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of Late-Season Rice under No-tillage and Non-flooded Cultivation with Straw Mulching 被引量:4
1
作者 WANG Dong LI Hui-xin +2 位作者 QIN Jiang-tao LI Da-ming Hu Feng 《Rice science》 SCIE 2010年第2期141-148,共8页
A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 (started at 2003)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ce cultivation methods on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grain yield of late-season rice under double-rice cropping sys... A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 (started at 2003)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ce cultivation methods on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grain yield of late-season rice under double-rice cropping system in seasonal drought region of southeast China (Yujiang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The rice cultivation methods included no-tillage and flooded rice cultivation (N-F), no-tillage and non-flooded rice cultivation with straw mulching (N-SM), and no-tillage and non-flooded rice cultivation without straw mulching (N-ZM).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ice grain yield between the N-SM and N-F treatments. However, the rice grain yields in the N-SM and N-F treatm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ZM treatment. The late-season rice plants in the N-SM treatment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numbers of effective panicles and total grains per hill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N-ZM treatment. The above-ground dry matter of late-season rice was similar between the N-SM and N-F treatments. Compared with the N-F treatment, the N-ZM and N-SM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leaf area at the heading stage. Moreover, the N-SM treatment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otal root length and root tip number at the grain-filling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N-ZM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no-tillage non-flooded cultivation straw mulching growth characteristics YIELD
下载PDF
Improving uniform scattering device for straw-smashing,back-throwing,no-tillage planter under complete straw mulching condition 被引量:5
2
作者 Fengwei Gu Xuemei Gao +3 位作者 Feng Wu Zhichao Hu Youqing Chen Chong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2018年第6期49-57,共9页
With the objective of obtaining a completely straw-mulched field,when no-tillage mechanical sowing is implemented with straw smashing,delivering,and back-throwing approaches,it may be difficult to scatter the smashed ... With the objective of obtaining a completely straw-mulched field,when no-tillage mechanical sowing is implemented with straw smashing,delivering,and back-throwing approaches,it may be difficult to scatter the smashed straw uniformly during a succeeding wheat sowing step.This is because the previous rice straw is substantial in quantity and has a high humidity and toughness,which may easily result in non-uniform straw mulching and thus sparse and weak seedlings of wheat.Therefore a force-dispersing and uniform-scattering device was designed.With the number of scattering impellers,impeller angle,and impeller rotation speed as the main factors and the percentage of pass for the scattering width and non-uniformity of the straw mulching as the assessment indices,single-factor experiments and orthogonal regressive tests were performed,and a dual-index(percentage of pass for the scattering width and non-uniformity of the straw mulching)fitted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established.The test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main factors(from primary to secondary)that influence the indices were the impeller rotation speed,number of scattering impellers,and impeller angle.The optimal parameter combination for the uniform scattering device was four rows of impellers with an angle of 15°,rotation speed of 1015 r/min,percentage of pass of 72.65%for the scattering width,and a non-uniformity of 13.8%in the straw mulching.This combination can be used to realize a uniform scattering of the smashed straw along the seedling rows on the after-sowing ground.According to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e wheat growth,the wheat emergence rate was 90.7%.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uniform scattering device for a straw-smashing,back-throwing,no-tillage planter for obtaining a completely straw-mulched field,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the machinery operation,and ensuring good and strong seedlings after sow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te straw mulching no-tillage planter uniform scattering of straw
原文传递
地膜播种机螺旋覆土滚筒的参数优化 被引量:35
3
作者 李革 艾力.哈斯木 +2 位作者 康秀生 俞高红 张国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5-138,共4页
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发展 ,对覆膜播种机工作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覆土滚筒是覆膜播种机的主要工作部件 ,其参数优化对播种质量有很大影响 ,该文对覆土滚筒的导土板螺旋角 ,螺旋头数等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和试验研究 ,提出了合... 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发展 ,对覆膜播种机工作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覆土滚筒是覆膜播种机的主要工作部件 ,其参数优化对播种质量有很大影响 ,该文对覆土滚筒的导土板螺旋角 ,螺旋头数等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和试验研究 ,提出了合理取值范围 ,从而为覆土滚筒的设计和进一步改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播种机 覆土滚筒 优化
下载PDF
玉米全膜双垄沟直插式精量穴播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1
4
作者 赵武云 戴飞 +3 位作者 杨杰 史增录 杨正 石林榕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1-97,共7页
为适应我国西北地区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作业需求,解决传统膜上播种机具作业存在挑膜、撕膜、种穴与幼苗错位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玉米全膜双垄沟直插式精量穴播机。该机采用凸轮-曲柄滑块机构、运动放大机构实现了成穴器的投种控制与定... 为适应我国西北地区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作业需求,解决传统膜上播种机具作业存在挑膜、撕膜、种穴与幼苗错位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玉米全膜双垄沟直插式精量穴播机。该机采用凸轮-曲柄滑块机构、运动放大机构实现了成穴器的投种控制与定点强制开启。仿真分析与田间验证试验表明,直插式精量穴播机在覆膜垄沟播种作业时,成穴器位于播种段与出土段的水平分速为零,播种株距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穴孔布置、成穴器运动轨迹均合理,满足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作业的农艺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穴播机 全膜双垄沟播 直插式
下载PDF
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精量播种机工作参数优化 被引量:24
5
作者 戴飞 赵武云 +1 位作者 唐学鹏 李星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9-45,共7页
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精量播种机采用凸轮与曲柄组合机构控制成穴器,能够实现播种时成穴器水平绝对速度为零,可改善播种作业过程中成穴器撕膜、挑膜及穴孔错位。以播种机前进速度、曲柄机构转速、凸轮机构转速和切膜刀角为自变量,穴... 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精量播种机采用凸轮与曲柄组合机构控制成穴器,能够实现播种时成穴器水平绝对速度为零,可改善播种作业过程中成穴器撕膜、挑膜及穴孔错位。以播种机前进速度、曲柄机构转速、凸轮机构转速和切膜刀角为自变量,穴孔错位率为响应值,依照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建立了各因素与穴孔错位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穴孔错位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凸轮机构转速、曲柄机构转速、播种机前进速度和切膜刀角;最佳工作参数为:播种机前进速度0.50 m/s、曲柄机构转速50.2 r/min、凸轮机构转速46.4 r/min和切膜刀角23.6°,此条件下穴孔错位率为1.221%。验证试验表明该组合下试验相对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播种机 玉米 全膜双垄沟 响应面法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基于近等速机构的玉米全膜双垄沟穴播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6
6
作者 戴飞 赵武云 +3 位作者 石林榕 唐学鹏 王久鑫 刘小龙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4-81,共8页
针对传统膜上播种机具作业存在的撕膜、挑膜、穴孔错位等问题,通过应用转动导杆机构与正弦机构进行串联,结合强排播种机构、直插播种装置及排种系统,设计了基于近等速机构的玉米全膜双垄沟直插式电动穴播机,并对其关键部件结构参数进行... 针对传统膜上播种机具作业存在的撕膜、挑膜、穴孔错位等问题,通过应用转动导杆机构与正弦机构进行串联,结合强排播种机构、直插播种装置及排种系统,设计了基于近等速机构的玉米全膜双垄沟直插式电动穴播机,并对其关键部件结构参数进行了设计。田间试验表明,通过近等速补偿机构与放大机构相配合,对直插播种装置进行控制、协调,实现了成穴器位于播种段与出土段的水平分速为零,穴孔布置及播种作业运动轨迹合理;强排播种机构能够实现成穴器扎入覆膜种床后的准确开启投种、快速闭合,可有效缓解膜下播种多粒、空穴与成穴器堵塞问题。作业机田间播种性能试验指标均达到了国家相关作业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要求,与一代样机作业性能相比有较大改进与提升,符合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的农艺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全膜双垄沟穴播机 近等速机构
下载PDF
2BM-2免耕播种机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悦乾 纪文义 +3 位作者 赵艳忠 赵淑红 龚振平 马春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63,共3页
随着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不断进行,人口的迅速膨胀,要求粮食生产的总产量不断地提高,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为满足人类对粮食的消耗,掠夺式地开发土地资源,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的现象非常严重。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耕作的一种新的耕作... 随着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不断进行,人口的迅速膨胀,要求粮食生产的总产量不断地提高,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为满足人类对粮食的消耗,掠夺式地开发土地资源,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的现象非常严重。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耕作的一种新的耕作技术,是作物茎秆还田和免耕、少耕技术的结合。免耕播种机是保护性耕作能否推广的关键性机具。为此,研究设计了2BM-2免耕播种机,并在不同地表条件下进行了试验,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保护性耕作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免耕 播种机 设计 保护性耕作
下载PDF
基于近等速机构的玉米全膜双垄沟穴播机作业性能试验 被引量:5
8
作者 戴飞 赵武云 +3 位作者 马军民 王久鑫 石林榕 刘小龙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49-56,共8页
应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并结合玉米全膜双垄沟穴播机工作原理分析获得的8个初始参数(放大机构比例、近等速机构传动比、成穴器开启位移、成穴器角度、曲柄转速、机器前进速度、主动杆转速、成穴器播深)进行筛选,得到作业机曲柄转... 应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并结合玉米全膜双垄沟穴播机工作原理分析获得的8个初始参数(放大机构比例、近等速机构传动比、成穴器开启位移、成穴器角度、曲柄转速、机器前进速度、主动杆转速、成穴器播深)进行筛选,得到作业机曲柄转速、机器前进速度以及主动杆转速对穴孔错位率、采光面机械破损率影响显著。在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显著性参数最优值区间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结果分别建立了穴孔错位率、采光面机械破损率与显著性参数的二阶回归模型,探究单一因素及交互因素对不同响应值的影响效应,并结合OptimizationNumerical计算方法对直插式穴播机工作参数进行优化与田间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样机作业性能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前提下,各显著性参数对其穴孔错位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机器前进速度、曲柄转速、主动杆转速;对采光面机械破损率的影响贡献由大到小为机器前进速度、主动杆转速、曲柄转速。优化所得的样机最佳工作参数条件为:机器前进速度为0.52 m/s、曲柄转速为72 r/min、主动杆转速为140 r/min。同时在此条件下,样机田间验证试验的穴孔错位率均值为1.23%,采光面机械破损率均值为9.56%,较优化前穴孔错位率(1.56%~5.87%)、采光面机械破损率(10.63%~73.37%)有明显的下降,表明在优化工作参数条件下作业机能够实现零速投种,基本无穴孔错位与撕膜、挑膜现象出现,能够有效避免对采光面地膜的机械损伤,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穴播机 近等速机构 全膜双垄沟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全膜双垄沟播直插式玉米播种装置双面凸轮的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星瑞 石林榕 +1 位作者 赵武云 戴飞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4-98,共5页
针对全膜双垄沟播直插式玉米播种装置的核心部件单面凸轮控制的穴播杆水平位移不精确、振动较大等问题,设计采用双面凸轮代替。在沟播机虚拟样机基础上,生成双面凸轮内外接触轨迹曲线,由于生成的双面凸轮轨迹在奇点处过渡急剧,会造成凸... 针对全膜双垄沟播直插式玉米播种装置的核心部件单面凸轮控制的穴播杆水平位移不精确、振动较大等问题,设计采用双面凸轮代替。在沟播机虚拟样机基础上,生成双面凸轮内外接触轨迹曲线,由于生成的双面凸轮轨迹在奇点处过渡急剧,会造成凸轮与顶杆运动过程中冲击过大而无法实现设定的运动,甚至卡死,对轨迹过渡奇点段进行了圆弧过渡优化,对优化前后的凸轮在x、y方向位移曲线进行了对比,相应位移量较小。经沟播机虚拟样机仿真,双面凸轮驱动下的成穴器在入土前不会与地面发生干涉;对双面凸轮进行的冲击力和拉力作用下最大形变和应力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双面凸轮在受到最大冲击力和拉力时最大变形量为0.092 mm,且其最大Von–Mises应力均远低于67 MPa,应能满足直插式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机作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播种装置 双面凸轮
下载PDF
玉米全膜双垄沟自走直插式精量穴播机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戴飞 杨正 +1 位作者 赵武云 张锋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37-1643,共7页
为适应中国西北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农艺技术要求,解决传统膜上播种机具作业所存在的挑膜、撕膜、穴孔错位等问题,研制了全膜双垄沟自走直插式玉米精量穴播机,为高性能膜上直插播种农机装备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依据直插播种作业原理,对样... 为适应中国西北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农艺技术要求,解决传统膜上播种机具作业所存在的挑膜、撕膜、穴孔错位等问题,研制了全膜双垄沟自走直插式玉米精量穴播机,为高性能膜上直插播种农机装备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依据直插播种作业原理,对样机结构组成、传动方案及关键作业部件进行分析;借助Step函数建立运动算例,对影响样机直插播种性能的盘形凸轮轮廓及所对应播种轨迹作分析研究,并进行田间播种试验。完成样机运动放大机构、直插成穴播种装置设计,获得盘形凸轮最大尺寸为182.719 mm,最小曲率半径为53.057 mm及相应Step控制函数;样机播种作业后穴孔错位率达0.43%,地膜采光面机械破损程度为45.5 mm·m-2。自走直插式玉米精量穴播机播种运动轨迹合理,直插成穴装置位于播种段与出土段的水平分速为零,能够实现对全膜双垄沟覆膜种床的自适应低损伤播种,符合膜上播种作业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 玉米 直插式 穴播机
下载PDF
2BQM—6A型免耕播种机的研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鸿烈 丁加明 +1 位作者 曾爱军 施森宝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1-47,共7页
论述了在研制农大Ⅲ型(2BQM-6A)免耕播种机过程中,对四杆仿形机构、排种盘的投种相位角和整机通过性等方面的改进设计。性能试验和生产应用表明,该机较农大Ⅱ型免耕播种机在播种质量、通过性能和使用可靠性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现已由大... 论述了在研制农大Ⅲ型(2BQM-6A)免耕播种机过程中,对四杆仿形机构、排种盘的投种相位角和整机通过性等方面的改进设计。性能试验和生产应用表明,该机较农大Ⅱ型免耕播种机在播种质量、通过性能和使用可靠性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现已由大连农牧机械厂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播种机 研制
下载PDF
三向可调式V型覆土镇压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海涛 徐源 史乃煜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5-73,共9页
为提高2BMFJ系列原茬地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作业过程中覆土镇压及防粘土性能,设计一种兼具覆土、镇压和减粘功能的三向可调式V型覆土镇压器。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防粘材料和仿生学理论为基础,在覆土镇压圆盘触土表面设计一种防粘... 为提高2BMFJ系列原茬地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作业过程中覆土镇压及防粘土性能,设计一种兼具覆土、镇压和减粘功能的三向可调式V型覆土镇压器。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防粘材料和仿生学理论为基础,在覆土镇压圆盘触土表面设计一种防粘结构。采用五因素二、三水平混合正交试验,以土壤类型、防粘结构均布个数、覆土镇压器铅垂载荷、土壤含水量和机具作业速度为影响因子,以土壤粘附量和土壤紧实度为响应函数,作参数优化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当参数组合为防粘结构分布个数12、覆土镇压器铅垂载荷≥800 N、土壤含水量≤25%、机具作业速度≤7.2 km·h-1时,在东北黑黏壤土环境下,防粘覆土镇压圆盘土壤粘附量42.9 g、镇压后土壤紧实度40.5 kPa,较金属圆盘镇压器减粘性能提高49.8%;在模拟砂壤土环境中,防粘覆土镇压器镇压后土壤紧实度43.0kPa,金属圆盘覆土镇压器镇压后土壤紧实度38.7 kPa,满足农艺要求。研究结果为2BMFJ系列原茬地免耕播种机覆土镇压器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土镇压器 免耕覆秸 精量播种机 混合正交试验 参数优化
下载PDF
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覆秸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廖宜涛 李玥宾 +3 位作者 廖庆喜 樊伟 高丽萍 陈慧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62,共11页
在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前茬水稻机收后秸秆全量留田,当接茬进行油菜精量联合直播作业时,浮秸易缠绕直播机触土部件,造成机具堵塞、种子落在秸秆上难以出苗等问题。为此,结合油菜覆草种植农艺措施,提出适于油菜直播水稻秸秆覆盖还田的... 在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前茬水稻机收后秸秆全量留田,当接茬进行油菜精量联合直播作业时,浮秸易缠绕直播机触土部件,造成机具堵塞、种子落在秸秆上难以出苗等问题。为此,结合油菜覆草种植农艺措施,提出适于油菜直播水稻秸秆覆盖还田的机械化作业方案,设计了一种与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配套的覆秸装置。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覆秸装置关键环节工作部件的结构参数、安装位置与安装角及工作转速范围。控制秸秆喂入量分别为0.9、1.1、1.3 kg/s,进行性能测试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确定的各部件工作转速的适宜性和秸秆输送顺畅稳定性,结果表明,当播种覆秸作业机组配套69.9 k W拖拉机、前进速度0.7 m/s、捡拾装置滚筒转速80 r/min、集秸装置螺旋输送器转速270 r/min和链式提升装置转速270 r/min时,机具作业顺畅,秸秆捡拾率达到90%以上。控制均匀铺放装置转速分别为210、240、270、300、330 r/min,当转速为300 r/min时,秸秆覆盖均匀率最高,超过92%。田间试验表明,覆秸直播机秸秆通过性能良好,各环节工作部件作业稳定,各项设计指标均满足技术标准要求,设计的覆秸装置与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集成,一次作业可完成水稻浮秸的捡拾、堆集、输送、覆盖以及旋耕整地、开畦沟、施肥、油菜播种等工序,适宜在水稻机收后秸秆未作任何处理的稻茬田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 秸秆覆盖还田 捡拾抛撒
下载PDF
槽轮驱动垂直插入式穴播机的设计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军民 王芬娥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4-137,142,共5页
针对全膜双垄沟播播种时撕膜及穴孔与膜孔错位等问题,设计了槽轮驱动垂直插入式穴播机,将槽轮机构的间歇运动和曲柄滑块机构的直线往复运动有机结合起来,成穴器垂直入土和出土,并在入土最低端强制开启,实现零速投种,种孔位置精确,解决... 针对全膜双垄沟播播种时撕膜及穴孔与膜孔错位等问题,设计了槽轮驱动垂直插入式穴播机,将槽轮机构的间歇运动和曲柄滑块机构的直线往复运动有机结合起来,成穴器垂直入土和出土,并在入土最低端强制开启,实现零速投种,种孔位置精确,解决了传统穴播机空穴率高及出苗率低的问题.通过建模仿真分析,该穴播机满足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播种的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播机 槽轮 全膜双垄沟播
下载PDF
膜下滴灌旱作水稻播种机排种器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康建明 王士国 +2 位作者 潘佛雏 颜利民 王囡囡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2-157,共6页
【目的】为提高膜下滴管旱作水稻播种质量,该文分析了膜下滴灌旱作水稻播种机排种器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通过试验研究了排种器工作参数和结构参数对播种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播种机前进速度、容种腔长度和种面高度为影响因素,采用二次正... 【目的】为提高膜下滴管旱作水稻播种质量,该文分析了膜下滴灌旱作水稻播种机排种器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通过试验研究了排种器工作参数和结构参数对播种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播种机前进速度、容种腔长度和种面高度为影响因素,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的试验方法,建立各因素与穴粒数合格率的数学模型,分析各因素对穴粒数合格率的影响规律.【结果】各因素对穴粒数合格率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播种机前进速度、种面高度和容种腔长度.在前进速度为3.6km/h,容种腔长度为14mm,种面高度为100mm的条件下,排种器穴粒数合格率(6~8粒)最优94.47%.【结论】研究成果可以为膜下滴灌旱作水稻播种机排种器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水稻 播种机 膜下滴灌 排种器 参数优化
下载PDF
新型马铃薯起垄覆膜播种机简介 被引量:3
16
作者 路战远 程玉臣 +3 位作者 张德健 王玉芬 张向前 杨彬 《北方农业学报》 2016年第3期67-70,共4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马铃薯起垄覆膜播种机,该机一次即可完成马铃薯起垄覆膜播种和在膜下铺设滴灌管道的两个作业环节。该机选用了双薯勺取种器,既能保证从种箱内取到种薯,又能保证每穴只播种1粒种薯。该机采用了马铃薯起垄覆膜垄侧播种...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马铃薯起垄覆膜播种机,该机一次即可完成马铃薯起垄覆膜播种和在膜下铺设滴灌管道的两个作业环节。该机选用了双薯勺取种器,既能保证从种箱内取到种薯,又能保证每穴只播种1粒种薯。该机采用了马铃薯起垄覆膜垄侧播种的新的农艺措施,实现了小行距和大垄距的种植方式。此机通过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试验鉴定站检验,其性能指标完全达到了马铃薯起垄覆膜播种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起垄 覆膜 播种机
下载PDF
秸秆覆盖免耕法 被引量:16
17
作者 施森宝 胡鸿烈 丁加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1-36,共6页
本文阐述了传统耕作法,少耕法和免耕法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秸秆覆盖免耕法的原理。夏玉米免耕覆盖种植机械化技术就是应用秸秆覆盖法的原理试验成功的一项科研成果,这项技术由三项作业,六项技术组成,具有节能,省工,增产,增加土壤有机质,... 本文阐述了传统耕作法,少耕法和免耕法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秸秆覆盖免耕法的原理。夏玉米免耕覆盖种植机械化技术就是应用秸秆覆盖法的原理试验成功的一项科研成果,这项技术由三项作业,六项技术组成,具有节能,省工,增产,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等效益,是对传统耕作法改革的一项新型耕作技术。研制成功的免耕播种机是实现这项技术的关键机具,本文介绍了其工作部件及工作原理。最后指出这项新技术在我国小麦、玉米两熟地区推广应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法 少耕法 免耕法 秸秆覆盖
下载PDF
秸秆覆盖型花生播种机的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毛天宇 尚书旗 +3 位作者 王东伟 何晓宁 高振 苏鑫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1-55,共5页
随着农业结构和市场的调节作用的日益明显,我国的花生种植面积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尤其是麦收后直播夏花生成为越来越多农民的选择,但夏花生在机械化播种环节存在着秸秆难以处理导致播种的均匀性难以控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夏花生产业... 随着农业结构和市场的调节作用的日益明显,我国的花生种植面积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尤其是麦收后直播夏花生成为越来越多农民的选择,但夏花生在机械化播种环节存在着秸秆难以处理导致播种的均匀性难以控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夏花生产业的发展。为解决夏花生播种环节存在的问题,设计了秸秆覆盖型花生播种机,并进行了样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具秸秆抛净率在90%以上,花生播种的双粒率为95.30%,空穴率为1.45%,平均穴距为150.3mm,垄距变异系数为3.4%,达到了国家相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播种机 秸秆覆盖 田间试验
下载PDF
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旱地谷子试验 被引量:13
19
作者 姚建民 毕昕媛 +2 位作者 尚武平 李文婷 李瑞珍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2期198-202,259,共6页
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技术是协调解决农田白色污染问题和高效利用天然降水资源、提高旱地农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对研制成的1 300 mm×0.007 mm PPC基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旱地谷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谷子生育前期有较好的增温... 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技术是协调解决农田白色污染问题和高效利用天然降水资源、提高旱地农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对研制成的1 300 mm×0.007 mm PPC基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旱地谷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谷子生育前期有较好的增温、保墒功能;在谷子生育后期,地膜降解效果良好;与2MB-1/3铺膜穴播机结合集成的技术模式,有延长膜的安全期和促进作物增产的作用。测试表明,45 d内0~60 cm土壤含水率比PE地膜的高0.56百分点;65 d内5 cm地温的增温作用与PE地膜的基本一致;膜面出现裂解时间50 d左右,180 d后地面膜的质量残留率为36.8%,土壤中膜的质量残留率为2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渗水地膜 谷子 穴播机 波浪形覆盖 旱地
下载PDF
深松覆盖免耕沟播技术及其机具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其昀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0-26,共7页
夏玉米行间深松、麦秸覆盖和冬小麦免耕沟播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旱作农业中天然降水与作物耗水不同步的矛盾,并起到了蓄好水、保好水、用好水的作用,改善了土壤水、肥、气、热条件。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研制成功的施肥镇压... 夏玉米行间深松、麦秸覆盖和冬小麦免耕沟播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旱作农业中天然降水与作物耗水不同步的矛盾,并起到了蓄好水、保好水、用好水的作用,改善了土壤水、肥、气、热条件。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研制成功的施肥镇压深松机(ISFZ-2型)和带耕沟播机(2BDG—6C3F型)已通过鉴定,经大面积推广试验表明,均能很好地满足农艺要求。已被山东省列为“八五”期间重点推广机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覆盖栽培 免耕 沟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