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xhumation History of North Qaidam Thrust Belt Constrained by Apatite Fission Track Thermochronology:Implication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11
1
作者 CHENG Xiaogan LIN Xiubin +5 位作者 WU Lei CHEN Hanlin XIAO Ancheng GONG Junfeng ZHANG Fengqi YANG Shuf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870-883,共14页
Determining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deformation tied to the India-Eurasian convergence and the impact of pre-existing weaknesses on the Cenozoic crustal deformation is significant for understanding how... Determining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deformation tied to the India-Eurasian convergence and the impact of pre-existing weaknesses on the Cenozoic crustal deformation is significant for understanding how the convergence between India and Eurasia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exhumation history of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was addressed in this research using a new apatite fission track (AFT) study in the North Qaidam thrust belt (NQTB). Three granit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Qaidam Shan pluton in the north tied to the Qaidam Shan thrust, with AFT ages clustering in the Eocene to Miocene. The other thirteen samples obtained from the Luliang Shan and Yuka plutons in the south related to the Luliang Shan thrust and they have showed predominantly the Cretaceous AFT ages. Related thermal history modeling based on grain ages and track lengths indicates rapid cooling events during the Eocene-early Oligocene and since late Miocene within the Qaidam Shan, in contrast to those in the Cretaceous and since the Oligocene-Miocene in the Luliang Shan and Yuka region. The results, combined with published the Cretaceous thermochronological ages in the Qaidam Shan region, suggest that the NQTB had undergo rapid exhumation during the accretions along the southern Asian Andean-type margin prior to the India-Eurasian collision. The Cenozoic deformation initially took place in the North Qaidam thrust belt by the Eocene,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cent claim that the deform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initiated in the Eocene as a response to continental collision between India and Eurasia. The immediate deformation responding to the collision is tentatively attributed to the preexisting weaknesses of the lithosphere, and therefore the deform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boundary-condition-dependent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atite fission track Qaidam Shan Luliang Shan north Qaidam thrust belt 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Structural Geochemical Study of the Yuxi Fold-Thrust Belt in the Southern North China Plate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文勇 夏斌 李东旭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6年第2期95-102,共8页
The Yuxi (豫西) fold-thrust fracture belt is part of the gigantic fold-thrust fracture belt that extends NW in the southern North China plate. The contents of major elements of tectonites were analyzed by ICP-AES. T... The Yuxi (豫西) fold-thrust fracture belt is part of the gigantic fold-thrust fracture belt that extends NW in the southern North China plate. The contents of major elements of tectonites were analyzed by ICP-AES. The analysi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new stress minerals indicates: extending from the surrounding country rocks to the center of the fracture belt, the Fe2O3 content gradually increases while the FeO content gradually decreases; regular increase, decrease or peak changes are shown for chemical compositions like SiO2, Al2O3, Fe2O3, MgO, CaO, FeO, loss on ignition, TIO:, K2O, Na2 O, etc.. New stress minerals are developed for the south branch and few for the north bran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new stress minerals of the thrust fracture demonstrate that the fracture belt has undergone a process from a closed reducing environmental system to a relatively open. oxidizing environmental system, andcompressive fractures have resulted from compression in the late stages of evolution, and the dynamothermal metamorphism and thrusting intensities are different between the south and north branches of the belt, which is strong for the south branch but relatively weak for the north bran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geochemistry thrust fracture belt Yuxi southern north China plate.
下载PDF
库车盆地北部冲断带气源的构造地质学证据 被引量:7
3
作者 何光玉 赵庆 +7 位作者 李树新 卢华复 王良书 贾东 雷刚林 齐英敏 谢会文 张国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0-576,共7页
从盆地构造史研究的角度认为库车盆地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北部山前冲断带:(1)受原型盆地构造格局的制约,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发育的最有利位置不是在拜城凹陷,而是在克依构造带及其以北的北部山前冲断带;(2)晚第三纪以来的逆冲推覆作用... 从盆地构造史研究的角度认为库车盆地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北部山前冲断带:(1)受原型盆地构造格局的制约,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发育的最有利位置不是在拜城凹陷,而是在克依构造带及其以北的北部山前冲断带;(2)晚第三纪以来的逆冲推覆作用使得烃源岩提早进入高—过成熟阶段,并以产气和凝析油为主;(3)逆冲推覆作用所产生的北倾逆断层控制天然气自下而上、自北而南运移,位于运移路线上的克依构造带和秋里塔格构造带的东段与烃源岩的排气期匹配较好,从而使这些地区最富集天然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盆地 北部冲断带 气源 拜城凹陷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地区的新生代冲断构造 被引量:21
4
作者 尚新璐 陈新卫 +1 位作者 吴超 罗金海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3-550,603,共9页
利用新近获得的地球物理资料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地区的冲断构造特征。天山南缘冲断带西段 (巴什布拉克构造带 )以倾伏的短轴背斜为特征 ,东段 (乌恰—阿图什—喀什构造带 )以 3排枢纽近平行的线性背斜为特征... 利用新近获得的地球物理资料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地区的冲断构造特征。天山南缘冲断带西段 (巴什布拉克构造带 )以倾伏的短轴背斜为特征 ,东段 (乌恰—阿图什—喀什构造带 )以 3排枢纽近平行的线性背斜为特征。西昆仑北缘冲断带中褶皱相对不太发育 ,西北段 (肖尔布拉克构造带 )的前锋不是原来普遍认为的乌帕尔断层 ,而是其北部隐没在克孜勒苏河之下的一条无名逆冲断层。在乌恰以西 ,由于南天山与西昆仑相距较近 ,肖尔布拉克构造带的前锋与巴什布拉克构造带的前锋相互交切改造 ,不显示明显的早晚关系 ;在乌恰以东 ,南、北两条冲断带基本被喀什深洼陷阻隔。两个冲断带都在上新世中 晚期成型 ,第四纪以来仍受到强烈改造。西昆仑北缘冲断带主要以无序的方式扩展 ,天山南缘冲断带则主要以后展的方式扩展。冲断带的前锋断层主要是盲冲断层 ,这使得冲断带内 ,特别是南天山南缘冲断带内的背斜圈闭得以比较好地保存下来 ,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冲断构造 天山南缘冲断带 喀什地区
下载PDF
天山北缘晚新生代快速变形时间的确定及其成藏意义 被引量:15
5
作者 方世虎 宋岩 +3 位作者 贾承造 郭召杰 张志诚 刘楼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5-214,共10页
生长地层分析及区域研究成果表明天山北缘冲断带晚新生代快速变形主要形成于10~7Ma以来。10Ma以来准南前陆冲断带持续扩展,形成现今地表可见的三排褶皱冲断带,其构造形成时间明显晚于天山南缘,显示印-藏碰撞引起的区域构造变形由南向... 生长地层分析及区域研究成果表明天山北缘冲断带晚新生代快速变形主要形成于10~7Ma以来。10Ma以来准南前陆冲断带持续扩展,形成现今地表可见的三排褶皱冲断带,其构造形成时间明显晚于天山南缘,显示印-藏碰撞引起的区域构造变形由南向北传播的特征。10Ma以来的变形强度显示天山北缘乌鲁木齐以西—齐古背斜地区的构造变形相对较弱,向两侧剥蚀作用、构造变形有所增强。晚新生代快速变形与晚期成藏匹配良好,决定冲断带前缘是油气成藏的有利部位,而山前构造带的剥蚀、隆升强烈,构造变形较弱的构造(带)应是早期成藏得以保存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缘 冲断带 晚新生代 变形时间 变形特征 油气成藏
下载PDF
天山北缘前陆冲断带形成时间的地层学证据 被引量:22
6
作者 方世虎 郭召杰 +4 位作者 张志诚 吴朝东 王美娜 袁庆东 张锐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4-28,共5页
乌鲁木齐附近天山北缘喀拉扎背斜及其周缘的地层学分析表明,上中新统—上新统昌吉河群(N1-2ch)(相当于独山子组N1-2d)是喀拉扎山地区发育的生长地层,是喀拉扎背斜形成时的同构造沉积层序.这个结论表明,包括喀拉扎背斜在内的天山北缘第... 乌鲁木齐附近天山北缘喀拉扎背斜及其周缘的地层学分析表明,上中新统—上新统昌吉河群(N1-2ch)(相当于独山子组N1-2d)是喀拉扎山地区发育的生长地层,是喀拉扎背斜形成时的同构造沉积层序.这个结论表明,包括喀拉扎背斜在内的天山北缘第一排前陆冲断构造带形成于晚中新—上新世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学 沉积地层 前陆褶皱冲断带 喀拉扎背斜
下载PDF
天山北麓晚新生代独山子—安集海褶皱冲断带构造分析及其对河流改道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张锐 郭召杰 +1 位作者 张志诚 袁庆东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15-219,共5页
新生代以来,受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和持续汇聚作用的影响,天山强烈变形隆升,并在南北两侧形成了一系列冲断推覆构造.天山北缘由南向北发育了3排褶皱-冲断带,第三排独山子—安集海构造形成于第四纪以来.根据野外地表考察结果并利用... 新生代以来,受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和持续汇聚作用的影响,天山强烈变形隆升,并在南北两侧形成了一系列冲断推覆构造.天山北缘由南向北发育了3排褶皱-冲断带,第三排独山子—安集海构造形成于第四纪以来.根据野外地表考察结果并利用二维反射地震剖面资料,定量分析了独山子背斜和安集海背斜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确定了他们的变形时间和变形量.独山子背斜和安集海背斜的最小缩短量分别为4 340 m和1 240 m,缩短率分别为15.74%和7.2%,由于构造隆升幅度的差异,造成了发育于北天山山前的一系列河流发生横向迁移,奎屯河和安集海河偏流向东发生河流改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缘 前陆褶皱冲断带 平衡剖面 河流改道
下载PDF
生长地层及其在判断天山北缘前陆冲断褶皱带形成时间上的应用 被引量:41
8
作者 郭召杰 方世虎 +3 位作者 张锐 张志诚 吴朝东 邵奎政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5-481,共7页
新生代以来天山北缘前陆冲断褶皱带自南向北可分为山麓冲断褶皱带、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冲断褶皱带、独山子-安集海冲断褶皱带3排构造带。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地震剖面分析,确定了各排构造带生长地层发育层序;结合裂变径迹年... 新生代以来天山北缘前陆冲断褶皱带自南向北可分为山麓冲断褶皱带、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冲断褶皱带、独山子-安集海冲断褶皱带3排构造带。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地震剖面分析,确定了各排构造带生长地层发育层序;结合裂变径迹年龄证据,并根据现有磁性地层等年代学资料,确定了天山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序列:第一排构造带形成于距今10Ma以来;第二排构造带形成于距今7~2.58Ma以来;第三排构造带形成于距今大约0.73Ma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地层 冲断褶皱带 形成时间 天山北缘 晚新生代
下载PDF
平衡剖面技术在前陆冲断带构造恢复中的应用——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郭峰 侯树杰 +3 位作者 刘如红 夏斌 袁亚娟 万志峰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12期46-51,共6页
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遵循几何守恒原则而反演地质构造演化过程的剖面、亦是恢复重建地质演化历史活动及过程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构造演化定量分析的有效手段。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典型的前陆冲断带,由于其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波速横向变化... 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遵循几何守恒原则而反演地质构造演化过程的剖面、亦是恢复重建地质演化历史活动及过程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构造演化定量分析的有效手段。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典型的前陆冲断带,由于其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波速横向变化大等原因,故对该区构造演化及动力学机制研究与油气地质条件的分析一直不能深入进行,因而严重制约了油气勘探进程。针对以上症结所在,从技术层面提出了更好的利用平衡剖面技术进行构造演化恢复的方法,进而为深刻认识该区构造发育史、分析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等提供了依据。通过平衡剖面恢复的结果表明,研究区经历了挤压—伸展—挤压三期构造运动,并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构造旋回。其中,晚二叠世存在一个小幅度的快速挤压期,而三叠纪为整个构造演化中最强烈的构造挤压时期,其对该区构造演化及构造格架形成与油气运聚成藏等均具重要影响和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剖面技术 构造演化历史恢复 前陆冲断带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下载PDF
内蒙古白乃庙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10
作者 周志广 张达 +5 位作者 谷永昌 王果胜 李红英 於炀森 柳长峰 刘文灿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7,共17页
白乃庙逆冲推覆构造自四子王旗北东的十二台向东经白乃庙、博日和延至化德地区,大致沿北纬42°线东西向延伸超过190 km。它发育于华北克拉通与其北侧的奥陶纪白乃庙岛弧带之间,成为华北克拉通与北缘增生带的构造界线,是一套较为典... 白乃庙逆冲推覆构造自四子王旗北东的十二台向东经白乃庙、博日和延至化德地区,大致沿北纬42°线东西向延伸超过190 km。它发育于华北克拉通与其北侧的奥陶纪白乃庙岛弧带之间,成为华北克拉通与北缘增生带的构造界线,是一套较为典型的陆缘褶冲带。它表现为华北克拉通北缘的中-新元古界白云鄂博群向北逆冲于白乃庙群及其弧后盆地的上志留统徐尼乌苏组和顶志留统西别河组之上。根据构造变形解析并结合音频大地电磁测深资料(CSAMT),得出白乃庙逆冲推覆构造由一系列分支逆断层组成,并向深部于120~800 m处交汇成主底板断层,构成一套叠瓦式逆冲推覆构造,并发育规模不同的构造窗和飞来峰。根据构造窗与飞来峰之间的距离,提出逆冲位移量大于14 km。通过线理及褶皱枢纽统计,指出白乃庙逆冲推覆构造的逆冲方向为自南向北。依据逆冲岩席中发育的断夹块的叠置关系及构造岩的特征,认为其经历了两个期次的活动。对断裂带内同构造形成的包裹石英透镜体的白云母分别进行了Rb-Sr和Ar-Ar同位素测年,认为白乃庙逆冲推覆构造早期活动于450~410 Ma,是白乃庙岛弧带与华北板块碰撞的构造反映。白乃庙逆冲断层晚期活动于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是古亚洲洋最终闭合的构造表现,亦印证研究区经历了印支期构造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岩席 逆冲推覆构造 中亚造山带 华北板块北缘 内蒙古
下载PDF
华北板块东南缘徐淮推覆-褶皱带的物理模拟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法浩 解国爱 +3 位作者 田荣松 艾米尔丁.艾尔肯 李甜 李治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7-1100,共14页
徐淮地区发育一系列推覆-褶皱带,以皇藏峪背斜为界,区域剖面分为具有明显构造差异的东部、西部构造带,其中东部构造带样式主要表现为斜歪褶皱,西部构造带为一系列逆冲推覆构造,构造变形强烈。采用物理模拟手段对徐淮推覆-褶皱带构造的... 徐淮地区发育一系列推覆-褶皱带,以皇藏峪背斜为界,区域剖面分为具有明显构造差异的东部、西部构造带,其中东部构造带样式主要表现为斜歪褶皱,西部构造带为一系列逆冲推覆构造,构造变形强烈。采用物理模拟手段对徐淮推覆-褶皱带构造的控制因素进行实验研究,选取硅胶、微玻璃珠模拟不同性质滑脱层,石英砂模拟沉积脆性盖层,改变盖层与基底摩擦力、滑脱层深度变化等控制因素。模拟结果表明,剖面上滑脱层性质及深度变化控制区域剖面构造的强弱变化。皇藏峪背斜以东主要以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泥灰岩充当滑脱层,滑脱层深度大,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斜歪褶皱;皇藏峪背斜以西则以寒武系页岩为滑脱层,滑脱层深度小,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逆冲推覆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淮推覆-褶皱带 物理模拟 滑脱层 华北板块
下载PDF
燕山褶断带晚三叠世都山复式岩基成因及侵位变形:华北北缘中生代早期构造背景的制约 被引量:13
12
作者 叶浩 张拴宏 +1 位作者 赵越 吴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5-292,共18页
对燕山褶断带内三叠纪都山花岗质岩基进行了详细野外观察,测量了岩体变形的构造要素,获得了锆石U-Pb定年、全岩主微量元素和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数据,用以揭示都山复式岩基的成因及构造背景。都山复式岩基包括南部变形较强的都山岩体和... 对燕山褶断带内三叠纪都山花岗质岩基进行了详细野外观察,测量了岩体变形的构造要素,获得了锆石U-Pb定年、全岩主微量元素和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数据,用以揭示都山复式岩基的成因及构造背景。都山复式岩基包括南部变形较强的都山岩体和北部弱变形的大石柱岩体,锆石LA-ICP-MS分析表明都山岩体和大石柱岩体侵位时代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大石柱岩体并非晚二叠世岩体,而是与都山岩体近于同期侵位。都山复式岩基主要由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及少量闪长岩组成,岩石具有高SiO2含量,低MgO含量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K、Ba、Sr)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如Ti、Nb、Ta)和重稀土元素,并表现出埃达克质岩石的特征。锆石εHf(t)值介于-13.69~3.94。主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组成表明,都山复式岩基岩浆源区包括古老下地壳以及少量富集岩石圈地幔和亏损的软流圈地幔,母岩浆可能经历了岩浆混合。都山复式岩基南部岩体内片麻理具有环状分布特征,并且从岩体中心到边缘逐渐增强,岩体边部包裹大量片麻岩围岩团块。这些特征表明,岩体可能是在区域挤压构造应力场之下通过顶蚀-膨胀的方式主动侵位的。结合区域地质背景,都山花岗质复式岩基可能是在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晚三叠世岩石圈拆沉和减薄之后的板内伸展构造背景下软流圈上涌引起岩石圈地幔熔融底侵古老下地壳后形成的。中—晚三叠世之交,华北北缘进入板内伸展构造体制,岩石学证据表明,岩石圈经历了破坏和减薄,而上地壳岩石仍然记录了挤压构造变形。因此华北北缘中生代早期构造体制在时间和深度层次上存在解耦,岩石圈伸展的浅部响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褶断带 都山 华北北缘 中生代早期
下载PDF
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体侵位深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96
13
作者 张拴宏 赵越 +6 位作者 刘健 胡健民 陈正乐 李淼 裴军令 陈振宇 周剑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25-638,共14页
运用斜长石-角闪石温压计对华北地块北缘内蒙古隆起及燕山褶断带内不同时期花岗质侵入岩的结晶压力及侵位深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在内蒙古隆起及燕山褶断带之间,存在有强烈的差异性隆升及剥露过程,但这种差... 运用斜长石-角闪石温压计对华北地块北缘内蒙古隆起及燕山褶断带内不同时期花岗质侵入岩的结晶压力及侵位深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在内蒙古隆起及燕山褶断带之间,存在有强烈的差异性隆升及剥露过程,但这种差异性隆升及剥露在早侏罗世以来的表现则不明显。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差异性隆升及剥露可能是导致内蒙古隆起上大量基底岩石出露、中—新元古代及古生代沉积盖层缺失及燕山褶断带中—新元古代及古生代沉积盖层大量保留的主要原因。内蒙古隆起强烈的隆升及剥露过程发生在晚石炭世—早侏罗世期间,其东部的剥露幅度比中东部明显偏小。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内蒙古隆起的强烈剥露及其与燕山褶断带之间的差异性隆升可能与古亚洲洋板块向华北地块的俯冲、消减、碰撞及华北北缘区域性断裂(如平泉-古北口-赤城-尚义断裂、赤峰-围场-多伦断裂)的活动有关。燕山褶断带的强烈隆升与剥露发生则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之后。晚体罗世—早白垩世以来,华北地块北缘南北两侧均有一次明显的剥露过程,这一剥露可能与本区及中国东部地壳强烈伸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侵位深度 角闪石铝压力计 差异性隆升 燕山褶断带 内蒙古隆起 华北地块
下载PDF
鄂尔多斯地块西部构造研究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锋 赵红格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92-399,共8页
基于20世纪70—80年代对鄂尔多斯地块西部构造的研究,所得出的地块西部南北统一的东西挤压逆冲推覆构造模式,随着目前该区油气勘探实践发展及研究的逐渐深入,已经越来越难以解释地质实际问题。同时,地块西部统一的东西向运动及南北成带... 基于20世纪70—80年代对鄂尔多斯地块西部构造的研究,所得出的地块西部南北统一的东西挤压逆冲推覆构造模式,随着目前该区油气勘探实践发展及研究的逐渐深入,已经越来越难以解释地质实际问题。同时,地块西部统一的东西向运动及南北成带的构造模式值得认真推敲;该区不存在大规模的前陆盆地;关于横向构造带、南北分区以及南北运动模式等问题的相继提出,说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地块西部区域构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值得重新审视。在分析总结该区构造特征及发育模式时需要不断地加强全面研究,并对原有的认识进行不断的补充、修订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地块 推覆模式 前陆盆地 横向构造带 南北运动
下载PDF
伊通地堑西北缘走滑—冲断复合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6
15
作者 唐大卿 陈红汉 +1 位作者 何生 张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2-289,共8页
伊通地堑西北缘地表及地下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地震勘探程度低,资料品质差,严重制约了对该地区构造特征的认识和油气勘探工作。本文运用构造解析方法,通过对最新的野外露头、钻井、地震等资料的综合研究,发现伊通地堑西北缘新近纪以来总... 伊通地堑西北缘地表及地下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地震勘探程度低,资料品质差,严重制约了对该地区构造特征的认识和油气勘探工作。本文运用构造解析方法,通过对最新的野外露头、钻井、地震等资料的综合研究,发现伊通地堑西北缘新近纪以来总体呈逆冲为主、右行走滑为辅的走滑—冲断复合构造特征,形成宽2~4km的断褶带,其演化受控于新近纪以来该地区断裂的反转构造活动。该断褶带具备良好油气成藏条件,可能是伊通地堑新的找油气领域,油气勘探应该以寻找走滑—冲断作用形成的雁列式背斜带、雁列断块和逆冲断层下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缘断裂 逆冲断层 右行走滑 断褶带 油气成藏 伊通地堑
下载PDF
华北板块南部豫西褶皱冲断带构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文勇 夏斌 康继武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8-336,共9页
豫西褶皱冲断带是华北板块南部具有特色的北西向延展的巨型褶皱冲断带的一部分。构造地球化学研究揭示了该带具如下规律性。1)各种化学成份(SiO2、Al2O3、Fe2O3、MgO、CaO、FeO、灼失量以及TiO2、K2O和Na2O等)呈现有规律的递增、递减或... 豫西褶皱冲断带是华北板块南部具有特色的北西向延展的巨型褶皱冲断带的一部分。构造地球化学研究揭示了该带具如下规律性。1)各种化学成份(SiO2、Al2O3、Fe2O3、MgO、CaO、FeO、灼失量以及TiO2、K2O和Na2O等)呈现有规律的递增、递减或峰值变化,说明南、北支冲断带均是在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压性断裂,而且处于演化阶段的晚期。2)从外围原岩到断裂带中心,Fe2O3的含量逐渐增高,FeO的含量逐渐降低,说明南、北支冲断带经历了封闭性还原环境系统到相对开放性氧化环境系统的过程。3)动热变质强度在南、北支冲断带存在差异:南支强烈,导致新生应力矿物的形成,为断裂的远距离相对逆冲运动增添了塑性润滑层;北支相对较弱,新生应力矿物稀少,反应了逆冲强度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球化学 化学成份 褶皱冲断带 豫西 华北板块南部
下载PDF
华北陆块东南缘徐淮推覆-褶皱带构造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彭凌日 舒良树 张育炜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7-349,共13页
文章对华北陆块东南缘徐淮推覆-褶皱带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带经历了两期构造变形,早期为推覆-褶皱变形,伴有局部的左旋走滑,晚期为早白垩世的区域伸展与闪长玢岩、二长闪长玢岩的侵入,岩浆结晶年龄为131~135 Ma。根据8... 文章对华北陆块东南缘徐淮推覆-褶皱带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带经历了两期构造变形,早期为推覆-褶皱变形,伴有局部的左旋走滑,晚期为早白垩世的区域伸展与闪长玢岩、二长闪长玢岩的侵入,岩浆结晶年龄为131~135 Ma。根据80多口煤田钻井和有关地球物理资料,将徐淮推覆-褶皱带划分为三个亚带,分别是:(1)变质结晶基底:靠近郯庐断裂带,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零星出露古元古代片岩、片麻岩等;(2)推覆-褶皱带:由中、新元古代—奥陶纪期间沉积的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和石炭纪—二叠纪期间沉积的含煤碎屑岩组成,厚2600 m;(3)推覆前缘带:为晚古生代大型煤田的赋存区。推覆-褶皱带底部以一个大型拆离断层与古元古代结晶基底接触。所有前中生代岩层都被卷入了一个上地壳层次的强烈推覆和褶皱变形,属于脆性变形构造,构成徐淮推覆-褶皱带;其上被近水平展布的早白垩世陆源碎屑岩、火山岩和晚白垩世—古近纪红层不整合覆盖。本文鉴定出了6~7个不同规模的拆离断层,它们具有犁式形态,向下产状渐趋平缓,归并到一个主拆离断层上。几何学研究表明,主拆离断层的根部在东侧,紧邻郯庐断裂带。还鉴定出了6套非能干岩层,由泥岩、粉砂岩、石膏层组成,其厚度与推覆规模呈正相关关系。断裂上盘底部为能干岩层,下盘顶部为非能干岩层。区内存在数个千米规模的飞来峰构造,其底部为低角度逆断层,断层之上为一到数个构造岩片,各岩片之间以次级断裂为界。台阶状逆断层(由断坡、断坪复合而成)、叠瓦状逆断层和断层相关褶皱(断层转折褶皱和断层传播褶皱)构成了徐淮推覆-褶皱带构造变形的最显著特征。其缩短量从20.6 km到29.6 km,缩短率为43.6%~46.4%。结合区域地质的综合分析,认为这种强烈的缩短-增厚变形是早中生代华北陆块东南缘的上部地壳朝SE朝苏鲁造山带和大别造山带下冲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构造 断层相关褶皱 早中生代陆壳下冲 徐淮推覆-褶皱带 华北陆块东南缘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断裂带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21
18
作者 夏义平 徐礼贵 +2 位作者 郑良合 刘万辉 吕友生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5年第5期13-19,72,共8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物探资料解释研究认为:秦祁贺三叉裂谷的形成和演化,是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形成南北两大不同逆冲断裂带的主要原因。两个区域不整合面、两个滑脱面、两组断裂是油气长距离、大规模运移的主要通道。以南部逆冲断裂体系为... 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物探资料解释研究认为:秦祁贺三叉裂谷的形成和演化,是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形成南北两大不同逆冲断裂带的主要原因。两个区域不整合面、两个滑脱面、两组断裂是油气长距离、大规模运移的主要通道。以南部逆冲断裂体系为主的四个区块,石油地质条件优越,油气资源丰富,圈闭类型多样,具有油气并举、深浅层并举、地层岩性圈闭与构造圈闭并举的有利条件,是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的新领域和可能的大场面。主要勘探领域有三个:一是主滑脱面以上,各逆冲大断裂之间成排成带的中生界、上古生界构造群;二是主滑脱面以下在下古生界中形成的大型背斜构造;三是逆冲断裂带前缘带及前缘外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逆冲断裂带 南北两个逆冲体系 不整合面 滑脱面 成藏规律 油气勘探方向
下载PDF
秦岭-桐柏-大别造山带深部构造及其与南北两侧陆块关系之探讨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炳华 《陕西地质》 2001年第1期59-70,共12页
秦岭—桐柏—大别 ,向西乃至昆仑山、祁连山绵延 1 0 0 0多千米 ,属统一的而又包含多期不同动力学机制与成因的多种构造叠加组合。通过对数条重力、航磁、地震测深、磁大地电流剖面等资料解释 ,认为华北陆块、秦岭 (包括桐柏—大别 )、... 秦岭—桐柏—大别 ,向西乃至昆仑山、祁连山绵延 1 0 0 0多千米 ,属统一的而又包含多期不同动力学机制与成因的多种构造叠加组合。通过对数条重力、航磁、地震测深、磁大地电流剖面等资料解释 ,认为华北陆块、秦岭 (包括桐柏—大别 )、扬子陆块之地壳均为上、中、下三层结构 ,华北陆块下部以高角度向南向秦岭俯冲 ,上部则向秦岭仰冲。扬子陆块总体向北向秦岭低角度俯冲 ,扬子陆块多呈楔形镶入秦岭地壳中部 ,使秦岭带南侧呈向南开口的“锷鱼咀”式构造特点 ,上、下部为秦岭上、下地壳 ,而中部则为扬子陆块物质成份。秦岭分北秦岭、中秦岭、南秦岭。北秦岭为一复杂构造带 ,形成向北反转的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南秦岭自北向南产生低角度叠瓦状逆冲断裂。近南北向通渭—武都、南阳—襄樊两条深断裂带将秦岭分成了西秦岭、东秦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桐柏-大别造山带 华北陆块 扬子陆块 动力学机制 深部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