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te effects by generalized inversion technique using strong motion recordings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被引量:20
1
作者 Ren Yefei Wen Ruizhi +1 位作者 Hiroaki Yamanaka Toshihide Kashim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3年第2期165-184,共20页
The generalized inversion of S-wave amplitude spectra from the free-field strong motion recordings of the China National Strong Motion Observation Network System (NSMONS)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site effects in the... The generalized inversion of S-wave amplitude spectra from the free-field strong motion recordings of the China National Strong Motion Observation Network System (NSMONS)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site effects in the Wenchuan area. In this regard, a total of 602 recordings from 96 aftershock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with magnitudes of M3.7-M6.5 were selected as a dataset. These recordings were obtained from 28 stations at a hypocenter distance ranging from 30 km to 150 km. The inversion results have been verified as reliable by comparing the site response at station 62WUD using the Generalized Inversion Technique (GIT) and the Standard Spectral Ratio method (SSR). For all 28 stations, the site predominant frequency F and the average site amplification in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of 1.0-5.0 Hz, 5.0-10.0 Hz and 1.0-10.0 Hz have been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invers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from the 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 (HVSR) method, it shows that the HVSR method can reasonably estimate the site predominant frequency but underestimates the site amplification. The linear fitting between the average site amplification for each frequency band and the V20 (the average uppermost-20 m shear wave velocity) shows good correlation. A distance measurement called the asperity distance DAspt is proposed to reasonably characterize the source-to-site distance for large earthquakes. Finally, the inversed site response is used to identify the soil nonlinearity in the main shock and aftershocks of Wenchuan earthquake. In ten of the 28 stations analyzed in the main shock, the soil behaved nonlinearly, where the ground motion level is apparently beyond a threshold ofPGA 〉 300 cm/s^2 or PGV 〉 20 cm/s, and only one station coded 51SFB has evidence of soil nonlinear behavior in the aftersh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ralized inversion technique site effect Wenchuan earthquake soil nonlinearity predominant frequency site amplification
下载PDF
远场大地震作用下深软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国兴 战吉艳 +1 位作者 刘建达 李小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91-1599,共9页
针对苏州城区典型地层剖面,建立大尺度深软场地的二维精细化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大地震远场地震动作用于深软场地的设计地震动参数。结果表明:①大地震远场地震动作用时的深软场地地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明显大于人工波作用... 针对苏州城区典型地层剖面,建立大尺度深软场地的二维精细化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大地震远场地震动作用于深软场地的设计地震动参数。结果表明:①大地震远场地震动作用时的深软场地地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明显大于人工波作用时的地表PGA,输入地震动特性、土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及其非线性,使不同地表位置的PGA存在明显的变异性;②深软场地的地表设计地震动参数max,max和g T值远远大于现行国家规范或标准的取值,且max随地震动水平的提高而增大;③沿土层深度的PGA折减系数,对深度5 m以浅土层可取1,对深度35 m以深土层可取0.65,对中间深度土层可线性内插;④苏州深软场地土的最大剪应变幅值出现在土层深度10 m附近的窄带区域内,且中震、大震水平时,深度10~20 m的土介质处于弹塑性变形到大变形的过渡阶段,对该深度的地下结构,尤其是细长地下结构的抗震不利。对于类似苏州城区的深软场地,应充分考虑远场大地震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软场地 远场大地震 非线性地震效应 横向不均匀性 设计参数 地震动
下载PDF
河口盆地非线性地震效应及设计地震动参数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国兴 金丹丹 +1 位作者 朱姣 李小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1-1736,共16页
针对基岩明显起伏、土层非均匀分布的典型河口盆地场地,考虑土体非线性特征,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模拟无限域对地震波动的影响,建立大尺度精细化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盆地地表地震动幅值、频谱、持时、传递函数特征,探讨了基岩起伏土层... 针对基岩明显起伏、土层非均匀分布的典型河口盆地场地,考虑土体非线性特征,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模拟无限域对地震波动的影响,建立大尺度精细化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盆地地表地震动幅值、频谱、持时、传递函数特征,探讨了基岩起伏土层的地震动聚集效应及盆地边缘效应。结果表明:(1)盆地近地表土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地震动放大效应,且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非单调递减特征,基岩突变处地震动聚集效应明显,盆地两侧产生较为显著的边缘效应;场地中、长周期地震动的放大作用显著;(2)多遇地震、偶遇地震和罕遇地震水平时,场地卓越周期依次介于0.35-0.65 s、0.40-0.75 s和0.50-1.05 s之间;给出了盆地地表PGA(地表峰值加速度)、卓越周期均值等值线图及地表加速度反应谱放大因子建议值,地表设计地震动参数amax(地震影响系数)与Tg(特征周期)明显大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取值;(3)盆地特殊位置地表地震动持时得到不同幅度增长,且与输入地震动特性相关;(4)该盆地对0.5-2.0 Hz频段基岩地震动的放大效应比较显著,对小于0.2 Hz或大于2.5 Hz的基岩地震动,该盆地地震动放大效应不明显;(5)福州城区及其邻近区域地震动放大效应普遍较大。大尺度二维非线性分析一定程度上能合理反映微地形起伏、土层分布及土体非线性对地震波传播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盆地 非线性地震效应 聚集效应 边缘效应 地表峰值加速度 地震动持时 设计地震动参数
下载PDF
典型场地在不同地震动输入水平下的反应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伟 周正华 +2 位作者 王玉石 赵纪生 李小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89-1094,共6页
强震动作用下场地土的非线性对地震动反应特征影响明显。场地土的非线性效应首先是由岩土工程学家在室内试验中发现的,继而地震学家在强震动记录分析中亦发现了场地土的非线性效应。一般来讲,随着地震动输入强度增加,场地土非线性效应... 强震动作用下场地土的非线性对地震动反应特征影响明显。场地土的非线性效应首先是由岩土工程学家在室内试验中发现的,继而地震学家在强震动记录分析中亦发现了场地土的非线性效应。一般来讲,随着地震动输入强度增加,场地土非线性效应越明显。但对于不同场地类型,相同地震动水平作用下,场地土非线性效应是不同的。针对这一问题,选择了几个典型场地,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分析了不同地震动强度作用下各类场地土的非线性效应,并提出了一种以场地等效剪切波速随地震动输入水平变化为依据的场地土非线性效应确定方法,且定义当等效剪切波速变化率不足20%时,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可不计入场地土的非线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类型 非线性效应 地震动输入水平
下载PDF
不同龄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径向生长模型构建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冬燕 王冬至 +1 位作者 张志东 黄选瑞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7年第3期449-455,共7页
本文以塞罕坝不同龄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非线性单木胸径生长模型为基础模型,考虑主要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不同发育阶段华北落叶松胸径生长量的影响,利用哑变量方法构建包含不同龄组林分竞争指数及主要立地因子的非线性混... 本文以塞罕坝不同龄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非线性单木胸径生长模型为基础模型,考虑主要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不同发育阶段华北落叶松胸径生长量的影响,利用哑变量方法构建包含不同龄组林分竞争指数及主要立地因子的非线性混合效应胸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由立地因子与立木胸径生长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每公顷株数、海拔、坡向、土层厚度是影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生长主要限制性因子,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51、0.54、0.38;在不同龄组由于经营水平和作业方式不同,林分平均竞争指数与龄组呈负相关关系,不同龄组林分平均竞争指数分别为:6.26、2.17、0.61;以不同龄组林分平均竞争指数为哑变量,构建了包含影响立木胸径生长主要因子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不同龄组模型BIC值分别为-142.3、-109.4、-94.7;AIC值分别为:-145.8、-129.5、-113.6;-2 Log Likelihood值分别为:-463.8、-147.5、-131.6。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混合效应模型中固定效应参数能够反映大多数立木胸径生长量随年龄的变化总趋势,随机效应参数能解释不同立木年龄和胸径生长曲线的变异。因此,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提高了对胸径生长量的预测精度及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人工林 立地因子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胸径
下载PDF
琼州海峡海床地震反应特性的一维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国兴 夏高旭 +1 位作者 王彦臻 金丹丹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85,共11页
深软海床上修建跨海通道并确保其地震安全是一项重大的工程挑战。选取拟建琼州海峡海底隧道沿线4个典型钻孔剖面进行一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输入地震动特性、土体动力本构模型的选取对海床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 深软海床上修建跨海通道并确保其地震安全是一项重大的工程挑战。选取拟建琼州海峡海底隧道沿线4个典型钻孔剖面进行一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输入地震动特性、土体动力本构模型的选取对海床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MKZ模型相比,DCZ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地震动的某些高频和中-长周期分量在海床土层中的传播;海床35 m以浅和80 m~160 m深土层对0.6 Hz~1.1 Hz地震波传播的放大效应显著。对于0.2 g基岩地震动水平,海床地表峰值加速度达0.297 g,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水平,这与历史最大影响烈度是一致的;依据海床场地效应特征,累积绝对速度CAV是一个更合适的地震动强度指标。在周期0.05 s~0.5 s范围内,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反应谱设计跨海通道将偏于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效应 海床场地 琼州海峡 地震反应特性 土的非线性效应
下载PDF
软弱层几何特性与剪切波速对场地反应谱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方成 杨峻 武景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3-784,共12页
场地土层结构对地震动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针对含有一层软弱土层的匀质场地展开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软弱土层的几何分布特性和剪切波速变化对地表反应谱的影响。结果表明:1软弱层使得场地反应谱特征周期延长,长周期段曲线升高并... 场地土层结构对地震动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针对含有一层软弱土层的匀质场地展开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软弱土层的几何分布特性和剪切波速变化对地表反应谱的影响。结果表明:1软弱层使得场地反应谱特征周期延长,长周期段曲线升高并出现多峰值现象,含软弱层场地的反应谱与无软弱层场地的反应谱差值比远大于工程可接受的误差范围。2软弱层所引起的最大反应谱差值比随软弱层厚度和埋深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大,随软弱层剪切波速的减小而非线性增加,在本文算例中,最大反应谱差值比接近12倍。3反应谱最大差值比所对应的敏感周期随着软弱层厚度、埋深和输入加速度幅值的增加而增大,随剪切波速的减小而增大。分析表明,软弱层中的剪应变远大于邻近正常土层中的剪应变,这是引起地表加速度反应谱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谱 软弱土层 场地效应 真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土的滞回模型 非线性动力特性
下载PDF
基于HVSR谱比法研究场地反应非线性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罗桂纯 李小军 +1 位作者 傅磊 王玉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6-554,I0002,共10页
针对汶川地震近断层的众多量大面广的Ⅱ类场地,选用理县木卡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震、余震和地脉动记录,基于傅里叶谱HVSR谱比和速度反应谱HVSR谱比结果,研究场地反应的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主震、余震、地脉动的速度反应谱HVSR谱比... 针对汶川地震近断层的众多量大面广的Ⅱ类场地,选用理县木卡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震、余震和地脉动记录,基于傅里叶谱HVSR谱比和速度反应谱HVSR谱比结果,研究场地反应的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主震、余震、地脉动的速度反应谱HVSR谱比曲线平滑,峰值突出,清楚地给出了场地的卓越频率;场地地震反应随着PGA的变化出现明显的非线性反应,随着PGA的增大,小于100 gal余震、100~200 gal余震、200~300 gal余震以及主震的记录中场地卓越频率有向低频偏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谱 速度反应谱 HVSR谱比法 场地反应 卓越频率 非线性特征
下载PDF
多地貌单元复合场地非线性地震效应特征二维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金丹丹 陈国兴 董菲蕃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18-1824,共7页
针对由河漫滩、阶地、波状起伏的丘陵地带和残丘等组成的典型复合地形场地,基于ABAQUS软件的显式有限元并行计算集群平台,考虑土体的非线性特征,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模拟切除的无限域对地震波动的影响,建立了大尺度复合地形真实场地... 针对由河漫滩、阶地、波状起伏的丘陵地带和残丘等组成的典型复合地形场地,基于ABAQUS软件的显式有限元并行计算集群平台,考虑土体的非线性特征,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模拟切除的无限域对地震波动的影响,建立了大尺度复合地形真实场地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并将基岩地震动视为SH波,分析了不同地貌单元复合场地地震效应特征。结果表明:地形差异引起地表各测点峰值加速度(PGA)及峰值位移(PGD)不同;在相同地震波入射下,河漫滩区地表PGA大于I级阶地区域,但其PGD明显小于I级阶地区域,且河漫滩区的峰值位移差动较小;场地地表水平加速度反应谱呈双峰及多峰现象,加速度在0.4~1.2 Hz频段放大较多,且加速度反应谱特性与输入地震动相关;特定频段(0.5~1.75 Hz)地震动放大效应与聚集效应比较明显,频率小于0.2 Hz及大于2 Hz时,场地地震动放大特征不显著。低丘区的敏感频率段宽于河漫滩区;观测点的位置影响相应的水平加速度持时大小,局部地形变化将引起地震动持时差异,且持时和输入地震动特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形场地 不同地貌单元 土体非线性 地震效应特征
下载PDF
远场大地震作用下大尺度深软场地的非线性地震效应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战吉艳 陈国兴 +1 位作者 刘建达 李小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229-3238,共10页
基于ABAQUS软件自行研制的并行计算显式算法集群平台,针对苏州城区典型地层剖面,建立了大尺度深软场地的二维精细化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人工地震波和大地震远场地震动作用下深软场地的非线性地震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 基于ABAQUS软件自行研制的并行计算显式算法集群平台,针对苏州城区典型地层剖面,建立了大尺度深软场地的二维精细化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人工地震波和大地震远场地震动作用下深软场地的非线性地震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与人工地震波作用时深软场地的地表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相比,大地震远场地震波作用时的放大效应尤为显著,由于土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及其非线性,使不同地表的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存在明显的变异性。(2)深软场地对周期小于0.3S的高频地震波均具有显著的滤波效应;大地震远场地震波作用时,深软场地对周期0.85~1.65S的长周期地震波的放大效应非常显著,但对2.5~7.0S的长周期地震波呈现出明显的滤波效应。(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值沿土层深度和横向的分布形态呈现出明显的高低起伏现象,在不同成因的土层更迭面附近及土介质横向不均匀性显著的区域,地震波的局部聚焦放大和过滤减小现象尤为明显,且大地震远场地震动作用时,20m以浅土层的PGA值呈现出非常显著的放大效应。(4)地震波的频谱特性、土层的横向不均匀性对深软场地地表加速度反应谱β谱的谱形有显著影响;给出了描述加速度反应谱沿土层深度变化特征的三维谱形曲线,可以直观地展示出深软场地中细长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可能存在类共振现象的土层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软场地 二维分析 非线性地震效应 大地震远场地震动 土层横向不均匀性 长周期特性
下载PDF
竖向地震动对斜坡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的影响
11
作者 陈学良 金星 陶夏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021-1023,1025-1026,共5页
国内外规范中推荐或强制规定竖向地震动取为剪切反应谱的1/2~2/3,但该规定如何改进使其更合理已成为一重要课题。首先,对其研究现状简单总结,给出了可处理辐射阻尼、地震动相位特性、计算高效的二维波动显式有限元等效线性化程序 ELPSV... 国内外规范中推荐或强制规定竖向地震动取为剪切反应谱的1/2~2/3,但该规定如何改进使其更合理已成为一重要课题。首先,对其研究现状简单总结,给出了可处理辐射阻尼、地震动相位特性、计算高效的二维波动显式有限元等效线性化程序 ELPSV 编制的必要性,然后进行了分析。初步研究表明,竖向地震动强度对周期在0.3 s 以下的地表剪切反应谱有一定的影响,而高于0.3 s 部分影响轻微。竖向地震动强度对斜坡场地的竖向地震反应及地表竖向反应谱影响显著,按规范的取值将偏于不安全。受地形条件影响,坡顶剪切地震反应会比坡脚反应要大,而竖向地震反应并不明显。土层边界面的地震反应要比周围反应要低,交界面效应明显。软斜坡场地地震反应特性除场地竖向地震反应自下而上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外,其他情形与硬斜坡场地的规律基本一致。该结果定量反映了竖向地震动的影响程度,为斜坡场地上考虑竖向地震动的建(构)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地震动 斜坡场地 非线性地震反应 影响分析
下载PDF
不同场地类别条件下框架结构地震响应的方向差异性研究
12
作者 宋健 亓富丽 +1 位作者 张子阳 吴凯莉 《河南科学》 2023年第11期1628-1637,共10页
结构地震响应与所在场地的土层条件密切相关,而水平双向地震动作用方向的差异也会导致结构不同方向震害的差异.基于设计反应谱,选取了20组实际记录的水平双向地震动,针对基岩(Ⅰ_(0))、Ⅱ类以及Ⅲ类场地,对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双... 结构地震响应与所在场地的土层条件密切相关,而水平双向地震动作用方向的差异也会导致结构不同方向震害的差异.基于设计反应谱,选取了20组实际记录的水平双向地震动,针对基岩(Ⅰ_(0))、Ⅱ类以及Ⅲ类场地,对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双向地震动作用以及场地土层非线性效应共同影响下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研究场地效应对地表地震动方向性以及上部结构地震响应方向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结构抗震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场地效应引起的地表地震动放大,还需要考虑场地效应引起结构地震响应的最不利方向以及方向差异性相比于基岩地震动作用时的变化;仅考虑出露基岩地震动输入的结构地震响应分析往往不安全,且忽略了场地效应对结构地震响应最不利方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非线性 场地效应 结构地震响应 最不利方向 方向差异性
下载PDF
应用邻近强震动站点主余震记录的场地及地形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世亮 马强 +3 位作者 陶冬旺 钱亮 李继龙 解全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00-210,共11页
2022年01月08日青海门源发生M_(S)6.9级地震,在震源相同、路径类似的条件下,间距5.5 km的地震烈度仪站点观测到的地震动加速度存在较大差异,针对此现象,应用主余震强震动记录,分别使用谱比法和标准谱比法分析了场地效应与地形效应对地... 2022年01月08日青海门源发生M_(S)6.9级地震,在震源相同、路径类似的条件下,间距5.5 km的地震烈度仪站点观测到的地震动加速度存在较大差异,针对此现象,应用主余震强震动记录,分别使用谱比法和标准谱比法分析了场地效应与地形效应对地震动的影响,并提出了通过移动带通滤波器的高频截止频率来确定地面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的主要贡献频段的方法。考虑场地效应和地形放大效应等因素,在不同频带内初步分析了PGA偏差较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9级地震 谱比法 场地效应 地形效应 非线性场地反应
下载PDF
海湾深厚海床场地二维非线性远场强地震反应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缪涵 王彦臻 +1 位作者 方怡 陈国兴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7-649,共13页
人们早已认识到远距离强地震可能引起覆盖层深厚的沿海或盆地城市发生严重的地震灾害。以某杭州湾跨海通道为背景,建立跨海湾海床二维场地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依据区域地震活动性,选取远场大地震井下记录作为海床基岩的输入地震动,考虑... 人们早已认识到远距离强地震可能引起覆盖层深厚的沿海或盆地城市发生严重的地震灾害。以某杭州湾跨海通道为背景,建立跨海湾海床二维场地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依据区域地震活动性,选取远场大地震井下记录作为海床基岩的输入地震动,考虑地震动特性、海床微地形特征、沉积土的空间异质性和非线性滞回特性,研究了远场强震引起的海床场地非线性地震效应特征。海床场地效应与海床微地形特征、沉积土的空间异质性和输入地震动特性密切相关。凹陷地表边缘、基岩隆起和凹陷部位及海床土软弱区域的场地放大效应显著,呈现出低频聚焦现象,且竖向地震反应更为明显。仅考虑水平向地震作用将显著低估海床非线性场地效应程度,水平向和竖向地震同时作用引起的竖向地震效应不应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海床场地 远场强地震 二维非线性场地效应 土的非线性 海床地形地貌
下载PDF
深软场地盾构隧道横向地震反应分析
15
作者 夏泽沛 《广东公路交通》 2018年第5期54-58,63,共6页
为了研究强震作用下深软地层盾构隧道的地震反应特性,以某海底盾构隧道为工程背景,选取不同的隧道横断面,采用弹性力学孔口问题解,分析了盾构隧道横向地震内力;分别采用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对盾构隧道横向地震反应分析,并与动力时... 为了研究强震作用下深软地层盾构隧道的地震反应特性,以某海底盾构隧道为工程背景,选取不同的隧道横断面,采用弹性力学孔口问题解,分析了盾构隧道横向地震内力;分别采用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对盾构隧道横向地震反应分析,并与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主要结论:圆形隧道结构的内力沿环向呈鹅蛋形分布,轴力和弯矩的最大值分别处于拱肩和拱脚位置;反应位移法和反应加速度法的计算结果差异很小,且两者的差异受地震动强度、频谱特性等因素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深软场地 场地非线性地震效应 解析解 反应位移法 反应加速度法
下载PDF
高烈度山区场地非线性效应对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银灯 郑史雄 张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3-69,共7页
为了研究高烈度山区地震场地非线性效应及其对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0条地震波,基于土层分析软件Deepsoil和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分析等效线性和非线性两种模型的场地效应和桥梁结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1)考... 为了研究高烈度山区地震场地非线性效应及其对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0条地震波,基于土层分析软件Deepsoil和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分析等效线性和非线性两种模型的场地效应和桥梁结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1)考虑非线性模型时地表PGA放大系数比等效线性模型时更大,且土层越柔软,非线性模型下的地表PGA放大系数越大。小震、大震作用下的放大系数依次为1.5~3.5、1.3~1.7,呈减小趋势。(2)随着地震动强度增大,两种模型得出的土层峰值加速度随土层深度变化趋势逐渐出现差异,且非线性整体大于等效线性。在大震作用下,非线性约为等效线性的1.36倍;在软弱土层处更明显,约为1.54倍。(3)小震作用下,两种模型计算得出的地表加速度反应谱接近,呈现一致的变化规律。大震作用下,非线性模型得出的反应谱起伏变宽,峰值变大。(4)非线性得出的桥墩底剪力和弯矩均方根值约为等效线性的1.37倍,因此采用非线性模型考虑场地效应对结构响应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连续刚构桥 等效线性 非线性 地震场地效应 桥梁响应
下载PDF
谐波的现场检测、诊断及抑制
17
作者 林苗 《广西电力工程》 2000年第4期21-22,26,共3页
讨论了在有非线性负载的配电系统中 ,谐波的现场检测、诊断和解决办法 。
关键词 非线性负载 谐波 现场检测 电力系统 无功补偿
下载PDF
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非线性统计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毅 王玉石 +1 位作者 王宁 张立宝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2-370,共9页
浅地表软弱覆盖层对地震动的影响具有强非线性,但因观测记录样本量过小,难以通过参考谱比法等直接方法予以可靠分析。本文基于日本KiK-net台网136个竖向钻井台阵获取的141881组加速度记录的统计分析,研究了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随地震动... 浅地表软弱覆盖层对地震动的影响具有强非线性,但因观测记录样本量过小,难以通过参考谱比法等直接方法予以可靠分析。本文基于日本KiK-net台网136个竖向钻井台阵获取的141881组加速度记录的统计分析,研究了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随地震动强度变化的非线性变化规律与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变窗口尺度的滑动窗口平均法加强数据线性度,并确定了与地震动强度相关的台站最小记录样本量,统计结果表明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平台值随地震动强度变化的非线性衰减指数为−0.24~−0.08。利用套索(Lasso)算法统计回归发现,本研究12个场地特性表征参数中,30 m平均剪切波速(V_(s30))、场地卓越频率与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非线性衰减指数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较弱强度地震动作用下地表/井下傅里叶谱比值峰值、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峰值与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非线性衰减指数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动 局部场地效应 反应谱 非线性 竖向台阵
下载PDF
2018年云南通海2次5.0级地震强震动记录特征及其场地反应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文才 尹志文 +3 位作者 田秀丰 徐钦 石文兵 江志杰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5-641,I0004,共8页
2018年8月13日和14日云南通海县相继发生2次5.0级地震,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的41个(13日)和30个(14日)强震台站在2次地震中共捕获到213条三分向加速度记录,给出近场台站的地震动参数,绘制了震中附近区域峰值加速度等值线图,其长轴呈WS—E... 2018年8月13日和14日云南通海县相继发生2次5.0级地震,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的41个(13日)和30个(14日)强震台站在2次地震中共捕获到213条三分向加速度记录,给出近场台站的地震动参数,绘制了震中附近区域峰值加速度等值线图,其长轴呈WS—EN方向展布。将实际观测数据与几种常用地震动衰减关系对比,发现霍俊荣和胡聿贤(1992)的衰减预测模型能更好地反映此次地震影响场。将不同震中距的5个台站反应谱对比,并与我国设计反应谱比较,拟合出不同周期谱加速度的衰减特性,总结了地震的反应谱基本特征。最后基于主震和多次余震观测记录,运用HVSR谱比法分析了3个典型台站的场地效应,并对其是否发生非线性反应作了初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海5.0级地震 反应谱 衰减关系 场地效应 非线性反应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sit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 using nonlinear method (Case study: Babol, Iran) 被引量:1
20
作者 Asskar Janalizadeh CHOOBBASTI Sadegh REZAEI Farzad FARROKHZAD Pedram Haidarzaeh AZAR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CSCD 2014年第1期69-82,共14页
In this the present study,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evaluate the seismic hazard considering local site effects by carrying out detailed geotechnical site characterization in Babol, Iran. Use of geotechnical data an... In this the present study,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evaluate the seismic hazard considering local site effects by carrying out detailed geotechnical site characterization in Babol, Iran. Use of geotechnical data and synthesis of drilling data extracted from the Babol's subsurface database have enabled authors to determine the geotechnical properties of each site. These data are consisted of twenty five boreholes up to depth of 40 m. Based on the obtained data from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the study area is divided to five zones. Dynamic 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time domain, using fully nonlinear model by PLAXIS. A series of analysis in the study area showed the site period, ranging from 0.4 to 0.8 s. Finally the obtained response spectra from fully nonlinear method were compared with site response spectra of Iran's 2800 (earthquake) c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lly nonlinear method site effect dynamic analysis response spectr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