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攻击性主体:对人类狩猎、战争、足球现象的联动性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路云亭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12,共12页
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一种身体竞争形态都直接源于竞争者天然的生物性动机。战争、狩猎与足球的涉事者皆在为利益、尊严以及建设一种对敌对势力的掌控性秩序而抗争,三者都有危机事件的属性,且带有远古抗争行为的象征性元素。在文化学的场域... 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一种身体竞争形态都直接源于竞争者天然的生物性动机。战争、狩猎与足球的涉事者皆在为利益、尊严以及建设一种对敌对势力的掌控性秩序而抗争,三者都有危机事件的属性,且带有远古抗争行为的象征性元素。在文化学的场域看,三者互为隐喻,且勾连出一种相对完整的攻击性文化的主体构件。足球突出体现的是其游戏理性,而狩猎突显的是其实用理性,战争则事关多元化的极限抗争。从足球中大量的自然性游戏元素可以看出,足球不仅有史前文化的游戏性载体,还有自然正义的法理内涵。在现代主义的思域之内,足球打通了三者之间的内涵通道,还将一种源于西方的决斗文化中固有的仪式感展示出来,足球以自然、审美、游戏的方式消解了人类社会中多元化的极限抗争冲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狩猎 战争本体 足球本质 攻击欲形态 自然正义
下载PDF
中国民俗造物的艺术本体价值诸向度 被引量:3
2
作者 韩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0-197,272,共9页
中国民俗造物的艺术本体价值的研究,离不开艺术学理论研究所奠定的基础。民俗造物的艺术本体价值在于它除了满足人们维系生存和救赎精神的实际需要之外,还能满足人们在情感、道德、审美、认知等诸方面的需求。其形式价值在于其结构形式... 中国民俗造物的艺术本体价值的研究,离不开艺术学理论研究所奠定的基础。民俗造物的艺术本体价值在于它除了满足人们维系生存和救赎精神的实际需要之外,还能满足人们在情感、道德、审美、认知等诸方面的需求。其形式价值在于其结构形式和装饰形式给人们带来的欣赏感受;抽象价值不同于艺术形式的抽象形态,而是指借助于外在形式所传达出的透彻的、本质性的体悟;启示价值则为人们通过民俗造物所感悟到的关乎宇宙、人文和生命境界的最深层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民俗造物 文化特征 本体价值 形式 抽象 启示
下载PDF
简论指挥艺术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小丁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属于音乐本体表演艺术形态的指挥,既具有音乐表演艺术的一般特征:即音乐音响创造的时间性与听觉性、音乐表演形象展示的有声性与无形性、音乐表演审美效应的抒情性与想象性等;又具有区别于其它音乐表演艺术形态的典型特征:音乐演绎过程... 属于音乐本体表演艺术形态的指挥,既具有音乐表演艺术的一般特征:即音乐音响创造的时间性与听觉性、音乐表演形象展示的有声性与无形性、音乐表演审美效应的抒情性与想象性等;又具有区别于其它音乐表演艺术形态的典型特征:音乐演绎过程中的主导性和整体性、音乐音响创造流程中的间接性与中介性、音乐表演形态上的动作性与可视性等。这些构成了指挥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对这些基本特征的正确理解和描述,有利于对指挥本质、指挥人才基本素质构成状况、指挥表演艺术基本规律的理解;有利于加强指挥学的理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挥艺术 音乐表演 本体形态 主导性 整体性 中介性 可视性
下载PDF
艺术作品是一个活的形式——论罗伯-格里耶的小说本体观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唯嘉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103,共3页
格里耶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 :“艺术作品如同这个世界一样是一个活的形式”。它主要包含两层重要的涵义 :第一 ,艺术作品的本体不是内容 ,它现实地存在于形式之中 ;第二 ,形式是活的生命的存在。
关键词 小说本体观 内容 形式 格里耶 艺术作品 创新性
下载PDF
回首来路,也有风雨也有晴 被引量:2
5
作者 黄修己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56-63,共8页
通过回顾自己的学术道路 ,叙述 1930年代出生的一代学人的思想跋涉历程 ,分析他们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局限 ,由此说明学术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同时记录自己的现代文学史观念的演变 ,从自身的文学史实践中总结史学的特征 ,提出“实史”、“... 通过回顾自己的学术道路 ,叙述 1930年代出生的一代学人的思想跋涉历程 ,分析他们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局限 ,由此说明学术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同时记录自己的现代文学史观念的演变 ,从自身的文学史实践中总结史学的特征 ,提出“实史”、“编史”、“历史三态”等概念和对待认识成果的应有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观 主体性 历史本体 历史文本 历史三态
下载PDF
从作品本体到艺术的形式
6
作者 胡建伟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03-105,共3页
本文从文学批评领域的新批评出发,指出文本的自足自律是文学批评的根本,作品通过形式产生美学效果。结合弗莱的原型理论,重新认识形式分析,形式之美体现了文学作品的自主性,而艺术的自主性已成为理解和解释审美现代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 本体 形式 原型
下载PDF
“意象美学”的现代形态——论叶朗的美学本体论 被引量:8
7
作者 邹其昌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4-107,112,共5页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基本的和核心的范畴,同时又是中国传统审美创造和鉴赏的基本思维模式。以“意象”为本体的美学思想在中国一直占主导地位。现代形态的“意象美学”建构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在当代的重要价值显现,也是...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基本的和核心的范畴,同时又是中国传统审美创造和鉴赏的基本思维模式。以“意象”为本体的美学思想在中国一直占主导地位。现代形态的“意象美学”建构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在当代的重要价值显现,也是叶朗在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中所做出的一种价值选择,更是叶朗在长期的美学思运中对美学本体论的一种中国式的读解。叶朗以其独特的美学之思,尤其是他那独树一帜的极富民族性更具时代意义的“意象”论美学,越来越为学界所关注和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朗 意象美学 美学本体论 现代形态
下载PDF
关于僧肇“空”观思想的本体论解读
8
作者 肖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80-83,共4页
本文把僧肇“空”观思想放于本体论语境中加以思考 ,认为僧肇阐释的“空”观思想建立起了中国哲学中第一个比较彻底的本体论 ,拯救了老庄玄学建构本体论的失败 ,完善了整个中国哲学体系。
关键词 本体 本体论 建构
下载PDF
莫兰迪油画静物的画境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杜善东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8年第1期56-58,共3页
莫兰迪是20世纪欧洲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他用一生的精力去探求普通事物的本质,成就了20世纪绘画史上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对其艺术风格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能更好地认识这位杰出画家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 意味形式 画境 形趋简化 结构与色彩 本位性与本体性
下载PDF
将被改写的电影艺术史——数字技术引发的几点思考
10
作者 韩婷婷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68-71,共4页
数字技术对于电影的深刻影响毋庸置疑,数字电影也成为电影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本文主要从电影艺术史研究的角度,思考、探讨数字技术给予电影艺术史写作所带来的挑战,提出了电影史的基石——电影本体分析、电影技术史与艺术史的结合、... 数字技术对于电影的深刻影响毋庸置疑,数字电影也成为电影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本文主要从电影艺术史研究的角度,思考、探讨数字技术给予电影艺术史写作所带来的挑战,提出了电影史的基石——电影本体分析、电影技术史与艺术史的结合、电影制作史、电影的传播形态、电影的未来存亡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期望能够对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史研究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电影艺术史 电影本体 电影制作 传播形态
下载PDF
诗意地还原与审美地言说──新时期小说死亡本体形态论
11
作者 张文红 《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45-48,共4页
死亡的本体形态描写是对传统死亡书写范式的彻底颠覆与解构,死亡成为自足自卫的艺术载体与文学表现空间,从而背离了神圣崇高的终极价值。死亡形态有时定格为隐喻性的审美化造型。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死亡形态 死亡本体描写 文学评论 审美
下载PDF
从佛教“体用一致”原则看朱熹“理一分殊”思想
12
作者 刘飞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61-66,共6页
佛教“体用一致”原则认为体用不能相离,所以体和用在根本特征上必须保持一致。如体是唯一、恒常,那么用不离体,用也必须保持唯一、恒常的特征,而不能是非一、无常。朱熹亦赞同体用不可相离。通过分析发现,朱熹哲学中的“理一分殊”其... 佛教“体用一致”原则认为体用不能相离,所以体和用在根本特征上必须保持一致。如体是唯一、恒常,那么用不离体,用也必须保持唯一、恒常的特征,而不能是非一、无常。朱熹亦赞同体用不可相离。通过分析发现,朱熹哲学中的“理一分殊”其实是“体一用殊”。朱熹认为天地间只存在一个理,因为如果理是不同的多,那么格不同的物理将无法贯通。“理”除了具备“一”的特征,还具有无计度、无造作——“常”的特征,但朱熹认为理在万物之用却可以是“多”和“无常”。从体用一致的角度来看,理之体的“一”、“常”与理之用的“多”、“无常”具有相违性。这或许是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一分殊 朱熹 体用 佛教
下载PDF
论形象在音乐不同形态中的表现
13
作者 马丹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2期147-148,共2页
从声乐、标题音乐和纯音乐三方面论述形象在音乐中的特征,用艺术形态学的观点和符号学方法对音乐自身的不同形态进行分类比较,分析了形象在音乐不同形态中的表现。
关键词 音乐形象 音乐形态 音乐本体
下载PDF
朱子道体补诠--以本体、形体、体用与实体为中心
14
作者 崔海东 《齐鲁学刊》 2024年第5期15-23,共9页
朱子在阐述其“道体”思想时,除理气关系外,还着力分辨几则概念。一是本体与形体,前者常涉及“本然之体”和“骨子之体”,后者则强调“道无形体”和“与道为体”。二是本体与发用,首先体即形上之理,用为理之运用;其次体用相生,包括体用... 朱子在阐述其“道体”思想时,除理气关系外,还着力分辨几则概念。一是本体与形体,前者常涉及“本然之体”和“骨子之体”,后者则强调“道无形体”和“与道为体”。二是本体与发用,首先体即形上之理,用为理之运用;其次体用相生,包括体用相即不离,形上形下各有体用,阴阳动静互为体用,某物派生某物则前者为体,此派生能力为用等;再次体用相分,严格区分二者,认为体用为二,方可言其一源,理象为二,方可言显微无间,绝不能混为一谈。三是专门提出“实体”这一概念,用以强调形上本体--理的真实不妄与优先性。但是这样的天理实体化违背了先秦孔门实体一元论的本质,固化了程朱自身理气、道器、体用二元论的倾向,并建构起一个理(体)、气(物)、象(用)三合一的象世界,造成了天理优先与良知主体之两橛。这些理论困难均预示着后儒对朱子学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道体 本体 形体 体用 实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