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Fiber Properties and Processing Parameters on Properties of Highloft Nonwoven Bonded by Bicomponent Polyester Fibers
1
作者 任杰 顾书英 Hans Schreiber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1年第4期84-87,共4页
Highloft nonwoven was produced by heat bonding of bicomponent polyester fibers. The effect of fiber properties and processing parameter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nonwoven was investigated. The heat bonding ... Highloft nonwoven was produced by heat bonding of bicomponent polyester fibers. The effect of fiber properties and processing parameter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nonwoven was investigated. The heat bonding processing parameters for the nonwoven were optimi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nge of processing temperature is wider while the shell melting point of the bicomponent fibers (Tm1) is lower. The best processing temperature is about 15℃ higher than Tm1 while the shell melting point (Tm1) is hig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loft nonwoven bicomponent POLYESTER fiber tear strength INTERLAYER TEAR FORCE
下载PDF
Effect of Blending Ratio of Fibers on the Properties of Nonwoven Fabrics Based of Alfa Fibers
2
作者 Lassaad Ghali Mohamed Taher Halimi +1 位作者 Mohamed Ben Hassen Faouzi Sakli 《Advances in Materials Physics and Chemistry》 2014年第6期116-125,共10页
Natural fibers are nowadays increasingly employed for making nonwoven, replacing the synthetic materials due to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this setting, we examine the use of Alfa fibers in nonwoven... Natural fibers are nowadays increasingly employed for making nonwoven, replacing the synthetic materials due to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this setting, we examine the use of Alfa fibers in nonwoven. Extracted Alfa fibers present satisfy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at allow them to be used to produce nonwoven textiles materials. Therefore, Alfa fibers are, mainly, blended with cotton, polyester, Tencel and wool. Webs are prepared using cotton or wool cards in regular width. The nonwoven consolidation is made by needle-punching method. The weight, thickness, air permeability, adiathermic capacity and tensile properties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exhibit that the air permeabilit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Alfa fibers ratio for the nonwoven Alfa blended with short fibers. It decreases in case of Alfa/Wool blend. We can conclude also that the nonwoven Alfa blended with wool fibers have the highest properties values for all the Alfa fibers blends. Data also revealed that the tensile properties are reduced with the increment of Alfa fibers 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A fibers nonwoven AIR PERMEABILITY SPECIFIC STRENGTH
下载PDF
Ceramic Wetlaid Nonwoven and Its Composite
3
作者 程隆棣 黄秀宝 于修业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2年第4期108-110,共3页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properties of wetlaid nonwovens and their composites in two different blended fibers (polyester and aromatic fiber pulp) and ceramic fiber pulp mainly. The conclusion is that high blending rat...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properties of wetlaid nonwovens and their composites in two different blended fibers (polyester and aromatic fiber pulp) and ceramic fiber pulp mainly. The conclusion is that high blending ratio of blended fiber will lead to the worse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AMIC fibers Wetlaid nonwoven Composites Abrading MATERIALS
下载PDF
Fiber Visions:新型mPP细旦纤维
4
作者 宋丽媛 《国际纺织导报》 2002年第3期8-8,10,共2页
介绍了FiberVisions公司和Atofina公司合作研制的茂金属聚丙烯和细旦短纤维。
关键词 茂金属催化剂 细旦纤维 性能 聚丙烯
下载PDF
FiberVisions:新型mPP细旦纤维
5
作者 宋丽媛 《国际纺织导报》 2002年第z2期32-33,共2页
介绍了FiberVisions公司和Atofina公司合作研制的茂金属聚丙烯和细旦短纤维。这种纤维可用于生产更轻更柔软的非织造布。
关键词 茂金属催化剂 细旦纤维 性能
下载PDF
Modelling for Evaluation of Tensile Strength of Nonwoven and Its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6
作者 刘让同 严灏景 储才元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1998年第1期10-13,共4页
In this paper,the critical zone concept is proposed onthe mechanism of tensile breakage of nonwoven.Thestrength of critical zone of nonwoven is taken to be allthe pull-out force of bridging fibers from nonwoven,which ... In this paper,the critical zone concept is proposed onthe mechanism of tensile breakage of nonwoven.Thestrength of critical zone of nonwoven is taken to be allthe pull-out force of bridging fibers from nonwoven,which are related to content of adhesive.The strength ofnonwoven is determined by the strength of critical zone.Based on these,a mathematical model of nonwovenstrength was deri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woven fiber web ADHESIVE critical ZONE BRIDGING fiber PULL-OUT force
全文增补中
体育服饰用超细纤维合成革针刺非织造基布的力学性能表征
7
作者 李艳平 周雨龙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8期98-102,共5页
为有效解决开纤处理后海岛超细纤维针刺非织造基布致密性低且针刺痕迹等一系列问题,以促使其在体育服饰用超细纤维合成革中广泛应用,本文基于针刺法将高收缩聚酯纤维掺入海岛超细纤维合成革非织造基布,以制备生成了超细纤维合成革针刺... 为有效解决开纤处理后海岛超细纤维针刺非织造基布致密性低且针刺痕迹等一系列问题,以促使其在体育服饰用超细纤维合成革中广泛应用,本文基于针刺法将高收缩聚酯纤维掺入海岛超细纤维合成革非织造基布,以制备生成了超细纤维合成革针刺非织造基布,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发现,随着高收缩聚酯纤维掺入量增加,超细纤维合成革针刺非织造基布断裂强度与撕裂强度皆逐渐增大;透湿性与吸湿性先降低后升高;热收缩率逐步增高;耐磨性逐渐提升,且基布均匀度较好;弯曲长度与弯曲刚度皆逐渐增大,柔软度随之降低;以针刺非织造基布为原料制成的体育服饰用超细纤维合成革表面平整且光滑,底面平整且粗糙度适中,致密性较好,且断裂强度、撕裂强度、透湿性与吸水性均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纤维合成革 高收缩聚酯纤维 针刺 非织造基布 透湿性
下载PDF
过滤吸油用PP/PE双组分熔喷非织造布的性能测试研究
8
作者 赵博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97-101,共5页
以不同质量比的聚丙烯(PP)、聚乙烯(PE)为原料制得PP/PE双组分熔喷非织造布,测试分析了PP/PE双组分熔喷非织造布的性能。结果表明:PP/PE双组分熔喷非织造布的纤网呈现蓬松杂乱的三维结构,纤维直径较细,孔隙率较高;随着PE添加比例增大,PP... 以不同质量比的聚丙烯(PP)、聚乙烯(PE)为原料制得PP/PE双组分熔喷非织造布,测试分析了PP/PE双组分熔喷非织造布的性能。结果表明:PP/PE双组分熔喷非织造布的纤网呈现蓬松杂乱的三维结构,纤维直径较细,孔隙率较高;随着PE添加比例增大,PP/PE双组分熔喷非织造布的面密度和厚度增大,拉伸断裂强力、顶破强力略有下降,硬挺度下降,透气性增大;当PP/PE质量比为73时,PP/PE双组分熔喷非织造布的水接触角在129°左右,吸油倍数为18.75,20 s内吸油高度为1.7 mm,空气过滤效率为56.82%,综合性能较好,可应用于过滤、吸油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聚乙烯纤维 熔喷法非织造布 过滤性能 吸油性能 测试
下载PDF
涤纶/黏胶纤维复合针刺非织造布的制备及疏水整理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小庆 张悦雯 +2 位作者 沈艳琴 武海良 马艳丽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以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为原料,混合成网后通过针刺工艺制备具有多孔隙的三维结构的涤纶/黏胶纤维复合针刺非织造布;然后,选用氟化后的纳米SiO_(2)颗粒和SiC颗粒对非织造布进行表面进行疏水整理,并对试样的克重及厚度、化学结构、微观形... 以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为原料,混合成网后通过针刺工艺制备具有多孔隙的三维结构的涤纶/黏胶纤维复合针刺非织造布;然后,选用氟化后的纳米SiO_(2)颗粒和SiC颗粒对非织造布进行表面进行疏水整理,并对试样的克重及厚度、化学结构、微观形貌、机械力学性能、疏水性能等进行研究,分析原料配比对产品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表面富含大量的纳米SiO_(2)颗粒和SiC颗粒,且适当提高涤纶纤维的含量,可改善试样的机械力学性能和疏水性能。基于以上良好的性能,涤纶/黏胶纤维复合针刺非织造布可用于防水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纤维 黏胶纤维 针刺非织造布 疏水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热黏合聚乙烯/聚丙烯双组分纺黏非织造材料性能及其过滤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金鑫 周雨萱 +2 位作者 朱柏融 吴海波 张克勤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为研究热黏合加固技术对双组分纺黏非织造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聚乙烯(PE)为皮层组分、聚丙烯(PP)为芯层组分,采取热轧和热风2种热黏合方式制备了PE/PP皮芯型双组分纺黏非织造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自动滤料测试仪、孔径测试仪... 为研究热黏合加固技术对双组分纺黏非织造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聚乙烯(PE)为皮层组分、聚丙烯(PP)为芯层组分,采取热轧和热风2种热黏合方式制备了PE/PP皮芯型双组分纺黏非织造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自动滤料测试仪、孔径测试仪、渗水性测定仪等对2种方法制备的纺黏非织造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并对造成过滤性能不同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阐释纤维滤材的过滤机制。结果表明:随着面密度的增加,热轧黏合纺黏非织造材料的平均孔径逐渐减小,耐静水压逐渐增加,其中面密度为80 g/m^(2)时,平均孔径为25.74μm,耐静水压为3.14 kPa;热风黏合纺黏非织造材料在低阻力、高容尘、品质因数方面的表现均优于热轧黏合纺黏非织造材料,其中面密度为80 g/m^(2)时,以质量中值直径为0.26μm的NaCl气溶胶为过滤媒介,在32 L/min的测试流量下,电晕驻极后热风黏合纺黏非织造材料的过滤效率为76.62%,过滤阻力仅为15.85 Pa;纤维过滤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其过滤阻力越小,容尘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聚丙烯 双组分纤维 纺黏非织造材料 热黏合 空气过滤材料 过滤机制 电晕驻极
下载PDF
P-MOF-5@纤维素/聚丙烯非织造材料铅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申思佳 孙辉 于斌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为了制备具有高效重金属铅离子吸附性能的纤维素/聚丙烯(纤维素/PP)复合水刺非织造材料,以六水合硝酸锌为金属离子源,对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10)为分散剂,采用溶剂热法在以纤维素与PP纤维混合比例为9∶1的水刺非织造... 为了制备具有高效重金属铅离子吸附性能的纤维素/聚丙烯(纤维素/PP)复合水刺非织造材料,以六水合硝酸锌为金属离子源,对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10)为分散剂,采用溶剂热法在以纤维素与PP纤维混合比例为9∶1的水刺非织造材料表面原位合成了P‐MOF‐5@纤维素/PP,对制备材料形貌、结构、重金属铅离子(Pb^(2+))吸附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纤维素/PP表面合成的MOF‐5呈规则的正六面体,粒径分布不均,加入PVP10后,P‐MOF‐5的结构更规整、粒径更均匀,结晶结构完整;当Pb^(2+)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吸附温度为25℃、溶液pH值为5时,P‐MOF‐5@纤维素/PP对水体中Pb^(2+)的吸附性能最佳,吸附平衡时间为9 h,吸附效率约为95.04%;经5次重复循环使用后,复合水刺材料的吸附效率仍可达到70.84%;与纤维素/PP相比,P‐MOF‐5@纤维素/PP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纤维 聚丙烯 水刺非织造材料 MOF-5 铅离子 吸附性能
下载PDF
可海水降解聚乙醇酸纤维及无纺布的连续制备与性能
12
作者 纪旭 张睿 +3 位作者 王小红 徐鼐 冯玉红 潘莉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9-56,共8页
为缓解不可降解无纺布对环境的压力,利用聚乙醇酸(PGA)材料制备纤维及无纺布,研究PGA材料的热性能以及探究纺丝机热加工温度、热辊温度、计量泵转速对纤维的直径、线密度、拉伸性能及无纺布的克重、厚度、拉伸性能、生产稳定性的影响,... 为缓解不可降解无纺布对环境的压力,利用聚乙醇酸(PGA)材料制备纤维及无纺布,研究PGA材料的热性能以及探究纺丝机热加工温度、热辊温度、计量泵转速对纤维的直径、线密度、拉伸性能及无纺布的克重、厚度、拉伸性能、生产稳定性的影响,优选生产工艺。结果表明,在一、二、三、四区的温度分别为225,225,230,235℃,机头温度为215℃,计量泵转速为24 Hz,热辊温度为50℃的条件下,PGA可实现纤维及无纺布的连续制备,纤维及无纺布的综合性能较优:未牵伸前纤维的直径为0.153 mm,线密度为258.38 dtex,拉伸强度为1.55 cN/dtex;无纺布克重为335.52 g/m^(2),厚度为0.672 mm,拉伸强度为17.07 MPa,断裂伸长率为552.50%,制备的无纺布的厚度误差为5.7%,属于一等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醇酸 熔融纺丝 可降解材料 纤维 无纺布
下载PDF
聚丙烯/改性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3
作者 邵腾飞 李洋 +6 位作者 甄卫军 周玉生 马春梅 孙朋涛 葛庆 徐建波 陈步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106,共11页
以二氧化钛为原料制备了改性二氧化钛(m@TiO_(2)),然后以其为助剂通过熔喷非织造技术制备了聚丙烯/m@TiO_(2)纳米复合纤维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其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热风温度为295℃、热风压力为400 kPa、料筒压力为400 kPa。对聚丙... 以二氧化钛为原料制备了改性二氧化钛(m@TiO_(2)),然后以其为助剂通过熔喷非织造技术制备了聚丙烯/m@TiO_(2)纳米复合纤维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其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热风温度为295℃、热风压力为400 kPa、料筒压力为400 kPa。对聚丙烯/m@TiO_(2)纳米复合纤维膜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在煤化工废水中的应用。结果表明,PP5纳米复合纤维膜的结晶度为37.6%,孔隙率为96.3%,纤维平均直径为3.8μm,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pH=3、温度为45℃、吸附时间50 min时,测试了PP1与PP5对煤化工废水吸附处理降低化学需氧量(COD)值。结果表明,PP5对COD的去除率达到了20.1%,远高于PP1(COD的去除率11.1%)。25℃下经过光催化降解后,PP5对COD的去除率达到82.5%,表明PP5具有优异的光催化降解煤化工废水中有机物的性能,并且PP5对煤化工废水中有机物的光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聚丙烯/m@TiO_(2)纳米复合纤维膜对降低煤化工废水中的COD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改性二氧化钛 熔喷非织造 纳米复合纤维 煤化工废水
下载PDF
防寒保暖用非织造材料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智蓉 马宇新 +5 位作者 王文强 李文哲 张梦娇 张广宇 单浩如 傅秋霞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102,共5页
从传统的保暖,到现在积极和智能化,保暖材料向着更轻质、更舒适、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总结了保暖性能的测试指标;系统介绍了针刺、熔喷、纺黏、静电纺非织造保暖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种类非织造保暖材料的优势与不足;并对未来非织... 从传统的保暖,到现在积极和智能化,保暖材料向着更轻质、更舒适、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总结了保暖性能的测试指标;系统介绍了针刺、熔喷、纺黏、静电纺非织造保暖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种类非织造保暖材料的优势与不足;并对未来非织造材料在保暖领域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织造材料 纤维 保暖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木棉/棉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吸油性能评价
15
作者 贾雪如 温润 +1 位作者 崔运花 李娜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82,共10页
为了探究木棉制品在面部油脂吸附中的应用,将木棉和棉纤维以5种不同的比例(0∶10、3∶7、5∶5、7∶3、10∶0)混合梳理成纤维网,通过三道水刺加固制成非织造布。测试并表征了这5种非织造布的表面形貌、孔径分布、表面润湿性、吸油性能和... 为了探究木棉制品在面部油脂吸附中的应用,将木棉和棉纤维以5种不同的比例(0∶10、3∶7、5∶5、7∶3、10∶0)混合梳理成纤维网,通过三道水刺加固制成非织造布。测试并表征了这5种非织造布的表面形貌、孔径分布、表面润湿性、吸油性能和瞬间吸附性能,并与市面上现有的吸油面巾纸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刺不会破坏木棉的空腔结构,且5种样品均具有很好的疏水亲油性;当木棉/棉混合比为7/3时,非织造布的吸油倍率(31.28)和保油率(94.69%)最高,且油液主要会附着在纤维表面、纤维与纤维间隙及纤维空腔中;此外,当木棉与棉的混合比为5/5时,0.5 s内的平均吸附速率最大(1.569 g/s)。研究表明木棉/棉水刺非织造布具有很好的吸油保油性能,为后续开发绿色环保木棉基吸油面巾纸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纤维 棉纤维 水刺非织造布 油液吸附 吸油纸
下载PDF
壳聚糖-SiO_(2)气凝胶/纤维素/聚丙烯复合水刺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染料性能
16
作者 肖昊 孙辉 +2 位作者 于斌 朱祥祥 杨潇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8,共10页
为制备用于有机染料废水处理的生物质材料,以纤维素纤维/聚丙烯(CF/PP)为基材,经氧化后与以壳聚糖(CS)和硅酸四乙酯(TEOS)为原料制备的CS-SiO_(2)混合溶液进行反应,再通过冷冻干燥得到CS-SiO_(2)气凝胶/氧化纤维素(OCF)/PP复合水刺非织... 为制备用于有机染料废水处理的生物质材料,以纤维素纤维/聚丙烯(CF/PP)为基材,经氧化后与以壳聚糖(CS)和硅酸四乙酯(TEOS)为原料制备的CS-SiO_(2)混合溶液进行反应,再通过冷冻干燥得到CS-SiO_(2)气凝胶/氧化纤维素(OCF)/PP复合水刺非织造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和其对有机染料吸附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相较于CF/PP水刺非织造材料,CS-SiO_(2)气凝胶/OCF/PP复合水刺非织造材料表面出现明显的微孔结构,在OCF/PP水刺非织造材料表面出现了归属于CS和SiO_(2)的红外特征峰;当TEOS体积分数为25%时,制得的样品在30℃、pH值为7的条件下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效率可达99.63%,经5次重复使用后,其对MB的吸附效率仍保持在80.59%左右;相比于CF/PP水刺非织造材料,CS-SiO_(2)气凝胶/OCF/PP复合水刺非织造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纤维/聚丙烯水刺非织造材料 壳聚糖 二氧化硅 气凝胶 有机染料吸附
下载PDF
Lyocell纤维非织造材料的吸湿改性研究
17
作者 张善贝 孙嘉璐 +3 位作者 钟俊鹏 彭坤 李姝琦 何宏伟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43-47,共5页
为提高Lyocell纤维的吸湿性,以三聚氯氰为载体,通过化学改性在Lyocell纤维表面接枝引入氨基酸等极性基团。分析了不同碱处理浓度、浸碱时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下各组试样的吸湿性,并对改性前后的形貌、结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 为提高Lyocell纤维的吸湿性,以三聚氯氰为载体,通过化学改性在Lyocell纤维表面接枝引入氨基酸等极性基团。分析了不同碱处理浓度、浸碱时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下各组试样的吸湿性,并对改性前后的形貌、结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质量分数5%的NaOH溶液处理30 min,添加制备的多羧基氨基三聚氯氰衍生物中间体,在90℃条件下反应6 h,Lyocell纤维水刺材料的吸湿效果最好,且仍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可满足高吸湿性水刺非织造材料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OCELL纤维 水刺非织造材料 接枝改性 吸湿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吸湿速干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月萱 刘亚 +1 位作者 庄旭品 邱梦颖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4,共11页
为研发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吸湿速干材料并拓宽其应用领域,详述了吸湿速干材料的吸湿速干机理及对应模型,并介绍了市场上常见的和新出现的吸湿速干纤维,阐述了吸湿速干纤维处理工序,分析了近几年的吸湿速干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材料的研... 为研发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吸湿速干材料并拓宽其应用领域,详述了吸湿速干材料的吸湿速干机理及对应模型,并介绍了市场上常见的和新出现的吸湿速干纤维,阐述了吸湿速干纤维处理工序,分析了近几年的吸湿速干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材料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现状,以及常见的吸湿速干材料的后整理技术。最后讨论了目前吸湿速干材料的发展潜力,针对当前吸湿速干纤维和材料各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湿速干材料 吸湿速干机理 非织造材料 吸湿速干纤维 吸湿速干后整理
下载PDF
汉麻/粘胶水刺非织造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9
作者 顾伟 陈昊 +3 位作者 张钰 翟清 胡建华 臧传锋 《山东纺织科技》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文章利用不同比例的汉麻纤维和粘胶纤维,通过梳理成网、水刺加固的方式,制备汉麻/粘胶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并对制备的材料进行柔软整理。通过单位面积质量、力学性能、抗弯刚度、液体穿透等性能的测试分析发现,可以通过水刺加固工艺制... 文章利用不同比例的汉麻纤维和粘胶纤维,通过梳理成网、水刺加固的方式,制备汉麻/粘胶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并对制备的材料进行柔软整理。通过单位面积质量、力学性能、抗弯刚度、液体穿透等性能的测试分析发现,可以通过水刺加固工艺制备密度均匀、力学性能较好的水刺非织造材料,材料的柔软性和液体穿透能力较好。经柔软整理后,可进一步提高水刺非织造材料的柔软性和液体穿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纤维 非织造材料 水刺加固 柔软整理
下载PDF
废弃羊毛非织造材料开纤工艺研究
20
作者 张乐 赵奕 《产业用纺织品》 2024年第7期27-37,共11页
为实现资源再利用,将废弃羊毛水刺制成的非织造材料预处理后,通过微米级和亚微米级两级开纤处理,制备废弃羊毛基功能非织造材料。探究处理体系固液比、开纤温度、还原时间及pH值对羊毛非织造材料原纤结构单元剥离程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为实现资源再利用,将废弃羊毛水刺制成的非织造材料预处理后,通过微米级和亚微米级两级开纤处理,制备废弃羊毛基功能非织造材料。探究处理体系固液比、开纤温度、还原时间及pH值对羊毛非织造材料原纤结构单元剥离程度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羊毛结构单元的开纤量随开纤温度、还原时间和pH值的升高而增加,随固液比的提高而降低,羊毛非织造材料的结构稳定性随开纤量的提高而降低。经试验得出最佳微米级开纤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5∶50、温度50℃,最佳亚微米级开纤工艺参数为温度75℃、还原时间2.5 h、pH值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羊毛纤维 非织造材料 固液比 开纤温度 还原时间 pH值 孔径分布 损耗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