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干路穿河隧道总体设计要点研究--以嘉兴市庆丰路隧道建设工程为例
1
作者 董占宇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3年第3期24-30,M0005,共8页
对嘉兴市首条主干路穿河隧道--庆丰路隧道的总体设计及其分析、比选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该工程实例,并在《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中关于总体设计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城市干路穿河隧道总体设计要点。
关键词 城市道路 干路 隧道 穿越河道 总体设计 非机动车道
下载PDF
开放式慢行交通系统研究
2
作者 殷亮 《建筑施工》 2024年第7期1043-1048,共6页
开放式慢行交通系统是指打破封闭的道路红线、道路绿线及地块用地界限,采用统筹协调的方式,通过“挤、借、换”等措施办法,增加道路慢行交通系统空间布置规模,再通过“调、分、划”等根据功能需要,进行慢行交通系统内部空间再分配、细分... 开放式慢行交通系统是指打破封闭的道路红线、道路绿线及地块用地界限,采用统筹协调的方式,通过“挤、借、换”等措施办法,增加道路慢行交通系统空间布置规模,再通过“调、分、划”等根据功能需要,进行慢行交通系统内部空间再分配、细分配,遵循城市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绿色出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理念,以保障绿色出行的安全性、便捷性和舒适性为原则,突破传统车本位的空间分配机制,让慢行交通路权与慢行交通实际的多功能需求匹配起来,同时结合景观绿化、海绵城市、多杆合一以及智能交通等建设,使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成为充足、开放、贯通的公共空间网络,从而满足市民日常户外活动和户外交流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慢行交通系统 人行道 非机动车道 交通组织
下载PDF
压印混凝土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熊壮 王伟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8期112-114,共3页
武汉市某市政道路改建项目受限于道路红线及沿线建设条件,无法布设单独路权的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只能与人行道共板通行,通过综合比选,拟采用压印混凝土作为慢行道铺装材料。文章进行了压印混凝土慢行道设计与计算,并阐述了压印混凝土... 武汉市某市政道路改建项目受限于道路红线及沿线建设条件,无法布设单独路权的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只能与人行道共板通行,通过综合比选,拟采用压印混凝土作为慢行道铺装材料。文章进行了压印混凝土慢行道设计与计算,并阐述了压印混凝土施工工艺,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道路 非机动车道 压印混凝土
下载PDF
市政道路设计中行人与非机动车辆的友好空间构建
4
作者 黄富森 《中国厨卫》 2024年第4期228-231,共4页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市政道路设计不仅需要考虑机动车流量的高效性,还需要更多地关心行人和非机动车辆的出行安全与舒适性。文章首先从分析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势入手,深入探讨了行人和非机动车辆在城市交通中的角色;然后,基于传统的以机动...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市政道路设计不仅需要考虑机动车流量的高效性,还需要更多地关心行人和非机动车辆的出行安全与舒适性。文章首先从分析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势入手,深入探讨了行人和非机动车辆在城市交通中的角色;然后,基于传统的以机动车为中心的设计观念,提出了行人与非机动车辆友好空间的构建方法;最后通过综合利用设计原则、交通设施布局、公共空间与绿地融合等方法,为城市创造了一个更加绿色、安全、和谐的交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道路设计 行人友好 非机动车辆 公共空间 绿色交通
下载PDF
江苏省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立法探索和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俐峻 郁建桥 +3 位作者 丁剑 沈钢 司蔚 俞美香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3年第6期101-104,共4页
随着燃煤、工业、扬尘等大气污染源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强,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等移动源的排放贡献率逐步增加,已成为城市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江苏省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已于2022年11月25日通过江苏省第十... 随着燃煤、工业、扬尘等大气污染源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强,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等移动源的排放贡献率逐步增加,已成为城市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江苏省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已于2022年11月25日通过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施行将为协同开展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监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的法规支撑。介绍了这部法规的背景、立法修订的必要性、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亮点,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为未来移动源立法工作提供地方经验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非道路移动机械 排气污染防治 条例 地方法规 江苏
下载PDF
考虑非机动车过街的移位左转交叉口延误建模
6
作者 潘福全 王满福 +3 位作者 孙伟 张丽霞 杨金顺 栾偲良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7-866,共10页
为了评价非常规交叉口非机动车过街的通行效率,以移位左转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对多种非机动车过街方式进行分析。从人均延误的角度考虑,基于非机动车到达离散曲线特征,建立了传统过街、二次连续过街和混行相位一体化过街3种延误评价模型;... 为了评价非常规交叉口非机动车过街的通行效率,以移位左转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对多种非机动车过街方式进行分析。从人均延误的角度考虑,基于非机动车到达离散曲线特征,建立了传统过街、二次连续过街和混行相位一体化过街3种延误评价模型;应用VISSIM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进行适用性分析,探究了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与非机动车左转比例的参数敏感影响。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人均延误计算值与延误仿真结果值的偏差为3%,在非机动车交通量和左转比例均较低条件下适用于传统过街,机非混行相位过街方式在高车流密度情境下改善效果更佳,而二次过街的非机动车延误整体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非机动车过街 移位左转交叉口 延误评价模型 延误分析
下载PDF
城市道路绿化带“微峡谷效应”及其对非机动车道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萍 王松 +4 位作者 王亚英 郝兴宇 武小钢 阎海冰 蔺银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888-2896,共9页
研究不同绿化带结构对非机动车道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将为城市道路绿化带格局提供依据。利用遮荫网模拟10、20、30 m隔离的道路绿化带,并模拟了3种不同结构的绿化带,分别对各类道路微气候条件(风)及SO2、NOx、NH3、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 研究不同绿化带结构对非机动车道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将为城市道路绿化带格局提供依据。利用遮荫网模拟10、20、30 m隔离的道路绿化带,并模拟了3种不同结构的绿化带,分别对各类道路微气候条件(风)及SO2、NOx、NH3、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5种主要污染物浓度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风速小于2 m/s时,10 m和20 m间隔的道路绿化带会产生"微峡谷效应",使绿化带间隔内风速增加。10 m间隔的绿化带较其它两种绿化带对各种污染物的净化百分率更明显,且污染物净化百分率与风速大多正相关显著。12.5 m的模拟绿化带与10 m的间隔交替的绿化带可以更有效地降低非机动车道的污染物浓度,污染物净化百分率与风速也大多正相关显著。不同结构道路绿化带会影响道路微气候条件,从而影响非机动车道污染物浓度。城市道路绿带存在合理的绿带结构,可以通过设计更合理的城市道路绿带模式有效改善城市非机动车道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绿化带 微峡谷效应 非机动车道 污染物
下载PDF
我国城市道路设计研究现状刍议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慧 查琼 吴海俊 《道路交通与安全》 2016年第2期61-64,共4页
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载体,其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城市道路的服务水平.本文回顾了我国城市道路设计的发展历程,传统的道路设计以"车本位"为主导思想,造成了公共汽车、非机动车、步行的发展受到阻碍,不利于城市交通... 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载体,其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城市道路的服务水平.本文回顾了我国城市道路设计的发展历程,传统的道路设计以"车本位"为主导思想,造成了公共汽车、非机动车、步行的发展受到阻碍,不利于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机动化水平的提高,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在倡导"低碳"理念以及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新形势下,本文从分析低碳交通含义入手,重点分析了道路空间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步行与非机动车交通设计、公交优先设计等方面的现状,以期明确后续发展方向,提高道路空间的综合效率及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设计 道路空间 横断面 步行与非机动车 公交优先
下载PDF
当今非机动车交通特点及管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郑杰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年第5期18-23,237,共6页
随着时代的进步,道路上行驶的非机动车出现了新特点。该文对非机动车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现今非机动车在路段和交叉口所面临的冲突,提出了在现有的道路设施条件下,主要利用标线和信号灯等管理手段,改善非机动车安全问... 随着时代的进步,道路上行驶的非机动车出现了新特点。该文对非机动车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现今非机动车在路段和交叉口所面临的冲突,提出了在现有的道路设施条件下,主要利用标线和信号灯等管理手段,改善非机动车安全问题和提高通行能力的方法。其研究成果,对现今非机动车的交通管理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机动车 路段 交叉口 冲突 对策
下载PDF
城市道路人非共板横断面规划实施的经验教训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更立 崔贵波 +1 位作者 马嵩峰 张辉 《中国市政工程》 2014年第2期75-76,111-112,共2页
目前我国城市中有很多道路是机非混行,主要问题是机非干扰严重、通行效率低。很多城市都采用慢性交通一体化的方式来解决混行交通的问题。通过对人非共板横断面实施后的调查,总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常规道路横断面形式与人非共板对比... 目前我国城市中有很多道路是机非混行,主要问题是机非干扰严重、通行效率低。很多城市都采用慢性交通一体化的方式来解决混行交通的问题。通过对人非共板横断面实施后的调查,总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常规道路横断面形式与人非共板对比,总结人非共板横断面规划实施的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横断面 人非共板 经验教训
下载PDF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探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崔新书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4年第6期21-26,共6页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是在道路规划、设计中对道路交通流的方向预先进行组织设计,关键在于把城市各级道路所组成的“区域路网”作为一个不停运行的“有机整体”来考虑。机动车交通组织设计应遵循按道路等级分级组织交通的原则,每一级道...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是在道路规划、设计中对道路交通流的方向预先进行组织设计,关键在于把城市各级道路所组成的“区域路网”作为一个不停运行的“有机整体”来考虑。机动车交通组织设计应遵循按道路等级分级组织交通的原则,每一级道路应只吸引比它低一级道路的交通流,并向它的上一级道路输送交通流,支路在合适的情况下可组织单向交通,路口尤其是异形路口的交通组织是设计的难点。在路口和大型交通集散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分级组织 单向交通 异形路口 行人和非机动车
下载PDF
城市道路运用人非共板断面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超 凃海骅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0年第1期25-27,共3页
该文结合城市道路旧城改建或道路拓宽所采取的人非共板断面工程案例,在分析人非共板断面优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运用人非共板的观点,并对人非共板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城市道路 人非共板 科学运用 探讨
下载PDF
城市多幅式道路上非机动车的逆行问题及对策
13
作者 米晓艺 宋楠 +1 位作者 吴玲涛 罗晓辉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年第4期4-6,15,共3页
该文以城市多幅式道路上逆行的非机动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存在的主客观原因及其对交通秩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城市多幅式道路 非机动车 逆行
下载PDF
论非机动车通行权的法律保障
14
作者 左世元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62-64,共3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加上机动车价格亲民,城市中机动车保有量大幅提高。其一方面带来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致使交通越来越拥堵。机动车大肆争夺非机动车的通行空间,非机动车几近无路可走,通行权受到严重侵害的现象已相当普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加上机动车价格亲民,城市中机动车保有量大幅提高。其一方面带来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致使交通越来越拥堵。机动车大肆争夺非机动车的通行空间,非机动车几近无路可走,通行权受到严重侵害的现象已相当普遍。贯彻人本思想进行交通立法,加强交通执法,规范机动车的行为,切实保障非机动车通行权,从而构建和谐平安的城市交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机动车 通行权 侵害 法律保障
下载PDF
机非交互路段非机动车越线超车行为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启远 孙剑 +1 位作者 田野 倪颖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85-1592,1599,共9页
为了准确描述机非交互路段的非机动车越线超车行为,在越线超车特征分析及关键指标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存分析的超车时间预测模型,对越线超车行为的持续时间进行预测,并通过实测的160组非机动车越线超车轨迹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 为了准确描述机非交互路段的非机动车越线超车行为,在越线超车特征分析及关键指标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存分析的超车时间预测模型,对越线超车行为的持续时间进行预测,并通过实测的160组非机动车越线超车轨迹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为验证模型在混合交通流的应用有效性,整合非机动车纵向行驶模型、换道动机模型、间隙选择模型等,将模型应用于团队自主研发的微观交通仿真软件TESS NG中,并与经典的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进行对比.基于实际路段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非机动车越线超车持续时间方面,TESS NG的仿真精度为90.12%,高于VISSIM的67.4%;在中位生存时间方面,TESS NG仿真误差仅为2.56%,优于VISSIM的4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非交互路段 非机动车交通流 越线超车行为 交通仿真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城市道路人非共板断面的合理运用
16
作者 叶超 巴图 斯琴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09年第5期33-35,共3页
结合城市道路旧城改建或道路拓宽所采取的人非共板断面工程案例,在分析人非共板断面优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运用人非共板的观点,并对人非共板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城市道路 人非共板 科学运用 探讨
下载PDF
基于道路交通环境的非机动车骑行行为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曹士强 边扬 +1 位作者 荣建 许丹丹 《道路交通与安全》 2015年第4期44-48,共5页
为促进路段非机动车服务水平评价及骑行环境改善,以道路交通环境为基础,研究非机动车骑行行为特征是十分必要的.以机非实体隔离、未施划人行横道的非机动车专用道为研究对象,在骑行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具有不同道路交通... 为促进路段非机动车服务水平评价及骑行环境改善,以道路交通环境为基础,研究非机动车骑行行为特征是十分必要的.以机非实体隔离、未施划人行横道的非机动车专用道为研究对象,在骑行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具有不同道路交通环境的典型路段采集非机动车骑行行为信息,应用二维运动图像解析技术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速度、加减速度、加速度变化率、横向偏移率等骑行行为特征,剖析不同道路交通环境下骑行行为特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建立基于道路交通环境的非机动车骑行行为特征模型.通过模型精度分析,证明基于道路交通环境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对非机动车骑行行为特征的预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机动车 道路交通环境 骑行行为特征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下载PDF
非机动车道宽度及路边停车的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旭庆 何正红 《科技与创新》 2015年第10期117-118,共2页
非机动车道是城市道路断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设置非机动车道的宽度对整个道路的通行能力有很大影响。从道路功能和实际使用效果、状态出发,研究了非机动车道的适宜宽度、路边停车方式,希望对城市道路规划和城市道路断面设计有积极... 非机动车道是城市道路断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设置非机动车道的宽度对整个道路的通行能力有很大影响。从道路功能和实际使用效果、状态出发,研究了非机动车道的适宜宽度、路边停车方式,希望对城市道路规划和城市道路断面设计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断面设计 非机动车道 机动车道
下载PDF
城市道路生态式人非慢行交通空间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余豫新 陈骁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年第4期34-37,2,共4页
人非慢行空间是现代城市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系统分析生态式慢行空间的特点及优势,根据我国城市道路用地范围界定的特点,明确了红线内慢行空间的研究范围。系统研究了生态式慢行空间设计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以分隔带位置变化为分类... 人非慢行空间是现代城市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系统分析生态式慢行空间的特点及优势,根据我国城市道路用地范围界定的特点,明确了红线内慢行空间的研究范围。系统研究了生态式慢行空间设计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以分隔带位置变化为分类标准的3种横断面型式以及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及材料设计的典型方案。针对我国生态新城规划建设的特点和现状,研究了生态式人非慢行空间的适用性,并给出了适宜建设该种系统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生态式 人非慢行交通空间 适用性
下载PDF
浅谈广州旧城中心区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建设构思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强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6年第5期34-37,共4页
随着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快速推进,机动车存有量不断攀升,交通拥堵、汽车空气污染等问题日益普遍。旧城中心区人口密集,道路空间有限,是城市交通拥堵及汽车空气污染的重灾区。非机动车作为城市绿色交通工具,对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 随着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快速推进,机动车存有量不断攀升,交通拥堵、汽车空气污染等问题日益普遍。旧城中心区人口密集,道路空间有限,是城市交通拥堵及汽车空气污染的重灾区。非机动车作为城市绿色交通工具,对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战略大有可为。通过对城市非机动车系统发展历史的回顾,检讨目前旧城中心区交通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内外成功案例,提出在道路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完善提升现有非机动车交通系统的方案构思。其成果可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非机动车系统 交通改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