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粤东新式学堂创设:丘逢甲与日本东亚同文会会员
1
作者 曾志灵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25,共8页
清末丘逢甲借力日本东亚同文会,创设岭东同文学堂。丘逢甲的初衷是岭东同文学堂设于汕头埠,由于同仁杨鲁等人皆认为应设在潮州,于是在潮州开设了东文学堂。但丘逢甲仍与林梁任“继续推动在汕头兴学的原议”创设岭东同文学堂。清末粤东... 清末丘逢甲借力日本东亚同文会,创设岭东同文学堂。丘逢甲的初衷是岭东同文学堂设于汕头埠,由于同仁杨鲁等人皆认为应设在潮州,于是在潮州开设了东文学堂。但丘逢甲仍与林梁任“继续推动在汕头兴学的原议”创设岭东同文学堂。清末粤东新式学堂,除了潮州的东文学堂,还有汕头埠的岭东同文学堂,并没有学界所讨论的汕头东(同)文学堂。且两家学堂在1901年6月前均有实际办学,聘请了东亚同文会会员为日本教习。至于日本东亚同文会的报告,为何出现“汕头东文学堂”和“汕头同文学堂”等名称,有两种可能,一是日本东亚同文会广东支部夸大成绩,二是潮州话的“同”与“东”同音,报告撰写者的随意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东同文学堂 丘逢甲 东亚同文会 清末新式学堂 日本教习
下载PDF
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型中小学建筑形态探讨(下)——新型中小学建筑空间及环境特征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志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237-241,共5页
本论文在上篇的基础上 ,主要结合设计实例分析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开放式教学及与之相适应设置的新型中小学校的空间 。
关键词 新型学校 建筑空间 环境
下载PDF
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型中小学建筑形态探讨(上)——中小学建筑的发展及其动向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志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234-236,241,共4页
处在教育体制改革步伐越来越快的今天 ,我国中小学建筑应向何处发展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校建筑的发展脉络及其现状进行探讨 ,意在究明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型中小学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为进一步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中小学建筑奠定基础 .... 处在教育体制改革步伐越来越快的今天 ,我国中小学建筑应向何处发展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校建筑的发展脉络及其现状进行探讨 ,意在究明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型中小学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为进一步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中小学建筑奠定基础 .本论文分上下两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新型中小学 建筑形态
下载PDF
从南浔的变化看近代教育在江南市镇的发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郎友兴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8-94,共7页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 ,市镇是乡村文化的代表。近代以来 ,文化格局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都市文化代表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都市成为文化的辐射源 ,它不断地渗透与影响农村地区。浙江省南浔镇教育在近代的变化与发展过程 ,具体地说明了传统...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 ,市镇是乡村文化的代表。近代以来 ,文化格局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都市文化代表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都市成为文化的辐射源 ,它不断地渗透与影响农村地区。浙江省南浔镇教育在近代的变化与发展过程 ,具体地说明了传统教育是如何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市镇 中国近代教育 新式学堂
下载PDF
清末新政的新式学堂与教育近代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汝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8-61,共4页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为挽救垂危统治采取的应急举措 ,在新政期间 ,随教育改革推行 ,涌现出大批新式学堂 ,新式学堂从办学宗旨 ,教学对象 ,学习内容 ,办学模式等各方面都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 ,新政促进了新式学堂大量涌现 ,促进了中国教育...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为挽救垂危统治采取的应急举措 ,在新政期间 ,随教育改革推行 ,涌现出大批新式学堂 ,新式学堂从办学宗旨 ,教学对象 ,学习内容 ,办学模式等各方面都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 ,新政促进了新式学堂大量涌现 ,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新式学堂 教育近代化 清政府 教育改革 教学对象 学习内容 办学模式
下载PDF
试论科举废除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银权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7-39,共3页
科举制的废除与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必然的内在关系。科举入仕的中断使得旧式士人转而从商、从军,这不仅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奠定了经济基础,还为清王朝的覆亡培育了直接的掘墓人。科举制的废除,使得儒家的忠君思想开始动摇,大批士人的留学... 科举制的废除与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必然的内在关系。科举入仕的中断使得旧式士人转而从商、从军,这不仅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奠定了经济基础,还为清王朝的覆亡培育了直接的掘墓人。科举制的废除,使得儒家的忠君思想开始动摇,大批士人的留学和新式学堂教育为他们接受西方革命学说提供了机会,而这又成为辛亥革命爆发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废除 新式学堂 辛亥革命
下载PDF
从“金陵画派”到“新金陵画派”的嬗变 被引量:2
7
作者 陶亚萍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109-120,共12页
江苏地区自明代出现影响巨大的吴门画派之后,于明末清初又以“金陵八家”为主干形成了“金陵画派”。时至20世纪,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又再次形成以南京为中心的“新金陵画派”。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初,徐悲鸿、张大千、陈之佛等画坛... 江苏地区自明代出现影响巨大的吴门画派之后,于明末清初又以“金陵八家”为主干形成了“金陵画派”。时至20世纪,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又再次形成以南京为中心的“新金陵画派”。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初,徐悲鸿、张大千、陈之佛等画坛名流曾云集南京,汇合成美术界颇具影响的主流画派“新金陵画派”,形成中西融合、具有时代气息的绘画风格;第二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傅抱石、钱松岩、亚明、魏紫熙、宋文治等人为代表,集中继承和发展了“新金陵画派”的艺术主张,重视写生,以现实主义的精神描绘江南的山水风情,弘扬民族的觉醒、创新意识,把江苏山水画的发展推向更高的辉煌。第三个阶段以方骏、薛亮、刘二刚、常进、朱道平、宋玉麟、周京新等四五十年代后出生的画家为代表,他们无论从创作技法、思想上都融入了时代最前沿的创新元素,把当代江苏中国画的发展推向新的至点。本文以“金陵画派”“新金陵画派”的绘画风格对全国主流画风的影响为背景,阐述江苏地域性画派在艺术语言、艺术精神及人文内涵方面的演变过程,为现当代江苏中国画的研究提供相关借鉴。这两者既有历史语境的相似性,又有内在精神上的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陵画派 新金陵画派 绘画风格 嬗变 传承发展
下载PDF
论20世纪初叶中国乡间私塾的文化地位 被引量:21
8
作者 郝锦花 王先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1期14-22,共9页
清末学制改革后 ,乡村社会形成了别具特色、新旧并存的二元教育模式。在这种新旧对峙的二元教育结构中 ,乡间私塾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和乡土适应性位居乡间文化的霸主地位。乡间私塾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乡村学校 ,而且在社会功能上仍然是社... 清末学制改革后 ,乡村社会形成了别具特色、新旧并存的二元教育模式。在这种新旧对峙的二元教育结构中 ,乡间私塾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和乡土适应性位居乡间文化的霸主地位。乡间私塾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乡村学校 ,而且在社会功能上仍然是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塾 乡村社会 文化 新学教育
下载PDF
逢机遘会(1912~1932):华西学校与民国巴塘新式精英兴起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欢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3-200,共8页
在1912-1932年间,巴塘县立学校因时局的变化而长期处于"衰颓"状态时,由美国教会主办的华西学校却凭借经费独立、教师认真、设备完善等优势趁势突起,引得当地人纷纷将子女转入该校,由此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巴塘因县立学校的衰... 在1912-1932年间,巴塘县立学校因时局的变化而长期处于"衰颓"状态时,由美国教会主办的华西学校却凭借经费独立、教师认真、设备完善等优势趁势突起,引得当地人纷纷将子女转入该校,由此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巴塘因县立学校的衰糜而留下的教育缝隙,并确保了在巴塘新式精英的兴起过程中有足量的人才基数可资供给。此外,华西学校还凭借教会网络在巴塘与内地之间构筑起一条升学渠道,为其学生进入内地并通过升学实现向上流动提供了重要途径,而这一渠道由此也构成巴塘新式精英兴起进程中一条独特的流动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塘 新式精英 华西学校 县立学校
下载PDF
新感觉派都市小说比较谈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迎平 姚晓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54,共5页
新感觉派作家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都市作家,他们都表现了都市的不宁静情绪,但他们以自己不同的都市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抒写着都市的风景,从而使中国不仅有了都市,而且有了都市文学。
关键词 新感觉派 都市描写 风格特征 差异 都市文学
下载PDF
清末江西新式学堂的成效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轶峰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48-151,共4页
过去学者对江西新式学堂作过不少研究,普遍认为江西新式学堂居于全国的前列,对新式学堂所起的作用评价较高。在顺应清末新政的潮流下,江西新式学堂开始兴起并有所发展,但在清末国弱民贫、内忧外患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推行新式教育不可能取... 过去学者对江西新式学堂作过不少研究,普遍认为江西新式学堂居于全国的前列,对新式学堂所起的作用评价较高。在顺应清末新政的潮流下,江西新式学堂开始兴起并有所发展,但在清末国弱民贫、内忧外患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推行新式教育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江西新式教育取得的成绩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江西 新式学堂 成效
下载PDF
1920-19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摭谈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俊虎 董蕾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虽然一直作为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陪衬和余脉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但也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存在理由。1920-194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深入描写和记录了特殊年代中国人的真实心理感受以及部分都市人被异化扭曲...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虽然一直作为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陪衬和余脉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但也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存在理由。1920-194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深入描写和记录了特殊年代中国人的真实心理感受以及部分都市人被异化扭曲的灵魂,在表现人物内心隐秘世界方面作了积极有效的艺术探索与实践。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以其特立独行的艺术姿态存在于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文坛,显示着自身的活力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象征诗派 现代诗派 新感觉派
下载PDF
鲁宾逊新史学派的治学风格和分野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勇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3-78,共6页
鲁宾逊新史学派在治学风格上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积极入世的态度 ;扩大历史研究的范围 ,扩充研究的方法 ;重视史料的搜集 ,又强调历史的解释。同时其成员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和分歧 :他们研究的重点是不同的 ;对待历史解释方法的态度存在... 鲁宾逊新史学派在治学风格上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积极入世的态度 ;扩大历史研究的范围 ,扩充研究的方法 ;重视史料的搜集 ,又强调历史的解释。同时其成员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和分歧 :他们研究的重点是不同的 ;对待历史解释方法的态度存在着差异 ,由其对待马克思的态度可见一斑 ;在鲁宾逊晚年特别是在谢世之后 ,学派内部发生了根本性的分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宾逊 新史学派 治学风格 入世 史料 马克思
下载PDF
《警钟日报》与学堂腐败问题
14
作者 彭法 陈奇 《贵州文史丛刊》 2005年第3期76-79,共4页
创办于1904年、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警钟日报》,披露了一系列学堂腐败问题:学堂的办学宗旨未能脱离旧的窠臼,课程设置极不合理,学生思想受到禁锢;师资低劣,教学效果差,管理人员学问全无,管理无方,道德败坏;学生思想守旧,品行低下,... 创办于1904年、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警钟日报》,披露了一系列学堂腐败问题:学堂的办学宗旨未能脱离旧的窠臼,课程设置极不合理,学生思想受到禁锢;师资低劣,教学效果差,管理人员学问全无,管理无方,道德败坏;学生思想守旧,品行低下,不务正业,惹是生非。该报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警钟日报》对这些问题的揭露,既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地了解当时的学堂,也可以为今天的教育改革、学校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问题 学堂 日报 学生思想 1904年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 办学宗旨 课程设置 教学效果 管理人员 道德败坏 教育改革 学校建设 不合理 警钟
下载PDF
中学化学学习方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叶峻 尹朝春 李娟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8期116-119,共4页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省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顺利、高效实施,调查、分析了成都及周边市县学生化学学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学生化学学习方式仍以听讲-背诵-练习为主,并出现了多样性的变化。城市学校与乡镇学校、重点学校与普...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省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顺利、高效实施,调查、分析了成都及周边市县学生化学学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学生化学学习方式仍以听讲-背诵-练习为主,并出现了多样性的变化。城市学校与乡镇学校、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间学生的化学学习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学校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独立和电脑网络等方式的比例较大;重点学校的学生较多选用自主、探究与独立方式学习,普通学校学生较多选用互助合作方式学习化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及学生自身状况等影响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选择;城市重点学校和乡镇普通学校学生对学习氛围要求较高,重点学校学生更喜欢在安静、竞争的环境下学习,普通学校的学生更希望在宽松、激励与合作环境下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中学化学 学习方式 调查 分析
下载PDF
清末重庆新式学堂述论
16
作者 吴洪成 闫志军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00-106,共7页
清朝末年,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重庆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重庆教育迈向近代化的历程也肇端于这一历史时期,其标志即为新式学堂在重庆的创办和发展。重庆的新式学堂主要有小学、中学、半日学堂等类型,分官立、公立和私立... 清朝末年,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重庆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重庆教育迈向近代化的历程也肇端于这一历史时期,其标志即为新式学堂在重庆的创办和发展。重庆的新式学堂主要有小学、中学、半日学堂等类型,分官立、公立和私立三种。创办方式一是设立新学堂,二是由书院、私塾改造而成。重庆各区县积极筹措经费,加强选用和考核教师,多渠道、多形式地创办新式学堂。所以,虽然重庆新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后来居上,短短10余年时间,重庆的新式学堂就初具规模。新式学堂的兴办,引进了西方近代文化知识,促进了重庆地区近代教育的发展,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使当地社会风气发生转变,对辛亥革命运动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重庆 新式学堂 清末“新学制” 教育
下载PDF
传统乡村士绅的“嬗变”与“疏离”——以辛亥前后江浙地区的“毁学”事件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涛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70-75,共6页
20世纪初,科举废除使新学教育在全国获得很大发展,同时也导致乡村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教育冲突日益激烈。清末十年,"毁学"事件在江浙各地乡村屡屡发生,几有遍及全国之势。作为地方精英新旧矛盾激化的产物,辛亥前后"毁学&qu... 20世纪初,科举废除使新学教育在全国获得很大发展,同时也导致乡村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教育冲突日益激烈。清末十年,"毁学"事件在江浙各地乡村屡屡发生,几有遍及全国之势。作为地方精英新旧矛盾激化的产物,辛亥前后"毁学"事件既严重阻碍了近代新式教育的普及发展,同时也加速了传统士绅阶层的嬗变过程,使其与中央政府渐行渐远,并最终走向了清王朝的对立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士绅 毁学风潮 新式教育 嬗变 疏离
下载PDF
从私塾到学堂——废除科举前后朱德等人的早年求学之路
18
作者 邵雍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3-138,共6页
废除科举这一制度变动对19世纪末出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的早期人生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在私塾就读的学生在学费开支、就学路程、人脉关系方面享有优势,但新式学堂在教学内容、师资配备、教学方法方面明显占上风。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 废除科举这一制度变动对19世纪末出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的早期人生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在私塾就读的学生在学费开支、就学路程、人脉关系方面享有优势,但新式学堂在教学内容、师资配备、教学方法方面明显占上风。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之后,一些私塾并没有因此停办,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也没有因此而马上转投新式小学堂。刘少奇、聂荣臻都是1906年以后才进私塾的。不过,朱德、毛泽东等人离开私塾进入新式学堂后进步很快,外语、历史、地理等标准课程的学习连同革命书报在校内的流传,在客观上开拓了他们的眼界;通过革命派教员的教化,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在年轻学子的脑海中取代了康梁维新改良的主张,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清政府始料未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塾 学堂 废除科举 毛泽东 朱德
下载PDF
1912年以前《大公报》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19
作者 韩晓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4-66,共3页
研究《大公报》从1902年至1912年对学校体育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倡办"新式学堂",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大公报》强调体育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强化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新式学堂 《大公报》
下载PDF
《世说新语》与“世说体”小说流派的建构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宪亮 郑红翠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4-69,共6页
《世说新语》以其展示的魏晋风度以及独特的叙事方式获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认可,从唐代至民国出现了30余部模仿之作,形成了一个小说流派——"世说体"小说。这种小说流派以历史或当代的真实人物为描写对象;内容按照分门别类的体... 《世说新语》以其展示的魏晋风度以及独特的叙事方式获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认可,从唐代至民国出现了30余部模仿之作,形成了一个小说流派——"世说体"小说。这种小说流派以历史或当代的真实人物为描写对象;内容按照分门别类的体例,以类相从;故事规模属于短篇体制;文字表达简单隽永。"世说体"小说以特殊的叙事方式,生动地展现了古代文人学士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情趣,是这种小说流派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世说体 小说流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