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repeated-puls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t the Guangming point on electroencephalograms 被引量:3
1
作者 Xin Zhang Lingdi Fu +2 位作者 Yuehua Geng Xiang Zhai Yanhua Li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5期549-554,共6页
Here, we administered repeated-puls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o healthy people at the left Guangming (GB37) and a mock point, and calculated the sample entropy of electroencephalo- gram signals using nonli... Here, we administered repeated-puls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o healthy people at the left Guangming (GB37) and a mock point, and calculated the sample entropy of electroencephalo- gram signals using nonlinear dynamics. Additionally, we compared electroencephalogram sample entropy of signals in response to visual stimulation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repeated-pulse tran- 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t the Guangming. Results showed that electroencephalogram sample entropy at left (F3) and right (FP2) frontal electrod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epending on where the magnetic stimulation was administered. Additionally, compared with the mock point, electroencephalogram sample entropy was higher after stimulating the Guangming point. When visual stimulation at Guangming was given before repeated-puls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 tio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ample entropy were found at five electrodes (C3, Cz, C4, P3, T8) in parietal cortex, the central gyrus, and the right temporal region compared with when it was given after repeated-puls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dicating that repeated-puls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t Guangming can affect visual function. Analysis of electroencephalogram revealed that when visual stimulation preceded repeated puls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sample entropy values were higher at the C3, C4, and P3 electrodes and lower at the Cz and T8 electrodes than visual stimulation followed preceded repeated puls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 tion.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repeated-puls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t the Guangming evokes different patterns of electroencephalogram signals than repeated-pulse transcranial mag- netic stimulation at other nearby points on the body surface, and that repeated-puls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t the Guangrning i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the complexity of visually evoked electroencephalogram signals in parietal regions, central gyrus, and temporal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brain injury ACUPUNCTURE magnetic stimulation acupuncture poi- nt mock point Guangming point brain function electroencephalogram signals complexity sample entropy nonlinear dynamics NSFC grant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Reducing the Effects of Driving Fatigue with Magnetic Stimulation
2
作者 李增勇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4年第2期93-97,共5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reducing driving fatigue with magnitopuncture stimuli on Dazhui (DU14) point and Neiguan (PC6) points using heart rate (HR), reaction time (RT) testing, critical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reducing driving fatigue with magnitopuncture stimuli on Dazhui (DU14) point and Neiguan (PC6) points using heart rate (HR), reaction time (RT) testing, critical flicker fusion frequency (CFF) and subjective evaluation. Twenty healthy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group (study group) and B-group (control group). All subjects were required to be well rested before the experiment. The subjects were engaged in high speed driving at a constant vehicle velocity of 80 km/h continuously for three hours on a test course simulating an expressway. During the driving magnitopunctures were applied to the Dazhui (DU14) point and Neiguan (PC6) points for the A-group when the subject performed the task for two and half hours, and for the B-group magnitopunctures were applied to non-acupuncture points at the same time session. In this study RT exbited a significant delay in B-group (P<0.01) but no found in A-group after the driving task. CFF and subjective evaluation also exhibi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driving task (P<0.05).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magnitopuncture stimuli on Dazhui (DU14) point and Neiguan (PC6) points could reduce the effects of driving fatig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iving fatigue magnetic stimulation acupuncture points reaction time (RT) critical flicker fusion frequency (CFF) subjective evaluation
下载PDF
耳穴压籽联合低频电穴位刺激对髋、膝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效果观察
3
作者 李瑞峰 尹庆伟 +1 位作者 李钦宗 张洪美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098-1102,共5页
[目的]观察耳穴压籽联合低频电穴位刺激对髋、膝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预防效果。[方法]选定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8月—2023年8月就诊的120例髋、膝关节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利... [目的]观察耳穴压籽联合低频电穴位刺激对髋、膝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预防效果。[方法]选定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8月—2023年8月就诊的120例髋、膝关节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频电穴位刺激联合耳穴压籽治疗,两组均在治疗7 d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凝血功能指标、患肢周径差值、患肢肿胀程度、视觉模拟自评量表(VAS)评分、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凝血指数(CI)、最大振幅(MA)、血凝块聚合形成速率(α角)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凝血时间(K)、反应时间(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大腿、小腿周径差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籽联合低频电穴位刺激可有效改善髋、膝关节手术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缓解肢体肿胀、疼痛等症状,缩小患肢周径差,降低DVT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压籽 低频电穴位刺激 髋、膝关节术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短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术治疗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10例
4
作者 王希 赵琳 +4 位作者 张勇 毕立清 尤永平 季晶 颜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46,共5页
目的:分析短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术治疗脑损伤重度意识障碍患者的技术要点及该术式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于2023年6—9月开展的10例短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手术,解析手术过程技术要点,并结合随... 目的:分析短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术治疗脑损伤重度意识障碍患者的技术要点及该术式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于2023年6—9月开展的10例短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手术,解析手术过程技术要点,并结合随访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全麻下取俯卧位在胸8椎间隙经皮行硬脊膜外腔穿刺,在X线透视下动态调整脊髓刺激电极可顺利将其顶端置入颈2水平,进行为期2~3周的刺激治疗。刺激参数选择:频率5/70 Hz电压1~5 V;刺激小周期:开15 min,关15 min;刺激大周期:8点开机,20点关机。在术后4周进行随访,8例术前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患者中1例到达微小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5例MCS-,2例仍为VS状态;2例术前MCS-患者中1例脱离微小意识,1例MCS+,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短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术微创、安全并且有效,有短程的治疗价值和诊断价值,在意识障碍促醒诊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手术过程需要注意穿刺置入电极特有的难点和技术操作要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 意识障碍 技术要点 诊疗价值
下载PDF
关元命门序贯针刺激活FSHR/cAMP/PKA通路促进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模型大鼠颗粒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许江虹 陈跃来 +4 位作者 尹平 赵雪丹 郑慧敏 胡俊威 刘璐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965-972,共8页
【目的】观察关元命门序贯针刺方案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89)+针刺组、针刺组各12只。除空白组,其他3组大鼠采用雷公藤多苷片灌胃制备PO... 【目的】观察关元命门序贯针刺方案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89)+针刺组、针刺组各12只。除空白组,其他3组大鼠采用雷公藤多苷片灌胃制备POI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捆绑一次;针刺组大鼠在动情间期取关元穴针刺,在动情前期取命门穴针刺;H89+针刺组按照针刺组针刺方案干预,在每次针刺前30 min内腹腔注射H89。连续干预20 d。各组大鼠分别在干预后第1个动情间期和动情前期取材。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动情间期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动情间期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芳香化酶P450(P450arom)蛋白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动情间期和动情前期颗粒细胞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动情前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H89+针刺组血清FSH水平显著升高(P<0.01),E2水平显著降低(P<0.001);H89+针刺组FSH水平与模型组无差异(P>0.05),E2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FSH水平低于模型组和H89+针刺组(P<0.05),与空白组无差异(P>0.05),E2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和H89+针刺组(P<0.01),仍低于空白组(P<0.05)。(2)模型组和H89+针刺组FSHR、P450arom蛋白表达均低于空白组(P<0.01);H89+针刺组FSHR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无差异(P>0.05),P450arom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FSHR、P450arom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和H89+针刺组(P<0.05),但仍低于空白组(P<0.05)。(3)模型组和H89+针刺组GCs活性和PCNA平均光密度值均低于空白组(P<0.05);H89+针刺组GCs活性和PCNA平均光密度值均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的GCs活性和PCNA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模型组和H89+针刺组(P<0.05或P<0.01)。【结论】关元命门序贯针刺方案可通过上调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通路FSHR、P450arom蛋白的表达,调控性激素水平,提高GCs活性和促进GCs细胞增殖,从而改善PO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针刺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关元穴 命门穴 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 芳香化酶P450(P450arom) 大鼠
下载PDF
内关、足三里、合谷三穴经皮电刺激对老年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施佩姝 罗德胜 +1 位作者 谢妃蓉 刘艳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5期169-173,共5页
目的:观察内关、足三里、合谷三穴经皮电刺激对老年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80例老年胃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电刺激组各90例。均给予康复治疗,电刺激组给予真内关、足三里、合谷三穴经皮电刺激,常规组... 目的:观察内关、足三里、合谷三穴经皮电刺激对老年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80例老年胃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电刺激组各90例。均给予康复治疗,电刺激组给予真内关、足三里、合谷三穴经皮电刺激,常规组给予假内关、足三里、合谷三穴经皮电刺激。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胃肠道功能恢复(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肛门排气、首次排便时间)情况,比较2组术前2 d及术后3 d时的兴奋性胃肠激素指标[胃动素(MTL)、胃泌素(GAS)、P物质(SP)]、抑制性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胆囊收缩素(CCK)]指标值的变化。结果:电刺激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8.89%,对照组为5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刺激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术后3 d,2组MTL、GAS水平均较术前下降(P<0.05),SP水平均较术前增加(P<0.05);电刺激组MTL、GAS、SP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3 d,2组VIP、SS水平均较术前下降(P<0.05),CCK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电刺激组VI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SS、CCK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内关、足三里、合谷三穴经皮电刺激可促进老年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抑制性胃肠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术后 胃肠功能 经皮电刺激 内关 足三里 合谷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不同靶点治疗帕金森病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钰琳 常万鹏 +4 位作者 丁江涛 徐红莉 仵宵 肖伯恒 马丽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97-1804,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并比较经颅直流电刺激作用于不同靶点对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差异,为临床中经颅直流电刺激的靶点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 目的:系统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并比较经颅直流电刺激作用于不同靶点对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差异,为临床中经颅直流电刺激的靶点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以“帕金森、经颅直流电刺激”为中文检索词,以“Parkinson,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为英文检索词,收集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月发表的关于经颅直流电刺激改善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Cochrane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PEDro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7.0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最终纳入15项随机对照试验,PEDro量表评估显示均为高质量或极高质量研究。②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颅直流电刺激可显著提高UPDRS-Ⅲ评分(MD=-2.49,95%CI:-4.42至-0.55,P<0.05)、步频评分(MD=0.07,95%CI:0.03-0.11,P<0.05)和步速评分(MD=0.02,95%CI:0.00-0.05,P<0.05),但对BBS评分(MD=2.57,95%CI:-0.74-5.87,P>0.05)的提高不明显。③网状Meta分析概率排序结果显示,在UPDRS-Ⅲ评分方面,刺激靶点疗效的概率排序结果为背外侧前额叶皮质(52.4%)>初级皮质运动区(45.8%)>大脑中央点(1.8%)>常规康复治疗(0%);在步频评分方面,刺激靶点疗效的概率排序结果为小脑(50.1%)>大脑中央点(45.8%)>背外侧前额叶皮质(3.9%)>初级皮质运动区(0.2%)>常规康复治疗(0%);在步速评分方面,刺激靶点疗效的概率排序结果为小脑(64.8%)>背外侧前额叶皮质(23.8%)>大脑中央点(9.4%)>初级皮质运动区(1.7%)>常规康复治疗(0.4%);在BBS评分方面,刺激靶点疗效的概率排序结果为:小脑(77.4%)>背外侧前额叶皮质(20.7%)>大脑中央点(0.7%)>常规康复治疗(0.2%)。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可显著改善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其中刺激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区域对改善帕金森患者运动协调方面疗效更佳,而刺激小脑区域对改善帕金森患者步行和平衡方面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经颅直流电刺激 运动功能 背外侧前额叶皮质 大脑中央点 初级皮质运动 小脑 靶点刺激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胃癌术后疼痛及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叶珠霞 施佩姝 +1 位作者 张树花 罗德胜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8期160-164,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胃癌术后患者疼痛及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胃癌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治疗及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治疗及同试验组的经皮穴位刺...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胃癌术后患者疼痛及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胃癌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治疗及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治疗及同试验组的经皮穴位刺激操作,但不开启电源。比较2组术后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胃肠蠕动功能指标[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P物质(SP)、神经降压素(NT)、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血浆CD3^(+)、CD4^(+)、CD4^(+)/CD8^(+)]水平、胆囊容积、胆囊排空率及腹腔压力。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肠鸣音恢复正常、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RS评分及血清VIP、SS、N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MOT、GAS、CCK、S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试验组NRS评分及血清VIP、SS、NT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MOT、GAS、CCK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S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经皮穴位电刺激后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其免疫功能及胃肠蠕动功能,加速病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围手术期 经皮穴位电刺激 疼痛 胃肠蠕动功能
下载PDF
杨永晖针刀联合神经触激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 被引量:1
9
作者 栾国瑞 杨凯宁 +5 位作者 孟德鸿 卢梦雅 尚祥 丁双 卢曼 杨永晖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35-139,共5页
杨永晖教授诊治膝骨关节炎强调“筋骨并重”“杂合以治”,总结多种针刀治法的优缺点,基于膝关节稳定的生物力学特点,以改善髌股关节周围力学平衡为目的,提出运用“五点定位法”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并配合神经触激术,更好调整下肢力线,... 杨永晖教授诊治膝骨关节炎强调“筋骨并重”“杂合以治”,总结多种针刀治法的优缺点,基于膝关节稳定的生物力学特点,以改善髌股关节周围力学平衡为目的,提出运用“五点定位法”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并配合神经触激术,更好调整下肢力线,改善患者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膝骨关节炎 五点定位法 神经触激术 名医经验 杨永晖
下载PDF
气脉冲K点刺激口腔护理对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效果
10
作者 詹梦梅 胡娇娇 +6 位作者 王建宁 罗晶 曹梦娟 熊安萍 邵秀芹 郑茶凤 徐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5期539-543,共5页
目的评价气脉冲K点刺激口腔护理为主要形式的超早期促醒对颅脑损伤(TBI)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2年1-9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TBI意识障碍患者100例,最终纳入研究95例,将2022年1-4月的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 目的评价气脉冲K点刺激口腔护理为主要形式的超早期促醒对颅脑损伤(TBI)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2年1-9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TBI意识障碍患者100例,最终纳入研究95例,将2022年1-4月的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2年6-9月的47例患者设为观察组,5月为洗脱期。对照组在常规促醒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传统口腔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气脉冲K点刺激口腔护理,频率为1次/6 h。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2周、4周意识状态和口腔情况,采用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格拉斯哥评分(GCS)及RLAS-R认知功能分级量表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认知功能的改变,采用改良Beck口腔评估法评估患者口腔情况,同时以横断面方式记录2组口腔护理操作时间。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CRS-R、GCS以及RLAS-R评分,Beck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2周、4周,患者CRS-R、GCS以及RLAS-R评分逐渐提升,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eck评分逐渐下降,观察组Beck评分低于对照组,口腔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安全事件及不良反应。观察组口腔护理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气脉冲K点刺激方法辅助口腔护理,以临床常见操作为捆绑,实现多频次和规律的感觉刺激,能够改善患者的意识水平,提高口腔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脉冲 K点刺激 口腔护理 昏迷促醒 颅脑损伤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徐剑寒 谭海玲 +4 位作者 张丽娜 袁莉 吴欣雨 周赞宫 冀翔宇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22-425,43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5例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P+F组)、丙泊酚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组(P+T组)、丙泊酚联合安慰经皮穴位电刺激组(P+P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5例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P+F组)、丙泊酚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组(P+T组)、丙泊酚联合安慰经皮穴位电刺激组(P+P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在胃镜检查前均由麻醉医生使用丙泊酚诱导至深度镇静状态,同时P+F组检查前静脉注射芬太尼50μg;P+T组检查前30 min时于穴位处粘贴电极并进行电刺激至检查结束;P+P组仅于穴位处粘贴电极片而不实施电刺激。收集所有患者检查过程中的疼痛反应评分、丙泊酚用量和检查后麻醉恢复时间,以及检查过程中或检查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对患者及医生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与P+P组相比,P+F组和P+T组患者的疼痛反应评分均显著降低(H=23.16,P<0.05)。P+F组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与其他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P+F组患者眩晕程度以及恶心呕吐程度也明显高于其他两组(H=40.97,44.79,P<0.05)。P+F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低于P+T组和P+P组(H=21.80,P<0.05)。P+P组医生的满意度显著低于P+F组和P+T组(H=58.30,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丙泊酚可以满足较理想的胃肠镜检查的镇静要求,可抑制胃肠镜检查引起的不适,在保证患者满意度的前提下,其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所致的检查后恶心、眩晕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穴位 电刺激 二异丙酚 内窥镜检查 胃肠道 镇痛
下载PDF
电针上肢穴位对运动皮层躯干脑区皮质脊髓兴奋性的影响
12
作者 程伟丽 周彤 +3 位作者 黄键澎 谢萌萌 许能贵 刘健华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701-708,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上肢穴位对健康受试者初级运动皮层(primary motor cortex,M1)躯干脑区皮质脊髓兴奋性的影响。方法纳入15名健康受试者,采用交叉设计。试验一观察电针上肢穴位对竖脊肌(erector spinae,ES)皮质脊髓兴奋性的影响,受试者随机... 目的观察电针上肢穴位对健康受试者初级运动皮层(primary motor cortex,M1)躯干脑区皮质脊髓兴奋性的影响。方法纳入15名健康受试者,采用交叉设计。试验一观察电针上肢穴位对竖脊肌(erector spinae,ES)皮质脊髓兴奋性的影响,受试者随机先后进入3组试验,A组电针合谷穴,B组电针孔最穴,C组假针合谷穴。运用经颅磁刺激,检测干预前后对侧M1第一骨间背侧肌、桡侧腕屈肌及ES的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s)的波幅和潜伏期,ES的MEPs波幅升高者进入试验二。试验二为抑制背侧前运动皮层(premotor cortex,PMd)后电针上肢穴位对ES的皮质脊髓兴奋性的作用研究,受试者随机先后进入两组试验,D组采用抑制PMd配合电针合谷穴干预,E组采用抑制PMd配合电针孔最穴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对侧M1上肢脑区和躯干脑区MEPs的波幅和潜伏期。结果A组和B组干预后上肢脑区及躯干脑区MEPs总波幅均较同组干预前显著增加(P<0.001,P<0.01)。A组干预后上肢脑区及躯干脑区MEPs总波幅均明显高于C组,B组干预后仅躯干脑区MEPs总波幅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D组干预后上肢脑区最佳刺激点MEPs平均波幅及总波幅较同组干预前均显著增加(P<0.05)。D组和E组干预前后躯干脑区最佳刺激点的MEPs平均波幅及总波幅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理状况下,电针合谷、孔最穴均可增强ES的皮质脊髓兴奋性,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Md可能参与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脑可塑性 运动诱发电位 皮质脊髓兴奋性 经颅磁刺激 合谷 孔最
下载PDF
针刺调控5-羟色胺-谷氨酸/γ-氨基丁酸长神经环路防治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霞霞 周锋 +4 位作者 雷正权 高桃 秦乐瑶 张梦丹 董文迪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41-446,共6页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一种以经常性或持续性紧张不安,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过度兴奋或警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血清5-羟色胺(5-HT)对情绪、记忆力、三观等均存在重要影响,具有抗抑郁、焦虑的作用,与GAD的发生发...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一种以经常性或持续性紧张不安,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过度兴奋或警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血清5-羟色胺(5-HT)对情绪、记忆力、三观等均存在重要影响,具有抗抑郁、焦虑的作用,与GA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章综述了大脑5-HT系统及谷氨酸/γ-氨基丁酸(GABA)在GAD中的作用,并探讨了针刺调节5-HT-谷氨酸/GABA长神经环路在防治GAD中的可能机制,以期为针刺防治GAD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电刺激疗法 针刺穴位 5-羟色胺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下载PDF
电针刺激耳穴对小鼠丧失可控应激诱发学习记忆损害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14
作者 李宁娆 任维 +3 位作者 尹伶伶 易招弟 乔海法 李永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1-479,499,共10页
目的:观察丧失可控应激是否会诱发学习记忆损害行为,探讨针刺治疗学习记忆损害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结合经典抑郁症动物模型——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LH)模型的范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即小鼠前3天能够通过学习控制斯... 目的:观察丧失可控应激是否会诱发学习记忆损害行为,探讨针刺治疗学习记忆损害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结合经典抑郁症动物模型——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LH)模型的范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即小鼠前3天能够通过学习控制斯金纳箱中的有效鼻触器来主动躲避足底电击;后3天有效鼻触器功能丧失,小鼠从而丧失了对足底电击的控制,建立丧失可控应激(loss of controllable stress,LOC)小鼠模型。同时,设计无足底电击的对照组(control of non-foot-shock,Control)。建模完成后,利用新物体识别箱和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行为的变化,并电针刺激耳穴,观察对学习记忆损害行为的改善。随后,利用高尔基染色观察腹侧前额叶(ventral prefrontal cortex,vPFC)神经元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vPFC脑区C-fos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型囊泡谷氨酸转运体蛋白(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 I,VGLUT1)、突触蛋白I(synapsin I,SYN-1)的表达及针刺后相应指标的变化。结果:LOC组小鼠在经历认知挫败后造成了学习记忆功能的损害;针刺能够改善其记忆的获取及巩固;vPFC谷氨酸能(glutamate,Glu)神经元显著激活,VGLUT1、突触小泡蛋白(synaptophysin,SYN)表达水平降低,且耳迷走神经刺激能够显著降低其活动水平,调控VGLUT1、SYN蛋白的表达。结论:耳穴刺激通过调控v PFC中神经元结构的变化及VGLUT1、SYN蛋白表达改善丧失可控应激诱发的学习记忆损害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刺激 学习记忆损害 腹侧前额叶 Ⅰ型囊泡谷氨酸转运体 突触蛋白I
下载PDF
耳穴压豆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临床研究
15
作者 陈世宣 徐青青 +4 位作者 陈珍珍 林初勇 黄金铮 周珊珊 计静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171-175,共5页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PS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42例。2组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及认知康复训练,干预组心耳穴、肾耳穴予耳穴贴压,肘...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PS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42例。2组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及认知康复训练,干预组心耳穴、肾耳穴予耳穴贴压,肘耳穴、肩耳穴予假磁疗贴治疗;对照组肘耳穴、肩耳穴予耳穴贴压,心耳穴、肾耳穴予假磁疗贴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改良Barthel指数(MBI)、神经精神问卷(NPI)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MMSE、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干预组MMSE、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BI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NPI-1、NPI-2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干预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NPI-1、NPI-2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taVNS可改善PSCI患者的全局认知功能及神经精神症状,降低照料者的苦恼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认知障碍 耳穴压豆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 改良BARTHEL指数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下载PDF
激痛点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泰文 陈浩 何宇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激痛点针刺联合温针灸在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福建省永泰县中医院收治的94例气滞血瘀型CS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针灸治疗,... 目的探讨激痛点针刺联合温针灸在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福建省永泰县中医院收治的94例气滞血瘀型CS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加用激痛点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颈痛程度、颈椎功能、颈椎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相比于对照组均更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等颈椎活动度指标相比于对照组均更大(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躯体、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指标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均更高(均P<0.05)。结论激痛点针刺联合温针灸能增强气滞血瘀型CSR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减轻颈椎疼痛与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激痛点针刺 温针灸
下载PDF
电针廉泉穴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吞咽障碍老年患者吞咽功能及长期预后的影响
17
作者 程晓娜 郝棚娜 +5 位作者 梁志娟 要志兴 张丽萍 郎晓光 胡芳 吕学海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07-711,共5页
目的 探讨电针廉泉穴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7月—2023年11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 目的 探讨电针廉泉穴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7月—2023年11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tDCS治疗,研究组采用电针廉泉穴联合tDCS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吞咽困难情况[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ASA)]、营养指标[血清前白蛋白(PA)及白蛋白(ALB)]、表面肌电结果(肌电图吞咽时程及最大波幅)、神经损伤指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肽Y(NPY)]及长期预后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MASA评分高于对照组,PA及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吞咽时程短于对照组,最大波幅大于对照组,BDNF高于对照组,NPY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接受电针廉泉穴联合tDCS治疗,可有效缩短机体吞咽时程,增强吞咽功能,效果确切,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电针廉泉穴 经颅直流电刺激 吞咽功能
下载PDF
经皮自控电刺激耳神门穴对乳腺癌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菁 彭生 翁浩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目的观察经皮自控电刺激耳神门穴对乳腺癌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3月拟实施择期乳腺癌手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耳神门穴刺激组(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Shenmen stimulation,ta-SMS... 目的观察经皮自控电刺激耳神门穴对乳腺癌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3月拟实施择期乳腺癌手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耳神门穴刺激组(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Shenmen stimulation,ta-SM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ta-SMS组入手术室后在预麻间行耳神门穴电刺激30 min、进入麻醉恢复室后即刻及回到病房后每隔3 h自控行经皮耳神门穴电刺激30 min。C组除不予耳穴电刺激外,其余处理同ta-SMS组。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心率(heart rate,HR)、平均无创血压(mean blood pressure,MBP)、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及术后24、48、72 h的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变化、镇痛泵按压总次数以及手术前后血清5-羟色胺(5-HT)表达水平。结果ta-SMS组患者较C组术后72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后24、48、72 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SMS组PCIA按压总次数、镇痛复合液总消耗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血清5-H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SMS组术后24、48、72 h血清5-HT水平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经皮自控电刺激耳神门穴可降低乳腺癌手术后72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疼痛;5-HT的表达下调参与了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神门穴 经皮穴位电刺激 乳腺癌 术后恶心呕吐 5-羟色胺
下载PDF
激痛点推拿结合平衡针法治疗对老年肩周炎患者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万骐 赵欣 +3 位作者 何生华 向超 胡艳平 周凡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期13-15,22,共4页
目的探讨激痛点推拿结合平衡针法治疗对老年肩周炎患者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7月武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激痛点推拿结合平衡针法治疗对老年肩周炎患者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7月武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采用激痛点推拿结合平衡针法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2.28±1.33)分,低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功能中外旋活动度为(90.24±5.79)°,内旋活动度为(91.15±5.84)°,外展活动度为(153.69±9.31)°,内敛活动度为(166.69±8.56)°,伸展活动度为(43.54±3.92)°,均大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为(17.03±2.31)pg/mL,白细胞介素-6水平为(50.57±3.24)pg/mL,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肩周炎患者使用激痛点推拿结合平衡针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其不仅可减轻疼痛,促进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还能下调患者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肩周炎 激痛点推拿 平衡针法 疼痛程度 肩关节活动功能
下载PDF
内关穴联合膻中穴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疼痛的影响
20
作者 李梦钰 庹小双 +1 位作者 付静文 路志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4-718,共5页
目的探讨内关穴联合膻中穴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早期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153例,年龄18~64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穴组(... 目的探讨内关穴联合膻中穴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早期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153例,年龄18~64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穴组(内关穴)、双穴组(内关穴和膻中穴)和对照组,每组51例。在麻醉诱导前30 min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单穴组刺激内关穴,双穴组刺激内关穴和膻中穴,对照组不刺激),采用疏密波2/10 Hz,强度4~11 mA,持续时间30 min。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PACU内和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双穴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单穴组和对照组(P<0.05)。双穴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单穴组和对照组(P<0.05)。三组在PACU内及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电刺激内关穴比较,同时刺激内关穴和膻中穴明显减少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的瑞芬太尼用量,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穴位 瑞芬太尼 术后疼痛 乳腺癌根治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