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ual-Fields Rotational Total Skin Electron Therapy: Investi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1
作者 M. Ming Xu Iris Rusu Richard P. Garz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Clinical Engineering and Radiation Oncology》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Purpose: To present a protocol of a dual-field rotational (DFR) total skin electron therapy (TSET) and to provide an assessment of clinical implementation, dosimetry properties, and skin dos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M... Purpose: To present a protocol of a dual-field rotational (DFR) total skin electron therapy (TSET) and to provide an assessment of clinical implementation, dosimetry properties, and skin dos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Materials: The DFR-TSET combined the Stanford 6-field and McGill rotational methods. Dual 6 MeV electron beams in high dose total skin electron mode were used for DFR-TSET on a commercial linac. Beam profiles and dosimetric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 using solid phantoms. The dose rate at expanded source-to-surface distance (SSD) was a combination of static rate and rotational rate. In vivo dosimetry of patient skin was performed on patients’ skin using film,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MOSFET), and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t dosimeters (OSLD). Results: Dual field rotational total skin electron therapy exhibited good (≤±10%) uniformity in the beam profiles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t an extended SSD of 332 cm with a gantry angulation of ±20˚ deviated from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In-vivo measurements confirmed acceptable uniformity of the patients’ total body surfaces and revealed anatomically self-blocked or shielded areas where underdosing occurred. Conclusions: The clinical implementation of DFR-TSET effectively utilizes the special mode on a linac. This technique provides short beam-on times, uniform dose distribution, large treatment field, and reduced dose of x-ray contamination to the patients. In-vivo measurements indicate satisfactory delivery and dose uniformity of the prescribed dose. Electron boost fields are recommended at normal SSDs to address underdosed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Skin Electron therapy Stanford 6 Field McGill rotation therapy In-Vivo Dosimetry
下载PDF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 on shoulde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ies
2
作者 Zhi-Ying Chen Meng-Hua Wang Zhong Ye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21期4582-4589,共8页
BACKGROUND The rotator cuff is located below the acromion and deltoid muscles and comprises multiple tendons that wrap around the humeral head,maintaining shoulder joint stability.AIM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lectroa... BACKGROUND The rotator cuff is located below the acromion and deltoid muscles and comprises multiple tendons that wrap around the humeral head,maintaining shoulder joint stability.AIM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 on shoulde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ies.METHODS We selected 97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ies treated i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uhuan from February 2020 to May 2023.Patients were grouped using the envelope method.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study group’s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was 94.90%(46/49 patients),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79.17%,38/48 cases;P<0.05).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Constant Murley Score(CMS)scores,shoulder mobility,or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scale scores(P>0.05).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the CMS scores(including pain,daily living ability,shoulder mobility,and muscle strength),all aspects of shoulder mobility(forward flexion,posterior extension,external rotation,internal rotation),and SF-36 scale scores(including physiological,psychological,emotional,physical,vitality,and health status)were higher in both groups after treatment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P<0.05).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treatment groups(P>0.05).CONCLUSION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 has a good treatment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ies,helps accelerate the recovery of shoulder function,improves the quality of life,and is highly sa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 rotator cuff injury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下载PDF
Is cellular therapy beneficial in management of rotator cuff tears?Meta-analysis of comparative clinical studies 被引量:1
3
作者 Sathish Muthu Cheruku Mogulesh +4 位作者 Vibhu Krishnan Viswanathan Naveen Jeyaraman Satvik N Pai Madhan Jeyaraman Manish Khanna 《World Journal of Meta-Analysis》 2022年第3期162-176,共15页
BACKGROUN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MSC)-based cellular therapy promotes type I collagen production,enhance mechanical strength of tissues,and enhance biology at the bone-tendon interface,which primarily explains thei... BACKGROUN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MSC)-based cellular therapy promotes type I collagen production,enhance mechanical strength of tissues,and enhance biology at the bone-tendon interface,which primarily explains their potential clinical utility in rotator cuff(RC)tears.AIM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ellular therapy utilizing MSCs in the management of RC tears from clinical studies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METHODS We conducted independent and duplicate electronic database searches including PubMed,Embase,Reference Citation Anallysis,Web of Science,and Cochrane Library in August 2021 for studies analyz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ellular therapy(CT)utilizing MSCs in the management of RC tears.Visual Analog Score(VAS)score for pain,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score,Disability of the Arm,Shoulder,and Hand score,Constant score,radiological assessment of healing,and complications such as retear rate and adverse events were the outcomes analyzed.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R-platform using OpenMeta[Analyst]software.RESULTS Six studies involving 238 patients were included for analysis.We not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VAS score for pain at 3 mo(weighed mean difference[WMD]=-2.234,P<0.001)and 6 mo(WMD=-3.078,P<0.001)with the use of CT,which was not maintained at long-term follow-up(WMD=-0.749,P=0.544).Concerning functional outcomes,utilization of CT produced a significant shortterm improvement in the ASES score(WMD=17.090,P<0.001)and significant benefit in functional scores such as Constant score(WMD=0.833,P=0.760)at long-term follow-up.Moreover,we also observe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adiological tendon healing during the longterm follow-up(odds ratio[OR]=3.252,P=0.059).We also not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retear rate upon utilization of CT in RC tears both at short-(OR=0.079,P=0.032)and long-term(OR=0.434,P=0.027)follow-ups.We did not observe any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adverse events directly related to cellular therapy,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OR=0.876,P=0.869).CONCLUSION Based on our comprehensive and critical review,we could observe that the utilization of CT in RC tear significantly reduced pain severity at 3 and 6 mo,improved short-term functional outcome,enhanced radiological tendon healing,and mitigated retear rates at both short-and long-term follow-ups.The literature also confirmed the relative safety of using MSC therapy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RC t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Bone-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rotator cuff tear Cellular therapy META-ANALYSIS
下载PDF
比伐芦定抗凝治疗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旋磨术中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研究
4
作者 张涛 段作成 +3 位作者 冯婷婷 张宇晨 王志坚 赵林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评价比伐芦定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旋磨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北京安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行旋磨术入院的患者182例,其中88例使用比伐芦定抗凝治疗,94例使用普通肝素抗凝治疗。分析... 目的:评价比伐芦定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旋磨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北京安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行旋磨术入院的患者182例,其中88例使用比伐芦定抗凝治疗,94例使用普通肝素抗凝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病变特点、旋磨治疗情况、并发症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结果:普通肝素组1例患者旋磨未成功,其余所有患者均旋磨成功并置入支架。比伐芦定组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显著少于普通肝素组(8.0%vs.18.1%,P=0.044),比伐芦定组患者总出血事件显著少于普通肝素组(4.5%vs. 14.9%,P=0.025),住院期间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旋磨术中使用比伐芦定抗凝治疗能显著减少围术期心肌损伤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 冠状动脉旋磨术 抗凝治疗 比伐芦定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旋转容积调强技术对头颈部放疗生存期及血清XRCC1、XRCC3mRNA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任淑惠 王山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43,共4页
目的探究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旋转容积调强技术对头颈部放疗患者生存期及血清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1,XRCC1)、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3(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3,XRCC3)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 目的探究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旋转容积调强技术对头颈部放疗患者生存期及血清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1,XRCC1)、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3(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3,XRCC3)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7月医院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旋转容积调强技术结合放疗治疗,联合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XRCC1及XRCC3mRNA水平、生存期、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疾病控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自汗、恶心呕吐、神疲乏力、食欲差、失眠、头晕眼花等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血清XRCC1、XRCC3水平及外周血XRCC1、XRCC3 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69%,17/49)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2.92%,35/48)(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旋转容积调强技术能改善头颈部放疗患者肿瘤客观缓解率,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清XRCC1、XRCC3mRNA水平,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斑蝥胶囊 旋转容积调强技术 头颈部肿瘤 放疗 生存期 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 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3
下载PDF
不同手术类型对乳腺癌放射治疗精确度的影响
6
作者 高梦圆 陈新佳 +2 位作者 朱鹭超 林勤 陈泽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7期140-144,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改良的根治性乳房切除术(根治)、早期保乳手术(保乳)、假体植入3种手术类型对其放射治疗精确度的影响,为不同手术类型的患者制定个性化放疗方案。方法随机选择2023年2—7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行旋... 目的研究乳腺癌改良的根治性乳房切除术(根治)、早期保乳手术(保乳)、假体植入3种手术类型对其放射治疗精确度的影响,为不同手术类型的患者制定个性化放疗方案。方法随机选择2023年2—7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行旋转调强治疗的乳腺癌放射治疗患者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乳腺根治患者13例,保乳患者11例,假体植入患者13例。每例患者除首次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复位外,每5天在治疗前采集1次CBCT,并与定位图像进行配准,记录腹背(ventral-dorsal,VRT)、头脚(cranial-caudal,LNG)、左右(lateral,LAT)3个方向的误差值。共收集误差数据150组,其中根治61组,保乳38组,假体植入51组,并对误差进行分析。结果根治组在三维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VRT[-1.80(-3.20,-0.20)]mm,LNG[-2.20(1.10,3.05)]mm,LAT[-3.30(-1.10,1.65)]mm,保乳组在三维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VRT[-0.20(-1.03,1.03)]mm,LNG[1.40(-2.20,3.00)]mm,LAT[0.15(-3.05,2.90)]mm,假体植入组在三维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VRT[-1.00(-3.00,0.70)]mm,LNG[-1.00(-3.00,1.80)]mm,LAT[0(-2.00,2.80)]mm,对3组数据进行K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和事后多重比较显示,根治组和保乳组在VRT方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LNG,LAT方向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同手术类型在三维方向上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边界分别为根治组(4.18,6.19,7.52 mm),保乳组(4.71,6.53,8.01mm),假体植入组(6.17,7.53,6.29 mm)。结论不同手术类型对乳腺癌放射治疗精确度影响不同,在VRT方向上根治组的摆位误差大于保乳组,可根据不同的手术类型个性化选择固定方式以提高患者的摆位精确度。除此之外,每个肿瘤中心可根据不同的手术类型计算适合自己中心的PTV外扩范围以给予临床医生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手术类型 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PTV边界 旋转调强治疗
下载PDF
密集温针灸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林小余 周文姬 +3 位作者 张海达 徐亚林 陈飞宇 李丽萍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 观察密集温针灸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在肩部痛性筋结处行密集温针灸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温针灸联合Mulligan... 目的 观察密集温针灸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在肩部痛性筋结处行密集温针灸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温针灸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两组疗程为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记录两组肩关节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功能量表(UCL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ROM),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UCL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肩关节ROM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VAS、UCLA、ROM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结论 密集温针灸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可以有效缓解肩部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且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穴位温针灸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密集温针灸疗法 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 针刺
下载PDF
准直器角度对局部中晚期中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动态容积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的影响
8
作者 金子川 陈长建 +4 位作者 郗会珍 葛双 朱培军 马俊丽 魏敏 《医疗装备》 2024年第9期31-34,3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准直器角度对局部中晚期中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行动态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时剂量的影响,为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于医院行VMAT的18例局部中晚期中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在其他... 目的探讨不同准直器角度对局部中晚期中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行动态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时剂量的影响,为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于医院行VMAT的18例局部中晚期中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在其他治疗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设置准直器角度为0°、5°、10°、15°、20°、25°、30°、35°、40°、45°、50°,设计11个计划。以准直器角度0°为参考,比较各计划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PTV)评价指标[D_(98)、D_(2)、D_(mean)、均匀性指数(HI)、适形性指数(CI)及机器跳数(monitor unit,MU)]和危及器官评价指标[双肺V_(5)、V_(15)、V_(20),心脏V_(30)、V_(40),脊髓D_(max)和脊髓规划风险量(PRV)(脊髓外扩0.40 cm得到)D_(max)]。结果准直器角度为15°时,靶区的HI、CI均最接近1,表明此时靶区的均匀性和适形性最佳。准直器角度为20°时,靶区的HI相比0°时变化明显(t=2.406,P<0.05),双肺的V_(5)、V_(15)相比0°时变化明显(t=2.959、3.003,P<0.05)。准直器角度为45°时,MU相比0°时明显增大(t=-3.444,P<0.05)。结论局部中晚期中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行VMAT时,15°为相对合适的准直器角度,可在保证靶区剂量分布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危及器官,提高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直器 食管癌 容积旋转调强 放射治疗 剂量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肩袖修复术后关节僵硬的疗效研究
9
作者 范登煌 鲍王筱 +3 位作者 毛琳 许志生 王梦琦 王大明 《中国康复》 2024年第8期475-478,共4页
目的:研究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功能恢复阶段活动受限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肩袖修复术后继发肩关节僵硬患者97例,分为常规康复组49例和冲击波组48例,常规康复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冲击波组... 目的:研究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功能恢复阶段活动受限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肩袖修复术后继发肩关节僵硬患者97例,分为常规康复组49例和冲击波组48例,常规康复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冲击波组接受常规康复及体外冲击波治疗。2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8周后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视觉模拟评定表(VAS)和被动关节活动范围(PROM)测量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治疗4周、8周后,2组CMS评分及PROM均高于治疗前(P<0.01),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冲击波组CMS评分及PROM高于常规康复组(P<0.01),VAS评分低于常规康复组(P<0.01)。治疗8周后,2组CMS评分及PROM均高于治疗4周后(P<0.01),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4周后(P<0.01)。结论:对于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继发肩关节僵硬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并在减轻疼痛方面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僵硬 冲击波治疗 康复
下载PDF
不同体积脑转移瘤对容积旋转调强计划摆位误差的敏感性
10
作者 徐中标 黄唯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529-53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体积脑转移瘤对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摆位误差的敏感性。方法:在头部CT图像上设置5个球形模拟多发脑转移瘤,体积依次为0.5 cm^(3)(V1)、1.7 cm^(3)(V2)、4.0 cm^(3)(V3)、8.1 cm^(3)(V4)和14.0 cm^(3)(V5)。制定单等中心... 目的:探讨不同体积脑转移瘤对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摆位误差的敏感性。方法:在头部CT图像上设置5个球形模拟多发脑转移瘤,体积依次为0.5 cm^(3)(V1)、1.7 cm^(3)(V2)、4.0 cm^(3)(V3)、8.1 cm^(3)(V4)和14.0 cm^(3)(V5)。制定单等中心5弧非共面VMAT计划,等中心点到各靶区的距离为5 cm。通过旋转治疗床模拟绕Z轴旋转的摆位误差θ(-3.0°~3.0°,步长为0.5°),通过移动等中心在三维轴向(X/Y/Z)上的位置模拟平移误差(-3.0 mm~3.0 mm,步长为0.5 mm),不改变优化条件的情况下,重新计算剂量分布。记录旋转、平移后靶区的覆盖率,并归一到未发生摆位误差下的相对覆盖率。运用线性回归法,分析不同体积脑转移瘤靶区覆盖率与体积的相关性。结果:随着旋转误差的增加,靶区相对覆盖率逐渐下降。恒定旋转误差情况下,靶区相对覆盖率与体积呈线性相关(θ=0.5°,P=0.006;θ=1.0°,P=0.024;θ=1.5°,P=0.028;θ=2.0°,P=0.019;θ=2.5°,P=0.014;θ=3.0°,P=0.007),随着靶区体积增加,靶区相对覆盖率逐渐上升。当旋转误差θ<0.5°时,无论大体积靶区(14.0 cm^(3))还是小体积靶区(0.5 cm^(3)),其靶区相对覆盖率变化均小于2%。随着平移误差的增大,靶区相对覆盖率逐渐下降。相对于大体积靶区,小体积靶区对平移误差更为敏感。当平移误差<0.5 mm时,大体积靶区相对覆盖率变化<2%,而小体积靶区(0.5 cm^(3))的相对覆盖率下降接近5%。结论:旋转误差恒定情况下,靶区相对覆盖率与体积呈线性关系。相对于大体积靶区,小体积靶区对平移误差更为敏感。建议对于小体积靶区在实施立体定向放射外科VMAT计划时,旋转误差应控制在0.5°以内,平移误差应控制在0.5 m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容积旋转调强 旋转误差 平移误差 敏感性
下载PDF
生物3D打印仿生支架促进肩袖损伤后的愈合
11
作者 徐杰 酒精卫 +1 位作者 刘海峰 赵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4761-4770,共10页
背景:大多数肩袖损伤发生于冈上肌腱,由于肌腱组织缺少血管以及肩袖复杂的解剖结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有限。组织工程技术和干细胞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提高肌腱修复质量带来了新的希望。目的:通过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背景:大多数肩袖损伤发生于冈上肌腱,由于肌腱组织缺少血管以及肩袖复杂的解剖结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有限。组织工程技术和干细胞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提高肌腱修复质量带来了新的希望。目的:通过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复合支架,观察该支架修复肩袖损伤的效果。方法:(1)体外细胞实验:制备明胶微载体,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明胶微载体表面构建组织工程化干细胞。制备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水凝胶打印墨水,使用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水凝胶打印墨水重悬组织工程化干细胞,放入3D打印机的生物墨水容器中进行打印,蓝光照射固化5 min后即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复合支架。通过死活染色、CCK-8实验检测支架内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活性。(2)动物体内实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4组,每组6只: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处理,肩袖损伤组、单纯支架组、细胞支架组建立冈上肌腱撕裂的肩袖损伤模型,单纯支架组、细胞支架组造模后分别将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支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复合支架植入肌腱损伤处。术后4周,分别进行大鼠行为学测试及肩袖冈上肌腱组织学病理组织形态观察。结果与结论:(1)体外细胞实验:死活染色结果显示,明胶微载体可减轻3D打印过程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造成的损伤,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支架内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存活率升高;CCK-8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支架内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2)动物体内实验: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相较于肩袖损伤组、单纯支架组,细胞支架组大鼠四肢运动功能明显改善;肩袖冈上肌腱苏木精-伊红与Masson染色结果显示,相较于肩袖损伤组、单纯支架组,细胞支架组肌纤维排列较规律,无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胶原容积百分比降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相较于肩袖损伤组、单纯支架组,细胞支架组肩袖冈上肌腱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3)结果表明,生物3D打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复合支架可促进肩袖损伤组织修复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冈上肌腱损伤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治疗 组织工程化干细胞 生物支架 甲基丙烯酸化明胶 生物3D打印
下载PDF
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
12
作者 景汉栋 丁明聪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0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2年7月于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择期手术的83例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硬币原则把83例患者分为髓内钉组(n=42)与钢板组... 目的:探讨与分析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2年7月于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择期手术的83例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硬币原则把83例患者分为髓内钉组(n=42)与钢板组(n=41),髓内钉组采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钢板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术后功能恢复及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和钢板组比较,髓内钉组的术中出血量减少,并且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也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个月的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都高于术前1 d,髓内钉组术后1个月的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明显高于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髓内钉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钢板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术后6个月的静脉血栓形成、髋内翻、切口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应用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促进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分泌,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治疗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转化生长因子-Β1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肩袖损伤生物学治疗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徐青雨 张保健 +3 位作者 李红日 毕书浩 杨智翔 刘彦群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7期786-790,共5页
肩袖是维持肩关节稳定和功能的重要结构,肩袖损伤是肩关节常见疾病之一,可导致肩关节稳定性下降,活动时疼痛、受限,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极大影响。肩袖损伤的治疗除保守治疗外,还包括外科手术治疗和生物学治疗。生物学治疗(如... 肩袖是维持肩关节稳定和功能的重要结构,肩袖损伤是肩关节常见疾病之一,可导致肩关节稳定性下降,活动时疼痛、受限,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极大影响。肩袖损伤的治疗除保守治疗外,还包括外科手术治疗和生物学治疗。生物学治疗(如富血小板血浆、血小板衍生物、生长因子、干细胞、凝胶)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但在选择生物治疗的方式、方法、适应证等方面仍存在争议,对生物学治疗肩袖损伤的正确把握是治疗的关键。未来以生物学治疗肩袖损伤将成为一种有效且常规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生物学治疗 肩关节 富血小板血浆
下载PDF
针灸联合三期量变康复训练对肩袖修补术后康复的影响
14
作者 姚绍华 王玉玲 +3 位作者 王奇 周光宇 代子辉 孙建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1期116-119,共4页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三期量变康复训练对肩袖修补术后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5月—2022年5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三期量变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连续1...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三期量变康复训练对肩袖修补术后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5月—2022年5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三期量变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连续16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和肩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P<0.05)。术后,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后伸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袖修补术后应用针灸联合三期量变康复训练,可提升康复效果,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其肩关节功能恢复,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痹 肩袖损伤 肩袖修补术 针刺疗法 三期量变康复训练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乳腺微创旋切术后患者疼痛、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肖泽文 钟灵 +4 位作者 肖婷 彭则男 肖德权 金晓华 刘凡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7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乳腺微创旋切术后患者疼痛、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行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术后...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乳腺微创旋切术后患者疼痛、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行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疼痛管理,观察组术后在常规疼痛管理基础上增加半导体激光照射术区。对比两组疼痛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前疼痛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疼痛均明显缓解,且观察组疼痛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微创旋切术后患者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乳腺微创旋切术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EGFR基因突变对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16
作者 陈建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311-1314,1319,共5页
目的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对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2021年收治的EGFR基因突变宫颈癌患者5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EGFR基因未突变宫颈癌患者50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 目的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对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2021年收治的EGFR基因突变宫颈癌患者5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EGFR基因未突变宫颈癌患者50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生长因子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较高,6个月生存率、1年生存率较高(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较高,CD8^(+)水平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较低(P<0.05)。治疗后,2组患者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较低(P<0.05)。结论EGFR基因突变可提升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且可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升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宫颈癌 治疗结果 预后
下载PDF
基于Eclipse计划系统等效均匀剂量在旋转调强放疗中的临床应用
17
作者 刘鲁根 乔浩 +2 位作者 肖亚南 汤江林 刘瑞源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5期533-538,共6页
目的对等效均匀剂量(equivalent uniform dose,EUD)在旋转调强放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调强计划质量的优化方法。方法用Python分析EUD公式中a值对EUD曲线特征的影响。随机选取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以及盆腔肿瘤各30例进行计划设计,分... 目的对等效均匀剂量(equivalent uniform dose,EUD)在旋转调强放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调强计划质量的优化方法。方法用Python分析EUD公式中a值对EUD曲线特征的影响。随机选取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以及盆腔肿瘤各30例进行计划设计,分别用仅基于物理优化方式和物理约束条件配合EUD函数的优化方式对靶区和危及器官进行剂量优化,对两组计划的剂量分布、约束条件等指标进行比较,同时观察a的不同取值对计划结果的影响。结果a值对EUD曲线特征变化的影响与对EUD计划优化结果的影响一致,当-15≤a≤-5时,靶区剂量分布较均匀;当1≤a≤7时,约束危及器官的均匀剂量及低剂量区效果较明显;当10≤a≤30时,约束危及器官高剂量区效果明显,靶区和危及器官的EUD在不同a值下表达不同。研究还发现,采用EUD优化方式的计划组靶区的剂量分布和对危及器官的保护均优于仅用物理优化方法的计划组。结论a的取值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为使用EUD优化调强计划时a值的设定提供了参考依据。EUD优化方法的使用能在保证靶区剂量分布的前提下,明显降低正常组织受量,减少并发症概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均匀剂量 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分布 物理优化 剂量体积直方图
下载PDF
物理因子疗法配合运动康复治疗对右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18
作者 鲁淼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163-166,共4页
目的将本院收治的右肩袖损伤患者视为研究对象,评估采取物理因子疗法配合运动康复治疗对患者肩关节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确诊为右肩袖损伤的患者66例,经简单随机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予以对照组物理因子疗... 目的将本院收治的右肩袖损伤患者视为研究对象,评估采取物理因子疗法配合运动康复治疗对患者肩关节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确诊为右肩袖损伤的患者66例,经简单随机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予以对照组物理因子疗法,观察组患者在采取物理因子疗法的同时展开运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肩关节功能、疼痛指标[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_(2)(PCE_(2))]水平、肩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94%、75.76%,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26.57±4.37)分较对照组的(23.19±4.28)分偏高(P<0.05)。治疗后,两组5-HT、PCE_(2)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5-HT(0.96±0.16)μg/L、PCE_(2)(90.58±6.20)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27±0.28)μg/L、(94.19±7.18)ng/L(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外旋、内旋、后伸、前屈活动度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外旋活动度(30.29±5.42)°、内旋活动度(62.36±4.07)°、后伸活动度(44.24±9.11)°、前屈活动度(138.34±12.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22±4.64)、(59.11±5.92)、(36.11±8.62)、(126.44±11.11)°(P<0.05)。观察组生理、心理、躯体、情感、活力以及健康状态评分分别为(77.14±5.71)、(79.92±4.11)、(80.91±7.02)、(82.62±4.82)、(78.14±6.02)、(81.62±4.0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3.22±6.52)、(76.31±4.64)、(74.52±6.16)、(78.41±5.05)、(74.91±5.25)、(77.93±2.02)分(P<0.05)。结论予以右肩袖损伤患者物理因子疗法配合运动康复治疗取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肩关节受损情况以及疼痛症状,有利于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在临床实践期间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因子疗法 运动康复治疗 右肩袖损伤 肩关节功能 康复效果
下载PDF
物理疗法配合运动康复治疗急性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喻振兴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8期938-941,共4页
目的分析在急性肩袖损伤的治疗中,采取物理疗法联合运动康复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收治的68例急性肩袖损伤患者,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物理疗法联合运动康复(观察组)和物理疗法(对照组),每组34例... 目的分析在急性肩袖损伤的治疗中,采取物理疗法联合运动康复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收治的68例急性肩袖损伤患者,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物理疗法联合运动康复(观察组)和物理疗法(对照组),每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损伤程度、肩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疼痛、主动前屈功能、徒手前屈肌力及满意度五个维度的UCLA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五个维度的UCL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前,两组研究对象前屈ROM和外旋ROM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肩关节两个维度的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VS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VS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的优良率为94.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3%(P=0.021)。结论对于急性肩袖损伤患者,物理联合运动康复疗法的治疗手段可有效改善肩关节损伤程度,增加肩关节活动度,减少患者疼痛程度,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物理疗法 运动康复 活动度 损伤程度
下载PDF
腕踝针疗法联合阶段性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效果
20
作者 王莲花 万芬 乐敏珍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腕踝针疗法联合阶段性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92例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阶段性运动康复训... 目的:观察腕踝针疗法联合阶段性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92例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阶段性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腕踝针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康复优良率,治疗前后自理能力[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外旋、外展、前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康复优良率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IM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旋、外展、前屈等肩关节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腕踝针疗法联合阶段性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患者可提高康复优良率、自理能力评分,增大肩关节活动度,降低疼痛评分,效果优于单纯阶段性运动康复训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腕踝针疗法 阶段性运动康复训练 自理能力 疼痛 肩关节活动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