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linear flow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被引量:2
1
作者 于荣泽 卞亚南 +3 位作者 周舒 王楷军 吕琦 陈朝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7期1980-1987,共8页
A nonlinear flow reservoir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The well-grid equations were deduced and the dimensionless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was intr... A nonlinear flow reservoir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The well-grid equations were deduced and the dimensionless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was introduced to describe the permeability variation of nonlinear flow.The nonlinear flow numerical simulation program was compiled based on black-oil model.A quarter of five-spot well unit was simula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onlinear flow on the exploitation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The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Darcy flow,quasi-linear flow and nonlinear flow were provided.The dimensionless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distribution was gained to describe the nonlinear flow degree.The result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Darcy flow,when considering nonlinear flow,the oil production is low,and production decline is rapid.The fluid flow in reservoir consumes more driving energy,which reduces the water flooding efficiency.Darcy flow model overstates the reservoir flow capability,and quasi-linear flow model overstates the reservoir flow resistance.The flow ability of the formation near the well and artificial fracture is strong while the flow ability of the formation far away from the main streamline is weak.The nonlinear flow area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quasi-linear flow during the fluid flow in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The water propelling speed of nonlinear flow is greatly slower than that of Darcy flow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artificial fracture,and the nonlinear flow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well pattern arrangement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nonlinear flow mathematical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基于控制水驱前缘速度的注采井组参数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芳娜 高涛 +5 位作者 王锰 凃兴平 李玮 施里宇 张亮 赵倩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低渗致密油藏注水开发与中高渗油藏不同,井组见效极其不均衡导致无效注水是造成水驱采收率低的主要原因,有必要形成1套以油井同步见水为目标的注采参数调整方法来指导现场注水调整。结合延长油田低渗致密且油水混储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考... 低渗致密油藏注水开发与中高渗油藏不同,井组见效极其不均衡导致无效注水是造成水驱采收率低的主要原因,有必要形成1套以油井同步见水为目标的注采参数调整方法来指导现场注水调整。结合延长油田低渗致密且油水混储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考虑毛细管力作用的平面分区径向流水驱前缘推进数学模型;通过优化注水强度与注采压差,形成了两端注采结构调整方法;定量研究了影响井组均衡水驱的3个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注采井距和注采压差可有效解决渗透率级差导致的平面水驱不均衡的问题;当f w<60%时注采井距比对井组采出程度的影响较大,渗透率级差为20时对应的最佳注采井距比为1.5~2.0。对于注采井网固定的开发老区,主要通过控制各油井方向的生产压差来控制水驱前缘速度。基于两端注采参数调整方法,将D4430-8井组内注水井注水强度从1.87 m^(3)/(d·m)提高到2.50 m^(3)/(d·m),并通过调整3口油井的泵挂来改变注采压差。调整之后D4430-8井组综合含水由37.80%下降至25.29%,单井平均日产油量增加0.53 t,水驱开发效果明显改善。研究结果对低渗致密油藏注水开发老区改善平面波及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参数 均衡水驱 非活塞两相水驱油 分区径向流数学模型 低渗致密油藏
下载PDF
A Thermal-Hydraulic Coolant Channel Module (CCM) for Single- and Two-Phase Flow
3
作者 Alois Hoeld 《Applied Mathematics》 2015年第12期2014-2044,共31页
A theoretical “drift-flux based thermal-hydraulic mixture-fluid coolant channel model” is presented. It is the basis to a corresponding digital “Coolant Channel Module (CCM)”. This purpose derived “Separate-Regio... A theoretical “drift-flux based thermal-hydraulic mixture-fluid coolant channel model” is presented. It is the basis to a corresponding digital “Coolant Channel Module (CCM)”. This purpose derived “Separate-Region Mixture Fluid Approach” should yield an alternative platform to the currently dominant “Separate-Phase Models” where each phase is treated separately. Contrary to it, a direct procedure could be established with the objective to simulate in an as general as possible way the steady state and transient behaviour of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single- and/or (now non-separated) two-phase fluids flowing within any type of heated or non-heated coolant channels. Their validity could be confirmed by a wide range of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runs, showing very satisfactory results. The resulting universally applicable code package CCM should provide a fundamental element for the simulation of thermal-hydraulic situations over a wide range of complex systems (such as different types of heat exchangers and steam generators as being applied in both conventional but also nuclear power stations, 1D and 3D nuclear reactor cores etc). Thereby the derived set of equations for different coolant channels (distinguished by their key numbers) as appearing in these systems can be combined with other ODE-s and non-linear algebraic relations from additional parts of such an overall model. And these can then to be solved by applying an appropriate integration routine. Within the solution procedure, however, mathematical discontinuities can arise. This due to the fact that along such a coolant channel transitions from single- to two-phase flow regimes and vice versa could take place. To circumvent these difficulties it will in the presented approach be proposed that the basic coolant channel (BC) is subdivided into a number of sub-channels (SC-s), each of them being occupied exclusively by only a single or a two-phase flow regime. After an appropriate nodalization of the BC (and thus its SC-s) and after applying a “modified finite volume method” together with other special activities the fundamental set of non-linear thermal-hydraul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ogether with corresponding constitutive relations can be solved for each SC separately. As a result of such a spatial discretization for each SC type (and thus the entire BC) the wanted set of non-linea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1st order could be established. Obviously, special attention had to be given to the varying SC entrance or outlet positions, describing the movement of boiling boundaries or mixture levels along the channel. Including even the possibility of SC-s to disappear or be created anew during a trans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lied mathematICS non-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First Order THERMAL-HYDRAULICS of Single- and TWO-PHASE flow Separate-Region Mixture-Fluid model Concept
下载PDF
巨厚气藏气井井筒压力计算模型及应用--以普光气田为例
4
作者 周伟 辛翠平 +2 位作者 许阳 金灿 张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05-3711,共7页
针对目前常用定质量流井筒压力计算模型不适用于产层段井筒长、从底部至顶部质量流量变化大的巨厚气藏气井的问题,通过耦合气井流入状态和井筒管流,建立了巨厚气藏气井产层段变质量流井筒压力计算模型,并通过实例气井进行验证,同时将该... 针对目前常用定质量流井筒压力计算模型不适用于产层段井筒长、从底部至顶部质量流量变化大的巨厚气藏气井的问题,通过耦合气井流入状态和井筒管流,建立了巨厚气藏气井产层段变质量流井筒压力计算模型,并通过实例气井进行验证,同时将该模型应用于气井产能评价。结果表明:变质量流模型计算的井筒压力值比定质量流模型小,两者之间差异随产气量和产层段长度增加而增大;在产层段不同深度处,变质量流模型计算误差均小于2%,计算精度较高。该变质量流模型能较精确地计算井筒压力值,进而可以有效解决气井产能测试遇阻无法获得井筒压力、井筒压力折算值不准确易导致产能指示曲线负异常等问题。该研究对巨厚气藏气井井筒压力分布计算和产能评价能够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气藏 变质量流 井筒压力 数学模型 产能评价
下载PDF
赣江新干枢纽-龙头山枢纽河段Ⅱ级航道整治方案 被引量:3
5
作者 江斌 张楠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7-131,共5页
赣江新干枢纽-龙头山枢纽两坝间长河段虽为龙头山枢纽库区河段,但仍存在较多的通航安全问题,如局部区域水深不足、先期整治建筑物碍航和桥区通航不畅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航槽浚深、丁坝拆除、航路调整等整治方案,并采用长河段二维... 赣江新干枢纽-龙头山枢纽两坝间长河段虽为龙头山枢纽库区河段,但仍存在较多的通航安全问题,如局部区域水深不足、先期整治建筑物碍航和桥区通航不畅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航槽浚深、丁坝拆除、航路调整等整治方案,并采用长河段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该河段Ⅱ级航道整治方案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整治方案实施后,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得到了改善,航道尺度均可达到建设标准。具体表现为:设计航道线内水深均能满足最低通航水深3.8 m要求,航道内横流减小,不良流态消失,航路更加顺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整治 数学模型 库区航道 通航水流条件
下载PDF
Single-and two-phase flow model in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被引量:4
6
作者 Song Fuquan Song Xingxing +1 位作者 Wang Yong Sun Yeheng 《Petroleum》 CSCD 2019年第2期183-190,共8页
In petroleum development,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means having permeability of porous media lower than 50 micro-Darcy.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liquid flow in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s has been difficult to descri... In petroleum development,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means having permeability of porous media lower than 50 micro-Darcy.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liquid flow in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s has been difficult to describe for a long time,and an ideal model has not been available until now because of the threshold pressure gradient.With the boundary adhesion layer model of a micro-channel as basis,a new liquid flow model was derived for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s in this study.The no-movement liquid layer close to the solid surface was defined as the boundary adhesion layer regarded as the negative slip length.Using the exponential function of the boundary stick layer to the pressure drop gradient,the formulae of the liquid velocity and flow rate of a round channel were derived.The liquid flows model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was then obtained.Finally,the flow model was tested by examples,and applications to a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were demonstrated.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non-linear model of liquid flows exhibits clear physical definition,and can be easily used to describe liquid flows in low-permeability med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s non-linear flow Boundary adhesion layer model of liquid flows
原文传递
分流动单元精确求取储层渗透率的方法 被引量:34
7
作者 袁新涛 彭仕宓 +1 位作者 林承焰 贾瑞高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81,共4页
针对以孔渗间的指数关系为模型来解释渗透率时可靠程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分流动单元求取储层渗透率的方法。考虑到层内不同流动单元渗流特征的差异性,根据Kozeny-Carman方程,建立了不同流动单元渗透率的表达形式。依据测井解... 针对以孔渗间的指数关系为模型来解释渗透率时可靠程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分流动单元求取储层渗透率的方法。考虑到层内不同流动单元渗流特征的差异性,根据Kozeny-Carman方程,建立了不同流动单元渗透率的表达形式。依据测井解释流程,应用聚类分析、回归分析和判别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完成了流动单元的划分和识别。在建立渗透率模型后,通过与常规方法的误差比较,引出了2个新指标,对新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客观评价。该方法在大庆油田某区块应用取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渗透率 孔隙度 流动单元 孔隙结构 测井解释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水库温差异重流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邓云 李嘉 +1 位作者 罗麟 赵文谦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11,共5页
本文采用三维Spalart模型、k ε模型和RSM雷诺应力模型,分别对水库温差异重流进行了模拟。以水库模型实验数据为判别依据,比较了几个模型的计算结果。RSM模型能相当准确地模拟水库中温差异重流的潜入、推进及库区涡流的形成过程。RSM模... 本文采用三维Spalart模型、k ε模型和RSM雷诺应力模型,分别对水库温差异重流进行了模拟。以水库模型实验数据为判别依据,比较了几个模型的计算结果。RSM模型能相当准确地模拟水库中温差异重流的潜入、推进及库区涡流的形成过程。RSM模型模拟精度高,但其计算量大,收敛性和稳定性较差。k ε模型收敛容易,且精度不差。在RSM模型计算不易收敛和工程应用中对精度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下,k ε模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单方程的Spalart模型模拟精度差,不建议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水温 异重流 三维数学模型
下载PDF
非瞬时平衡相态对凝析气近井高速流动区动态饱和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熊钰 孙雷 +2 位作者 赵明 孙良田 黄全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前在研究凝析气的渗流和相态问题时 ,当地层压力降低到露点压力以下后 ,采用的都是等温瞬时平衡的概念 ,而在凝析气井生产过程中 ,当近井带压力降至体系露点以下 ,由于气相的高速流动 ,气液相并不充分接触 ,液相析出后运动滞后而逐渐... 目前在研究凝析气的渗流和相态问题时 ,当地层压力降低到露点压力以下后 ,采用的都是等温瞬时平衡的概念 ,而在凝析气井生产过程中 ,当近井带压力降至体系露点以下 ,由于气相的高速流动 ,气液相并不充分接触 ,液相析出后运动滞后而逐渐沉积 ,部分液相组分会因高速气流夹带而呈气相运动一段距离后才变成液相析出 ,也就是说液相析出量的多少要受到平衡时间的影响。文章从体系的强度性质出发 ,引入平衡时间因素建立非瞬时平衡相态描述方法 ,利用LHSS方程研究了凝析气井近井地带高速流动区在非瞬时相平衡条件下凝析液的析出和温降。结果表明 ,由于非瞬时平衡作用导致高速流动区液相析出量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瞬时平衡相态 凝析气 近井高速流动区 动态饱和度 凝析油气藏 流体流动 相平衡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复杂边界条件下渗流场流线分布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侯健 王玉斗 陈月明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5-338,345,共5页
流线分布研究已受到油藏工程师们的普遍关注。本文从无限大油藏稳态渗流场基本解出发,结合边界元方法求解出复杂边界条件下稳态渗流场的势分布,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流线场的生成办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本文方法的优点在于求解过程中将问... 流线分布研究已受到油藏工程师们的普遍关注。本文从无限大油藏稳态渗流场基本解出发,结合边界元方法求解出复杂边界条件下稳态渗流场的势分布,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流线场的生成办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本文方法的优点在于求解过程中将问题的维数降低了一维,减少了计算量;计算精度较高且具有一定的普遍应用性;适应于求解任意形状的包括定压、定流量或混合边界在内的组合边界问题。实例表明,利用本文方法产生的流线分布图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出油藏流体在注采井间的运动轨迹,为优化井网和注入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场 复杂边界条件 流线分布 边界元法 油藏 稳态流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理论及其应用 被引量:110
11
作者 王道富 李忠兴 +2 位作者 赵继勇 何永宏 郝斐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81,86,共5页
低渗透油藏最显著的特征是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现象,这使其在开发过程中渗流阻力增大、单井产量降低,递减速度加快,稳产难度加大,并降低最终采收率。对低渗储层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定量描述了两者的... 低渗透油藏最显著的特征是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现象,这使其在开发过程中渗流阻力增大、单井产量降低,递减速度加快,稳产难度加大,并降低最终采收率。对低渗储层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定量描述了两者的非线性变化规律,分析了介质变形对储层物性参数的影响。通过室内实验、渗流理论、数值模拟以及矿场试验研究,建立了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提出了在超前注水期运用保持合理地层压力水平、注水压力、注水强度和注水时机的开发技术,在长庆等低渗透油田现场应用后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提高单井产量1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启动压力梯度 介质变形 非线性渗流 超前注水 注水参数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多层合采气藏井底压力响应模型通解 被引量:25
12
作者 李成勇 蒋裕强 +2 位作者 伍勇 龚伟 刘永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9-41,122,共3页
为了提高单井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许多生产井都是按多层合采方式进行生产的。多层气藏的开采规律有别于常规气藏,研究其井底压力变化规律对开发此类气藏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在分析研究多层气藏渗流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单井为研究对... 为了提高单井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许多生产井都是按多层合采方式进行生产的。多层气藏的开采规律有别于常规气藏,研究其井底压力变化规律对开发此类气藏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在分析研究多层气藏渗流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单井为研究对象的多层气藏渗流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拉氏变换对该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得多层合采气井拉氏空间井底压力动态响应数学模型;通过Stephest数值反演技术获得真实空间下的井底压力响应解,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获得了井底压力动态响应曲线,从而分析了响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而研究了分层流量剖面的变化规律。该研究成果对合理、高效开发多层气藏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合采 气藏 压力 渗流 流量剖面 试井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水库水温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陆俊卿 张小峰 +3 位作者 强继红 梅志宏 杨芳丽 董炳江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3-129,共7页
对标准k-ε紊流模型进行浮力修正,建立了剖面二维及三维水库水温计算的浮力流模型并采用已建漫湾水库库区实测水温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将检验后的模型应用于瓯江滩坑水库的水温分布预测研究中,其中采用剖面二维模型进行全库水温分布... 对标准k-ε紊流模型进行浮力修正,建立了剖面二维及三维水库水温计算的浮力流模型并采用已建漫湾水库库区实测水温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将检验后的模型应用于瓯江滩坑水库的水温分布预测研究中,其中采用剖面二维模型进行全库水温分布预测,并为坝前三维模型提供进口边界;采用三维模型对近坝段水流结构以及水电站下泄水温进行精确模拟,从而实现下泄水温的精确模拟。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水库建成后下泄水温与天然水温的差异,对比了各典型年不同电站开机组数和不同电站取水口高程条件下水库下泄水温的差别,为该电站取水口高程和机组运行方式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力学 水库水温 数学模型 浮力流k-ε模型 下泄水温
下载PDF
低渗透气藏压裂井三项式方程推导及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荣和 郭春华 +1 位作者 冯文光 张青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9-111,共3页
低渗透气藏压裂前自然产能很低或基本无产能,压裂是低渗透气藏增产和保持经济开采的重要措施。传统的二项式产能方程只能描述高速非达西渗流,对于这种低渗压裂井,地层的低渗透性和裂缝的高导流能力使得其渗流规律已经和压裂前大不一样,... 低渗透气藏压裂前自然产能很低或基本无产能,压裂是低渗透气藏增产和保持经济开采的重要措施。传统的二项式产能方程只能描述高速非达西渗流,对于这种低渗压裂井,地层的低渗透性和裂缝的高导流能力使得其渗流规律已经和压裂前大不一样,二项式产能方程已无法描述气井的生产状况,必须建立新的产能方程。文章从渗流力学基本理论出发,建立了低渗透气藏压裂井三项式产能方程。该模型全面考虑低渗透气藏压裂井的低速非达西渗流和高速非达西渗流的影响,得出了低渗透气藏压裂井渗流阻力由三部分组成,即启动压力阻力、粘滞阻力、惯性阻力,三者同时存在使得渗流阻力加大,并提出了低渗压裂井产能预测方法,能够更精确地确定渗流阻力系数和合理产量等重要参数,为科学合理开发低渗透气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非达西流 压裂 开发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模型 被引量:74
15
作者 李松泉 程林松 +1 位作者 李秀生 郝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6-612,共7页
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是油气在低渗透、特低渗透储集层中渗流规律偏离达西定律的主要原因。基于介质变形、启动压力梯度特征物理模拟实验,定义了新的应力敏感系数,分析了应力敏感系数和启动压力梯度(单相和油水两相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是油气在低渗透、特低渗透储集层中渗流规律偏离达西定律的主要原因。基于介质变形、启动压力梯度特征物理模拟实验,定义了新的应力敏感系数,分析了应力敏感系数和启动压力梯度(单相和油水两相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的特低渗透油藏单相和油水两相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对于单相渗流,给出了定产量、变产量和定流压条件下模型的解;对油水两相非活塞驱替,给出了分流量方程、油水前缘位置方程及压力、产量方程,并给出了求解方法。模型的油藏工程应用表明:低渗透油藏产能递减速度高于中高渗油藏;渗流速度比较小时,非线性因素对油水两相渗流影响显著。利用该模型,还可确定油田的合理注采井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非线性渗流 启动压力梯度 介质变形 应力敏感系数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低渗透气藏水平井产能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张烈辉 张苏 +2 位作者 熊燕莉 王瑞 朱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1,共3页
近年来随着低渗透油气田的开发,有关启动压力梯度渗流问题逐渐得到广泛的关注。水平井作为提高油气井产能的一项开发技术,以其在技术和经济效益方面具有常规直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已成为高效开发油气的重要技术支撑。通过大量调研发现,... 近年来随着低渗透油气田的开发,有关启动压力梯度渗流问题逐渐得到广泛的关注。水平井作为提高油气井产能的一项开发技术,以其在技术和经济效益方面具有常规直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已成为高效开发油气的重要技术支撑。通过大量调研发现,低渗透气藏中水平井的产能预测均没有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导致预测的产能与实际产能存在一定差异。为此,通过对低渗透气藏气体渗流速度运动方程的变形,得到气体渗流产生的压降等于达西流动产生的压降、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影响产生的压降及高速非达西效应影响产生的压降三项之和的结论。鉴于此,基于椭圆柱模型提出了描述含启动压力梯度及高速非达西效应的产能公式,并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对低渗透气藏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影响水平气井的整个渗流过程,且它对气井产量的影响较大;随着启动压力梯度增加,导致地层中的压力损失增大,同时水平气井产量也呈直线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水平井 开发 启动压力 非达西流 速度 生产能力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低渗透双重介质油藏垂直裂缝井压力动态分析 被引量:29
17
作者 蔡明金 贾永禄 +2 位作者 王永恒 白宇 聂仁仕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3-726,733,共5页
低渗透双重介质地层压裂后会形成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结合沃伦-鲁特模型,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和椭圆流法,建立了低渗透双重介质油藏椭圆流数学模型,求得了在拉普拉斯空间井底压力表达式,并对影响井底压力动态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低渗透双重介质地层压裂后会形成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结合沃伦-鲁特模型,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和椭圆流法,建立了低渗透双重介质油藏椭圆流数学模型,求得了在拉普拉斯空间井底压力表达式,并对影响井底压力动态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对低渗透垂直裂缝井试井曲线影响显著,无因次压力及其导数曲线后期呈上升趋势。且随启动压力梯度的增大,压力及其导数曲线抬升越高,上升得也越早。并对一口低渗透油藏垂直裂缝井进行了实例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压力梯度 低渗透油藏 垂直裂缝 质量守恒定律 椭圆流法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动数学模型初探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玉平 修乃岭 +3 位作者 熊伟 高树生 王学武 胡志明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5-68,共4页
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特点,结合渗流和流体力学知识,建立了缝洞型油藏渗流、管流和平板径向流耦合数学模型,揭示了储集体内流体的流动规律。对一维流动、弹性开发和注水开发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弹性能是封闭... 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特点,结合渗流和流体力学知识,建立了缝洞型油藏渗流、管流和平板径向流耦合数学模型,揭示了储集体内流体的流动规律。对一维流动、弹性开发和注水开发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弹性能是封闭性油藏主要的驱动方式,而注水开发油藏含水率会呈台阶式增长,模拟结果与实际开发效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气藏 管内流动 弹性驱动 注水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低/特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渗流有效动用计算方法 被引量:50
19
作者 朱维耀 刘今子 +2 位作者 宋洪庆 孙玉凯 王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2-457,共6页
依据渗流力学基础理论,及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存在的非达西运动方程,建立了低/特低渗透油藏流体非达西流动的数学模型。通过积分变换得出解析解,建立了单井未压裂情况下的合理动用半径的计算方法,并绘制了不同生产压差下的基质动用半径与... 依据渗流力学基础理论,及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存在的非达西运动方程,建立了低/特低渗透油藏流体非达西流动的数学模型。通过积分变换得出解析解,建立了单井未压裂情况下的合理动用半径的计算方法,并绘制了不同生产压差下的基质动用半径与启动压力梯度的双对数关系图版。结合压裂椭圆渗流理论,给出了不同面积井网压裂情况下动用系数的计算方法,用于定量表征不同井网条件下储层的动用程度,为低渗透储层的油藏评价和开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储层非达西渗流 动用半径 压力分布 启动压力梯度 压裂井网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井产量及压力变化模型 被引量:17
20
作者 赵艳艳 袁向春 康志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6,62,共4页
建立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多缝多洞串联型油藏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得出了产量和压力的变化规律。单缝单洞油藏的压力和产量均呈指数递减,多缝多洞油藏靠近生产井的溶洞产量的递减规律为几个指数递减函数的代数和,压力的递减规律为几个... 建立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多缝多洞串联型油藏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得出了产量和压力的变化规律。单缝单洞油藏的压力和产量均呈指数递减,多缝多洞油藏靠近生产井的溶洞产量的递减规律为几个指数递减函数的代数和,压力的递减规律为几个指数递减函数与井底流压的代数和。以同等大小的三缝三洞油藏为例,远离生产井的溶洞压力下降速度远远慢于靠近生产井的溶洞;生产初期产量主要是靠近生产井的溶洞在作贡献,远离生产井的溶洞逐渐开始补充。这对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井的动态分析和预测,认识缝洞连通模式和缝洞参数,以及储量计算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压力 数学模型 动态分析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