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Volcanic Rocks from the Manitu Formation in the Hongol Area, Northeastern Inner Mongolia 被引量:4
1
作者 ZHANG Xiangxin SU Zhen GAO Yongf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1286-1304,共19页
We undertook zircon U-Pb dating and geochemical analyses of volcanic rocks from the Manitu Formation in the Hongol area, northeastern Inner Mongolia, to determine their age, petrogenesis and sources, which are importa... We undertook zircon U-Pb dating and geochemical analyses of volcanic rocks from the Manitu Formation in the Hongol area, northeastern Inner Mongolia, to determine their age, petrogenesis and sources, which are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Late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Great Xing'an Range. The volcanic rocks of the Manitu Formation from the Hongol area consist primarily of trachyandesite, based on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s. The zircons from two of these trachyandesites are euhedral-subhedral in shape, display clear oscillatory growth zoning and have high Th/U ratios (0.31- 1.15), indicating a magmatic origin. The results of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indicate that the volcanic rocks from the Manitu Formation in the Hongol area formed during the early Early Cretaceous with ages of 138.9-140.5 Ma. The volcanic rocks are high in alkali (Na2O + K2O = 6.22-8.26 wt%), potassium (K2O = 2.49-4.58 wt%) and aluminium (Al2O3 = 14.27-15.88 wt%), whereas they are low in iron (total Fe2O3 = 3.76-6.53 wt%) and titanium (TiO2 = 1.02-1.61 wt%). These volcanic rocks are obviously enriched in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 such as Rb, Ba, Th and U, and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are depleted in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such as Nb, Ta and Ti with pronounced negative anomalies. Their Sr-Nd-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show positive εNd(t) (+0.16%o t0+1.64%o) and low TDM(t) (694--767 Ma).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volcanic rocks suggest that they belong to a shoshonitic series and were likely generated from the partial melting of an enriched lithospheric mantle that was metasomatised by fluids released from a subducted slab during the closure of the Mongol- Okhotsk Ocean. Elemental and isotopic features reveal that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with the removal of ferromagnesian minerals, plagioclase, ilmenite, magnetite and apatit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magma. These shoshonitic rocks were produced by the partial melting of the enriched lithospheric mantle in an extensional regime, which resulted from the gravitational collapse following the final closure of the Mongoi-Okhotsk Ocean in the Middle-Late Jurass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shonitic rocks Manitu Formation GEOCHRONOLOGY GEOCHEMISTRY northeastern inner mongolia
下载PDF
内蒙古东北部拉布达林盆地上乌尔根软沥青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曲希玉 刘立 +2 位作者 彭晓蕾 高玉巧 尤丽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7-573,共7页
拉布达林盆地上乌尔根尖子山碳酸盐脉中软沥青的发现表明,该盆地曾发生过石油的生成、运移和聚集作用。盆地内的烃源岩达到了成熟—过成熟阶段,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1型,有机碳含量大于1.0%,生烃潜量大于5mg/g,达到了好烃源岩的标准,为盆... 拉布达林盆地上乌尔根尖子山碳酸盐脉中软沥青的发现表明,该盆地曾发生过石油的生成、运移和聚集作用。盆地内的烃源岩达到了成熟—过成熟阶段,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1型,有机碳含量大于1.0%,生烃潜量大于5mg/g,达到了好烃源岩的标准,为盆地内油气的生成创造了条件。通过多因素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综合对比发现,拉布达林盆地的油气与源岩的相关性较好,且主要来自下白垩统上库力组的油页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北部 拉布达林盆地 沥青 烃源岩 地球化学 油源对比
下载PDF
内蒙古锡林浩特—阿鲁科尔沁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欧莉华 伊海生 +2 位作者 张超 夏国清 邱余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29-1335,共7页
内蒙古锡林浩特—阿鲁科尔沁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烃源岩以暗色泥岩、板岩为主.借助油气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手段,从有机碳含量、热解参数、干酪根类型、干酪根C同位素等资料,综合分析了该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 内蒙古锡林浩特—阿鲁科尔沁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烃源岩以暗色泥岩、板岩为主.借助油气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手段,从有机碳含量、热解参数、干酪根类型、干酪根C同位素等资料,综合分析了该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并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认为,本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烃源岩TOC含量主要分布于0.6%~0.8%之间;分层统计显示,烃源岩TOC大于0.4%的地层厚度为1827m,TOC大于1.0%的优质烃源岩地层统计厚度为469.7m.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样品R.大部分高于2.0%,达到高成熟—过成熟演化阶段.评价研究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必鲁特(BL)、翟家沟官地(GD)剖面,认为本区是有利烃源岩发育区域,具备生产高熟天然气、凝析气和非常规能源页岩气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北东部 林西组 烃源岩 有机地球化学 页岩气
下载PDF
内蒙古东北部巨日河地区早—中三叠世碎屑锆石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周建平 刘永江 +3 位作者 温泉波 李伟民 张丽 马国祥 《世界地质》 CAS 2015年第4期914-926,共13页
对内蒙古东部扎鲁特旗巨日河地区原定为上二叠统林西组砂岩样品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分析,发现所取两组样品均存在明显的三叠纪年龄峰值,分别为~244 Ma(ZL010)、~250Ma(ZL011),表明在该地区存在早、中三叠世沉积,原定... 对内蒙古东部扎鲁特旗巨日河地区原定为上二叠统林西组砂岩样品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分析,发现所取两组样品均存在明显的三叠纪年龄峰值,分别为~244 Ma(ZL010)、~250Ma(ZL011),表明在该地区存在早、中三叠世沉积,原定为二叠纪的地层实为三叠系。两组样品的最小年龄分别为242±4 Ma(ZL010)、241±4 Ma(ZL011),限定了沉积的下限年龄为中三叠世。结合大兴安岭中部地区零星出现的早、中三叠世陆相化石的证据,进一步确认在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存在早、中三叠统,其大面积缺失的原因,推测为该区域在三叠纪末发生了大规模构造抬升运动,导致三叠系遭受强烈剥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北部 巨日河 三叠纪 碎屑锆石 LA—ICP—MS U—Pb年龄 物源分析
下载PDF
内蒙古东北部激流河花岗岩中包体的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寒冬 韩振哲 +2 位作者 赵海滨 牛延宏 马丽玲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41-847,共7页
内蒙古东北部阿龙山地区,沿激流河两岸呈NE向分布的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体中发育暗色微粒镁铁质包体。包体具典型的岩浆结构、淬火结构及针状磷灰石,部分包体中含寄主岩石的钾长石、石英巨晶。包体形态主要呈浑圆状,可见明显的塑性... 内蒙古东北部阿龙山地区,沿激流河两岸呈NE向分布的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体中发育暗色微粒镁铁质包体。包体具典型的岩浆结构、淬火结构及针状磷灰石,部分包体中含寄主岩石的钾长石、石英巨晶。包体形态主要呈浑圆状,可见明显的塑性流变特点,与寄主岩石间常呈截然的接触关系,有时呈过渡状、雾迷状。寄主岩石富Si、K,并表现出岩浆演化的特点,包体富Mg、Fe、Ca,贫Si、Al,Na>K。寄主岩石和包体的稀土、微量元素曲线形态相近,均为左高右低的不对称右倾型、轻稀土富集型,包体Eu微弱亏损,寄主花岗岩的Eu中等—弱亏损。包体与寄主岩石在地球化学特征上既表现出了相似性,也表现出了明显的非同源性特点。这些特征表明早石炭世激流河花岗岩类中的暗色包体是岩浆混合的产物,部分代表了混合岩浆的基性端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流河花岗岩 MME型微细粒闪长质包体 岩浆混合作用 内蒙古东北部
下载PDF
内蒙古东北部阿龙山地区早白垩世A型花岗岩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韩振哲 王洪杰 +3 位作者 李中会 李娟娟 李文龙 刘旭光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9年第4期1-9,共9页
内蒙古东北部阿龙山地区的早白垩世花岗岩岩体就位于火山喷发形成的塌陷破火山口中央或火山断裂中,岩石类型有石英二长(斑)岩、晶洞正长花岗岩、文象碱长石英正长岩等。岩石普遍具文象结构、晶洞构造,但未见碱性暗色矿物;岩石化学上具... 内蒙古东北部阿龙山地区的早白垩世花岗岩岩体就位于火山喷发形成的塌陷破火山口中央或火山断裂中,岩石类型有石英二长(斑)岩、晶洞正长花岗岩、文象碱长石英正长岩等。岩石普遍具文象结构、晶洞构造,但未见碱性暗色矿物;岩石化学上具高硅、富碱和富铝、低钛镁等特征,且岩石中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出现Sr、Ba相对亏损,稀土配分曲线呈轻稀土富集的不对称右倾"海鸥"型,δEu亏损中等,岩石具较低的εNd(t)值(-3.00)和低的86Sr/87Sr初始值(0.708734)。以上岩体的岩石学、主微量元素及同位素特征表明,岩体具有铝质A1型花岗岩的特征,其成因与陆内巨量火山喷发造成的伸展、崩塌机制有关,反映了非造山板内拉张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质A1型花岗岩 早白垩世 非造山板内伸展环境 内蒙古阿龙山地区
下载PDF
内蒙古东北部大豆气候适宜度等级及种植区划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彦平 阴秀霞 +2 位作者 张昉 张煦明 乌长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48-957,共10页
为高效利用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水热资源,发展冷凉地区大豆种植业,利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及周边黑龙江地区近3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大豆发育期资料,采用气候适宜度分析方法,计算了该区域近30年逐年大豆气候适宜度,建立了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 为高效利用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水热资源,发展冷凉地区大豆种植业,利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及周边黑龙江地区近3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大豆发育期资料,采用气候适宜度分析方法,计算了该区域近30年逐年大豆气候适宜度,建立了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进行了基于GIS的呼伦贝尔市大豆适宜种植区划。研究结果表明,温度适宜度和水热综合适宜度≥0.6为适宜,0.4~0.6为较适宜,≤0.4为不适宜;降水适宜度≥0.7为适宜,0.6~0.7为较适宜,≤0.6为不适宜。大豆适宜种植区域为大兴安岭农区东南端;较适宜种植区域为大兴安岭东麓,适宜种植区的外沿;不适宜种植区位于呼伦贝尔市北部林区及西部牧区。在林区南部的农林交错带中,该区1 900~2 100℃积温区域为玉米不适宜种植地区,但可以大力发展大豆种植业,在调整种植业结构时可考虑在这一区域增加大豆种植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北部 气候适宜度 评价指标 大豆种植 区划方法
下载PDF
内蒙古恩和村晚石炭世二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2
8
作者 商宇航 陆胜 +1 位作者 吴宪涛 王键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499-503,共5页
通过对内蒙古东北部恩和村晚石炭世二长花岗岩开展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分析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所揭示的区域构造背景。研究表明,晚石炭世二长花岗岩的w(SiO_2)为75. 51%~76. 46%,w(Al_2O_3)为12. 09%~12. 92%,全碱w(K_2O+Na_... 通过对内蒙古东北部恩和村晚石炭世二长花岗岩开展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分析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所揭示的区域构造背景。研究表明,晚石炭世二长花岗岩的w(SiO_2)为75. 51%~76. 46%,w(Al_2O_3)为12. 09%~12. 92%,全碱w(K_2O+Na_2O)为7. 26%~7. 67%,K_2O和Na_2O质量分数比值为1. 60~2. 94,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所有样品的稀土配分曲线具有相似的特征,稀土丰度总量δ为111. 9~131. 6μg,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为1. 10~2. 67,Eu负异常(0. 08~0. 11),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高场强元素Zr、Ta、Nb相对于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为特征。晚石炭世二长花岗岩岩浆来源于地壳,形成环境为张性环境,部分可能产生于造山期后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地球化学 晚石炭世 内蒙古东北部
下载PDF
内蒙古东北部拉布达林盆地冻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地质启示:以ST-1井为例
9
作者 张朝辉 刘显正 +10 位作者 冯岩 李洪亮 李磊 杨才 夏宁 卢振权 张运波 刘国 孙丽 林子杨 李青 《现代地质》 CAS 2024年第5期1383-1399,共17页
内蒙古东北部拉布达林盆地是我国陆域高纬度冻土型天然气水合物重要潜在分布区,有望成为祁连山木里高海拔冻土型天然气水合物的互补类型,具重要调查研究价值。目前该区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程度较低,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 内蒙古东北部拉布达林盆地是我国陆域高纬度冻土型天然气水合物重要潜在分布区,有望成为祁连山木里高海拔冻土型天然气水合物的互补类型,具重要调查研究价值。目前该区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程度较低,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首次在该区部署两口天然气水合物探井。以资料较为齐全的ST-1井为例开展综合分析与区域对比研究,旨在总结各种可能与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的异常现象,分析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有利条件,指出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浅层气系统的共生模式。研究显示:(1)本次钻探中发现岩心表面冒泡现象、井涌现象、烃类气测和岩心解吸气高含量异常现象、自生方解石伴生产出现象等,可能与天然气水合物直接或间接相关。(2)岩心解吸气组成主要为CH_(4),次为CO_(2),还含少量C_(2)H_(6),主要以煤型气来源为主,可能还含少部分微生物成因气及热解成因混合气。(3)钻遇的下白垩统大磨拐河组(K_(1)d)有机碳含量在3.16%~31.19%间,平均12.48%,生烃潜量在1.50~113.78 mg/g间,平均45.50 mg/g;有机显微组分以镜质组和腐泥组为主,有机质类型为Ⅱ_(2)-Ⅲ型,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Ro值在0.63%~0.80%间,为低熟-成熟阶段,具备良好生烃条件。可能是天然气水合物主要的潜在气源岩,对比区域上5套烃源岩,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_(3)m)烃源岩有望成为天然气水合物另一重要潜在气源岩;(4)钻后30 h、54 h、78 h的温度测井数据在200 m以浅一直难以稳定下来,特别是43.45~70.55 m间深度段测井温度波动较大,可能与部分深度段地层破碎或断裂发育而形成局部热融作用有关,致使此次温度测井数据可能难以真正代表地层本身的地温特征,但是研究区仍然具有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和潜力;(5)本次钻井现场气测录井烃含量多个深度段达11.95%~16.65%,解吸气含量0.95~3.19 m^(3)/t,平均为1.84 m^(3)/t,表明研究区浅层气源较为发育;钻井揭示薄煤层、泥岩、砂岩发育特征与物性特征及断层或裂隙产出特征均不利于浅层气的保存与聚集,综合认为研究区冻土发育,既可为天然气水合物提供稳定带条件,也可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一起共同为浅层气提供良好的封盖保存条件,从而得以形成天然气水合物-浅层气系统共生现象。本次研究将为研究区或区域上后续天然气水合物及浅层气调查研究提供重要地质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北部 拉布达林盆地 冻土 天然气水合物 钻探 地质启示
下载PDF
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城镇一体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春林 梅林 +1 位作者 刘继生 韩阳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0-925,共6页
东北三省和蒙东地区所组成的东北经济区,是我国最早形成并在结构上相对完整的大经济区,有着跨省区合作的天然条件与坚实基础。加强四省区区域一体化建设是实施东北振兴的核心与重点,而东北地区城镇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空间表... 东北三省和蒙东地区所组成的东北经济区,是我国最早形成并在结构上相对完整的大经济区,有着跨省区合作的天然条件与坚实基础。加强四省区区域一体化建设是实施东北振兴的核心与重点,而东北地区城镇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空间表现形式,因此加强东北地区城镇一体化建设将有利于东北经济区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进而带动区域城镇群体产业空间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一体化 经济地域过程 东北振兴 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