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tamorphic Evolution of Eclogite Facies Rocks in Northern Hubei and Southern Henan,China
1
作者 王晓燕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1998年第1期58-68,共11页
Eclogite facies rocks in this area are diverse in rock type. The field occurrence androck-chemistry reflect their in-situ origin. Based on their regional geology and field occurrence,two groups of eclogites are divide... Eclogite facies rocks in this area are diverse in rock type. The field occurrence androck-chemistry reflect their in-situ origin. Based on their regional geology and field occurrence,two groups of eclogites are divided in terms of their peak temperature of metamorphism. Medi-um-temperature eclogites (MT), as Group B, occur in the Dabie Group. They were formedfrom epidote-amphibolite facies. The metamorphism of eclogite facies has two stages: the co-esite eclogite facies stage (the peak condition: T = 600-700℃, P = 2. 7 - 3. 0 GPa) and theglaucophane eclogite facies stage (the pressure decreases, may be lower than 2. 5 GPa while thetemperature has little change). Low temperature eclogites (LT), as Group C, occur in the Qi-jiaoshan Formation. They were formed from blue schist facies (the peak condition: T = 490 -560℃, P< 1. 5 GPa). The appearance of hydrous minerals in the eclogites indicat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water in metamorphism. Medium-temperature eclogites are different from low-temperature ones in metamorphism. At last, the evolution of the high-pressure metamorphicbelt is discussed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作用 榴辉岩 湖北 河南 岩石化学
下载PDF
豫北两熟区不同夏播作物对后茬冬小麦中后期群体微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邵云 杨俊华 +2 位作者 刘玘 王鹏飞 王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495,共11页
为探讨不同夏播作物前茬对后茬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开展田间二因素试验,设置两个不同施肥水平(常规施肥和不施氮肥)和三种夏播作物前茬(玉米、大豆和花生),分析小麦拔节期至成熟期叶面积指数(LAI)、叶夹角(LA)... 为探讨不同夏播作物前茬对后茬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开展田间二因素试验,设置两个不同施肥水平(常规施肥和不施氮肥)和三种夏播作物前茬(玉米、大豆和花生),分析小麦拔节期至成熟期叶面积指数(LAI)、叶夹角(LA)、光合有效辐射(PAR)、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叶绿素荧光(F_(v)/F_(m)),以及土壤含水量(SWC)、土壤温度(Ts)和土壤呼吸速率(Rs)变化,并在成熟期测定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CK)相比,不施氮肥条件下不同前茬的小麦LA略增,而LAI、IPAR、SPAD、F_(v)/F_(m)、SWC、Ts和Rs均有所降低。不施氮肥条件下,花生前茬的小麦LAI、IPAR、SPAD、F_(v)/F_(m)、SWC、Ts和Rs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前茬(P<0.05),其中花生、大豆和玉米前茬的SWC较CK的降幅分别为13.56%、13.39%和10.77%。与CK相比,不施氮肥条件下,花生前茬的小麦LA较CK的增幅在3种前茬中居中,小麦株型较为紧凑,有利于改善植株下层光合辐射,为群体生长创造良好的光合和土壤条件,其产量较玉米和大豆前茬分别高20.0%和21.9%;玉米前茬的整体表现不如大豆和花生前茬,但其和花生前茬的小麦千粒重和群体数均较高,因而产量居中;大豆前茬的小麦结实小穗数和干物质量较高,但其小麦千粒重较低,最终籽粒产量也较低。综合来看,在两熟种植模式中,选用花生作为冬小麦的前茬作物是豫北地区一年两熟区作物配置的一种较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地区 一年两熟制 冬小麦 前茬作物 产量 群体生长
下载PDF
豫北晋语方言区乡土建筑地域特征研究
3
作者 张萍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2-104,共13页
本文以豫北晋语方言区乡土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宅屋、院落、聚落三个层面研究其地域特征,主要得出三点结论。首先,乡土建筑形式既受地理环境影响,形成了济源悬山顶房、焦作山地囤顶房、安阳石板房3种民居类型,同时受人文环境影响,形成焦... 本文以豫北晋语方言区乡土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宅屋、院落、聚落三个层面研究其地域特征,主要得出三点结论。首先,乡土建筑形式既受地理环境影响,形成了济源悬山顶房、焦作山地囤顶房、安阳石板房3种民居类型,同时受人文环境影响,形成焦作、新乡硬山顶和鹤壁平顶房两种民居类型。其次,院落形式与风土环境相有关,形成以济源宽院、安阳横向宽院。最后,聚落主要有山地寨堡、平原寨堡、商道聚落等形式,乡土建筑类型丰富,地域特征及其成因与风土环境、多元文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 晋语方言区 乡土建筑 地域特征
下载PDF
基于知觉体验的工业遗产更新策略研究——以豫北纱厂为例
4
作者 郭苏琳 王思玮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9期213-215,共3页
在存量时代背景下,工业遗产更新逐渐成为引领城市特色,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研究基于知觉体验的相关理念与方法,通过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知觉体验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出相应的研究方向。同时,通过解析豫... 在存量时代背景下,工业遗产更新逐渐成为引领城市特色,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研究基于知觉体验的相关理念与方法,通过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知觉体验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出相应的研究方向。同时,通过解析豫北棉纺织厂,构建了“工业遗产层级保护”为基础的虚拟评价体系,提炼出“审美感知”“精神引领”“感官联动”为路径的更新策略,旨在将知觉体验引入工业遗产保护,为其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依据,助推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现象学 知觉体验 工业遗产 豫北棉纺织厂
下载PDF
豫北太行山区八路军抗战医院旧址调查
5
作者 马晗 《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6-63,共8页
抗日战争时期,各级各类部队医院为治疗伤病将士和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豫北太行山区是八路军太行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平甸、大王庙、渔村、孙石窑四所抗战医院遗存的资料与实物显示了该地区抗战医院的基本状况:豫北太... 抗日战争时期,各级各类部队医院为治疗伤病将士和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豫北太行山区是八路军太行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平甸、大王庙、渔村、孙石窑四所抗战医院遗存的资料与实物显示了该地区抗战医院的基本状况:豫北太行山区抗战医院通常位于主要道路及河流附近;驻地房屋较为简陋,均为临时占用已有建筑,特别是村中原有的公共建筑;医疗条件十分简陋,医疗技术人员缺乏,药品与消毒用品奇缺。但抗战医院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为伤病将士及当地群众提供治疗,军民互助,形成了浓浓鱼水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 太行山 八路军 抗战医院
下载PDF
散杂居情景下文化适应的地理因素分析——基于豫北社亲文化的研究
6
作者 聂桂博 胡涵 艾少伟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3-745,共13页
文化适应研究需要同时考虑人和地2个方面的因素,关注“地理因素”的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为了分析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散杂居情景下社亲文化的产生原因及地理因素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作用,以豫北地区的社亲文化为案例,采用文献法、... 文化适应研究需要同时考虑人和地2个方面的因素,关注“地理因素”的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为了分析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散杂居情景下社亲文化的产生原因及地理因素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作用,以豫北地区的社亲文化为案例,采用文献法、参与观察与半结构访谈等研究方法,对2组文化适应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豫北不同群体间的社亲文化是在特定的散杂居地理情景下形成的。豫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地理区位是社亲村落之间交流的前提,而特定距离范围内的祈雨仪式路线和共同的信仰是维系社亲联系、延续社亲文化的纽带。2)社亲双方在发展过程中基本遵循“分离、碰撞、汇融、延续”的文化适应过程,在维护基层团结、实现社会稳定的过程中,“整合策略”在这种特有的文化适应形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在文化适应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地理要素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对于社亲双方而言,空间距离和文化距离都需在特定范围内才能维系社亲文化。4)在散杂居情景下,同一文化群体与不同村落群体的交流中均采取“整合策略”实现了较好的文化适应效果,拓展了文化适应在特定情景下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要素 文化适应 整合假设 社亲文化 豫北地区
下载PDF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征迁实施效果评价
7
作者 刘晓岭 宋涛 王海峰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4年第5期1-3,共3页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Improved Analytic Hieratchy Process,IAHP),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豫北段征迁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行模拟评价。IAHP法有效避免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中难以准确对元素间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定量判断...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Improved Analytic Hieratchy Process,IAHP),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豫北段征迁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行模拟评价。IAHP法有效避免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中难以准确对元素间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定量判断,IAHP法创建的判断矩阵具有自调节性,满足判断矩阵一致性的要求,可以省去AHP法一致性检验的过程,降低了参与者对指标间进行比较的繁杂程度,同时后期计算量也大为降低。从评价结果看,当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构建合理时,IAHP法能很好地替代AHP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层次分析法 征迁 实施效果 南水北调 豫北段
下载PDF
北朝至隋代冀南豫北地区陶瓷手工业的发展进程
8
作者 李鑫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7-63,共7页
磁州窑兴起于9世纪末,其所在的冀南豫北地区陶瓷手工业的兴起可追溯至北朝到隋代,至宋元时期已为北方地区制瓷业的中心之一。追索冀南豫北地区在北朝至隋代这一时期的陶瓷手工业发展进程可知,随着东魏迁都,邺城及周边地区承继北魏洛阳... 磁州窑兴起于9世纪末,其所在的冀南豫北地区陶瓷手工业的兴起可追溯至北朝到隋代,至宋元时期已为北方地区制瓷业的中心之一。追索冀南豫北地区在北朝至隋代这一时期的陶瓷手工业发展进程可知,随着东魏迁都,邺城及周边地区承继北魏洛阳的生产传统成为北方地区低温铅釉陶器的生产中心。同时伴随着南方青瓷技术的北传,邺城及周边地区的低温铅釉陶器生产在北齐时于技术上实现了新突破,并在北齐后期创烧了青瓷。由于青瓷和釉陶生产技术的互动、交融,进而为白瓷的创烧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随着北周灭北齐之后邺城地区人口的大量南迁,安阳一跃成为北方地区的瓷业生产中心,并在隋代创烧了白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隋代 冀南豫北 陶瓷手工业
下载PDF
豫北林州地区寒武系苗岭统古丈阶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层学意义
9
作者 陈泳霖 郭振 +1 位作者 李瑞强 白国典 《矿产勘查》 2024年第4期509-517,共9页
近年来,有研究者在豫西登封地区发现张夏组三段和四段的碳同位素存在一个-1.5‰的负漂移,经过对比推测该负漂移位于鼓山阶与古丈阶的界线处,但没有讨论研究剖面的生物地层信息,因而其准确性存在疑问。为了研究华北地台寒武系苗岭统内部... 近年来,有研究者在豫西登封地区发现张夏组三段和四段的碳同位素存在一个-1.5‰的负漂移,经过对比推测该负漂移位于鼓山阶与古丈阶的界线处,但没有讨论研究剖面的生物地层信息,因而其准确性存在疑问。为了研究华北地台寒武系苗岭统内部年代地层格架,本文针对豫北林州地区寒武系张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碳酸盐岩进行了碳同位素学、三叶虫生物地层学和沉积学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苗岭统内部碳酸盐岩δ^(13)C组成相对稳定,基本保持在0.5‰附近,但在张夏组顶部到炒米店组底部存在一个较小幅度的碳同位素负漂移,δ^(13)C值从1.3‰逐渐减小到-0.1‰,漂移的峰值对应于三叶虫Blackwelderia的首现层位。通过对比华南、美国、澳大利亚和西伯利亚等地区同时期地层的碳同位素演化曲线,确认该次碳同位素负漂移具有普遍性,指示了苗岭统古丈阶的底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崮山组 寒武系 豫北地区
下载PDF
豫北南寺熔剂用白云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10
作者 曹纪虎 张超杰 陈丽娟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24年第3期46-49,共4页
豫北地区广泛出露寒武系—奥陶系地层,熔剂用白云岩主要产于上寒武统三山子组二段(∈3s2)。南寺矿区熔剂用白云岩矿整体呈单斜层状产出,区内出露长度1370m,宽25~524m。矿石主要类型为中—粗晶白云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石,矿石中各组分... 豫北地区广泛出露寒武系—奥陶系地层,熔剂用白云岩主要产于上寒武统三山子组二段(∈3s2)。南寺矿区熔剂用白云岩矿整体呈单斜层状产出,区内出露长度1370m,宽25~524m。矿石主要类型为中—粗晶白云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石,矿石中各组分含量符合熔剂用白云岩矿工业指标要求。矿床成因类型为浅滩相沉积型碳酸盐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剂用白云岩 矿床地质特征 沉积成因 豫北南寺
下载PDF
河南北部平原地裂缝易发性分区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
11
作者 黄继超 张公 +1 位作者 阮征 郝学峰 《矿产勘查》 2024年第10期1957-1964,共8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特定研究区域内地裂缝灾害的易发性,以识别高风险区域,从而有效地应对地裂缝对人民群众生活、生命财产安全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危害。基于Arc GIS的空间分析技术,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一套全面的地裂缝易发性评价... 本研究旨在评估特定研究区域内地裂缝灾害的易发性,以识别高风险区域,从而有效地应对地裂缝对人民群众生活、生命财产安全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危害。基于Arc GIS的空间分析技术,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一套全面的地裂缝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该体系,利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数据的叠加分析与预测,科学划分地裂缝灾害的易发区域。研究区内共发育48条地裂缝,依据易发性评价结果,将该区细分为4个等级:高易发区(3046.58 km2,占比14.77%)、中易发区(4451.37 km^(2),占比21.58%)、低易发区(8215.10 km^(2),占比39.82%)和非易发区(4913.25 km~2,占比23.82%)。这一分区结果详细揭示了地裂缝灾害在不同区域的潜在威胁程度,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地裂缝灾害的合理化防治建议,旨在为未来地裂缝灾害的预警、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以减轻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易发性 防治措施 河南 北部平原
下载PDF
华北寒武纪苗岭世晚期δ^(13)C演化及生态环境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左景勋 朱学剑 +1 位作者 陈泳霖 翟文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9-302,共14页
豫北和鲁西地区寒武系苗岭统上部δ^(13)C演化表现为下降趋势,芙蓉统下部δ^(13)C呈上升趋势,并表现出显著正漂移,这次δ^(13)C正漂移出现在三叶虫Chuangia带内,可与世界各地芙蓉统排碧阶的δ^(13)C正漂移(SPICE)对比。δ^(13)C演化趋... 豫北和鲁西地区寒武系苗岭统上部δ^(13)C演化表现为下降趋势,芙蓉统下部δ^(13)C呈上升趋势,并表现出显著正漂移,这次δ^(13)C正漂移出现在三叶虫Chuangia带内,可与世界各地芙蓉统排碧阶的δ^(13)C正漂移(SPICE)对比。δ^(13)C演化趋势与三叶虫、牙形石、浮游植物的繁盛与萧条表现出一定的耦合关系。苗岭世晚期三叶虫大规模绝灭时期,δ^(13)C呈逐渐降低趋势,苗岭世末期新的三叶虫科大量出现时期,δ^(13)C呈上升趋势。另外,海平面升降对δ^(13)C演化具有明显的影响,海侵时期沉积的碳酸盐岩其δ^(13)C呈逐渐增大趋势,高水位早期沉积的碳酸盐岩具有较高的δ^(13)C值,高水位晚期或海平面下降期沉积的碳酸盐岩的δ^(13)C呈逐渐下降趋势。海平面变化是导致生态环境变化、生物群落演化、碳同位素组成演化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组成 寒武纪苗岭世 生态环境 海平面升降 豫北和鲁西地区
下载PDF
豫北地区小麦中选株系的综合评价
13
作者 关立 董军红 +5 位作者 杨春玲 薛鑫 周其军 侯军红 刘国涛 王磊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29-34,共6页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豫北地区小麦田间中选株系,为优良品种的审定打下基础,进而提高育种效率,本文依据品种同异比较原理与方法,对2019-2020年安阳市农业科学院的29个小麦田间中选株系的室内考种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29个田间中...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豫北地区小麦田间中选株系,为优良品种的审定打下基础,进而提高育种效率,本文依据品种同异比较原理与方法,对2019-2020年安阳市农业科学院的29个小麦田间中选株系的室内考种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29个田间中选株系中,株系4,9,14,13,10,3和30综合表现优良。这些株系不仅产量性状好,其他主要农艺性状也表现较好。其各性状与理想目标性状的综合同一度值分别为0.8810,0.8327,0.8308,0.8286,0.8264,0.8165和0.8102,联系势均为强同势,显著优于对照周麦18和其余株系,很有希望成为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中选株系 综合评价 豫北地区
下载PDF
豫北地区黑皮鸡(土从)菌生产技术要点
14
作者 宋琳琳 刘秋梅 +2 位作者 王运杰 马威 阎淑滑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5期89-92,98,共5页
通过到豫北地区的清丰县马庄桥镇、瓦屋头镇等黑皮鸡(土从)菌栽培园区进行数次实地调研,从生产环境、原料选择、栽培技术、包装与运输、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总结和整理了当地的常规生产经验,旨在为当地菇农提供技术支撑,加快产业标准... 通过到豫北地区的清丰县马庄桥镇、瓦屋头镇等黑皮鸡(土从)菌栽培园区进行数次实地调研,从生产环境、原料选择、栽培技术、包装与运输、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总结和整理了当地的常规生产经验,旨在为当地菇农提供技术支撑,加快产业标准化生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皮鸡(土从)菌 豫北地区 标准化 生产技术
下载PDF
豫北地区植保无人机防治玉米病虫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建光 桑茜 +1 位作者 张元臣 张坤朋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9期1-5,共5页
近年来,植保无人机的高质量发展和在农作物上的大规模应用,对玉米的病虫害防治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植保无人机在低空低容量喷雾作业过程中,存在施药环境难控制、专用飞防药剂助剂少且标准不统一、防治效果不稳定等问题。该文从田间施药... 近年来,植保无人机的高质量发展和在农作物上的大规模应用,对玉米的病虫害防治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植保无人机在低空低容量喷雾作业过程中,存在施药环境难控制、专用飞防药剂助剂少且标准不统一、防治效果不稳定等问题。该文从田间施药环境影响、飞防药剂和助剂选用及防效研究等方面对豫北地区植保无人机防治玉米病虫害进行分析,并对植保无人机在玉米产业信息化发展、玉米育种、病情检测等方面进行展望,以期为豫北地区植保无人机防治玉米病虫害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地区 植保无人机 防治 玉米病虫害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改进TOPSIS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16
作者 陈磊 陈莹莹 +1 位作者 崔毅 金菊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3-77,共5页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状况,提出基于投影寻踪改进TOPSIS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首先,确定11个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采用专家咨询和遗传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其次,确定各评价指标的5个评价等级标...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状况,提出基于投影寻踪改进TOPSIS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首先,确定11个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采用专家咨询和遗传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其次,确定各评价指标的5个评价等级标准;最后,构建基于投影寻踪改进TOPSIS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GRCC-TPP)。将GRCC-TPP模型应用于2015年豫北地区5个地级市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焦作市的地下水资源承载状况最好,为Ⅱ级(基本可载);鹤壁市、新乡市、濮阳市的为Ⅲ级(临界超载);安阳市的最差,为Ⅳ级(超载)。该评价结果与豫北地区实际地下水资源承载状况基本一致,表明GRCC-TPP模型在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定量评价方面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资源承载力 综合评价 投影寻踪方法 TOPSIS 豫北地区
下载PDF
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下的豫北山地民居聚落形态及演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建华 郝石盟 《当代建筑》 2023年第9期90-94,共5页
本文选取豫北地区安阳、新乡两地的六个代表性的传统山地民居聚落为研究对象,基于卫星影像图、无人机采集的影像及建筑学测绘所获取的数据资料,从村落选址、聚落空间结构、院落朝向、院落布局与建筑形制等方面出发,对豫北山地传统民居... 本文选取豫北地区安阳、新乡两地的六个代表性的传统山地民居聚落为研究对象,基于卫星影像图、无人机采集的影像及建筑学测绘所获取的数据资料,从村落选址、聚落空间结构、院落朝向、院落布局与建筑形制等方面出发,对豫北山地传统民居聚落及建筑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在自然地理因素影响下,豫北地区山地民居聚落的形态演变及地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民居 三合院 聚落形态 空间格局 石板房
下载PDF
豫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状况评估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45,50,共6页
短时间内对暴雨洪涝灾害淹没土地的范围准确监测并进行受灾状况评估十分必要。利用SAR影像提取豫北地区“7·20”暴雨洪涝灾害洪水范围,结合洪水前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采用系统协同叠加分析方法,对豫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淹没土地进... 短时间内对暴雨洪涝灾害淹没土地的范围准确监测并进行受灾状况评估十分必要。利用SAR影像提取豫北地区“7·20”暴雨洪涝灾害洪水范围,结合洪水前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采用系统协同叠加分析方法,对豫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淹没土地进行受灾状况评估。豫北地区洪水前水体面积为9.16 km^(2),洪水中水体总面积为268.91 km^(2),洪水导致水体面积增加了259.75 km^(2)。其中浚县、卫辉市和淇县区域距太行山脉较近,位于卫河、淇河、共产主义渠交汇处,地势低洼,是主要滞洪区,故该区域洪水淹没范围最大,是受灾最严重的3个县(市)。暴雨洪水淹没区域主要为农村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建设用地占总受灾面积比例分别为81.57%、17.23%。利用SAR影像提取洪水水体范围,能够对洪水淹没区域快速有效地监测,结合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可以精准地进行暴雨洪涝灾害评估,为减轻灾后风险以及防御不利影响并进行灾后重建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影像 “7·20”暴雨 洪涝灾害 受灾状况分析 豫北地区
下载PDF
黄河下游豫北区高砷地下水空间分布研究
19
作者 翟文华 付宇 +2 位作者 曹文庚 李泽岩 任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17,122,共7页
不同类型机器学习模型对地下水砷的预测存在较大差别,现有机器学习模型不能较好预测地下水砷的空间分布。基于黄河下游豫北区1081个浅层地下水砷质量浓度实测值,结合人类活动、气候、沉积环境、土壤理化特征、水文地质等环境因子,构建... 不同类型机器学习模型对地下水砷的预测存在较大差别,现有机器学习模型不能较好预测地下水砷的空间分布。基于黄河下游豫北区1081个浅层地下水砷质量浓度实测值,结合人类活动、气候、沉积环境、土壤理化特征、水文地质等环境因子,构建以随机森林(RF)、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支持向量机(SVM)为基学习器,线性判别分析(LDA)为元学习器的堆叠(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对研究区高砷地下水空间分布进行预测,并对关键环境变量进行识别。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砷质量浓度为0.01~190μg/L,超标率为16.74%;相对于RF、XGBoost、SVM模型,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Accuracy)、特异性(Specificity)和敏感性(Recall)最大;研究区高砷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前洼地及黄河决口扇地区,占总面积的33.81%;黄河决口情况、年均气温、年降水量、高程、水力梯度是影响研究区高砷地下水分布的重要环境变量,沉积环境与地下水中砷富集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砷地下水 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 黄河下游 豫北地区-
下载PDF
明清豫北平原民居形态特征研究
20
作者 赵彤 赵鸣 《城市建筑》 2023年第3期124-132,186,共10页
豫北平原民居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地方特征,相比于豫北山地民居,对豫北平原民居的形态特征研究较少,因此其更具有代表性。文章以中原文化为切入点,采用现场测绘和类比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中原文化对明清时... 豫北平原民居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地方特征,相比于豫北山地民居,对豫北平原民居的形态特征研究较少,因此其更具有代表性。文章以中原文化为切入点,采用现场测绘和类比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中原文化对明清时期豫北平原传统民居产生的影响,分析并归纳院落、建筑单体和建筑细部三个层面的民居形态特征。本文对比其他时期和地域,重点探究明清豫北平原民居在宅基地选择、院落组合形式、单体建筑、门窗细部、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地域特色,以期为本地域民居的传承、发展与保护提供参考,实现建筑形态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促进中原文脉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民居 中原文化 建筑形态 豫北平原 院落组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