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勘探程度盆地烃源岩早期评价——以南黄海北部盆地东北凹为例 被引量:25
1
作者 曹强 叶加仁 +1 位作者 石万忠 陈春峰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2-529,共8页
低勘探程度领域(深层、深水和新区)是今后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而烃源岩的发育程度及其质量是该领域早期评价的核心问题。基于地质类比原理,综合运用地球物理及盆地模拟等方法技术,对南黄海北部盆地勘探新区——东北凹的烃源岩进行了早... 低勘探程度领域(深层、深水和新区)是今后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而烃源岩的发育程度及其质量是该领域早期评价的核心问题。基于地质类比原理,综合运用地球物理及盆地模拟等方法技术,对南黄海北部盆地勘探新区——东北凹的烃源岩进行了早期预测及评价。结果表明,东北凹泰州组烃源岩分布广泛,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成熟度高,是凹陷主力烃源岩系,其中以西次洼生烃潜力最大。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低勘探程度领域烃源岩早期评价的方法体系,即类比分析地震反射特征及烃源岩质量确定主力烃源岩发育层位;利用地震属性方法确定烃源岩厚度;运用含油气盆地动态数值模拟确定烃源岩成熟度;烃源岩综合评价优选次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类比 地震属性 低勘探程度盆地 烃源岩评价 南黄海北部盆地 东北凹
下载PDF
地震属性法在南黄海北部盆地勘探新区烃源岩厚度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曹强 叶加仁 石万忠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9-114,共6页
新区、深层和深水等低勘探程度地区是今后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而烃源岩厚度预测则是沉积盆地勘探新区烃源岩评价的重要问题。以南黄海北部盆地勘探新区东北凹陷的烃源岩早期评价为背景,基于地震反射特征追踪东北凹陷内烃源岩的发育层位... 新区、深层和深水等低勘探程度地区是今后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而烃源岩厚度预测则是沉积盆地勘探新区烃源岩评价的重要问题。以南黄海北部盆地勘探新区东北凹陷的烃源岩早期评价为背景,基于地震反射特征追踪东北凹陷内烃源岩的发育层位和空间展布研究成果,首次应用地震属性方法对东北凹陷的主力烃源岩(上白垩统泰州组和古新统阜宁组)厚度进行了初步预测,并结合地震速度岩性分析法对本区泰州组烃源岩厚度的预测结果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南黄海盆地东北凹陷泰州组烃源岩较阜宁组烃源岩分布广且厚度大,西次洼为东北凹陷主力生烃洼陷。地震属性法是沉积盆地勘探新区内定量化预测烃源岩厚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其对于类似盆地勘探早期的烃源岩评价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新区 地震属性 烃源岩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东北斜坡带沉积特征及成藏规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风华 《断块油气田》 CAS 2004年第2期1-3,共3页
通过对东营凹陷东北斜坡带坨 1 42块沙二段 1 5砂组的研究 ,对该区沙二段地层进行了沉积相及微相划分 ,描述了斜坡带储层沉积特征 ,建立储层沉积模式 ,探讨了斜坡带成藏的控制因素 ,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 ,为今后该区的勘探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沉积特征 成藏规律 油气藏 沉积相 成藏模式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贝中次凹——残留型叠合小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的成功案例 被引量:17
4
作者 冯志强 孙国昕 +1 位作者 蒙启安 冯子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1-563,共13页
贝中次凹是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内的一个小型断陷,面积为260km2,主体勘探面积仅110km2,其下部为富含火山物质的残留断陷,上部为遭受严重剥蚀的断坳和坳陷。2005年以来,以残留型叠合断陷盆地勘探理念为指导,通过实施三维地震和不断深化地... 贝中次凹是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内的一个小型断陷,面积为260km2,主体勘探面积仅110km2,其下部为富含火山物质的残留断陷,上部为遭受严重剥蚀的断坳和坳陷。2005年以来,以残留型叠合断陷盆地勘探理念为指导,通过实施三维地震和不断深化地质研究,在贝中次凹探明了5 000×104t级规模储量,成为小凹陷获得大发现的成功案例。贝中次凹勘探经验揭示,"残留"和"叠合"的特点可能是小凹陷富含油气的关键因素。"残留"意味着原始沉积时断陷规模有可能很大,与未遭受过剥蚀的小凹陷相比,残留凹陷通常有效烃源岩比例要大,油气资源丰度相对要高,而且,富含火山物质的残留断陷期储层易溶蚀形成次生孔隙;"叠合"意味着其上的断坳期地层可作为良好的区域盖层,多期不整合面和断裂有利于油气运移聚集。东北亚地区中生代断陷盆地广泛分布,其中发育众多的残留型叠合小断陷,贝中次凹勘探的成功预示着这些小断陷可能具有类似的油气成藏优势,是下一步实现勘探突破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型叠合盆地 残留断陷 叠合盆地 满凹含油 贝中次凹 海拉尔盆地 东北亚中生代裂谷系
下载PDF
莱州湾凹陷东北洼的右行走滑成因
5
作者 邓辉 王清斌 +2 位作者 王冰洁 胡安文 梁舒艺 《地质学报》 EI CAS 2024年第12期3478-3489,共12页
莱州湾凹陷东北洼新生代伸展变形、走滑变形和收缩变形均较为发育。为厘清其构造属性、探索其成因机制,本文利用最新钻井、地震资料对伸展变形与收缩变形的时空组合关系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在洼陷内部,伸展变形与收缩变形在形成时期上同... 莱州湾凹陷东北洼新生代伸展变形、走滑变形和收缩变形均较为发育。为厘清其构造属性、探索其成因机制,本文利用最新钻井、地震资料对伸展变形与收缩变形的时空组合关系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在洼陷内部,伸展变形与收缩变形在形成时期上同步持续、空间变形位移上相互垂直,是郯庐断裂走滑运动过程中伸展分量和挤压分量持续作用的结果。在成因机制方面,东北洼形成于走滑动力,是沙三中段沉积时期以来郯庐断裂带右行走滑造洼的结果。郯庐断裂带右行走滑之前,该洼陷所在区属于莱北低凸起的一部分。右行走滑活动开始后该区发生沉降成为洼陷,并加入莱州湾凹陷。虽均属于莱州湾凹陷,但东北洼与南部主洼盆地属性并不相同:东北洼属于沙三中期以来右行走滑成因的洼陷,而主洼为初始裂陷期(孔店期—沙四期)的箕状裂陷经右行走滑旋转改造的洼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凹陷东北洼 伸展变形 收缩变形 走滑成因 差异改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