致的特殊审美心理有关。
关键词 老舍 小说 新女性形象 时代女性 人生经历 社会人生 特殊审美心理 视角 形象缺失 创作心态 情感体验
下载PDF
英国男怨诗与中国闺怨诗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双燕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44-48,共5页
中西爱情诗亘古不变地演绎着对爱人的的依恋、思念、期盼。当这种盼望变成失望,失望变成绝望,埋怨之情油然而生。但此"怨"——男子对女子的"男怨"与彼"怨"——女子对男子的"闺怨"不尽相同。本... 中西爱情诗亘古不变地演绎着对爱人的的依恋、思念、期盼。当这种盼望变成失望,失望变成绝望,埋怨之情油然而生。但此"怨"——男子对女子的"男怨"与彼"怨"——女子对男子的"闺怨"不尽相同。本文撷取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男怨诗和中国封建社会闺怨诗的些许奇葩,拟从背景、主题、意象等方面比较其异同,以期更好地理解两种文化下的怨情和两种怨情所反映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怨诗 闺怨诗 背景 主题 意象
下载PDF
稳定与变迁:女性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对《中国妇女报》女性人物的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飞强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2-59,共8页
通过对《中国妇女报》26年间女性人物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中国妇女报》所建构和形塑的主流女性形象既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也发生了若干变迁。就内在形象而言,其稳定性表现在:不同年代的生理形象均以中年女性为代表,成就形象基本上体现... 通过对《中国妇女报》26年间女性人物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中国妇女报》所建构和形塑的主流女性形象既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也发生了若干变迁。就内在形象而言,其稳定性表现在:不同年代的生理形象均以中年女性为代表,成就形象基本上体现为"工作业绩";其变迁性体现在女性的知识形象在逐步提升,人物的政治色彩处于弱化状态,女性的职业形象随时代变迁发生了较大变迁。就外在形象而言,不同年代的女性人物在地域身份和评价形象上均保持了较大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形象 中国妇女报 职业形象 成就形象
下载PDF
论孙犁小说中的另类女性形象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正杰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56-59,共4页
孙犁小说历来以塑造恶劣战争环境中乐观健康的青年妇女形象、表现农村劳动妇女内在的心灵美和人情美、并以此来体现特定的时代精神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但深读孙犁的小说,发现其在人物塑造上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对立现象,美与丑、好与坏... 孙犁小说历来以塑造恶劣战争环境中乐观健康的青年妇女形象、表现农村劳动妇女内在的心灵美和人情美、并以此来体现特定的时代精神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但深读孙犁的小说,发现其在人物塑造上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对立现象,美与丑、好与坏泾渭分明;政治与道德、外表与内心简单浅薄,这显然违背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20世纪50年代初在《风云初记》和《铁木前传》中,在人物俗儿和小满儿的身上,孙犁一改以往二元对立的人物创造模式,使这两个人物比以前创造的任何女性人物都要复杂和丰满,这也使得这两个人物形象成为孙犁小说中的另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女性形象 另类 二元对立
下载PDF
有岛武郎笔下叶子“新女性”形象的当代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车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46-49,共4页
有岛武郎是日本白桦派作家中最富思想性的作家。其代表作《一个女人》塑造了一个性格叛逆,自我意识觉醒,追求自由爱情,个性放荡不羁,反抗传统道德的"新女性"形象。笔者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分析,揭示女主人公叶子新女性形象的属性... 有岛武郎是日本白桦派作家中最富思想性的作家。其代表作《一个女人》塑造了一个性格叛逆,自我意识觉醒,追求自由爱情,个性放荡不羁,反抗传统道德的"新女性"形象。笔者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分析,揭示女主人公叶子新女性形象的属性,进而以新人文主义的视角,对叶子"新女性"形象进行批判,提出当代"新女性"形象的基本价值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岛武郎 叶子 新女性形象
下载PDF
维多利亚时期新女性的代表——淑·布莱德赫人物形象浅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文婧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0期94-96,共3页
《无名的裘德》当中的淑·布莱德赫是一位具有独立性、自主性思想的先进女性,在特定的传统环境之下,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淑·布莱德赫的身上可以看到维多利亚时期新女性的形象和特征,因此,也可以说淑·布莱德赫是维... 《无名的裘德》当中的淑·布莱德赫是一位具有独立性、自主性思想的先进女性,在特定的传统环境之下,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淑·布莱德赫的身上可以看到维多利亚时期新女性的形象和特征,因此,也可以说淑·布莱德赫是维多利亚时期新女性的典型代表。《无名的裘德》当中记录了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新女性淑·布莱德赫努力争取自由的斗争,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女性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在所谓的社会规范和约束之下,女性的发展受到漠视。这里将从人文精神层面、婚姻和爱情的态度、传统女性的定位三个方面分析了维多利亚时期新女性代表淑·布莱德赫的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多利亚时期 新女性的代表 淑·布莱德赫 人物形象
下载PDF
生存还是死亡不是问题——论勇敢追求人格平等的苔丝形象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霞 《皖西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97-100,共4页
托玛斯.哈代的力作《苔丝》不朽的艺术魅力主要是因为它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女性的新女性形象——苔丝。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了生命的意义——为了自尊自爱、独立自主、人格平等,虽死不惜。她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一直激励着后来人,... 托玛斯.哈代的力作《苔丝》不朽的艺术魅力主要是因为它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女性的新女性形象——苔丝。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了生命的意义——为了自尊自爱、独立自主、人格平等,虽死不惜。她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一直激励着后来人,即使在当今也仍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另外,哈代在小说所揭示的社会问题也值得现代人作更深更广的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丝 人格平等 独立自主 新女性形象 自我意识
下载PDF
“腹有诗书气自华”——“新读图时代”为什么还要读“诗书”?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文忠 《美育学刊》 2011年第5期44-52,共9页
从"孔子之美育主义"到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两千五百年审美情结一脉相承,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审美主义传统。而"以诗为教"则是传统美育最主要的方式,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从"孔子之美育主义"到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两千五百年审美情结一脉相承,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审美主义传统。而"以诗为教"则是传统美育最主要的方式,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是一个诗国,诗是中国文化的中心,诗是中国人的心灵宗教。当今中国同西方一样进入了"新读图时代",但真正的诗化人生依然需要读"诗书"。这是因为:图像是视觉的媒介,语言是心灵的媒介;图像给你提供视觉的盛宴,但图像把你挡在思想的门外;语言把你引入思想的轨道,文字才能滋养你的心灵世界;这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更深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读图时代”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诗化人生
下载PDF
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浅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庆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00-100,共1页
提起美国文学中的硬汉风格,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海明威作品中那些硬汉的悲壮故事。同时,他也塑造了很多形态各异、特点鲜明的女性形象。本文从历史观点剖析了海明威笔下的主要女性角色,不难看出海明威确实在女性形象塑造上有高超技艺。
关键词 海明威 硬汉形象 女性形象
下载PDF
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的女性观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桂红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2005年第3期32-35,共4页
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是“迷惘一代”青年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各有不同。前者将女人分为好女人和坏女人两大类;后者关注那类娇贵可爱,有毁灭性影响和寄生本质的女人。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折射出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对妇女... 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是“迷惘一代”青年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各有不同。前者将女人分为好女人和坏女人两大类;后者关注那类娇贵可爱,有毁灭性影响和寄生本质的女人。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折射出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对妇女的不同心态,而他们对女性的矛盾心态与各自特定的生活经历有着微妙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性形象 新女性
下载PDF
爱伦凯与中国1920年代女性解放思潮
17
作者 张鹏燕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103,共4页
爱伦凯与中国1920年代女性解放思潮的关系是一种需要作多方梳理的复杂关系,对于我们理解此时期妇女解放思想和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爱伦凯形象的中国定位、爱伦凯的这种定位对中国1920年代女性解放运动的影响两个方面作... 爱伦凯与中国1920年代女性解放思潮的关系是一种需要作多方梳理的复杂关系,对于我们理解此时期妇女解放思想和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爱伦凯形象的中国定位、爱伦凯的这种定位对中国1920年代女性解放运动的影响两个方面作了初步讨论,认为引进背景影响了爱伦凯形象的中国定位,被简化了的爱伦凯正面影响了1920年代中国新型男女形象的形成,负面成为世俗图景中"准"新男子和"准"新女子的时髦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伦凯 女性解放 新型男女
下载PDF
“她”与“他”:“她”者眼中的性别形象——对《中国妇女报》人物报道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飞强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55-63,共9页
基于对《中国妇女报》26年间人物报道的抽样调查,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内在的生理形象、职业形象、政治形象、成就形象和外在的地域身份和评价形象等方面探讨主流女性媒介所建构和形塑的男女两性性别形象可以发现,"她"者眼... 基于对《中国妇女报》26年间人物报道的抽样调查,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内在的生理形象、职业形象、政治形象、成就形象和外在的地域身份和评价形象等方面探讨主流女性媒介所建构和形塑的男女两性性别形象可以发现,"她"者眼中的两性性别形象,既具有多个方面的趋同性,也具有若干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形象 男性形象 《中国妇女报》
下载PDF
马俪文现实主义电影创作论
19
作者 杨晓林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2期80-84,52,共6页
马俪文的五部电影表现出从"亮丽人生"电影向"游戏人生"电影的转变,人物和叙事从简约向繁复的转化,从艺术片向商业类型片成功过渡的特征。影片继承的是静水流深的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主流传统,几乎可以涵盖当下社会... 马俪文的五部电影表现出从"亮丽人生"电影向"游戏人生"电影的转变,人物和叙事从简约向繁复的转化,从艺术片向商业类型片成功过渡的特征。影片继承的是静水流深的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主流传统,几乎可以涵盖当下社会中女性情感的生活现状,给中国乃至亚洲影坛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俪文 新主流电影 电影创作 女性形象
下载PDF
从《女狱花》与《黄绣球》中的新女性形象看晚清时期的女性意识
20
作者 王引萍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122-126,共5页
《女狱花》《黄绣球》是晚清新女性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对女性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进行了大量的描写,塑造了许平权、黄绣球等令人耳目一新的女豪杰形象,蕴涵着很高的审美价值,表现了晚清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女性意识与思想观念的崭新变化... 《女狱花》《黄绣球》是晚清新女性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对女性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进行了大量的描写,塑造了许平权、黄绣球等令人耳目一新的女豪杰形象,蕴涵着很高的审美价值,表现了晚清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女性意识与思想观念的崭新变化。新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出现,是一定的文学传统、文化背景及其民族心理的积淀和启迪,也是作家思想观念与创作动机的集中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狱花》 《黄绣球》 新女性形象 晚清时期的女性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