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东北土木厝宜居性改造与实践——以晓阳镇凤过溪11号民居为例
1
作者 缪远 马一丹 +1 位作者 吕忠正 吴先德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25-233,共9页
闽东北土木厝作为福建传统村落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营造体系是乡民农耕生产、生活形态在闽东北山区条件下的自组织体现。然而,宁德地区的相关田野工作和文献研究表明:传统民居存在空间布局、物理性能、功用设施、风貌传承和安... 闽东北土木厝作为福建传统村落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营造体系是乡民农耕生产、生活形态在闽东北山区条件下的自组织体现。然而,宁德地区的相关田野工作和文献研究表明:传统民居存在空间布局、物理性能、功用设施、风貌传承和安全保障问题,零散修补难以满足民居保护和再利用需求。因此,为提高民居宜居性,针对民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造对策。以闽东北土木厝传统营造体系为基础,从屋顶、墙体、木骨、隔板和基础5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建筑性能的具体措施,并通过凤过溪11号民居的项目实践案例探索了当下乡村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东北 土木厝 营造技艺 乡村建筑遗产
下载PDF
经济后发地区职业教育结构供给问题及优化策略
2
作者 何谐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6期34-39,共6页
经济后发地区职业教育结构供给与产业结构变革需求极其不匹配。福建省闽东北协同发展区正值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崛起发展之际,经实地访谈与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其职业教育供给存在空间规模分布不均、类型联动失轨、层次衔接脱节等问题... 经济后发地区职业教育结构供给与产业结构变革需求极其不匹配。福建省闽东北协同发展区正值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崛起发展之际,经实地访谈与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其职业教育供给存在空间规模分布不均、类型联动失轨、层次衔接脱节等问题。从供给侧完善这一经济后发地区的职业教育体系需要站位区域内协同发展,创新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市校、地、企多元合作模式,运用系统思维构建区域特色职业教育专业体系,优化技术环境和组织环境,融通各层级职业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后发地区 职业教育供给 结构供给 闽东北协同发展区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研究——以福建省两大协同发展区为例
3
作者 刘京星 林高原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9-57,65,共10页
基于2012-2021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和DEA-Tobit两步法,综合评价福建省各地级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及效率损失原因,并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福建省各地级市科技创新... 基于2012-2021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和DEA-Tobit两步法,综合评价福建省各地级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及效率损失原因,并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福建省各地级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不同城市和区域的影响存在差异。据此,建议以数字经济发展为抓手,打通科技创新资源要素流动壁垒;充分发挥协同发展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和地区,设计差异化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科技创新资源 配置效率 福建省 闽东北协同发展区 闽西南协同发展区
下载PDF
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山海协作“飞地”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关松立 林淑伟 《龙岩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4-122,共9页
从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区域协同的角度出发,建立山海协作“飞地”机制指标体系,分析两大协同发展区的空间特征和空间自相关关系,并构建山海协作的“飞地”机制。研究发现,两大协同发展区各地市货运能力空间密度、产业空间密度总体呈... 从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区域协同的角度出发,建立山海协作“飞地”机制指标体系,分析两大协同发展区的空间特征和空间自相关关系,并构建山海协作的“飞地”机制。研究发现,两大协同发展区各地市货运能力空间密度、产业空间密度总体呈现出上升的发展状态,但人力资源空间密度并没有呈整体上升趋势;从全局上看,两大协同发展区的交通网络的空间密度呈现出明显的正空间自相关性;从局部上看,“高—高”集聚主要发生在福州和厦门,其他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不同的集聚状态;“飞地”机制的构建包括空间协作和产业调整,打造经济增长极,形成开放式空间结构、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两大协同发展区空间协同虽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从局部来看,“高—高”集聚仅发生在东部沿海地区,“飞地”机制的核心在于发挥福州都市区和厦漳泉同城化区域的辐射带动和区域联动,形成山海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东北 闽西南 协同发展区 山海协作 飞地
下载PDF
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科技创新与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研究
5
作者 关松立 林淑伟 《安康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1-57,共7页
通过对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的机理分析,构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两大协同发展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关系和协调关系。研究发现,两大协同发展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 通过对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的机理分析,构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两大协同发展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关系和协调关系。研究发现,两大协同发展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关系较好,且基本呈上升趋势,二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经济发展;两大系统总体上呈协调发展趋势,且在绿色经济理念的加持下,科技创新可以进一步提高碳排放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两大协同发展区应当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以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福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东北 闽西南 协同发展区 科技创新 碳排放效率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与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及空间演化——以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淑伟 关松立 《新余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0-68,共9页
通过对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互动机理分析,构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协同发展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2011—2020年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关系和耦合协调度,并对两大协同发展区的空间演化进行分析... 通过对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互动机理分析,构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协同发展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2011—2020年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关系和耦合协调度,并对两大协同发展区的空间演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耦合关系上看,两大协同发展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水平基本呈上升趋势,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两大系统的耦合关系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二者相互交替上升,共同带动经济发展;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可以分为六个阶段,虽然中间有部分年份呈拮抗关系,但总体而言呈协调发展趋势;两大协同发展区应从空间上完善创新链条,走科技创新和区域产业协同的发展道路。研究结果表明,两大协同发展区应当立足新发展阶段,以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碳排放效率 闽东北协同发展区 闽西南协同发展区
下载PDF
“飞地”产业链循环共生博弈分析——以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为例
7
作者 林淑伟 关松立 《莆田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7-55,共9页
综述产业链循环共生理念的发展历程;构建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产业共生的三维立体循环模式;分析闽西山区、闽东北的沿海区和闽西南的沿海区的耦合共生机理;认为“飞地”产业链三维立体循环和共生耦合机制的构建要以长效激励为主,要... 综述产业链循环共生理念的发展历程;构建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产业共生的三维立体循环模式;分析闽西山区、闽东北的沿海区和闽西南的沿海区的耦合共生机理;认为“飞地”产业链三维立体循环和共生耦合机制的构建要以长效激励为主,要在科研、金融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让各主体在产业协作中找准自身定位,实现优势互补,通过政策引导逐步让市场发挥作用,激活产业动能,深化山海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东北 闽西南 飞地 产业链 循环共生
下载PDF
闽东北传统民居悬鱼装饰特征与文化内涵
8
作者 缪远 尤天奇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33-440,共8页
悬鱼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极具特色的建筑构件,在传递历史信息、承载文化语境、展示民俗特色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聚焦闽东北地区悬鱼装饰,对其构图、纹样、文字意涵等特征进行提炼,发现悬鱼可分为四段式和三段式两种类型,其装饰纹... 悬鱼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极具特色的建筑构件,在传递历史信息、承载文化语境、展示民俗特色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聚焦闽东北地区悬鱼装饰,对其构图、纹样、文字意涵等特征进行提炼,发现悬鱼可分为四段式和三段式两种类型,其装饰纹样具有单独、适合、连续式的规律性表现形式,其文字意涵包含引水避火、景色描绘、华堂丽屋、祈吉纳祥、事业有成、规训教诲、文采出众、平安长寿、家族兴旺等九大类,体现了当地民俗期盼吉祥、家风传承等文化观照。悬鱼不仅是该地区乡风民俗的物质载体,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化呈现与地域表达,对其进行研究可为传统建筑的保护、修缮利用提供营造技艺和文化传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鱼 闽东北 传统民居 装饰特征 文化观照
下载PDF
闽东北外海光掌蟳数量分布及其生物学特点 被引量:5
9
作者 叶孙忠 刘勇 张壮丽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2-177,共6页
根据2008年5月、8月、11月和2009年2月在闽东北外海海域(26°00’~28°00’N、120°00’~125030’E)开展的蟹类资源调查资料,结合1998~1999年各季度月调查资料,研究分析该海区光掌蝇数量分布变化及其渔业生物学特点... 根据2008年5月、8月、11月和2009年2月在闽东北外海海域(26°00’~28°00’N、120°00’~125030’E)开展的蟹类资源调查资料,结合1998~1999年各季度月调查资料,研究分析该海区光掌蝇数量分布变化及其渔业生物学特点。结果表明:光掌蝇在本调查海区分布范围较广,出现频率为39.7%,其渔获量占蟹类总渔获量的19.6%,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为5.91kg/km2,低于1998~1999年调查的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春、夏季分布范围相对广泛,其渔获量占年总渔获量的80%,秋、冬季数量很少。两次调查时空分布略有不同,1998—1999年渔获量、出现频率、平均资源密度指数最高值均出现在夏季,2008—2009年则出现于春季;主要分布密集区域为26°30’~27°45’N、123°00’~125°00’E的水深95~110m海域,在80m以内海域没有分布;渔获群体甲宽组成27~106mm,优势甲宽50~70mm,占48.8%,雌雄性个体有明显的差异,各季雄性个体均大于雌性;雌性性腺成熟度以Ⅱ期和Ⅴ期为主,分别占42.7%和29.1%,春、夏、秋季均出现Ⅴ期亲体,尤以夏季比例最高;摄食等级以1级为主,占36.2%,平均摄食等级为1.31。近十年来群体组成变化不大,但要加强对光掌婷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掌蟳 数量分布 生物学 闽东北外海
下载PDF
闽东北外海中华管鞭虾的数量分布及其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叶孙忠 张壮丽 叶泉土 《南方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9,共6页
根据2008年5月、8月、11月和2009年2月在闽东北外海海域(26°00'~28°00'N、120°00'~125°30'E)开展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的数量分布及生物学... 根据2008年5月、8月、11月和2009年2月在闽东北外海海域(26°00'~28°00'N、120°00'~125°30'E)开展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的数量分布及生物学特征。结果显示,中华管鞭虾在该调查海区分布范围较广,出现频率为31.9%,其渔获质量占虾类总渔获质量的9.8%,渔获质量平均密度指数为7.21 kg·km-2,5月、8月、11月和2月平均密度指数分别为1.45 kg·km-2、10.74 kg·km-2、12.79 kg·km-2和3.68 kg·km-2;其数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8月和11月数量为多,其渔获质量占年总渔获质量的83.0%,2月和5月数量较少;主要分布于调查海区80 m以内海域,80 m水深以外海域极少分布;渔获体长范围为36~126 mm,优势体长组为50~95 mm,占66.8%;雌虾个体明显大于雄性个体,雌虾平均体质量为7.3 g,雄虾平均体质量为3.4 g;雌雄性比为1∶0.47,雌性性腺成熟度以Ⅱ期和Ⅲ期为主,分别占44.3%和36.3%,生殖盛期为5~8月;不同季节和性别摄食强度没有明显差异,平均摄食等级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管鞭虾 数量分布 生物学 闽东北外海
下载PDF
闽东北外海高脊管鞭虾的数量分布及其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孙忠 叶泉土 张壮丽 《南方水产》 2006年第2期33-37,共5页
根据1998年5、8、11月和1999年2月在闽东北外海26°00’~28°00’N,120°00’~125°30’E的虾类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高脊管鞭虾(Solenocera alticarinata)数量分布及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5、8、11和2月... 根据1998年5、8、11月和1999年2月在闽东北外海26°00’~28°00’N,120°00’~125°30’E的虾类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高脊管鞭虾(Solenocera alticarinata)数量分布及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5、8、11和2月调查海域高脊管鞭虾平均密度指数分别为34.7、13.8、4.55和2.89kg·km^-2;其数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5和8月数量为多,11和2月数量较少;分布区域以调查海域的东北部水域为主,以27°00’-28°00’N,122°30’~124°30’E水深80~100m海域数量为多;渔获体长范围为41~129 mm,优势体长组为80~100 mm,占44.7%,雌虾个体明显大于雄性个体,雌虾平均体重为12.0g,雄虾平均体重为8.3g,雌雄性比为1:0.66,生殖盛期为8~11月,不同季节和性别摄食强度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脊管鞭虾 数量分布 生物学 闽东北外海
下载PDF
闽东北海域中华管鞭虾种群聚集特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蔡建堤 徐春燕 +4 位作者 马超 刘勇 庄之栋 陈洁 沈长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44-1850,共7页
以负二项参数、平均拥挤度和聚块指数为种群分布格局强度指标,分析了闽东北海域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种群聚集特性,探讨了种群聚集特性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中华管鞭虾种群聚集强度较强,个体平均拥挤度较高,种群主要集... 以负二项参数、平均拥挤度和聚块指数为种群分布格局强度指标,分析了闽东北海域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种群聚集特性,探讨了种群聚集特性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中华管鞭虾种群聚集强度较强,个体平均拥挤度较高,种群主要集中于少数团聚的斑块,不同季节种群聚集特性差异显著,春季,种群聚集强度较强,个体平均拥挤度最低,种群主要由单一团聚的斑块组成;夏季,种群聚集强度较弱,个体平均拥挤度高,种群主要由4个斑块组成;秋季,种群聚集强度最弱,个体平均拥挤度较低,种群主要由7个斑块组成;冬季,种群聚集强度最强,个体平均拥挤度最高,种群主要由单一团聚的大斑块组成。随着个体生长速度的增大,种群呈现扩散的趋势,饵料浮游动物生物量和底层水温是影响种群聚集强度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管鞭虾 闽东北海域 聚集特性 种群分布格局 格局强度 负二项参数 平均拥挤度 聚块指数
下载PDF
闽东北外海鹰爪虾数量的时空分布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叶孙忠 张壮丽 +1 位作者 叶泉土 戴天元 《福建水产》 2012年第2期141-146,共6页
根据2008年5月、8月、11月和2009年2月在闽东北外海海域(26°00'~28°00'N、120°00'~125°30'E)开展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数量的时空分布及生物... 根据2008年5月、8月、11月和2009年2月在闽东北外海海域(26°00'~28°00'N、120°00'~125°30'E)开展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数量的时空分布及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闽东北外海鹰爪虾群体数量分布随着季节、海域的不同差异很大。8月群体数量最多,其渔获量占周年渔获量的60.2%,平均密度指数为614.5 g/h和144.7 ind/h;5月群体数量极少。鹰爪虾群体主要分布于近海,水深60 m以内海域的渔获量占周年渔获量65.8%,平均密度指数达1119.2 g/h和214.7 ind/h;水深大于80 m的海域群体数量很少。鹰爪虾体长分布范围为47~120 mm,优势体长组60~85 mm,占68.6%,平均体长为74.1 mm,雌虾与雄虾个体大小差异悬殊,雌虾平均体重为6.4 g,雄虾平均体重仅为3.2 g;雌雄性比差异也很大,为1:0.42;雌性性腺成熟度以Ⅱ期和Ⅲ期为主,分别占44.7%和43.8%;摄食强度中等,以1级为主,占50.9%;调查海区年平均资源量684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爪虾 数量分布 生物学 闽东北外海
下载PDF
登陆闽东北台风暴雨落区差异的成因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小红 吴巍 +3 位作者 韩美 刘通易 吴幸毓 刘爱鸣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55,共8页
路径相似的登陆闽东北台风所造成的暴雨落区有显著差异。对比分析了台风暴雨位于路径左侧和右侧的两类个例组的影响条件差异性。结果表明,二者在200 hpa、500 hpa和850 hpa的环流特征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散度中心随高度南倾是流场垂直运... 路径相似的登陆闽东北台风所造成的暴雨落区有显著差异。对比分析了台风暴雨位于路径左侧和右侧的两类个例组的影响条件差异性。结果表明,二者在200 hpa、500 hpa和850 hpa的环流特征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散度中心随高度南倾是流场垂直运动南强北弱不对称结构的重要动力条件;闽东北地形抬升对流场垂直运动北强南弱起到一定的增幅作用;高低空环境风垂直切变对降水结构的非对称分布有着很好的动力指示意义;对流层冷暖交汇的高度和强烈程度对层结不稳定强弱起到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陆闽东北台风 相似路径台风 暴雨落区差异 成因对比分析
下载PDF
闽东北外海假长缝拟对虾时空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叶泉土 黄培民 叶孙忠 《福建水产》 2006年第2期7-11,共5页
根据1998年5月~1999年2月在闽东北外海26°00’~28°00’N,125°30’E以西海域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假长缝拟对虾(Parapenaeus fissuroides)的数量时空分布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假长缝拟对虾平均资源密度指... 根据1998年5月~1999年2月在闽东北外海26°00’~28°00’N,125°30’E以西海域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假长缝拟对虾(Parapenaeus fissuroides)的数量时空分布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假长缝拟对虾平均资源密度指数以春季最高,达3.52ks/h,秋季、冬季和夏季均较低,分别为2.00ks/h、1.86kg/h和1.75kg/h。密集区主要分布在26°30’~28°00’N,121°30’~124°00’E,水深80~100m一带海域,26°30’以南资源密度较低。假长缝拟对虾体长分布范围为55~121mm,平均体长为82.3mm,雌性个体平均体长84.9mm,雄性为78.6mm,雌性个体明显大于雄性个体。雌性初次性成熟个体最小体长为83mm,体重为5.5g,大量性成熟体长范围为91~110mm,体重范围为8.0~12.0g。目前该海域假长缝拟对虾资源尚具一定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长缝拟对虾 时空分布 生物学特性 闽东北外海
下载PDF
闽西南—粤东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与铜、(伴生)银的成矿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承健 吴延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45-352,共8页
本文论述了闽西南—粤东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及其特征、铜、(伴生)银矿床的成矿作用及与大地构造演化的关系。指出本区地壳经历了从太古代陆核阶段→中元古代—早元古代地槽裂谷阶段→晚古生代地台断拉谷阶段→中生代地洼陆相火山岩阶... 本文论述了闽西南—粤东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及其特征、铜、(伴生)银矿床的成矿作用及与大地构造演化的关系。指出本区地壳经历了从太古代陆核阶段→中元古代—早元古代地槽裂谷阶段→晚古生代地台断拉谷阶段→中生代地洼陆相火山岩阶段的多阶段演化,形成了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地台盖层和地洼盖层的四层结构。铜、(伴生)银矿床赋在于三个构造层七个层泣中,与一定的沉积建造有关。成矿作用与各大地构造阶段发生的主要构造热事件有关。矿床具有明显的多因复成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构造演化 成矿作用 铜矿床 银矿床
下载PDF
闽东北海域假长缝拟对虾种群分布格局强度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建堤 徐春燕 +5 位作者 叶孙忠 庄之栋 马超 刘勇 陈梅芳 沈长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5790-5797,共8页
以负二项参数、Mrisita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指数和扩散系数为种群分布格局强度指标,分析了闽东北海域假长缝拟对虾(Parapenaeus fissuroides Crosnier)种群分布格局强度,探讨了种群分布格局强度生态学意义及其影响因子。结果显示:假... 以负二项参数、Mrisita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指数和扩散系数为种群分布格局强度指标,分析了闽东北海域假长缝拟对虾(Parapenaeus fissuroides Crosnier)种群分布格局强度,探讨了种群分布格局强度生态学意义及其影响因子。结果显示:假长缝拟对虾种群聚集强度和聚块性夏季最强,其余依次为秋季、春季和冬季,平均拥挤度夏季最大,其次是秋季、冬季,春季最小,扩散程度春季最大,其次是冬季、秋季,夏季最小。负二项参数和Mrisita指数表征种群聚集强度,聚块指数体现种群斑块的组成形式,个体平均拥挤度指数反映平均个体实际的拥挤程度,扩散系数反映种群扩散程度。饵料浮游动物是影响假长缝拟对虾种群聚集强度的主要因子,种内竞争是影响假长缝拟对虾种群扩散程度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长缝拟对虾 闽东北海域 格局强度 聚集强度 聚块性 平均拥挤度 扩散程度
下载PDF
闽东北外海蟹类种类组成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培民 《福建水产》 2005年第2期24-27,共4页
本文根据1998~1999年在闽东北外海进行四个季度月的蟹类资源定点调查及相关资料,研究调查海区蟹类种类组成。结果表明:本调查海区蟹类组成有51种,隶属11科34属,以暖水性种类为多,具有热带与温带群落之间的过度性混合群集特点,主要渔获... 本文根据1998~1999年在闽东北外海进行四个季度月的蟹类资源定点调查及相关资料,研究调查海区蟹类种类组成。结果表明:本调查海区蟹类组成有51种,隶属11科34属,以暖水性种类为多,具有热带与温带群落之间的过度性混合群集特点,主要渔获种类有细点圆趾蟹、光掌蟳、锈斑蟳等10种;其中细点圆趾蟹是本调查海区最主要渔获种类,主要分布于水深100~120m的海域,渔获量占蟹类总渔获量的54.4%,尚有一定资源潜力,待于合理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东北外海 蟹类 种类组成 资源开发
下载PDF
闽东北山地型古建聚落研究——以中国传统村落下党村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季宏 林文东 +1 位作者 王琼 王慧慧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7期104-106,共3页
以中国传统村落下党村为例,从自然环境要素、街巷空间格局、历史环境要素、建筑类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展开对闽东北山地古建聚落的研究。继而进一步对单一姓氏古村落下党的建设历程与平衡土方工程量背景下下党在处理山地地形时采... 以中国传统村落下党村为例,从自然环境要素、街巷空间格局、历史环境要素、建筑类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展开对闽东北山地古建聚落的研究。继而进一步对单一姓氏古村落下党的建设历程与平衡土方工程量背景下下党在处理山地地形时采用的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在当今乡村改善提升快速开展的背景下,提供前期深入基础研究与借鉴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东北 山地型古建聚落 下党村 街巷 入口 古民居
下载PDF
闽东北、闽西南中心城市辐射的发展模式探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邱钰芬 翁彬瑜 《龙岩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73-80,共8页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以闽东北、闽西南的经济差异化为研究基础,探讨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总体经济情况、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分配的差异性及中心城市的经济带动能力。提出应在协调区域发展政策与地方发...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以闽东北、闽西南的经济差异化为研究基础,探讨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总体经济情况、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分配的差异性及中心城市的经济带动能力。提出应在协调区域发展政策与地方发展政策基础上,完善闽东北、闽西南内部区域经济发展结构,缩小区域内经济失衡程度;在周边区域城市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体化市场战略,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东北 闽西南 协同发展 区域 产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