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人大代表提名制度缺陷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伯礼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7年第3期19-25,共7页
人民代表大会的国家机关属性,决定了人大代表行为具有公务性;原则上按地域或社会阶层划分选区及代表名额的规定,决定了人大代表的地域或群体公民利益的代表性。以此为基点审视我国人大代表提名制度,可以发现存在着候选人资格过宽、事先... 人民代表大会的国家机关属性,决定了人大代表行为具有公务性;原则上按地域或社会阶层划分选区及代表名额的规定,决定了人大代表的地域或群体公民利益的代表性。以此为基点审视我国人大代表提名制度,可以发现存在着候选人资格过宽、事先确定代表阶层构成比例限制选民自由提名、执政党提名过多、确定正式候选人过程缺乏操作性及对选民自荐缺乏规定等问题。在未来的制度设计上,应当合理限制候选人资格,逐步取消阶层代表比例限制,妥当发挥执政党在提名中的作用,并对选民自荐加以法律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代表 候选人提名 缺陷
下载PDF
双轨制提名下的代表当选率研究——以北京市人大代表选举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雷弢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96-106,128,共11页
我国人大《选举法》第八章规定了双轨制提名代表候选人的方式,地方人大根据《选举法》制定的《选举操作实施细则》进一步规定了这两种方式的提名推荐比例。以北京市人大代表选举为例,北京市人大的《选举操作实施细则》规定,各级政党、... 我国人大《选举法》第八章规定了双轨制提名代表候选人的方式,地方人大根据《选举法》制定的《选举操作实施细则》进一步规定了这两种方式的提名推荐比例。以北京市人大代表选举为例,北京市人大的《选举操作实施细则》规定,各级政党、人民团体联合推荐的代表候选人不超过应选代表的20%。然而,从2006年北京市区县以下的直接选举实践看,各党派、各人民团体联合或者单独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区县人大代表的当选率几乎达到100%,而选民10人以上联名推荐代表候选人的当选率仅在10%左右;在区县人大以上的间接选举中采用大会主席团与本级代表提名上一级代表候选人的方式,其结果是,本人不是区级人大代表的市级人大代表当选率在80%左右,由本人是区级人大代表的市级人大代表当选率在20%左右;而到了市级人代会选举出的全国人大代表,即使有基层代表当选,也基本与普通选民或代表的提名无缘。由此可以总结为两个定律:其一,人大代表能否当选与双轨制提名相关,被政党和人民团体提名的各级代表候选人的当选成功率要远远高于被选民或代表提名的代表候选人的当选成功率;其二,代表的当选层级越高,与被政党和人民团体(大会主席团)提名的相关程度越高,与普通选民或代表提名的相关程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轨制提名 人大代表候选人 提名方式 当选率 人大代表大会制度 选举法
下载PDF
“被选举权”合法性的实践再确认——2011-2012人大代表选举自荐参选人现象解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雷弢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6-76,127,共21页
2011—2012年全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由于微博的传播作用,掀起了一次我国迄今为止动静最大、自主性参选人数最多、区域分布最广的自荐参选人大代表热潮。不甘"被"代表,而要自己当代表,是他们不同于以往"他荐&qu... 2011—2012年全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由于微博的传播作用,掀起了一次我国迄今为止动静最大、自主性参选人数最多、区域分布最广的自荐参选人大代表热潮。不甘"被"代表,而要自己当代表,是他们不同于以往"他荐"式候选人的主要特征。本文从参选动机、参选诉求、参选策略和参选方式入手,把自荐候选人划分为理想型、功利型和维权型三种类型,并从代议制代表和先锋队代表的话语系统、合法性和动员能力三个维度对自荐候选人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读,选民支持率的民意测验结果则给出了普通选民对这一现象的认知答案。自荐候选人现象是公民对被选举权合法性的实践再确认过程,它对现行自上而下的候选人选拔方式提出了挑战,笔者论证了自荐参选大代表的合法性,并根据本次实证研究结果和历届自荐参选现象的变化轨迹,回答了自荐参选人大代表是歧路还是正途的民主发展路径选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代表选举 被选举权 合法性 自荐候选人 网络政治 微博
下载PDF
代表性与民主性:中国共产党对人大代表选举的认知与实践 被引量:4
4
作者 徐理响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146-151,共6页
发扬民主性,体现代表性,是中国共产党对人大代表选举的基本认知。这种认知直接影响了中国人大代表选举的具体制度设计与运作逻辑,反映在人大代表名额分配、选区划分与候选人提名等各环节中。民主性与代表性的结合,既是中国人大代表选举... 发扬民主性,体现代表性,是中国共产党对人大代表选举的基本认知。这种认知直接影响了中国人大代表选举的具体制度设计与运作逻辑,反映在人大代表名额分配、选区划分与候选人提名等各环节中。民主性与代表性的结合,既是中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特色与优势,也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如何在进一步彰显民主性的前提下,实现代表性与民主性二者间的良性互动,是中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大代表选举 代表性 民主性 代表名额 选区划分 侯选人提名
下载PDF
执政党提名人大代表候选人制度及其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44-50,共7页
候选人提名制度被认为是现代政治运作中的神秘"黑箱"。文章以中国人大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执政党提名人大代表候选人的提名标准、提名方式及其对人大代表当选后的政治行为的影响。文章发现,第一,执政党主要... 候选人提名制度被认为是现代政治运作中的神秘"黑箱"。文章以中国人大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执政党提名人大代表候选人的提名标准、提名方式及其对人大代表当选后的政治行为的影响。文章发现,第一,执政党主要以阶层结构、素质结构和政治表现等三个标准选拔代表候选人,阶级结构标准是提名的必要门槛,素质结构是提名的基本保证,政治表现是获得提名的关键因素;第二,执政党提名代表候选人并非采取完全封闭式的集权提名方式,而是采取集权提名和分权提名相结合的方式;第三,在这种提名制度的影响下,通过直接提名产生的代表候选人倾向于回应公共利益,通过分权提名产生的代表候选人倾向于回应选区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候选人 执政党 提名制度
下载PDF
1953-1954年基层普选的历史考察——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金子求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86-93,共8页
新中国第一次基层普选是共和国民主政治的一大盛事。一方面,普选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注重将普选与基层实际相结合,着力强调选举权的"人民性",培植选民阶级归属感,妇女、少数民族的选举权利尤其受到重视,选举权利的"身份认... 新中国第一次基层普选是共和国民主政治的一大盛事。一方面,普选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注重将普选与基层实际相结合,着力强调选举权的"人民性",培植选民阶级归属感,妇女、少数民族的选举权利尤其受到重视,选举权利的"身份认同"得以强化。在"人民"的范围内,普选运动极力彰显"人民民主"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基层普选采用大规模群众运动形式又有其明显的不足:容易助长轻视法制的心理和行为,使得普选过程超越法的轨道,一定程度上违背党的民主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普选 选民资格 政治动员 候选人提名
下载PDF
中国基层人大代表的独立参选行为分析——选举理性的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吴雨欣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63,共6页
2011年的基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多个地方出现了独立参选现象,这种独立参选行为在当前的体制下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根据选举理性,这些独立参选行为可分为非理性参选、半理性参选和理性参选三种类型。在实践中,对于独立参选现象要依据... 2011年的基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多个地方出现了独立参选现象,这种独立参选行为在当前的体制下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根据选举理性,这些独立参选行为可分为非理性参选、半理性参选和理性参选三种类型。在实践中,对于独立参选现象要依据这三种类型区别对待,即限制非理性参选,引导半理性参选,鼓励理性参选,在此基础上,完善选举提名制度,培育参选人理性参与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人大选举 独立参选 理性参选 选举提名制度
下载PDF
对我国选举制度的反思 被引量:6
8
作者 赫广义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61-66,共6页
本文质疑了我国选举制度中选举的普遍性、平等性、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等原则的所谓优越性 ,分析了候选人提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候选人提名 竞选 中国 选举制度 优化设计 选举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普通性 平等性 选举法
下载PDF
基层人大代表候选人提名问题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君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88-94,共7页
基层人大代表候选人的提名推荐,对于我国基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常运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制度层面看,我国宪法、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候选人必须具有被选举权,体现出广泛的代表性,同时具备参政议政的素质和能力。党和国家的多个... 基层人大代表候选人的提名推荐,对于我国基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常运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制度层面看,我国宪法、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候选人必须具有被选举权,体现出广泛的代表性,同时具备参政议政的素质和能力。党和国家的多个政策文件,要求把好人大代表的政治关、素质关、结构关,进一步规范了提名把关工作。从实践层面看,人大代表候选人的提名把关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底线思维,二是注重能力素质,三是强调结构比例。在实践过程中,各地区尤其注重抓好初步建议人选的提出和考察审查工作。对此,今后需进一步提升基层人大代表候选人提名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候选人 提名 基层人大代表
下载PDF
论村委会选举中候选人的自荐提名模式——以江西浩源村村委会为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耀杰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83-88,共6页
候选人的自荐提名模式具有提高候选人参选的主动性、简化选举程序、提升选民投票热情和选票质量等优点,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海选提名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浩源村的试点展现了自荐提名模式的优势,且该模式并未妨碍选民的直接提名权,有... 候选人的自荐提名模式具有提高候选人参选的主动性、简化选举程序、提升选民投票热情和选票质量等优点,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海选提名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浩源村的试点展现了自荐提名模式的优势,且该模式并未妨碍选民的直接提名权,有必要在更多的地区逐步推广。但在今后的实践中需注意:自荐人的资格只宜设置引导性条件,自荐人资料的公开要经本人同意,自荐人过多时应通过全体选民预选确定正式候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委会选举 自荐提名 候选人 直接提名权 浩源村
下载PDF
上博藏楚竹书《诗论》第三简释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丙华 《天中学刊》 201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上博藏楚竹书《诗论》第三简"内勿"释读为"纳物",从《左传》有关材料来看,应是春秋以来的成语,其内涵渊源有自。结合儒家的诗教传统,《诗论》谓《邦风》"纳物",就是说其风物可以"纳民于物(轨)"... 上博藏楚竹书《诗论》第三简"内勿"释读为"纳物",从《左传》有关材料来看,应是春秋以来的成语,其内涵渊源有自。结合儒家的诗教传统,《诗论》谓《邦风》"纳物",就是说其风物可以"纳民于物(轨)"而可施教化,也就是说可以"设教",因而则可"溥观(示)人欲"。"敛材"应是"取材以章物采"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论》 纳物 观人欲 敛材
下载PDF
1953年选举法论析
12
作者 金子求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59-63,共5页
新中国选举制度的确立,以195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颁布为标志。从研究新中国第一次全民普选入手,是深化对这一制度认识的一个途径。照顾少数民族选举权,规定中共党组织、民主党派、... 新中国选举制度的确立,以195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颁布为标志。从研究新中国第一次全民普选入手,是深化对这一制度认识的一个途径。照顾少数民族选举权,规定中共党组织、民主党派、选民或代表的联合提名权以及选区划分、选民登记、代表候选人提名、投票与计票制度等选举运作程序与环节的规定,基本上为1954年宪法所确认,而且大都沿用至今。1953年选举法及其实施为新中国选举制度的确立及发展创造了初步的历史经验,无疑对于今天的选举实践,尤其是整个国家基层民主建设提供了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法 地域代表制 候选人提名 等额选举 选举救济制度
下载PDF
我国城市社区直接选举探究
13
作者 王华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5-48,共4页
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作为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形式,已经成为全面推进城市基层民主的突破口,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选取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中的两个环节进行分析,梳理了社区选举过程中的程序规范及存在问题,以期进一步推进城市... 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作为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形式,已经成为全面推进城市基层民主的突破口,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选取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中的两个环节进行分析,梳理了社区选举过程中的程序规范及存在问题,以期进一步推进城市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的程序化、公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委会 直接选举 选民登记 候选人提名
下载PDF
完善基层人民代表选举产生机制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依平 钟小涛 《学术探索》 2005年第4期6-10,共5页
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候选人提名和确定的过程是否民主,直接关系到整个选举的民主实现程度。尽管选举法对提名人、提名方法、确定候选人的方式、程序都作了规定,但在具体提名和确定候选人的过程中存... 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候选人提名和确定的过程是否民主,直接关系到整个选举的民主实现程度。尽管选举法对提名人、提名方法、确定候选人的方式、程序都作了规定,但在具体提名和确定候选人的过程中存在提名方式的非程序化,“暗箱作业”加“领导旨意”,预定各种比例关系,重“组织提名”轻“非组织提名”,对候选人缺乏程序和资格上的要求等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人大代表 候选人 提名方式
下载PDF
导师视角下的硕士研究生选拔机制改革——基于对百名导师观点调查的思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泓 张大勇 李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B12期12-15,共4页
通过调研百名导师对硕士研究生选拔机制改革问题的看法,从导师视角对目前硕士生招生制度主要环节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探讨了硕士生选拔定位、复试、免试推荐和生源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设想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导师视角 研究生选拔机制改革 复试 推荐免试生
下载PDF
完善人大代表候选人的提名制度——从限制公务员候选人资格限制角度
16
作者 韩云妹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119-121,124,共4页
由于我国对于候选人没有资格限制、对执政党提名缺乏规范、联合提名受到种种限制等原因现在的人大代表中存在着公务员代表比例较高,导致不能实现司法权、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弱化人大的监督职能,使代表议事职能行政化... 由于我国对于候选人没有资格限制、对执政党提名缺乏规范、联合提名受到种种限制等原因现在的人大代表中存在着公务员代表比例较高,导致不能实现司法权、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弱化人大的监督职能,使代表议事职能行政化,难以履行代表职务的时间保障。在现阶段在对候选人的职业资格不可能限制的情况下,为了降低公务员代表的比例,希望从完善候选人提名制度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人代表 公务员 候选人 提名制度
下载PDF
论降低中小股东累积投票的门槛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祖文 《天津法学》 2014年第4期73-79,共7页
累积投票制的宗旨是保护中小股东选出代言人,但我国公司运行实践中从该制度获益的不是中小股东而是二、三股东们。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获益的二三股东们却不领情,领情的广大中小股东又难获益。原因是中小股东想要通过累积投票权选出代言人... 累积投票制的宗旨是保护中小股东选出代言人,但我国公司运行实践中从该制度获益的不是中小股东而是二、三股东们。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获益的二三股东们却不领情,领情的广大中小股东又难获益。原因是中小股东想要通过累积投票权选出代言人的门槛太高,以致承载中小股东希望的累积投票制变成了大股东迎合监管层的一种故作姿态。本文站在中小股东的视角,秉承累积投票制创立之精神,尊重我国《公司法》立法原意,深入分析中小股东累积投票将遇到的一个个门槛,针对不同的门槛分别给出了降低门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投票制 候选人提名 中小股东
下载PDF
试论我国公司监事制度的法律完善
18
作者 曹兰田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50-52,共3页
现代公司最大的特征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因此,为保证投资人利益最大化,必须对拥有控制权的董事会进行强力监督。本文结合公司治理理论基础和公司治理实践中的问题,针对董事会权力的膨胀和监事会力量的疲软,提出在我国当前《公司法... 现代公司最大的特征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因此,为保证投资人利益最大化,必须对拥有控制权的董事会进行强力监督。本文结合公司治理理论基础和公司治理实践中的问题,针对董事会权力的膨胀和监事会力量的疲软,提出在我国当前《公司法》中应当加强监事会制度,以及如何完善这一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大会 董事会 监事会 候选人提名 派生诉讼
下载PDF
对改进党内候选人提名制度的思考
19
作者 雷小兆 张欣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4-7,共4页
就党内候选人提名制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说明改进党内候选人提名制度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提出改进党内候选人提名制度必须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并针对目前党内候选人提名制度的弊端提出建议。
关键词 党内选举 党内候选人 提名制度
下载PDF
基层党政干部选任制度的运作
20
作者 徐可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53-55,共3页
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制度的运作轨迹,主要体现在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原则、候选人的提名方式和利益集团的参与等方面。本文试图运用新制度主义的方法,对制度因素产生的"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 党管干部 群众公认 候选人提名方式 利益集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