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优3015在永定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游月华 《福建稻麦科技》 2024年第1期45-47,共3页
旱优3015是用沪旱7A与旱恢3015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节水抗旱稻新品种,2020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22年引进旱优3015在永定县坎市镇灌溉条件不保障的烟后稻区和复垦地作中稻种植,结果表现群体生长整齐、株型集散适中、分蘖力... 旱优3015是用沪旱7A与旱恢3015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节水抗旱稻新品种,2020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22年引进旱优3015在永定县坎市镇灌溉条件不保障的烟后稻区和复垦地作中稻种植,结果表现群体生长整齐、株型集散适中、分蘖力强、穗大粒多、耐旱抗倒、产量高。总结了旱优3015在永定县的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抗旱稻 旱优3015 种植表现 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两种冷季型草坪草的EMS诱变及突变体筛选
2
作者 卢苗苗 谢明芳 +2 位作者 白邦琴 眭顺照 马婧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0-821,共12页
为确定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多年生黑麦草‘爱神特’(Lolium perenne‘Accent’)和高羊茅‘赤道’(Festuca arundinacea‘Equator’)种子的最佳条件,获得性状稳定的突变材料和后代。利用不同浓度EMS在不同时间下诱变两个草坪草种,根据... 为确定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多年生黑麦草‘爱神特’(Lolium perenne‘Accent’)和高羊茅‘赤道’(Festuca arundinacea‘Equator’)种子的最佳条件,获得性状稳定的突变材料和后代。利用不同浓度EMS在不同时间下诱变两个草坪草种,根据半致死浓度确定诱变组合。通过形态学、SCoT分子标记和生理指标测定筛选M1和M2代突变苗。结果表明:使用0.8%EMS溶液处理两个草坪草种36 h后播种,发芽率接近50%,诱变效果最佳。以该参数大规模诱变后,M1代两个草坪草种诱变株移栽成活933株,再经短期干旱胁迫,共筛选出18株耐旱单株。对M2代诱变株形态学分析发现,有叶面狭窄型和根长增长型两种突变类型。利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验证M2代诱变株发现,筛选的5条SCoT标记引物对20份草坪草样品扩增后,多态性比率为84.09%。其中SCoT-35引物扩增产物条带最为清晰稳定,诱变株与野生型差异明显。M2代三叶期变异单株经干旱、高温胁迫处理后,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及相对电导率呈升高趋势,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最终得到两株多年生黑麦草耐旱突变体A5和A8,1株高羊茅耐旱突变体B9;两株多年生黑麦草耐热突变体A8和B9,1株高羊茅耐旱耐热突变体B9。本研究结果为草坪草抗性品种选育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草 化学诱变 种子萌发 形态学分析 SCoT分子标记技术 突变体 耐旱性 耐热性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区黄土台地侧柏抗旱造林技术
3
作者 陈建华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6期9-12,共4页
为提高祁连山中部干旱、半干旱区黄土台地侧柏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实现抗旱造林,将传统春季开穴造林技术改进为秋季开穴、冬季积雪、春季早栽和夏季覆膜造林技术。综合应用此技术后,提高了侧柏栽植穴土壤含水量、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 为提高祁连山中部干旱、半干旱区黄土台地侧柏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实现抗旱造林,将传统春季开穴造林技术改进为秋季开穴、冬季积雪、春季早栽和夏季覆膜造林技术。综合应用此技术后,提高了侧柏栽植穴土壤含水量、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并对侧柏抗旱造林相关配套技术肥水调控、病虫害防治、树冠修剪、树穴维护和中耕除草进行系统总结,此技术对干旱半干旱区侧柏抗旱造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区 侧柏 抗旱造林技术 祁连山
下载PDF
北方地区侧柏营养杯育苗及抗旱造林技术
4
作者 姜韬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6期1-4,共4页
为提高北方地区侧柏营养杯育苗及人工造林质量,结合生产实践,从种子采集、育苗地选择、基质配制、播种及苗期管理等方面总结侧柏营养杯育苗技术要点。同时,从整地、栽植要点、混交林营造、修枝、间伐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分析侧柏抗旱造... 为提高北方地区侧柏营养杯育苗及人工造林质量,结合生产实践,从种子采集、育苗地选择、基质配制、播种及苗期管理等方面总结侧柏营养杯育苗技术要点。同时,从整地、栽植要点、混交林营造、修枝、间伐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分析侧柏抗旱造林的技术要点,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地区 侧柏 营养杯育苗 抗旱造林技术
下载PDF
旱灾风险定量评估总体框架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33
5
作者 屈艳萍 郦建强 +3 位作者 吕娟 苏志诚 邱冰 李爱花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7-304,共8页
作为旱灾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旱灾风险评估逐渐成为旱灾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科学界定旱灾风险概念入手,辨析了干旱风险与旱灾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从机理上对旱灾风险形成机制进行了剖析和阐述;首次提出了旱灾风险定量评估总... 作为旱灾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旱灾风险评估逐渐成为旱灾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科学界定旱灾风险概念入手,辨析了干旱风险与旱灾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从机理上对旱灾风险形成机制进行了剖析和阐述;首次提出了旱灾风险定量评估总体框架,即通过建立干旱频率~潜在损失~抗旱能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实现对旱灾风险的定量评估,并探讨了该评估框架所涉及的干旱频率分析技术、灾损评估技术、抗旱能力评估技术和旱灾风险表征技术等关键技术及其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风险 定量评估 干旱频率分析 灾损评估 抗旱能力
下载PDF
干旱综合防御集成技术机制及在华北冬麦区的示范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霍治国 李世奎 +3 位作者 安顺清 薛昌颖 朱自玺 吴乃元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6-563,共8页
论文将底墒效应利用技术、土壤深松技术、秸秆覆盖技术、有限水分胁迫效应利用技术、喷施多功能防旱剂五项单项抗旱技术在冬小麦播前及各个发育阶段适时、适地综合集成,并给出了应用量化指标。于1998~2000年在河南、河北、山东省进行... 论文将底墒效应利用技术、土壤深松技术、秸秆覆盖技术、有限水分胁迫效应利用技术、喷施多功能防旱剂五项单项抗旱技术在冬小麦播前及各个发育阶段适时、适地综合集成,并给出了应用量化指标。于1998~2000年在河南、河北、山东省进行示范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冬小麦干旱综合防御集成技术是通过各单项抗旱技术触发和优化冬小麦找水、增水、保水、节水、控水的五种水分利用机制,发挥了植物生理生态、土壤理化性状、土壤水库、麦田小气候效应和化学制剂喷施等多种防旱抗旱的效能,时间贯穿于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可实现持续防旱抗旱。集成技术具有比各单项技术更显著的增产、节水效果。在两个典型大旱年的情况下,集成技术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6%~53.7%,平均提高27.7%;小麦增产7.0%~42.3%,平均增产16.6%;每公顷增加纯收入490~12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综合防御集成技术机制 华北冬麦区 冬小麦 水分利用效率 农业气象灾害 水分利用机制
下载PDF
杨树无性系PV曲线水分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狄晓艳 王孟本 +1 位作者 陈建文 张伟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103,共6页
采用PV技术对8个杨树无性系(3、6、7、8、9、10、11、12号)的水分参数ψs^tlp、ψs^sat、RWC^tlp、ROWC^tlp、AWC、ξ^max和b值等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抗旱性指数(DI)和模糊数学反隶属函数两种方法对各个无性系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采用PV技术对8个杨树无性系(3、6、7、8、9、10、11、12号)的水分参数ψs^tlp、ψs^sat、RWC^tlp、ROWC^tlp、AWC、ξ^max和b值等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抗旱性指数(DI)和模糊数学反隶属函数两种方法对各个无性系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8个无性系的ψs^tlp、ψs^sat、ROWC^tlp、ξ^max、b值不同,抗旱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11、7和8号维持膨压和渗透调节的能力比其余无性系强;11号具有很强的保持最大膨压和维持低水势的能力;7~9号无性系具有较强的忍耐水分胁迫和抗脱水的能力;3和6号细胞弹性最大,主要依靠其坚硬厚实的细胞保持体内的水分.结果表明,8个无性系分为3个类群:第一类群为无性系7、8、9、11、12号,抗旱性最强;第二类群为无性系10号,抗旱性居中;第三类群为无性系3号和6号,抗旱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水分参数 PV技术 抗旱性
下载PDF
抗旱耐盐型小麦品种沧6001的选育 被引量:18
8
作者 赵松山 王奉芝 +2 位作者 陆丽 张焕英 张宪营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113-117,共5页
沧 60 0 1小麦品种是用临汾 6154作母本 ,冀麦 32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 ,经两圃平行交替选择法培育而成。该品种突出的特点是抗旱、耐盐、抗寒、优质、丰产稳产。这些优良特性的结合 ,丰富的遗传背景 ,逆境和非逆境选种环境以及杂种后代... 沧 60 0 1小麦品种是用临汾 6154作母本 ,冀麦 32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 ,经两圃平行交替选择法培育而成。该品种突出的特点是抗旱、耐盐、抗寒、优质、丰产稳产。这些优良特性的结合 ,丰富的遗传背景 ,逆境和非逆境选种环境以及杂种后代交替选择育种技术起了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抗旱 耐盐 品种 选育技术
下载PDF
海岸带风口沙地提高木麻黄造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6
9
作者 张水松 林武星 +2 位作者 叶功富 徐俊森 谭芳林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9-46,共8页
自 1 998年 5月以来 ,在福建省惠安县赤湖林场和东山县赤山林场木麻黄基干林带前沿风口干旱沙地 ,进行提高木麻黄造林效果配套技术研究。经 2年试验研究 ,在分析风口困难立地造林失败主要原因基础上 ,从木麻黄抗逆品系选择应用 ,因地制... 自 1 998年 5月以来 ,在福建省惠安县赤湖林场和东山县赤山林场木麻黄基干林带前沿风口干旱沙地 ,进行提高木麻黄造林效果配套技术研究。经 2年试验研究 ,在分析风口困难立地造林失败主要原因基础上 ,从木麻黄抗逆品系选择应用 ,因地制宜确定造林方式 ,采用深挖整地、放客土、拌泥浆、提早造林季节、选择大雨天冒雨造林、大苗深栽等抗旱造林配套技术以及旱季培土抚育保墒、浇水保苗和筑沙堤设风障防潮防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造林方法 ,在造林屡次失败的风口沙地木麻黄造林保存率提高到 80 %~ 90 %。在造林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防护林 木麻黄 风口造林 成活率
下载PDF
甘薯的抗旱生理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许育彬 陈越 付增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8-131,共4页
甘薯是耐旱作物,但缺水时,同其它作物一样,生长发育、生理和产量均会受到影响。对近10a来该方面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甘薯抗旱栽培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 甘薯 生长发育 抗旱生理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紫色土抗旱指标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世熔 刘世全 +1 位作者 夏建国 李廷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104-109,共6页
根据田间观察资料和玉米产量 ,对 11种土壤抗旱指标进行了评价。当土壤吸力为 80k Pa时 ,从其与大雨后晴天日数建立的模拟曲线求出的天数作为土壤抗旱天数 ,可以用于评估不同紫色土的抗旱能力和不同覆盖技术的抗旱效果。
关键词 抗旱指标 抗旱天数 紫色土 覆盖技术
下载PDF
胡杨、灰叶胡杨P-V曲线水分参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建平 李志军 +2 位作者 韩路 龚卫江 周正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255-1259,共5页
运用P-V技术初步研究了人工林胡杨、灰叶胡杨两个树种的水分参数差异,探讨了树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灰叶胡杨的主要水分参数(Ψ100、Ψ0、ROWC、AWC、RWD、ε)明显低于胡杨,渗透调节能力和束缚水含量高于胡杨,表现对干旱环境具有较强的... 运用P-V技术初步研究了人工林胡杨、灰叶胡杨两个树种的水分参数差异,探讨了树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灰叶胡杨的主要水分参数(Ψ100、Ψ0、ROWC、AWC、RWD、ε)明显低于胡杨,渗透调节能力和束缚水含量高于胡杨,表现对干旱环境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综合评判表明灰叶胡杨对干旱的适应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灰叶胡杨 P—V技术 水分参数 抗旱性
下载PDF
不同抗旱造林措施对油松和柴松幼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季元祖 赵忠 +1 位作者 张永 王胜琪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2-104,共3页
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以油松、柴松为供试树种,通过对等技术进行不同组合的配套,比较了不同抗旱措施对造林树种成活率、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抗旱措施效果间存在差异,保水剂、控水袋及渗水膜三者共同应用后,对2种树种成活率、... 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以油松、柴松为供试树种,通过对等技术进行不同组合的配套,比较了不同抗旱措施对造林树种成活率、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抗旱措施效果间存在差异,保水剂、控水袋及渗水膜三者共同应用后,对2种树种成活率、平均树高和当年新枝生长量的影响均比其他2种或1种措施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造林 措施 幼树 影响
下载PDF
苗木抗旱生理及抗旱调控技术 被引量:7
14
作者 师晨娟 刘勇 张林玉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37,共5页
文中从干旱胁迫下苗木的生物膜变化、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渗透调节及胁迫激素等方面论述了苗木抗旱机理,并对水分调控、化学调控、生物调控、机械调控等几种苗木抗旱调控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苗木 干旱胁迫 抗旱 调控技术
下载PDF
4种针叶树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广全 赖亚飞 +2 位作者 李文华 马松涛 张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6,共5页
应用P V技术测定了油松(Pinustabulaeformis)、华山松(P.armandi)、白皮松(P.bungeana)和圆柏(Sabinachinensis)4种针叶树的抗旱性生理指标,即饱和含水量时的最大渗透势(π0)、初始质壁分离点渗透势(πp)、初始质壁分离点的相对含水量(... 应用P V技术测定了油松(Pinustabulaeformis)、华山松(P.armandi)、白皮松(P.bungeana)和圆柏(Sabinachinensis)4种针叶树的抗旱性生理指标,即饱和含水量时的最大渗透势(π0)、初始质壁分离点渗透势(πp)、初始质壁分离点的相对含水量(RWCπp)、初始质壁分离点的相对渗透水含量(ROWCπP)和小枝相对束缚水含量(AWC)。结果表明:①油松、华山松和白皮松的π0和πp值随时间变化趋势相同,圆柏的π0和πp值随时间变化有一定的波动,但总体趋势与其它3种树基本一致;②4种针叶树的ROWCπP,RWCπp值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③4种针叶树的AWC值随时间变化不大;④用不同的水分生理指标比较这4种针叶树抗旱性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技术 针叶树 植物水分生理 抗旱参数
下载PDF
小麦抗旱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同彦 冯大领 +3 位作者 白志英 杨学举 刘霞 郑永圃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7-100,共4页
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土壤干旱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生长发育。从小麦形态结构包括根系构型、结构及叶片形态,生理机制包括光合作用、渗透调节、酶及蛋白含量,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较系统地综述了小麦抗旱机制的研究进展;对今后的... 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土壤干旱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生长发育。从小麦形态结构包括根系构型、结构及叶片形态,生理机制包括光合作用、渗透调节、酶及蛋白含量,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较系统地综述了小麦抗旱机制的研究进展;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 形态结构 生理机制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集流整地造林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鲁子瑜 关秀琦 +3 位作者 程积民 马志仁 刘克俭 郭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17,共9页
在黄土丘陵区两个不同的半干旱气候类型区,研究了四种常用的整地方法,以及在采用不同集流整地规格时,植树穴附近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对该区几种常用造林树种的幼龄、成龄林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得出适宜的集流整地规格和不同树种,用作不... 在黄土丘陵区两个不同的半干旱气候类型区,研究了四种常用的整地方法,以及在采用不同集流整地规格时,植树穴附近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对该区几种常用造林树种的幼龄、成龄林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得出适宜的集流整地规格和不同树种,用作不同目的时所需的集流面积,为该区抗旱造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丘陵区 集流整地 造林
下载PDF
梯度分析技术用于植物抗旱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进 张秀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4-292,共9页
将梯度分析技术引入植物抗旱性的研究,对植物的解剖结构指标进行分析。在PCA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引进PC间的协调因子aj,利用公式计算植物的抗旱梯度值,建立植物的抗旱梯度轴,客观地排出植物抗旱能力的顺序,并揭示了影响... 将梯度分析技术引入植物抗旱性的研究,对植物的解剖结构指标进行分析。在PCA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引进PC间的协调因子aj,利用公式计算植物的抗旱梯度值,建立植物的抗旱梯度轴,客观地排出植物抗旱能力的顺序,并揭示了影响植物抗旱性的主导因子。梯度分析技术用于植物抗旱性的研究比用于植物群落的研究,其结果更具直观性、明确性.是研究植物抗旱性的一个可行、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抗旱性 梯度分析
下载PDF
mRNA差异显示分离棉花抗旱耐盐基因的相关cDNA片段 被引量:6
19
作者 聂新辉 曲延英 +1 位作者 尤春源 陈全家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72-75,共4页
采用mRNA差异显示(DDRT-PCR)技术,对抗旱、耐盐棉花品种(品系)分别进行25%PEG6000和1.3%NaCl胁迫诱导,利用优化的蛋白酶K法分别提取胁迫与非胁迫棉花叶片中的总RNA,以此为模板,选用12个锚定引物和20个随机引物的240个组合进行RT-PCR,产... 采用mRNA差异显示(DDRT-PCR)技术,对抗旱、耐盐棉花品种(品系)分别进行25%PEG6000和1.3%NaCl胁迫诱导,利用优化的蛋白酶K法分别提取胁迫与非胁迫棉花叶片中的总RNA,以此为模板,选用12个锚定引物和20个随机引物的240个组合进行RT-PCR,产物经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银染,共获得88条差异条带,二次PCR扩增,选择出41条表达稳定的差异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RT-PCR技术 抗旱 耐盐 蛋白酶K法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下载PDF
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孙彦楠 周广柱 +2 位作者 祝龙 薛青森 贺鹏威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2期118-120,共3页
在干旱或荒漠地区造林,降雨稀少,风多且风大,加之人力、物力的贫乏等原因,导致造林成活率低。采用保水剂、保水剂+地膜、保水剂+地膜+生根粉等几种抗旱技术,对臭椿的土壤含水量、生长情况、叶含水量及成活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在干旱或荒漠地区造林,降雨稀少,风多且风大,加之人力、物力的贫乏等原因,导致造林成活率低。采用保水剂、保水剂+地膜、保水剂+地膜+生根粉等几种抗旱技术,对臭椿的土壤含水量、生长情况、叶含水量及成活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干旱地区造林中应用这些抗旱技术,与对照相比,均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叶含水量以及促进臭椿的生长,其中保水剂+地膜+生根粉综合技术处理的效果最好,保水剂+地膜处理的次之,最后是保水剂处理。干旱或荒漠地区采取有效的抗旱栽植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造林绿化中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技术 造林 干旱地区 成活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