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for the Pumping Effect Caused by the Dynamic Micro-tapered Angle 被引量:7
1
作者 CAI Yufei ZHANG Jianhui +2 位作者 ZHU Chunling HUANG Jun JIANG Fe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615-623,共9页
The atomizer with micro cone apertures has advantages of ultra-fine atomized droplets,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low temperature rise.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this kind of atomiz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performance an... The atomizer with micro cone apertures has advantages of ultra-fine atomized droplets,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low temperature rise.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this kind of atomiz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performance and its application while there is less research of the principle of the atomization. Under the analysis of the dispenser and its micro-tapered aperture's deformation, the volume changes during the deformation and vibration of the micro-tapered aperture on the dispenser are calculated by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s of the flow resistance in a cone aperture, it is found that the dynamic cone angle results from periodical changes of the volume of the micro-tapered aperture of the atomizer and this change drives one-way flows. Besides, an experimental atomization platform is established to measure the atomization rates with different resonance frequencies of the cone aperture atomizer. The atomization performances of cone aperture and straight aperture atomizers are also measur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existence of the pumping effect of the dynamic tapered angle. This effect is usually observed in industries that require low dispersion and micro- and nanoscale grain sizes, such as during production of high-pressure nozzles and inhalation therapy. Strategies to minimize the pumping effect of the dynamic cone angle or improve future designs are important concerns. This research proposes that dynamic micro-tapered angle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atomization of the atomizer with micro cone aper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mization nozzle/diffuser flow dynamic cone angle piezoelectric pump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平板式无阀压电流体泵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军 程光明 +3 位作者 杨志刚 吴博达 曾平 陈淑妍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1-353,共3页
通过对带有缓冲腔和不带有缓冲腔的平板式无阀压电泵的对比实验 ,发现前者的性能大大优于后者 ,其输出能力提高了近 4倍。由于带有缓冲腔的无阀压电泵的最佳工作频率高于不带有缓冲腔的同类型无阀压电泵 ,使其可以获得比较平稳的流量输... 通过对带有缓冲腔和不带有缓冲腔的平板式无阀压电泵的对比实验 ,发现前者的性能大大优于后者 ,其输出能力提高了近 4倍。由于带有缓冲腔的无阀压电泵的最佳工作频率高于不带有缓冲腔的同类型无阀压电泵 ,使其可以获得比较平稳的流量输出。当锥形角为 6 .4°,驱动电压为 12 0 V,工作频率为 73Hz时 ,所制作的带有缓冲腔的压电泵具有最佳的工作性能 ,其进、出水口处的压力差达到 8.5 3× 1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无阀压电泵 微机械 收缩管 扩张管
下载PDF
压电锥形流管无阀泵的研究──振动解析及泵体容积变化量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建辉 王守印 杨东平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57-460,共4页
压电锥形流管无间泵是容积型往复式泵的一种新形式,其动力源振动子的振动与活塞式的振动截然不同。文章着重分析了这种泵的振动及泵体容积变化量,同时用实验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进一步分析压电锥形流管无间泵流动原理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压电陶瓷 锥形流管 振动解析 无阀泵
下载PDF
收缩管/扩张管型无阀压电泵的工作原理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军 吴博达 +1 位作者 程光明 杨志刚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76-378,共3页
介绍了收缩管 /扩张管型无阀压电泵的一种典型结构 ,分别分析了收缩管和扩张管管内流动特性 ,认为收缩管 /扩张管在无阀压电泵中起动态阀的作用 ,其主要结构参数有锥形角和扩散比等 ,这些参数对泵的性能起决定性的影响。推导了此类无阀... 介绍了收缩管 /扩张管型无阀压电泵的一种典型结构 ,分别分析了收缩管和扩张管管内流动特性 ,认为收缩管 /扩张管在无阀压电泵中起动态阀的作用 ,其主要结构参数有锥形角和扩散比等 ,这些参数对泵的性能起决定性的影响。推导了此类无阀压电泵的流量计算公式及效率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管 扩张管 无阀压电泵
下载PDF
平板式无阀压电流体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博达 李军 +3 位作者 程光明 杨志刚 冯树龙 曾平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6-258,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平板式无阀压电泵 ,给出了此种无阀压电泵的基本结构。通过对所制样机的测试分析 ,认为决定这种无阀压电泵性能的因素主要有锥形角度、工作频率和驱动电压等。锥形角在 5°~ 12°之间 ,工作在19Hz下 ,所制作的... 介绍了一种新型平板式无阀压电泵 ,给出了此种无阀压电泵的基本结构。通过对所制样机的测试分析 ,认为决定这种无阀压电泵性能的因素主要有锥形角度、工作频率和驱动电压等。锥形角在 5°~ 12°之间 ,工作在19Hz下 ,所制作的压电泵具有较佳的工作性能 ,当锥形角为 11.3°,工作频率为 19Hz,驱动电压为 12 0 V时 ,泵的进、出水口处的压力差为 2 3 5 .2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泵 无阀压电泵 微机械 收缩管 扩张管 流体泵
下载PDF
三通全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泵的流阻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何秀华 王健 +2 位作者 杨嵩 毕雨时 禚虹彩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0年第6期497-501,共5页
针对传统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泵效率低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三通全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泵.为了寻求新型三通全扩散/收缩管流管的最佳几何尺寸参数,在有限元仿真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将新型三通全扩散/收缩管与传统扩散/收缩管进行性能对比分... 针对传统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泵效率低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三通全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泵.为了寻求新型三通全扩散/收缩管流管的最佳几何尺寸参数,在有限元仿真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将新型三通全扩散/收缩管与传统扩散/收缩管进行性能对比分析.分别改变三通全扩散/收缩管的分流锥管长度L2、分流锥管夹角φ、分流锥管的锥角2θ和分流锥管宽度b2,研究分流锥管结构参数对三通全扩散/收缩管流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扩散/收缩管,三通全扩散/收缩管的反向流阻系数与正向流阻系数之比λ在较高雷诺数下大于传统扩散/收缩管,可提高无阀压电泵的效率;在不同雷诺数流动下,三通全扩散/收缩管的最优结构参数相差较大,设计时必须要根据实际工况选用合适的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压电泵 三通全扩散/收缩管 数值模拟 流阻特性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多腔体并联锥形管无阀压电泵输出流量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博达 赵永军 +2 位作者 杨志刚 阚君武 华顺明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0-463,共4页
分析了压电振子各个振动状态下锥形管无阀压电泵的输出流量,推导出流量公式,分析了并联结构下多腔体的整体输出流量与单个腔体输出流量之间关系。设计制作了两腔体、四腔体并联扁锥管无阀压电泵样机并进行了流量测试,实验测得四腔体并... 分析了压电振子各个振动状态下锥形管无阀压电泵的输出流量,推导出流量公式,分析了并联结构下多腔体的整体输出流量与单个腔体输出流量之间关系。设计制作了两腔体、四腔体并联扁锥管无阀压电泵样机并进行了流量测试,实验测得四腔体并联结构最大输出流量可达9.2m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腔体 并联 锥形管无阀压电泵 压电振子 输出流量
下载PDF
PZT压电薄膜无阀微泵的制备工艺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杜立群 高晓光 +1 位作者 董维杰 吕岩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2-494,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PZT薄膜的无阀压电微泵。该微泵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泵膜,自制的压电圆型薄膜片作为驱动部件,采用收缩管/扩张管结构,压电圆型致动片和PDMS泵膜的组合可产生较大的泵腔体积改变。在对微泵制备工艺研究的基础上,... 介绍了一种基于PZT薄膜的无阀压电微泵。该微泵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泵膜,自制的压电圆型薄膜片作为驱动部件,采用收缩管/扩张管结构,压电圆型致动片和PDMS泵膜的组合可产生较大的泵腔体积改变。在对微泵制备工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压和频率对流速均有显著影响。在7.5 V1、80 Hz的正弦电压驱动下,该压电微泵的最大输出流速为2.05μL/min。该文制作的微泵具有流量稳定,驱动电压较低,性能稳定可靠和易控制等优点,可满足微流体系统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ZT压电薄膜 无阀微泵 PDMS泵膜 收缩管/扩张管
下载PDF
并联三通全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泵的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邓志丹 李富 +1 位作者 何秀华 王健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4,共5页
采用流固耦合的方法,对三通全扩散/收缩管单腔无阀微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激励电压幅值为100 V时,在50~175 Hz范围内,微泵的流量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最大误差为12%;当确定频率为100 Hz时,... 采用流固耦合的方法,对三通全扩散/收缩管单腔无阀微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激励电压幅值为100 V时,在50~175 Hz范围内,微泵的流量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最大误差为12%;当确定频率为100 Hz时,微泵流量随电压的增大而线性增大;试验结果较好地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单腔无阀微泵低流量、低输出压力的缺点,设计并研究了基于三通全扩散/收缩管的并联结构无阀压电泵.应用上述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并联结构下两振子振动相位差对微泵流量的影响,绘制出了不同相位差下并联微泵流量图和微泵在1个周期内瞬时流量图,并与单腔结构的微泵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并联结构下微泵流量随振子振动相位差的变化不大;在相位差为180°时流量最大,为0.367 mL/min;在相位差为360°时微泵实现了流量的连续输送,其流量为0.349 mL/min,性能较单腔结构微泵有了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压电泵 三通全扩散 收缩管 流固耦合 试验对比 并联结构
下载PDF
无阀压电泵用平面锥管内部流动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秀华 禚洪彩 +2 位作者 杨嵩 邓志丹 李富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2-537,共6页
为了研究锥管的流阻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最小截面宽度为150μm,高度为150μm的平面锥管进行分析,得到雷诺数在100~2 000范围内,收缩方向流阻系数与扩散方向流阻系数的比值λ随锥角θ及流管长宽比l/w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流管锥... 为了研究锥管的流阻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最小截面宽度为150μm,高度为150μm的平面锥管进行分析,得到雷诺数在100~2 000范围内,收缩方向流阻系数与扩散方向流阻系数的比值λ随锥角θ及流管长宽比l/w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流管锥角越小,θ及l/w对λ值的影响越大,且流管的流阻特性随θ和l/w的变化发生了转换;在Re=100与Re≥500两种工况下,流管扩散方向流阻系数ξd随θ及l/w的变化趋势相反;Re=100时,流管多呈沿扩散方向流阻较小的Ⅰ类流管特性,θ=20°,l/w=20的流管的λ值最大达到1.22;Re≥500时,流管多呈沿收缩方向流阻较小的Ⅱ类流管特性,θ=20°,l/w=1的流管的λ值最小达到0.63.说明不同雷诺数流动下流管的流阻特性相差较大,不同工况下可通过选用合适的流管结构参数提高无阀压电泵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压电泵 平面锥管 流动特性 转折点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无阀压电泵用平面锥管的非稳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秀华 蔡盛川 +2 位作者 邓志丹 杨嵩 韦丹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95,共7页
利用CFX软件在不同Womersley数(Wo)下对锥角为5°和10°的平面锥管的非稳态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目的在于获得非稳态条件下影响无阀压电泵用平面锥管流动特性的因素。锥管进口设为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压力边界条件,压力... 利用CFX软件在不同Womersley数(Wo)下对锥角为5°和10°的平面锥管的非稳态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目的在于获得非稳态条件下影响无阀压电泵用平面锥管流动特性的因素。锥管进口设为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压力边界条件,压力幅值分别取0.5、1和5kPa。结果表明:流量变化滞后于压力变化,且Wo越大,压力幅值越小,相位差越大;净流量随压力幅值和锥角的增大而增大;锥管扩散方向和收缩方向的压力损失系数随Wo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力幅值和锥角的增大而减小;低Wo下,压力幅值越大,微泵的整流效率越高,高Wo下,压力幅值越小,整流效率越高;非稳态流动产生的旋涡对无阀压电泵的输出性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压电泵 平面锥管 非稳态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微泵的结构与流体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建援 黄新波 康春霞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4年第5期41-44,共4页
利用扩散阀/喷嘴的流体特性设计了一种无活动阀压电式微泵;应用小挠度弹性弯曲理论,导出圆形压电复合层薄板的弹性曲面微分方程和复合层薄板的中性面位置方程;应用压电理论导出压电薄膜的边缘电场分布;应用微流体力学理论导出微泵单次... 利用扩散阀/喷嘴的流体特性设计了一种无活动阀压电式微泵;应用小挠度弹性弯曲理论,导出圆形压电复合层薄板的弹性曲面微分方程和复合层薄板的中性面位置方程;应用压电理论导出压电薄膜的边缘电场分布;应用微流体力学理论导出微泵单次循环的净流量。结合华盛顿大学的压电式微泵模型理论算出其最大流量为958μl/min,与其试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泵 结构 流体分析 扩散阀 微泵 压电效应 流量
下载PDF
无阀微泵扩散管及收缩管流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立文 高殿荣 吴建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9-162,共4页
以无阀微泵扩散管和收缩管为研究对象,对管内流体的压力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扩散管和收缩管内流体的基本流动方程,并用有限元方法对扩散管和收缩管内的速度场和压力场进行了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了对流动特性的影响因素,其结果对... 以无阀微泵扩散管和收缩管为研究对象,对管内流体的压力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扩散管和收缩管内流体的基本流动方程,并用有限元方法对扩散管和收缩管内的速度场和压力场进行了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了对流动特性的影响因素,其结果对于无阀微泵扩散管和收缩管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微泵 扩散管 收缩管 数值计算 有限元法
下载PDF
“V”形无阀压电泵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4
作者 何秀华 张睿 《排灌机械》 2008年第4期30-34,共5页
基于无阀压电泵中扩散/渐缩管流动特性,提出一种用于无阀压电泵的新型"V"形管,以满足微型全分析系统的应用要求.阐述了"V"形无阀压电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V"形无阀压电泵内的流动进行理论分析,得到了&q... 基于无阀压电泵中扩散/渐缩管流动特性,提出一种用于无阀压电泵的新型"V"形管,以满足微型全分析系统的应用要求.阐述了"V"形无阀压电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V"形无阀压电泵内的流动进行理论分析,得到了"V"形无阀压电泵的平均流量计算公式和效率公式.采用有限元方法对"V"形管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了"V"形管内正反流动的压力分布,发现"V"形管正反流动的速度存在差异.通过分析得出最优分流角与扩散角.在不同进出口压力差下,对"V"形管、并联扩散管以及"Y"形管的压力损失系数比进行比较,发现前两者压力损失系数比曲线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证明了"V"形管数值模拟的可靠性.数值计算结果对"V"形无阀压电泵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压电泵 扩张/渐缩管 “V”形管 压力损失系数比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压电锥形流管无阀泵的研究——气穴现象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建辉 王守印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0-472,477,共4页
分析了压电锥形流管无阀泵的气穴现象 ,首先发生在高速吸入过程的振动子中心区域 ;同时利用气穴现象解释了流体温度变化对泵流量影响的原因 ;最后通过实验说明了增加流量减少气穴现象发生的具体方法 。
关键词 压电锥形流管无阀泵 气穴现象 吐出过程 吸入过程
下载PDF
压电锥形流管无阀泵的研究——单向流动原理及泵流量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建辉 王守印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5,共3页
利用流体在收缩与扩张流管中流动能耗不同的原理。借助流阻系数 ,具体分析了压电锥形流管无阀泵在无阀状态下 ,产生单向流动的原因 ,并解析了泵流量。同时 ,把上述结果与实验进行了比较 。
关键词 压电锥形 流管无阀泵 单方向流动 泵流量 流阻系数
下载PDF
热汽泡驱动无阀微泵流动特性分析
17
作者 潘良明 岳万凤 +1 位作者 魏敬华 陈德奇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7,共6页
基于热汽泡生长和冷凝为微泵提供泵送压力源以及扩张管/收缩管流动阻力特性不同而实现差量流动的原理,对不同加热时间比例、驱动频率以及不同扩张角度及功率下热汽泡驱动无阀微泵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蒸发和凝结过程通过流体体积函数(V... 基于热汽泡生长和冷凝为微泵提供泵送压力源以及扩张管/收缩管流动阻力特性不同而实现差量流动的原理,对不同加热时间比例、驱动频率以及不同扩张角度及功率下热汽泡驱动无阀微泵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蒸发和凝结过程通过流体体积函数(VOF)两相流模型及用户自定义函数(UDF)接口实现。结果表明:相同加热时间比例下,随着驱动频率增加,微泵泵送流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加热时间比例为10%,驱动频率为250Hz时泵送流量达到最大值5.87μL/min;在保持微泵扩张管/收缩管长宽比不变的情况下,泵送流量随扩张角也有先增后减的趋势,并在扩张角为14°时泵送流量达到最大,扩张管/收缩管压差也较大;在整个驱动周期内扩张管方向颈部平均流速总是大于收缩管方向颈部平均流速;泵送流量随加热功率增加呈先增加后趋于平缓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汽泡 无阀微泵 扩张管 收缩管 微机电系统
下载PDF
基于MEMS的无阀泵研究进展
18
作者 白兰 冯志庆 吴一辉 《微细加工技术》 2007年第4期1-5,21,共6页
微流体控制系统是微机电集成系统(MEMS)一个主要分支,微泵作为微流体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其有无阀片可分为有阀型微泵和无阀型微泵。无阀型微泵由于其结构相对简单、制造工艺要求不高,因而有着独特的发展优势。主要介绍了基于M... 微流体控制系统是微机电集成系统(MEMS)一个主要分支,微泵作为微流体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其有无阀片可分为有阀型微泵和无阀型微泵。无阀型微泵由于其结构相对简单、制造工艺要求不高,因而有着独特的发展优势。主要介绍了基于MEMS的扩张管/收缩管型无阀泵几年来在结构设计、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现状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 微型无阀泵 扩张管/收缩管
下载PDF
船用燃气轮机红外抑制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谈立成 张会生 +1 位作者 陆振华 苏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7-850,共4页
采用可调节高度的支架,针对船用燃气轮机红外抑制器的喷管与混合管间距对抑制器引射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热态实验.同时,实验了不同收缩比的喷管对其引射性能的影响,测量了抑制器出口截面直径方向上的压力和温度分布以及主流入口静压.结果表... 采用可调节高度的支架,针对船用燃气轮机红外抑制器的喷管与混合管间距对抑制器引射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热态实验.同时,实验了不同收缩比的喷管对其引射性能的影响,测量了抑制器出口截面直径方向上的压力和温度分布以及主流入口静压.结果表明:热态情况下喷管和混合管间距与混合管直径的比值a/D=0.875左右时,抑制器出口中心区排气温度最低.减小波瓣喷管出口与入口截面积比值(收缩比)Aout/Ain,有利于降低抑制器排气温度,但也将增大抑制器的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抑制器 波瓣喷管 混合管 扩压器 引射
下载PDF
磁力驱动串联式双腔微泵设计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迎华 李杰超 +2 位作者 闫卫平 李伟 肖良平 《测控技术》 CSCD 2015年第8期1-4,共4页
针对无阀微泵背压能力较弱等问题,采用MEMS技术制作出不同结构参数的双腔和单腔微泵体,构建了基于电机驱动的磁力式双腔串联无阀微泵测控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泵腔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形泵腔的微泵流量大于椭圆形泵腔的流量;随着驱动频... 针对无阀微泵背压能力较弱等问题,采用MEMS技术制作出不同结构参数的双腔和单腔微泵体,构建了基于电机驱动的磁力式双腔串联无阀微泵测控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泵腔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形泵腔的微泵流量大于椭圆形泵腔的流量;随着驱动频率的升高,双腔串联微泵的流量呈现高斯分布,并在20 Hz附近处出现流量峰值,微泵的最大流量可达1.5 mL/min,微泵的截止背压为170mmH_2O,双腔串联微泵比单腔微泵的流量增大约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扩散管无阀微泵 磁力驱动 ANSYS仿真 性能测试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