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ammonia enrichment of rare earth by magnesium oxide from rare earth leaching liquor in magnesium salt system 被引量:15
1
作者 Li Huang Guohua Gao +3 位作者 Ran Wu Qian Zhang Fuguo Lai Yanfei Xiao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8期886-894,I0004,共10页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mmonia-nitrogen pollution in the enrichment process of the ionadsorption type rare earth ore,the technology of non-ammonia precipitation with magnesium oxide precipitant was carried o...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mmonia-nitrogen pollution in the enrichment process of the ionadsorption type rare earth ore,the technology of non-ammonia precipitation with magnesium oxide precipitant was carried out.It is determined that the rare earth precipitation efficiency is 99.6%and the purity of rare earth concentrates is only 85.89 wt%under the optimum precipitation conditions.And the contents of MgO,SO3 and Al2O3 in the rare earth concentrates are 5.12 wt%,6.77 wt%and 1.78 wt%,respectively.Furthermore,the thermo-decomposition process of precipitates was investigated by TGDSC,XRD and FI-IR.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consists of two stages:the dehydration of rare earth hydroxide and alkaline rare earth sulfate within 900℃and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RE2O2SO4 at 900-1300℃.Therefore,a high-temperature calcinations method for removing SO3 from precipitates is proposed.When the precipitates are calcined at 1300℃for 2 h,the rare earth concentrates with a purity of 92.03 wt%can be acquired.Moreover,the content of SO3 in the concentrate is only 0.46 wt%.In the MgO precipitation and high-temperature calcinations process,the raw material cost is low and the quality of rare earth concentrates is acceptable.It could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for nonammonia enrichment of rare earth from the rare earth leaching liquor,and finally solve the problem of ammonia nitrogen in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the ion-adsorption type rare earth ore within magnesium sal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ammonia ENRICHMENT Magnesium oxide Ion-adsorption type rare earth ORE
原文传递
不均匀喷氨的NO_(x)通量获取方法和喷氨格栅阻力特性
2
作者 尚天坤 黄诚 +3 位作者 陈宙 朱文彬 范辰浩 王健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0,共6页
不均匀喷氨的方法是根据喷氨格栅建立不同分区的NO_(x)通量,设计分区不同的喷氨量,而NO_(x)通量由两个参数即烟气流速和NO_(x)浓度决定,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是获得这两个参数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比发现,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在实际中难以确... 不均匀喷氨的方法是根据喷氨格栅建立不同分区的NO_(x)通量,设计分区不同的喷氨量,而NO_(x)通量由两个参数即烟气流速和NO_(x)浓度决定,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是获得这两个参数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比发现,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在实际中难以确定,无法较好地模拟流速场,而试验是更优的一种方法。试验结果显示,不同负荷和煤种下,喷氨格栅截面的流速分布基本不变,某些区域始终高,某些区域始终低。同时得到NO_(x)浓度的不均匀系数相对于流速不均匀系数很小,且考虑喷氨截面到催化剂还有一段扩散距离,可以仅考虑主要影响因素即烟气流速对不均匀喷氨的喷氨量进行设计,该方法简单有效,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效果较好。同时对喷氨支管的阻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多孔介质代替该区域可以极大简化数值模拟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匀喷氨 NO_(x)通量 流速场 浓度场 喷氨格栅
下载PDF
氨分解催化剂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世刚 李冰 +2 位作者 刘晓晖 郭勇 王艳芹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2,共13页
氢能作为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但氢极低的体积能量密度及易燃易爆的特点,给氢气的大规模储运带来困难和危险。氨是一种无碳的氢载体,不仅具有较高的体积和质量能量密度,还有较成熟的储存和运输技术。氨的现场制氢可... 氢能作为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但氢极低的体积能量密度及易燃易爆的特点,给氢气的大规模储运带来困难和危险。氨是一种无碳的氢载体,不仅具有较高的体积和质量能量密度,还有较成熟的储存和运输技术。氨的现场制氢可以解决氢气储存和运输问题,所以氨气储氢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氨分解最高效的催化剂是Ru基催化剂,但由于其高昂的价格无法实现大规模应用。在非贵金属基催化剂中,Ni基催化剂的活性最高,且其成本相对较低,被认为十分具有应用潜力。然而,Ru基和Ni基催化体系在活性和稳定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战。本文综述了氨分解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Ru基催化剂、非贵金属Fe基和Ni基催化剂及双金属催化剂等,并对目前文献中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 氨分解 Ru基催化剂 非贵金属催化剂 反应机理
下载PDF
城镇生活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光苠 梁剑成 +3 位作者 魏江州 张宇昕 邹楠煊 李鹏飞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2期79-82,共4页
随着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的发展,目前垃圾渗滤液多为老龄垃圾渗滤液,且受浓缩液回灌影响,含盐量升高,可生化性变差,急需一些新技术对原有“生化+膜”主流工艺进行技术革新或者完全取代。汇总整理相关研究与工程实践,发现主要有2种方式... 随着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的发展,目前垃圾渗滤液多为老龄垃圾渗滤液,且受浓缩液回灌影响,含盐量升高,可生化性变差,急需一些新技术对原有“生化+膜”主流工艺进行技术革新或者完全取代。汇总整理相关研究与工程实践,发现主要有2种方式实现垃圾渗滤液的全量化处理,其一是升级现有“生化+膜”工艺,使用蒸发与高级氧化等技术对膜过滤浓缩液进行处理;其二是利用高效生物脱氮技术耦合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避免浓缩液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全量化处理 浓缩液 非膜法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制氢装置停开工非氨脱硝剂工业应用总结
5
作者 汪智科 陈国煌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42-45,共4页
制氢装置转化炉燃料气在停工切出PSA(变压吸附)尾气后,开工切入PSA尾气前,使用工厂管网的高压燃料气作燃料,存在外排烟气氧含量较高工况下NO_(x)折算值超标的难题,为此在停、开工过程开展了非氨生物基无触媒脱硝还原剂撬装式技术的工业... 制氢装置转化炉燃料气在停工切出PSA(变压吸附)尾气后,开工切入PSA尾气前,使用工厂管网的高压燃料气作燃料,存在外排烟气氧含量较高工况下NO_(x)折算值超标的难题,为此在停、开工过程开展了非氨生物基无触媒脱硝还原剂撬装式技术的工业应用及优化。结果表明:针对制氢装置停、开工过程燃料切换和烟气中高氧量的特殊工况,烟气温度450~850℃的气氛下,实施加剂后,把NO_(x)实测值降至超低,解决了NO_(x)折算值超标的问题,实现转化炉烟气NO_(x)全时合规外排,其中停工过程NO_(x)折算浓度日均值由279 mg/m^(3)下降至129 mg/m^(3)(满足小于180 mg/m^(3)的指标要求);开工过程NO_(x)折算浓度日均值由502 mg/m^(3)下降至104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装置 非氨脱硝剂 撬装式 转化炉 停工阶段 开工阶段 氮氧化物 高氧量
下载PDF
用于氨电氧化反应生成硝酸盐/亚硝酸盐的金属基电催化剂:过去、现在和未来
6
作者 田芸睿 谭皓天 +4 位作者 李霞 贾晶晶 毛子贤 刘健 梁骥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5-50,共26页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统称为NO_(2/3)−)是工业、农业和食品工程中的重要物质.目前通过Ostwald氧化法制备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过程常常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氨的电催化氧化是一种低排放和节能的低温工艺过程,可以持续生产NO_(2/...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统称为NO_(2/3)−)是工业、农业和食品工程中的重要物质.目前通过Ostwald氧化法制备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过程常常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氨的电催化氧化是一种低排放和节能的低温工艺过程,可以持续生产NO_(2/3)−,避免了有害的N2O的形成,并且可以完全由可再生电力供电.目前对氨氧化反应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氨裂解制氢和直接氨燃料电池上,而对氨转化为NO_(2/3)−的研究关注较少.因此,本文在总结近年来氨电催化工作的基础上,对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和设计思路进行了综述.本文从电催化氨氧化反应(AOR)可能的反应机理入手,介绍了AOR的反应条件、检测方法、原位表征方法以及理论计算的研究成果,在总结了影响AOR催化剂催化性能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近年来电催化剂的设计策略以及合成方法,并对未来氨领域的发展提出展望.首先,基于反应原理以及反应中间体的吸附路径等方面讨论了AOR的关键难点.然后,系统性总结了AOR的测试要求以及原位拉曼、原位红外、原位电化学质谱和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等技术在AOR机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讨论了密度泛函理论对于研究AOR催化过程中的反应能垒和催化剂电子轨道分布的贡献.催化剂合金设计、界面工程、非晶化处理、单原子或双原子调制等可控策略有助于抑制副反应的进行以及电解过程中产生的腐蚀性物质对电极的破坏.最后,介绍了氨氧化在光、热以及生物催化领域的应用进展,提出了当前AOR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策略,如将先进的材料设计与理论计算相结合,有助于寻找新的高性能AOR电催化剂.催化体系的改进和反应器的优化将加速大规模绿色、高效、低能耗电催化制备NO_(2/3)−的产业化.综上所述,AOR领域取得的进展说明氨电氧化制备NO_(2/3)−用于工业生产具有可行性,这为满足不断增长的NO_(2/3)−供应需求带来了新的机遇.尽管AOR仍面临性能不高、工艺不成熟等难题,但随着理论与实验研究的结合,原位表征技术不断地开发利用,未来高效、稳定的AOR催化剂会不断的出现.本文也为生成NO_(2/3)−的催化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反应 硝酸盐 亚硝酸盐 非贵金属催化剂
下载PDF
基于通量贡献法的河流断面污染定量溯源
7
作者 丁雪连 赵琰鑫 +1 位作者 陈岩 王永桂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111,共8页
控制单元水质目标管理背景下,需要对影响河湖水质的污染物进行溯源。以湟水河流域为例,将污染源按照点源和非点源进行分类量化,基于污染物通量贡献溯源方法,利用清单分析法、输出系数法对点源和非点源的氨氮、TP入河量及其贡献率进行核... 控制单元水质目标管理背景下,需要对影响河湖水质的污染物进行溯源。以湟水河流域为例,将污染源按照点源和非点源进行分类量化,基于污染物通量贡献溯源方法,利用清单分析法、输出系数法对点源和非点源的氨氮、TP入河量及其贡献率进行核算,根据贡献率识别主要点源类型及其位置,并在乡镇尺度识别非点源污染热点区、重点污染源种类。结果表明:点源中,污水处理厂和工业源对氨氮的贡献率最大,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对TP的贡献率最大;点源主要分布在湟水河中游和西宁市城区,且点源在旱季对断面污染物的影响远大于雨季;非点源单元中,湟水河流域一些乡镇的城镇生活源是边墙村断面氨氮的重要来源,湟水河流域中游和上游一些乡镇的非点源对边墙村断面TP有重要影响,其中城镇生活源、农业种植源是TP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溯源 点源 非点源 氨氮 总磷 湟水河流域
下载PDF
成人肝硬化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氨水平变化分析
8
作者 胡建良 张思泉 赵曦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6期501-505,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肝硬化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氨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择90例肝硬化感染性休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59例非肝硬化感染性休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不同生存预后患者的血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C反... 目的探讨成人肝硬化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氨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择90例肝硬化感染性休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59例非肝硬化感染性休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不同生存预后患者的血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观察组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血氨、PCT、IL-6以及CRP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氨、PCT、IL-6以及CRP对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观察组治疗前血氨与PCT、IL-6、CRP及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氨、PCT、IL-6以及CRP均高于对照组(t分别=3.77、2.65、3.33、3.71,P均<0.05);观察组存活患者血氨、PCT、IL-6以及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23、2.61、2.54、2.43,P均<0.05);两组存活患者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氨、PCT、IL-6以及CRP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高(t分别=5.33、6.39、5.67、6.87,P均<0.05);观察组患者Child分级中A级患者血氨、PCT、IL-6以及CRP水平均明显低于B级患者(t分别=4.13、2.21、2.08、2.21,P均<0.05),B级患者明显低于C级患者(t分别=2.98、2.08、2.46、2.69,P均<0.05)。治疗前血氨预测肝硬化感染性休克预后截点值为37.71μmol/L,曲线下面积(AUC)为0.8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67%、90.12%;血清PCT截点值为30.97 ng/mL,AUC为0.7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78%、67.90%;血清IL-6截点值为77.70 ng/mL,AUC为0.6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89%、55.56%;血清CRP截点值为64.23 mg/L,AUC为0.7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89%、54.32%;观察组治疗前PCT、IL-6以及CRP水平、Child分级与血氨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0.67、0.88、0.57、0.55,P均<0.05)。结论血氨水平与肝硬化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其对肝硬化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临床诊断价值较高,且血氨水平与PCT、IL-6、CRP水平、Child分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肝硬化 肝硬化 感染性休克 血氨水平
下载PDF
核电厂非放射性生产废水处理方案研究
9
作者 张受卫 冀青杰 +1 位作者 李良浩 陈周燕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5-209,共5页
核电厂非放射性生产废水的来源及成分比较复杂,现有核电机组非放射性废水均是排入循环冷却水排水系统后经电厂总排放口排入海中,总排放口排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排放要求。随着国内环保要求的提高,部分地方环保部门提出... 核电厂非放射性生产废水的来源及成分比较复杂,现有核电机组非放射性废水均是排入循环冷却水排水系统后经电厂总排放口排入海中,总排放口排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排放要求。随着国内环保要求的提高,部分地方环保部门提出废水中的二类污染物含量在排入循环冷却水排水前需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排放要求,现有废水水质无法满足该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以CAP1000核电机组为例,通过对非放射性生产废水的组成及现有的处理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了超标废水来源主要为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树脂再生时排放的酸碱废水,废水中氨氮含量远高于排放标准要求。根据该废水的排放情况及水质特点,先对废水进行了高、低盐分类收集减量处理,然后针对氨氮超标的高盐废水提出了折点氯化法、吹脱+电解制氯氧化联合处理、膜脱氨3种处理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为核电厂的非放射性生产废水处理的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非放射性生产废水 凝结水精处理废水 氨氮废水
下载PDF
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经铵态氮胁迫处理柳树根系的差异代谢物
10
作者 王红玲 黄瑞芳 施士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8-52,共5页
为揭示铵态氮对柳树根系的影响机制,以柳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分别用低浓度、高浓度的铵态氮胁迫处理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柳树根系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铵态氮(2 mg·L^(-1))胁迫处理时,鉴... 为揭示铵态氮对柳树根系的影响机制,以柳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分别用低浓度、高浓度的铵态氮胁迫处理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柳树根系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铵态氮(2 mg·L^(-1))胁迫处理时,鉴定出28种差异代谢物;高质量浓度铵态氮(20 mg·L^(-1))胁迫处理时,鉴定出216种差异代谢物,其中多元醇和脂肪酸类小分子代谢物的差异较大。结合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进一步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的合成与信号转导、α-亚麻酸的代谢、糖胺聚糖生物合成等途径。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铵态氮对柳树根系的代谢物影响较小,而高质量浓度铵态氮对柳树根系的代谢物影响较大,柳树根系主要通过调节植物激素、细胞渗透压等方式来应对铵态氮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铵态氮胁迫 非靶向代谢组学 代谢物
下载PDF
氨氮对软体动物生长的影响:以铜锈环棱螺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艳 刘苗 +3 位作者 余业鑫 乔瑞婷 刘佳豪 王海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4,共10页
为探究氨氮对底栖动物的毒性效应,在位于湖北保安湖的近自然生态系统(单个水域面积约600 m^(2),水深约1.5 m)中开展了为期1年的模拟实验,分析了6个不同氨氮浓度[N25>N_(2)0>N15>N10>N5>N0(对照);0.2-33.7 mg/L]条件下,... 为探究氨氮对底栖动物的毒性效应,在位于湖北保安湖的近自然生态系统(单个水域面积约600 m^(2),水深约1.5 m)中开展了为期1年的模拟实验,分析了6个不同氨氮浓度[N25>N_(2)0>N15>N10>N5>N0(对照);0.2-33.7 mg/L]条件下,大型底栖动物(软体动物)群落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1)实验系统中采集的软体动物主要为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2)从B.aeruginosa密度来看,N0、N5、N10和N15处理相差不大[28(0-85)ind./m^(2)],均显著高于N_(2)0和N25处理[5(0-29)ind./m^(2)](P<0.05);(3)从B.aeruginosa生物量来看,N0、N5、N10、N15和N_(2)0处理相差不大[40.0(0-85.5)g/m^(2)],均显著高于N25处理[0.8(0-4.0)g/m^(2)](P<0.05);(4)从B.aeruginosa壳长、壳宽和带壳湿重来看,均是N0处理最低,N_(2)0或N25处理最高;(5)B.aeruginosa密度和生物量与水体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随分子氨浓度的增加而下降;(6)B.aeruginosa壳长、壳宽和带壳湿重均与分子氨呈显著正相关(P<0.05),随分子氨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以上研究表明,当氨氮浓度高于21.7 mg/L、分子氨高于0.18 mg/L(N15处理年均值)后,对软体动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尤其对生物数量的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未发现对其个体生长产生负面效应。这可能是因为水中氨氮增加后,促进了藻类的生长,使得软体动物的食物更丰富,有利于其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对氨氮的解毒。此外,水-沉积物界面附近的分子氨浓度比水体表层的略低,可能也是生活在水体底部的软体动物能够耐受更高浓度氨氮的原因之一。以上研究结果可完善氨氮对水生生物毒性的理解,为水体氮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分子氨 软体动物 毒性效应 保安湖 铜锈环棱螺
下载PDF
硫代硫酸盐浸金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2
作者 符岩 陈俊南 +2 位作者 谢锋 王伟 王剑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3-53,共11页
硫代硫酸盐因绿色无毒、浸金速率快、试剂价格便宜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氰化替代试剂。系统综述了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的工艺研究与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不同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的工作原理,并针对传统硫代硫酸盐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硫代硫酸盐因绿色无毒、浸金速率快、试剂价格便宜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氰化替代试剂。系统综述了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的工艺研究与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不同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的工作原理,并针对传统硫代硫酸盐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讨论,分析了无氨-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新型硫代硫酸盐体系的开发与应用将为推动我国黄金行业技术进步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硫酸盐 非氰 浸金 无氨
下载PDF
氨在有色金属低碳冶炼中的应用思考与探讨
13
作者 刘诚 苟海鹏 +2 位作者 陈宋璇 陈学刚 何坤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氢能是实现“双碳”达标的重要技术途径,但受限于电解水技术的经济瓶颈和储存运输的安全隐患,绿氢的工业化应用还未得到广泛普及。氨作为氢能载体的一种介质,是一种优质零碳燃料,具备还原剂的内在潜质,而且便于储存和运输,诸多学者已开... 氢能是实现“双碳”达标的重要技术途径,但受限于电解水技术的经济瓶颈和储存运输的安全隐患,绿氢的工业化应用还未得到广泛普及。氨作为氢能载体的一种介质,是一种优质零碳燃料,具备还原剂的内在潜质,而且便于储存和运输,诸多学者已开展了氨能技术的研发工作。但将氨用作有色金属冶炼领域的能源供热和冶炼还原剂的应用或研究目前还处于空白阶段,本文基于氨的制备和储运、氨的燃料属性、氨的还原属性等分析,对铜、锌、铅、镍、锡、锑等6种常见的有色金属氧化物还原热力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氨气还原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与碳还原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相接近,具备成为有色金属冶炼优质还原剂的条件;未来,还需要对氨气还原有色金属物料的还原动力学、气液界面反应强化机制、还原控速环节、还原动力学模型以及更深层次的还原机理等多项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氨在有色金属冶炼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另外,构建低成本绿氨供应链,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氨气零碳燃烧技术和氨冶金技术体系,将对我国冶炼工业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冶金 氢冶金 低碳冶金 有色金属冶炼 供热燃烧 还原反应 热力学计算
下载PDF
催化裂化装置非氨生物基还原脱硝技术工业试验总结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振领 王煜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3年第8期24-27,32,共5页
针对催化裂化装置实际生产中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脱硝存在运行成本高、床层有压力降、SO_(2)氧化导致烟气蓝烟拖尾严重及后续脱硝技术路线如何选择的问题,开展了非氨生物基还原脱硝技术的工业试验并进行了技术分析。结果表明:非氨... 针对催化裂化装置实际生产中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脱硝存在运行成本高、床层有压力降、SO_(2)氧化导致烟气蓝烟拖尾严重及后续脱硝技术路线如何选择的问题,开展了非氨生物基还原脱硝技术的工业试验并进行了技术分析。结果表明:非氨脱硝还原技术用于不完全再生催化裂化装置CO余热锅炉,在喷雾覆盖面积仅占烟气流通总截面积30%~40%的有限条件下,可将烟气中NO_(x)质量浓度由130.6 mg/m^(3)降至44.8 mg/m^(3),NO_(x)平均脱除率为65.8%,满足烟气NO_(x)环保排放指标要求,同时可避免烟气中SO_(2)氧化成SO_(3),减少烟气中蓝色烟羽的生成,对外排含盐污水COD(化学需氧量)、NH_(3)^(-)N等指标以及CO余热锅炉的平稳运行无影响;对新建装置而言,采用非氨脱硝还原技术替代SCR技术,可降低设备投资和操作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装置 非氨生物基还原脱硝 SCR脱硝 不完全再生 NOx浓度 SO_(3)浓度 COD NH_(3)^(-)N
下载PDF
基于物质流模型的长三角城市群食物生产与消费系统氮素流动格局及影响因素
15
作者 董莉 邹天森 +2 位作者 徐睿 张泽乾 杨鹊平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14-1624,共11页
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城市群食物生产与消费系统活性氮的释放对区域氮素循环格局有着重要影响。采用物质流分析模型,定量分析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农田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人类消费子系统的氮素流动格局,评估各子系... 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城市群食物生产与消费系统活性氮的释放对区域氮素循环格局有着重要影响。采用物质流分析模型,定量分析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农田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人类消费子系统的氮素流动格局,评估各子系统氮素损失的结构,阐明氮素损失的空间分布,并探究氮素损失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系统总体氮输入为3472.56 Gg/a,最大氮素输入项为化肥输入;系统总体氮输出为3061.29 Gg/a,主要表现为氮素损失,占90.9%。农田种植、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子系统的氮素利用效率分别为42.6%、30.8%和40.1%。农田种植子系统对系统氮素损失的贡献最大,为1325.53 Gg/a,占比为47.6%;其后依次为人类消费子系统、畜禽养殖子系统和水产养殖子系统。长三角各城市氮素损失强度空间异质性较大,上海、扬州、盐城较高,分别为26.43、23.20和22.26 kg/hm^(2);杭州、宣城、池州较低,分别为6.14、5.83和4.55 kg/hm^(2)。氮素损失强度空间异质性与经济、人口、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等因素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相关系数为0.42~0.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流 施氮强度 氮素利用效率 氮素损失 面源 氮径流 氮淋洗 氨挥发
下载PDF
长江“十年禁渔”特色专栏介绍
16
作者 《水生生物学报》编辑部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54,共1页
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全面启动。长江“十年禁渔”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大决策,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恢复长江母亲河生机活力的重要举措。为跟踪报道此计划实施效果,并为长江大保... 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全面启动。长江“十年禁渔”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大决策,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恢复长江母亲河生机活力的重要举措。为跟踪报道此计划实施效果,并为长江大保护提供理论支撑,《水生生物学报》于2022年第1期起正式开设长江“十年禁渔”特色专栏。专栏特邀请长江“十年禁渔”首倡科学家曹文宣院士担任名誉顾问并撰写开栏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渔 长江经济带 特色专栏 重点水域 生机活力 长江流域 十年 实施效果
下载PDF
非贵金属基氨硼烷水解产氢催化材料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宝忠 郭勇 +2 位作者 张丽娜 马名杰 范燕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6-174,共9页
氨硼烷(AB)因储氢容量高成为理想的储氢材料之一,但在温和条件下水解产氢性能仍有待提高,因此开发加速水解过程的催化剂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开发高活性、高稳定性的AB水解产氢催化剂,对近年来非贵金属基氨硼烷水解产氢催化剂的研究现... 氨硼烷(AB)因储氢容量高成为理想的储氢材料之一,但在温和条件下水解产氢性能仍有待提高,因此开发加速水解过程的催化剂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开发高活性、高稳定性的AB水解产氢催化剂,对近年来非贵金属基氨硼烷水解产氢催化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纯金属催化剂、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硼化物、磷化物、氧化物)、金属/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等。本文主要对催化剂的发展、不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及不同调控方式(微观结构、比表面积、粒径大小、pH、组分以及配体和载体等)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进行总结,同时对近年来非贵金属基氨硼烷水解产氢催化剂面临的一些挑战(如催化机理不明、催化剂稳定性不足、AB再生困难等)进行讨论,并依据现有研究提出未来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硼烷 非贵金属基材料 催化活性 稳定性 催化机理
下载PDF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SNCR脱硝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楠 包伟伟 +2 位作者 张起 袁建丽 菅志清 《节能》 2023年第2期43-46,共4页
在实验室和Fluent软件模拟条件下研究温度和氨氮摩尔比(NSR)变化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脱硝效率的影响,同时关注氨气逃逸现象。结果显示:温度是SNCR的控制因素,低温情况下,SNCR脱硝效率很低,温度从750℃提升至1 000℃,脱硝效率... 在实验室和Fluent软件模拟条件下研究温度和氨氮摩尔比(NSR)变化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脱硝效率的影响,同时关注氨气逃逸现象。结果显示:温度是SNCR的控制因素,低温情况下,SNCR脱硝效率很低,温度从750℃提升至1 000℃,脱硝效率先提高并在950℃达到峰值,因为NH3的还原作用出现拐点。在低温下提高NSR对脱硝效率的影响不大,温度提高至SNCR反应温度时,提高NSR可以有效促进脱硝反应,但是过高的NSR因为竞争反应会使脱硝效率的增加放缓,NSR=1.5较为合适。低温下,NSR越大,氨气逃逸现象越严重,随着温度增加,SNCR反应提升,氨气逃逸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数值模拟 脱硝 氨气逃逸
下载PDF
工业氨水中总有机碳含量测定方法可行性探索
19
作者 王红波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74-76,共3页
从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工业氨水中总有机碳含量的可行性、准确性、适用性等方面入手,结合现有条件判断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在测定氨水样品时的可行性,以达到测定工业氨水中总有机碳含量的目的,填补氨水中总有机碳含量... 从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工业氨水中总有机碳含量的可行性、准确性、适用性等方面入手,结合现有条件判断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在测定氨水样品时的可行性,以达到测定工业氨水中总有机碳含量的目的,填补氨水中总有机碳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空白。对煤制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生产的氨水成分分析以及后续的提质过程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氨水 有机碳 可行性
下载PDF
氨氮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41
20
作者 罗静波 曹志华 +1 位作者 蔡太锐 温小波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06年第4期183-185,共3页
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了氨氮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幼虾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幼虾对氨氮有较强的耐受力;在pH7.8、水温20℃条件下氨氮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67.54... 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了氨氮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幼虾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幼虾对氨氮有较强的耐受力;在pH7.8、水温20℃条件下氨氮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67.54、121.48、96.96、79.4 mg/L,安全浓度为7.94 mg/L;非离子氨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4.04、2.93、2.34、1.91 mg/L,安全浓度为0.19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螫虾(Procatubarus clarkia)幼虾 氨氨 非离子氨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