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GTW treatment on proteinuria and acute glomerular immune lesion in experimental 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1
作者 YI GANG WAN WEI SU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2005年第3期165-173,共9页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multi-glycoside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GTW) on proteinuria and acute glomerular immune lesion in experimental 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MsPGN) induced by ant...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multi-glycoside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GTW) on proteinuria and acute glomerular immune lesion in experimental 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MsPGN) induced by anti-Thyl. 1 monoelonal antibody (mAb) 1-22-3. The reversible model of MsPGN with anti-Thyl. 1 mAb 1-22-3 was established. After 7 days of oral treatment with GTW ( 100 mg/kg per day) and vehicle (distilled water, 5 ml/kg per day), its effects on proteinuria, renal functions, mesangial morphological change, glomerular macrophage accumulation, and mRNA expressions of cytokines (PDGF-BB and MCP-1 ) were evaluated by light microscope (LM), immunofluorescence (IF), and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It was found that GTW ameliorated proteinuria (on day 3 and day 7), mesangial proliferation (total cell number, matrix expansion, a-smooth muscle actin expression, and collagen type Ⅰ expression) and macrophage accumulation (ED3^+ ) in experimental MsPGN. In addition, GTW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the increased mRNA expressions for MCP-1 (67.6% to eontrol group, P 〈 0.01) together with the tendency to reduce the expression of PDGF (24.44% to control group) on day 7. It is concluded that GTW can not only decrease proteinuria, but also ameliorate acute mesangial alterations and glomerular activated macrophage accumulation probably by reduction of cytokines.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GTW is an effective agent for early MsP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glycoside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GTW) 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MsPGN) Cytokine mesangial proliferation Macrophage accumulation
下载PDF
特纳综合征合并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
2
作者 卢敏 徐勇 +3 位作者 潘诗琪 李怡素 李楠楠 刘纪实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又名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是一种由性染色体X数量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发病率约为1/2500[1],诊断金标准为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TS患者可表现为身材矮小、多数智力正常、性腺功能低下、肘外翻、颈蹼等... 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又名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是一种由性染色体X数量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发病率约为1/2500[1],诊断金标准为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TS患者可表现为身材矮小、多数智力正常、性腺功能低下、肘外翻、颈蹼等特征性体征[2]。TS常合并心血管畸形、自身免疫性疾病、泌尿系统畸形等[3]。TS合并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例未曾报道,故对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诊断的一例TS合并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纳综合征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闭经
下载PDF
Changes in renal function and morphological variations of kidney disease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3
作者 Yan Tang Yuliya Varavko +1 位作者 Raisa Aringazina Irina Menshikova 《Asian Journal of Urology》 CSCD 2024年第2期304-310,共7页
Objective:Rheumatoid nephropathy is one of the most severe extra-articular manifestation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RA)associated with a very unfavorable prognosis.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changes in renal function ... Objective:Rheumatoid nephropathy is one of the most severe extra-articular manifestation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RA)associated with a very unfavorable prognosis.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changes in renal function and morphological variations of kidney diseases in RA patients.Methods:The study enrolled patients(126 patients)between 18 and 55 years of age with a confirmed active RA of more than 12 months.Each patient underwent the following range of laboratory and instrumental research methods:general clinical analysis of blood and urine,performing urinalysis according to Nechiporenko method;determining daily proteinuria;determining the blood content of glucose,urea,creatinine,uric acid,total bilirubin,liver transaminase level,ionogram,lipidogram,and coagulogram;determining the blood content of rheumatoid factor,anti-streptolysin O,and C-reactive protein;and X-ray of the joints of hands and feet.Renal function was examined by estimating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tubular reabsorption index,and renal functional reserve.For studying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kidneys under ultrasound examination,renal biopsy was performed in 31 patients with RA with urinary syndrome(proteinuria more than 0.3 g per day and hematuria).Results:Nephropathy in RA is characterized by impaired renal function and manifested by an increased blood creatinine and a decrease in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and renal functional reserve.Among morphological variations of nephropathy at RA,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prevails,accounting for 48.4%of patients.Other disorders include the secondary amyloidosis(29.0%of patients),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16.1%),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3.2%),and focal-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3.2%).Conclusion:Kidney damage is a common systemic manifestation of RA with a long and active course,a major nephropathy trigg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eumatoid nephropathy Secondaryrenal amyloidosis 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Renal functional reserve
下载PDF
肾络通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4
4
作者 赵玉庸 陈志强 +3 位作者 于春泉 李春香 董尚朴 王月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09-911,共3页
目的:探讨肾络通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以肾络通治疗;对照组30例,以雷公藤多甙治疗。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为25.0%和8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和53.3%(P<0.05),... 目的:探讨肾络通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以肾络通治疗;对照组30例,以雷公藤多甙治疗。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为25.0%和8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和53.3%(P<0.05),而治疗组复发率仅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2%(P<0.01)。结论:说明肾络通是治疗MsPGN的有效方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络通 系膜增生性肾炎 临床观察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新疗法——雷公藤多甙新治疗方案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0
5
作者 戎殳 胡伟新 +2 位作者 刘志红 唐政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09-414,共6页
目的:应用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TⅡ)继以间歇用药维持治疗方案治疗不同临床病理类型的原发性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前瞻性观察其疗效及副反应,确定此一新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79例无氮质血症的原发性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目的:应用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TⅡ)继以间歇用药维持治疗方案治疗不同临床病理类型的原发性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前瞻性观察其疗效及副反应,确定此一新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79例无氮质血症的原发性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IgAN47例,IgMN15例,MsPGN17例)在连续服用TⅡ2mg/(kg·d)4周后改为间歇疗法,每日2mg/kg,服2周停2周,交替进行,平均随访19.3周,观察蛋白尿、血尿变化及副反应。结果:47例尿检异常型IgAN患者中,19例达临床缓解(40.5%),5例改善(10.6%),23例无效(48.9%)。其中表现为单纯蛋白尿者疗效最佳,其次为单纯血尿者,蛋白尿伴血尿者疗效最差。17例MsPGN患者中,11例达临床缓解(64.7%),6例无效(35.3%)。同样以单纯蛋白尿者疗效最佳,其次为蛋白尿伴血尿者,单纯血尿疗效最差。15例IgMN患者中,8例达临床缓解(53.3%),3例改善(20%),4例无效(26.7%)。19例以往曾用足量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中有12例(63.2%)经双倍剂量TⅡ治疗后获缓解。临床缓解的38例患者中,缓解时间在4周以内者26例(68.4%),6周内者3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双倍剂量 系膜增殖性 肾小球肾炎 治疗
下载PDF
参地颗粒调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T细胞亚群平衡并下调足细胞足萼糖蛋白水平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亿平 张磊 +4 位作者 王东 魏玲 金华 章雪莲 胡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14-1019,共6页
目的观察参地颗粒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 PGN)大鼠T细胞亚群及足细胞标志蛋白的影响,探讨参地颗粒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Ms PGN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参地颗粒组和正常组。参地颗粒组按4 g/(kg·d)灌胃,... 目的观察参地颗粒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 PGN)大鼠T细胞亚群及足细胞标志蛋白的影响,探讨参地颗粒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Ms PGN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参地颗粒组和正常组。参地颗粒组按4 g/(kg·d)灌胃,缬沙坦组按10.3 mg/(kg·d)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每日给予等量温水灌胃,连续灌胃12周。常规生化法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CD4+T细胞、CD8+T细胞数量,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7和尿足萼糖蛋白(PCX)、B7-1水平及肾脏组织中钙调磷酸酶(Ca N)含量。结果模型组24 h尿蛋白定量、CD8+T细胞水平,血清IL-2、IL-17和尿PCX、B7-1水平及肾脏组织中Ca N含量均高于正常组;缬沙坦组和参地颗粒组以上指标均低于模型组,参地颗粒组优于缬沙坦组。模型组全血CD4+T细胞及血清IL-4水平均低于正常组,缬沙坦组和参地颗粒组以上指标均高于模型组,参地颗粒组优于缬沙坦组。结论参地颗粒可有效降低Ms PGN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可能与增加CD4+T细胞数量,降低血清IL-2、IL-17及尿PCX、B7-1水平和肾脏组织中Ca N的表达,增加血清IL-4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参地颗粒 T细胞亚群 足细胞
下载PDF
IgA肾病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亚莉 姜莎莎 +2 位作者 冯婕 牛丹 冯学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3360-3362,共3页
目的了解IgA肾病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流行病学特点,对比两者的临床表现,为这两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0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经肾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且资料较完整的IgA肾病(IgA肾病组)及MsPGN(MsPGN组... 目的了解IgA肾病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流行病学特点,对比两者的临床表现,为这两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0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经肾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且资料较完整的IgA肾病(IgA肾病组)及MsPGN(MsPGN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临床表现类型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1)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男性多见;IgA肾病组的年龄较MsPGN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临床表现:IgA肾病组水肿、胆固醇升高、血中IgG降低的发生率低于MsPGN组,而血尿、血压升高、血中IgA升高的发生率高于MsPG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3)IgA肾病组的尿蛋白定量、血中C3水平低于MsPGN组,而血浆清蛋白、血中IgA水平及血中IgA/C3比值高于MsPG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4)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1)两种疾病均以中青年男性多见,IgA肾病患者的年龄较轻。(2)IgA肾病患者易发生血尿、高血压、血中IgA升高,而MsPGN患者易发生水肿;IgA肾病以慢性肾炎常见,而MsPGN以肾病综合征为主。(3)两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均与血浆清蛋白、IgG水平呈负相关,而与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4)血中IgA水平及血中IgA/C3比值对IgA肾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顾对比分析 IGA肾病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益肾胶囊对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大鼠肾脏NF-κB及PDGF-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喜利 孙万森 +2 位作者 张王刚 乔成林 马巧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益肾胶囊对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肾脏核转录因子(NF-κB)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β(PD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治疗组大鼠血脂、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Pro/24 h)的变化,同时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肾小球、肾小管NF... 目的探讨益肾胶囊对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肾脏核转录因子(NF-κB)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β(PD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治疗组大鼠血脂、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Pro/24 h)的变化,同时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肾小球、肾小管NF-κB及PDGF-β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过8周的观察,治疗组大鼠血脂、肾功能及Pro/24 h与模型组比较,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Pro/24 h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P<0.05);且益肾胶囊可明显抑制肾组织NF-κB、PDGF-β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益肾胶囊可明显降低MsPGN大鼠血脂及Pro/24 h,改善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组织NF-κB、PDGF-β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胶囊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核转录因子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参地颗粒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CTLA-4/B7-1介导的免疫炎症紊乱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亿平 陈成 +3 位作者 王东 吕勇 任克军 金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87-1490,1496,共5页
目的:建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模型,观察参地颗粒对MsPGN大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B7-1介导的免疫炎症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余下50只建立MsPGN大鼠模型,死亡11只,剔... 目的:建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模型,观察参地颗粒对MsPGN大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B7-1介导的免疫炎症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余下50只建立MsPGN大鼠模型,死亡11只,剔除不合格3只,共36只大鼠成功建立MsPGN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每组12只。参地颗粒组给予0. 4 g/(100 g·d)灌胃,缬沙坦组给予1. 03 mg/(100 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温水灌胃。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和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2(IL-2)、IL-6、干扰素-γ(IFN-γ)、CTLA-4、B7-1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正常组(P<0. 05),治疗后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均低于模型组(P<0. 05),且参地颗粒组优于缬沙坦组(P<0. 05);模型组肾组织病理示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系膜基质增生,治疗后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均较模型组轻,参地颗粒组优于缬沙坦组(P<0. 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6、IFN-γ、B7-1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 05),IL-2、CTLA-4水平均低于正常组(P<0. 05),治疗后参地颗粒组和缬沙坦组IL-6、IFN-γ、B7-1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 05),IL-2、CTLA-4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 05),且参地颗粒组优于缬沙坦组(P<0. 05)。结论:参地颗粒可以降低MsPGN大鼠尿蛋白定量,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其机理可能与抑制CTLA-4/B7-1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B7-1 细胞因子 参地颗粒
下载PDF
化瘀通络中药对MsPGN大鼠血栓素B_2及6-酮前列腺素F_(1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志强 范焕芳 +2 位作者 郭登洲 王月华 孙玉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中药对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大鼠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复制MsPGN大鼠模型,12周后观察结果。结果:模型组TXB2含量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中药对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大鼠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复制MsPGN大鼠模型,12周后观察结果。结果:模型组TXB2含量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6-Keto-PGF1α含量明显降低(P<0.01);2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TXB2明显降低(P<0.01),6-Keto-PGF1α明显升高(P<0.01)。结论:化瘀通络中药能纠正MsPGN代谢紊乱,延缓肾脏疾病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炎 化瘀通络 血栓素B2 6-酮前列腺素F1Α
下载PDF
肾疏宁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的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形态学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立芳 朱小棣 +3 位作者 黄怀鹏 杨洪涛 陈志强 黄文政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8期445-447,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肾疏宁对系膜增生性肾炎 (MsPGN )的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MsPGN模型。予肾疏宁治疗并以肾炎康复片为对照组 ,观察肾脏形态学及 2 4h尿蛋白定量。结果 :肾疏宁能明显减轻MsPGN大鼠的蛋白尿 ,减轻肾组织病... 目的 :观察中药肾疏宁对系膜增生性肾炎 (MsPGN )的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MsPGN模型。予肾疏宁治疗并以肾炎康复片为对照组 ,观察肾脏形态学及 2 4h尿蛋白定量。结果 :肾疏宁能明显减轻MsPGN大鼠的蛋白尿 ,减轻肾组织病理病变尤其是肾小管间质损伤 ,且对损伤的肾组织有修复作用。与模型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与肾炎康复片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正常组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肾疏宁能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减轻MsPGN的肾小球病变及肾小管间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疏宁 大鼠 系膜增生性肾炎 肾小管间质损害 形态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参地颗粒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NF-κB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亿平 朋红霞 +3 位作者 王东 金华 魏玲 任克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中的影响及参地颗粒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建立系膜增生性肾炎(Ms PGN)模型,将3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参地颗粒组(n=8)、贝那普利组(n=9)、模型组(n=8)和正常组(n=13)。参地...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中的影响及参地颗粒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建立系膜增生性肾炎(Ms PGN)模型,将3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参地颗粒组(n=8)、贝那普利组(n=9)、模型组(n=8)和正常组(n=13)。参地颗粒组按0.4 g/(100 g·d)灌胃,贝那普利组按0.15 mg/(100 g·d)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每日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疗程12周。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U-Pro/24 h)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肾脏组织中ROS、MDA、SOD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中NF-κB p65、MCP-1、FN的表达情况。结果:参地颗粒组、贝那普利组、模型组U-Pro/24 h、ROS、MDA含量及肾组织中NF-κB p65、MCP-1、FN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SOD含量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参地颗粒组和贝那普利组可显著降低U-Pro/24 h、ROS、MDA含量及肾组织中NF-κB p65、MCP-1、FN水平(P<0.01或P<0.05),升高SOD含量(P<0.05),参地颗粒组优于贝那普利组(P<0.05)。结论:Ms PGN大鼠的发病过程有氧化应激介导NF-κB信号活化的参与,参地颗粒在延缓Ms PGN大鼠肾小球硬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氧化应激介导的NF-κB信号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炎 参地颗粒 氧化应激 核因子-ΚB
下载PDF
丹芍汤治疗阴虚湿热型系膜增生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伍新林 李俊彪 刘奔流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 :探讨丹芍汤对阴虚湿热型系膜增生性肾炎的作用。方法 :90例中医辨证为阴虚湿热型的系膜增生性肾炎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5 4例以丹芍汤加西药治疗 ,对照组 36例单用西药治疗 ,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肾功能、蛋白尿、血尿、血脂... 目的 :探讨丹芍汤对阴虚湿热型系膜增生性肾炎的作用。方法 :90例中医辨证为阴虚湿热型的系膜增生性肾炎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5 4例以丹芍汤加西药治疗 ,对照组 36例单用西药治疗 ,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肾功能、蛋白尿、血尿、血脂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5 93% ,明显优于对照组 4 7.2 2 %(P <0 .0 1) ;治疗组在降低蛋白尿、血尿、改善肾功能及血脂代谢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丹芍汤能有效治疗阴虚湿热型系膜增生性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芍汤 阴虚湿热型 系膜增生性肾炎 临床观察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时NF-κB和明胶酶B表达的变化及虫草菌丝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涛 柳刚 +3 位作者 李学刚 高蕾 亓同刚 关广聚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探讨NF-κB及明胶酶B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发病中的作用及虫草菌丝能否用于治疗。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和虫草菌丝组制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共8周,开始制模10d时,虫草菌丝... 目的探讨NF-κB及明胶酶B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发病中的作用及虫草菌丝能否用于治疗。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和虫草菌丝组制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共8周,开始制模10d时,虫草菌丝组灌胃给虫草菌丝生理盐水悬浊液4.95mg·g-1·d-1,共46d。4周及8周末取24h的尿液,记尿量,查尿蛋白、尿红细胞和血肌酐。4周末各组各处死8只,8周后全部处死。取两侧肾脏,分别应用微波修复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肾组织NF-κB及明胶酶B蛋白质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和虫草菌丝组NF-κB及明胶酶B蛋白质及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虫草菌丝组肾小球、肾小管NF-κB蛋白表达减少〔(49.0±3.7)%vs(68.4±9.2)%〕,〔(39.7±6.8)%vs(78.7±9.0)%〕;肾小球的明胶酶B蛋白表达〔(18.0±2.6)%vs(28.3±8.6)%〕亦减少;肾组织NF-κB和明胶酶B的基因表达也减少。结论NF-κB及明胶酶B的过度表达可能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发病中起一定作用;虫草菌丝可以抑制NF-κB活性和调节明胶酶B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明胶酶B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虫草菌丝
下载PDF
祛风通络方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蛋白尿及血清IL-6与IL-8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孙万森 王娟 +3 位作者 王竹 马巧亚 张晓强 吴喜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7期584-586,I0003,共4页
目的:探讨祛风通络方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蛋白尿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法制备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模型,应用磺柳酸法测定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 目的:探讨祛风通络方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蛋白尿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法制备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模型,应用磺柳酸法测定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6、IL-8,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区(GMC)及细胞外基质(ECM)积聚变化。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4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IL-6、IL-8明显升高(P<0.01);祛风通络方组24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IL-6、IL-8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肾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祛风通络方组个别区域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生,系膜区轻度增宽,管腔无挤压现象,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结论:祛风通络方组降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尿蛋白,降低血清IL-6、IL-8水平,减轻系膜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增加,延缓或减轻肾组织损伤,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通络方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蛋白尿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肾组织PD-L1/PD-L2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悦 张静波 +2 位作者 王代红 李芙蓉 袁发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3-306,共4页
目的观察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肾组织活检标本中抑制性协同刺激分子PD-L1/PD-L2表达的变化。方法收集2007年11月-2008年5月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住院的25例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病例组,另... 目的观察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肾组织活检标本中抑制性协同刺激分子PD-L1/PD-L2表达的变化。方法收集2007年11月-2008年5月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住院的25例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病例组,另外选择10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全血法多色流式细胞染色技术检测两组的PBMC CD4+和CD8+ T细胞上PD-L1和PD-L2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活检标本中PD-L1和PD-L2的表达情况。结果病例组患者PBMC CD4+ T细胞比例(31.78%±8.4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2.17%±8.00%,P<0.05),而CD8+T细胞比例(23.06%±10.32%)与正常对照组(21.56%±5.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PBMC CD4+和CD8+ T细胞上PD-L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4.21%±11.87%、12.92%±12.86%)均较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39%±4.92%、5.06%±4.61%)显著升高(P<0.05);而两组PBMC CD4+及CD8+ T细胞上PD-L2的表达很少甚至无表达,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中肾组织PD-L1表达很少甚至无表达,病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PD-L1阳性表达;两组肾活检组织中均未检测到PD-L2表达。结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抑制性协同刺激分子PD-L1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免疫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增生性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D-L1 PD-L2
下载PDF
筋骨草总黄酮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南丽红 彭卫华 +1 位作者 方泰惠 徐曾涛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第11期1849-1850,1855,共3页
目的观察筋骨草总黄酮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改良慢性血清病MsPGN模型,于造模第5周末检测尿蛋白。将尿蛋白阳性者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筋骨草总黄酮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于造模第6周起开... 目的观察筋骨草总黄酮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改良慢性血清病MsPGN模型,于造模第5周末检测尿蛋白。将尿蛋白阳性者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筋骨草总黄酮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于造模第6周起开始给药,6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24h尿蛋白定量、血生化,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筋骨草总黄酮组尿蛋白显著降低,TP明显升高、BUN、Scr、TG、Tch降低,且Tch和ALT明显低于雷公藤多苷组。形态学观察显示,筋骨草总黄酮组较模型组损害减轻。结论筋骨草总黄酮对MsPGN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无明显肝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草 黄酮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大鼠
下载PDF
火把花根对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大鼠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与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常伟 孙汉英 +1 位作者 曾红兵 吕永曼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5期505-508,共4页
目的观察火把花根对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大鼠24h尿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抗胸腺细胞血清诱发的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 目的观察火把花根对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大鼠24h尿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抗胸腺细胞血清诱发的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炎模型组和火把花根治疗组,14d后测量24h尿蛋白,处死大鼠,用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TGF-β1和MCP-1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火把花根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肾组织TGF-β1和MCP-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与模型组相比均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火把花根可显著改善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肾脏病变,抑制系膜细胞的增生,减少系膜基质的蓄积,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和MCP-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把花根 系膜增殖性肾炎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参地颗粒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血清和肾脏MMP-9/TIMP-1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亿平 唐锦囊 +4 位作者 王东 戴昭秋 胡顺金 任克军 金华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78-81,共4页
目的探究参地颗粒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慢性血清病法复制MsPGN模型。将37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0)、模型组(n=8)、贝那普利组(n=9)和参地颗粒组(n=10... 目的探究参地颗粒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慢性血清病法复制MsPGN模型。将37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0)、模型组(n=8)、贝那普利组(n=9)和参地颗粒组(n=10)。常规生化法检测24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24hUP),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Ⅳ型胶原(collagen-Ⅳ,Col-Ⅳ)、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组织MMP-9和TIM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参地颗粒组和贝那普利组大鼠24hUP水平,血清FN、Col-Ⅳ水平,以及肾小球基质相对面积显著降低(P<0.05);参地颗粒组血清和肾组织MMP-9水平显著升高(P<0.05),TIMP-1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MMP-9/TIMP-1比值显著升高(P<0.05)。给药4周和8周后,参地颗粒组24hUP均显著低于贝那普利组(P<0.05),血清和肾组织MMP-9/TIMP-1比值显著高于贝那普利组(P<0.05)。结论参地颗粒可以降低MsPGN大鼠24hUP,降低肾脏细胞外基质含量,其机制可能与上调体内MMP-9水平、下调TIMP-1水平及升高MMP-9/TIMP-1比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 纤维连接蛋白 Ⅳ型胶原 参地颗粒
下载PDF
黄芪、水蛭、大黄及其复方含药血清影响大鼠MC产生FN及Col-Ⅳ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翟文生 白洁 +6 位作者 王文英 郭会敏 刘华 朱珊 高旭光 赵小静 平东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739-741,共3页
目的:研究黄芪、水蛭、大黄及其复方抑制大鼠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MC)产生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Ⅳ型胶原(typeⅣcollagen,Col-Ⅳ)的强弱。方法:在大鼠MC体外培养的基础上,将脂多苷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MC... 目的:研究黄芪、水蛭、大黄及其复方抑制大鼠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MC)产生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Ⅳ型胶原(typeⅣcollagen,Col-Ⅳ)的强弱。方法:在大鼠MC体外培养的基础上,将脂多苷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MC增生模型分为9组:控制组、模型组、对照组、黄芪组、水蛭组、大黄组、雷公藤多苷组、复方组、复方+雷公藤多苷组。采用ELISA法检测黄芪、水蛭、大黄及其复方等含药血清对MC表达FN及Col-Ⅳ的影响。结果:各含药血清组均能明显降低经LPS刺激后的大鼠MC产生FN及Col-Ⅳ的量,以复方+雷公藤组作用最佳,水蛭组、大黄组抑制作用较强,优于黄芪组。结论:证实了化瘀、泄浊中药水蛭、大黄在抑制MC产生FN及Col-Ⅳ方面优于益气类中药黄芪,复方+雷公藤组作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细胞 含药血清 FN Col-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