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近代中国的新乌托邦──平等与效率完美统一社会理想的演变及其影响 |
陈廷湘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3
|
|
2
|
“到北海去”——民国时期新青年的美育乌托邦 |
林峥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3
|
马尔库塞否定的辩证法及其历史命运 |
周金华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2 |
3
|
|
4
|
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孟亚男
林顺利
|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5 |
1
|
|
5
|
“审美乌托邦”:马尔库塞的文艺政治学 |
赵仁伟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6
|
欧文的实验村——新兰那克的今昔 |
羽离子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7
|
探究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的救赎与批判 |
罗璐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
2018 |
1
|
|
8
|
奥尔德斯·赫胥黎西方研究综述 |
吴修申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7 |
2
|
|
9
|
科学·宗教·神话:《新亚特兰蒂斯》的乌托邦思想解读 |
牛红英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3 |
1
|
|
10
|
从新闻工作乌托邦的建构与消解看加强新闻执政能力建设 |
路善全
|
《池州学院学报》
|
2010 |
1
|
|
11
|
论新时期女性创作中的语言乌托邦倾向 |
李雁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2
|
现代性、乌托邦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 |
董四代
杨静娴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3
|
冯小刚贺岁片中的人性乌托邦 |
江腊生
梁丽艳
|
《韶关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4
|
难以走进的城堡——论余华的《第七天》 |
吴世奇
|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
2015 |
0 |
|
15
|
科学选择与伦理选择——《美妙的新世界》克隆人叙事及其讽喻 |
郭雯
|
《外国语文研究》
|
2017 |
0 |
|
16
|
费尔巴哈人本道德的回归与离世 |
刘彦生
|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17
|
浅议克雷夫科尔作品中的乌托邦思想 |
高庆选
|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18
|
时代的回响与无根基的幻想——论《乌有乡消息》的意义与缺憾 |
毛秋月
吕石方
|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9
|
“新党”、“志士”、“洋场习气”的讥讽者——清末民初的“谴责小说”与反乌托邦的市民写作 |
耿传明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20
|
青春的乌托邦——“北京新声”一代的摇滚实践 |
孙伊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