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Shear Stress and Direct Shear Test for Compressible Soil: Case of Soil Bordering the Wouri River
1
作者 Michael Soup Teoua Ouagni François Ngapgue +2 位作者 Fabien Kenmogne Alain Soup Tewa Kammogne Simon Ngoh Koumi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21年第3期385-406,共22页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shear stress by direct shear test for compressible soil of the littoral region, which will be a great tool in the hand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s. The ...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shear stress by direct shear test for compressible soil of the littoral region, which will be a great tool in the hand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s. The most common use of a shear test is to determine the shear strength which is the maximum shear stress that a material can withstand before the failure occurs. This parameter is useful in many engineering designs such as foundations, roads and retaining walls. We carried out an experimental laboratory test of ten samples of undisturbed soil taken at different points of the border of Wouri river of Cameroon. 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different depths and a direct shear test was conducted. The investig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under constant vertical stresses and constant sample volume with the aim to determine the frictional angle and the cohesion of the compressible soil which are so important to establish the conditions of buildings stability. Special care was taken to derive loading conditions actually existing in the ground and to duplicate them in the laboratory. Given that the buildings constructed in this area are subjected to settlement, landslide, and punch break or shear failure, the cohesion and the frictional angle are determined through the rupture line after assessed the mean values of the shear stress for the considered ten samples.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oil,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soil parameter, was calculated. From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least squared method was used to derive an approximated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shearing stress. Many optimizations methods were then considered to reach the best adjus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 Shear Test normal and Critical stresses Frictional Angle Bearing Capacity Mathematical model
下载PDF
储粮仓仓壁动态侧压力的树模型预测方法
2
作者 徐志军 彭舒停 +2 位作者 赵世鹏 范量 余汉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158-11166,共9页
针对储粮仓卸料时仓壁动态侧压力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利用机器学习方法中的树模型建立了仓壁动态侧压力预测模型。首先,分析了仓壁动态侧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筒仓的结构尺寸、贮料的物理参数及测点位置。利用收集的496组仓壁动态侧压... 针对储粮仓卸料时仓壁动态侧压力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利用机器学习方法中的树模型建立了仓壁动态侧压力预测模型。首先,分析了仓壁动态侧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筒仓的结构尺寸、贮料的物理参数及测点位置。利用收集的496组仓壁动态侧压力数据,构建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的数据集。然后,基于树模型,建立了仓壁动态侧压力的决策树(decision tree,DT)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Bagging算法和Boosting算法,建立了仓壁动态侧压力的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预测模型和梯度提升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预测模型。通过对比3种预测模型在测试集的均方误差(mean-square error,MSE)、决定系数和相对误差,表明GBDT预测模型的泛化性能最优。最后,通过开展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GBDT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拟合良好。同时,根据树模型的分枝原理,判断出仓壁动态侧压力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得到对于贮料的物理参数,密度的重要性排第一;对于筒仓的结构尺寸,卸料口尺寸排第一。因此,在进行储粮仓设计时,建议优先考虑仓内散体物料的密度和仓的卸料口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仓 动态侧压力 树模型 参数寻优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考虑温度应力动态变化的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研究
3
作者 龚杰 徐习东 +1 位作者 杨剑友 方愉冬 《浙江电力》 2024年第4期105-112,共8页
继电保护装置内部包含大量的电子器件,环境的温湿度、振动等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都有影响。针对安装在开关柜中的保护装置在运行期间受到的温度应力的复杂动态变化,将环境温度视为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结合Arrhenius模型与Wei... 继电保护装置内部包含大量的电子器件,环境的温湿度、振动等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都有影响。针对安装在开关柜中的保护装置在运行期间受到的温度应力的复杂动态变化,将环境温度视为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结合Arrhenius模型与Weibull模型,由条件概率密度函数以及温度应力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推导出保护装置失效的全概率密度函数、可靠度函数和失效率函数。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得到温度的均值参数和方差参数变化对保护装置可靠性的影响,为继电保护装置在现场运行的可靠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装置 可靠性 温度应力 正态分布 Arrhenius模型 Weibull模型
下载PDF
圆环非线性恢复力的梁约束模型建模
4
作者 韩文举 陆泽琦 +1 位作者 牛牧青 陈立群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4-611,共8页
圆环隔振器是一种以圆环结构为基础的非线性隔振器,圆环结构在压缩变形过程中会受到压力和环面拉伸的耦合作用,从而产生非线性恢复力,对圆环结构非线性恢复力的精确建模是研究隔振器性能的关键。将圆环结构等分为多段曲梁,利用梁约束模... 圆环隔振器是一种以圆环结构为基础的非线性隔振器,圆环结构在压缩变形过程中会受到压力和环面拉伸的耦合作用,从而产生非线性恢复力,对圆环结构非线性恢复力的精确建模是研究隔振器性能的关键。将圆环结构等分为多段曲梁,利用梁约束模型对每段曲梁建立计及几何非线性的力-位移关系模型,结合曲梁间的力传递关系和几何约束关系,建立了圆环整体在压缩过程中的非线性恢复力模型,并计算了圆环变形过程中所有分段点处的正应力。通过电子伺服疲劳试验机对圆环结构在压缩过程中的恢复力进行了测量,验证了梁约束模型的建模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梁约束模型可以表征圆环结构非线性恢复力特性,其建模精度与椭圆积分法相当,而模型表达式和求解过程都比椭圆积分法简洁。圆环在压缩量最大时正应力最大,此时最大正应力在圆环的上下端点。梁约束模型的建模精度随着分段数的增加而提高,当分段数大于12时,梁约束模型的恢复力计算误差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环隔振器 非线性恢复力 梁约束模型 最大正应力 椭圆积分法
下载PDF
薄膜压力传感器在液压振动沉桩试验中的应用
5
作者 郭冬冬 朱怀龙 +1 位作者 刘俊杰 王志安 《广东建材》 2024年第3期77-80,共4页
薄膜压力传感器因厚度薄、测试单元面积小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在土木工程领域逐渐得到应用。为探究薄膜压力传感器在液压振动沉桩中监测桩侧法向应力的适用性,在砂土中开展液压振动沉桩大比尺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液压振动沉桩的桩侧残... 薄膜压力传感器因厚度薄、测试单元面积小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在土木工程领域逐渐得到应用。为探究薄膜压力传感器在液压振动沉桩中监测桩侧法向应力的适用性,在砂土中开展液压振动沉桩大比尺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液压振动沉桩的桩侧残余法向应力显著小于振动时的法向应力;在合适的保护措施下,薄膜压力传感器能有效监测沉桩过程中的桩侧法向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压力传感器 钢管桩 液压振动 模型试验 桩侧法向应力
下载PDF
Analytical Higher-Order Model for Flexible and Stretchable Sensors
6
作者 ZHANG Yongfang ZHU Hongbin +3 位作者 LIU Cheng LIU Xu LIU Fuxi L Yanju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379-386,共8页
The stretchable sensor wrapped around a foldable airfoil or embedded inside of it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use in the monitoring of the structural status of the foldable airfoil.The design methodology is important to t... The stretchable sensor wrapped around a foldable airfoil or embedded inside of it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use in the monitoring of the structural status of the foldable airfoil.The design methodology is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etchable sensor for status monitoring on the foldable airfoil.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mechanical flexibility of the sensor,the combined use of a layered flexible structural formation and a strain isolation layer is implemented.An analytical higher-order model i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stresses of the strain-isolation layer based on the shear-lag model for the safe design of the flexible and stretchable sensors.The normal stress and shear stress equations in the constructed structure of the sensors are obtained by the proposed model.The stress distribution in the structure is investigated when bending load is applied to the structures.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can predict the variation of normal stress and shear stress along the thickness of the strain-isolation(polydimethylsiloxane)layer accurately.The results by the proposed model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in which the normal stress is variable while the shear stress is invariable along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strain-isolation layer.The high-order model i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stresses of the layered structure of the flexible and stretchable sensor for monitoring the status of the foldable airf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le and stretchable sensors higher-order shear-lag model normal stress shear stress
下载PDF
Biomechanical modeling for the response of human thorax to blast waves 被引量:1
7
作者 Jie Zhou Gang Tao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589-598,共10页
A simplified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a human thorax had been developed for probing into the mechani- cal response in simple and complex blast environments. The human thorax model was first created by CT images with bl... A simplified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a human thorax had been developed for probing into the mechani- cal response in simple and complex blast environments. The human thorax model was first created by CT images with blast loading applied via a coupled arbitrary Lagrangian- Eulerian method, allowing for a variety of loads to be considered. The goal is to analyze the maximum stress distri- butions of lung tissue and peak inward thorax wall velocity and to know the possible regions and levels of lung injury. In parallel, a mathematical model has been modified from the Lobdell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detailed percentage of lung injury at each level. The blast loadings around the human tho- rax were obtained from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and were then applied i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as the boundary con- ditions to predict the normalized work of the human thorax lung. The present results are found in agreement with the modified Bowen curves and the results predicted by Axels- son's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echanical model Human thorax Blastwaves stress wave normalized work- Blast lung injury
下载PDF
基于正态分布的新型搅拌釜人孔盖模糊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那日苏 张伟国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23年第2期39-43,共5页
为实现搅拌釜人孔开闭的机械自动化,基于常规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液压自动启闭锁紧新型人孔盖装置。将简化之后的新型人孔盖装置三维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应用ANSYS软件对人孔盖进行非确定性的强度校核,验证该新型人孔盖满足强度要求。针... 为实现搅拌釜人孔开闭的机械自动化,基于常规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液压自动启闭锁紧新型人孔盖装置。将简化之后的新型人孔盖装置三维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应用ANSYS软件对人孔盖进行非确定性的强度校核,验证该新型人孔盖满足强度要求。针对强度分析中材料属性、载荷存在的随机性,基于模糊可靠性理论建立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并通过蒙特卡罗统计试验法进行求解。采用此方法可准确把握结构的可靠性,规避设计风险,为其他类似化工装备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一种合理的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孔盖 搅拌釜 应力-强度模型 模糊可靠性 正态分布 有限元 分析
下载PDF
Effects of rotation and gravity on an electro-magneto-thermoelastic medium with diffusion and voids by using the Lord-Shulman and dual-phase-lag models 被引量:3
9
作者 S.M.ABO-DAHAB A.M.ABD-ALLA A.A.KILANY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19年第8期1135-1154,共20页
The effects of rotation and gravity on an electro-magneto-thermoelastic medium with diffusion and voids in a generalized thermoplastic half-space are studied by using the Lord-Shulman (L-S) model and the dual-phase-la... The effects of rotation and gravity on an electro-magneto-thermoelastic medium with diffusion and voids in a generalized thermoplastic half-space are studied by using the Lord-Shulman (L-S) model and the dual-phase-lag (DPL) model.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the displacements, stresses, temperature, diffusion concentration, and volume fraction field with different values of the magnetic field, the rotation, the gravity, and the initial stress are obtained and portrayed graphical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ffects of gravity, rotation, voids, diffusion, initial stress, and electromagnetic field are very pronounced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field GRAVITY field ROTATION initial stress voids DIFFUSION normal mode analysis Lord-Shulman (L-S) model dual-phase-lag (DPL) model
下载PDF
滚动轴承径向游隙可靠性设计
10
作者 李军星 宁世杰 邱明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8-745,共8页
游隙是评价滚动轴承精度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科学合理地选择游隙有利于延长轴承寿命,而传统基于工程经验的游隙确定方法往往缺乏理论依据和可靠性。由此,提出了基于应力-强度干涉模型的滚动轴承径向游隙可靠性设计方法。首先,将轴承... 游隙是评价滚动轴承精度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科学合理地选择游隙有利于延长轴承寿命,而传统基于工程经验的游隙确定方法往往缺乏理论依据和可靠性。由此,提出了基于应力-强度干涉模型的滚动轴承径向游隙可靠性设计方法。首先,将轴承原始径向游隙和失效径向游隙看作随机变量,构建轴承二维随机干涉模型;其次,针对工程中常用的服从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和Weibull分布的轴承原始径向游隙和失效径向游隙,推导了求解滚动轴承可靠性的解析式以及在给定可靠度下轴承径向游隙置信区间;最后,将求得的16004深沟球轴承径向游隙置信区间与现行国家标准对比,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研究表明:采用所提出方法设计的滚动轴承径向游隙置信区间符合国家标准,且更加合理可靠;可以设计出任意可靠度下的轴承径向游隙置信区间,为滚动轴承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径向游隙设计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 正态分布 WEIBULL分布
下载PDF
复杂卸荷条件下杭州淤泥质黏土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11
作者 曹宇春 王换成 +2 位作者 王羿 蔡越 祁迪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542-549,共8页
【目的】为研究各种加卸荷组合条件下土体的力学特性,对杭州淤泥质黏土开展了室内试验研究。【方法】首先通过三轴剪切试验和归一化分析法,研究竖向和水平向同时卸荷复杂工况下土体的强度与变形特性;然后分析土体的应力应变特性及应力路... 【目的】为研究各种加卸荷组合条件下土体的力学特性,对杭州淤泥质黏土开展了室内试验研究。【方法】首先通过三轴剪切试验和归一化分析法,研究竖向和水平向同时卸荷复杂工况下土体的强度与变形特性;然后分析土体的应力应变特性及应力路径;最后考虑预剪应力及卸荷后再剪切的应力条件,对原始的Duncan-Chang模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初始剪切模量表达式进行修正,得到了修正的Duncan-Chang模型及淤泥质黏土的模型参数。【结果】不同卸荷路径下的偏应力与轴向应变均呈双曲线关系,峰值抗剪强度随卸荷应力比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土样的应力路径均从K 0固结线的同一点出发,在卸荷与再剪切过程中经历不同的p-q变化,最终均到达K f线发生剪切破坏,试验数据拟合的K f线线性相关性较高,根据拟合的K f线及Mohr-Coulomb破坏条件,可以不用绘制摩尔圆直接得到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结论】本研究结果对深入分析复杂卸荷条件下土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及多个地下工程相互交叠或近邻时的设计与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荷 淤泥质黏土 应力路径 归一化 DUNCAN-CHANG模型 切线模量
下载PDF
二维应力作用下岩石单裂隙渗流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9
12
作者 刘才华 陈从新 付少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194-1198,共5页
在对人工充填砂裂隙进行剪切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剪应力和法向有效应力作用下裂隙岩石的渗流特性,并提出了二维应力作用下裂隙岩石渗流模型,即剪应力和法向有效应力耦合作用下的渗流公式。
关键词 二维应力 岩体裂隙 剪应力 法向有效应力 渗流模型 大坝
下载PDF
岩石节理流变力学特性及其本构模型 被引量:9
13
作者 闫子舰 夏才初 +1 位作者 王晓东 张春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1-606,共6页
通过对锦屏二级水电站大理岩节理进行剪切流变试验,分析了当剪切应力恒定、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的节理蠕变变形特性;根据传统的老化理论及遗传蠕变理论,提出了能够考虑法向应力影响的岩石节理剪切流变本构模型.最后,采用大理岩节理剪切... 通过对锦屏二级水电站大理岩节理进行剪切流变试验,分析了当剪切应力恒定、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的节理蠕变变形特性;根据传统的老化理论及遗传蠕变理论,提出了能够考虑法向应力影响的岩石节理剪切流变本构模型.最后,采用大理岩节理剪切流变试验数据确定了剪切流变模型的参数.将流变模型曲线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不同法向应力和剪切应力作用下节理蠕变的变形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节理 剪切流变模型 法向应力 流变试验
下载PDF
连杆小头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翼 刘晓勇 苏铁熊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4,共4页
为了提高连杆小头疲劳寿命的预测精度,根据试验中断裂连杆的实际结构和加工工艺状态研究了小头寿命的预测方法。采用有限元法得到了连杆的应力分布,采用临界面法考虑了结构受力的多轴特性,并获取了危险部位临界面上的正应力幅和平均应力... 为了提高连杆小头疲劳寿命的预测精度,根据试验中断裂连杆的实际结构和加工工艺状态研究了小头寿命的预测方法。采用有限元法得到了连杆的应力分布,采用临界面法考虑了结构受力的多轴特性,并获取了危险部位临界面上的正应力幅和平均应力,采用正应力模型对连杆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表明,此分析方法可以使寿命分析的误差控制在2.6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杆 临界平面法 正应力模型 疲劳寿命
下载PDF
改进的岩石节理弹性非线性法向变形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俞缙 赵晓豹 +2 位作者 赵维炳 李晓昭 关云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16-1321,共6页
回顾了已有的几类岩石节理法向变形本构模型,指出以往模型在中应力水平条件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发生偏离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引入"半值节理最大闭合量应力"σ1/2概念,着重论述了传统的BB模型与经典指数模型本身所固有的数... 回顾了已有的几类岩石节理法向变形本构模型,指出以往模型在中应力水平条件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发生偏离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引入"半值节理最大闭合量应力"σ1/2概念,着重论述了传统的BB模型与经典指数模型本身所固有的数学缺陷。随后,以Malama和Kulatilake(2003)提出的统一指数模型为例,进一步阐明模型改进的必要性,同时分析了该模型因采用对σn/σ1/2项添加幂函数n的修正方式而丢失节理法向初始刚度Kni的物理意义这一不足之处。基于上述研究,根据前人试验数据分析建立单调加载条件下岩石节理法向应力–位移关系曲线的控制微分方程,定义拟节理最大允许闭合量Dmax=ξdmax的概念,提出一种新的三参数本构模型——改进的岩石节理弹性非线性法向变形本构关系,并在数学上严格证明了BB模型与经典指数模型是新模型的两个特例。新模型克服了前述模型数学上的缺陷,弥补了以往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发生偏离的不足,且没有因新参数ξ的添加丢失Kni的物理意义。最后采用新模型对他人试验结果进行预测,建议了修正参数ξ的确定方法。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进而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节理 弹性非线性 法向变形 本构模型 半值节理最大闭合量应力
下载PDF
拱坝极限承载力的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傅作新 钱向东 郑雄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5期25-31,共7页
本文讨论拱坝极限状态与极限承载力的分析方法.采用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分别根据最大正应力准则和脆性损伤模型,求得了某高拱坝的极限水压力超载系数,两种计算模型求得的该拱坝的破坏方式基本相同,极限超载系数接近,说明了建议的方法可以... 本文讨论拱坝极限状态与极限承载力的分析方法.采用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分别根据最大正应力准则和脆性损伤模型,求得了某高拱坝的极限水压力超载系数,两种计算模型求得的该拱坝的破坏方式基本相同,极限超载系数接近,说明了建议的方法可以进一步用于拱坝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极限状态 承载力 设计
下载PDF
剪切载荷作用下岩体结构面动态接触特征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7
作者 蒋宇静 张孙豪 +3 位作者 栾恒杰 王长盛 王冬 韩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245,共13页
准确认识岩体结构面的动态接触特征是评价和预测结构面剪切行为的基础。首先,通过FISH语言修正了FLAC^(3D)软件自带的INTERFACE本构模型,使其能够准确表达粗糙结构面在剪切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然后,采用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 准确认识岩体结构面的动态接触特征是评价和预测结构面剪切行为的基础。首先,通过FISH语言修正了FLAC^(3D)软件自带的INTERFACE本构模型,使其能够准确表达粗糙结构面在剪切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然后,采用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剪切过程中结构面接触和受力的分布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法向应力和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对接触特征的影响规律;最后,研究了结构面表面形貌-接触特征-剪切应力3者间的关系,揭示了结构面剪切应力演化机理。结果表明:FLAC^(3D)自带INTERFACE模型无法很好地模拟结构面峰后剪切行为,是由于结构面凸起未啃断导致黏聚力和法向应力偏大,通过对INTERFACE破坏单元的黏聚力和法向刚度进行修正可很好地模拟结构面的损伤破坏行为。随着剪切位移增大,结构面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但最大渗透深度却不断增加;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结构面的接触面积和渗透深度都增大;随着JRC的增大,结构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最大渗透深度增大。剪切过程中结构面接触面积逐渐减小,结构面剪切应力集中现象越来越显著,当INTERFACE单元达到最大剪切应力后,最大剪应力分布范围增大;随着法向应力增大,结构面剪切应力分布范围和高剪切应力的分布范围都增大;随着JRC增大,结构面接触面积减小,但高剪切应力的分布范围显著增大。临界视倾角是判断结构面接触面积的重要参数,其随着结构面剪切位移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加速度逐渐变缓,呈幂函数关系;临界视倾角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减小,随着JRC的增大而增大。结构面的剪切应力与接触面积有较强的相关性,不同剪切位移阶段的结构面接触面积比下降速率不同,弹性阶段下降最快,位移-软化阶段次之,残余阶段下降最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结构面 剪切特性 法向应力 动态接触特征 修正模型
下载PDF
高压冻(融)土-结构接触面剪切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志强 王博 +2 位作者 王涛 杜保江 小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4-140,共7页
为揭示深厚表土冻融土-混凝土结构接触面剪切力学特性,利用改进的DRS-1高压直残剪试验系统,开展系列高法向应力、升温条件下冻(融)土-结构接触面直剪试验,总结高应力作用下不同融化程度冻(融)土-结构接触面剪切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基本... 为揭示深厚表土冻融土-混凝土结构接触面剪切力学特性,利用改进的DRS-1高压直残剪试验系统,开展系列高法向应力、升温条件下冻(融)土-结构接触面直剪试验,总结高应力作用下不同融化程度冻(融)土-结构接触面剪切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基本特征.通过试验分别建立峰值前和考虑应变软化特征的高应力、升温条件下冻(融)土-结构接触面剪切应力-应变经验方程,探讨接触面剪切应力极值和初始剪切模量随法向应力水平、融化程度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融化程度的加深,冻(融)土-结构接触面剪切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形态由具有应变软化特征逐渐转变为具有应变硬化特征;当接触面剪切应变较小时(峰值前),标准的双曲线模型对高应力、升温条件下冻(融)土-结构接触面剪切应力-应变关系仍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而具有应变软化特征的全过程剪切应力-应变关系可采用改进的双曲线模型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剪试验 冻(融)土 接触面 高法向应力 冻融作用 双曲线模型
下载PDF
广州地区软土应力应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杜建成 张利民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4-28,35,共6页
本文对广州地区淤泥质软土固结排水剪切的归一化性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适合于描述该类软土应力应变特性的本构模型,该模型参数少,且易于确定,对于其他地区的软土,模型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关键词 软土 应力应变关系 归一化性状 本构模型
下载PDF
水浸胁迫下植被高光谱遥感识别模型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蒋金豹 Michael D Steven +1 位作者 何汝艳 蔡庆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06-3110,共5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及影响范围都不断增加。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植被(玉米、甜菜)在水浸胁迫下的光谱变化特征,以构建高光谱遥感模型对水涝灾害范围进行监测。试验于2008年5月—8月在英国诺丁汉大学Sutton Bonin...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及影响范围都不断增加。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植被(玉米、甜菜)在水浸胁迫下的光谱变化特征,以构建高光谱遥感模型对水涝灾害范围进行监测。试验于2008年5月—8月在英国诺丁汉大学Sutton Bonington校区(52.8°N,1.2°W)进行,每周采集一次样本并在室内测量其光谱数据。试验结果表明植被光谱在550,800~1 300nm区域反射率都稍有降低,而在680nm区域反射率则略微增大。选取NDVI,SIPI,PRI,SRPI,GNDVI及R800*R550/R680共六个植被指数识别水浸胁迫下的植被,研究表明,指数SIPI与R800*R550/R680对水浸胁迫玉米比较敏感,而指数SIPI,PRI及R800*R550/R680对水浸胁迫甜菜比较敏感。为寻找最优的识别模型,计算对照与水浸胁迫植被指数之间的归一化均值距离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植被指数R800*R550/R680的归一化均值距离在胁迫早期即大于其他指数的距离,说明该指数识别水浸胁迫植被的能力优于其他指数,且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与稳健性。因此,可以利用该指数快速地提取水浸面积,为救灾减灾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特征 水浸胁迫 植被 识别模型对比分析 归一化均值距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