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locity plus displacement equivalent force control for real-time substructure testing 被引量:1
1
作者 Zhou Huimeng D.Wagg Wang Tao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8年第1期87-102,共16页
This paper employs a velocity plus displacement(V+D)-based equivalent force control(EFC) method to solve the velocity/displacement difference equation in a real-time substructure test. This method uses type 2 fee... This paper employs a velocity plus displacement(V+D)-based equivalent force control(EFC) method to solve the velocity/displacement difference equation in a real-time substructure test. This method uses type 2 feedback control loops to replace mathematical iteration to solve the nonlinear dynamic equation. A spectral radius analysis of the amplification matrix shows that the type 2 EFC-explicit, Newmark-β method has beneficial numer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this method. Its stability limit of Ω = 2 remains unchanged regardless of the system damping because the velocity is achieved with very high accuracy during simulation. In contrast, the stability limits of the central difference method using direct velocity prediction and the EFC-average acceleration method with linear interpolation are shown to decrease with an increase in system damping. In fact, the EFC-average acceleration method is shown to change from unconditionally stable to conditionally stable. We also show that if an over-damped system with a damping ratio of 1.05 is considered, the stability limit is reduced to Ω =1.45. Finally, the results from an experiment with a single-degree-of-freedom structure installed with a magneto-rheological(MR) damper are present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ble to follow both displacement and velocity commands with moderate accuracy, resulting in improved test performance and accuracy for structures that are sensitive to both velocity and displacement inputs. Although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promising, additional test data and several further improvements will be required to draw general conclu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time substructure test EFC velocity/displacement control newmark-β method stability
下载PDF
Dynamic test methods for natural frequency of footbridge
2
作者 王彩锋 高世桥 金磊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2013年第3期218-222,共5页
Using environmental random vibration as the excitation,traditional accelerometer method,non-contact video method and non-contact laser method were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natural frequency of Kunyu River footbridge.... Using environmental random vibration as the excitation,traditional accelerometer method,non-contact video method and non-contact laser method were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natural frequency of Kunyu River footbridge.All the results of these three methods are close to 2.70 Hz,which are concordant with each other and hence cred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st method non-contact natural frequency amplitude-frequency curveCLC number:TU997 Document code:AArticle ID:1674-8042(2013)03-0218-05
下载PDF
砂土中抗拔螺杆桩承载力及变形特性研究
3
作者 陈亚东 于艳 +2 位作者 孙华圣 龚成中 蔡江东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81-1588,1664,共9页
通过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模型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PFC),研究了叶片设置、砂土相对密实度、受荷工况等因素对螺杆桩抗拔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的影响,利用试验结果校准离散元程序的细观参数,模拟结果用于分析螺杆桩的荷载分担特性、... 通过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模型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PFC),研究了叶片设置、砂土相对密实度、受荷工况等因素对螺杆桩抗拔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的影响,利用试验结果校准离散元程序的细观参数,模拟结果用于分析螺杆桩的荷载分担特性、螺纹叶片间距对承载力的影响以及桩周土体滑动面特征。结果表明:抗拔工况下桩基荷载位移曲线呈现软化特征,0.05 D破坏准则适用于抗拔桩的极限承载力判定,叶片的设置使得桩承载力提高37%,螺纹段荷载分担比接近70%,直杆段荷载分担比是抗压工况的2倍;上拔承载力随叶片间距增加呈降低趋势,H/D=1.00是此工况下合理参数;砂土相对密实度的提高使得螺杆桩和直杆桩抗拔承载力分别增长19.4%、26%,而对抗拔桩周围土体位移模式影响有限,螺杆桩桩周土体最大影响范围约为4 D,而直杆桩约为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拔螺杆桩 模型试验 离散单元法 承载力 位移模式
下载PDF
绕墙底转动模式下装配式挡土墙土压力研究
4
作者 傅旭东 张逸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共7页
墙背土压力分布及大小是装配式挡土墙设计的关键依据。设计并开展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挡土墙现场试验,研究挡土墙在加载条件下的位移模式和土压力分布规律。以现场试验为原型,建立无黏性填土、墙背倾斜且粗糙的挡土墙理论计算模型,同时考... 墙背土压力分布及大小是装配式挡土墙设计的关键依据。设计并开展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挡土墙现场试验,研究挡土墙在加载条件下的位移模式和土压力分布规律。以现场试验为原型,建立无黏性填土、墙背倾斜且粗糙的挡土墙理论计算模型,同时考虑挡土墙位移模式与大小、土拱效应和土层间剪应力的影响,采用水平层分析法推导了绕墙底转动(RB)模式下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①该装配式挡土墙整体性能良好,绕墙底刚性转动。在RB模式下,墙顶处土体最先达到主动极限状态,土体从上至下逐渐达到极限状态;任意深度处的土体位移S_(c)达到7 mm时将达到极限状态,即S_(c)=0.16%H(H为墙高)。②本文理论解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计算公式可用于求解挡土墙绕墙底转动过程中的土压力分布及大小。③随着挡土墙转动幅度的增大,土压力分布曲线凹向逐渐明显,土压力合力作用点高度呈现先降低后回升的现象;挡土墙转动角度η=0.007 rad为挡土墙达到主动状态的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挡土墙 现场试验 绕墙底转动(RB)模式 非极限主动土压力 水平层分析法
下载PDF
空间辐射位移效应西安脉冲堆中子试验平台及应用
5
作者 陈伟 张良 +10 位作者 薛院院 陈立新 丁李利 张文首 郭晓强 刘文旭 吴伟 苏春磊 刘岩 金晓明 白小燕 《现代应用物理》 2024年第4期1-9,19,共10页
空间辐射环境中的重离子、质子、电子等载能粒子辐照产生的位移效应是影响航天器在轨高可靠、长寿命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中子辐照等效空间载能粒子产生的位移效应是评价航天器电子元器件抗辐射能力的重要手段。西安脉冲反应堆是空... 空间辐射环境中的重离子、质子、电子等载能粒子辐照产生的位移效应是影响航天器在轨高可靠、长寿命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中子辐照等效空间载能粒子产生的位移效应是评价航天器电子元器件抗辐射能力的重要手段。西安脉冲反应堆是空间辐射位移效应研究的重要平台,自建成以来,为国内多家器件生产、系统研制、型号应用等单位在抗辐射加固设计、考核评估、效应机理等工作中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综述了电子器件位移效应机理与敏感性、位移效应中子等效试验方法和西安脉冲反应堆中子试验平台及其典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脉冲反应堆 空间辐射效应 位移效应 试验平台 试验方法
下载PDF
正交试验理论线聚焦电磁超声换能器优化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京军 刘敏 +2 位作者 贾国平 贾晓娟 高瑞贞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9,共9页
为提高线聚焦电磁超声换能器(LF-EMAT)的聚焦性能,通过有限元模拟进行27次八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首先分析激励频率和焦线位置对聚焦性能的影响;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永磁体宽度和高度、线圈宽度和高度、线圈匝数、最后一个线源位... 为提高线聚焦电磁超声换能器(LF-EMAT)的聚焦性能,通过有限元模拟进行27次八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首先分析激励频率和焦线位置对聚焦性能的影响;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永磁体宽度和高度、线圈宽度和高度、线圈匝数、最后一个线源位置、提离距离和激励电流对面内位移、面外位移、总位移的影响程度;最后选用最优参数组合建立优化后的模型并与原始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合适的范围内,激励频率越小,即线圈间距较稀疏,更有利于提高位移幅值;焦线位置小的线聚焦EMAT产生的SV波具有较好的聚焦性能和方向性;优化后电磁超声换能器涡流和洛伦兹力的瞬时最大值分别提高3.013倍和4.073倍,面内位移幅值增长为优化前的3.66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聚焦电磁超声换能器 位移幅值 优化设计 正交试验方法
下载PDF
真空润药机润制大黄工艺及与传统方法比较研究
7
作者 尹磊 庞遵丹 +2 位作者 李冬梅 侯聪颖 朱月健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2期40-43,共4页
目的:根据真空润药机原理,对大黄进行真空置换软化,分析大黄真空置换软化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并探讨真空置换润药机替代传统大黄润制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考察大黄真空润药工艺,以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大... 目的:根据真空润药机原理,对大黄进行真空置换软化,分析大黄真空置换软化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并探讨真空置换润药机替代传统大黄润制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考察大黄真空润药工艺,以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大黄”项下方法检测指标成分浸出物、总蒽醌及游离蒽醌,并与大黄传统润制方法后的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真空置换润药机润制大黄的最佳工艺组合为浸泡时间6 h、润药温度65~70℃、润药时间60 min,采用真空润药软化后的大黄饮片含水量低、软化效果好、耗时短,且总蒽醌流失较少。结论:使用真空润药机润制大黄比传统软化方法润制大黄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保证了大黄饮片质量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并提高了大黄成品含量和生产效率,真空置换润药替代传统浸泡润制大黄具有较好的可实施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正交试验 真空置换润药 传统软化方法
下载PDF
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震后自复位性能研究
8
作者 王勇 顾海龙 +1 位作者 宋建平 李恒跃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0,共7页
为研究桥梁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震后自复位性能并评价现有表征方法,采用公式推导、试验和有限元计算方法,综合对比分析支座的静态残余位移和震后残余位移。基于支座结构推导静态残余位移理论公式,并以竖向设计承载力5000 kN支座为例... 为研究桥梁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震后自复位性能并评价现有表征方法,采用公式推导、试验和有限元计算方法,综合对比分析支座的静态残余位移和震后残余位移。基于支座结构推导静态残余位移理论公式,并以竖向设计承载力5000 kN支座为例,进行支座自复位性能的拟静力试验验证;进行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分析静态残余位移和震后残余位移的差别;以32 m跨典型铁路混凝土简支箱梁为背景,建立MIDAS Civil有限元模型,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分析单次和连续2次地震波输入工况下支座的震后残余位移和自复位能力。结果表明:支座静态残余位移为支座等效曲率半径与支座等效摩擦系数的乘积,支座自复位性能的静态残余位移与理论值较为符合,二者偏差为4.92%;振动台试验和非线性时程分析下的支座震后残余位移平均值均为2 mm左右,均低于静态残余位移的5%;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支承下的桥梁减隔震体系可以避免产生累积性的震后残余位移,具有强复位能力,而目前用静态残余位移来评价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震后自复位性能较为不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 震后自复位性能 残余位移 振动台试验 时程分析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放大工装及响应谱控制在振动试验中的应用
9
作者 喻琴 聂国柱 +1 位作者 赵玉杰 金江波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4期184-186,共3页
某安装于飞机作动筒内的传感器振动量值约为130 g,超过了振动台额定量级。文章灵活利用振动工装的传递特性,设计了具有放大作用的工装,使振动台的输出量级放大并传递给试验件,以达到振动台低输出而试验件高量级振动的理想效果。然后,搭... 某安装于飞机作动筒内的传感器振动量值约为130 g,超过了振动台额定量级。文章灵活利用振动工装的传递特性,设计了具有放大作用的工装,使振动台的输出量级放大并传递给试验件,以达到振动台低输出而试验件高量级振动的理想效果。然后,搭建了振动试验系统,运用加速度响应控制方法成功完成了位移传感器高量值持续14 h的振动耐久环境试验。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装的设计达到既定的放大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传感器 振动试验 放大工装 响应谱控制
下载PDF
一种非接触式R-test测量仪球心坐标计算方法
10
作者 彭炳康 吕国艳 +1 位作者 江磊 张历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5-167,171,共4页
R-test测量仪是用于五轴数控机床转动轴结构误差测量的专用设备,其通过测量球相对测量坐标系的位置变化进行误差辨识。在测量坐标系中,测量球球心坐标计算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是保证测量精度的重要前提。为进行测量球球心坐标的精确计算,... R-test测量仪是用于五轴数控机床转动轴结构误差测量的专用设备,其通过测量球相对测量坐标系的位置变化进行误差辨识。在测量坐标系中,测量球球心坐标计算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是保证测量精度的重要前提。为进行测量球球心坐标的精确计算,构建了非接触式R-test测量仪的结构模型并建立了球心坐标计算方程组。以球心坐标计算方程组为基础,简化得到用于球心坐标求解的非线性方程组并构建其目标函数,然后采用差分进化算法提高球心坐标求解的精度。最后,在GF Mikron UCP800五轴机床上进行对比实验,将测量球球心坐标的计算结果与机床实际坐标进行对比,验证所提出球心坐标计算方法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 R-test测量仪 球心坐标 计算方法
下载PDF
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油水界面监测试验研究
11
作者 韩盼盼 郅长红 +2 位作者 刘东喜 王晋 尤云祥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7-952,共6页
新型深水立柱式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油水界面监测技术是保证该工艺顺利进行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前期小试试验提出的静压式方法油水界面监测方案,本文开展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储油系统1∶15缩尺比中试试验,考察静压式方法在该超... 新型深水立柱式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油水界面监测技术是保证该工艺顺利进行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前期小试试验提出的静压式方法油水界面监测方案,本文开展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储油系统1∶15缩尺比中试试验,考察静压式方法在该超长立柱式储油舱内的可靠性及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静压式方法在常规海况静态置换及一年一遇海况动态置换中对油水界面监测均具有稳定、可靠的测量特性,可适用于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超长立柱式储油系统。另外,在监测系统中需设置高位/低位定点监测装置及精准的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吃水监测系统以分别消除斜率偏差及曲线偏移引起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钻井生产储卸油平台 湿式储油 油水置换 界面监测 静压式方法 中试试验 水下储油舱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及光流特征值法的振动台模型动位移测试方法研究
12
作者 潘飞 郭士康 +2 位作者 王志佳 李胜民 黎洪磊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86,共8页
当前振动台模型试验大型、高耸结构的顶端位移测量较为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采用无人机摄影技术对结构顶端大位移进行非接触测量。研究以光流特征值法为理论基础的视频位移识别技术,利用静止点对该方法计算结构位移过程中产生的无人机悬... 当前振动台模型试验大型、高耸结构的顶端位移测量较为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采用无人机摄影技术对结构顶端大位移进行非接触测量。研究以光流特征值法为理论基础的视频位移识别技术,利用静止点对该方法计算结构位移过程中产生的无人机悬停飘移进行补偿,借助Python编写一套高精度位移响应程序,进行高耸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不同幅值的地震波,对无人机拍摄的模型顶端位移视频进行程序分析,将输出结果与传统拉线位移计测量结果对比。针对拉线位移计算结果及视频位移识别结果之间的误差,通过FFT高通滤波、基线校正等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形成了一套面向无人机摄影测量的处理标准。研究工作可有效地利用无人机代替传统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在大量程下实现对结构的顶端位移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测量 光流特征值法 振动台试验 位移响应
下载PDF
一种基床系数计算方法及其在反应位移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新俊 许翔 +2 位作者 景立平 崔杰 梁海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604-2613,共10页
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中对基床系数的取值局限于经验值,没有反映地层在受震过程中的不利变形及土层埋深对基床系数的影响,存在一定计算误差。为考虑土层地震反应和土层埋深的影响,基于非饱和砂土场地振动台模型试验和土层一维剪切梁模型,分... 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中对基床系数的取值局限于经验值,没有反映地层在受震过程中的不利变形及土层埋深对基床系数的影响,存在一定计算误差。为考虑土层地震反应和土层埋深的影响,基于非饱和砂土场地振动台模型试验和土层一维剪切梁模型,分析了土层剪应力-位移演变规律,提出了考虑地震响应的非饱和砂土基床系数随土层深度变化的计算方法,结合地下结构抗震分析算例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土层剪应力-位移滞回结果受地震动频谱特性和输入地震动峰值(PGA)的影响;等效基床系数随土层埋深的增大而增大;提出的基床系数取值方法可以用于改进反应位移法,有效模拟不同埋深处地层对地下结构的约束作用,以动力时程分析为基准,相较于传统反应位移法,改进后的反应位移法在侧墙(误差2.11%)、中柱的弯矩(误差10.69%)、层间位移角(误差0.07%)计算精度上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抗震 振动台模型试验 反应位移法 基床系数 变形模式
下载PDF
基于位移的模块式加筋土挡墙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思汉 蔡晓光 +3 位作者 景立平 蔡博渊 刘巍巍 马汭锦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6-1074,共9页
性态设计是支挡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前沿科学问题。以模块式加筋土挡墙为试验对象,通过振动台试验,探究模块式加筋土挡墙的变形模式;收集归纳挡土墙位移计算方法,分析不同破坏模式下屈服加速度系数分布规律;对比不同计算方法计算值与实... 性态设计是支挡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前沿科学问题。以模块式加筋土挡墙为试验对象,通过振动台试验,探究模块式加筋土挡墙的变形模式;收集归纳挡土墙位移计算方法,分析不同破坏模式下屈服加速度系数分布规律;对比不同计算方法计算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挡墙的位移模式为平移与转动耦合,且以转动为主;不同破坏模式下安全系数法求解的屈服加速度系数均随输入加速度幅值增大而减小,简便方法和能量法所得屈服加速度系数为常数;将屈服加速度系数代入不同位移计算方法对比,提出在不同峰值加速度时,可分别采用Richards and Elms上限法(0.4g以下)、Cai and Bathurst平均上限法(0.4g~0.6g)、Newmark上限法(0.6g~0.8g)、Whitman and Liao平均拟合法(0.8g~1.0g)进行位移计算。最后,对模块式加筋土挡墙的抗震设计流程进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抗震设计方法 振动台试验 位移计算方法 屈服加速度
下载PDF
土体湿化膨胀与桩基相互作用的试验与理论研究
15
作者 王金淑 赵志明 +2 位作者 吴光 冯涛 何刘 《岩土工程技术》 2023年第6期713-719,共7页
为研究同一湿度场环境下土体湿化膨胀与桩基相互作用的机理,设计了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对土体湿化膨胀与桩基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人工降雨入渗的方式模拟变化的湿度场环境,实时监测模型箱中不同入土深度的桩基抬升量以及膨胀土地基... 为研究同一湿度场环境下土体湿化膨胀与桩基相互作用的机理,设计了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对土体湿化膨胀与桩基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人工降雨入渗的方式模拟变化的湿度场环境,实时监测模型箱中不同入土深度的桩基抬升量以及膨胀土地基的变形和应力数据,研究桩基入土深度与抬升情况的关系,基于非饱和土力学理论、桩–土相互作用剪切位移理论,提出考虑土体刚度和隆起量变化的侧摩阻力计算方法,并将桩侧摩阻力理论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土体吸水膨胀过程中,桩体的向上抬升会引起桩底端部的卸载作用;地层隆起量随着深度的增加呈线性递减,随着桩尖入土深度的增加,桩顶隆起量呈对数趋势减小,增加桩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桩基抬升;同时,基于剪切位移理论得出的桩侧摩阻力与基于非饱和膨胀土理论得出的桩的侧摩阻力及试验测试数据分布基本一致,表明本文所提出侧摩阻力计算公式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模拟试验 剪切位移法 侧摩阻力
下载PDF
均布荷载作用下路桥过渡段变形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阴琪翔 《山东工业技术》 2023年第1期3-6,共4页
基于能量位移变分法,综合考虑路桥过渡段特有的应力边界条件和位移边界条件,推导出荷载作用下路桥过渡段变形的解析解。结合算例,分析了影响路桥过渡段表层竖向变形各因素敏感性,按因素敏感度从大到小排列,主要影响路桥过渡段表层竖向... 基于能量位移变分法,综合考虑路桥过渡段特有的应力边界条件和位移边界条件,推导出荷载作用下路桥过渡段变形的解析解。结合算例,分析了影响路桥过渡段表层竖向变形各因素敏感性,按因素敏感度从大到小排列,主要影响路桥过渡段表层竖向变形的因素为路基高度、泊松比和弹性模量,为解决桥头跳车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变分法 路桥过渡段 正交试验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国内消能减震产品检测标准及方法差异性分析
17
作者 孙茹茹 王义川 周永峰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8-104,共7页
作为建筑抗震的第一道防线,阻尼器在建筑结构抗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规范消能减震行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有关阻尼器检测的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但在具体的检测内容如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存在差异... 作为建筑抗震的第一道防线,阻尼器在建筑结构抗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规范消能减震行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有关阻尼器检测的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但在具体的检测内容如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和不清晰的地方。本文针对速度型阻尼器和位移型阻尼器,在检测参数、检测方法、判定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对比分析指出不同行业和地方检测标准的异同点,并通过试验验证和理论分析给出了推荐的阻尼器加载制度和参数定义,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型阻尼器 位移型阻尼器 检测标准 检测方法
下载PDF
配筋方式对全轻钢纤维混凝土梁抗冲击性能影响
18
作者 武沁源 王秀丽 孙昊 《北方建筑》 2023年第2期3-8,共6页
梁在遭受强冲击荷载时,对建筑物间接或直接造成损伤,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因此研究梁的抗冲击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落锤冲击试验,评估了冲击荷载下受压钢筋配置方式对掺钢纤维下的全轻混凝土梁的抗冲击力学... 梁在遭受强冲击荷载时,对建筑物间接或直接造成损伤,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因此研究梁的抗冲击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落锤冲击试验,评估了冲击荷载下受压钢筋配置方式对掺钢纤维下的全轻混凝土梁的抗冲击力学性能影响,并对3根全轻混凝土梁在冲击荷载下的裂缝形态、破坏现象、冲击力时程和跨中位移时程展开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冲击荷载下梁均发生剪切破坏,裂缝在跨中局部区域集中产生;掺加钢纤维和增大受压区钢筋配置均能提高梁的抗冲击力学性能;钢纤维能减轻梁的内部损伤,使梁保留更多刚度;增大受压区钢筋配置能极大限制梁挠度变形,降低梁的跨中位移。本研究可为全轻混凝土梁的抗冲击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轻混凝土 落锤冲击试验 钢纤维 配筋方式 冲击力时程 位移时程
下载PDF
某超大吨位锚桩法静载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19
作者 王峥辉 《山西建筑》 2023年第14期100-103,共4页
以南京某复杂地质条件下超大吨位锚桩法静载试验为背景,通过Midas GTS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将试验实测数据与模型模拟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能够有效地“复现”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承载力锚桩法检测过程,... 以南京某复杂地质条件下超大吨位锚桩法静载试验为背景,通过Midas GTS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将试验实测数据与模型模拟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能够有效地“复现”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承载力锚桩法检测过程,对提前确定桩基承载力检测方案提供了参考;利用最大加载作用下试验桩桩顶沉降的对比,验证了“四锚一”方案适用于本工程,而“无锚桩”的方案,沉降量较大;锚桩上拔量对试验桩最终沉降量影响显著,且模拟结果中,锚桩与试验桩间距离越近,影响越大,但当间距大于5倍桩径时,其影响迅速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桩法静载试验 六锚一 超大吨位 数值模拟 桩顶位移
下载PDF
一种全自动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校准装置
20
作者 姜春 李俊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3年第7期64-66,共3页
全自动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校准装置是校准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计量特性的专用设备,主要由微电脑显示仪、高精度力值测量装置、激光位移传感器、自动PLC加载装置等组成。通过自带的伺服电机精确控制加载速度、加载负荷、加载位移等,... 全自动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校准装置是校准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计量特性的专用设备,主要由微电脑显示仪、高精度力值测量装置、激光位移传感器、自动PLC加载装置等组成。通过自带的伺服电机精确控制加载速度、加载负荷、加载位移等,对各类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进行校准,减少传统校准过程中可能引起的误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校准结果的可靠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浆强度检测仪 贯入式 位移 贯入力 校准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