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uctural Vector Description and Estimation of Normal Boiling Points for 66 Aromatic Hydrocarbons
1
作者 Shu Shen LIU Chun Sheng YIN +1 位作者 Shao Xi CAI Zhi Liang L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1089-1092,共4页
A molecular vector-type descriptor containing 6 variables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structure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AHs) and relate to normal boiling points (bp) of AHs. The col relation coefficient (R) between the ... A molecular vector-type descriptor containing 6 variables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structure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AHs) and relate to normal boiling points (bp) of AHs. The col relation coefficient (R) between the estimated bp and experimental bp is 0.9988 and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 is 7.907 degreesC for 66 AHs. The RMS obtained by cross-validation is 9.131 degreesC, which implies the relationship model having good prediction 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vector-type descriptor aromatic hydrocarbon normal boiling point
下载PDF
热蒸发烃气相色谱不可识别烷烃在东营凹陷油气层含水性判别中的应用探索
2
作者 王强 谭文静 《录井工程》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热蒸发烃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在以往的应用中主要基于正构烷烃的峰型、碳数范围、主峰碳等参数来判定储层特性,而对于与之伴生的异构烷烃等不可识别烷烃的碳数分布特点鲜有研究。以东营凹陷油气层为例,通过试验观察发现,不可识别烷烃数值... 热蒸发烃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在以往的应用中主要基于正构烷烃的峰型、碳数范围、主峰碳等参数来判定储层特性,而对于与之伴生的异构烷烃等不可识别烷烃的碳数分布特点鲜有研究。以东营凹陷油气层为例,通过试验观察发现,不可识别烷烃数值的大小与油气层的含水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此,开展了不可识别烷烃与油气层含水性的相关性研究。首先对热蒸发烃气相色谱分析中产生的不可识别烷烃采取分区定名并读取其峰面积,然后进行各个分区峰面积叠加,计算不可识别烷烃总峰面积,最后利用不可识别烷烃总峰面积分别与热蒸发烃定量总峰面积、正构烷烃总峰面积的比值两个参数来辅助进行储层油气水层综合解释评价。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储层解释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蒸发烃气相色谱 不可识别烷烃 正构烷烃 油气层 含水性 东营凹陷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渤南低凸起西段低角度正断层分段生长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3
作者 娄瑞 孙永河 张中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0-721,共12页
为了研究渤海湾盆地渤南低凸起低角度正断层分段生长诱发的时空差异演化特征及控藏机制,基于最新三维地震资料,精细刻画表征了断层分段生长过程及差异演化特征,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探讨断层成因机制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渤... 为了研究渤海湾盆地渤南低凸起低角度正断层分段生长诱发的时空差异演化特征及控藏机制,基于最新三维地震资料,精细刻画表征了断层分段生长过程及差异演化特征,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探讨断层成因机制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渤南低凸起南边界F1断层和F2断层均为低角度正断层,源于中生代NWW—近EW向先存逆冲断层发生负反转,在新生代发生再次活化。F1断层具有平面上分段连接、垂向上多幕活动的特征,中段继承原有断面持续活动,西段和东段分别与裂陷Ⅱ幕新生NEE向断层和裂陷Ⅲ幕新生近EW向断层垂向搭接形成现今形态。低角度正断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①低角度正断层断控侧沉积规模大,可提供充足的可容纳空间,形成规模陡坡砂体;②长期活动的低角度正断层是垂向油气运移通道,控制了油气垂向上的富集层位;③低角度正断层多期活动改造了深部储层物性,断层活动强度与优质储层的发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演化 分段生长 控藏机制 低角度正断层 渤南低凸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页岩气水平井裂缝识别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勇民 董世雄 +3 位作者 边瑞康 杜伟 乔辉 刘曾勤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96-1203,共8页
根据地质(岩心)、成像测井、测井评价、地震预测等资料,利用四川盆地东部南川—武隆地区裂缝与气测关系,研究了页岩气水平井裂缝的识别方法。针对该区岩心、成像测井缺乏和页岩气水平井的天然裂缝难识别,首先从地质上通过直井建立起岩... 根据地质(岩心)、成像测井、测井评价、地震预测等资料,利用四川盆地东部南川—武隆地区裂缝与气测关系,研究了页岩气水平井裂缝的识别方法。针对该区岩心、成像测井缺乏和页岩气水平井的天然裂缝难识别,首先从地质上通过直井建立起岩心尺度级别的页岩天然裂缝识别模式,岩心高角度裂缝的发育与全烃异常高值、尖峰较为吻合;其次,结合裂缝识别模式,基于全烃信息可快速、低成本定性识别出无取心直井裂缝发育层段,在裂缝发育段中会出现全烃值突增的现象,特别是低有机碳含量(TOC)的页岩段,全烃值的突增代表着裂缝的存在;最后,利用TOC值与归一化全烃相关性图版法,定量识别无取心、无成像测井资料的直井与水平井裂缝段,将归一化全烃值大于等于0.4、TOC值大于等于0.5%所圈定的区域作为水平井裂缝发育段。基于识别出的水平井裂缝段,从地质—工程一体化角度出发,压裂时可提前避开或注意这些密集发育的大型或巨型裂缝,从而提高单井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裂缝 归一化全烃 图版法 水平井 页岩气 四川盆地东部
下载PDF
尿素包合法分离费托轻质油中的正构烃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哲 余颖 +4 位作者 石永杰 杨顺 陈久洲 崔希利 邢华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7-683,共7页
研究了尿素包合方法分离费托轻质油中正构烃和异构烃的工艺条件。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了原料油组成,考察了活化剂种类、油品/尿素/活化剂质量比、包合温度和时间对分离结果的影响,探索得到了合适的解包合条件。实验所... 研究了尿素包合方法分离费托轻质油中正构烃和异构烃的工艺条件。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了原料油组成,考察了活化剂种类、油品/尿素/活化剂质量比、包合温度和时间对分离结果的影响,探索得到了合适的解包合条件。实验所得费托轻质油尿素包合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尿素/甲醇/原料油的质量比为5∶6∶1,反应终温为10℃,反应时间为120min,在此条件下,费托轻质油包合产品中正构烃的质量分数为99.43%,收率为38.11%。实验表明,中低碳数(C_(4)~C_(13))段内,尿素更倾向于包合碳链较长的正构烃,C_(8)及以上正构烃的收率均高于60%,而C6以下的正构烃难以被尿素包合。在同时含有烯烃和烷烃的原料油中,正构烷烃的包合效果优于正构烯烃,二者收率相差约5.5%。该油品体系中,以直链醇为主的含氧化合物被尿素包合少,95%以上的含氧有机物杂质可通过尿素包合方法除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费托轻质油 正构烃 尿素包合 纯化 烃类化合物
下载PDF
C_(5)/C_(6)异构化和正异构分离技术经济分析
6
作者 解磊 《当代石油石化》 CAS 2023年第4期38-42,52,共6页
我国汽油组分中催化裂化汽油占比大,造成汽油池中烯烃、芳烃含量偏高。随着车用汽油质量标准升级,要求汽油池调和一定比例非芳烃、烯烃的烷基化油或甲基叔丁基醚(MTBE)等组分,提高了生产成本。C_(5)/C_(6)轻石脑油作为一种低价值的烷烃... 我国汽油组分中催化裂化汽油占比大,造成汽油池中烯烃、芳烃含量偏高。随着车用汽油质量标准升级,要求汽油池调和一定比例非芳烃、烯烃的烷基化油或甲基叔丁基醚(MTBE)等组分,提高了生产成本。C_(5)/C_(6)轻石脑油作为一种低价值的烷烃组分,可以调和汽油池芳烃和烯烃含量,但辛烷值偏低,将其转变成富含异构烃的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可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文章对C_(5)/C_(6)轻石脑油通过异构化或正异构分离技术提高辛烷值后调入汽油池的技术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为企业进行技术选择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5)/C_(6) 异构化 正异构分离 经济分析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轻烃回收装置生产参数预测方法
7
作者 张子波 何骁勇 臧玮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23年第5期689-694,共6页
针对油气生产行业数字化转型促使结构化生产数据被广泛应用的现状,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轻烃回收装置生产参数预测模型,以中海油某终端生产数据进行网络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应用在该业务场景可行,现有数据条件下网络隐藏层... 针对油气生产行业数字化转型促使结构化生产数据被广泛应用的现状,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轻烃回收装置生产参数预测模型,以中海油某终端生产数据进行网络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应用在该业务场景可行,现有数据条件下网络隐藏层节点数取30、学习率取0.2,可获得相对较好的测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结构化生产数据 轻烃回收 归一化 网络训练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宋站-尚家地区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林铁锋 施立志 +1 位作者 王卓卓 马永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5-170,共6页
根据研究区基础地质资料,结合地震解释,研究了工区断裂的分布特征,发现断裂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深、浅层展布方向具有一致性,主要以近南北向(尚家工区内)和北西向(宋站工区内)断层为主,近东西向断层最少;纵向上,发现断裂在T2(泉头组... 根据研究区基础地质资料,结合地震解释,研究了工区断裂的分布特征,发现断裂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深、浅层展布方向具有一致性,主要以近南北向(尚家工区内)和北西向(宋站工区内)断层为主,近东西向断层最少;纵向上,发现断裂在T2(泉头组顶部)层发育最多,T3(登娄库组顶部)层最少。研究认为本区断裂发育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以及长期继承性发育这四个时期,其中以中、晚期断裂最为发育。分析表明本区断裂对油气藏的形成明显具有控制作用,控制了本区局部构造(断块)的发育,形成一系列构造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断裂在活动时期可以直接作为油气运移的输导体,为油气的运移提供良好的时空配置;另一方面,断裂在封闭时期可以对储层形成侧向封堵,对油气起到了很好的保存作用。本文对研究区大量地震剖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由于反向正断层的侧向封堵作用,有利于该区油气的保存,对油气成藏明显具有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反向正断层 油气成藏 松辽盆地北部
下载PDF
FCC催化剂基质的直链烃反应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宋海涛 蒋文斌 达志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19,共6页
以n C=7 1和n C016为模型化合物 ,考察了多种FCC催化剂基质的直链烃反应性能 ,并与孔性质和表面酸性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 ,除无定形Al2 O3 /SiO2 凝胶外 ,其它基质不易裂化直链烃 ,高岭土和SiO2 /Al2 O3 凝胶具有较好的烯烃骨架异构化... 以n C=7 1和n C016为模型化合物 ,考察了多种FCC催化剂基质的直链烃反应性能 ,并与孔性质和表面酸性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 ,除无定形Al2 O3 /SiO2 凝胶外 ,其它基质不易裂化直链烃 ,高岭土和SiO2 /Al2 O3 凝胶具有较好的烯烃骨架异构化性能。裂化活性高的基质也具有较高的氢转移与芳构化性能 ,但骨架异构化和双键位移反应性能差。水热处理后 ,基质的裂化和氢转移活性大幅度降低 ,异构化成为主导反应。基质的孔结构特性对直链烃反应性能影响较小 ,表面酸性是影响直链烃反应性能的关键因素。以弱L酸为主的基质仅能催化直链烯烃双键位移反应。骨架异构化需要稍强的酸性 ,而氢转移和裂化则需要更强的酸性。B酸和L酸对氢转移反应都有促进作用 ,但B酸的作用更大。含较多B酸的基质更容易进行烯烃芳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催化剂 催化裂化 基质 直链烃 反应性能 酸性
下载PDF
金湖凹陷阜宁组低熟烃源岩饱和烃组成及其生源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国艺 冉启贵 +1 位作者 王铁冠 钟宁宁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12期138-141,共4页
本文应用气相色谱(GC)、色谱—质谱(GC-MS)和线性同位素质谱(GC-C-MS)分析技术对苏北盆地金湖凹陷下第三系阜宁组阜二段低熟烃源岩饱和烃组分及单体烃稳定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发现甾烷类(特别是ααα(20R)-C_(29)甾烷)在饱... 本文应用气相色谱(GC)、色谱—质谱(GC-MS)和线性同位素质谱(GC-C-MS)分析技术对苏北盆地金湖凹陷下第三系阜宁组阜二段低熟烃源岩饱和烃组分及单体烃稳定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发现甾烷类(特别是ααα(20R)-C_(29)甾烷)在饱和烃中含量很高,正构烷烃呈三峰型分布,以nC_(22)或nC_(20)为主峰。最后根据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和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认为正构烷烃中低碳数(<nC_(19))和中等碳数(nC_(19)—nC_(23))正构烷烃可能主要来源于菌藻类,高碳数(>nC_(23)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的蜡质;甾烷类(包括高丰度C_(29)甾烷)大部分可能主要由藻类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饱和烃 甾烷类 有机地球化学 油气藏
下载PDF
东濮凹陷兰聊断层的分段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26
11
作者 孙思敏 彭仕宓 汪新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30,共5页
对兰聊断层不同地质时期的垂直位移沿走向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 ,其主演化期内表现出很强的分段性 ,沙四期是初始分段期 ,沙三期分段作用最为强烈 ,兰聊断层分解为 3个断层段 ,各断层段表现出独立正断层的位移分布特征 ;沙二—东营期... 对兰聊断层不同地质时期的垂直位移沿走向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 ,其主演化期内表现出很强的分段性 ,沙四期是初始分段期 ,沙三期分段作用最为强烈 ,兰聊断层分解为 3个断层段 ,各断层段表现出独立正断层的位移分布特征 ;沙二—东营期是断层的连锁期 ,兰聊断层南北形成统一的动力学系统。兰聊断层的分段作用使其形成横向褶皱 ,向斜形成于局部位移极大处 ,位于断层段中央附近 ;背斜位于断层段连接处 ,是断层位移局部极小处 ;兰聊断层早、中期分段和晚期连锁对东濮凹陷沉积作用、油气聚集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兰聊断层 正断层 分段作用 横向褶皱 断层连锁 油气聚集
下载PDF
南堡凹陷晚新生代X型断层形成机制及其对油气运聚的控制 被引量:38
12
作者 周天伟 周建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7,共8页
通过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平衡地质剖面分析,并结合前人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结果,指出南堡凹陷地震剖面显示的断层基本组合形式为复杂X型,继而对其发展模式及成因机制进行探讨,认为:(1)南堡凹陷复杂X型断层组合形成自晚新生代馆陶... 通过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平衡地质剖面分析,并结合前人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结果,指出南堡凹陷地震剖面显示的断层基本组合形式为复杂X型,继而对其发展模式及成因机制进行探讨,认为:(1)南堡凹陷复杂X型断层组合形成自晚新生代馆陶组沉积时期,明化镇组沉积以来显著发育,并呈现对称性与非对称性两种形态;(2)南堡凹陷新生代构造经历了古近纪地壳单剪变形与新近纪以来地壳纯剪变形机制的叠加,X型断层的广泛发育受控于地壳的纯剪变形机制,并主要由基底先存断层的重新活动触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X型断层对油气运聚的影响,指出X型断层夹持的地垒构造是深层有利油气圈闭,X型断层下部大量微小断层分支能够取代主干油源断层,成为沟通烃源岩与浅层圈闭的有效运移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凹陷 新生代 X型断层 油气聚集
下载PDF
吸附法分离饱和烃组分在石油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雷 史权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2期30-33,共4页
利用5A分子筛吸附正烷烃分离正构、异构与环烷烃,大大提高了分析精度。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部分实验进行了改进,采用冷凝回流装置,既提高了样品的回收率,同时也减少了轻烃部分的损失,分离效果很好。详尽地介绍了5A分子筛吸... 利用5A分子筛吸附正烷烃分离正构、异构与环烷烃,大大提高了分析精度。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部分实验进行了改进,采用冷凝回流装置,既提高了样品的回收率,同时也减少了轻烃部分的损失,分离效果很好。详尽地介绍了5A分子筛吸附分离饱和烃的实验方法,对拓展石油地球化学分析技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分子筛 吸附 分离 饱和烃 石油烃 成分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南华系—寒武系烃源岩时空分布与生烃潜力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科 潘文庆 +1 位作者 苏劲 张敏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134,共14页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储量规模大,目前发现的下寒武统烃源岩TOC高,但厚度薄,能否支撑目前储量规模仍不确定,同时前寒武系烃源岩的发育情况及其对海相油气的成藏贡献不清。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资源的潜力,利用碳同位素地层...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储量规模大,目前发现的下寒武统烃源岩TOC高,但厚度薄,能否支撑目前储量规模仍不确定,同时前寒武系烃源岩的发育情况及其对海相油气的成藏贡献不清。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资源的潜力,利用碳同位素地层曲线、沉积充填和地震反射特征,建立了塔里木盆地南华系—寒武系与全球的地层对比格架,识别出南华系特瑞艾肯组、震旦系育肯沟组和水泉组等潜在烃源岩,明确了寒武系烃源岩发育的层段、厚度和有机质丰度。创新建立了烃源岩TOC归一化评价技术,更加精确地反映地层中有机碳的含量。通过烃源岩生烃评价,计算出寒武系烃源岩的油气资源量约为7500×10^(8) t油当量,是对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资源贡献最大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系—寒武系 地层格架 烃源岩 TOC归一化厚度 生烃评价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八仙油气藏的蒸发分馏作用 被引量:26
15
作者 朱扬明 苏爱国 +1 位作者 梁狄刚 程克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5,共5页
对南八仙油气藏E13 与N22 —N1油层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根据油气分异作用与其组成变化的相互关系研究了该油气藏的蒸发分馏作用 ,并从地质构造背景和油气及其烃源岩地化特征方面探讨了其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 对南八仙油气藏E13 与N22 —N1油层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根据油气分异作用与其组成变化的相互关系研究了该油气藏的蒸发分馏作用 ,并从地质构造背景和油气及其烃源岩地化特征方面探讨了其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南八仙油气藏E13 与N22 —N1两层系的原油对比表明两者是同源 ,但它们在轻烃组成和正构烷烃系列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E13 原油轻烃中正烷烃含量很少 ,而芳烃化合物含量异常高 ,其正烷烃摩尔分数对数曲线为折点在nC10 的折线 ,表明其经历了强烈的蒸发分馏作用。而N22 —N1原油轻烃中正烷烃占优势 ,高碳数化合物较少 ,说明该层原油是从E13 油气层通过蒸发分馏作用向上运移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南八仙油气藏 轻烃 正构烷烃 碳同位素 蒸发分馏
下载PDF
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油气运移特征 被引量:10
16
作者 肖伟 刘震 +2 位作者 党虎强 杜金虎 易士威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72-375,共4页
在油气藏的形成过程中,油气运移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整体上断层规模小、延伸距离短。受湖底扇沉积环境的制约,砂体横向连通性差,不整合成为优势运移通道,油气沿着由高孔渗砂体一次生断层-不整合面构成的输导体系进... 在油气藏的形成过程中,油气运移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整体上断层规模小、延伸距离短。受湖底扇沉积环境的制约,砂体横向连通性差,不整合成为优势运移通道,油气沿着由高孔渗砂体一次生断层-不整合面构成的输导体系进行运移。该凹陷地层压力系数基本在1.0左右,具静压系统,且纵向上为统一压力系统。平面上较强的孔隙流体动力场控制油气运移方向,油气藏发育主要在能量相对较低的低压和现今油势低值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沉积环境 断层 凹陷
下载PDF
莺-琼盆地原油的蒸发分馏作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何文祥 王培荣 +1 位作者 潘贤庄 王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54,共3页
根据油气分异作用与其组成变化的相互关系研究莺-琼盆地油气藏的蒸发分馏作用,从地质背景和油气及其烃源岩地化特征方面探讨其成因机制。研究表明,莺-琼盆地发育的大量泥底辟构造以及天然气幕式运移为油气蒸发分馏作用提供了基本地质条... 根据油气分异作用与其组成变化的相互关系研究莺-琼盆地油气藏的蒸发分馏作用,从地质背景和油气及其烃源岩地化特征方面探讨其成因机制。研究表明,莺-琼盆地发育的大量泥底辟构造以及天然气幕式运移为油气蒸发分馏作用提供了基本地质条件。原油含异常高的苯、甲苯以及二甲苯等芳烃化合物,但低碳数烃类有损失;正构烷烃摩尔分数对数曲线上有明显的折点,表明其经历过强烈的蒸发分馏作用,并引起厚油地化特征的差异。油气藏经蒸发分馏作用后将形成残余的富含芳烃的“母体”和运移聚积后富含轻烃的“子体”,但目前发现的油气藏以前者为主,寻找“子体”油气藏将是下一步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琼盆地 蒸发分馏 正构烷烃 轻烃 残余油
下载PDF
气相色谱毛细管柱切割-反吹技术及归一化法分析汽油中的芳烃(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涵文 苗虹 +1 位作者 朱道乾 关亚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7-209,共3页
发展了一种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切割 反吹技术分析汽油中芳烃的方法。利用强极性毛细管预柱将芳烃保留至n C10 的脂肪族化合物之后 ,并将其反吹到非极性毛细管柱中按沸点详细分离分析。该方法使预柱先流出的组分和分析柱流出的组分通... 发展了一种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切割 反吹技术分析汽油中芳烃的方法。利用强极性毛细管预柱将芳烃保留至n C10 的脂肪族化合物之后 ,并将其反吹到非极性毛细管柱中按沸点详细分离分析。该方法使预柱先流出的组分和分析柱流出的组分通过一个微型三通进入同一检测器中 ,因此可用归一化方法定量分析汽油中的芳烃。该方法可在 15min内完成汽油中苯至C10 芳烃的分析 ,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 (RSD)≤ 3% ,切割误差为± 5s时分析结果的RSD≤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吹技术 分析 气相色谱 毛细管柱 柱切割 归一化 芳烃 汽油
下载PDF
渤海湾地区构造变换带及油气意义 被引量:29
19
作者 余一欣 周心怀 +2 位作者 魏刚 汤良杰 徐长贵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55-560,共6页
利用地震剖面解释结果和构造编图成果,分析了渤海湾地区构造变换带的特征及其油气意义。渤海湾地区主要发育区域横向调节带和局部变换带两类构造变换带。区域横向调节带由北西向大型走滑断裂带组成,这些断裂带同时也是强地震活动带,将... 利用地震剖面解释结果和构造编图成果,分析了渤海湾地区构造变换带的特征及其油气意义。渤海湾地区主要发育区域横向调节带和局部变换带两类构造变换带。区域横向调节带由北西向大型走滑断裂带组成,这些断裂带同时也是强地震活动带,将渤海海域地区分隔为北、中、南3段。局部变换带主要发育在相互作用的分段正断层的叠置区内。根据分段正断层的倾向及其组合特征,可将局部变换带分为转换斜坡型、斜向背斜型和地垒型3类。渤海湾地区构造变换带具有重要的油气意义,主要表现为控制构造圈闭的形成、有利于优质储集层的发育及控制油气运移过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地区 构造变换带 正断层 油气成藏 地垒 斜向背斜 转换斜坡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温压系统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先平 陈海红 +1 位作者 张树林 叶加仁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7-91,共5页
针对西湖凹陷存在异常温压系统的现象,利用钻井测温资料、测井声波时差压力、流体包裹体、镜质体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等资料对西湖凹陷的温压系统特征、类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西湖凹陷不同构造单元具有... 针对西湖凹陷存在异常温压系统的现象,利用钻井测温资料、测井声波时差压力、流体包裹体、镜质体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等资料对西湖凹陷的温压系统特征、类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西湖凹陷不同构造单元具有各异的温压场特征;西湖凹陷不同构造单元的温压系统类型不尽相同,其中保俶斜坡带和三潭深凹为高压型温压系统,浙东背斜带为常压型温压系统;西湖凹陷不同温压系统具有各异的流体流动样式和油气运聚规律;浙东中央背斜带内的流体能量相对最低,是研究区内有利的油气运聚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系统 油气运聚 油气成藏 西湖凹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