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以被建构的城市”——论城市题材在“十七年小说”中的“困境”
1
作者 崔谦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5-91,118,共8页
“十七年小说”中,城市题材作品远没有达到如“革命历史小说”、农村题材小说那样代表作家众多、经典之作频出的高度。造成这一文学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文学传统上来说,现代文学时期城市题材小说数量有限,而且多表现的是对城市的批... “十七年小说”中,城市题材作品远没有达到如“革命历史小说”、农村题材小说那样代表作家众多、经典之作频出的高度。造成这一文学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文学传统上来说,现代文学时期城市题材小说数量有限,而且多表现的是对城市的批判,故没有形成可供“十七年小说”借鉴的资源。从现实层面上来说,随着建国后社会主义制度在城市的确立,对城市的书写逐渐从都市生活转向工业生产,但这却与当代作家的写作经验产生了“错位”。此外,农村题材较城市题材更容易实现当代文学对“革命的现代性”的追求,这无疑让城市题材在“十七年小说”题材选择过程中处于了劣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小说” 城市题材 乡土小说 “工业题材” “革命的现代性”
下载PDF
周立波故乡题材小说中的乡村叙事和浪漫精神
2
作者 周璇 周云鹏 《城市学刊》 2023年第3期79-84,共6页
1955年周立波返乡以后,小说创作特色愈加凸显,这体现在其故乡小说中地域性十足的乡村叙事上,同时浪漫主义精神也在乡村叙事之中悄然流露。浪漫的精神与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在字里行间的碰撞构成了小说独特的艺术张力,在朴实无华的言语之... 1955年周立波返乡以后,小说创作特色愈加凸显,这体现在其故乡小说中地域性十足的乡村叙事上,同时浪漫主义精神也在乡村叙事之中悄然流露。浪漫的精神与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在字里行间的碰撞构成了小说独特的艺术张力,在朴实无华的言语之间闪烁出动人的激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立波 故乡小说 乡村叙事 浪漫精神
下载PDF
鲁迅、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之反向互补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庆华 陈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7,共5页
运用对比方法,探讨鲁迅、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之反向互补特性,认为创作立场、创作目的、时代环境、个性才情等因素之差异,鲁迅、赵树理笔下的农村题材小说呈现出鲜明的反向互补特性:前者旨在救赎灵魂,后者重在观照问题;前者力求洋为中用... 运用对比方法,探讨鲁迅、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之反向互补特性,认为创作立场、创作目的、时代环境、个性才情等因素之差异,鲁迅、赵树理笔下的农村题材小说呈现出鲜明的反向互补特性:前者旨在救赎灵魂,后者重在观照问题;前者力求洋为中用,后者刻意古为今用;前者为形而上的描神,后者是形而下的画形;前者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悲剧色彩,后者洋溢出扑面而来的喜剧情调。鲁迅、赵树理所创作的农村题材小说可谓是物之两面,反向互补,异曲同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赵树理 小说 农村题材 反向互补
下载PDF
革命与抚慰:现代性激进化中的农村叙事——重论五六十年代小说中的农村题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晓明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10,共10页
论文试图从现代性视角去审视中国五六十年小说中的农村题材问题,既看到它的历史合理性,也看到它的种种过度意识形态化。中国革命要把历史重新建构为以贫困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基础上,这就要在文化上开创一种新的历史,那就是把中国现代性开... 论文试图从现代性视角去审视中国五六十年小说中的农村题材问题,既看到它的历史合理性,也看到它的种种过度意识形态化。中国革命要把历史重新建构为以贫困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基础上,这就要在文化上开创一种新的历史,那就是把中国现代性开始建立的以民族资产阶级为基础的启蒙文化驱除出去,把文化的方向确立在以农民和农村为主体的基础上。赵树理的作品作为社会主义革命文学中最初建构的资源,它既没有那么强烈的阶级斗争,也不那么血腥暴力。但革命在那个时期需要赵树理这样的"温和情感"来抚慰农民。这也说明文学与革命构成的现实关系。社会主义革命既需要文学来建构激进的未来形象,也需要它现实地以民族传统的"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方式来抚慰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这就是"农村题材"所承载的思想的革命性与艺术形式的民族形式之间的悖论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题材 现代性 民族形式 激进化
下载PDF
现代小说中的华北农村集市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景文 彭秀良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22-25,共4页
现代小说中对华北农村集市的描写不在少数,尽管其中的大部分优秀作品产生在战争年代,但是仍然能够从中发掘出关于集市的描写和叙述,供我们今天研究使用。小说中的描写虽然不完全等同于历史学家的记述,但作为小说场景渲染的重要一环,作... 现代小说中对华北农村集市的描写不在少数,尽管其中的大部分优秀作品产生在战争年代,但是仍然能够从中发掘出关于集市的描写和叙述,供我们今天研究使用。小说中的描写虽然不完全等同于历史学家的记述,但作为小说场景渲染的重要一环,作者对乡村集市的把握不应该距离现实太远。从现代小说对华北农村集市的描写入手,进入华北农村集市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小说 华北农村集市 早期描述 辐射范围
下载PDF
从《秦腔》看乡村的当下关照与言说方式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海洲 崔海妍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98-102,共5页
面对新世纪乡村的变动,贾平凹适时创作了长篇小说《秦腔》,以"秦腔"为中心意象,描绘了新世纪乡村各个层面的真实图景和民间传统文化的衰败,体现了贾平凹对新世纪乡村的人性关照和整体反思。在《秦腔》中,贾平凹通过乡村经济... 面对新世纪乡村的变动,贾平凹适时创作了长篇小说《秦腔》,以"秦腔"为中心意象,描绘了新世纪乡村各个层面的真实图景和民间传统文化的衰败,体现了贾平凹对新世纪乡村的人性关照和整体反思。在《秦腔》中,贾平凹通过乡村经济层面的贫富差距和村民思想观念层面的现代转变,呈现了当下乡村的真实生存图景,这是乡村现代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变迁,也导致了乡村传统道德的崩溃和民间文化的衰落。贾平凹唱出了一首民间文化的挽歌,试图重新建立新的乡土审美想象和言说方式,对以往的乡土小说创作进行了突破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 小说 贾平凹 秦腔 乡村 人性 言说方式
下载PDF
《中国文学》(英文版)农村题材小说翻译选材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文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06-109,共4页
《中国文学》(英文版)创刊后一直致力于对外译介、传播中国文学与文化。其中,农村题材小说在其译介活动中占有相当比重。从横向上讲,对外展示了英雄的革命农民、受封建社会迫害的愚昧农民、觉醒的新一代农民以及改革时期的农民形象等;... 《中国文学》(英文版)创刊后一直致力于对外译介、传播中国文学与文化。其中,农村题材小说在其译介活动中占有相当比重。从横向上讲,对外展示了英雄的革命农民、受封建社会迫害的愚昧农民、觉醒的新一代农民以及改革时期的农民形象等;从纵向上讲,对外展示了从土地革命到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农村政策的变迁。杂志的翻译选材,既忠实于建国后我国农村题材文学的演进规律,如实反映国内文学创作轨迹,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外宣传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理想效果,树立新中国的新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英文版) 农村题材小说 农民形象 译介
下载PDF
浅论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中的城市意象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谦芬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64-67,共4页
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逐步加大,乡土受到城市前所未有的挤压,流入城市的农民也日益增多。乡土小说的视野由乡村延伸至城市,城市意象在乡土小说中不断涌现。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中齐聚了前工业时代的贫困、工业时代的强化、后工... 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逐步加大,乡土受到城市前所未有的挤压,流入城市的农民也日益增多。乡土小说的视野由乡村延伸至城市,城市意象在乡土小说中不断涌现。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中齐聚了前工业时代的贫困、工业时代的强化、后工业时代的荒诞,形成了驳杂、混乱、矛盾的城市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意象 乡土小说 模糊
下载PDF
论“小芳”形象颠覆的社会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晏培玉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0-52,共3页
《北风那个吹》和《雪花那个飘》等电视剧虽然以知青生活为基本题材,重点表现的却是农村女青年的形象,对中国户籍制度以及城乡差别进行了客观的反映。不仅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新视角,对改革开放的解读也有着新的意义,对广大青年尤其是农村... 《北风那个吹》和《雪花那个飘》等电视剧虽然以知青生活为基本题材,重点表现的却是农村女青年的形象,对中国户籍制度以及城乡差别进行了客观的反映。不仅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新视角,对改革开放的解读也有着新的意义,对广大青年尤其是农村青年更有着特殊的励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青题材 电视剧 农村女青年 新视角
下载PDF
被规训的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主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斐娟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2-35,49,共5页
文学批评家对《不能走那一条路》主题的阐释,深刻地影响了《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到《艳阳天》的写作。在整体的社会政治文化机制的规训下,作家们都力图把合作化运动中的矛盾冲突纳入两条路线斗争的叙事规范中,十七年农... 文学批评家对《不能走那一条路》主题的阐释,深刻地影响了《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到《艳阳天》的写作。在整体的社会政治文化机制的规训下,作家们都力图把合作化运动中的矛盾冲突纳入两条路线斗争的叙事规范中,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也就在单一主题的表现中完成了经典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 规训 主题
下载PDF
夹缝中的文学书写--解放区小说矛盾的主题表达解析
11
作者 王佳琴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9-143,154,共6页
解放区小说中存在着矛盾的主题表达现象,从这一视角切入这段文学,一方面可以透过主题表达中呈现出的矛盾特征,察见一些可能被遮蔽的原生态信息,使得对彼时彼地作家思想心态和情感脉络的深入体察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通过这种矛盾的表达行... 解放区小说中存在着矛盾的主题表达现象,从这一视角切入这段文学,一方面可以透过主题表达中呈现出的矛盾特征,察见一些可能被遮蔽的原生态信息,使得对彼时彼地作家思想心态和情感脉络的深入体察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通过这种矛盾的表达行为,透视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作家主体与革命要求之间在何种意义上发生摩擦,又是如何影响到小说的表达过程,总结这种矛盾性给文体带来的影响,从而将这一研究坐实与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区小说 矛盾 模糊 主题表达
下载PDF
论路遥爱情题材的短篇小说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晓军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36-39,共4页
论述了路遥创作初期爱情题材短篇小说的思想艺术 。
关键词 路遥 爱情题材 短篇小说 爱情悲剧 城乡交叉地带 黄土庙 道德情操
下载PDF
农业合作化小说的乡村权力书写及其历史意义
13
作者 林霆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在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中,土地革命以后的乡村变革主要体现为旧式乡村势力与新兴政治代表之间的权力斗争。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将农村新旧权力之争转换为两条道路之争,这一叙事方式是为增强政治话语的真实性、有效性而对特定的生活素材做... 在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中,土地革命以后的乡村变革主要体现为旧式乡村势力与新兴政治代表之间的权力斗争。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将农村新旧权力之争转换为两条道路之争,这一叙事方式是为增强政治话语的真实性、有效性而对特定的生活素材做出的意识形态化阐释。这种叙事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意识形态控制下的乡村权力书写范式,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当代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确立了一个特定的历史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化小说 乡村权力斗争 乡村权力书写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小说中知识青年与其背后的乡村命运
14
作者 苏沙丽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7,共7页
在20世纪80年代反映当时农村社会现状的乡土小说中,回乡知识青年这一群体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他们大致以个人奋斗型与乡村改革型两类形象来出现。这些人物身上有着乡土作家自身人生经历及情感的隐射,作家在试图贴近农民的本真形象时,也不... 在20世纪80年代反映当时农村社会现状的乡土小说中,回乡知识青年这一群体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他们大致以个人奋斗型与乡村改革型两类形象来出现。这些人物身上有着乡土作家自身人生经历及情感的隐射,作家在试图贴近农民的本真形象时,也不由自主地使其具有了知识分子的气质,将一种概念、理念强加于人物身上。与此同时,从这样一种农民形象与知识分子气质的内在悖离,可以看到作家对当时城乡制度及青年出路问题的思考也局限在狭小的时代格局中,也仍需要一种理解并解析现状的能力与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乡土小说 知识青年 乡村命运
下载PDF
论新时期以来文化守成小说的主题指向
15
作者 张旭东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2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新时期以来,文化保守主义思潮重新勃兴,小说领域的"文化守成"书写也日渐普遍。归纳来看,这些小说的主题指向主要有:坚持本土精神,回归传统文化;反思工具理性,张扬人文价值;批判城市文明,皈依乡土田园;揭示发展弊端,呼吁生态... 新时期以来,文化保守主义思潮重新勃兴,小说领域的"文化守成"书写也日渐普遍。归纳来看,这些小说的主题指向主要有:坚持本土精神,回归传统文化;反思工具理性,张扬人文价值;批判城市文明,皈依乡土田园;揭示发展弊端,呼吁生态和谐等。这种创作路向,反映了作家对现代化进程的忧患和反思,以及渴望为中国探寻一条健康、和谐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借鉴的良好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守成小说 主题指向 传统文化 人文精神 乡土文明 生态和谐
下载PDF
“乡村”之外、“大善”之后及“启蒙”之道——从刘醒龙的三部长篇看其创作之得与失
16
作者 张慧敏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39-44,共6页
刘醒龙的小说创作在当代文学中有其鲜明的个性与追求,他在题材上对乡土社会的关注,创作理念上对"高贵"与"大善"的追求,以及在创作方法上对现实主义的坚守等都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特征。然而,偏执地陷入乡村伦理的陷... 刘醒龙的小说创作在当代文学中有其鲜明的个性与追求,他在题材上对乡土社会的关注,创作理念上对"高贵"与"大善"的追求,以及在创作方法上对现实主义的坚守等都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特征。然而,偏执地陷入乡村伦理的陷阱而对都市片面的否定,固执地追求文学的"高贵"而回避现实社会的苦难与沉重,以及虽向往于作为知识分子的启蒙之道却缺少坚实的批判力量等问题又构成刘醒龙创作中的软肋,考察并指出这一点对于刘醒龙乃至整个当代文学无疑是具有启示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醒龙 长篇小说 乡村与都市 大善与苦难 启蒙与批判
下载PDF
录制变革年代农村生活的欢歌笑语——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浪漫主义表征选样分析
17
作者 石兴泽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2-20,共9页
农村题材小说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学的重要收获。作家受变革现实的影响激情创作,致力于表现新时代农村生产、农民生活和思想风貌的巨大变化,描绘社会主义农村的美好前景,赞美社会主义新人,谱写集体劳动的田园欢歌。《创业史》《在田... 农村题材小说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学的重要收获。作家受变革现实的影响激情创作,致力于表现新时代农村生产、农民生活和思想风貌的巨大变化,描绘社会主义农村的美好前景,赞美社会主义新人,谱写集体劳动的田园欢歌。《创业史》《在田野上,前进!》《艳阳天》等作品鹰扬文坛内外,在抒发激情、表现理想、塑造形象、描写田园风景和生活场景等方面均显示出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题材小说 农村社会变革 农民生活风貌 革命浪漫主义
下载PDF
论许杰小说乡土叙事的地域文化精神呈现
18
作者 王嘉良 《台州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29-35,48,共8页
许杰作为浙东乡土小说作家群的重要一员,其小说创作既呈现出地域文化(越文化)精神的深层表征,又显露出独特的创作格调。其小说独具的风格类型,是以描绘浙东地域的刚性民风见长,作品表现剽悍倔强的民风及其所体现的“雄壮”美学风范,向... 许杰作为浙东乡土小说作家群的重要一员,其小说创作既呈现出地域文化(越文化)精神的深层表征,又显露出独特的创作格调。其小说独具的风格类型,是以描绘浙东地域的刚性民风见长,作品表现剽悍倔强的民风及其所体现的“雄壮”美学风范,向来为人们所重。小说的乡土叙事,侧重表现封建宗法制乡村的种种陋习,也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批判意蕴。而许杰作品的基本导向,体现了改造国民性的重大主题,更显得不同凡响。许杰的乡土小说使我国新文学跃上了一个更高层次,也印证了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杰小说 乡土叙事 刚性民风 习俗批判 坚实主题
下载PDF
“现代”的文学与“民国”的四川--对沙汀1930年代小说的历史化读解
19
作者 谢力哲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47-54,共8页
川籍左翼作家沙汀致力于对军阀时代四川农村苦难现状进行艺术性地再现,在其1930年代创作的短篇小说中谱写了步入"民国"后处于军阀治下的西蜀农村的苦难悲歌。在文学与历史交互关系的视野下,就沙汀的三篇代表性作品《丁跛公》... 川籍左翼作家沙汀致力于对军阀时代四川农村苦难现状进行艺术性地再现,在其1930年代创作的短篇小说中谱写了步入"民国"后处于军阀治下的西蜀农村的苦难悲歌。在文学与历史交互关系的视野下,就沙汀的三篇代表性作品《丁跛公》《在祠堂里》和《代理县长》进行本土性的历史化读解,以发掘这些为数不多的以军阀时代的四川农村为题材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背后严峻而厚重的历史内涵。本文指出,沙汀通过熔铸自己切身经历和生活感受,通过对军阀时代四川农村苦难现实进行文学再现,在四川乡土题材的创作中将审美维度的"现代性"与历史维度的"民国性"实现了有力的交汇与生动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汀 军阀时代 四川农村 左翼文学
下载PDF
权力话语下亲情的退场——论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日常生活场景的消隐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进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45-48,共4页
纵观中国当代文学"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以人伦为基础的日常生活场景一步步让位于阶级斗争场景。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肇其端,赵树理的《三里湾》和周立波的《山乡巨变》... 纵观中国当代文学"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以人伦为基础的日常生活场景一步步让位于阶级斗争场景。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肇其端,赵树理的《三里湾》和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持续发展,到了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和陈登科的《风雷》可谓达到极至。尽管有的作家是无奈的拒斥,有的是有意的楔入,但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农村题材小说 权力话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