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地波雷达观测的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夏季表层流场 被引量:3
1
作者 徐粲 汪亚平 +6 位作者 高建华 李炎 高抒 钟耀照 张继才 吴雄斌 周涛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2-610,共9页
利用2011年7月的高频地波雷达观测与现场同步常规观测资料和卫星风场资料,分析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夏季表层余流特征.结果表明,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近岸海域的表层余流向海辐散,外围海域的夏季表层余流向北.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近岸海域表层余流... 利用2011年7月的高频地波雷达观测与现场同步常规观测资料和卫星风场资料,分析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夏季表层余流特征.结果表明,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近岸海域的表层余流向海辐散,外围海域的夏季表层余流向北.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近岸海域表层余流的辐散格局主要受潮波与沙脊群水下地形的相互作用影响,外围海域夏季的北向表层余流格局主要受风场的控制.高频地波雷达观测的余流场为南黄海西部夏季浒苔迁移和平面分布的解释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地波雷达 余流 辐射沙脊群 北向流 浒苔
下载PDF
清水沟北汊流路入海泥沙对东营港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东风 李泽刚 张青玉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8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用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模拟了清水沟流路北汊入海口海域的潮流泥沙扩散和河口淤积延伸方向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流速场分布,泥沙扩散浓度分布及淤积厚度零米线的范围及河口淤积延伸方向等方面探讨了入海泥沙对东营港的影响... 本文用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模拟了清水沟流路北汊入海口海域的潮流泥沙扩散和河口淤积延伸方向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流速场分布,泥沙扩散浓度分布及淤积厚度零米线的范围及河口淤积延伸方向等方面探讨了入海泥沙对东营港的影响。结论认为如果按此口门入海,入海泥沙不会对黄河海港产生直接淤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汊河口 潮流 泥沙 数学模型 河口淤积
下载PDF
沿岸风和海洋波动在北向索马里流生成中的作用
3
作者 储小青 彭启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基于同化资料和数值模式,文章研究了北向索马里流(norward Somali current,NSC)的季节特征和产生机制。NSC在5月开始出现,在8—9月向北延伸至近15°N,并形成一个强盛的反气旋式环流。10月下旬,NSC开始减弱,并于11月消失。NSC由局地... 基于同化资料和数值模式,文章研究了北向索马里流(norward Somali current,NSC)的季节特征和产生机制。NSC在5月开始出现,在8—9月向北延伸至近15°N,并形成一个强盛的反气旋式环流。10月下旬,NSC开始减弱,并于11月消失。NSC由局地沿岸风和东侧西传的海洋波动共同激发。在5—7月,在局地西南沿岸风的协助下,东非沿岸流(EACC)跨越赤道进入北印度洋,形成了NSC。在8—10月,即便无局地西南沿岸风,在来自阿拉伯海东边界的海洋波动和EACC共同作用下,依旧能形成NSC。研究表明,局地沿岸风虽能诱发近岸的环流结构,但NSC关联的影响范围较大的反气旋式环流结构则由西传的海洋波动所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向索马里流 海洋波动 局地风场 季节变化 热带印度洋
下载PDF
1991年江淮早梅及其与过赤道气流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凤贵 杨信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83-288,共6页
讨论了1991年江淮早梅现象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5月第4候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出现第一次北跳,夏季风影响到江南,江淮地区入梅,比常年早二十多天;这与120—130°E间异常地出现较强的过赤道气流有关。
关键词 江淮 梅雨 夏季风 气流异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