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ducing ultra-high-speed nitrogen jets by arc heating in a low-pressure chamber
1
作者 Wenxia Pan Xian Meng +1 位作者 Heji Huang Chengkang Wu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CAS CSCD 2016年第1期60-63,共4页
Pure nitrogen gas was heated with direct current arc, at input powers from several hundred Watt to over 5 kW, and then injected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hamber at 1 or 10 Pa pressure, with the purpose of accelerating ... Pure nitrogen gas was heated with direct current arc, at input powers from several hundred Watt to over 5 kW, and then injected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hamber at 1 or 10 Pa pressure, with the purpose of accelerating the gas to very high speed around 7 km/s. Various structures of the arc generator and gas expansion nozzle were examined. Results show that bypass exhausting of the boundary layer before it enters the nozzle divergent section can greatly increase flow speed of the jet, thus it might be possible to use nitrogen as a working gas in high speed gas dynamic test facil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power nitrogen arc-heater Lateral bypass-exhausting Very high flow speed Nozzle structure chamber pressure
下载PDF
不同CO_(2)浓度和氮肥水平对稻田呼吸速率的影响
2
作者 柯浩楠 曹琰梅 +4 位作者 商东耀 武熳秋 帅斯樑 李琪 胡正华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7-575,共9页
为研究不同CO_(2)浓度和氮肥水平对稻田呼吸速率的影响,利用12个开顶式气室开展田间试验,CO_(2)浓度设置对照(CK,自由大气CO_(2)浓度)、CO_(2)浓度比CK增加120μmol·mol-1(C1)和200μmol·mol-1(C2)3个水平,氮肥设置低氮(N1,15... 为研究不同CO_(2)浓度和氮肥水平对稻田呼吸速率的影响,利用12个开顶式气室开展田间试验,CO_(2)浓度设置对照(CK,自由大气CO_(2)浓度)、CO_(2)浓度比CK增加120μmol·mol-1(C1)和200μmol·mol-1(C2)3个水平,氮肥设置低氮(N1,15 g·m^(-2))和常规氮肥(N2,25 g·m^(-2))2个水平,试验共6种处理。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水平下,在灌浆期和蜡熟期,C1N1比CKN1处理的呼吸速率分别下降了23.4%(P=0.045)和49.1%(P=0.010);在抽穗期和灌浆期,C2N2比CKN2处理的呼吸速率分别升高了12.3%(P=0.009)和16.8%(P=0.047)。同一CO_(2)浓度下,不同施氮水平处理的呼吸速率表现为N2>N1,且在拔节期和抽穗期达到显著水平,在灌浆期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在灌浆期和蜡熟期,C1N1比C1N2处理的呼吸速率分别下降了31.1%(P=0.004)和42.7%(P=0.010)。研究表明,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呼吸速率的影响因生育时期而异,氮肥减施可以降低稻田呼吸速率及CO_(2)累积释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浓度 氮肥 呼吸速率 稻田 静态暗箱 气相色谱
下载PDF
淬熄高度和空气分配比例对RQL燃烧室燃烧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惠蕾 刘爱虢 +2 位作者 吴小取 张云杰 曾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2-323,共12页
基于富油/淬熄/贫油(RQL)技术原理,设计一种燃气轮机低排放燃烧室.在保持燃烧室进口参数不变的前提下,研究不同淬熄结构高度及空气流量分配比例对燃烧室内流场、温度场及污染物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熄结构高度和空气分配比例是影... 基于富油/淬熄/贫油(RQL)技术原理,设计一种燃气轮机低排放燃烧室.在保持燃烧室进口参数不变的前提下,研究不同淬熄结构高度及空气流量分配比例对燃烧室内流场、温度场及污染物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熄结构高度和空气分配比例是影响燃烧室燃烧性能的重要参数,随着淬熄结构高度的降低,燃烧室出口氮氧化物NO_(x)的排放量增加;随着富油区主燃孔与淬熄空气质量流量的空气分配比例降低,燃烧室出口NO_(x)的排放量先降低后增加,存在一个最佳的空气分配比例使NO_(x)排放量最低;热力型NO_(x)的生成量与温度高于1900 K的区域大小和最高燃气温度存在直接关系.基于此设计的燃烧室在所研究的工况下,最低NO_(x)排放量可低于35 mg/m^(3),达到了低污染燃烧室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淬熄/贫油燃烧室 淬熄结构 空气分配 氮氧化物
下载PDF
多冷媒联合冻结技术在盾构抢险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涛 廖先斌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81-386,共6页
为解决地层冻结加固工程加固时间长、加固效果不足的问题,提出多冷媒联合制冷的新型技术,并以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某盾构刀盘更换工程为案例背景,对液氮+盐水双冷媒联合冻结方案进行介绍。从地质条件、方案设计、数值计算验证和应用效... 为解决地层冻结加固工程加固时间长、加固效果不足的问题,提出多冷媒联合制冷的新型技术,并以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某盾构刀盘更换工程为案例背景,对液氮+盐水双冷媒联合冻结方案进行介绍。从地质条件、方案设计、数值计算验证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入手,对多冷媒联合冻结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液氮冻结速度快但均匀性欠佳,盐水冻结速度慢但均匀性较好,二者联合冻结可以有效完成高风险地层中的盾构开舱换刀;2)液氮冻结会造成掌子面工作环境温度偏低,本案例中开挖掌子面温度低于-40℃,环境温度约-13℃,作业人员应注意低温防护;3)为保证施工效率,盾构换刀冻结工程施工应在冻结壁交圈后及时清空土舱泥浆,防止泥浆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冷媒联合冻结 盾构开舱 盾构刀盘 液氮冻结 盐水冻结
下载PDF
铁阳极/生物阴极单室电池脱氮及产电效能
5
作者 夏大朋 袁林江 +3 位作者 陈雪娇 刘妍 王景华 马炎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14-6121,共8页
研究了铁阳极生物阴极单室电池无机废水脱氮及产电效能,并探究了生物阴极优势菌群结构.结果表明,在外接1000Ω电阻,进水40mg/L硝氮的条件下单室电池的内阻仅为224.1Ω,并且最大功率密度达到1.82W/m^(3),总氮去除率为40%.降低外电阻和硝... 研究了铁阳极生物阴极单室电池无机废水脱氮及产电效能,并探究了生物阴极优势菌群结构.结果表明,在外接1000Ω电阻,进水40mg/L硝氮的条件下单室电池的内阻仅为224.1Ω,并且最大功率密度达到1.82W/m^(3),总氮去除率为40%.降低外电阻和硝氮负荷后,电池在外接200Ω电阻情况下可以稳定运行与处理硝氮负荷为20mg/L的无机废水,在2d内总氮去除率达到95.8%,最大去除负荷为0.0102kgNO_(3)^(-)-N/(m^(3)·d),硝氮去除负荷提升了1倍,说明单室铁阳极生物阴极电池具有良好的去除无机废水中低浓度硝氮的能力.生物阴极群落分析表明,与接种污泥相比,生物阴极群落多样性降低,绝对优势菌属为Thiobacillus,相对丰度为40.8%,为阴极电自养反硝化主要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室 生物阴极 自养反硝化 低碳氮比废水 铁阳极
下载PDF
气液联合式冲击器工作状态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忠 邹宇 +1 位作者 张凯 霍沅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370-3374,共5页
在气液联合式冲击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冲击凿岩过程中冲击器和岩石力学特性的数学模型,并运用MATLAB和AMESim软件进行了联合仿真,获得了不同氮气室反馈压力、不同工作流量以及不同岩石特性条件下冲击器工作状态参数的曲线。仿真... 在气液联合式冲击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冲击凿岩过程中冲击器和岩石力学特性的数学模型,并运用MATLAB和AMESim软件进行了联合仿真,获得了不同氮气室反馈压力、不同工作流量以及不同岩石特性条件下冲击器工作状态参数的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对氮气室反馈压力和工作流量进行调节,可实现冲击器输出冲击能的无级调节;通过冲击系统活塞回弹速度的测量,可实现冲击器凿岩状态的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器 氮气反馈压力 工作流量 岩石特性
下载PDF
液压冲击器氮气室预充压力对冲击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梁翠平 杨国平 +1 位作者 王亮 丁冲冲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17,5,共4页
在分析液压冲击器工作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建立液压冲击器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分别对液压冲击器的回程加速过程和冲程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分析氮气室预充压力对冲击器冲击性能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氮气室预充压力... 在分析液压冲击器工作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建立液压冲击器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分别对液压冲击器的回程加速过程和冲程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分析氮气室预充压力对冲击器冲击性能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氮气室预充压力过大,会导致液压油不能推动活塞进行回程,液压冲击器起动不了;压力过小,则很容易使冲击压力升不上去,冲击能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冲击器 氮气室预充压力
下载PDF
CO_2浓度倍增、高氮沉降和高降雨对南亚热带人工模拟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42
8
作者 邓琦 周国逸 +4 位作者 刘菊秀 刘世忠 段洪浪 陈小梅 张德强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3-1033,共11页
土壤呼吸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对全球C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大型开顶箱(Open-top chamber,OTC)人工控制手段,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倍增、高氮沉降和高降雨处理对南亚热带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箱、CO2浓度倍增处理... 土壤呼吸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对全球C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大型开顶箱(Open-top chamber,OTC)人工控制手段,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倍增、高氮沉降和高降雨处理对南亚热带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箱、CO2浓度倍增处理以及高氮沉降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雨季(4~9月)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旱季(10月至次年3月)(p<0.001);但高降雨处理下无明显的季节差异(p>0.05)。CO2浓度倍增能显著提高土壤呼吸速率(p<0.05),其他处理则变化不大。大气CO2浓度倍增、高氮沉降、高降雨处理和对照箱的土壤呼吸年通量分别为4241.7、3400.8、3432.0和3308.4gCO2.m–2.a–1。但在不同季节,各种处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是不同的。在雨季,大气CO2浓度倍增和高氮沉降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提高(p<0.05),其他处理无显著变化;而在旱季,高降雨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箱(p<0.05),氮沉降处理则抑制土壤呼吸作用(p<0.05)。各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地下5cm土壤温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指数关系(p<0.001);当土壤湿度低于15%时,各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地下5cm土壤湿度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倍增 开顶箱(OTC) 氮沉降 降雨 土壤呼吸
下载PDF
水下液压冲击铲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贺平 罗阿妮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78-881,共4页
对水下液压冲击铲的氮气室与冲击活塞系统压力进行了分析.利用高压氮气对活塞杆的冲击能的影响的分析,推导出了冲击铲结构设计时几个结构参数的关系式,对设计起指导作用.通过对高压氮气影响活塞杆的运动速度进行分析,对此冲击铲中高压... 对水下液压冲击铲的氮气室与冲击活塞系统压力进行了分析.利用高压氮气对活塞杆的冲击能的影响的分析,推导出了冲击铲结构设计时几个结构参数的关系式,对设计起指导作用.通过对高压氮气影响活塞杆的运动速度进行分析,对此冲击铲中高压氮气室的作用进行了验证.活塞系统压力的变化规律是冲击铲工作原理能否实现的关键,从活塞杆的受力方程入手,采用数值分析、曲线拟合等方法,推导出了活塞系统压力的表达式,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冲击铲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系统压力的变化规律,同时也选择了合适的蓄能器容积,以此可以检验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铲 氮气室 系统压力
下载PDF
无阀控气液联合冲击器的氮气室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忠 张凯 邹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61-64,共4页
简要介绍了无阀控气液联合冲击器与旧式液压冲击器的不同,以及氮气室在无阀控气液联合冲击器中的作用,通过传统凿岩机的计算公式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联立,推导计算出在确定气液做功比下的无阀控气液联合冲击器氮气室的初始压力与初... 简要介绍了无阀控气液联合冲击器与旧式液压冲击器的不同,以及氮气室在无阀控气液联合冲击器中的作用,通过传统凿岩机的计算公式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联立,推导计算出在确定气液做功比下的无阀控气液联合冲击器氮气室的初始压力与初始体积的公式,并运用计算机仿真分析,求得了氮气室的最高压力与最低压力之比λ的最优解,从而确定氮气室的最优取值范围。其理论计算与仿真对无阀控气液联合冲击器的氮气室设计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控气液联合冲击器 氮气室 初始压力 初始体积 仿真优化
下载PDF
四年O_3熏气对小麦根际土壤氮素微生物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芳芳 郑有飞 +2 位作者 吴荣军 李萍 王锦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679-7689,共11页
采用开顶箱(open top chambers,OTC)法设置3个臭氧浓度梯度,连续4a对小麦生长季土壤进行臭氧增加试验。测定小麦拔节、孕穗、抽穗、灌浆和成熟期的根际土壤微生物量氮、氨氧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以及硝化和反硝化强度。结果显示微生... 采用开顶箱(open top chambers,OTC)法设置3个臭氧浓度梯度,连续4a对小麦生长季土壤进行臭氧增加试验。测定小麦拔节、孕穗、抽穗、灌浆和成熟期的根际土壤微生物量氮、氨氧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以及硝化和反硝化强度。结果显示微生物量氮、氨氧化细菌数量和硝化强度随小麦生育进程的推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a变化趋势相同。O3胁迫下,小麦根际微生物量氮、氨氧化细菌数量、硝化强度亦降低,与对照比较,均达显著水平(P<0.05);随O3作用年限增加,抑制效应越强,第4年O3对其的抑制率显著高于第1年的抑制率。反硝化细菌数量在前期没有显著变化,成熟期则增加两个数量级,O3显著促进成熟期反硝化细菌数量增加。4a试验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在较短时间里O3对土壤反硝化强度没有显著影响,而作用3个生长季后,反硝化强度显著升高。结果说明,O3浓度升高降低了麦田土壤微生物量氮、氨氧化细菌数量和硝化强度,并有一定的积累效应。O3剂量和作用时间的累积量达到一定阈值,显著增加土壤反硝化细菌数量和反硝化强度,增加麦田土壤N2O排放的风险。土壤氮素微生物转化受小麦生长发育状况和O3剂量、作用时间的共同影响,不同形态的氮素对O3的敏感阈值不同,响应的时间和变化的范围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增加 小麦 开顶式气室 土壤氮素转化
下载PDF
增温对川西北亚高山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碳、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石福孙 陈华峰 吴宁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0-736,共7页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TC)模拟增温实验,研究了川西北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碳、氮含量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由于OTC的增温作用,在整个生长季内,地温(15cm)、地表温度和气温(30cm)的平均值在OTC内比对照样地分别高0.28、0.46和1.4℃,OTC内土壤...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TC)模拟增温实验,研究了川西北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碳、氮含量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由于OTC的增温作用,在整个生长季内,地温(15cm)、地表温度和气温(30cm)的平均值在OTC内比对照样地分别高0.28、0.46和1.4℃,OTC内土壤相对含水量也明显减少,低于对照样地5.49%。受增温及土壤含水量减少的影响,一年后,植物群落的生物量积累和碳、氮含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除10月份OTC内地上鲜体生物量略高于对照样地外,OTC内地上鲜体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与对照样地相比,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OTC内植物群落地上活体的碳浓度在整个生长季高于对照样地,而氮浓度低于对照样地;OTC内植物群落地下活根的碳浓度在整个生长季高于对照样地,并且在8月份统计检验显著,而氮浓度却低于对照样地;OTC内植物碳库在整个生长季较对照样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幅范围为0.90%~5.65%,而OTC内植物氮库较对照样地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减幅范围0.40%~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高寒草甸 开顶式生长室 增温
下载PDF
薄层特超稠油油藏氮气与降粘剂联合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传飞 吴光焕 +1 位作者 韦涛 孙业恒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0-85,共6页
常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主要适用于油层厚度较大、原油粘度较高的油藏。针对春晖油田哈浅1块油层厚度相对较薄、原油极稠的特点,在常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基础上,采用三维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开展通过加入氮气与降粘剂来改善常规蒸汽辅... 常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主要适用于油层厚度较大、原油粘度较高的油藏。针对春晖油田哈浅1块油层厚度相对较薄、原油极稠的特点,在常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基础上,采用三维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开展通过加入氮气与降粘剂来改善常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发效果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氮气与降粘剂联合蒸汽辅助重力泄油,能够减缓蒸汽超覆,降低蒸汽腔压力,扩大蒸汽腔有效波及范围,降粘剂在蒸汽的携带作用下,可增大降粘范围和幅度,使得蒸汽腔的发育形态发生质的变化,有效动用油层下部储量;从动态指标来看,氮气与降粘剂联合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比常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和氮气联合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累积油汽比分别提高0.036和0.023 mL/mL,采收率分别提高10.9%和6.9%,说明氮气与降粘剂联合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发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超稠油油藏 物理模拟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氮气 降粘剂 蒸汽腔
下载PDF
植物地上部分氮素的挥发损失 被引量:46
14
作者 李生秀 李宗让 +1 位作者 田霄鸿 王朝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8-25,共8页
采用水培、土培、^(16)N标记试验,在尽量杜绝土壤和空气有关气体干扰的生长室中,捕获和测定了植物生长过程中地上部分释放的N_2,N_2O和NH_3。试验结果表明,植物不挥发N_2,但能释放N_2O和NH_3。释放的N_2O数量甚微,而释放的NH_3数量较大... 采用水培、土培、^(16)N标记试验,在尽量杜绝土壤和空气有关气体干扰的生长室中,捕获和测定了植物生长过程中地上部分释放的N_2,N_2O和NH_3。试验结果表明,植物不挥发N_2,但能释放N_2O和NH_3。释放的N_2O数量甚微,而释放的NH_3数量较大,是挥发损失的主要形态。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作物生长后期。但是植物挥发损失的NH_3量难以与地上部分氮素的减少量相比似。要彻底阐明作物生长后期地上部分减少的氮素的归宿,需要拓宽视野,从多方面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氮素 氮素损失 水培 生长室 植物地上部分
下载PDF
藏北高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群落地上部分碳氮含量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被引量:8
15
作者 付刚 孙维 +2 位作者 李少伟 何永涛 沈振西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93-1097,共5页
气候变暖影响着高寒植物的生长及其碳含量和氮含量。为了探讨藏北高原高寒草甸群落地上部分碳含量和氮含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2008年7月在西藏当雄县草原站沿着海拔梯度(即4 300、4 500和4 700 m)布设了一个模拟增温实验(增温方法采用开... 气候变暖影响着高寒植物的生长及其碳含量和氮含量。为了探讨藏北高原高寒草甸群落地上部分碳含量和氮含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2008年7月在西藏当雄县草原站沿着海拔梯度(即4 300、4 500和4 700 m)布设了一个模拟增温实验(增温方法采用开顶式生长室,开口和底部直径分别为1.00和1.45 m,高度为0.40 m)。通过统计分析三海拔高度上的高寒草甸的2011年7月和2012年7月的群落地上部分碳含量、氮含量和碳氮比,探讨了藏北高原高寒草甸群落地上部分碳含量、氮含量和碳氮比对模拟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模拟增温显著降低了海拔4 300 m 2011年7月10.5%(2.43 g·kg-1)的氮含量(F=14.95,P=0.018),显著增加了海拔4 300 m 2011年7月12.1%(2.27)的碳氮比(F=22.67,P=0.009);显著增加了海拔4 700 m 2012年7月16.3%(4.44 g·kg-1)的氮含量(F=17.03,P=0.015),显著降低了海拔4 700 m 2012年7月8.6%(1.24)的碳氮比(F=12.60,P=0.024);对三海拔2011年7月(4 300 m:F=0.89,P=0.400;4 500 m:F=0.28,P=0.627;4 700 m:F=2.65,P=0.179)和2012年7月(4 300 m:F=0.000 4,P=0.985;4 500 m:F=4.21,P=0.109;4 700 m:F=2.40,P=0.196)的碳含量都无显著影响;对海拔4 300 m 2012年7月(氮含量:F=0.13,P=0.736;碳氮比:F=0.10,P=0.764)、4 500 m 2011年7月(氮含量:F=0.01,P=0.912;碳氮比:F=0.12,P=0.750)和2012年7月(氮含量:F=0.48,P=0.525;碳氮比:F=0.004,P=0.951)以及4 700 m 2011年7月(氮含量:F=0.78,P=0.428;碳氮比:F=0.01,P=0.942)的氮含量和碳氮比都无显著影响。因此,模拟增温对高寒草甸群落地上部分碳含量、氮含量和碳氮比的影响随着海拔高度和观测年份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碳氮含量 海拔梯度 开顶式生长室 藏北高原
下载PDF
以液氮为冷源的氦气强制对流高低温箱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承磊 黄永华 +4 位作者 吴静怡 许煜雄 陆紫生 刘冠军 徐烈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24,共6页
为模拟航天产品试验所需的极端温度环境和测试产品在较大升降温速率下的耐受能力,研制了充注氦气的高低温试验箱。通过强制对流及辐射换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升降温速率,显著区别于热真空罐。开展了该高低温箱的性能验证试验,包括设计温... 为模拟航天产品试验所需的极端温度环境和测试产品在较大升降温速率下的耐受能力,研制了充注氦气的高低温试验箱。通过强制对流及辐射换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升降温速率,显著区别于热真空罐。开展了该高低温箱的性能验证试验,包括设计温度的上限和下限,达到目标温度的升降温速率以及温场均匀性等,从而评估以液氮为冷源的氦气强制对流高低温箱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低温箱 液氮温区 大升降温速率 温场均匀性 氦气氛
下载PDF
后SAGD阶段开发技术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万勇 《中外能源》 CAS 2016年第5期46-49,共4页
杜84块兴Ⅵ组SAGD先导试验区经过8年开发,水平生产井水平段上覆储量采出程度已达70%,进入SAGD开发后期,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蒸汽腔压力高、蒸汽用量大,蒸汽腔热损失大、热能利用率低,蒸汽腔进入下降阶段、泄油效率低,且油汽比降至0.... 杜84块兴Ⅵ组SAGD先导试验区经过8年开发,水平生产井水平段上覆储量采出程度已达70%,进入SAGD开发后期,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蒸汽腔压力高、蒸汽用量大,蒸汽腔热损失大、热能利用率低,蒸汽腔进入下降阶段、泄油效率低,且油汽比降至0.15,继续采用SAGD开发已不经济。为改善兴Ⅵ组SAGD先导试验区效果,探索利用SAGP(Steam And Gas Push)方式,向蒸汽腔注入氮气,利用氮气填充蒸汽腔,从而减少蒸汽注入量、降低热损失、提高泄油效率,改善油汽比。根据兴Ⅵ组SAGD先导试验区实际情况,对蒸汽及氮气注入量等参数设计优化,最大限度减少蒸汽用量,提高油汽比,方案设计油汽比由0.15提高至0.30。经过半年的现场实施,试验区各项开发指标明显改善,油汽比达到0.33;监测资料显示汽腔顶部形成低温氮气层,有效降低了热损失;措施实施后已累计创效1402万元。SAGP的成功实施为后SAGD阶段探索出可行的接替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GD SAGP 蒸汽腔 氮气 油汽比
下载PDF
基于斯特林制冷机的氦气氛高低温箱深冷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永华 承磊 +4 位作者 吴静怡 许煜雄 陆紫生 张良俊 徐世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09-1314,共6页
为了模拟航天产品试验所需极端温度环境和测试航天产品在较大升降温速率条件下的耐受能力,研制了区别于传统热真空罐的氦气氛高低温试验箱,其净空间尺寸为2m×2.2m,可以通过强制对流与辐射换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升降温速率.同时,... 为了模拟航天产品试验所需极端温度环境和测试航天产品在较大升降温速率条件下的耐受能力,研制了区别于传统热真空罐的氦气氛高低温试验箱,其净空间尺寸为2m×2.2m,可以通过强制对流与辐射换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升降温速率.同时,以液氮和四缸两级斯特林制冷机为双冷源,对高低温箱的降温性能进行测试,考察了高低温箱内空间的降温极限以及达到多个目标温度的降温速率等.结果表明,在液氮与斯特林制冷机共同作用的条件下,通过氦气的强制对流、再将氦气抽除的技术手段,可使热沉温度降至-21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低温试验箱 液氮降温 斯特林制冷机 氦气氛 快速降温
下载PDF
模拟大气温度和CO2浓度升高对双季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斌 万运帆 +4 位作者 郭晨 李玉娥 游松财 秦晓波 陈汇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95-1303,共9页
未来气候主要表现为大气温度和CO2浓度升高的变化趋势,升温2℃和CO2浓度达到450μL L–1(同比增加60μL L–1)情景是哥本哈根共识下的安全阈值。本研究采用自主研制的开顶式气室(open-top chamber,OTC)进行双季稻大田原位模拟试验,以早... 未来气候主要表现为大气温度和CO2浓度升高的变化趋势,升温2℃和CO2浓度达到450μL L–1(同比增加60μL L–1)情景是哥本哈根共识下的安全阈值。本研究采用自主研制的开顶式气室(open-top chamber,OTC)进行双季稻大田原位模拟试验,以早稻两优287和晚稻湘丰优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大田(UC)、对照(CK)、增温2℃(CT)、增CO2 60μL L–1(CC)和同时增温2℃增CO2 60μL L–1(CTC)5个处理,研究温度和CO2浓度升高对双季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CT的籽粒产量和氮素积累量均低于CK,CC和CTC比CK提高籽粒产量19.7%和2.0%,提高氮素积累量15.7%和5.1%;晚稻CT、CC和CTC籽粒产量和氮素积累量比CK分别提高9.2%、14.4%和18.8%,及7.3%、10.2%和15%。茎叶氮素转运率和贡献率早稻CC和CTC略低于CK,晚稻CC、CTC均高于CK。氮素吸收利用率早稻以CC最高(45.7%),晚稻以CTC最高(48.5%),分别比CK提高了35.5%和33.1%。氮素农学利用率与之一致,早稻和晚稻的CC和CTC均最高(23.1 kg kg–1和26.9 kg kg–1),比CK提高了56.3%和46.2%。氮素生理利用率早稻和晚稻均以CC最高,相比CK提高了12.7%和10.5%,但差异不显著。CK与UC之间各项指标差异不大,这表明OTC覆盖对水稻生长造成的影响在可接受误差之内。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温度升高2℃对早稻产量和氮素利用倾向于不利影响,对晚稻则相反;CO2浓度增加60μL L–1对早稻和晚稻产量和氮素利用倾向于有利影响;同时增温和增CO2对早稻表现抵消作用,对晚稻表现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顶式气室 温度 CO2浓度 双季稻 吸氮量 氮素利用率
下载PDF
双腔冻结管温度场的试验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强 杨立云 +2 位作者 陈骏 王千星 刘巨 《矿业科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40-145,共6页
基于控制冻结管径向冷能传播,提出了一种新型冻结器结构——双腔冻结器。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得到了新型冻结器的温度场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新型冻结器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新型冻结管1.5圈径区域内,其温度场云图呈马蹄形,液氮腔... 基于控制冻结管径向冷能传播,提出了一种新型冻结器结构——双腔冻结器。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得到了新型冻结器的温度场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新型冻结器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新型冻结管1.5圈径区域内,其温度场云图呈马蹄形,液氮腔侧较空气腔侧的温度变化剧烈,新型冻结器有效地改变了冷量的传递,具有明显的控制冻结效果;在新型冻结器1.5圈径区域外,其温度场云图近似呈圆形,新型冻结器在较大空间范围内控制作用不明显。最后,研究指出了新型冻结器——双腔冻结器在短时间内的控制冻结作用,可应用于市政抢险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冻结器 液氮 温度场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