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ion of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Processes in a Lab-Scale Anaerobic Biobarrier with Enriched TCP Dechlorinating Consortium
1
作者 LI Zhiling INOUE Yasushi +3 位作者 MIZOGUCHI Takuya SIMIZU Yohei YOSHIDA Naoko KATAYAMA Arata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2年第6期441-449,共9页
In order to design and predict the dechlorination processes for remediating the halogenated aromatic com- pounds in the biobarrier system applied in situ, an anaerobic continuous-flow column was set up with the introd... In order to design and predict the dechlorination processes for remediating the halogenated aromatic com- pounds in the biobarrier system applied in situ, an anaerobic continuous-flow column was set up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n enriched 2, 4, 6-trichlorophenol (TCP) reductive dechlorinating consortium. The fates of TCP and its metabo- lites were si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first-order sequential dechlorination kinetic model. The enriched TCP anaerobic dechlorinating consortium dechlorinated 100 p.mol/L TCP to 4-chlorophenol (4-CP) via 2,4-dichlorophenol (DCP) in 10 d. The consortium was predominated with the phylum of Firmicutes and Bacteroidetes, based on the PCR-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analysis. After the consortium was applied to the colunm, the ex- perimental data in the steady state were fitted by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and the first-order dechlorination kinetic constants from TCP to 2,4-DCP, from 2,4-DCP to 4-CP and from 4-CP to phenol, were 1.58 d-1, 2.23 d 1 and 0.206 d-1,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fitting results, the required biobarrier width for the complete remediation of TCP, 2,4- DCP and 4-CP were 126 cm, 130 cm and 689 cm, respectively. The dechlorination/degradation of 4-CP must be in- creased when the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the real 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barrier 2 4 6-TCP anaerobic dechlorination first-order kinetic model simulation
下载PDF
天然厌氧微生物氢发酵生产生物氢气的研究 被引量:50
2
作者 樊耀亭 李晨林 +2 位作者 侯红卫 卢会杰 赖俊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0-374,共5页
以牛粪堆肥作为天然厌氧微生物菌种来源处理含蔗糖和淀粉的模拟有机废水,通过厌氧氢发酵产生生物氢气,同时使废水得到净化处理.在实验条件下,生物气中氢气浓度可达61%,产物中无甲烷气生成.以蔗糖为底物时,最佳初始pH值6.0,最大产氢能力... 以牛粪堆肥作为天然厌氧微生物菌种来源处理含蔗糖和淀粉的模拟有机废水,通过厌氧氢发酵产生生物氢气,同时使废水得到净化处理.在实验条件下,生物气中氢气浓度可达61%,产物中无甲烷气生成.以蔗糖为底物时,最佳初始pH值6.0,最大产氢能力为146mL/g;以淀粉为底物时,最佳初始pH值7.5,最大产氢能力为166mL/g,最佳底物浓度均为5g/L.模拟废水中COD去除率可达4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生物制氢 天然厌氧微生物 模拟有机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褐煤中天然产甲烷菌富集培养与生物气产出模拟 被引量:45
3
作者 王爱宽 秦勇 +2 位作者 林玉成 兰凤娟 杨松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5,共6页
采用厌氧培养方法,在云南省昭通褐煤样品中成功地培养富集了活性厌氧细菌,并进一步开展了为期60天的生物气生成模拟实验,分析了生物气的生成规律、物质组成和成因机制。结果揭示:3件褐煤样品中均有活性厌氧细菌存在,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主... 采用厌氧培养方法,在云南省昭通褐煤样品中成功地培养富集了活性厌氧细菌,并进一步开展了为期60天的生物气生成模拟实验,分析了生物气的生成规律、物质组成和成因机制。结果揭示:3件褐煤样品中均有活性厌氧细菌存在,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主,活性硫酸盐还原菌极其微少,说明昭通盆地褐煤层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生化环境,有利于产甲烷菌的繁盛;生物气的生成经历了生气量缓慢增长、显著增高、趋于减缓三个阶段,表明产甲烷菌在经历了第一阶段缓慢繁殖后,其数量和活性在第二阶段达到较高水平;3件煤样生气量和生气历程存在一定差别的原因,可能在于原煤中活性产甲烷菌数量以及显微组分组成方面存在差异,褐煤生物气生成过程至少存在两个以上的生气高峰阶段。模拟实验中产生的生物气几乎全部由CH4和CO2组成,且CH4占主要部分,几乎没有检测到重烃气。甲烷气体δ13C1和δD的平均值均处于生物甲烷碳、氢同位素组成的正常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厌氧细菌 产甲烷菌 生物气 模拟实验
下载PDF
上海地区水稻土氮素矿化及其模拟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慧琳 韩勇 蔡祖聪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3-510,共8页
采用改进的培养方法和分析手段研究了上海地区典型水稻土淹水条件下的氮素矿化过程。结果表明矿化量为全N的 4 0 %~ 9 4 % (N 6 0~ 2 4 1mgkg-1)。通过偏相关分析 ,矿化量只表现为与全N相关。矿化期间pH变化较大且与矿化量直线相关... 采用改进的培养方法和分析手段研究了上海地区典型水稻土淹水条件下的氮素矿化过程。结果表明矿化量为全N的 4 0 %~ 9 4 % (N 6 0~ 2 4 1mgkg-1)。通过偏相关分析 ,矿化量只表现为与全N相关。矿化期间pH变化较大且与矿化量直线相关。选择 (1)有效积温式 ;(2 )一级反应式 (One pool模型 ) ;(3)两部分一级反应式 (Two pool模型 ) ;(4 )带常数项的一级反应式 (Special模型 ) ,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非线性拟合表明Two pool模型和Special模型最优 ,后者体现出温度效应。通过参数分析和实际应用可能性剖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水稻土 氮素 淹水矿化 模拟 Special模型 氮肥
下载PDF
地下含水层中污染物生物降解的机制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6
5
作者 孙菽芬 洪钟祥 +1 位作者 李家伦 黄金池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40-544,共5页
对地下含水层污染物生物降解的数学模型建模原则作了补充,对一维均匀介质定常流下生物降解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对模型适用性的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已发表的模拟结果和已有的实测结果较为一致。对细菌生物降解机制模拟试验... 对地下含水层污染物生物降解的数学模型建模原则作了补充,对一维均匀介质定常流下生物降解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对模型适用性的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已发表的模拟结果和已有的实测结果较为一致。对细菌生物降解机制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降解过程是高度非线性相互作用过程,除个别参数有明显趋向作用外,多数过程相应参数的影响后果由特定条件决定。而模型正是能预报这些作用的详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数值模拟 地下含水层 水污染
下载PDF
人工重力联合中等强度运动锻炼对4d头低位卧床后有氧及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小涛 高原 +5 位作者 赵疆东 孙静 杨长斌 石菲 王永春 孙喜庆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的探讨4 d头低位卧床(head-down bed rest,HDBR)模拟失重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及人工重力联合中等强度运动锻炼的对抗效果。方法 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仅进行4 d HDBR;对抗组(n=6)HDBR期间每天上下午各进行1次30... 目的探讨4 d头低位卧床(head-down bed rest,HDBR)模拟失重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及人工重力联合中等强度运动锻炼的对抗效果。方法 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仅进行4 d HDBR;对抗组(n=6)HDBR期间每天上下午各进行1次30 min基于人工重力(足水平2 Gz)的中等强度运动锻炼。HDBR前后对所有志愿者分别进行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测试。结果 HDBR后对照组递增负荷累计运动应激指数、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及30 s最大负荷运动中的最小无氧功较卧床前均显著下降(P<0.05),无氧功递减率显著升高(P<0.05)而无氧功峰值、平均无氧功均无显著改变;HDBR后对抗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结论 4 d HDBR可致人体运动能力下降,其中对有氧运动能力影响最大,对无氧运动能力影响较小。基于人工重力的中等强度运动锻炼可有效对抗模拟失重所致的有氧及无氧运动耐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头低位卧床 短臂离心机 人工重力 无氧耐力 最大摄氧量
下载PDF
数学模拟技术用于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诊断与优化 被引量:16
7
作者 郝晓地 宋虹苇 +4 位作者 胡沅胜 郝二成 周军 甘一萍 王洪臣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94-99,共6页
采用TUD模型与AQUASIM模拟软件对某大型市政污水处理厂倒置A2/O工艺的运行问题进行诊断,同时提出优化运行方案并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进水中的碳源特别是挥发性脂肪酸(VFA)不足和厌氧水力停留时间(HRT)太短是导致脱氮除磷效果不佳... 采用TUD模型与AQUASIM模拟软件对某大型市政污水处理厂倒置A2/O工艺的运行问题进行诊断,同时提出优化运行方案并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进水中的碳源特别是挥发性脂肪酸(VFA)不足和厌氧水力停留时间(HRT)太短是导致脱氮除磷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两大问题,提出了曝气池分区重组、外加碳源、总进水超越初沉池、UCT改造以及结合磷回收等优化运行和工艺改造方案,并通过模拟预测了各种改造方案可能出现的较好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倒置A^2/O工艺 数学模拟 诊断问题 运行优化 挥发性脂肪酸 厌氧水力停留时间
下载PDF
厌氧发酵生物制氢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任保增 唐大惠 +2 位作者 李扬 胡庆丽 樊耀亭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64-66,共3页
在摇瓶试验的基础上,利用经预处理的牛粪堆肥作天然厌氧微生物菌种来源,对模拟有机废水的生物制氢研究进行了小规模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下,反应器具有140mL/(L·h)的持续产氢能力,平均氢含量50%左右,COD的平均去除率30%左右;... 在摇瓶试验的基础上,利用经预处理的牛粪堆肥作天然厌氧微生物菌种来源,对模拟有机废水的生物制氢研究进行了小规模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下,反应器具有140mL/(L·h)的持续产氢能力,平均氢含量50%左右,COD的平均去除率30%左右;蔗糖产氢能力174mL/g,效果显著,为该生物制氢研究在工业发展中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堆肥 厌氧发酵生物 氢气制造 模拟有机废水
下载PDF
槽式抛物面太阳能聚光集热器供热厌氧反应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选民 王雅君 +3 位作者 邱凌 赵立欣 贾吉秀 王小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2-207,共6页
应用能量密度较高的槽式抛物面太阳能聚光集热器(PTC)为厌氧反应器提供热源,确定装置中重要单元的尺寸,并进行了反应器内部能量平衡的计算,得出8 m^3的地下厌氧反应器内最大2处负荷分别为进料热损失与发酵物料散失热量,分别为16 077.31 ... 应用能量密度较高的槽式抛物面太阳能聚光集热器(PTC)为厌氧反应器提供热源,确定装置中重要单元的尺寸,并进行了反应器内部能量平衡的计算,得出8 m^3的地下厌氧反应器内最大2处负荷分别为进料热损失与发酵物料散失热量,分别为16 077.31 k J/d和23 180.01 k J/d。通过计算得出相应的聚光集热器的关键参数,确定光孔宽度b为2.4 m,焦距f为0.6 m,集热板面积为4.16 m^2,集热管直径为0.016 8 m。应用流体力学模拟软件Fluent对反应器内整体的传热效果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反应器内料液温度可维持在35℃左右。采用与设计参数相近的PTC系统和厌氧反应器进行试验验证,厌氧反应器内料液温度保持在33.6~35.8℃,与Fluent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反应器 太阳能聚光集热器 稳态模拟
下载PDF
生活垃圾渗滤液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冼萍 李英花 +2 位作者 邓超冰 王孝英 温中海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67-1772,共6页
通过厌氧毒性实验、恢复实验和特征毒性模拟实验,研究了生活垃圾渗滤液对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产甲烷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 mg/L氨氮浓度下产甲烷活性均大于85%,说明相应氨氮浓度范围,垃圾渗滤液基质对厌氧颗粒污泥的微生物没有明显... 通过厌氧毒性实验、恢复实验和特征毒性模拟实验,研究了生活垃圾渗滤液对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产甲烷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 mg/L氨氮浓度下产甲烷活性均大于85%,说明相应氨氮浓度范围,垃圾渗滤液基质对厌氧颗粒污泥的微生物没有明显抑制作用。恢复实验后活性得到完全恢复,属代谢毒性。模拟废水氨氮浓度大于1000 mg/L浓度时,开始出现抑制;氨氮浓度大于3000 mg/L时,有明显抑制,产甲烷活性下降32.1%;相同氨氮浓度下,渗滤液最大活性区间滞后于模拟废水,产甲烷活性也小于模拟废水,存在除氨氮以外的毒性物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渗滤液 模拟氨氮废水 厌氧颗粒污泥 产甲烷活性
下载PDF
热水循环加热厌氧反应器稳态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雅君 邱凌 +3 位作者 赵立欣 葛一洪 郭晓慧 戴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9-214,共6页
对于厌氧发酵系统,温度分布是否均匀是影响产气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在10 L厌氧反应器中分别对水和TS为12.4%(质量分数)的发酵料液进行加热的热平衡试验,运用Fluent软件对厌氧污泥传热特性进行仿真模拟,通过传感器监测温度变化,得出水... 对于厌氧发酵系统,温度分布是否均匀是影响产气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在10 L厌氧反应器中分别对水和TS为12.4%(质量分数)的发酵料液进行加热的热平衡试验,运用Fluent软件对厌氧污泥传热特性进行仿真模拟,通过传感器监测温度变化,得出水的温度分布与高TS料液有很大差异,而且在没有搅拌装置的情况下进行高TS料液的传热仿真,不能将其物性参数默认为水。在对水进行传热仿真时发现,对于低TS料液进行仿真要考虑料液间的对流换热,因此需调用Boussinesq假设,调用该假设后,模拟与试验最大误差仅为4.2%。对换热管壁面厚度设置作出分析并得出:在Fluent中设置虚拟壁面与在Gambit中直接绘制壁面模型具有相同效果,而前者可以简化模型并减少计算时间。此外,在进行高TS仿真时发现最适合这种热水循环加热系统的湍流模型为可实现k-ε模型(Realizable k-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 稳态模拟 对流换热
下载PDF
回流缝宽度对三相分离器分离效果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5
12
作者 郝飞麟 沈明卫 +1 位作者 何勇 冯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4-200,共7页
为探索厌氧反应器中三相分离器污泥回流缝对分离器内流场及气、液、固三相分离性能的影响,以Eulerian多相流模型为理论框架,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厌氧反应器及三相分离器中的气、液、固三相三维流场以及分离效率进行了模拟分析... 为探索厌氧反应器中三相分离器污泥回流缝对分离器内流场及气、液、固三相分离性能的影响,以Eulerian多相流模型为理论框架,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厌氧反应器及三相分离器中的气、液、固三相三维流场以及分离效率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中采用工程上常用的80、95、110、125、140 mm回流缝宽度。模拟结果表明:三相分离器内部的三相流速大大高于反应器的设计上升流速,其中固相平均流速相对较高;三相分离器内部液相流场以环流为主;污泥回流缝宽度对气、液流动相影响小,对固相影响则相对较大;三相分离器对固相的分离效率较高,混合液经过一层挡板的固相分离率均大于87%,而气相的分离率最低在60%;污泥回流缝宽度越宽、各单层的气、固相分离效率下降,通过三相分离器最上层沉淀区域的补充,混合液中的固相基本上能达到完全分离,而气相在回流缝宽度为95 mm左右时分离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分离器 回流缝宽度 多相流 厌氧反应器 模拟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原水氨氮对厌氧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超冰 杨剑 冼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7-60,共4页
通过厌氧毒性测定试验,研究模拟废水及猪场原水氨氮对厌氧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废水氨氮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具有多重性,当氨氮浓度低于400mg/L时,表现为促进产甲烷作用。当氨氮浓度为800mg/L时,开始表现为抑制... 通过厌氧毒性测定试验,研究模拟废水及猪场原水氨氮对厌氧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废水氨氮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具有多重性,当氨氮浓度低于400mg/L时,表现为促进产甲烷作用。当氨氮浓度为800mg/L时,开始表现为抑制产甲烷作用,并且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猪场原水在进水浓度下均表现为抑制作用。模拟废水50%抑制浓度为1900.1mg/L,猪场原水50%抑制浓度为1725.9mg/L;在相同的抑制程度下,模拟废水氨氮浓度均高于猪场原水,平均相差594.1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拨废水 猪场原水 氨氮 厌氧 微生物活性 抑制
下载PDF
气体搅拌下厌氧消化反应器CFD数值模拟及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乐 樊敏 +1 位作者 詹翔宇 杨顺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5-312,共8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气体搅拌下厌氧消化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流量下反应器内非牛顿液相的速度场、流场及动力黏度等流体动力学信息,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多相流模型、相间作用力以及多相湍流模型对液相速度的影响。结果表...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气体搅拌下厌氧消化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流量下反应器内非牛顿液相的速度场、流场及动力黏度等流体动力学信息,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多相流模型、相间作用力以及多相湍流模型对液相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口气体流量的增大并没有对流场形态和旋涡分布产生明显影响,但能有效降低液相动力黏度峰值,改善厌氧消化反应器内液相的流动性,尤其影响着反应器四周底部区域液相动力黏度。入口流量为2.05 m L/s及5.3 m L/s时,欧拉双流体模型与欧拉双流体模型耦合群体平衡模型(Population balance model,PBM)模拟得到的液相速度与实验值较为接近,并优于欧拉-拉格朗日模型;采用标准k-ε模型(Standard k-ε),重整化群k-ε模型(RNG k-ε)得到的液相速度模拟值优于可实现k-ε模型(Realizable k-ε)。相间作用力考虑为升力及曳力组合时,模拟得到的液相速度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气液两相 非牛顿流体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厌氧+SBR处理酱油模拟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鄂睿峰 左金龙 +1 位作者 贾德生 刘志维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277-279,299,共4页
为考察厌氧-SBR法对酱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对废水的COD、氨氮、正磷酸盐去除效果进行研究,同时在实验后期对酱油废水进行脱色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进水COD为2 000 mg/L左右,氨氮在80.7 mg/L左右,正磷酸盐在9.7 mg/L左右,COD去除效率... 为考察厌氧-SBR法对酱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对废水的COD、氨氮、正磷酸盐去除效果进行研究,同时在实验后期对酱油废水进行脱色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进水COD为2 000 mg/L左右,氨氮在80.7 mg/L左右,正磷酸盐在9.7 mg/L左右,COD去除效率为96%、氨氮的去除率为95%、磷的去除效率97%.酱油废水色度为200倍,聚合氯化铝投加10~40 mg,活性炭投加1.5~3.0g,出水色度降至50倍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SBR法 酱油模拟废水 色度:去除效率
下载PDF
基于Fluent软件的SABR反应器流场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春笃 朱国锋 +2 位作者 解清杰 王延民 刘兴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5,共3页
分段进水厌氧折流板反应器(SABR)是一种高效的污水生物处理反应器,流场十分复杂。运用通用商业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对SABR反应器进行流场模拟,用Solidwork建立反应器流场实体模型,采用分块结构化网格技术实现了适用于复杂形体... 分段进水厌氧折流板反应器(SABR)是一种高效的污水生物处理反应器,流场十分复杂。运用通用商业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对SABR反应器进行流场模拟,用Solidwork建立反应器流场实体模型,采用分块结构化网格技术实现了适用于复杂形体的分块结构化网格的计算程序,采用修正的k-epsilon双方程湍流模型以及滑移网格法(SG)处理反应区。分别考察了进水流量为0.276,0.420,0.840,1.680 L/h时厌氧反应器的速度场、压力场以及湍动性能。结果表明,计算所选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反应器流场情况,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符合,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今后SABR反应器的进一步研究与改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反应器 计算流体力学 模拟
下载PDF
基于GSA的厌氧发酵原料碳氮比NIRS快速检测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金明 程秋爽 +3 位作者 甄峰 许永花 李文哲 孙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23-330,共8页
在以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秸秆粪便混合物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时,为了对厌氧发酵原料碳氮比进行快速检测,将近红外光谱(NIRS)与偏最小二乘(PLS)回归相结合构建快速检测模型,并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GSA)构建遗传模拟退火区间偏最... 在以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秸秆粪便混合物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时,为了对厌氧发酵原料碳氮比进行快速检测,将近红外光谱(NIRS)与偏最小二乘(PLS)回归相结合构建快速检测模型,并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GSA)构建遗传模拟退火区间偏最小二乘算法(GSA-iPLS)和双重遗传模拟退火偏最小二乘算法(DGSA-PLS)分别用于特征谱区优选和特征波长点优选,以提高回归模型的检测精度和效率。全谱1 844个波长点经GSA-iPLS进行谱区优选后,得到641个波长变量,再经DGSA-PLS进行特征波长点优选后,得到628个波长变量。DGSA-PLS回归模型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p^2)为0. 920,预测均方根误差为7. 178,相对分析误差为3. 805。与全谱建模相比,DGSAPLS模型的RMSEP减小了15. 87%。通过波长优选,参与建模的波长点数量显著减少,有效降低了变量维度和模型复杂度,提升了预测精度和预测能力。本文通过优选碳氮比的敏感波长变量,有效提高了预测模型的鲁棒性,为直接、快速、准确测量厌氧发酵原料的碳氮比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 碳氮比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回归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下载PDF
UASB厌氧反应器内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卫京 左秀锦 朱波 《大连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8-10,共3页
UASB厌氧反应器的流场十分复杂.本文对UASB反应器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液相在反应器内进行循环,气相直接逸出反应器.气体在反应器内分布不均匀,在空间上变化较大.
关键词 厌氧反应器 UASB 两相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序批式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除磷效果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云霄 曾平 +1 位作者 杨一琼 徐国勋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3-76,共4页
采用序批式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SBSM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了其脱氮除磷效果。该工艺通过合理控制单个反应器的曝气时间和曝气量来构建交替式厌氧/好氧环境,试验中反应器内混合液的污泥沉降性能始终保持良好,平板膜没有进行化学清洗... 采用序批式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SBSM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了其脱氮除磷效果。该工艺通过合理控制单个反应器的曝气时间和曝气量来构建交替式厌氧/好氧环境,试验中反应器内混合液的污泥沉降性能始终保持良好,平板膜没有进行化学清洗,未产生不可逆的膜污染;不同工况下系统对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6.39%、97.79%、89.30%和43.79%,且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 模拟生活污水 脱氮除磷 交替式厌氧/好氧环境 污泥沉降性能
下载PDF
侧伸搅拌厌氧反应器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卫京 陈淑花 +1 位作者 陈理 左秀锦 《大连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34-35,共2页
侧伸搅拌厌氧反应器是一常用的厌氧反应器。对侧伸搅拌厌氧反应器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流体在反应器内形成循环流动,反应器内的湍流特性分布并不均匀。
关键词 搅拌 厌氧反应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