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添加聚天冬氨酸对土壤氮素淋失及烟株氮素利用的影响
1
作者 段俊雅 王婷婷 +5 位作者 韦建玉 赵园园 王政 王德勋 欧清华 史宏志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26,共7页
为探究添加聚天冬氨酸(PASP)对土壤氮素淋失及烟株氮素利用的影响,设置不同PASP添加比例土柱淋失试验和不同氮肥梯度下添加PASP烤烟盆栽试验,研究PASP对土壤矿质氮淋失和烟株生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化学成... 为探究添加聚天冬氨酸(PASP)对土壤氮素淋失及烟株氮素利用的影响,设置不同PASP添加比例土柱淋失试验和不同氮肥梯度下添加PASP烤烟盆栽试验,研究PASP对土壤矿质氮淋失和烟株生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化学成分及氮肥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ASP能够减少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淋失,且PASP添加比例越大,减少淋失效果越好。常规施氮和减氮10%条件下添加PASP均可使烟株的长势变好,净光合速率提高,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增强,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增多,氮肥利用率较CK分别提高了57.74%和42.54%。与CK相比,减氮20%条件下添加PASP后的处理烟株长势稍弱,除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活性外,其他生理指标整体上略有降低,总氮和糖含量降低,氮素积累量下降,氮肥利用率与CK相当。综合分析认为,可考虑在减氮10%条件下配施5%PASP以降低土壤氮素淋失、提高烟株氮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烤烟 氮素 淋失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条件下基于^(15)N示踪的夏玉米当季肥料氮去向研究
2
作者 辛苏宁 王磊 +4 位作者 卢艳丽 白由路 王玉红 江晗 王洛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2-1102,共11页
【目的】以华北平原夏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高丰度15N同位素示踪方法,探究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条件下肥料氮的去向。【方法】于2022−06−25至2022−10−09在河北省廊坊市进行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肥对照(CK)、单施尿素(U)、尿素+脲酶抑... 【目的】以华北平原夏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高丰度15N同位素示踪方法,探究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条件下肥料氮的去向。【方法】于2022−06−25至2022−10−09在河北省廊坊市进行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肥对照(CK)、单施尿素(U)、尿素+脲酶抑制剂(UI)、尿素+硝化抑制剂(NI)、尿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UI+NI),测定了氮素吸收量,监测了累积NH3挥发和N_(2)O排放量,并计算了肥料氮的气态损失量和土壤氮肥残留量。【结果】与单施尿素处理相比,3个添加抑制剂处理UI、NI和UI+NI的地上部吸氮量分别显著提高了39.7%、33.1%和41.8%,氮肥利用率分别显著提高12.5、6.8和12.3个百分点,UI和UI+NI的提升效果显著高于NI。与U和NI相比,UI处理的土壤中肥料氮残留量分别提高了35.6%和27.9%,UI+NI分别提高了45.7%和37.4%。与U处理相比,NI处理的NH3挥发累积量无显著差异,而UI和UI+NI处理土壤的NH3挥发累积量分别显著减少了14.3%和11.6%;UI、NI和UI+NI处理土壤的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7.2%、19.9%和34.5%,UI+NI处理土壤的N_(2)O累积排放量又比UI和NI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20.9%和18.2%。【结论】尿素配合脲酶/硝化抑制剂施用显著提高了夏玉米的氮素吸收量,添加脲酶抑制剂显著提高了土壤中肥料氮残留量,减少了累积NH3挥发量和N_(2)O累积排放量,而添加硝化抑制剂增加土壤中肥料氮的残留量和减少NH3挥发的效果不显著,但降低了N_(2)O累积排放量。同时配施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处理增加了土壤中肥料氮的残留量,降低NH3挥发量和N_(2)O累积排放量的效果显著优于配施一种抑制剂,肥料氮的损失率降至3.7%。因此,在华北平原典型潮土区,夏玉米生产中推荐尿素同时配施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以减少肥料氮的气态损失,提高氮肥当季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高丰度15N尿素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氮肥当季吸收量 土壤残留率 气态损失 肥料氮当季损失率
下载PDF
施氮量对抚仙湖流域烟田氮磷流失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杜彩艳 吴迪 +5 位作者 李家逵 白继元 代快 李家瑞 何玉华 李江舟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期80-87,共8页
为探究抚仙湖流域植烟区烤烟适宜施氮量,减少烟田径流氮磷流失,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N)水平(N0:0 kg/hm^(2)、N60:60 kg/hm^(2)、N75:75 kg/hm^(2)、N90:90 kg/hm^(2)、N105:105 kg/hm^(2))对植烟区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烤烟(N... 为探究抚仙湖流域植烟区烤烟适宜施氮量,减少烟田径流氮磷流失,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N)水平(N0:0 kg/hm^(2)、N60:60 kg/hm^(2)、N75:75 kg/hm^(2)、N90:90 kg/hm^(2)、N105:105 kg/hm^(2))对植烟区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烤烟(Nicotiana tabacum)氮素吸收利用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地表径流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及其流失量逐渐升高;(2)与常规施氮处理(N105)相比,N60、N75、N90处理径流TN和TP平均浓度分别降低18.6%、14.7%、9.15%和12.3%、7.66%、5.25%,TN和TP流失总量分别降低19.2%、18.1%、9.81%和14.4%、10.1%、6.78%;(3)烟株氮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利用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以处理N75的氮肥利用率最高,为27.00%;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P<0.05);(4)烤烟产量随施氮量提高而增加,施氮处理较N0处理增产3.02%~13.90%,上等烟、上中等烟比例、产值和均价,随施氮量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以施氮量75 kg/hm^(2)的效果最佳。综合考虑烤烟经济性状及环境效益,N75处理既可提高烤烟经济性状,又能有效降低植烟区氮磷流失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仙湖流域 施氮量 氮磷流失 烤烟 氮素利用率
下载PDF
蚕豆秸秆还田减施氮肥对烟田氮流失控制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4
作者 吴迪 李家逵 +7 位作者 白继元 李江舟 李家瑞 徐高峰 申时才 陈华 何玉华 代快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67-2373,共7页
【目的】在高原湖泊流域烤烟—蚕豆轮作体系下,探讨蚕豆秸秆还田对烟田化学氮肥的替代能力,研究秸秆还田对氮肥利用率、氮流失控制及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为该轮作体系下秸秆资源化利用及氮肥减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一年两熟制... 【目的】在高原湖泊流域烤烟—蚕豆轮作体系下,探讨蚕豆秸秆还田对烟田化学氮肥的替代能力,研究秸秆还田对氮肥利用率、氮流失控制及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为该轮作体系下秸秆资源化利用及氮肥减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一年两熟制的烤烟—蚕豆轮作模式,以烤烟K326品种和蚕豆秸秆为试验材料,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不同氮肥用量、秸秆直接还田(S)和腐熟后还田(DS)8个处理:T1(CK,不施氮)、T2(习惯施肥,100%N)、T3(85%N+S)、T4(70%N+S)、T5(55%N+S)、T6(85%N+DS)、T7(70%N+DS)、T8(55%N+DS),分析不同处理对烤烟产量、产值、氮素吸收量、氮肥利用率及农田水环境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T4(蚕豆新鲜秸秆直接还田下减施氮肥30%)与T2(习惯施肥)相比烤烟上等烟比例提高11.2%~19.0%,产值提高2.3%~10.7%,氮肥利用率增加30.4%~37.3%,地表径流水全氮含量下降11.6%~17.5%,土壤渗漏水全氮含量下降8.3%~19.6%;T7(秸秆腐熟还田下减施氮肥30%)与T2(习惯施肥)相比烤烟上等烟比例提高14.0%~20.4%,产值提高1.6%~7.3%,氮肥利用率增加25.9%~26.5%,地表径流水全氮含量下降5.1%~10.9%,土壤渗漏水全氮含量下降20.5%~28.5%。2种秸秆还田方式下减施氮肥30%,均不会对烤烟产量、产值产生显著负效应,均有利于提高烤烟氮肥利用率,能明显降低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漏水中全氮含量。同等氮肥替代量下,新鲜秸秆还田和腐熟秸秆还田2种方式综合效益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烤烟—蚕豆轮作模式下,新鲜秸秆直接还田和秸秆腐熟后还田均可减少烤烟季30%化学氮肥投入量,结合节本增效考虑推荐采用蚕豆新鲜秸秆还田减施30%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施氮量 氮流失 烤烟 蚕豆秸秆 氮素利用率
下载PDF
减氮配施硝化抑制剂与菌剂对温室黄瓜产量品质和土壤氮素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宇晴 杨迎 +4 位作者 田晓楠 郭娇 张丽娟 郭艳杰 李博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7-277,共11页
通过探究减氮配施硝化抑制剂DMPP与微生物菌剂及二者联合施用对温室黄瓜土壤氮素各主要途径损失及黄瓜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并结合黄瓜产量和品质,旨在筛选出温室黄瓜生产的适宜氮素损失调控措施。以黄瓜品种“津绿20-10”为试验材料... 通过探究减氮配施硝化抑制剂DMPP与微生物菌剂及二者联合施用对温室黄瓜土壤氮素各主要途径损失及黄瓜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并结合黄瓜产量和品质,旨在筛选出温室黄瓜生产的适宜氮素损失调控措施。以黄瓜品种“津绿20-10”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对照(CK)、常规施氮(CN)、减氮(RN)、减氮+DMPP(RND)、减氮+微生物菌剂(RNM)、减氮+DMPP+微生物菌剂(RND+M)。监测分析了土壤氧化亚氮(N 2 O)排放、氨(NH 3)挥发和土壤剖面硝态氮(NO_(3)^(-)-N)累积量,以及黄瓜对氮素的吸收利用、产量和品质指标。结果表明:(1)与CN相比,RN、RND、RNM和RND+M能够促进黄瓜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提高氮素利用率。等氮条件下,RND+M可使黄瓜地上部植株氮素总吸收量增加18.93%,尤其是氮肥表观利用率(REN)和农学效率(AEN),分别达到25.30%和41.16 kg/kg(p<0.05),表现出明显的正协同效应,且优于硝化抑制剂或菌剂单施效果。(2)RN、RND、RNM和RND+M较CN可使土壤N 2 O排放显著降低26.38%~41.45%、NH 3挥发明显减少28.82%~37.70%,0—120 cm土壤剖面NO_(3)^(-)-N累积显著降低13.07%~62.32%;等氮条件下,RNM处理对土壤N 2 O排放和NH 3挥发影响不大,但能显著降低90—120 cm土层NO_(3)^(-)-N累积量,较RN降低27.35%。RND和RND+M可使N 2 O排放分别降低20.11%和20.47%,0—120 cm土壤剖面NO_(3)^(-)-N累积量分别降低30.06%和24.70%,减少氮素在土壤中的累积和淋失风险,但增加NH 3挥发风险(p>0.05),总体表现为RND≈RND+M≥RNM≈RN。(3)RND+M处理产量为70.32 t/hm^(2),节本增收较RN增加5150元/hm^(2),且其在提高黄瓜果实品质方面效果较明显,可溶性蛋白含量较RN及RNM处理分别提高16.36%与4.01%。综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尤其是土壤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试验条件下,追施氮素316 kg/hm^(2),同时配施2%纯氮量的DMPP与75 L/hm^(2)菌剂,是实现温室黄瓜增产提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适宜氮素损失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抑制剂 微生物菌剂 温室黄瓜 氮素损失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杂交水稻机械收获减少稻谷产量损失度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富贤 高尚卿 +12 位作者 孔晓谦 徐魏 伍燕翔 徐麟 魏林 肖鹏飞 佘恒志 陈凯 龚飞 蒋鹏 张林 郭晓艺 刘茂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02,113,共5页
为了降低机收水稻的产量损失,2019—2022年以杂交中稻品种川优6203、内6优1787、内6优107、天优华占为材料,分别设置施氮方式、机收前植株湿润状态、收割株高、排风力度等处理对机收稻谷损失率的影响试验,并利用集成的机收减损技术进行... 为了降低机收水稻的产量损失,2019—2022年以杂交中稻品种川优6203、内6优1787、内6优107、天优华占为材料,分别设置施氮方式、机收前植株湿润状态、收割株高、排风力度等处理对机收稻谷损失率的影响试验,并利用集成的机收减损技术进行多点大区比较示范。结果表明,底肥∶穗肥∶粒肥=6∶2∶2施氮方式的稻谷损失率仅2.51%,显著低于底肥∶蘖肥∶穗肥=5∶3∶2、底肥∶蘖肥=7∶3这两种施氮方式。机收前每hm^(2)喷清水1500 kg和3000 kg,机收时稻谷损失率分别高达9.30%和16.39%,均显著高于不喷清水的处理(5.17%)。无论何种品种,水稻机收割茎处距穗顶长度80 cm左右时稻谷损失率最低。低风力与传统人力半自动收割这两种收割方式间稻谷产量差异不显著,均比中、高风力收割方式显著增产。集成以上最佳试验处理为核心的机收减损技术大区对比示范,平均稻谷损失量仅208.5 kg/hm^(2),比大面积现有机收技术减少稻谷损失367.5 kg/hm^(2),减损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机械收割 施氮方式 湿度 株高 行走速度 排风力 稻谷损失率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巢湖流域麦田氮磷流失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孙浩 刘阿坤 李学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48-1553,共6页
为了减轻巢湖流域农业氮磷流失对巢湖的污染,以巢湖流域稻麦轮作的麦季为研究时段,通过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麦田径流中氮磷流失、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增加麦田径流中氮磷流失浓度(p<0.05);... 为了减轻巢湖流域农业氮磷流失对巢湖的污染,以巢湖流域稻麦轮作的麦季为研究时段,通过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麦田径流中氮磷流失、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增加麦田径流中氮磷流失浓度(p<0.05);与常规施肥(CG)相比,测土配方施肥(CT)、化肥减施+有机肥(YH1)、化肥减施+生物炭(YH2)、控释肥(KS)4种施肥模式总氮减排33.35%~38.73%,总磷减排22.95%~34.43%。与不施肥(CK)相比,施肥后小麦产量显著提高(p<0.05),不同施肥模式下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经济效益存在差异性。与CG相比,CT、YH1、YH2、KS可以提高氮肥和磷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提高了6.89%~14.47%,磷肥利用率提高了16.39%~31.71%。KS施肥模式在麦田氮磷减排和经济效益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流域 施肥模式 小麦 氮磷流失 产量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尿素配施不同用量纳米碳对桃幼树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国栋 肖元松 +4 位作者 彭福田 张亚飞 郜怀峰 孙希武 贺月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700-4709,共10页
【目的】明确纳米碳对桃树生长的作用并筛选出纳米碳与尿素配施的最佳比例,为果树栽培过程中施用纳米碳材料及提高氮素肥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以2年生‘瑞蟠21’/毛桃为试材,在盆栽条件下利用^(15)N尿素配... 【目的】明确纳米碳对桃树生长的作用并筛选出纳米碳与尿素配施的最佳比例,为果树栽培过程中施用纳米碳材料及提高氮素肥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以2年生‘瑞蟠21’/毛桃为试材,在盆栽条件下利用^(15)N尿素配施不同用量(设5个处理:CK:0,T1:5 mL,T2:10 mL,T3:15 mL,T4:20 mL)的纳米碳溶胶进行试验,探究纳米碳对土壤理化性状、桃树生长发育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测定盆土的pH、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植株嫁接口上部2 cm处干径及植株各器官干重,叶片的叶绿素SPAD值、净光合速率,根系构型、植株各部分全氮含量及^(15)N丰度。【结果】施用纳米碳显著降低了土壤pH,提高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影响了土壤溶液的氧化还原状态;土壤电导率随纳米碳用量的增加呈现处理前期降低后期增大的趋势。纳米碳的施用促进了桃幼树须根系的生长;显著提高了桃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干径增量;桃幼树总物质积累量以T3处理最高,为778.0 g,比对照提高了28.4%。纳米碳的施用提高了桃树细根、粗根、侧枝、春梢叶等器官的Ndff值;与对照相比,T1处理显著提高了主干、中心干的氮素分配率,T3、T4处理降低了主干的氮素分配率;施用纳米碳对桃植株的氮素利用率均有显著提高,以T3处理的植株氮素利用率最高,为45.2%,比对照提高了66.5%;随纳米碳用量增加,土壤氮素残留率显著提高,T1、T2、T3、T4处理分别为对照的1.06、1.35、1.62和1.70倍,氮素损失率明显降低。【结论】尿素配施纳米碳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效吸附土壤中的氮素,显著降低氮素损失率,显著提高植株氮素利用率和土壤氮素残留率,促进桃树须根系的生长和植株形态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 桃幼树 15N 氮素利用率 氮素损失率
下载PDF
施用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氮素转化关键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2
9
作者 张星 张晴雯 +2 位作者 刘杏认 徐莹春 任建强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9-716,共8页
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施入土壤后不仅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对营养元素的吸附能力,还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强生物固氮能力,因此在农业生产和缓解气候变化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生物炭的输入将直接影响农田土壤氮素的... 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施入土壤后不仅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对营养元素的吸附能力,还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强生物固氮能力,因此在农业生产和缓解气候变化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生物炭的输入将直接影响农田土壤氮素的循环和转化,本文结合国内外大量文献,综合分析总结了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重点从生物炭对土壤氮素矿化、氮素损失以及硝化、反硝化作用和生物固氮过程的影响过程展开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应加强生物炭对氮素转化的作用机理及对环境的长期正负效应研究,特别是对相关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丰度以及土壤酶活性方面的研究,同时提出相关研究应建立在统一的生物炭标准之上,以明确区分生物炭的作用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氮素转化 氮素损失 硝化速率 N2O气体
下载PDF
菜地追施猪粪沼液后NH_3和N_2O排放特征及氮损失率 被引量:9
10
作者 靳红梅 常志州 +5 位作者 吴华山 郭德杰 黄红英 马艳 徐跃定 张建英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55-1165,共11页
将厌氧发酵残留物作为肥料还田是其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但国内外对其还田后氨气(NH3)和氧化亚氮(N2O)的排放特征及氮素利用率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微区试验,探讨了冬季和夏季大棚菜地追施猪粪沼液(DPS)后NH3和N2O的排放速... 将厌氧发酵残留物作为肥料还田是其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但国内外对其还田后氨气(NH3)和氧化亚氮(N2O)的排放特征及氮素利用率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微区试验,探讨了冬季和夏季大棚菜地追施猪粪沼液(DPS)后NH3和N2O的排放速率及氮素损失率。结果发现, 追施DPS后菜地NH3挥发激增,通常发生在施肥后的48 h 内;而N2O排放量在第一次施肥后大幅增加,随后逐步趋于稳定。追施DPS的处理其NH3和N2O的排放量均显著高于施用化肥的处理,冬季和夏季二者的损失量分别占肥料总量的16.4%~23.2%和24.7%~27.5%。土壤温度、水分和pH对沼液中氮素以NH3和N2O的形式损失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沼液 NH3挥发 N2O排放 氮损失率 菜地
下载PDF
盐渍区农田氮肥施用量对土壤硝态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尹飞 毛任钊 +1 位作者 傅伯杰 杨萍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96-602,共7页
土壤硝态氮动态变化和残留与农田硝态氮淋溶以及地下水硝态氮污染密切相关。为了促进海河低平原盐渍区农田氮肥合理利用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在盐化潮土条件下,通过设计不同施氮量(0,70,140,210kg N hm^-2)处理,重点研究了... 土壤硝态氮动态变化和残留与农田硝态氮淋溶以及地下水硝态氮污染密切相关。为了促进海河低平原盐渍区农田氮肥合理利用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在盐化潮土条件下,通过设计不同施氮量(0,70,140,210kg N hm^-2)处理,重点研究了该区农田氮肥施用量对土壤硝态氮动态、残留以及土壤氮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0~100cm土壤剖面硝态氮总量随施氮量显著增加,施用氮肥没有改变剖面硝态氮总量随玉米生育进程波状变化趋势,但明显增强了其变化幅度;(2)施氮改变了硝态氮土壤剖面空间分布状态,表现出施氮后上部土层(0~40cm)硝态氮比例显著增加而后迅速降低的趋势;(3)硝态氮残留与氮素损失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且N210和N140处理下氮素损失量显著高于N70和N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态氮残留 氮损失 氮肥用量 盐化潮土
下载PDF
氮在紫色土中的移动和水稻氮素利用率的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余贵芬 吴泓涛 +1 位作者 魏永胜 毛炳衡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16-320,共5页
利用养分渗漏池研究了紫色土中氮肥品种、用量对氮素移动、淋失和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期间淋失的氮素基本形态是NH+4 N,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并随时间而下移;NH+4 N 淋失量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氯化铵促进了NH+4 ... 利用养分渗漏池研究了紫色土中氮肥品种、用量对氮素移动、淋失和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期间淋失的氮素基本形态是NH+4 N,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并随时间而下移;NH+4 N 淋失量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氯化铵促进了NH+4 N 的淋失,但其氮肥利用率比尿素高8 个百分点,说明水稻上可酌施含氯化肥;增施氮肥增加了NH+4 N 的淋失量,减少了氮肥利用率,建议水稻施氮控制在150k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铵态氮 淋失 氮肥利用率 水稻 氮素移动
下载PDF
控释氮肥减量施用对春玉米土壤地表径流氮素动态及其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谢勇 荣湘民 +1 位作者 刘强 张玉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9,25,共7页
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的南方丘陵山地典型区域田间径流小区进行定点观测,比较了不施肥处理(T1)、普通尿素处理(T2)、控释氮肥处理(T3~T6)的TN、DN、NO_3^--N和NH_4^+-N的流失浓度变化及其损失负荷特征,为有效控制旱地氮素径流损失从施肥管... 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的南方丘陵山地典型区域田间径流小区进行定点观测,比较了不施肥处理(T1)、普通尿素处理(T2)、控释氮肥处理(T3~T6)的TN、DN、NO_3^--N和NH_4^+-N的流失浓度变化及其损失负荷特征,为有效控制旱地氮素径流损失从施肥管理角度提供借鉴。结果表明,在168~240kg/hm^2施氮水平变化内,施肥量的增加或减少对径流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与施用普通尿素处理(T2)相比,等氮量的控释氮肥处理(T3)的TN、DN、NO_3^--N和NH_4^+-N的平均流失浓度及损失负荷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当控释氮肥施氮量减少20%时,TN平均流失浓度降低达极显著水平(P<0.01)和损失负荷减少达显著水平(P<0.05),DN平均流失浓度降低达显著水平(P<0.05),损失负荷却始终差异不显著(P>0.05);控释肥处理减氮30%的TN损失较T2、T3分别下降39.86%(P<0.01)和32.50%(P<0.05),较减氮20%处理的效果更好。旱地春玉米种植控释氮肥的施氮量控制在168~192kg/hm^2能够有效减少氮素径流损失,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施氮量 地表径流 氮素损失
下载PDF
猪粪干、湿法厌氧发酵过程中碳、氮的流失 被引量:7
14
作者 吕娟 王光 +2 位作者 孙艳朋 周光明 王利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21,共3页
试验以新鲜猪粪为发酵原料,研究湿法和干法两种不同厌氧发酵过程的碳、氮排放量。湿发酵和干发酵组发酵料液的总固体(TS)含量分别为8%和20%,发酵液pH为6.8-7.4,发酵温度为35℃,体积为1.2 L,周期为21 d。试验期间每天测产气量,每4天取... 试验以新鲜猪粪为发酵原料,研究湿法和干法两种不同厌氧发酵过程的碳、氮排放量。湿发酵和干发酵组发酵料液的总固体(TS)含量分别为8%和20%,发酵液pH为6.8-7.4,发酵温度为35℃,体积为1.2 L,周期为21 d。试验期间每天测产气量,每4天取发酵样,测其全氮含量和TS降解率。结果表明,湿法和干法发酵组的CH4总产气量分别为9114 mL和12537 mL;CO2的总产气量分别为251.90 mmol和343.67 mmol;TS降解率分别为52.5%和29%。湿发酵的碳流失率和全氮流失率极显著高于干发酵(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发酵 干发酵 猪粪 碳、氮流失率
下载PDF
MF树脂羟甲基化度对MF/PVA共混纤维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严翔 董书娟 +2 位作者 许维星 徐建军 姜猛进 《合成纤维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3,27,共5页
采用不同羟甲基化度的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与聚乙烯醇(PVA)溶液共混湿法纺丝,制备MF/PVA共混纤维;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MF与PVA的相容性,凯氏定氮法分析了共混纤维在纺丝过程中氮流失率,并对纤维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耐热水性能... 采用不同羟甲基化度的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与聚乙烯醇(PVA)溶液共混湿法纺丝,制备MF/PVA共混纤维;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MF与PVA的相容性,凯氏定氮法分析了共混纤维在纺丝过程中氮流失率,并对纤维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耐热水性能及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改变甲醛与三聚氰胺的比例可以获得不同羟甲基化度的MF树脂;随着MF树脂羟甲基化度的提高,共混纤维的氮流失率逐渐降低;当MF树脂的羟甲基化度增大至1.15时,共混纤维氮流失率为0.20%;高羟甲基化度MF制成的共混纤维经220℃处理后,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19 cN/dtex和25.1%,极限氧指数为33.2%,水中软化点为86℃,在氮气氛围下的初始热分解温度为258.8℃,600℃时残炭量为24.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聚乙烯醇 共混 阻燃纤维 羟甲基化度 氮流失率 后处理
下载PDF
纳米碳对草莓氮素吸收利用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国栋 肖元松 +4 位作者 彭福田 张亚飞 郜怀峰 孙希武 贺月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5-340,351,共7页
以盆栽妙香7号草莓为试材,利用15 N同位素示踪技术探究尿素配施0,2,4,6,8mL纳米碳溶胶(CK、T1、T2、T3)对土壤理化性状、植株氮素吸收利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纳米碳显著提高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和土壤脲酶活性;随纳米碳用... 以盆栽妙香7号草莓为试材,利用15 N同位素示踪技术探究尿素配施0,2,4,6,8mL纳米碳溶胶(CK、T1、T2、T3)对土壤理化性状、植株氮素吸收利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纳米碳显著提高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和土壤脲酶活性;随纳米碳用量的增加处理前期土壤的电导率呈现降低趋势后期呈现增大的趋势。纳米碳的施用促进了草莓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提高了草莓各器官的Ndff值;与对照相比,T1、T2、T3处理草莓植株的氮素利用率分别提高了71.2%,126.8%,98.9%,土壤氮素残留率分别提高了8.2%,16.7%,16.1%,显著减少了氮素的损失。纳米碳的施用不同程度提高了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SPAD值,干物质比对照增加了17.5%,45.8%,32.3%。研究表明,尿素配施纳米碳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效吸附土壤中的氮素,提高植株氮素利用率和土壤氮素残留率,减少氮素损失,促进了草莓植株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 草莓 15N 氮素利用率 氮素损失
下载PDF
秸秆全量还田与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素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89
17
作者 张刚 王德建 +2 位作者 俞元春 王灿 庄锦贵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7-885,共9页
【目的】在我国水稻生产中探讨秸秆全量还田与氮肥配施的理论与技术,阐明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及氮素损失的影响,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减少氮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09 2011年,以水稻南粳46为材料,在江苏... 【目的】在我国水稻生产中探讨秸秆全量还田与氮肥配施的理论与技术,阐明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及氮素损失的影响,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减少氮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09 2011年,以水稻南粳46为材料,在江苏常熟农业生态实验站进行原状土柱模拟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秸秆全量还田(S)和无秸秆还田(S0);副区为氮肥用量(N),设置N 120、180、240和300 kg/hm^24个氮水平,以不施氮肥(N0)为对照。分析了水稻基肥期、分蘖期、穗肥期的氨挥发量和土壤80 cm处渗漏水全氮含量,土壤0—15 cm全氮含量,水稻产量,以及水稻籽粒和秸秆氮含量,计算水稻生育期氮肥的氨挥发损失率、淋溶损失率、土壤残留率以及水稻的氮肥利用效率。【结果】水稻产量随氮肥适宜用量增加而增加,与单施氮肥相比,秸秆还田下水稻平均增产6.3%,其中N 240 kg/hm^2处理产量最高;水稻的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秸秆还田能够提高水稻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较单施氮肥分别提高1.4 3.4 kg/kg和1.8%4.2%;水稻田氨挥发损失量、氮肥淋溶损失量和土壤残留氮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N 240 kg/hm^2水平下,秸秆还田氨挥发损失量增加18.2%、土壤残留氮量增加10.1 kg/hm^2,减少氮素淋溶损失量30.9%,氮肥总损失率降低6.0%。【结论】在秸秆全量还田下,配施适量的氮肥,可以提高水稻对氮肥的利用率,增加产量,同时减少氮肥损失。本试验中,以麦秸全量还田配施N 240 kg/hm^2为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肥用量 氮肥利用率 氮素损失率 水稻产量
下载PDF
氮肥对菜园土壤硝态氮淋溶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子聪 章明清 +4 位作者 陈防 吴启堂 林琼 颜明娟 李娟华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30-1234,共5页
过量施用N肥可导致土壤中硝态氮的大量积累,对环境构成威胁。笔者通过盆栽试验收集测定土壤渗漏水硝态氮浓度,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土壤氮素淋溶流失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大施氮量范围内,施氮量与土壤渗漏水硝态氮浓度之间呈非线... 过量施用N肥可导致土壤中硝态氮的大量积累,对环境构成威胁。笔者通过盆栽试验收集测定土壤渗漏水硝态氮浓度,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土壤氮素淋溶流失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大施氮量范围内,施氮量与土壤渗漏水硝态氮浓度之间呈非线性关系,但在中低施氮量时则表现为线性关系,可以应用"双速率转折点"概念评价菜园土壤硝态氮流失潜力。当施氮量超过双速率转折点X0后,土壤淋溶排水中硝态氮浓度将以非线性形式急剧增加。从环保角度看,氮用量不应超过X0。空心菜和菜心栽培试验表明氮肥X0分别为每盆N0.31g和0.32g,二者间的氮肥用量X0差异很小。以环保为目标的氮肥用量X0和以产量为目标的经济施氮量的差异与土壤质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氮肥 硝态氮 淋溶 双速率转折点
下载PDF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下腐植酸氮肥去向与平衡 被引量:9
19
作者 庄振东 李絮花 +2 位作者 张健 曹亚茹 王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1-206,共6页
为促进新型肥料的应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玉米、小麦产量,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新型腐植酸氮肥对玉米和小麦产量、氮肥吸收利用、氮肥在土壤中分布、氮肥损失以及土壤氮素盈亏的影响。结果表明:脲基活化腐植酸氮肥和常规掺混腐殖酸氮... 为促进新型肥料的应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玉米、小麦产量,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新型腐植酸氮肥对玉米和小麦产量、氮肥吸收利用、氮肥在土壤中分布、氮肥损失以及土壤氮素盈亏的影响。结果表明:脲基活化腐植酸氮肥和常规掺混腐殖酸氮肥可显著增加玉米和小麦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氮肥残留量,减少氮肥损失,增加土壤氮素盈余,增加土壤氮素矿化,增加作物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其中脲基活化腐植酸作用效果更加明显。脲基活化腐植酸氮肥和常规掺混腐殖酸氮肥与普通尿素相比,玉米产量分别增加20.6%和9.8%,小麦产量分别增加50.5%和19.2%;玉米季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5.8%和3.4%,小麦季分别增加22.7%和8.6%;玉米季氮肥损失率分别减少18.3%和10.9%,小麦季分别减少20.2%和6.3%;玉米季氮肥残留率分别增加12.5%和7.5%,小麦季分别减少2.7%和2.2%。施用腐植酸氮肥能改善氮素在土壤中的分布,满足作物根系需肥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氮肥残留 氮肥损失
下载PDF
广东蔬菜地土壤氮磷流失风险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永起 李淑仪 +3 位作者 廖新荣 蓝佩玲 王荣萍 艾绍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0135-10137,10166,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蔬菜地土壤氮磷状况,减少氮素磷素大量流失,指导广东蔬菜地施肥。[方法]对广东部分地区74个地点的施氮量进行调查并测定57个土样土壤中Olsen-P、Mehlich1-P和Mehlich3-P含量。[结果]发现调查地区的平均施氮量为328.7kg/... [目的]了解广东省蔬菜地土壤氮磷状况,减少氮素磷素大量流失,指导广东蔬菜地施肥。[方法]对广东部分地区74个地点的施氮量进行调查并测定57个土样土壤中Olsen-P、Mehlich1-P和Mehlich3-P含量。[结果]发现调查地区的平均施氮量为328.7kg/hm2,95.9%的调查数据高于引起流失的临界值(90kg/hm2)。66.7%的Olsen-P含量大于流失临界值(60mg/kg),96.0%的Mehlich-1P含量大于流失临界值(31mg/kg),55.8%的Mehlich3-P的含量大于临界值(150mg/kg)。[结论]广东蔬菜地土壤氮磷含量都很高,具有很大的流失风险,对广东蔬菜地施肥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含磷量 流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