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诗意为旨归——论作为诗人的汪曾祺 |
张荻荻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1
|
|
2
|
战时如何培养“新诗人”——以常任侠两篇集外文为考论中心 |
李沛霖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论新诗潮 |
谢冕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4
|
知性美与“新诗现代化”——论穆旦与“九叶”诗人的诗美追求与实践 |
程国君
钟海林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5
|
论卞之琳诗歌的古典语言意识 |
王泽龙
杨柳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6
|
从“音乐的美”到“纯诗”——论新月诗人现代诗歌美学建构的深层理论与实践 |
程国君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7
|
新诗潮诗人与死亡意象 |
鲁西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8
|
论盛中唐诗人构思方式的转变对诗风新变的影响 |
吴相洲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5
|
|
9
|
《新诗歌集》与1920年代新诗的听觉诉求 |
张桃洲
于晓磊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3 |
2
|
|
10
|
清末民初“新诗”与“新歌”的合流与分化——以赵元任《新诗歌集》为中心 |
刘兴晖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1
|
浪漫主义诗学的本土化及其艺术底蕴 |
刘长华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12 |
1
|
|
12
|
论香港新诗的文体生态及香港诗人的诗体观念 |
王珂
|
《晋阳学刊》
CSSCI
|
2016 |
1
|
|
13
|
中国现代新诗诗人大学时期之唐宋诗词教育及其功能——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例 |
陈学祖
|
《美育学刊》
|
2011 |
1
|
|
14
|
诗歌新人辈出的1980年——评《诗刊》新人新作小辑和青春诗会 |
牛殿庆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5
|
胡适译诗《关不住了》的版本考辨 |
陈历明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6
|
《诗刊》与新时期诗歌的生成 |
钱继云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8 |
1
|
|
17
|
元人别集新见云南史料举偶 |
朱端强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1
|
|
18
|
论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南来诗人” |
古远清
|
《嘉应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9
|
群体的合唱与严肃的独舞——从《创造诗丛》到《森林诗丛》的编选出版看“九叶派”的形成 |
彭林祥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20
|
新时期以来重庆诗歌略谈 |
谭五昌
|
《钦州学院学报》
|
200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