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视节目制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晟 《电视技术》 2024年第1期220-222,共3页
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电视节目制播中的应用为研究重点,首先全面介绍AI技术和电视节目制播,如AI技术的理论基础、电视节目制播全过程、AI技术与电视节目制播结合的意义。其次,重点分析AI在电视节目制播各环节... 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电视节目制播中的应用为研究重点,首先全面介绍AI技术和电视节目制播,如AI技术的理论基础、电视节目制播全过程、AI技术与电视节目制播结合的意义。其次,重点分析AI在电视节目制播各环节的具体应用,包括AI在预制、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的应用。最后,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以期为AI技术在电视节目制播中的深度融合应用提供参考,推动电视节目制播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电视节目 制播
下载PDF
仿生技术在猪人工授精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芳芳 林晓 +5 位作者 蒋世强 黄秉龙 梁志敏 唐荣福 胡传活 冯文春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6期44-53,共10页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科学养猪的重要手段,对养猪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生产中,仿生技术常应用于公猪的调教、采精、母猪的发情鉴定、输精等环节。该文综述了基于母猪与公猪效应仿生技术下,猪人工授精操作方...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科学养猪的重要手段,对养猪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生产中,仿生技术常应用于公猪的调教、采精、母猪的发情鉴定、输精等环节。该文综述了基于母猪与公猪效应仿生技术下,猪人工授精操作方法、配套用品、器械、设备的改良与发展,猪人工授精仿生技术在促进公猪精液质量、母猪发情、繁殖率提高等方面的应用效果,提出仿生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人工授精 仿生技术 公猪精液 母猪发情鉴定
下载PDF
氮磷添加对紫花苜蓿-羊草混播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3
作者 齐非 李海港 +2 位作者 陈薇薇 李轲 刘锦昉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6,共8页
为了明确施肥对混播草地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在旱作基础上研究氮磷添加对内蒙古中西部轻度盐碱地紫花苜蓿-羊草人工混播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磷添加显著提高了混播草地中紫花苜蓿和羊草的产量,2021年9月和2022年6月混播草... 为了明确施肥对混播草地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在旱作基础上研究氮磷添加对内蒙古中西部轻度盐碱地紫花苜蓿-羊草人工混播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磷添加显著提高了混播草地中紫花苜蓿和羊草的产量,2021年9月和2022年6月混播草地豆禾总产量在施肥处理下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均为氮磷处理下的豆禾总产量最高,分别为3.57 t/hm2和4.55 t/hm2,较对照分别提高了59.38%和85.71%。(2)氮磷添加改变了混播草地中紫花苜蓿和羊草的产量占比。2021年6月,氮添加处理下羊草产量占比为56%;磷添加处理和氮磷添加处理下苜蓿产量占比高于羊草,分别为56%和54%。苜蓿的再生速度高于羊草,使得刈割后混播草地的产量占比发生明显改变。2021年9月,苜蓿产量占比在各处理中均超过76%。2022年6月,苜蓿产量占比在各处理中均超过87%。综上所述,氮磷添加可促使苜蓿-羊草混播草地产量增加。苜蓿作为优势种主导了混播草地的生物量,决定了混播草地产量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施肥 牧草产量 混播 盐碱地
下载PDF
猪的本交配种及人工辅助技术
4
作者 宋忠旭 李良华 +6 位作者 赵海忠 孙华 彭先文 吴俊静 乔木 周佳伟 梅书棋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2期63-66,共4页
非洲猪瘟、养猪规模、繁育模式、人工授精设备和(或)技术不足等因素导致本交配种在一定范围内被应用,为完善猪本交配种中人工辅助技术,提升本交的实践效果,该文对本交配种的配种前准备、配种过程完善和配种后评价进行人工辅助技术的细... 非洲猪瘟、养猪规模、繁育模式、人工授精设备和(或)技术不足等因素导致本交配种在一定范围内被应用,为完善猪本交配种中人工辅助技术,提升本交的实践效果,该文对本交配种的配种前准备、配种过程完善和配种后评价进行人工辅助技术的细节解析,以期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本交配种,在生产中提升受胎率和产仔数,与人工授精技术齐头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配种 本交 诱情 人工辅助
下载PDF
环青海湖地区多年生禾草的混播效应 被引量:2
5
作者 童永尚 张春平 +7 位作者 俞旸 曹铨 董全民 杨增增 张雪 张小芳 霍丽安 李彩弟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03-2209,共7页
为明确环青海湖地区多年生禾草的混播效果,本研究在海南州共和县巴卡台农牧场开展了多年生禾草混播试验,以适宜高寒草甸种植生长的5个多年生乡土草种(T,‘同德’短芒披碱草(Elymus sibiricus‘Tongde’)、Z,‘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 为明确环青海湖地区多年生禾草的混播效果,本研究在海南州共和县巴卡台农牧场开展了多年生禾草混播试验,以适宜高寒草甸种植生长的5个多年生乡土草种(T,‘同德’短芒披碱草(Elymus sibiricus‘Tongde’)、Z,‘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Qinghai’)、C,‘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Qinghai’)、L,‘青海’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Qinghai’)、B,‘青海’扁茎早熟禾(Poa pratensis var.anceps‘Qinghai’))为实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方式,设置6个混播组合,对建植后第3年的植被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特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合混播草地建后第3年,其群落结构和土壤养分差异较大。ZC混播组合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为96.1%和5.42 t·hm^(-2)(P<0.05);TZCL混播组合物种多样性相对较高;TCL混播处理下土壤全氮、有机质最高,值为3.1和77.9 g·kg^(-1)。TOPSIS综合评价表明,ZC混播处理是环青海湖地区人工草地建植最理想的混播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青海湖 人工草地 混播组合 TOPSIS模型
下载PDF
佳能紫花苜蓿和扁穗冰草混播比例对播种当年牧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许莹月 柯梅 +5 位作者 魏鹏 兰吉勇 康帅 李超 徐雪娇 侯钰荣 《草食家畜》 2023年第3期20-25,41,共7页
【目的】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部,依据新疆的气候特征与现代畜牧业的急速发展所需的牧草种植需求。【方法】在探明种植比例对牧草生产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归纳出相对双优的混播模式,以紫花苜蓿、扁穗冰草两种牧草按豆禾比例(3∶7、4∶6、5∶5... 【目的】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部,依据新疆的气候特征与现代畜牧业的急速发展所需的牧草种植需求。【方法】在探明种植比例对牧草生产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归纳出相对双优的混播模式,以紫花苜蓿、扁穗冰草两种牧草按豆禾比例(3∶7、4∶6、5∶5、6∶4、7∶3)进行同行种植人工草地与单播对比,分析其播种当年生长指标、茎叶比、生物量贡献率的变化。【结果】紫花苜蓿和扁穗冰草分别在4∶6和7∶3时株高趋于最高;紫花苜蓿在3∶7时叶长叶宽显示最高,扁穗冰草在6∶4比例下叶长最高和在单播下的叶宽最高;在叶茎比的对比下3∶7比例中紫花苜蓿品质较高和单播扁穗冰草品质较高。【结论】混播有利于提升牧草株高、叶长叶宽、叶茎比、生物量贡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豆禾比例 混播 生产性能
下载PDF
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地土壤氮素对施氮和灌溉的响应
7
作者 王笛 李达 +3 位作者 徐丽君 唐雪娟 方华军 辛晓平 《草学》 2023年第2期11-19,共9页
适当进行施肥和灌溉是提高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人工草场生产力、促进恢复的重要措施,建立施氮混播平台和水氮耦合平台,系统分析不同建植模式、不同施氮水平和不同补水条件对草地群落结构功能的影响机制,进而进一步探讨人工草地管理方式... 适当进行施肥和灌溉是提高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人工草场生产力、促进恢复的重要措施,建立施氮混播平台和水氮耦合平台,系统分析不同建植模式、不同施氮水平和不同补水条件对草地群落结构功能的影响机制,进而进一步探讨人工草地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土壤氮素的综合影响,以期为呼伦贝尔地区人工草地种植模式的建立和高效环保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在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试验站进行,选取紫花苜蓿、无芒雀麦两种多年生牧草品种,设置紫花苜蓿单播、无芒雀麦单播、紫花苜蓿无芒雀麦1∶1混播3个处理。设置不施氮(N0:0kg N·hm^(-2)·yr^(-1))、低氮(N1:75kg N·hm^(-2)·yr^(-1))和高氮(N2:150kg N·hm^(-2)·yr^(-1))3个处理水平,补水(不补水,旱季补水16%),共72个试验小区,按时间为节点,共11次分别取土壤0~10cm、10~20cm土层深度,测定土壤全氮、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呼伦贝尔地区建植人工草地时,建议采取紫花苜蓿+无芒雀麦的混播模式,与无芒雀麦单播模式相比,在促进土壤氮素的吸收利用方面更为有效。夏季干旱时期,采取一定的灌溉措施保苗。过量施N对苜蓿单播、无芒雀麦单播吸收氮素效应并不显著,反而会在土壤中大量累积NO_(3)^(-)-N,随着强降雨淋溶到土壤下层形成无效N,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产生环境污染,但在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上,高氮和不补水(N2、补水0)条件下可以促进植物对土壤中氮素的吸收。补水与不补水相比,各处理组间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在雨水充沛的季节过量的补水会导致土壤NO_(3)^(-)-N淋溶到土壤下层形成无效N。呼伦贝尔地区建植人工草地时,采取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的种植模式,施氮150kg N·hm^(-2)·yr^(-1)、不补水条件下对于土壤氮素的吸收利用最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混播 土壤氮素
下载PDF
母猪定时输精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丁林舒 石俊松 +1 位作者 卫恒习 张守全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35,共6页
母猪定时输精(Fixed-Time Artificial Insemination,FTAI)是一项利用生殖激素控制母猪发情排卵以便在固定时间对母猪进行人工授精的繁殖技术。目前,有关FTAI技术的研究较多,但FTAI技术引入我国的时间较短,国内对FTAI方案的选择比较单一... 母猪定时输精(Fixed-Time Artificial Insemination,FTAI)是一项利用生殖激素控制母猪发情排卵以便在固定时间对母猪进行人工授精的繁殖技术。目前,有关FTAI技术的研究较多,但FTAI技术引入我国的时间较短,国内对FTAI方案的选择比较单一,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影响FTAI效果的因素较多,如不同激素组合的FTAI方案导致效果差异以及输精次数、高温季节导致的母猪热应激等问题,还需深入研究和完善。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主要使用的FTAI程序,国内外不同激素组合的FTAI方案与季节对参与FTAI程序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以及激素处理对母猪机体影响的研究现状,以期对生猪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时输精 母猪 季节 机制
下载PDF
人工调控对禾草混播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施建军 洪绂曾 +4 位作者 马玉寿 张德罡 王彦龙 李瑞江 杨时海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5-751,共7页
在三江源区的"黑土滩"退化草地上,以当地野生驯化牧草,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 cv. Qinghai)、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Keng cv. Qinghai)、青海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 在三江源区的"黑土滩"退化草地上,以当地野生驯化牧草,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 cv. Qinghai)、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Keng cv. Qinghai)、青海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 Keng cv. Qinghai)、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L.)Prarl)和西北羊茅(Festuca kryloviana Reverd.)为种源,设人工调控和对照2组处理,每组处理6个混播组合,探索不同草种组合和调控措施下人工群落的生产力与稳定性。2006-2008年试验表明:人工调控各组合群落的高度、盖度和植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合群落中禾草植物量第2、3年分别比相应对照组合高1倍和2倍以上,群落结构和稳定性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品种搭配下,混播组合群落的高度、盖度和植物量高于垂穗披碱草单播群落,第3年的群落植物量和禾草植物量比例均高于单播群落,随着组合草种增加,混播群落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增强,群落中禾草与杂类草的竞争力显著增强,群落稳定性提高;综合比较,初步确定以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碱茅+西北羊茅和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为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建植混播人工草地的合理组合。同时,合理的草地管理有利于提高人工草地的生产力,延长草地利用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人工调控 混播 群落
下载PDF
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建成的影响 被引量:56
10
作者 李朝苏 汤永禄 +1 位作者 吴春 黄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6-43,共8页
目前稻茬麦机播面积不断扩大,为研究播种方式转变对小麦播种出苗、生长发育与产量建成的影响,2009-2012年,在成都平原稻茬麦区开展撒播(免耕+人工撒种+人工覆盖稻草)与机播(免耕+稻草粉碎覆盖+2BMFDC-6型播种机播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目前稻茬麦机播面积不断扩大,为研究播种方式转变对小麦播种出苗、生长发育与产量建成的影响,2009-2012年,在成都平原稻茬麦区开展撒播(免耕+人工撒种+人工覆盖稻草)与机播(免耕+稻草粉碎覆盖+2BMFDC-6型播种机播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机播处理的播种效率、出苗率、麦苗均匀度,以及中前期的个体与群体质量均显著高于撒播处理。但到了生育后期,机播小麦的个体与群体质量反而不及撒播小麦,进而影响穗部性状。机播小麦开花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的年均值较撒播小麦低1.8%、8.9%,成熟期单穗结实小穗数和穗粒数较撒播处理低4.2%、3.5%,但千粒质量较撒播高4.9%,籽粒产量则基本相当。机播小麦开花期耕层土壤的速效氮含量较撒播处理低7.8%,植株全氮含量低19.4%。增施氮肥后,机播小麦个体和群体质量得到改善,增产趋势明显。表明,2BMFDC-6型机播有利于提高稻茬小麦播种效率和质量,但需要适当提高施氮水平以提高中后期个体与群体质量,进而实现高产。研究结果可为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熟化完善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 农业机械 稻茬小麦 人工撒播 2BMFDC-6型机播 产量建成
下载PDF
岩石边坡喷播植草护坡工程的抗侵蚀效应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绍才 孙海龙 +2 位作者 杨志荣 何磊 崔保山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7,共5页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从泥沙与养分流失的角度,对岩石边坡喷播植草护坡工程抵抗降雨侵蚀效应进行了研究,对侵蚀量与降雨强度、坡度、播种量及草的生长发育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岩石边坡喷播植草护坡工程抵抗降雨侵蚀的...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从泥沙与养分流失的角度,对岩石边坡喷播植草护坡工程抵抗降雨侵蚀效应进行了研究,对侵蚀量与降雨强度、坡度、播种量及草的生长发育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岩石边坡喷播植草护坡工程抵抗降雨侵蚀的特征.结果表明:除降低雨滴动能外,坡面草本植被层具有明显的分流作用,降低了到达坡面的有效降雨量;泥沙与养分侵蚀量随坡度和播种量的增大而减少,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侵蚀量与试验因子间存在显著的函数关系,且抵抗降雨效应随草的生长发育程度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动态特征;在高雨强下,基质的泥沙与养分流失量仍处于较低水平,表明岩石边坡喷播植草护坡工程具有较好的抵抗降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降雨 岩石边坡 喷播植草 护坡 侵蚀
下载PDF
间伐强度对云南松中龄低产林分结构的调整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韩明跃 李莲芳 +4 位作者 郑畹 苏俊武 李卫冲 龚建斌 郑树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33,共7页
2008年通过对禄丰村林场徐家山林区具有代表性的25 a生塘播云南松人工用材林进行本底调查,依据云南松的林分密度、林木平均胸径、云南松单株林木平均占据的面积和云南松的枯立木百分比等判断该林分为云南松的劣质低产用材林,确定抚育间... 2008年通过对禄丰村林场徐家山林区具有代表性的25 a生塘播云南松人工用材林进行本底调查,依据云南松的林分密度、林木平均胸径、云南松单株林木平均占据的面积和云南松的枯立木百分比等判断该林分为云南松的劣质低产用材林,确定抚育间伐是该林分改造的主要措施。选择相似立地条件的林地,在同一坡向(SE)分别以1 hm2为间伐单位,设置4个研究区,分别设为3块样地及1块对照样地,以研究区内原有林木株数控制进行间伐,间伐的强度样地分别为40%(样地1)、30%(样地2)、20%(样地3)和0%(对照),每个研究区选择林木生长均匀的900 m2(30 m×30 m)作为长期调查研究的标准样地。间伐结束进行第2次调查,1年后进行第3次调查。结果表明:处理1~3间伐前后林木胸径与对照相比,无论其平均值、最小胸径或林木的胸径集中分布范围的下限,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胸径分布较为均匀。云南松的林分质量也相应的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间伐的效果。对照样地仅实施下层灌草清理和对部分天然更新的阔叶树伐除,故其云南松林木株数的胸径仍呈左偏态分布,胸径分布极不均匀,林木胸径的分布仍处于自然松散的状态。云南松间伐后,不但林木的胸径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其平均树高也同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间伐后云南松林木平均高生长量的提高比例显著小于平均胸径生长量的提高比例。根据株数间伐强度20.5%~31.5%的林分间伐1 a后的各项指标分析,以31.5%的株数进行间伐有利于改善该类劣质低产云南松人工林的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塘播用材林 抚育 间伐
下载PDF
不同建植年限混播人工草地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强强 靳瑰丽 +2 位作者 朱进忠 李海 谭小海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5-739,共5页
为了探讨不同建植年限人工草地植被群落结构的特征和变化规律,采用扩散系数、负二项式K值、聚块指数、聚集强度等4项指标,对建植1~3年的混播人工草地植物种群分布格局分析表明,随建植年限的延长,主要植物种群中播入种的分布类型,由建... 为了探讨不同建植年限人工草地植被群落结构的特征和变化规律,采用扩散系数、负二项式K值、聚块指数、聚集强度等4项指标,对建植1~3年的混播人工草地植物种群分布格局分析表明,随建植年限的延长,主要植物种群中播入种的分布类型,由建植当年的聚集分布或随机分布,均变为3年时的全部集群分布状态,非播入种的分布类型由建植当年的全部随机分布状态,均变为3年时的全部集群分布状态;草地建植3年内,主要种通过种内、种间作用对聚集程度进行了调整。播入种的聚集程度绝大多数呈先减弱后增强趋势,3年草地非播入种的聚集程度较1年和2年的明显增强,形成了草地建植3年时种间共存的暂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植年限 混播 人工草地 种群 空间格局
下载PDF
补播改良措施对沙化草地植被恢复的作用 被引量:29
14
作者 曹子龙 郑翠玲 +1 位作者 赵廷宁 孙保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0-92,97,共4页
在科尔沁沙地南缘,以严重沙化草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布设人工补播试验,以及对飞播9a后沙化草地各植被群落特征的调查,研究了补播改良措施对沙化草地植被恢复的作用。结果表明:飞播措施和人工补播措施对沙化草地植被恢复均具有显著作用... 在科尔沁沙地南缘,以严重沙化草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布设人工补播试验,以及对飞播9a后沙化草地各植被群落特征的调查,研究了补播改良措施对沙化草地植被恢复的作用。结果表明:飞播措施和人工补播措施对沙化草地植被恢复均具有显著作用。飞播9a后的沙化草地,植被盖度、草群平均高度、草群密度以及地上生物量分别较对照样地提高了2.71倍、1.91倍、1.54倍和3.85倍。人工补播措施对改善沙化草地群落特征具有持久性,其中条播方式优于穴播和撒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化草地 飞播 人工补播 植被恢复
下载PDF
杂交晚稻机插不同播量条件下育插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叶厚专 药林桃 +4 位作者 周韧金 何小金 廖禺 曹晓林 申琪凤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14-16,19,共4页
以杂交晚稻“江四优992”为供试材料,进行了不同播量软盘育秧机插与常规水育秧手插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机插软盘育秧随播种量增加,漏插率降低,以90~100g芽谷/盘为最佳播量;机插秧虽然前期分蘖稍慢,但后期具有分蘖稳健、无效... 以杂交晚稻“江四优992”为供试材料,进行了不同播量软盘育秧机插与常规水育秧手插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机插软盘育秧随播种量增加,漏插率降低,以90~100g芽谷/盘为最佳播量;机插秧虽然前期分蘖稍慢,但后期具有分蘖稳健、无效分蘖少、成穗率高的特点;机插稻的全生育期比手插稻延长2~3d;与手插稻相比,机插稻的穗粒结构合理,穗粒数多,产量高,平均增产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晚稻 机插秧 手插秧 播种量 分蘖 产量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春播期干旱及增雨天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国林 邓卓 梁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548-4549,共2页
[目的]研究辽西北地区春季干旱发生规律及春雨形成的天气特征,为春播抗旱防灾、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和经验公式分析干旱概率和干旱规律。[结果]辽西北地区春播期重干旱年份约占40%,轻干旱约占30%,1/3年份... [目的]研究辽西北地区春季干旱发生规律及春雨形成的天气特征,为春播抗旱防灾、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和经验公式分析干旱概率和干旱规律。[结果]辽西北地区春播期重干旱年份约占40%,轻干旱约占30%,1/3年份春季透雨不足;春季干旱存在着10~11年的周期性,逢1、2、3年份出现干旱达80%。东北低压、华北低压和冷锋云系是春播期降水主要天气特征。[结论]掌握春季干旱发生规律和春季降雨天气特征,可为抗旱防灾及春播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播期 人工增雨 天气特征 干旱
下载PDF
人工增雨对西北地区的减灾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柏忠 王广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54-259,共6页
概述了我国西北五省(自治区)现有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的规模、作业特点、人工增雨减灾效果、催化方法和飞机播撒技术。对西北地区人工增雨作业的效益进行了分折,并针对各地区的人工增雨作业提出了建议。事实证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是西北地... 概述了我国西北五省(自治区)现有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的规模、作业特点、人工增雨减灾效果、催化方法和飞机播撒技术。对西北地区人工增雨作业的效益进行了分折,并针对各地区的人工增雨作业提出了建议。事实证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是西北地区气象灾害减灾、促进农牧业发展、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项具有潜力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催化剂 播撒技术 减灾效益
下载PDF
巴尔鲁克山地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生物量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明辉 张强强 《草原与草坪》 CAS 2011年第5期37-41,共5页
对建植2~4年旱作混播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各类群所占比例、地下生物量动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随建植年限的延长,人工草地上生物量动态总体呈"慢(初期)-快(中期)-慢(后期)"的"S"型变化模式,地上生物量逐年增... 对建植2~4年旱作混播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各类群所占比例、地下生物量动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随建植年限的延长,人工草地上生物量动态总体呈"慢(初期)-快(中期)-慢(后期)"的"S"型变化模式,地上生物量逐年增加;草地群落中,禾本科草替代豆科草的速率逐渐加快;垂直分布上,0~30cm地下生物总量逐年增加。地上、地下生物量积累在时空分配上趋于合理化,对资源的竞争趋于平稳,有助于草地建植4年内生产和生态上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 混播 人工草地 生物量 动态变化
下载PDF
两次输精技术对母猪繁殖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文敏 陈志林 +3 位作者 师晓杰 张凯 吴德铭 张守全 《养猪》 2018年第3期28-30,共3页
以长大二元杂种经产母猪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19.0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8 246头母猪的配种模式进行分析,以探讨两次输精对母猪繁殖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次输精母猪的分娩率、胎均总仔数和胎均健仔数等指标与输精3次及以上的差... 以长大二元杂种经产母猪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19.0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8 246头母猪的配种模式进行分析,以探讨两次输精对母猪繁殖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次输精母猪的分娩率、胎均总仔数和胎均健仔数等指标与输精3次及以上的差异不显著;此外2次输精中的母猪静立发情至第1次输精间隔在9~17 h时,分娩率达到95.43%(P<0.01),且母猪的繁殖效率最大为1 176头;第1次与第2次输精的间隔时间在16~17 h时,胎均总仔数为12.53头(P<0.05),胎均健仔数为11.03头(P<0.05),同时分娩率达95.59%,繁殖效率达1 192头,均为最高。因此,两次输精技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人工授精 繁殖效率
下载PDF
崇明杂交粳稻花优14不同种植方式产量及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志鹏 沈寅寅 +4 位作者 龚才根 朱田平 王新其 李茂柏 曹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8期3348-3349,3363,共3页
[目的]为崇明水稻生产上推广机插秧种植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以上海市主推的高产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花优14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机插秧和人工撒播2种不同种植方式对其产量以及种植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机插秧比人工撒播增产1 000.35k... [目的]为崇明水稻生产上推广机插秧种植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以上海市主推的高产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花优14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机插秧和人工撒播2种不同种植方式对其产量以及种植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机插秧比人工撒播增产1 000.35kg/hm2,增幅11.40%,经济效益增加1 701.77元/hm2,增幅10.82%。[结论]对杂交粳稻种植而言,机插秧种植方式优势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秧 人工撒播 经济效益 杂交粳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