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variability and its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permafrost soil-moisture on the northern-slope of Bayan Har Mountains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被引量:5
1
作者 cao wei sheng yu +1 位作者 wu ji-chun li ji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12期2406-2419,共14页
The soil moisture movement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material cycle and energy flow among the various geo-spheres in the cold regions.Thus,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north slope of Bayan Har Mountains in Qinghai-Tibet ... The soil moisture movement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material cycle and energy flow among the various geo-spheres in the cold regions.Thus,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north slope of Bayan Har Mountains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as a case study.The present study firstly investigates the change of permafrost moisture in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s and depths. Based on this investigation,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permafrost moisture and identifies the key influence factors in different terrain conditions. The method of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 is adopted to identify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oil moisture movemen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il moistur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re revealed by the use of the method of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Due to the terrain slope and the freezing-thawing process, the horizontal flow weakens in the freezing period. The vertical migration of the soil moisture movement strengthens. It will lead to that the soil-moisture content in the up-slope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down-slope. The conclusion is contrary during the melting period. 2) Elevation, soil texture, soil temperature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are the main environmental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slopepermafrost soil-moisture. 3) Slope, elevation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lope-permafrost soil-moisture at the shallow depth of 0-20 cm. It is complex at the middle and lower dep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hai-tibet plateau northern-slope of Bayan Har Mountains PERMAFROST Soil moisture Spatial variability Controlling factors
下载PDF
Deep Tectonophysical Process of the Uplift of the Northern Qinghai--Tibet Plateau--Evidence from the Integrated Geological--Geophysical Profile from Golmud to the Tanggula Mountains, Qinghai Province, China
2
作者 Xu Zhiqin Jiang Mei and Yang Jingsui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Jiang Minx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14,共14页
The tectonic activities occurring since the Cenozoic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region from the East Kunlun Mountains to the Tanggula Mountains)were probably caused by the intense intraplate... The tectonic activities occurring since the Cenozoic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region from the East Kunlun Mountains to the Tanggula Mountains)were probably caused by the intense intraplate deformation propagation after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Indian plate and the Eurasian plate. Their main expressions include the substantial up-lifting of the plateau, alternation of horizontal extension and compression under the verticalgreatest principal stress σ_1, occurrence of rift-type volcanic activity, formation of thebasin-range system, and successive eastward extrusion of blocks resulting from large-scalestrike-slip faulting.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and experiments have revealed that there exist close-ly alternating horizontal high-velocity and low-velocity layers as well as lithospheric faults of aleft-lateral strike-slip sense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lithosphere (the lower crust and lithosphericmantle, 60-120 km deep). Based on an integrated study of the geological-geophysical data avail-able, the authors have proposed a model of deep-seated mantle diapir and the associatedtectonophysical process as the dynamic source for the uplift of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Qinghai-Tibet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GEOPHYSICS UPLIFT mantle diapir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伯阳地区第三系流纹岩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15
3
作者 赖绍聪 张国伟 +2 位作者 秦江锋 李永飞 刘鑫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2-220,共9页
伯阳第三系流纹岩出露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特殊的构造部位,位于青藏、华北和扬子三大构造域的交接转换区域。岩石的w(SiO2)介于68%~76%,w(K2O)〉w(Na2O),w(K2O)/w(Na2O)平均值1.25,为一套典型的壳源流纹岩岩石系列。岩... 伯阳第三系流纹岩出露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特殊的构造部位,位于青藏、华北和扬子三大构造域的交接转换区域。岩石的w(SiO2)介于68%~76%,w(K2O)〉w(Na2O),w(K2O)/w(Na2O)平均值1.25,为一套典型的壳源流纹岩岩石系列。岩石微量及稀土元素具有典型的板内火山岩特征,K、Th、Rb等元素呈较明显的富集状态,而岩石显著的低Sr特征((19~120)×10^-6)表明其并非源自加厚的下地壳,而是起源于斜长石稳定的正常下地壳。正是由于新生代期间青藏高原东北缘强烈的造山环境,加之渭河断裂的发育为下地壳物质提供了减压熔融的有利条件,从而诱发下地壳的局部熔融,形成伯阳酸性火山岩的原始岩浆。该岩浆体系沿区域断裂构造体系上升,并经历了较强的结晶分异和演化,最终形成伯阳第三系流纹岩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纹岩 源区性质 深部动力学 新生代 青藏东北缘
下载PDF
藏北高原地面加热场的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54
4
作者 季国良 时兴和 高务祥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9-244,共6页
利用 1994— 1996年在藏北高原五道梁所观测得到的地面能量收支资料 ,结合同期的大气环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高原北部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变化与高原西部相似 ,而与高原主体东半部的变化相反 ;冬季前期 11月的地面积雪过程对决定... 利用 1994— 1996年在藏北高原五道梁所观测得到的地面能量收支资料 ,结合同期的大气环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高原北部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变化与高原西部相似 ,而与高原主体东半部的变化相反 ;冬季前期 11月的地面积雪过程对决定整个冬季地面加热场的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原冬季地面热状况的异常 ,引起夏季加热场的异常 ,这可能是造成大气环流异常的原因之一 ,从而影响我国的气候环境 ,因此对高原地面加热场的监测可以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原 地面加热场强度 地表加热场异常 大气环流异常 气候
下载PDF
青海西南部乌丽活动断裂系的地质特征及灾害效应 被引量:9
5
作者 吴珍汉 吴中海 +2 位作者 张永双 胡道功 周春景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7-444,共8页
乌丽活动断裂系发育于乌丽山地,是青藏高原北部重要的区域性活动构造体系,由乌丽北山活动断裂、乌丽盆缘活动断裂和乌丽南山活动断裂所组成,主要包括17条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活动断层。大部分活动断层属左旋斜滑断层,部分活动断层为左... 乌丽活动断裂系发育于乌丽山地,是青藏高原北部重要的区域性活动构造体系,由乌丽北山活动断裂、乌丽盆缘活动断裂和乌丽南山活动断裂所组成,主要包括17条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活动断层。大部分活动断层属左旋斜滑断层,部分活动断层为左旋走滑断层。据地质观测资料估算,典型活动断层全新世左旋走滑速度分量为1.2~3.5mm/a、垂直下滑速度分量为0.5~3.5mm/a。沿乌丽活动断裂系发育5条宽100~400m的构造裂缝带、大量串珠状冰丘群与少量移动冰丘,构造裂缝产生的高密度地表破裂和移动冰丘造成的地表拱曲变形是影响青藏铁路、公路线路工程安全的主要地质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地质灾害 乌丽 青藏高原北部
下载PDF
常氧下高原鼠兔HIF-1α mRNA的表达 被引量:9
6
作者 赵同标 赵新全 +3 位作者 常智杰 孙平 徐世晓 赵伟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2-136,共5页
低氧诱导因子 - 1(HIF 1)是一种由低氧诱导因子 - 1α (HIF 1α)和芳香烃核受体转录因子(ARNT)组成的二聚体转录因子 ,在生物体氧平衡调节中起关键作用。高原鼠兔 (Ochotonacurzoniae)是生活在青藏高原海拔 30 0 0m以上区域 ,有着极强... 低氧诱导因子 - 1(HIF 1)是一种由低氧诱导因子 - 1α (HIF 1α)和芳香烃核受体转录因子(ARNT)组成的二聚体转录因子 ,在生物体氧平衡调节中起关键作用。高原鼠兔 (Ochotonacurzoniae)是生活在青藏高原海拔 30 0 0m以上区域 ,有着极强的低氧、低温耐受能力的特有自然种群。它通过高的基础代谢率和高的氧利用率来适应高原低温、缺氧环境。将高原鼠兔带到北京 ,常氧室温条件下适应 7d。RT PCR扩增高原鼠兔HIF 1αcDNA片断 ,3 2 P标记作为特异性探针 ,Northern杂交检测了常氧条件下高原鼠兔HIF 1α的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显示 ,HIF 1αmRNA在高原鼠兔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 ,并且表现出明显的组织差异性。其中脑的表达量最大 ,肾其次 ,心、脾和肝的表达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HIF-1αmRNA 低氧诱导因子 芳香烃核受体转录因子 青藏高原 RT—PCR northern杂交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部成煤地质背景及煤系矿产资源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乔军伟 李聪聪 +4 位作者 范琪 谭节庆 谢涛 杨成 吕俊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4-302,共9页
为摸清青藏高原北部煤系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状况,开展了青藏高原北部成煤地质背景和煤系矿产资源特征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典型样品测试及资料综合分析,总结出青藏高原北部主要成煤时代为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晚二叠世、晚三叠世及早... 为摸清青藏高原北部煤系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状况,开展了青藏高原北部成煤地质背景和煤系矿产资源特征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典型样品测试及资料综合分析,总结出青藏高原北部主要成煤时代为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晚二叠世、晚三叠世及早中侏罗世,煤系可划分为昆仑山、积石山、唐古拉山、土门—巴青、昌都—芒康等5个赋煤带;主要的煤系矿产有煤炭、煤系气、天然气水合物、煤中锗镓以及煤系石膏、高岭土、优质灰岩等。在成煤环境、煤化作用、构造演化等的共同作用下,尕马羊曲地区形成煤-煤中锗共生矿床;开心岭—乌丽地区形成煤-煤系气-天然气水合物共生能源矿床;唐古拉山地区的巴贡组(T3bg)、那益雄组(P3n)、杂多群(C1zd)、加卖弄群(C2j)均具有形成煤-煤层气-煤系页岩气共生能源矿床的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北部 煤系矿产 煤系金属矿产 煤系气
下载PDF
藏北岩石圈厚度与减薄机制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迟效国 董春艳 +2 位作者 刘建峰 黎广荣 赵院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4-381,共8页
天然地震S波和大地电磁测深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藏北岩石圈厚度模型,两种测量结果的地质含义至今还不十分清楚。通过对地表高程与地壳厚度回归关系的研究,以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作为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平均密度取值的约束,并考虑相变因素对... 天然地震S波和大地电磁测深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藏北岩石圈厚度模型,两种测量结果的地质含义至今还不十分清楚。通过对地表高程与地壳厚度回归关系的研究,以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作为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平均密度取值的约束,并考虑相变因素对软流圈密度的影响,采用均衡理论对藏北岩石圈厚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可能的软流圈温度取值范围内藏北岩石圈的平均厚度约为106~120km,地壳增厚前的岩石圈平均厚度约80km。藏北新生代火山作用和岩浆起源-分凝深度分析表明,藏北现今岩石圈厚度主要受金云母脱水深度所控制。增厚前岩石圈地幔底部温度高于橄榄岩湿固相线温度,并受闪石和金云母高压脱水作用的影响。加厚岩石圈地幔因其底部不断发生脱水低程度熔融而进入软流圈小尺度对流体系,使岩石圈加厚过程中伴随有底部的脉动减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厚度 平均密度 均衡理论 减薄机制 青藏高原北部
下载PDF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主要成果和进展综述(北区)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荣社 杨永成 孟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1-426,共6页
概略综述了青藏高原北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生态环境地质等多方面所获得的9项主要进展和新成果,阐述了这些成果不仅对揭示青藏高原的地质结构、组成、形成、演化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国土资源综合评价、... 概略综述了青藏高原北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生态环境地质等多方面所获得的9项主要进展和新成果,阐述了这些成果不仅对揭示青藏高原的地质结构、组成、形成、演化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国土资源综合评价、利用也很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北部 区域地质调查 成果综述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区深部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9
10
作者 郑洪伟 李廷栋 +1 位作者 高锐 贺日政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139,共9页
青藏高原北部发育的大量新生代钾质、高钾质火山岩体的成因一直是个谜。利用布置在青藏高原内部及其周缘的305个临时宽频地震台站和固定地震台站记录到的9649个远震事件,共139021条P波初至到时资料对青藏高原深部结构特征进行了层析成... 青藏高原北部发育的大量新生代钾质、高钾质火山岩体的成因一直是个谜。利用布置在青藏高原内部及其周缘的305个临时宽频地震台站和固定地震台站记录到的9649个远震事件,共139021条P波初至到时资料对青藏高原深部结构特征进行了层析成像反演研究。结果显示,印度岩石圈地幔俯冲前缘已经到达了羌塘地体中部之下,在俯冲前缘存在一个从地幔深处延伸至地表的大规模低速体。该低速体可能是由于印度岩石圈地幔前缘俯冲进入软流圈深处而引起地幔热扰动,造成深部软流圈地幔的热物质向上扩散而形成的深部地幔物质上涌通道;该通道为青藏高原北部的新生代钾质、高钾质火山岩体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因此,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可能是印度岩石圈地幔持续北向俯冲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北部火山岩区 低速体 印度岩石圈地幔 层析成像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部隆升的深部构造物理作用——以“格尔木-唐古拉山”地质及地球物理综合剖面为例 被引量:91
11
作者 许志琴 姜枚 杨经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5-206,共12页
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山-唐古拉山)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动,可能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产生强大板内变形扩展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强烈的上隆,在σ_1垂直作用下的水平伸展与挤压作用的交替,盆-山体系的形成,裂谷型火山活动及大规模纵向... 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山-唐古拉山)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动,可能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产生强大板内变形扩展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强烈的上隆,在σ_1垂直作用下的水平伸展与挤压作用的交替,盆-山体系的形成,裂谷型火山活动及大规模纵向走滑作用造成的块体逐一向东挤出。利用天然地震对岩石圈进行探测,发现岩石圈下部(下地壳及岩石圈地幔,60-120 km)存在高、低速层紧密相间的水平分带及具左行走滑的岩石圈断裂。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本文提出了高原深部地幔底辟作用,建立了高原北部隆升的深部构造物理作用动力源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球物理 隆升 地幔底辟 深部构造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部黑石北湖新生代钾质火山岩的成因 被引量:4
12
作者 宁维坤 迟效国 +2 位作者 刘建峰 赵芝 李才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55-1360,共6页
昆仑岩带新生代钾质火山活动是青藏高原北缘深部动力学过程的重要记录。有关岩浆源区的性质和岩浆产生的机制一直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阐述了昆仑岩带黑石北湖钾质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与西昆仑康西瓦和泉水沟新生代火山岩... 昆仑岩带新生代钾质火山活动是青藏高原北缘深部动力学过程的重要记录。有关岩浆源区的性质和岩浆产生的机制一直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阐述了昆仑岩带黑石北湖钾质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与西昆仑康西瓦和泉水沟新生代火山岩进行了成因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昆仑火山岩带玄武质岩石的K2O和Na2O含量变化较大,从钠质过渡到钾质,硅碱图显示玄武质初始岩浆向钾质安粗岩方向演化。黑石北湖火山岩的高场强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显示岩浆源区具有EMⅡ的性质。岩石LREE的强烈富集和HREE的强烈分馏指示岩浆来自富集型含石榴子石地幔源区。不相容元素K/Nb、Ba/La等比值具有岛弧火山岩与OIB型玄武岩的过渡特征,指示源区为曾遭受软流圈流(熔)体交代的古俯冲地幔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质火山岩 岩浆作用 岩浆源区 新生代 青藏高原北部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缘的隆升时期——来自阿尔金山和柴达木盆地的证据 被引量:27
13
作者 袁四化 刘永江 +4 位作者 葛肖虹 吴光大 胡勇 郭新转 李伟民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3-421,共9页
根据柴达木盆地西部中新世上、下油砂山组的沉积特征及其地震反射界面的特征,推断阿尔金山的主隆升时期为中晚中新世,山体的隆升导致盆地沉积中心向东迁移。盆地周缘山系的隆升年代学资料也表明,青藏高原北缘在中晚中新世发生了快速抬升... 根据柴达木盆地西部中新世上、下油砂山组的沉积特征及其地震反射界面的特征,推断阿尔金山的主隆升时期为中晚中新世,山体的隆升导致盆地沉积中心向东迁移。盆地周缘山系的隆升年代学资料也表明,青藏高原北缘在中晚中新世发生了快速抬升,与青藏高原南部的同期区域构造事件一致,表明中晚中新世是青藏高原向北生长的重要时期。阿尔金山此次隆升事件与塔里木板块向柴达木地块楔入有关,整个高原的隆升动力源自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拼合后持续向北的俯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阿尔金山 青藏高原北缘 隆升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东部二叠纪高Ti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1
14
作者 段其发 杨振强 +3 位作者 王建雄 白云山 牛志军 姚华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6-162,共7页
在北羌塘盆地东部莫云地区早二叠世栖霞期尕笛考组中首次发现高Ti玄武岩。在当郎寨剖面上,火山岩主要产于尕笛考组第2和第4岩性段,第3岩性段中火山岩呈夹层产出,火山岩形成于浅海环境。岩石类型包括杏仁状玄武岩、粗玄岩、块状玄武岩、... 在北羌塘盆地东部莫云地区早二叠世栖霞期尕笛考组中首次发现高Ti玄武岩。在当郎寨剖面上,火山岩主要产于尕笛考组第2和第4岩性段,第3岩性段中火山岩呈夹层产出,火山岩形成于浅海环境。岩石类型包括杏仁状玄武岩、粗玄岩、块状玄武岩、橄榄玄武岩和安山玄武岩,属碱性玄武岩系列。该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高FeO,极高TiO2,较高FeO/MgO值,而Al2O3、MgO和Mg″值则低,LILE(Rb、Sr、Ba)和HFSE(Nb、Ta、Zr、Hf、Th、P2O5)富集,REE总量高,显示出LREE富集的配分型式,Eu表现为弱的负异常或无异常,具板内碱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上特征表明,火山岩形成于陆块边缘拉张带(初始裂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Ti玄武岩 陆块边缘拉张带(初始裂谷) 早二叠世 北羌塘盆地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部成矿带划分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浦生 李荣社 +4 位作者 计文化 杨永成 孟勇 赵振明 陈守建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4期7-16,共10页
青藏高原北部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金属矿产资源成群成带分布特征明显,研究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对1999年以来,在青藏高原北部空白区相继完成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一批1∶50万、1∶20万区域化探成果资料的... 青藏高原北部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金属矿产资源成群成带分布特征明显,研究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对1999年以来,在青藏高原北部空白区相继完成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一批1∶50万、1∶20万区域化探成果资料的综合研究,根据青藏高原北部金属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区域物、化探资料和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初步划分为3个级成矿带(域),5个级成矿带,9个级成矿带,对以后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质矿产勘查评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北部 成矿带(域) 划分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缘重力场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孟令顺 齐立 +1 位作者 高锐 管烨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80-193,共14页
根据实测阿尔干—老茫崖、格尔木—额济纳旗两条重力剖面获得的资料 ,研究了青藏高原北缘重力场特征。划分出 5个二级构造单元及 11条较大断裂 ,计算并分析了研究区内Airy重力均衡异常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利用重震联合反演结果 ,浅析... 根据实测阿尔干—老茫崖、格尔木—额济纳旗两条重力剖面获得的资料 ,研究了青藏高原北缘重力场特征。划分出 5个二级构造单元及 11条较大断裂 ,计算并分析了研究区内Airy重力均衡异常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利用重震联合反演结果 ,浅析了地壳—上地幔构造及密度分布特点 ,指出研究区内莫霍界面最深处在青海哈拉湖地区 ,达 65km ,新疆阿尔干最浅 ,只有 39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北缘 重力场 均衡异常 地壳结构 莫霍界面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羌塘半岛湖新生代粗面玄武岩橄榄石电子探针和激光探针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赖绍聪 伊海生 +1 位作者 刘池阳 O’Reilly S Y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利用电子探针和激光探针剥蚀系统 (LA ICP MS) ,对北羌塘新第三纪粗面玄武岩中的橄榄石主元素和微量、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本区橄榄石Fo平均为 88,属贵橄榄石种属。相对富集Ni、Co和重稀土 ,而强烈亏损轻稀土及Rb、Sr、B... 利用电子探针和激光探针剥蚀系统 (LA ICP MS) ,对北羌塘新第三纪粗面玄武岩中的橄榄石主元素和微量、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本区橄榄石Fo平均为 88,属贵橄榄石种属。相对富集Ni、Co和重稀土 ,而强烈亏损轻稀土及Rb、Sr、Ba、Z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其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与粗面玄武岩全岩稀土配分型式呈互补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橄榄石 微量元素 新生代 火山岩 玄武岩 电子探针 激光探针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部不同地区河流和湖岸阶地的演化特征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振明 李荣社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1-225,共5页
把青藏高原北部空白区已完成的1∶25万区调成果报告中有关河流和湖岸地貌的剖面、实测数据提炼出来,将其位置点绘于同一张水系分布图上,然后根据不同位置、不同的剖面、不同的测试数据进行区域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青藏高原北部昆仑... 把青藏高原北部空白区已完成的1∶25万区调成果报告中有关河流和湖岸地貌的剖面、实测数据提炼出来,将其位置点绘于同一张水系分布图上,然后根据不同位置、不同的剖面、不同的测试数据进行区域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青藏高原北部昆仑山中部和东部地区,河谷、湖岸地貌都具有100kaBP、10kaBP、5~6kaBP的阶地,这3个时期东西部河谷、湖岸地貌的形成具有同步性;②昆仑山中部地区具有70kaBP的阶地,昆仑山东部地区具有50kaBP的阶地,这2个时期昆仑山东西部河流、湖岸地貌的形成不具有同步性。对该地区河流、湖岸地貌成因分析后认为,除气候作用外,河流阶地、湖岸阶地对高原北部的隆升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表现为从西向东抬升速率逐渐减小,总体上同一地方从老到新抬升速率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北部 河流 湖岸阶地 演化特征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缘昆仑山中段构造隆升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记录 被引量:31
19
作者 柏道远 孟德保 +1 位作者 刘耀荣 马铁球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0-246,共7页
3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别反映出阿尔金地块白垩纪末(69.5±2.9)Ma、昆仑山前山地带和昆仑山后山地带(高原区北缘)上新世晚期(4.2±0.8)Ma和(3.9±0.6)Ma、早更新世中期(1.66±0.31)Ma等3次构造抬升事件。根据磷灰石... 3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别反映出阿尔金地块白垩纪末(69.5±2.9)Ma、昆仑山前山地带和昆仑山后山地带(高原区北缘)上新世晚期(4.2±0.8)Ma和(3.9±0.6)Ma、早更新世中期(1.66±0.31)Ma等3次构造抬升事件。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样品的古埋深及据前人有关资料推测的古地表高程,换算出样品的古海拔高程,再由高程差得出绝对构造抬升量,绝对抬升速率为绝对抬升量与时间(裂变径迹年龄)差之比。计算结果:阿尔金山北缘69Ma以来总共抬升了4940m,平均抬升速率为0.072mm/a。昆仑山前山地带4.15Ma至1.66Ma间总共抬升了1380m,平均抬升速率为0.55mm/a;1.66Ma以来总共抬升了4140m,平均抬升速率为2.49mm/a。昆仑山后山地带3.85Ma至1.66Ma间总共抬升量约为1500m,平均抬升速率为0.70mm/a;1.66Ma以来总共抬升量约为5140m,平均抬升速率为3.19mm/a。结合有关阶地特征及年龄,推算出21ka左右的晚更新世末以来昆仑山后山的抬升速率可能达11mm/a。昆仑山后山地带较前山地带4Ma以来相对抬升了1120m,二者的平均隆升速率比约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昆仑山 构造隆升 磷灰石 裂变径迹
下载PDF
1998年夏季(7,8月)藏北降水的某些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梅学 姚檀栋 Ken'ichi UENO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3-46,共4页
利用GAME Tibet加强观测期间所得到的青藏高原不同地点的降水量资料 ,初步分析了 1 998年 7月和 8月夏降风降水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藏北高原夏季风降水的分布是纬度效应和海拔高度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7月份降水量的... 利用GAME Tibet加强观测期间所得到的青藏高原不同地点的降水量资料 ,初步分析了 1 998年 7月和 8月夏降风降水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藏北高原夏季风降水的分布是纬度效应和海拔高度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7月份降水量的纬度效应要比高度效应明显 ,而 8月份的降水量不但具有一定的纬度效应 ,也具有一定的海拔高度效应。 7月~ 8月份的降水量主要表现为随纬度的分布特征 ,但它也受到海拔高度效应的修正 ,即由于地形对降水的再分配过程 ,使得某些测点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由于青藏高原地表状况复杂 ,其上的降水显然应当同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要简单地区分各因子的作用是较困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原 夏季风 降水 纬度 海拔高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